① 玉林歷史
玉林歷史
先秦時期,現在的玉林市境屬百越地,有駱越、西甌等部族居住。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分屬桂林、象二郡。
西漢初,屬南越國。元鼎六年(前111年), 為布山縣地和合浦縣地,屬交趾刺史部的鬱林郡和合浦郡。王莽新朝,仍為布山縣地和合浦縣地,屬郁平、桓合二郡。
東漢,今市境仍為布山、合浦二縣地,屬產交刺史部的林郡和合浦郡。建安八年(公元203年), 改屬交州刺史部的鬱林郡和合浦郡。
三國吳,今市境布山、合浦二縣地仍屬交州刺史部的林郡和合浦郡,黃武五年(226年), 布山縣改屬廣州刺史部的鬱林郡,不久並入交州。(《南朝·宋書》載:"吳立,曰陰平。"《清一統志》載:"吳置陰平縣,屬鬱林郡。")
晉朝,今市境為陰平縣地、布山縣地和合浦縣地,分屬廣州刺史部的鬱林郡和交州刺史部的合浦郡。太康元年( 280年),陰平縣改為郁平縣。
南朝,今市境西北在宋、齊、梁三朝時,為郁平縣地,屬廣州刺史部的鬱林郡。梁朝改屬定州,後改屬南定州。陳天嘉二年(561年),置石南縣,屬石南郡, 石南郡和鬱林郡皆屬南定州。今市境東南的合浦縣地,宋初屬合浦郡,秦始七年(471年)置方度縣,屬越州的南流郡。齊朝, 增置興昌縣,屬越州的定川郡。梁朝,廢方度、興昌二縣入定川郡。梁、陳兩朝時,定川郡仍屬越州。
隋朝,今市境西北的郁平縣和石南縣,初屬南定州。開皇十年(590年),改屬尹州。大業二年(606年)屬郁州,三年(607年)又改屬鬱林郡。大業二十年(616年),梁王肖銑析石南地置興德縣,不久,廢興德縣。市境東南的定川郡,隋初屬越州。開皇十年(590年)廢郡後, 置定川縣,屬越州,大業初改屬祿州,不久改屬合州、合浦郡,後省定川縣入北流縣。
唐武德四年(621年),今市境西北復置興德縣,與平、石南屬南尹州,貞觀九年(635年)改屬貴州。 麟德二年(665年),置興業、潭栗二縣與興德、郁平、石南屬州,乾封元年(666年)改屬鬱林州。建中二年(781年),廢石南入興業縣(另據清嘉慶版《興業縣志》(續修)載:"貞元間,省興德、郁平、潭栗,乃為興業縣,屬鬱林州治。")
武德四年(621年), 今市境東南又析北流縣地置南流縣,屬容州,貞觀十一年(637年),分南流縣置定川、 宕川二縣,三縣皆屬牢州。永淳元年(682年),置善勞、 善文、撫安、寧仁、安仁、懷義、福陽、古符,八縣皆屬黨州。永淳二年(683年),析出安仁、懷義、福陽、 古符四縣屬平琴州。至德二年(758年),改安仁為容山、撫安為撫康。 建中二年(781年),容山、懷義、福陽、古符四縣改屬黨州,又省善文、寧仁、福陽、古符四縣。
唐末,今市境有興業、郁平、興德、潭栗、善勞、撫康、容山、懷義、南流、定川、宕川等11個縣,分屬鬱林州、黨州和牢州。
五代十國,今市境仍設興業、郁平、興德、潭栗四縣(《五代史職方考》、《十國春秋地理表》有石南縣),屬鬱林州;善勞、撫康、容山、懷義四縣(《清一統志》為善勞、容山),屬黨州;南流、定川、宕川三縣,屬牢州。上述三州初屬後梁,天福元年(936年)屬楚,廣順元年(951年)屬南漢。
宋開寶五年(972年),今市境廢郁平、興德、 潭栗入興業縣,又廢善勞、撫康、容山、懷義、定川、宕川六縣入南流縣。興業、南流二縣屬廣南路(後改廣南西路)鬱林州。宋至道二年(公元996年),鬱林州治設於南流縣(今玉林市),建州於今玉林市區中心,迄今已1004年,故人稱玉林為"千年鬱林"。
新中國成立後,設鬱林專區,專署駐鬱林縣,共管轄玉林、興業、博白、陸川、北流、貴縣等六縣,1958年7 月設玉林專區,轄玉林、貴縣、桂平、平南、容縣、陸川、北流、博白等八縣,專署駐玉林縣,1971年改稱玉林地區。1995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玉林地區一分為二,分設玉林地區、地級貴港市,縣級貴港市、桂平市、平南縣劃歸地級貴港市管。
1997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同年5月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下發通知,撤銷玉林地區和縣級玉林市,設立地級玉林市,管轄玉州區、福綿管理區、北流市、容縣、陸川縣、博白縣、興業縣,共119個鄉鎮,總面積12838平方公里。玉林撤地設市,揭開了千年古州的新篇章,標志著玉林進入了歷史發展新階段。
② 學習紅色歷史的感受
曾經讀到這樣的一段話:「參照歷史這面鏡子,可以練就看破成敗的眼光,養成敏銳的世情嗅覺,讓我們跳出人性的盲點,不再跌入歷史的覆轍。」深有同感,以下是我學習歷史的感受:
