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夏商周的歷史
夏代年表(約前2070年-約前1600年)
禹、啟、太康、中康、相、(羿、寒浞)、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發、履癸(桀)
商代年表湯、太丁、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陽甲、盤庚(盤庚遷殷前) (約前1600年-約前1300年)盤庚(盤庚遷殷後)、小辛、小乙 (前1300年-前1251年)武丁 (前1250年-前1192年)祖庚、祖甲、廩辛、庚丁 (前1191年-前1148年)武乙 (前1147年-前1113年)太丁(文丁) (前1112年-前1102年)帝乙 (前1101年-前1076年)帝辛(紂) (前1075年-前1046年)
西周年表武王:前1046年-前1043年,在位4年。成王:前1042年-前1021年,在位22年。康王:前1020年-前996年,在位25年。昭王:前995年-前977年,在位19年。穆王:前976年-前922年,在位55年。共王:前922年-前900年,在位23年。(共王當年改元)懿王:前899年-前892年,在位8年。孝王:前891年-前886年,在位6年。夷王:前885年-前878年,在位8年。厲王:前877年-前841年,在位37年。共和:前841年-前828年,在位14年。(共和當年改元)宣王:前827年-前782年,在位46年。幽王:前781年-前771年,在位11年。
主要歷史事件
夏建立於公元前約2070年,建立者禹,建都陽城。約公元前1600年在桀的手中滅亡。公元前1046年在
商建立於公元前約1600年,建立者湯,建都殷【盤庚遷殷】。公元前1046年在商紂王時期滅亡。重要人物伊尹。西周建立於公元前1046年,建立者周武王,建都鎬京。公元前771年在周幽王時期滅亡。重要人物姜尚。
歷史特徵:
處於奴隸社會時期,使用青銅器的器具及武器,又叫青銅器時代。戰爭中追求戰車(就是馬車,車上三人)的數目,有奴隸軍。生產力普遍低下,效率不高,文字為甲骨文及金文,祭祀活動頻繁。大王稱呼,沒有皇帝稱謂,地方領主則是-侯-侯,每年納貢,奉王徵召,遵循宗主大王的號令。生產上是井田制,奴隸勞作。疆域上多分布在黃河流域。
歷史人物:
夏:開創者大禹,大禹治水聽過吧?
商:倉頡造字聽過吧?盤庚遷都知道吧?周:姜子牙總知道了吧?幽王烽火戲諸侯也聽說過吧?周公做禮曉得啵?到了春秋戰國,那人物一數一大把。諸子百家,儒法墨兵縱橫道家群星閃爍。技術大發展,能工巧匠太多了。去翻翻成語字典,上面成語大半都跟春秋戰國有關。涉及的人物更是多不勝數。
藝術成就:
商周時期的工藝美術最具代表性的為青銅器,故有「青銅時代」之稱!
夏商周三代玉器的藝術特徵在繼承原始社會玉器主要成就的基礎上進行了大膽創新和發展。在玉器製作中採用誇大局部,不求形似,突出神韻的象徵主義表現手法,使玉器更富於觀賞性和裝飾性。時代風格表現為崇尚自然,追求真實,富有流暢婉轉的韻律感,在商、周玉器中得到充分的體現。
炎黃子孫創奇跡,五千年中華文明史。
奴隸社會夏商周,始有文化與科技。 夏朝已經有歷法,人們開始用銅器。 商朝發明甲骨文,記載日食與月食。 商 工藝高超花紋秀,青銅鑄造興盛期。 西周織機能提花,前776(年)月食記。
② 我想了解下夏商周時期的歷史及人物,有什麼書可以看
文物夏商周史(彩色圖文本)
作者:中國國家博物館 編
出版:中華書局 出版日期:2009年02月
本書的作者都是在博物館工作的專家,有著比較豐富的文物展覽王作經驗。所以,我相信讀者讀這部書,會有走進一座恢宏的歷史博物館的感覺。精心選擇的、優美的典型文物圖像,附以簡練的文字介紹,使讀者既可以了解歷史,又可以領悟與欣賞文物,增加許多文物知識。這應該是本書最突出的特點。
史記
上下五千年
山海經
求採納!
