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歷史上的西夏黨項人,現在是哪個民族
黨項人常被稱為黨項羌,更具這個名字,貌似是羌人的一支,他們曾經強大的西夏王朝,這個延續兩百年的政權和遼、宋、金一直三足鼎立,最終於1227年,隨著蒙古軍的凌厲攻勢,和成吉思汗一起消沒在歷史當中。
因為,現在單獨民族之中已經沒有了黨項人這個聚落,也沒有他們能夠延續下來的脈絡,所以黨項人短時間內還是一個秘密。只能等待科技進一步發展之後來探討。
2. 西夏滅亡後黨項人都去哪了
西夏――是11―13世紀中國歷史上由黨項人李元昊在中國西北部(今寧夏、甘肅、山西北部一帶)建立的一個政權。本名「大夏」,因地處西部,宋人稱之為「西夏」。之後被成吉思汗滅國,歷經十二位皇帝,享國196年。
然而,西夏滅亡之後,黨項人都哪裡去了呢?如今的民族中怎麼沒有「黨項族」呢?
這個問題一直都備受人們爭議。有的認為是被漢化了;有的認為是被各民族分割融化了,甚至有人認為是西遷至歐洲了,但是各種說法都找不到有力的證據。學者們在近年來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與考證,認為黨項人最終可能就是被其他民族融合了。
在西夏滅國之後,西夏故地的黨項遺民還是生活在原西夏的土地上。在元朝的時候,曾經在河西隴右一帶徵集過數量可觀的黨項士兵,元朝的「宿衛軍」和「鎮戍軍」當中,都有由黨項人專門組成的「唐兀軍」。黨項人在元朝的時候屬於「色目人」,屬於「二等公民」。
1976年,學者及考古專家在甘肅的酒泉地區,發現了一通由漢文和回鶻文合璧的「大元?州路也可達魯花赤」世襲之碑。碑文完整敵記錄了一個唐兀家族至西夏滅國到元朝末年,130多年間6代13人的世襲官爵,並由此得知西夏人從滅國後就不再用黨項人的姓名,而改用蒙古人的姓氏及名字。由此可見,西夏故地黨項遺民在當時特定的政治環境之下,被蒙古化了。
以至於學者認為:元代以後直至現在,分布在河西走廊中部祁連山北部的「裕固族」就應該是包含了黨項、回鶻、蒙古等血統的一個民族共同體。
另外,還有一些流落到其他地方的黨項人,也是同樣的結局,都被所在地的文化影響,被同化了。
比如四川境內的「木雅人」,根據當地居民的語言特徵,學者認為他們可能是西夏亡國後南遷到川康地區的西夏黨項後人,之後被藏族同化形成的共同體。但是學者研究發現「木雅人」是保留「黨項人」特徵最多的民族,也許是黨項人後裔所佔比例較大,或者是因為地獄極為封閉等因素。學者認為「木雅人」是研究黨項人最有價值的族群。
諸如此類情形,很多地區如青海、安徽、河南、河北等地都留有黨項人的後裔,只是因為相關的史料記載不多,甚至沒有,所以黨項人後裔的具體分布以及黨項文化的殘存,都還需專家、學者進一步研究考證。
總之,西夏的黨項人在西夏滅國後,被各民族分解、同化,以至「黨項族」這個概念就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現在的大民族中就沒有了這個民族。
3. 誰知道西夏的黨項人都到哪去了。
1 西夏滅亡後的黨項人
西夏滅亡後的黨項人(轉自西夏)