了解歷史並不是作為向他人炫耀的資本,學習歷史是為了了解過去,了解文化,但又不只是了解過去那麼簡單,歷史對人們還有啟示和借鑒作用,因為歷史的錯誤會不斷重演,所謂「前車之覆,後車之鑒」,正如司馬光所說:「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又如唐太宗所言:「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張學良被囚禁十年期間潛心研究明史,以致於料事如神,終成一代明史專家(曾在台大歷史系和中國文化學院教授明史)。讀史使人明智,同一片葉子,有的人因這一葉而障目,有的人則因這一葉而知秋,學習歷史可以培養我們對問題的分析能力,對未來的預測能力,對信息的敏銳感覺,學習歷史還使我們有博大的胸懷去看世間萬物,以最樸素的想法思考著名和利,因為歷史能夠包容萬物,但歷史又將他們所遺忘。曹操「固一世之雄,而今安在哉」,曾經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遲早將要退出歷史的舞台,所謂「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到那時候,一切的功名利祿、勾心鬥角、爾虞我詐、你爭我奪都將失去意義,依舊還在的只有「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了。「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與好友對坐,談古論今,又何嘗不是人生一大快事?
學習歷史還要記住歷史,歷史不是政治的工具,胡適說過:「歷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我們也不允許任何人篡改歷史,所以我們所要做的就是記住歷史的真相,還原歷史的真實。
寫此文送給所有愛歷史的人。
③ 紅色有哪些歷史
紅色歷史
再憶八子參軍:緬懷先烈 傳承紅色精神 百歲老紅軍胡世貴憶長征往事 紅軍長征歷程及重要轉折點
④ 廣西玉林市有什麼旅遊景點
玉林旅遊景區(景點)排行列表
• 大容山森林公園
大容山風景區是廣西省級森林公園,位於北流縣。大容山海拔1275.6米的主峰蓮花頂腹地內,總面積2930公頃,距玉林城區46公里,北流23公里。森林公園山體高大,森林密布,山脈綿遠,峰巒疊嶂。
• 謝魯山莊
謝魯山莊風景區是廣西省級風景名勝區,位於陸川縣西南24公里的烏石鎮謝魯村。始建於1921年,歷時7年建成,佔地400畝,庄內亭台樓閣,迴廊曲徑,依山構築。所有房屋建築均為磚牆瓦頂,保持著濃郁的鄉風民...
• 陸川溫泉
陸川溫泉,位於縣城南0.5公里,九洲河與妙垌河匯合處。陸川是廣西第一批對外開放旅遊縣。 陸川溫泉面積約1畝,溫度高達56℃,屬鹼性磷酸鹽泉,富含碳酸鹽、硫酸鹽、氯、鉀、鈉等24種化學成份和有益於人...
• 龍珠湖
龍珠湖風景區是一個山、湖、洞、寨連成一體的風景區,坐落在陸川縣城北的珊羅田龍村,與玉林市水月岩風景區毗鄰,其山脈屬勾漏山脈的分支,從北流市塘岸鎮伸進陸川縣珊羅鎮田龍村,均屬喀斯特地貌,方園1500公...
• 佛子山
佛子山旅遊度假區是廣西省級旅遊度假區,位於玉林市北郊約8公里的佛子山。
• 龍泉岩
龍泉岩風景名勝區是廣西省級風景名勝區,位於興業縣城隍鎮境內西南面鹿峰山,距鎮中心1.5公里,距玉林城區59公里。是以山嶽景觀和溶洞景觀為主、田野風光及森林景色為輔的風景區。洞景、山景、水景、林景相輔...
• 楊貴妃故里
楊貴妃的籍貫問題,史學界歷來眾說不一,但從有關史料來看,考證為容縣籍的依據較為充分。其中最具權威的根據是《全唐文》許子真所寫《容州普寧縣楊妃碑記》,碑記中稱:「楊妃,容州楊沖人也,離城一十里,小名玉..
• 都嶠山丹霞地貌
都嶠山中,又名南山,是廣西省級風景名勝區,桂東南名山之一,以典型的丹霞地貌著稱,距容縣縣城7公里,是全國道書所稱三十六洞天的第二十洞天。山中有勝景「二洞、八峰、二十岩」。歷代以寺觀眾多,風光奇麗而聞...
• 玉林師范學院
玉林師范學院是一所立足廣西、面向全國的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學院座落在「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素有「天然南國園林」之美稱的廣西東南重鎮玉林市。學院佔地1100畝,院內綠樹成蔭,果樹成林,檳榔亭亭,柳樹婆娑...[詳細]
• 觀音山
觀音山是由一座形似觀音坐蓮的天然崖壁生成而得名。觀音山風景區位於風光秀麗的綉江河畔,屬丹霞地貌。觀音聖像座落在觀音山的最頂端,前方有兩條山龍和一條水龍盤繞護駕,觀音山還有兩條綵帶(小峽谷和大峽谷)把...
