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治水名人
1、大禹
禹(約公元前21世紀),父鯀,姒姓夏後氏,中國傳說中古代部落聯盟領袖,是中國最早治理大洪水的領袖人物。他改以前邊單純用堵的辦法為疏導的辦法,取得了成功。
他治水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精神,至今為人所傳頌。他的治水思想至今仍值得借鑒。
2、孫叔敖
孫叔敖(公元前770-前476年) 楚國期思(今河南淮濱期期思)人,當時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水利家。公元前605年,主持興建了我國最早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期思雩婁灌區。
因該灌區的兩條引水河總長為100餘里,公元前598-前591領導修建了淮河流域著名古陂塘灌溉工程,以稱安豐塘,其周長 120許里,灌田萬頃,迄今2500多年一直發揮著灌溉效益。
3、李冰
李冰,秦昭王滅周後(公元前256-前251),任蜀守,領導興修了一批水利工程,其中最主要的是都江堰工程。
都江堰工程至今仍發揮著巨大的灌溉效益。為紀念李冰,早在南北朝時期就修建了二王廟,唐代就興建了李冰祠。
4、王景
王景(約公元20-90年) 琅琊不其(今山東即墨縣西南)人,東漢水利家。自幼「廣窺眾書」,學識淵博,掌握多種技藝,尤其熱心於水利工程建設。
永平十二年(69年)主持由幾十萬人參加的治理黃河、汴河。使桀驁不馴的黃河安流800年,後人對王景「河、汴分流」,固定了河道,給予很高的評價。
5、潘季馴
潘季馴(1521-1595),烏程(今浙江湖州)人,明工治河專家。30歲中進士,嘉靖末至萬曆中,4次任總理河道大臣。
主持治理黃河、運河等,在實踐上和理論上都有重要貢獻。提出著名的「束水攻沙」理論,對以後治河有很大影響。其代表作《河防一覽》,共14卷。
㈡ 治水始末是怎樣的
在清代,屢屢釀成水患的有黃河、永定河、長江及浙江海塘。從順治年間至乾隆年間,清政府撥巨帑對上述水患進行治理。
治理黃河。
清代治河,必兼治淮、治運。
淮河在歷史上很少為患,自從南宋紹熙年間(十三世紀九十年代),黃河在陽武決口,即奔騰而南,匯入淮河,從淮河入海。黃河入淮既造成水流量劇增、水位迅長,也造成大量泥沙淤積河床,河水倒灌洪澤湖,暴漲的洪澤湖水時刻威脅著揚州、泰州、淮安、高郵等富庶之地。
自元代開鑿南北大運河以後,從清口以上漕船在黃河中,行一百八十里後再入運河,漕運暢通與否又直接關系京師糧食的供應。
李自成行宮清初,黃河屢屢決口同明末戰亂有直接關系。在李自成圍困開封時,明守軍決朱家塞口淹義軍,李自成亦遣人決馬家口淹開封,兩口並決,泛濫成災。順治元年七月,清朝廷任命楊方興為河道總督。楊方興勤於職守,深入治河工地,指揮堵塞決口。繼楊方興出任河道總督的是朱之錫(順治十五年上任),朱之錫上任不久,河決山陽,朱之錫隨即率河工堵塞決口,「疏浚堤渠」,「馳驅南北」,「及至積勞成疾」,死於任。
康熙十六年(1677年),黃、淮泛濫,從碭山至海口,兩岸決口七八十處,洪澤湖上的高堰大壩,決口三四十處;翟家壩被沖成四段,山陰、高郵、寶應、鹽城、興化、泰州、如皋等州縣已被洪水淹沒。溝口運河因河水四溢,反淤為陸地。
康熙任命靳輔為河道總督,靳輔在視察災區後提出:「溝口以下不浚築,則黃、淮二水無所歸;清口以上不鑿引河,則淮水之流不暢;高堰之決口不盡封塞,則淮水派分無刷河之力」;「黃河南岸,不築堤防,則高堰危險,北岸不加防閑,則山東必受沖擊,故築堤岸、疏下流,塞決口,但有先後,而無緩急。」並提出利用疏浚河道的淤泥在兩岸築堤,修浚連接洪澤湖與黃河之間的運河,加固洪澤湖東岸高堰一帶堤防,修復周橋閘至翟家壩被沖毀的堤岸,加深淮陰清口至高郵清水潭段運河等具體建議。