從唐末、五代之後內遷的黨項族因居住地區的不同,除以黨項為主體建立西夏國外,其餘的黨項人還分屬於遼、宋、金等王朝管轄。西夏既亡,元朝統一全國,西夏黨項貴族上層統治階級在元代的大一統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元朝稱西夏為河西,或稱唐兀,視同色目。政治上給予優厚待遇。元初在西夏故地設立西夏中興等路行尚書省,簡稱為西夏行省,後改為甘肅行省,任用黨項人管理其它各路諸事務。元太宗窩闊台時黨項貴族斡扎簀任中興路副管民官,世祖忽必烈時其子朵兒赤為中興路新民總管。
1268年(至元五年),世祖擢高智耀為西夏中興等路提刑按察使。順帝貼睦耳時,亦憐真班為甘肅行省平章政事,其兄阿乞刺任甘肅行省左丞。元末在中央任職的黨項官員察罕孫亦力撒合、余闕等人,常「奉使河西」,視察民情。 元代,西夏黨項人在元朝的統治機構中佔有重要地位。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後,「以西夏子弟多俊逸,欲試用之」。起用黨項貴族上層進入元朝中央與地方統治機構中任要職,如翰林學士高智耀,南台御史中丞亦力撤合、湖廣行省平章李恆、江南釋教都總統楊璉真伽、宣政院使楊暗普、知樞密院事暗伯等,比比皆是。元武宗海山、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時,黨項上層人物還進入元朝皇室,並捲入了元王朝爭奪皇位的宮廷斗爭。元武宗選唐兀氏為妃,生文宗圖貼睦耳,死後追謚為文獻昭聖皇後。黨項人乞台普濟,一家祖、父、子均於太祖、世祖至武宗時「一門之間,三為丞相」,權力顯赫一時。元順帝時,在中書省、樞密院、御史台、宣政院任要職的黨項人約占前朝總數的一半。順帝妥懽貼睦耳時每日於內廷和中書聚議大事的8位大臣中就有平章政事阿乞刺,參知政事納麟兩位黨項大臣。
黨項人在元朝的軍事活動中起著重要作用。西夏亡後,西夏境內的各民族均成為蒙古軍徵兵的來源。世祖時,元朝在西夏地區征調軍隊的宿衛軍和鎮戍軍中由西夏人專門組成的軍隊,稱唐兀軍,設唐兀衛親軍都指揮使,由黨項人任職。鎮戍軍為地方性駐軍,如元末的廬州戍軍「一軍皆夏人」。元代一批傑出的黨項族出身的將領,如察罕、塔出、木花黎、昔里鈐部、昂吉兒、李楨、李恆、拜延等,在對金、宋的作戰擔任統帥或指揮官,在元朝的統一戰爭中建立了功勛。有的黨項上層分子參予了元朝平定內亂,鎮壓各民族地區的反抗斗爭與反元大起義,最後成為元王朝的殉葬品。
黨項人積極參予了元代的經濟建設。任職元中興路新民總管的黨項人朵兒赤,「至官,錄其子弟之壯者墾田,塞黃河九口,開其三流」。戰亂之後,元朝在西夏中興、西涼、甘、肅、瓜、沙等州開辟水田,「民之歸者四、五萬戶,悉授田種,頒農具」。1271 年(元至元八年),元朝政府給當地羌、渾等各民族8000餘人「牛具,使力田為農」。黨項人還在河西地區、淮西、雲南、上都(故址在今內蒙古自治區正藍旗東)、遼東等地主持屯田。黨項工匠在元代備受重用。