• 勾漏洞
勾漏洞風景區是廣西省級風景名勝區,位於北流市東南面3公里處勾漏山主峰下,因洞勾、曲、穿、漏而得名。佔地面積204公頃,典型的岩溶地貌景觀。
• 水月岩
坐落於玉林市東南部。在玉林與北流、陸川縣交界處,距玉林市區約11公里。整個風景區,東北起自紅日岩,西南止於龍珠湖。呈橢圓形,長五公里,寬一公里多,面積七平方公里,加上周圍的保護地帶,總面積約15平方...
• 博白綠珠井
在博白縣城西北面28公里,雙風鄉綠蘿村,晉代著名美女綠珠出生於此,綠珠墜樓死後,村民懷念她,將村井命名為綠珠井。相傳喝此水所生女容貌美麗。清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知縣程鐮在井旁建祠奉之。
• 真武閣
古經略台真武閣是容縣真武閣文化公園中最珍貴的古建築,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經略台是唐乾元二年(759年)著名詩人元結任容州都督府容管經略使時,為了操練兵士和觀賞周圍風光所建,台上原有建築早廢。到明...
• 天門關
天門關,又稱鬼門關。在玉林市東部與北流縣交界處的天門山上。石壁上"天門關"三個大字十分醒目。天門山與龍狗嶺兩座山脈相對而立,山峰高聳,至天門關處緊收狹小,成一要隘,是古今交通要道。現今新修的玉(林)..
• 雲天民俗文化世界
雲天民俗文化世界位於玉林市區江濱路,是玉林市重點景區之一。雲天文化城佔地面積70畝,建築面積14萬平方米,樓體建築21樓,高度108米,牌坊高30米。雲天文化城是一個仿古式建築,展現我國歷史文化,規...
• 石嶷文塔
石嶷文塔位於石南鎮石嶷山上。石嶷塔為空心八角形密檐式磚塔,高七層,疊出檐,葫蘆形剎頂,通高22米,始建於南宋,明成化十八年維修,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重建。...
• 萬濟橋
距玉林城區12公里,始建於1753年,典型的五拱石橋,共五跨長73米,寬6.5米,橋面設有橋台、橋欄,兩側有碑文,具體撰寫建橋年代等歷史背景。萬濟橋歷史悠久,建橋技術精湛,屬廣西一級保護文物。...
• 宴石山
宴石山是廣西省級風景名勝區,位於博白縣南流江畔石弓灣渡口,距縣城30公里。該風景區以宴石山為中心,宴石寺為首景,面積24平方公里,是典型的丹霞地貌景觀。有天然石橋通崖上,石橋全長100米,跨度60米..
• 謝魯天堂
魯天堂溫泉旅遊度假會議中心是按國際四星標准設計和裝修的、以先進溫泉養生理念打造的精緻休閑、保健養生的溫泉旅遊商務酒店,位於廣西陸川縣烏石鎮謝魯山莊風景旅遊保護區的飛龍山下。
⑤ 紅色歷史
事件很多,舉些主要的。
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成立。(7月1日被定為黨的生日,不是黨的成立日)
1927年8月1日,八一南昌起義。(建軍節)
1935年,遵義會議。(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黨)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抗日戰爭全面爆發)
1945年,抗戰勝利。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
1956年,中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1949年至1955年為過渡階段)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確定改革開放)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
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
⑥ 廣西玉林有哪些旅遊景點
玉林地處廣西東南部,位於粵桂兩省區交界處,東與梧州市、廣東省茂名市相鄰,南與北海市、廣東省湛江市毗連,西與欽州市、南寧市交界,北與貴港市接壤。是桂東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是泛珠三角經濟區和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結合部,是我國東部西進,西部東進最便捷的通道。作為廣西沿海城市群與區內經濟腹地相互對接、協調發展的重要節點城市,處於多個經濟合作區的相互重疊區和交叉點,是承載東部產業轉移的加工基地和東部通向「東盟」的重要陸路通道和跳板。
我的團長我的團,一個人的團隊★—————侵日華軍—————★
如果答得太好了,請及時點擊【採納為滿意回答】按鈕^ω^ 謝謝您的支持!!)o(∩_∩)o
手機提問者在客戶端右上角評價點【滿意】即可。 o(∩_∩)o
原創只為你,施主的採納,是貧道修行的動力!!!