康熙十七年,靳輔的治河方案付諸實施。在十年的時間內,高堰、王家岡、武家墩等處決口得到堵塞;清江浦至雲梯關的河道得到疏浚,且築堤一萬八千丈;在清水潭以西築堤九百二十丈,以東築堤六百餘丈;在徐州、宿遷築減水壩十三座,建毛家鋪減水閘、王家山減水閘、大谷山減水閘,又在歸仁堤、攔馬河、清口建石閘。靳輔還組織挖掘一段運河,自駱馬湖鑿渠,經宿遷、桃源,至清河仲家莊山口,名曰中河,全長三百里,使得漕船不必再經黃河入運河。
在疏浚下游的過程中,因「下河形如釜底,近海轉高,浚之水不能出,徒令海水倒灌為患」,靳輔受到郭綉等人的彈劾,並因此被奪官。此後康熙在第二次南巡(康熙二十八年)、第三次南巡(康熙三十八年)、第四次南巡(康熙四十二年)途中,巡視高堰、洪澤湖、徐家灣、翟家壩等治河工地,實地考察,仍未能找出疏浚下游、使河水盡快入海的有效辦法。
康熙年間的治河,雖未從根本上解決黃水水患,但在一定時間內還是減輕了水患的程度。乾隆即位後,黃水為患又日趨嚴重:乾隆七年(1742年),黃河在豐縣石林、黃村決口,「民田俱被淹沒」;乾隆十八年(1753年),黃河在銅山張家馬路一帶決口,江蘇、安徽數十州縣「數百里內,皆成巨浸」;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黃河又在老壩口決口,板閘、淮安俱被淹;自乾隆四十三年以後,更是連年決口,甚至一年數決。大規模治河再次提到清朝統治者的議事日程。
由於黃河屢屢決口,堵塞決口已成為經常性的事務,從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至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僅儀封決口就堵築五次,耗帑五百六十萬兩。青龍岡決口,屢堵屢塌,只得另開引河一百七十里,導水下流,此次工程耗帑九百萬兩。
在碭山縣毛城鋪建減水壩,開鑿引河,使一部分黃水流入淮水,經安徽宿州、泗川、流入洪澤湖,此段引河全長六百里。黃水分流減輕徐州段河道的壓力(徐州段河道狹窄多彎),黃水在分流後在洪澤湖內可得到沉澱,再從清口流出匯入黃河。
屢次修築、加固高堰,自武家墩至蔣壩的一萬七千餘丈,全部改建為石堤。為了控制洪澤湖的水量,乾隆在第三次南巡時(乾隆二十七年)「閱清口」,提出「大擴清口」,「於五壩設立木志,如增長一尺(指水位增長),即將清口之壩拆開十丈,遞長遞拓,永成定式」。自行此法,「十餘年來,高、寶遂無水患」。為防止黃水倒灌清口、淤塞清口,乾隆堅持開鑿陶庄引河。陶庄引河全長一千六十丈,寬三丈,深一丈余,「永免倒灌之患」,「為一勞永逸之計」。
為解決黃河下遊河道被泥沙堵塞,自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起,在河南、山東、江蘇、安徽等省疏浚河道。其中河南省疏浚干河四條——賈魯河、惠濟河、渦河、巴溝河;又疏浚支河三十四條。該省每州縣「所開溝自十數道至一百數十道不等,長自里許至數十里不等,寬深自數尺至丈不等,皆足以資蓄泄」。山東境內疏浚河道亦取得可觀成就,魯西南疏浚河六十餘條;膠東疏浚河三十餘條;江蘇省疏浚石羊溝、董家溝、廖家溝、芒河;安徽省疏浚淝河、茨河、沙河、澮河、睢河。
在治理黃河的過程中,直隸總督孫嘉淦在乾隆十八年(1753年),就曾提出引黃河北上入大清河,經山東入海的建議,孫嘉淦認為「大清河東南皆泰山基腳,其道亘古不壞」,不會發生決堤、改道,所經「只東河、濟陽、濱州、利津四、五個州縣,即有漫堤,不過偏災」。此後二十八年,河決青龍岡,經趙王河入大清河歸海。然而乾隆認為大清河不能容納黃河全部水量,又恐黃水北流運河受阻、影響漕運,駁回改道入海的建議。直到咸豐五年(1855年),河決銅瓦廂,流入大清河,經山東入海,證明孫嘉淦等人建議的合理、可行。