③ 夏商周的歷史是否存在
當然存在了。
這些朝代都是歷史上有據可查的朝代,所以肯定是存在的啦,有文字,有銅器,有那個時代的建築遺址,日用品遺物,所有的這些都是能夠證明歷史上確實存在這些朝代的,當然不一定十分的准確,但是絕對是差不了很多的,不要懷疑。
④ 有沒有描寫夏商周具體歷史的書籍。
1、《國語》,由左丘明編著,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國別體著作。記錄范圍為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約前947年),下至智伯被滅(前453年),包括各國貴族間朝聘、宴饗、諷諫、辯說、應對之辭以及部分歷史事件與傳說。
2、《殷商史》,作者是胡厚宣、胡振宇。主要對處於中國歷史遠古時期的殷商時代的社會、政治、經濟與文化生活等方面作了系統、詳細、深入的考釋與闡述。
3、《西周史》,作者黃愛梅。該書分別從西周歷史、制度、社會生活等方面著手,結合考古遺址、出土文物以及傳世文獻資料,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對西周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予以深入淺出的全面展現。
4、《中華遠古史》,作者王玉哲。該書從開篇,一直寫到西周末,詳盡論述了中國遠古歷史從史前文明經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再到封建社會演變、發展的過程,尤其對夏、商、周三代的族源、地望、世系、宗法制度、繼承製度、政權形式、社會經濟及社會性質等問題的論述見解獨到。
5、《戰國史》,作者是楊寬,主要講述戰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關鍵性的重大變革和發展時期,無論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有著重大的變革和發展;而且這種變革和發展的影響十分深遠。
⑤ 夏商周歷史
⑴它總結了歷史經驗,把建立地方政權與鞏固自己統治有機結合起來,周王朝在分封諸侯的過程中,又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使王室能有效地對整個領土進行控制。⑵分封制使統一的社會制度在諸侯國中得以普遍實行,周王室用權力與義務的規定,使周天子成為名副其實的諸侯之君,改變了夏商時代國王為諸侯之長的狀況。⑶分封制促進了諸侯國社會歷史的迅速發展,統一的奴隸制度在各諸侯國得以建立和發展,使奴隸制經濟有了繁榮的基礎。⑷分封制加速了各族融合的進程,受分封的偏遠諸侯國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一些大諸侯不斷向周圍的夷、戎、狄等少數民族用兵,進而兼並其土地,進行了文化滲透
⑥ 想了解夏商周歷史看什麼書
看《國語》。
《國語》記錄了周朝王室和魯國、齊國、晉國、鄭國、楚國、吳國、越國等諸侯國的歷史。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約前947年),下至智伯被滅(前453年)。包括各國貴族間朝聘、宴饗、諷諫、辯說、應對之辭以及部分歷史事件與傳說。
全書二十一卷,《周語》三卷,記載了西周穆王、厲王直至東周襄王、景王、敬王時有關「邦國成敗」的部分重大政治事件,反映了從西周到東周的社會政治變化的過程。《魯語》二卷,則著重記載魯國上層社會一些歷史人物的言行,反映了春秋時期這個禮義之邦的社會面貌。《齊語》一卷,主要記載管仲輔佐齊桓公稱霸採取的內政外交措施及其主導思想。《晉語》九卷,篇幅佔全書三分之一強,它比較完整地記載了從武公替晉為諸侯,獻公之子的君權之爭,文公稱霸,一直到戰國初年趙、魏、韓三家滅智氏的政治歷史,從公元前678年到公元前453年,時間長,分量重,所以有人把《國語》稱為「晉史」。《鄭語》一卷記周太史伯論西周末年天下興衰繼替的大局勢。《楚語》二卷,主要記靈王、昭王時的歷史事件。《吳語》一卷、《越語》二卷記春秋末期吳、越爭霸的史實。