⑦ 玉林旅遊景點在哪些地方
旅遊概況 :(玉林名勝古跡)
玉林旅遊資源豐富,被譽為「天然南國園林」,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有大容山國家森林公園、真武閣、勾漏洞、雲天文化城等120多處名勝古跡。旖旎的南國山水風光,奇特的古今建築。玉林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平均氣溫21℃,旅遊資源豐富,類型多樣,有 「嶺南美玉,勝景如林」之稱。以名勝古跡、僑鄉風情、宗教文化、商貿旅遊為特色,丹霞地貌和岩溶地貌 景觀遍布各縣(市)區,農業生態資源豐富多彩。
主要風景名勝區(點)有:世界最大的銅鼓出土地——北流銅石嶺風景區;「天南傑構」江南四大名樓——容縣經略台真武閣;亞洲第一天然石橋——博白天仙橋;全國四大名庄之一—— 陸川謝魯山莊;中國二十洞天、道教二十二——容縣都嶠山和北流勾漏洞;唐代楊貴妃及晉代綠珠女出生地遺址, 古民居建築群——興業龐村古民居;李宗仁屯兵遺址——城隍鹿峰山(龍泉洞);三大溫泉——陸川、博白溫羅、 容縣黎村;森林景觀——北流大容山森林公園——六萬山;近代名人劉永福、朱錫昂、王力、李明瑞、俞作豫、黃旭初等名人故居;玉林市佛子山旅遊度假區和大型人造景觀「雲天民俗文化世界」。還有萬畝荔枝、龍眼、沙 田柚果場和珍稀動物養殖場,有全國聞名的中葯材市場,工業品服裝市場等十大專業市場,是華南地區重要商品集散地, 是僑鄉觀光、休閑度假、康復療養、文物考古、宗教文化、商貿洽談、生態旅遊的理想之地
一、世界最大的銅鼓出土地——北流銅石嶺風景區
景點介紹:
在北流縣城東10公里民安圩附近,分大小二山,遠望則象只有一山,圭江自南而北繞過山前。此山層巒聳秀,巍峨壯觀,石皆紫銅色,最高峰鳳凰頂海拔421.9米。大銅石嶺三面絕壁,可多東閘門、西閘門攀登山頂。山頂寬廣數里,山戀層迭。山上有著名的石花廳,供奉佛像,過去有和尚念經。谷間有大池塘,名靈池,四季不涸。東面懸崖,有瀑布從頂上飛瀉而下,半山懸崖上有岩洞,名「會仙亭」,瀑布從檐前瀉落,四時如雨,好似「水簾洞」,盛夏清爽宜人。小銅石嶺南面山腰、山麓分別有「雙女石」和「北流八景」之一「石鯉噴泉」。 唐初建銅州,因此山而得名。據推測,西漢至東漢期間就有古人在此煉銅,1966年發現冶銅礦井、煉爐、煉渣、銅錠、風管 等遺跡與廢棄物。銅石因有漢代冶銅和鑄造銅鼓遺址,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銅石嶺風景區(景點選6處)
人字岩 、雙女石 、石花廳 、會仙岩 、碌叻石 、會嶺台
二 、「天南傑構」江南四大名樓——容縣經略台真武閣
經略台真武閣位於廣西容縣城東人民公園內。經略台傳說是唐代詩人元結任容管經略使時,為操練軍士、登高望遠而築。台長35米,寬15米,高出地面4米,台上原有建築經歷代興廢已難考。現台上所存真武閣是明朝萬曆元年(1573年)所建,雖經多次重修,但仍保持明代的樣式。閣高13.2米,底寬13.8米,進深11.2米,木質結構三層樓閣。全閣靠8根巨柱支撐,用近3000件大小不同的鐵木構件,鑿榫相吻,以杠桿原理,相互制約,彼此扶持,組成一個優美穩固的統一體。最為奇特的是第二層樓上4根內柱,竟柱腳懸空,離二樓板面2厘米~3厘米,神奇地承受著上層樓板、梁架和屋瓦的巨大重量,其結構之精巧,令遊人嘆為觀止。其實,全閣所有重量都分散在底層直通樓頂的8根立柱上面。真武閣依靠杠桿作用,穩固地維持著一座建築物的平衡,雖經地震、風暴的多次襲擊,卻安然無損,成為建築史上一大奇觀。
三、亞洲第一天然石橋——博白天仙橋
四、全國四大名庄之一—— 陸川謝魯山莊
謝魯山莊風景區是廣西省級風景名勝區,位於陸川縣西南24公里的烏石鎮謝魯村。始建於1921年,歷時7年建成,佔地400畝,庄內亭台樓閣,迴廊曲徑,依山構築。所有房屋建築均為磚牆瓦頂,保持著濃郁的鄉風民俗。山莊的建築布局依照蘇杭園林特色,依山而建,迭迭而上,造型幽雅別致。
全庄貫以「一至九」的數字,取「天長地久」之意。山莊奇花異木有200多種,尤以五色茶花、胭脂樹、四季綉球、百年金(銀)桂花、四季玉蘭、百年羅漢不老松等為珍貴。在山莊數百畝荔枝林中,點綴著古雅的亭台樓閣,令人流連忘返。山上有一般終年不息的礦泉流經山莊,山下附近還有一處可供治病健身的溫泉。山莊招待所,是旅遊的好地方。謝魯山莊是我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名庄之一。
謝魯山莊原名「樹人名屋」,始建於1916年,佔地480多畝,周長5公里,是一座保留完好的國民黨將軍呂芋農的嶺南型園林別墅,是廣西三古典園林之一