治理永定河。
永定河又名無定河、渾河,素有小黃河之稱,河水中所挾帶的大量泥沙,淤積在下游的河床上,致使下游經常決堤、改道。正像乾隆在一首詩中所描繪的,「永定原無定,千古沖帝京」。
康熙時期,曾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對永定河進行治理。築永定大堤,固定下游,並把河水引入三角淀,使河水中的泥沙得到沉澱。至雍正時期,因三角淀積沙過多,河水不能及時排泄入海,河患又日益嚴重,至乾隆中葉,永定河已「六改道」。
為治理永定河,乾隆多次視察永定河,他認為「永定河之所以為患,獨以上游曾無分泄,下口不得暢流,經行一路,中梗磅礴」,提出在其上游蓄洪攔沙,中游疏浚分流,下游改移下口的綜合治理方案。
乾隆初年,採納治河名臣高斌的建議,在永定河上游的宣化黑龍灣、懷來和合堡等地修攔洪滯沙大壩,「就近取石,堆疊玲瓏水壩,以勒其凶暴之勢」,「層層攔頓,以殺其勢」。
對中游的治理,則採納鄂爾泰、方觀承等人的建議,修建金門閘減水壩,改建其他草壩、土壩,疏浚河道,分流減水。
在對下游的治理上,意見最為紛紜:顧琮主張築堤、散流、勻沙;鄂爾泰主張建閘壩、開引河;孫嘉淦主張引河南行,復其故道;方觀承則主張改移下口,另尋沉積水中泥沙的處所。直至乾隆二十年(1765年),乾隆才作出大規模改道的決策。當河水流經永清縣賀堯營後,折向東流,挖引河二十里,把永定河引入鳳河,再流入沙家淀,沙家淀方圓百餘里,永定河水中的泥沙在淀中沉澱後流出,使得下游不致很快被淤塞。
治理長江。
在歷史上,長江很少為患。迨至乾隆中葉,由於人口的劇增,對上游森林的砍伐,使得水土流失日益嚴重;中游又由於圍湖、沿堤造田,水道日益狹窄,致使長江自乾隆四十四年之後。在不到十年的時間里三次決堤,其中尤以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最為嚴重,決堤的江水沖入洪州城,衙門、兵營、民房、倉庫俱被淹沒,城內積水近二丈。此次決堤釀成湖北三十六個州縣被淹,「死者以數十萬計」。釀成此次水災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一些富戶勾結官府在江中沙洲上種植蘆葦,蘆葦環洲而生,蘆根固沙,使沙洲面積愈積愈大,侵佔江道,阻塞江流。
乾隆在得悉長江三次決口的原因後,諭令地方官對沿湖、沿江圍田者進行清查,以保證江水的暢流無阻。不得「狃於目前之利」,「與水爭利」。並要求地方官員「間一二年,即將有無占築情形,詳悉具奏,永以為例」。
疏浚各省河道。
清統治者對疏浚河道非常重視,各省水利工程紛紛修建:
乾隆三年(1738年),貴州總督張廣泗開鑿自都勻達常德、自獨山至廣西懷遠的水道;
乾隆四年(1739年),發帑修巢湖一帶堤堰及六安、滁、泗一帶溪壑;
乾隆六年(1741年)。在河南中牟開鑿一條六丈五尺長的新河,以分賈魯河水勢;
乾隆九年(1744年),在冀中開挖河道;
乾隆十一年(1746年),疏浚直隸慶雲、鹽山一帶的河道;
乾隆十四年(1749年),利用萬泉庄、雲泉山水系,疏浚通惠河;
乾隆十八年(1753年),用木槽引南山之水,灌溉巴里坤一帶屯田地畝;
乾隆二十四年(1755年),加固都江堰及大渡河、金沙江堤壩;
乾隆二十八年(1759年),疏浚吳淞江、東江婁江,清理河身,鏟除河中所植蘆葦;
乾隆三十一年(1762年),築子牙河堤;
乾隆三十三年(1764年),築正定新堤;
乾隆三十五年(1766年),疏浚常熟白茆塘、徐六涇河;
乾隆三十六年(1767年),在北運河築減水壩,解除天津水患;
乾隆四十年(1771年),在武昌築瀕江石岸;
乾隆四十一年(1772年),修陝西四十七州縣渠堰;
乾隆四十五年(1776年),在長沙築新堤,以防止湘江泛濫;
乾隆四十七年(1778年),治理雲南彌苴河、龍川江、清水河、渾水河;