黨項人對元代文化的發展也有較大的貢獻。黨項族上層屢次向元朝皇帝建議保護儒士,提倡以儒術治國。元朝實行科舉取士後,黨項人多通過科舉進入仕途。據《元統癸酉進士錄》記載,1333年(元元統元年)一科,黨項人進士及第者8人,在元代的色目人中佔取士的三分之一居首位,黨項人余闕中本科殿試一甲一名(狀元)。余闕詩文俱佳,曾參予編修宋、遼、金三史。有《青陽先生文集》等著作傳世。參予修撰宋、金二史的還有黨項學者斡玉倫徒,劉沙刺班、納麟等。以文學著稱並著文集的還有孟昉、賀庸,王翰、張雄飛、甘立、昂吉、邁里古思等人,元代曾大量刊印西夏文佛經,稱《河西字大藏經》,說明黨項人在元代為弘揚佛教文化做出了重要貢獻。
有元一代,當被滅國的西夏黨項人在為元朝統治者殫心竭智地奉獻才能的同時,也為黨項族自身在歷史上的消失創造條件。無論是留居西夏故地的黨項人,或被元朝政府派遣到各地做官的黨項人,為了政治上的需要,在他們中間發生了改姓易名,甚至改變族屬的情形。遠離西夏故地的黨項官吏,屯軍的士兵由於環境的改變,在經濟生活、風俗習慣、語言文字乃至心理狀態等方面也發生了更深刻的變化。今遺存於甘肅省酒泉縣的《大元肅州路也可達魯花赤世襲之碑》,記載了在元朝任官職的黨項人舉立沙家族相傳6世130多年的活動及其世系。從一世舉立沙之後己不用黨項人名而改用元代蒙古人慣用的名字。河南濮陽發現的《大元贈敦武校尉軍民萬戶府百夫長唐兀公碑銘》與當地發現的楊姓族譜,證明現今居住在濮陽城東柳鄉楊十八郎村等10餘個自然村中的3500多楊姓居民為西夏涼州土著唐兀氏的後裔,有人認為其民族成分應是黨項族或藏族。安徽發現的《余氏宗譜》記載了元末為官的黨項人余闕一系相延至今已延續27世的淵源繼承關系。在四川、貴州各地也發現有《余氏族譜》。如西昌禮州和合江焦灘的《余氏族譜》均記為蒙古族,在犍為也發現同樣的名為《蒙族源流》的余氏族譜。有人認為四川余氏的來源「極可能與元人余闕有關,而與元朝皇室無涉」。說明元代黨項人或唐兀人被後人認為與蒙古人等同,也反映了黨項族在元代的演化過程,有一部分黨項人後來變成了蒙古族。元代移居安徽廬州的黨項人余闕,對當地來自西夏故地的戍守士兵,深慮在異鄉的「其習日以異,其俗日不同」。但同時也承認即便在西夏的故土上,「亦莫不皆然」。寄希望於元朝政府派遣官吏到河西去恢復黨項舊俗。但是民族融合與民族消失的歷史潮流是不可抗拒的,他們今天已成為漢族或其它各民族的成員之一了。
西夏亡後黨項人的下落有兩個主要的去向:一是根據調查,今四川省西康木雅地區有「西吳甲爾布(王)」的傳說,據傳西夏國滅亡後,一支以黨項人為主的隊伍,跋涉千里,在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木雅地方定居下來,建立了一個小政權,當地藏民稱其首領為「西吳王」,即「西夏王」。與蒙元王朝並行存在一個世紀之後,明初曾參加助討明玉珍,立有戰功,1408年(明永樂六年)被授予長河西魚通寧遠軍民宣慰使司,從此世為明正土司,直到1700年(清康熙三十九年)因嗣絕停止世襲。木雅地區的西吳(夏)王國,前後經歷了470餘年。或謂此邊裔小政權「無異是西夏王國的延長。而未與周圍藏族同胞完全融合的木雅居民,則是西夏民族的比較純粹的後裔」。二是據藏文史籍載,西夏國亡前後有一部分黨項王族曾經遷到了西藏的後藏地區,後來又同藏族溶為一體。