⑦ 最近在研究夏商周的歷史,有哪些具體的書籍能讓參考一下
《夏商周歷史與考古》
作者: 程平山 著
叢 書 名: 出 版 社: 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049946 出版時間:2005-06-01 版次:1
頁數:310 裝幀:平裝 開本: 所屬分類:圖書 > 歷史 > 中國史
編輯本段內容簡介
《夏商周歷史與考古》收錄取了作者在過去十多年間的研究文章十五篇,按照課題而言包括了對於夏商周時期的歷史學與考古學的研究。
《夏商周歷史與考古》由三部分組成。一是對夏代紀年、都邑與文化的探究:關於夏代紀年研究;關於早期夏文化問題;關於二里頭遺址的性質。
二是對先商暨商代歷史與文化的考察:關於契至湯八遷考;閼伯相土所居商丘考;商湯居毫考;釋「三毫」;商周管邑地望考;關於漳河型文化;探索先商文化的途徑與方法;關於先商文化;關於二里岡文化淵源;關於先商暨商代歷史與文化。
三是對周代歷史與文化的探討:北趙晉侯墓墓主考;關於鄂西地區西周春秋楚文化。
對西周時期楚居所,作者的結論是:楚在西周之時為漢南之國,周平王之時楚人猶在彭水以地、江陵以北地區,南漳一帶應為西周楚人始封地。
⑧ 夏商周起源於哪裡有什麼依據嗎
夏商周起源於豫西伊洛穎汝四河流域,出土的大型宮殿和類似於甲骨文的文字可以證明。
而周朝就是一個歷史事件比較豐富的朝代了,本來前面的皇帝就不太靠譜,終於有一個踏實肯乾的宣王卻急於求成,失了民心。由於當時的農業快速發展,各個諸侯國的實力也日益壯大,最後周幽王的一把火結束了西周的統治,之後就進入了東周。
⑨ 夏商周的歷史
夏朝,公元前2070年,商朝,公元前1600年,周朝,公元前1046。我是說起的時間,周朝末的時間已經是以秦朝的建立(公元前221)為准吧。
⑩ 夏商周三朝的歷史遺址
1、河南省發現的二里頭遺址被推測為是夏王朝的都城,它是良渚文化消失約三百年後的遺址,歷史學家人工復原了夏朝宮殿,在人工堆積的土台上建築宮殿的方法與良渚文化十分相似。在那裡出土了黃河流域以前從未發現過的象徵軍士統制權的「玉鉞」。有一種觀點認為,大洪水之後良渚的人們遷到了二里頭並帶來了玉器文化,如果是這樣中國最初的王朝就是由長江、黃河兩大文明的溶和而誕生的,相傳夏王朝持續了約四百年的時間。在這期間社會迎來了大轉變的時期,歷史進入了青銅器時代,二里頭出土了青銅戈,這是中國最古老的青銅器,這是中國最早的青銅器。後遷朝歌今河南淇縣。
2、商朝最早的都城在今河南鄭州市,後遷殷今河南安陽
3、 在《史記》中周的建立是這樣寫的:有一天其它的民族侵略周,周人慾戰,武公說:「我不忍殺人父子」。周人為了避免無未的流血,離開自已的家園,遷到了麓山腳下。周把人民當做國家的寶貝,這樣的姿質逐漸在周圍的國家中獲得了很高的聲望。周文王高度贊賞呂尚的才能,並邀請呂尚做周的軍師。這時大量的人民涌往周訴說殷商的殘暴,請求推翻殷商,改天伐殷的決心在文王死後被武王所繼承。
文王自羑里被囚而又被放回之後,決心發展周的勢力,以與商對抗。他一邊整飭內政,一邊征伐附近的方國。西、北伐犬戎和密(今甘肅省靈台),又敗黎國(今山西長治市),後又伐邘於,(今河南沁陽),滅崇(今陝西西安灃水西)。崇是商在西方的附屬國,關系密切。文王滅崇敬之後,將國都自岐下遷於崇的故地,名為豐,亦稱豐邑。此時周的強大已經威脅到商的統治。
文王死後,他的兒子發繼位,是為武王,遷 都於鎬(號,在灃水東。豐、鎬相近,均為都城)。這時,商紂王正在對東夷用兵,損耗很大,國內的階級矛盾尖銳。在這種形勢下,周武王聯合了庸、蜀、羌、髳、微、盧、彭、濮等族或方國,並親率「戎車三百乘,虎賁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以東伐紂。」牧野一戰,紂王大敗。紂王死,商朝亡,西周王朝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