乾隆五十年(1781年),在寧夏疏浚漢延、唐來、大清、惠農四渠;
乾隆五十三年(1784年)浚漳水、衛水;
乾隆五十九年(1790年)建沙市大壩。
治理浙江海塘。
為防海潮浸灌,江、浙沿海築有五百里的堤塘,亦稱之海塘。錢塘江出口處系海塘工程的重點。在錢塘江出口處,原有供海潮出入的南大亹(靠近上虞)、北大亹(靠近海寧)以及在南北兩大亹之間的中、小亹(門,山峽中兩岸對峙如門)。康雍時期,南大亹因沙灘淤積被堵塞。乾隆初年,中、小亹相繼被堵。自乾隆二十年(1755年)以後,潮水出入全靠北大亹,海寧一帶塘堤被沖,「海塘之內,皆屬寸土寸金之地,一有沖決,民命攸關。且鹵水一入,數年之內,必致顆粒無收」。
乾隆下令加固海寧一帶海塘,從浦兒兜至尖山頭魚鱗,築石塘六千丈。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第三次南巡時,乾隆親至海寧視察,因該地沙土浮活,決定修繕柴塘。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第六次南巡時,乾隆撥款五百萬兩,「著將柴塘上土之後,順坡斜做,並於其上種柳,俾根株盤結」。
海塘工程,歷時久、耗資大,石料來自紹興、武康及太湖的洞庭山;柴料來自富陽、建德;木材來自錢塘江上游及長江上游。
在科學技術尚不發達的清代,上述治水工程雖不能從根本上消除水患,卻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水患造成的危害。
㈢ 康熙帝六下江南都去過什麼地方
康熙帝從北京出發,由山東入江蘇,潑江而南到蘇州、南京、杭州,最遠是渡過錢塘江,到了紹興。
康熙皇帝玄燁為了進一步緩和滿、漢民族之間的矛盾和統治階級與人民之間的矛盾,籠絡江南的士大夫階級,於康熙二十三年至四十六年(1684年-1707年)的二十四年之間,先後到東南一帶作了六次南巡。
康熙為了要把這個「南巡盛典」記錄下來,就下令在全國范圍內的平民百姓中間,徵求並選拔繪畫能手來繪制《南巡圖》。在首次南巡的第三年,王翚於60歲花甲之年帶了學生楊晉,到北京擔任侍詔,主持《南巡圖》的集體繪制工作。
(3)康熙帝治水在歷史書哪裡擴展閱讀
康熙皇帝在位時的主要成就
1、中華版圖奠定
在東南,統一台灣,金甌一統;在東北,抵禦外侵,締結和約;在正北,多倫會盟,善治蒙古;在西北,三次親征,敗噶爾丹;在西南,進兵高原,安定西藏。
2、民族關系穩定
在東北,打敗俄國的侵略,解決並鞏固了自遼河到黑龍江流域各民族的問題,東北的廣大地域,前代所謂的「邊徼」之野,清朝則成為「龍興之地」。在西北,對南北疆統一。在西南,進兵安藏,加強了對西藏的統治。
3、中華文化承續
其一,興文重教,編纂典籍。他重視文化教育,主持纂修了《康熙字典》、《古今圖書集成》、《律歷淵源》、《全唐詩》、《清文鑒》、《皇輿全覽圖》等,總計六十餘種,兩萬余卷。
其二,移天縮地,興建園林。康熙帝先後興建暢春園、避暑山莊、木蘭圍場等,雍正、乾隆又大興「三山五園」——香山靜宜園、玉泉山靜明圓、萬壽山清漪園(後改名頤和園)和圓明園等,將中國古典園林藝術推向高峰。
其三,引進西學,學習科技等。
4、經濟恢復發展
清軍入關後,最大的弊政,莫過於圈佔土地。跑馬占田,任意圈奪。康熙帝頒令,停止圈地,招徠墾荒,重視耕織,恢復生產。治理黃河、淮河、運河、永定河,並興修水利,培育新的稻種,取得很大成績。康熙朝強調藏富於民,普免天下錢糧共達545次之多,其中普免全國錢糧三次,計銀一億五千萬兩。
5、社會秩序安定
主要是指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統一台灣之後,雖然社會矛盾也有,民族糾紛也有,但沒有大的、嚴重的社會動盪。康熙帝很有幸,他生命的後40年,中國社會處於由亂到治、由動到靜的歷史時期。原有的社會沖突噎釋放,新的社會沖突還沒有積聚起來。