作者: 61.183.11.* 2006-10-27 12:00 回復此發言
--------------------------------------------------------------------------------
3 賈華:余忠宣公死節記
有元設科取士,中外文武著功社稷之臣,歷歷可記。至正辛卯兵起,淮穎城邑盡廢,江漢之間,能捍禦大郡全盡名節者,守舒帥余公廷心一人而已。公家世河西,自擢高科、登要職,以浙東僉憲來鎮舒郡。始至舒時,國門之外,數十里之地,皆盜柵也。公身率壯士,累戰而勝,盜遂退。乃為攘剔傍近之地,令民耕之。大築城壘、募勇士,以圖克復。癸巳秋,國朝命大帥右丞相脫脫討征江漢。使至舒,公即奉命率兵卒出境,戰潰群寇,遂平樅陽盜柵。維時湖廣陳友諒據上流,雙刀趙據池陽,公集常戰艦數百艘,借糴江西,往來皆為二寇邀遮,然與戰無不克捷。或誘至城下,而設奇俘獲尤多,盜為股慄慨嘆。舒屬六邑,皆為盜所據,民有逃亡至郡者,乏絕糧餉,公捐祿米二百石以賑恤,民乃安。凡盜至,民亦力為戰。時予自閩海還舒,謁公於館下,公延予門塾,俾教授子弟。翌日侍公於城之南樓,語及國家,顧謂予曰:「余荷國恩,以進士及第,歷省憲,居館閣,每愧無報,今國家多難,授余以兵戎重寄,豈余所堪。然古人有言,為子死孝,為臣死忠,萬一不幸,吾知盡吾忠而已。」丁酉冬十月,上流陳寇至郡城,圍及兩月,公累出奇兵以戰,陳寇死者甚眾。其屬邑逃難之民,悉思效義以報,且戰且守,盜兵益弱,城柵益堅。盜思不能獨勝,乃會趙雙刀水寇,上下來攻。戰艦萬艘,鼙鼓震動,炮石鏗訇。公勵將士,民亦無懼色。十一月,趙寇急攻城南門,陳寇攻城東門,戰數十合,士氣頗怠。公駐甲於城東之練樹灣,有二寇挑戈度濠來戰,公持刃躬自殺之,俱墜死於濠池,一賊又登岸,公復奮兵急殺之。陳寇望而嘆曰:「詩書之帥,有如是夫,使天下皆余公也,何患城守之不固哉。」有頃,諸將復集,皆愧,私相謂曰,「元帥躬自奮勇,吾生何為?」皆踴躍思戰,陳寇見兵勢復勝,遂皆退。十二月,趙寇復攻城東,公誓將士曰:「今城守孤危,汝等當為國宣力,有功當以吾爵授汝,不然則戮以殉。」將士受命,亦皆以死自效。血戰至暮,兵稍不利,公被矢傷其左目,神思昏惑,將士遂衛公還。暨至閫內,蘇而驚愕,謂左右曰:「全忠報國,吾分內事,使吾死得其地,吾瞑目無憾,汝奚以我歸耶?」於是將士復衛公出。戊戌春正月,盜整兵大合,舳艫延亘,旗幟焰焰。公率將士及城之居民,戰於城西門,力敵至午,城遂陷。公北面仰天嘆曰:「吾守孤城七年,今兵疲力竭,不能滅寇雪恥恨,願以死報國。」乃拔劍自刎,墮濠西清水灣而死。陳氏以金購求得之,具棺槨衣衾,葬於城外。公之夫人蔣氏聞公仗節,即率女安安竟赴井死。長子名德臣,時年十八,能熟記諸經書。慟曰:「吾父死於忠,吾何以生為?」乃溺水於後園之深池。甥名福童,善戰有勇力,亦戰死於城濠之間。侄婿花李為義兵萬戶,自城外馳單騎回其家,人勸之降,李怒曰:「吾受元帥節制,平日甘苦,元帥與吾共之,元帥已死,吾降,異日何以見元帥於地下!」且曰:「爾等亦當隨吾盡忠,毋為人所魚肉。」乃盡驅之,一室大小咸殛殺。然後坐取巨觥以飲,拔劍自刎而死。賊眾入見,斷其首而去。