謝魯山莊依山構築,因地設景,融天然景緻與園林藝術於一爐,自然質朴,獨具一格。數百畝紅荔飄香的叢林中,亭台樓閣,古樸典雅。各種花草二百多種,尤以五色茶花、胭脂樹、四季綉球、百年金(銀)桂花、四季玉蘭、百年羅漢不老松等為珍貴。古老茶花,奇香襲人,入門清靜,沿花樹掩映之道,經「九曲十彎」,登上關山亭,穿過白支路,通上山頂觀鶴亭,放眼對面古樹,數百上千的丹鶴,起伏飛騰,更添神奇色彩。全庄貫以「一至九」的數字,取「天長地久」之意。
在山莊數百畝荔枝林中,點綴著古雅的亭台樓閣,令人流連忘返。謝魯山莊是我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名庄之一,有「南國園林之秀」的美稱。
山莊內的五千米長綵帶般的花徑上,設有古樸游門13個,假山5處,魚池蓮塘7口,各式涼亭8座。山腰間清泉噴涌,山光水色,生機盎然。
山莊東面1.2公里處還有謝魯溫泉,水溫46氏攝度,每天抽引量1000多噸,可供遊客淋浴。
五、中國二十洞天、道教二十二——容縣都嶠山和北流勾漏洞
都嶠山森林公園位於縣城之東10公里,面積約38平方公里,歷來為桂東南名山之一。其特點為:
(1)山體由「紅層」構成,風光別具一格
構成都嶠山山體的岩石為第三系「紅層」,屬於內陸湖盆沉積,主要為砂岩、礫岩,由於當時古氣候炎熱乾燥,沉積物中的低價鐵氧化成高價鐵,因而岩層被染成紫紅或褐紅色,故稱為「紅層」。山體色調遠觀宛若紅霞(廣東仁化丹霞山即由此得名),這類地貌在我國統稱為丹霞地貌。其山、石徒刑的特點是整體感強,在質感和線條上剛柔兼備,與花崗岩、石灰岩構成的山地才丘陵相比,風光別具一格,具有很高的美學觀賞價值。
(2)山體巍峨挺拔,氣象萬千
都嶠山屹立在海拔100米上下的容廂平原之上,其主要山峰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其中香爐峰標高743.7米,為都嶠山最高峰。相對高差達400至600餘米。整個山區層巒疊嶂,巍峨挺拔。特別是山體北麓,丹霞赤壁似斧劈刀削,東西羅列,氣勢恢宏。自容城南望,群峰延綿達8公里,宛如平地堅立的錦屏,南天排開的筆架,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3)山中岩穴,排列有序
都嶠山紅層中富含鈣質,在風化剝蝕過程中常沿層面形成許多洞穴。這些洞穴在水平方向上成排,在垂直方向上成層發育。在慶壽岩之上,一系列洞穴大致在同一高度斷續延伸,洞中原的古老房舍的斷壁殘垣排列有序,形成了「七十二房井」的奇觀。而在雲蓋峰,自下而上分布著太極岩、聖人岩、寶蓋岩等洞穴,岩中砌房建閣,至今不少仍保存完好。正如寶蓋岩一付岩聯所題:「閣閣閣中閣 岩岩岩上岩」。據不完全統計,山內大小洞穴有300餘個,其中有名稱的達100多個。這些洞穴一般寬度大於深度和高度,最大洞穴不靈景岩,寬46米,高、深各約16米,可容數百人,都嶠山洞穴之多,在國內丹霞地貌風景區中是罕見的。
(4)山、石徒刑奇特,惟妙惟肖
紅層經風化剝蝕後,造型地貌發育。如八大峰,似香爐、仙人、灶石、馬鞍、竹兜,山峰由此得名。至於小的山、石肖形像物的更多,如蠟燭通天、丹鳳朝陽、寶劍出鞘,文筆卓立以及海豚出水,鯉魚跳龍門等巨石,莫不惟妙惟肖,使人們游興大增。還有仙人橋、仙人床等景點,也是很富吸引力的景點。
勾漏洞風景名勝區於北流市東北5公里的勾漏山下, 由寶圭洞、玉闕洞、白沙洞、桃源洞以及許多小洞連貫組成, 全長 1000多米,因洞勾、曲、穿、漏而得名。洞府清邃曲深, 綺麗奇幻,鍾乳石千姿百態,自魏晉起已負盛名,洞前有唐宋 以來摹崖碑碣百多幅,有葛洪煉丹遺址。為中國道教第二十二洞天。
勾漏洞風景區(景點選9處):
勾漏仙蹤、玉閾洞、寶圭洞、白沙洞、桃源洞、五金洞(新開發,原來叫水源洞)、玉田洞 、筆架山 、黃婆岩
六、古民居建築群——興業龐村古民居
龐村清代民居群位於興業縣城東的龐村自然村,離縣城約1公里,始建於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嘉道年間大規模擴建,至晚清基本定型,到現在已二百多年。民居群共31幢,總面積25000平方米,單幢建築面積最大的達1500平方米,方向統一,布局嚴謹,排列整齊,裝飾豪華,壁畫、石雕、木雕、泥塑等,內容豐富,栩栩如生,鮮艷奪目。
七、李宗仁屯兵遺址——城隍鹿峰山(龍泉洞)
八、三大溫泉——陸川、博白溫羅、 容縣黎村
玉林陸川溫泉
陸川在唐代就被稱為「溫水縣」,可見其溫泉很有歷史。這是廣西最大的溫泉,寬約一畝。熱泉從沙灘湧出,水溫達53攝氏度,流量為每秒67升一63升,整個溫泉熱氣騰騰,向來是人們的天然浴場,古人將此景稱之為「溫泉浴日」。