㈣ 大禹治水歷史在哪裡寫的
《史記·五帝本紀》和《史記·夏本紀》。
㈤ 歷史上治水的故事
大禹他爹鯀,以堵的方式治水失敗被舜殺啦。
禹接班接著治用疏導的方式治水,成功由此得到天下擁戴後受禪讓做王。
春秋時代,有孫叔敖開發芍陂(安豐塘)和興修湖北沮漳河、雲夢澤水利,伍子胥在江陵開渠的說法。
後來是秦國的李冰治水,用竹筐裝鵝卵石做成世界上最早的活動水閘都江堰。
秦始皇挖「鄭國渠」使關中成良田——水利專家鄭國。
沈括參與太湖治理。
歐陽修、蘇轍對治理黃河。
白居易、蘇東坡先後大力整治杭州西湖,保證50萬人口城市的用水,留下白堤、蘇堤。
明代,海瑞治理太湖。
太多啦,中國歷來重視水利,皇帝再無道就算做樣子也要治水,治水才能興農才能國穩,治水幾乎就一直沒間斷過上面的這些只是有故事被傳播開了而已,喜歡你用這些關鍵字自己搜吧。
㈥ 康熙和乾隆為什麼稱得上是治水專家
在康熙「剿滅三藩」、「統一台灣」、「北拒沙俄」之後,開始專心治理黃河。讓我有感而發的是康熙的科學管理理念和項目管理方法,我對這段歷史其實不了解,靳輔這個名字聽著也陌生,但是同為項目管理工作者,我確實對康熙管理黃河工程的方法感興趣。他是怎麼做的呢?
首先,康熙聘請了一位國家技術顧問(NTA),也就是靳輔。這個人算是個技術人才,上來先做了幾年的沿河調查(site visit),公眾參與(public awareness),和數據整理(info collection)。有了基礎之後,給康熙報了幾十個治理方案(proposals)。皇帝的職能屬於行政崗,對技術不是非常專業,但是在清朝是「家國天下」(家即是國,國即是家),皇帝對自己家的事特上心,於是就組織了專家評審會( ),不同意見的辯論會(argument session),以及邀請各個利益方(stakeholders)在一起的協調會(consultation session)。
之後,治理方案定了,就開始執行了,皇帝也沒閑著,他制定了詳細的計劃。於成龍的角色相當於今天的監理(他對靳輔的工作起到一定的監督作用。我們今天也常說失去了監督的權力,就是犯罪的開始。康熙早就知道了這個道理,只是幾百年後的中國,還在重復上演類似的故事。除此之外,康熙還每年做一次年審),而且是御駕親臨,做著小船到河道邊上看著。出現什麼情況,還能開個現場會治水過程中也發生了「中國式冤案」,這種故事聽著總是似曾相識。那就是靳輔治水有功,大家嫉妒他,於是找小鞋給他穿。各種各樣的罪名,什麼都有,但是都是捕風捉影,空穴來風。康熙開始還有一定的抵抗能力,總是在關鍵時候護住靳輔,但是時間長了,皇帝難免心裡犯嘀咕,畢竟治理黃河前前後後20年,可謂工程浩大,不可小視,若是靳輔真的有「情況」,那可不得了。於是在經過一整年的艱苦思想斗爭之後,康熙還是就著於成龍的一份簽報,把靳輔的官給罷了。於成龍最終接替了靳輔,成為河道總督,繼續治水。
不過,在後來的一次中,康熙又來了一個回訪,問於成龍,當年靳輔的方案對呢?還是你自己的那個對呢?好在於成龍非常誠實,坦言說還是靳輔方案更可行、於是康熙立即讓靳輔恢復名譽,官復原職,只不過靳老頭年紀大了,禁不住這樣折騰,不久就去世了。
這還沒完呢,項目完成了得有個總結)啊,這時候有個小官,要拍康熙的馬屁,起了一份簽報,說皇帝你治理黃河這么有思想,有作為,不如把自己的思想體系總結一下,寫本「康熙治水重要思想」或者「康熙治水心得」什麼的,讓全朝全國人民學習一下您的重要理論,也讓後人能夠像我們一樣治理河道,造福百姓。想不到,康熙一看這個簽報,就大怒,說「河水無定,不可一法」。就是說呢,河水每次泛濫地方都不一樣,原因也各不相同,怎麼能用相同的辦法治理呢?尤其是皇上,隨便寫本書,後代子孫哪敢不按照我這個理論做啊,只怕到時候不是幫了他們,倒是害了他們。(是啊,當皇上怎麼能隨便著書立說?!)