其餘將士,若萬戶紀首忠、金勝宗、鎮撫陳彬、千戶那海、經歷段玉等,俱不肯降,咸戰死於鋒鏑之下。噫,自古天下,有盛必有衰,然以予觀之,三代而下,漢唐及宋,未有如元運之盛者。奈何承平日久,武備不修,一旦兵起,淮漢為臣子者,或擁兵自衛,或望風而降,於是中原失守,而忠臣義士幾何人斯?稽之史冊,自古忠烈烜赫者,唐巡、遠,宋文天祥而已。若吾余公廷心,鍾光岳之靈氣,有文武之全才,方氣運之盛,黼黻大猷,煥然可述。當多難之秋,戰守之功,鮮有儷者。及夫援絕城陷,竟能秉節不屈,視死如歸,尤人之所不能及。先民有雲:「疾風知勁草,世亂識忠臣。」其此之謂歟?然公之忠節,固職之所當為,而公之夫人若子若女,一門之節義,又世之所無者。余素居公之館下,凡公之政績,不及枚舉。而公之大節,敢不紀之,以傳之後?故為之記。仍贊曰:「於赫元運,篤生名臣。識綜今古,學究天人。捍此大邦,容備整飭。允文允武,克著厥績。古有巡遠,公實邁之。猗歟忠節,敢揚頌詩。至正戊戌八月。
4. 西夏王朝滅亡之後西夏人去哪兒了西夏現在是什麼民族
西夏王朝滅亡之後,西夏的子民就完全進入了漢族的社會裡面。其實西夏在唐朝的時候被稱為黨項族,現在應該也有這個民族。西夏這個國家歷史比較復雜。在很多朝代的歷史上都有出現過,其實最開始的時候應該是來源於唐朝,而且是來源於唐朝末年。
雖然在後來的一段時間里,因為其他少數民族的加入,使西夏的版圖不斷擴大,但也為後來的滅亡埋下了隱患。一個不穩定的政權是不可能統治好一個國家的。
5. 西夏黨項人的由來,最後怎末消失了
西夏滅亡後的黨項人
西夏滅亡後的黨項人(轉自西夏)
從唐末、五代之後內遷的黨項族因居住地區的不同,除以黨項為主體建立西夏國外,其餘的黨項人還分屬於遼、宋、金等王朝管轄。西夏既亡,元朝統一全國,西夏黨項貴族上層統治階級在元代的大一統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元朝稱西夏為河西,或稱唐兀,視同色目。政治上給予優厚待遇。元初在西夏故地設立西夏中興等路行尚書省,簡稱為西夏行省,後改為甘肅行省,任用黨項人管理其它各路諸事務。元太宗窩闊台時黨項貴族斡扎簀任中興路副管民官,世祖忽必烈時其子朵兒赤為中興路新民總管。
1268年(至元五年),世祖擢高智耀為西夏中興等路提刑按察使。順帝貼睦耳時,亦憐真班為甘肅行省平章政事,其兄阿乞刺任甘肅行省左丞。元末在中央任職的黨項官員察罕孫亦力撒合、余闕等人,常「奉使河西」,視察民情。 元代,西夏黨項人在元朝的統治機構中佔有重要地位。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後,「以西夏子弟多俊逸,欲試用之」。起用黨項貴族上層進入元朝中央與地方統治機構中任要職,如翰林學士高智耀,南台御史中丞亦力撤合、湖廣行省平章李恆、江南釋教都總統楊璉真伽、宣政院使楊暗普、知樞密院事暗伯等,比比皆是。元武宗海山、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時,黨項上層人物還進入元朝皇室,並捲入了元王朝爭奪皇位的宮廷斗爭。元武宗選唐兀氏為妃,生文宗圖貼睦耳,死後追謚為文獻昭聖皇後。黨項人乞台普濟,一家祖、父、子均於太祖、世祖至武宗時「一門之間,三為丞相」,權力顯赫一時。元順帝時,在中書省、樞密院、御史台、宣政院任要職的黨項人約占前朝總數的一半。順帝妥懽貼睦耳時每日於內廷和中書聚議大事的8位大臣中就有平章政事阿乞刺,參知政事納麟兩位黨項大臣。