經科學考察,陸川溫泉對一些慢性病頗有療效,用那裡的熱沙子將身體裹蓋起來進行「沙療」,是治療關節炎的良方。故此陸川溫泉又被稱為「葯泉」。
玉林博白溫羅溫泉
溫羅溫泉位於縣城東南15公里處的亞山鎮溫羅村,縣城有公共汽車直達。泉池寬約10米,深約2米,呈圓形。股股溫泉在池底湧出,啵啵有聲。池水清澈明亮,池底之物一清二楚,整個溫泉池恰象大鍋十分燙手的熱溫,清代《博白志》中說"水泉湧出,熱如沸湯,可宰牲"溫泉池上空蒸氣騰騰,如煙似霧。
建設中的博白溫泉旅遊度假區融觀光游覽、休閑度假、健身娛樂、水上運動、野營登山、科學考察於一體,整個溫泉流量大、水溫高、水質好,景區山光水色、積翠浮綠、環境優雅,泉邊湖水清澈碧藍、曲橋水榭、林藏殿閣、一泉一湖、廣西獨一無二,實為休閑度假、享受大自然恩賜的世外桃源。
玉林容縣黎村溫泉
黎村溫泉座落在黎村鎮溫泉村,距離黎村城鎮2.5公里,距離容縣縣城45公里,俗稱「熱水堡」。黎村溫泉是容縣的風景名勝,為古代「容州八景」之一。溫泉泉區面積達105畝,該溫泉具有貯量大、溫度高(年平均溫度72℃),埋藏淺,易於開發的特點。經核工業部中南地勘局三O七大隊勘探,溫泉以地青溫泉為主,熱水自5米以下的基岩深部流出,泉口流體以飽和狀態熱水為主。溫泉現有泉眼7口,不同泉眼流出的泉水溫度各異,低溫者可供人正常溫泉沐浴,最高溫的可達90℃,是廣西水溫最高的溫泉之一。其中,兩個主要泉眼水流量為800立方米/日,日可取水1600立方米以上。經測定,溫泉富含硫、鋅、銅、鐵、錳等十多種人體新陳代謝所必須的元素和無機鹽,具有良好的醫療和保健作用,對皮膚病、關節炎等病症有防治作用。
九、森林景觀——北流大容山
大容山風景區是廣西自治區區級森林公園,位於北流縣。大容山海拔1275.6米的主峰蓮花頂腹地內,總面積2930公頃,距玉林城區46公里,北流23公里。森林公園山體高大,森林密布,山脈綿遠,峰巒疊嶂。山中地貌一般在海拔1000米左右,屬亞熱帶氣候區,春霧、夏涼、秋爽、冬干,四季景色各異,氣象萬千。森林覆蓋率達82.7%,有兩百多種樹種。
公園勝景繁多,蓮花瀑布、試劍石、望夫石、磨菇石、仙人床、情人樹、海豹采果、人工草坪會使你心曠神貽,流連忘返,別具一格的森林沐浴更會使你充分享受大自然的奧妙。公園內動、植物種類甚多,有被稱為活化石的國家重點保護珍稀植物桫欏(樹蕨),花中之王金茶花,還有悠久漫遊的千年龜、歡騰的五爪金龍和活潑嬉戲的猴群,構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主峰蓮花山是桂東南第一峰。
十、森林公園——六萬山
六萬大山 位於玉林市西南部,為玉林,興業,博白,浦北四市縣界山,山脈東北—西南走向,長70公里,東西寬50公里,一般海拔500米,最高峰葵扇頂海拔1118米。山脈為中生印支期花崗岩形成的山地,其南部為志留紀砂岩及頁岩互層,山體龐大,中山,丘陵連綿不斷……
⑧ 玉林有什麼歷史
玉林,古稱鬱林州,玉林城區州郡史兩千多年,玉林是廣西東南部一座千年古城;廣西第四大城市,同時是一座正在崛起的泛北部灣中小企業名城、著名僑鄉。現轄玉州區、福綿管理區、玉東新區(2009年12月6日成立)、北流市、容縣、陸川縣、博白縣和興業縣。被評為「廣西文明城市」,是全國最大的內燃機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日用陶瓷生產出口基地之一,國家級建材生產出口基地、皮革服裝基地和食品加工基地,福綿管理區被譽為「世界褲都」,博白縣是國家級「中國編織工藝品之都」,陸川縣榮膺「中國鐵鍋之都」。是桂東南最發達的一個城市。
玉林原名為鬱林(鬰林),是一座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被世人譽為「 嶺南美玉,勝景如林」的玉林,自古享有「嶺南都會」之美譽。
玉林原系百越民族居住之地。先秦時期,處在原始社會末期,是百越民族分布的地區之一,居住著西甌、駱越等部族。戰國後期,出現西甌君和駱候,甌駱人開始出現階級分化。 玉林是一座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秦始皇統一嶺南後,在嶺南設置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市境開始行政建制,隸屬象郡、桂林郡。秦二世,繼任南海慰秦將趙佗兼並桂林郡、象郡,轄據嶺南,漢初建立南越國,市境隸屬南越國。公元前112年,漢武帝平定南越,次年在嶺南設置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9郡,其中廣西地區有蒼梧、鬱林、合浦3郡。今玉林市興業縣屬鬱林郡;玉州區、福綿管理區、容縣、北流市、陸川縣、博白縣屬合浦郡。
