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朋友們好!有人說汪古族也是蒙古族,有誰知道這段歷史
汪古部是金元時期及其之前活動與內蒙古陰山東段地區的一個部族。汪故又名汪古、汪古惕、雍古、雍古多、永古、汪骨、旺古、瓮古、白達達等。汪古部信奉景教。原是遼朝屬部。後附金朝,為金守護長城,首領自稱為沙陀後裔。汪古部早在元代之前就已遷居於陰山南北。 明王朝建立後,汪古部元趙王汪古圖、左承趙友德投降明朝。汪古部作為「降夷」,殘部遷徙於寧夏賀蘭山一帶,而後匯入諸土達之中,汪古部也就從歷史上消失了。居民成分復雜,有突厥人、蒙古人、吐谷渾人、黨項人等。故族源有沙陀突厥說、回鶻說、達怛說、黨項說四種。文化發展程度較高,為中原文化傳入蒙古地區的重要媒介。
B. 汪古部是誰
汪古族(蒙古語:Onggud ,西里爾蒙古文:Онгууд) ,是金元時期陰山以北的民族,或譯雍古王孤、瓮古、旺古、汪骨、汪古惕。拉施都丁《史集》解釋說:金朝皇帝為了防禦蒙古、克烈、乃蠻等族,修築了一道大牆,蒙古語叫unkuh,交給該族守衛,因此得名汪古。
C. 金朝的汪古部凈州是今天的哪裡
「凈」,又作「靜」或「靖」。州、路名。金大定十八年(1178年)置州,治所在天山(今內蒙古四子王旗西北城卜子村)。轄境相當今四子王旗附近一帶。元改為路,明初廢。金時為交通要鎮,常接待蒙古使者於此。
D. 汪古的介紹
汪古(蒙古語:Onggud ,西里爾蒙古文:Онгууд) 金元時期陰山以北部族或譯雍古王孤、瓮古、旺古、汪骨、汪古惕。拉施都丁《史集》解釋說:金朝皇帝為了防禦蒙古、克烈、乃蠻等部,修築了一道大牆,蒙古語叫unkuh,交給該部守衛,因此得名汪古。
E. 汪古惕部有怎樣的地理位置
汪古惕部所據地盤在地理上處於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汪古惕部同金國早有契約關系,是中原長城的守衛者,是金國部署在長城外側的哨兵。把汪古惕部籠絡到手,成吉思汗就等於在戰爭開始以前就摧垮了敵人的前線防禦,不費一刀一箭就把其帝國的勢力擴展到了對方最重要的防線長城的腳下。多年的戰爭實踐使成吉思汗深深懂得知己知彼的重要性,並養成了每戰必先察敵情的良好習慣。
F. 汪古部突厥的起源是什麼
汪古部是金元時期及其之前活動與內蒙古陰山東段地區的一個部族。汪故又名汪古、汪古惕、雍古、雍古多、永古、汪骨、旺古、瓮古等。汪古部信奉景教。汪古部早在元代之前就已遷居於陰山南北。 明王朝建立後,汪古部元趙王汪古圖、左承趙友德投降明朝。汪古部作為「降夷」,殘部遷徙於寧夏賀蘭山一帶,而後匯入諸土達之中,汪古部也就從歷史上消失了。
G. 汪古部今屬於哪個國家
你說這個東西法國金是屬於哪個國家的,屬於一些特別的一些國家東西的。
H. 汪古部原住哪裡蒙古滅金後又多了哪些地區
汪古部原住邊牆以外,其中心為黑水(今內蒙古達茂旗艾不蓋河)附近的按打堡子。蒙古滅金,又據有凈州(今內蒙古四子王旗城卜子村)、砂井(今四子王旗紅格爾公社)和集寧(今內蒙古察右前旗巴彥塔拉公社土城子)等地。
I. 汪姓的來源和歷史
源流一:出自夏王朝時期古諸侯汪罔之後裔,屬於以國名為氏。汪罔,古國名,汪罔國後為楚國滅之,國人避之於安徽歙縣,改稱汪氏。汪罔氏又名防風氏,是天下汪姓的始祖。
源流二:源於突厥族,出自唐朝時期 西突厥 汪古部,屬於文化上漢化改姓為氏。汪古部,為唐朝時期西域沙陀突厥的一個部落,在唐朝滅西突厥後,該部大部分歸附唐王朝,以部名文化上漢化改姓氏,稱汪氏。 女真人進入中原地區後,受到漢文化的影響,開始將女真語姓改為漢字姓,這其中就有將古里申氏、汪古氏等改為漢」族汪姓的。
源流三: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魯國君主成公姬黑肱次子姬汪後裔,屬於以國名為氏。汪芒國,取自姬姓魯國汪氏二世祖汪挺次子汪芒之名,這在除改姓汪氏外的所有汪氏宗譜中都能得到印證,後訛為夏、商時期的汪罔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