黨項人在元朝的軍事活動中起著重要作用。西夏亡後,西夏境內的各民族均成為蒙古軍徵兵的來源。世祖時,元朝在西夏地區征調軍隊的宿衛軍和鎮戍軍中由西夏人專門組成的軍隊,稱唐兀軍,設唐兀衛親軍都指揮使,由黨項人任職。鎮戍軍為地方性駐軍,如元末的廬州戍軍「一軍皆夏人」。元代一批傑出的黨項族出身的將領,如察罕、塔出、木花黎、昔里鈐部、昂吉兒、李楨、李恆、拜延等,在對金、宋的作戰擔任統帥或指揮官,在元朝的統一戰爭中建立了功勛。有的黨項上層分子參予了元朝平定內亂,鎮壓各民族地區的反抗斗爭與反元大起義,最後成為元王朝的殉葬品。
黨項人積極參予了元代的經濟建設。任職元中興路新民總管的黨項人朵兒赤,「至官,錄其子弟之壯者墾田,塞黃河九口,開其三流」。戰亂之後,元朝在西夏中興、西涼、甘、肅、瓜、沙等州開辟水田,「民之歸者四、五萬戶,悉授田種,頒農具」。1271 年(元至元八年),元朝政府給當地羌、渾等各民族8000餘人「牛具,使力田為農」。黨項人還在河西地區、淮西、雲南、上都(故址在今內蒙古自治區正藍旗東)、遼東等地主持屯田。黨項工匠在元代備受重用。
黨項人對元代文化的發展也有較大的貢獻。黨項族上層屢次向元朝皇帝建議保護儒士,提倡以儒術治國。元朝實行科舉取士後,黨項人多通過科舉進入仕途。據《元統癸酉進士錄》記載,1333年(元元統元年)一科,黨項人進士及第者8人,在元代的色目人中佔取士的三分之一居首位,黨項人余闕中本科殿試一甲一名(狀元)。余闕詩文俱佳,曾參予編修宋、遼、金三史。有《青陽先生文集》等著作傳世。參予修撰宋、金二史的還有黨項學者斡玉倫徒,劉沙刺班、納麟等。以文學著稱並著文集的還有孟昉、賀庸,王翰、張雄飛、甘立、昂吉、邁里古思等人,元代曾大量刊印西夏文佛經,稱《河西字大藏經》,說明黨項人在元代為弘揚佛教文化做出了重要貢獻。
有元一代,當被滅國的西夏黨項人在為元朝統治者殫心竭智地奉獻才能的同時,也為黨項族自身在歷史上的消失創造條件。無論是留居西夏故地的黨項人,或被元朝政府派遣到各地做官的黨項人,為了政治上的需要,在他們中間發生了改姓易名,甚至改變族屬的情形。遠離西夏故地的黨項官吏,屯軍的士兵由於環境的改變,在經濟生活、風俗習慣、語言文字乃至心理狀態等方面也發生了更深刻的變化。今遺存於甘肅省酒泉縣的《大元肅州路也可達魯花赤世襲之碑》,記載了在元朝任官職的黨項人舉立沙家族相傳6世130多年的活動及其世系。從一世舉立沙之後己不用黨項人名而改用元代蒙古人慣用的名字。河南濮陽發現的《大元贈敦武校尉軍民萬戶府百夫長唐兀公碑銘》與當地發現的楊姓族譜,證明現今居住在濮陽城東柳鄉楊十八郎村等10餘個自然村中的3500多楊姓居民為西夏涼州土著唐兀氏的後裔,有人認為其民族成分應是黨項族或藏族。安徽發現的《余氏宗譜》記載了元末為官的黨項人余闕一系相延至今已延續27世的淵源繼承關系。在四川、貴州各地也發現有《余氏族譜》。