漢代設立鬱林郡。漢元鼎六年(前111年)置鬱林郡,王莽新朝(9–23年)改鬱林郡為郁平郡(後復置),隋開皇年間(581–600年)廢鬱林郡,大業初(605–618年)復置。原治所一說在今貴港市港南區貴城鎮,一說在今桂平市蒙圩鎮新德古城村,隋朝徙今貴港市港南區東津鎮鬱江南岸。漢元封五年(前106年)屬交趾刺史部,建安八年(203年)屬交州刺史部。
三國吳黃武五年(226年)隸屬廣州,俄時復舊,元興元年(264年)復屬廣州,晉至南朝宋齊因之,梁屬定州,又改屬南定州。初領布山、安廣、阿林、廣郁、中留、桂林、潭中、臨塵、定周,增食、領方、雍雞12縣,274年析地置桂林郡;晉領布山、阿林、新邑、晉平、始建、郁平、領方、武熙、安廣9縣。大興元年(318年)析地置晉興郡。
隋開皇年間(581—600年)晉興郡廢,大業(605–618年)初其地方仍屬鬱林郡。隋領鬱林、郁平、領方、阿林、石南、桂平、馬度、安成、寧浦、樂山、嶺山、宣化12縣。唐初廢。天寶元年(742年)改鬱林郡。治所興業縣蒲塘鎮、洛陽鄉一帶。屬嶺南道。領石南、興德、郁平、興業、潭栗5縣。乾元元年(758年)復置鬱林州。
從鬱林州到玉林市。唐貞觀(627–649年)始置鬱林州,天寶元年(742年)改置鬱林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置鬱林州。治所原在今興業縣蒲塘鎮、洛陽鄉一帶,五代十國徙今貴港市港南區東津鎮鬱江南岸,宋初徙今興業縣石南鎮(古州肚),至道二年(996年)徙南流縣(今玉州區)。始屬嶺南道,咸通三年( 862年)屬嶺南西道。五代十國屬南漢。宋至道三年(997年)屬廣南路,元豐元年(1078年)屬廣南西路,大觀三年(1109年)屬廣西黔南路,次年復屬廣南西路,宋南渡後屬廣西路。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屬廣西道,元貞元年(1295年)屬廣西兩江道,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屬廣西行中書省。明洪武二年(1369年)十月屬梧州府。初領石南、興德兩縣,後郁平縣來屬。唐麟德二年(665年)析石南縣設置興業縣,又領潭栗縣。復置領石南、興德、郁平、興業、潭栗5縣,建中二年(781年)省石南縣入興業縣,後省潭栗縣。宋開寶中(968–975年)廢郁平、興德兩縣入興業縣,南流縣來屬。公元1110年,鬱林州轄南流縣和興業縣;容州轄普寧、陸川和北流縣;白州轄博白縣。
政和元年(1111年 )博白縣來屬,三年博白縣往屬白州,南渡後來屬。元朝領南流、興業、博白3縣。明洪武元年(1368年),博白縣屬梧州府鬱林州。明洪武二年九月省南流縣入鬱林州,廢普寧縣入容州;十年(1377年)五月,容州降為容縣,隸屬梧州府;北流、陸川縣歸屬鬱林州。清順治,鬱林州從梧州府分出,隸屬桂平梧郁道;雍正三年(1725年)升置鬱林直隸州。光緒十三年(1887年)隸屬左江道。清嘉慶初至清末,轄博白、北流、陸川、興業4個縣。
近代歷史
1912年(民國元年)升州為府,次年廢府為縣(縣直接歸省管轄)。1913年–1949年,市境各個縣(市)區先後隸屬鬱江道、蒼梧道、廣西省政府鬱林民團區、梧州民團區、梧州行政監督區、潯州行政監督區、鬱林行政監督區,第六行政督察區、第三行政督察區、鬱林專區、第九行政督察區(鬱林區)。
1941–1951年,容縣屬梧州行政督察區、梧州專區。解放後,1949年12月–1951年6月,鬱林、博白、北流、陸川、興業5縣隸屬鬱林專區,1951年7月鬱林專區、梧州專區合並成立容縣專區,轄鬱林、興業、博白、北流、陸川、容縣、蒼梧、藤縣、岑溪、平南、桂平;貴縣劃歸賓陽專區。1952年,貴縣由賓陽專區劃入容縣專區,撤銷興業縣,大部分並入鬱林縣,一部並入貴縣,博白縣劃入欽州專區,次年劃入容縣專區。1956年3月,鬱林縣更名玉林縣。1958年7月,撤銷容縣專區,分設玉林專區和梧州專區,玉林專區轄玉林縣、貴縣、桂平縣、平南縣、容縣、北流縣、陸川縣、博白縣,1971年11月就改稱玉林地區。1983年10月8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15號】):撤銷玉林縣,設立玉林市,以原玉林縣的行政區域為玉林市的行政區域。
1994年4月18日,民政部批復(民行批[1994]60號):撤銷北流縣,設立北流市。