聽到這,我不禁想說,康乾盛世有這樣的明君,哪有不富足的道理?其實,清朝那會兒沒有「科學」二字,倘若有的話,真的要贊一句「這才是科學決策、科學管理」。
從項目管理來說,康熙重視項目設計,也沒有放任項目執行,而是委任靳輔,權責明確;之後又派人監督檢查執行情況,定期總結;遇到問題集體決策,而不是獨斷專行。泱泱大國,若是官官都如此,何至今日?
㈦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治水先人
1、禹(約公元前21世紀),中國傳說中古代部落聯盟領袖,是中國最早治理大洪水的領袖人物。他改以前邊單純用堵的辦法為疏導的辦法,取得了成功。他治水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精神,至今為人所傳頌。他的治水思想至今仍值得借鑒。
㈧ 治水的大禹是什麼地方人史書上有什麼記載
作為上古風雲人物,大禹一生充滿了傳奇,治水英雄、禹征三苗、開啟夏朝等,但也留下了無數謎案,比如大禹到底是什麼地方的人?
在人們傳統印象中,大禹是華夏人文始祖,自然與堯舜一樣出自中原地區,但顛覆我們認知的是,根據史書記載,大禹故鄉大約有五個版本,而當時被視為蠻夷之地的四川竟然佔了三個!
第五版,大禹故鄉北川
《蜀志》記載:“蜀之石泉,禹生之地。”《禹廟記》說:“石泉之山曰石紐,大禹生焉。”
所謂石泉,其實就是北川。北周564年,置北川縣,因縣西北有北川城而得名。唐朝貞觀八年(634)析北川縣地置石泉縣,唐高宗永徽二年(651),並北川縣入石泉縣。直到1914年,因與陝西省石泉縣同名,且彼縣設置在先,乃復名北川縣。
令人頭疼的是,與汶川一樣,在北川縣禹里南一里許,石紐山巍然屹立,巨石上也刻有“石紐”二字,據傳是漢朝楊雄所寫。
所以,北川、汶川、都江堰緊挨著的三地(見上述地圖),都可能是大禹故里。但對這三座城市而言,大禹故里只有一個,自然要爭破頭。
㈨ 哪些書是有關康熙年間的歷史
孟昭信的 《康熙皇帝》:關於康熙朝的大事如鋤鰲拜、平三藩等都有很細致的記載,並且對事情的起因過程結果都照顧到,康熙在這些事件中的表現做法也描寫的很到位,沒有誇大也沒有偏頗,是很客觀的一本介紹康熙歷史的好書
楊珍的 《康熙皇帝一家人》:對康熙的家人進行的詳細的介紹。上到他的祖母,下止外戚,甚至是和皇家關系密切的蘇麻拉姑,剖析了康熙和他的家人之間的種種關系,還有流露出的親情愛情。大家比較關注的康熙的寵妃愛後,以及名聲比較響的幾個奪嫡的兒子們,都有精彩的描述。了解康熙的家人,此書是第一等的不可或缺
徐廣源的 《清東陵史話》:清東陵的景陵是你繞不過去的。本書對於清東陵中的沒個皇帝陵、皇後陵和妃園寢都有詳細的考察和分析,既有關於這些人物的基本介紹,還有他們死後的哀榮恥辱以及安葬位置,並對一些迷團類的問題有作者自己獨到的見解
陳捷先的 《康熙寫真》:題目看起來很時尚,文章也是耳目一新。看起來彷彿是一本隨筆小品的東西,卻能在不經意間給我們一個多側面的新鮮的康熙,一個聖君和自然平凡的康熙,一個有著再普通不過的喜怒哀樂的康熙,深入淺出,大學者的歷史漫步,清新有趣。另:大陸版是由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的,頗耐探討的一本好書
㈩ 清朝康熙靳父治水
是清朝康熙靳輔治水。康熙為皇帝。靳輔為安徽巡撫,靳輔(1633~1692年),字紫垣,遼陽人,隸漢軍鑲黃旗。清康熙時治河名臣,參與平定三藩。康熙三十一年十一月,卒,賜祭葬,謚文襄。三十五年,允江南士民請,建祠河干。四十六年,追贈太子太保,予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職。雍正五年,復加工部尚書,入祀賢良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