1997年4月22日,國務院批復(國函[1997]26號):(1)撤銷玉林地區和縣級玉林市,設立地級玉林市, 正在崛起的中國中小企業名城——玉林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玉州區玉林鎮東門路。(2)玉林市設立玉州區和興業縣。玉州區轄玉林、福綿、南江、城西、名山、仁東、樟木、成均、新橋、城北、茂林、沙田12個鎮和石和、仁厚、大塘3個鄉。區人民政府駐玉林鎮民主路。興業縣轄原縣級玉林市的石南、城隍、大平山、蒲塘、北市、葵陽、沙塘、山心8個鎮和龍安、鐵聯、博愛、高峰、洛陽、小平山、賣酒7個鄉。縣人民政府駐石南鎮。(3)玉林市轄原玉林地區的容縣、陸川縣、博白縣和新設立的興業縣、玉州區,原玉林地區的北流市由自治區直轄。
2010年,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玉林市總人口671.23萬人,常住人口548.74萬人。其中玉州區 61.95萬人,常住人口67.73萬人。福綿管理區39.49萬人,常住人口37.94萬人。容縣81.89萬人,常住人口63.31萬人。陸川縣103.55萬人,常住人口76.24萬人。博白174.78萬人,常住人口134.25萬人。興業73.31萬人, 常住人口56.04萬人。北流136.26萬人,常住人口113.22萬人。
2005年,玉林市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
玉州區:撤銷南江鎮,改設街道辦事處,以原南江鎮的行政區域為該街道辦事處的轄區;撤銷名山鎮,改設街道辦事處,以原名山鎮的行政區域為該街道辦事處的轄區;撤銷城西鎮,改設街道辦事處,以原城西鎮的行政區域為該街道辦事處的轄區;撤銷城北鎮,改設街道辦事處,以原城北鎮的行政區域為該街道辦事處的轄區。
北流市:撤銷華東鎮,整建制並入石窩鎮,石窩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
容縣:撤銷容城鎮、容 廂鎮,設立容州鎮,以原容城鎮、容廂鎮的轄區為容州鎮的行政區域,容州鎮人民政府駐原容城鎮金珠街。
陸川縣:撤銷陸城鎮,整建制並入溫泉鎮,溫泉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撤銷月垌鄉,整建制並入烏石鎮,烏石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
博白縣:撤銷綠珠鎮,整建制並入博白鎮,博白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撤銷三育鎮、徑口鄉,設立徑口鎮,以原三育鎮、徑口鄉的轄區為徑口鎮的行政區域,徑口鎮人民政府駐原徑口鄉徑口街;撤銷大利鎮,整建制並入水鳴鎮,水鳴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撤銷合江鎮,整建制並入東平鎮,東平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撤銷三江鄉,整建制並入文地鎮,文地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
興業縣:撤銷鐵聯鄉,整建制並入葵陽鎮,葵陽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撤銷博愛鄉,整建制並入山心鎮,山心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
2009年12月,玉林新增設玉東新區規劃用地面積112.53平方公里,現狀人口為7.76萬,規劃人口42萬
名稱來源
宋開寶五年(公元972年),今市境廢郁平、興德、 潭栗入興業縣管轄,又廢善勞、撫康、容山、懷義、定川、宕川六縣入南流縣轄地。興業、南流二縣屬廣南路鬱林州。宋至道二年(公元996年),鬱林州治設於南流縣,建州於現今的玉林市區中心,迄今已有1004年,後人稱玉林為"千年鬱林"。新中國成立後,設鬱林專區,專署駐鬱林縣,共管轄鬱林、興業、博白、陸川、北流、貴縣等六縣,1958年7 月設立玉林專區,轄玉林、貴縣、桂平、平南、容縣、陸川、北流、博白八縣,專署駐玉林縣,名稱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地區,玉林由此而得名,並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