如西昌禮州和合江焦灘的《余氏族譜》均記為蒙古族,在犍為也發現同樣的名為《蒙族源流》的余氏族譜。有人認為四川余氏的來源「極可能與元人余闕有關,而與元朝皇室無涉」。說明元代黨項人或唐兀人被後人認為與蒙古人等同,也反映了黨項族在元代的演化過程,有一部分黨項人後來變成了蒙古族。元代移居安徽廬州的黨項人余闕,對當地來自西夏故地的戍守士兵,深慮在異鄉的「其習日以異,其俗日不同」。但同時也承認即便在西夏的故土上,「亦莫不皆然」。寄希望於元朝政府派遣官吏到河西去恢復黨項舊俗。但是民族融合與民族消失的歷史潮流是不可抗拒的,他們今天已成為漢族或其它各民族的成員之一了。
西夏亡後黨項人的下落有兩個主要的去向:一是根據調查,今四川省西康木雅地區有「西吳甲爾布(王)」的傳說,據傳西夏國滅亡後,一支以黨項人為主的隊伍,跋涉千里,在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木雅地方定居下來,建立了一個小政權,當地藏民稱其首領為「西吳王」,即「西夏王」。與蒙元王朝並行存在一個世紀之後,明初曾參加助討明玉珍,立有戰功,1408年(明永樂六年)被授予長河西魚通寧遠軍民宣慰使司,從此世為明正土司,直到1700年(清康熙三十九年)因嗣絕停止世襲。木雅地區的西吳(夏)王國,前後經歷了470餘年。或謂此邊裔小政權「無異是西夏王國的延長。而未與周圍藏族同胞完全融合的木雅居民,則是西夏民族的比較純粹的後裔」。二是據藏文史籍載,西夏國亡前後有一部分黨項王族曾經遷到了西藏的後藏地區,後來又同藏族溶為一體。
6. 西夏國滅國後,皇族後裔都去了哪裡
公元1038年,黨項族在中國西部建立大夏國,史稱西夏,西夏立國190年,傳10代帝王,先後與宋、遼、金鼎足而立。1227年西夏國被成吉思汗的蒙古鐵騎所滅,其典籍、文書付之一炬,文物、古跡毀壞殆盡。在中國二十四史里,遼有《遼史》,宋有《宋史》,唯獨沒有西夏史,為後人留下了不盡的難解之謎。西夏滅亡後,其後裔也神秘失蹤,至今,中外學者已進行了長達數百年的探尋。
這個家族從西夏亡國後第二代起就不再用黨項人的姓名,而改用蒙古人慣用的名字,這反映了在特定的政治和社會背景下,西夏故地黨項遺民的一種蒙古化趨勢。元代以後,河西隴右的黨項人就再也沒有消息了。白濱、史金波認為,現今分布在甘肅河西走廊中部、祁連山北麓一帶的裕固族,可能是包含著黨項、回鶻、蒙古血統的一個新的人們共同體。
7. 歷史上的西夏是現在的哪兒
西夏疆域遍布寧夏、甘肅西北、青海東北、陝西北部以及內蒙古地區。
西夏(1038年—1227年)是中國歷史上由黨項人在中國西北部建立的一個政權,歷經十帝,享國一百八十九年。
西夏的祖先黨項族原居四川松潘高原,唐朝時遷居陝北。因平亂有功被唐帝封為夏州節度使,先後臣服於唐朝、五代諸朝與宋朝。
夏州政權被北宋並吞後,由於李繼遷不願投降而再次立國,並且取得遼帝的冊封。李繼遷採取連遼抵宋的方式,陸續佔領蘭州與河西走廊地區。
宋寶元元年(1038)李元昊稱帝建國,即夏景宗,西夏正式建國。又因其在西方,宋人稱之為西夏。
西夏的歷史根源可以一直追蹤到唐初。黨項是羌族的一支,隋書上載「黨項羌者,三苗之後也」。
《舊唐書》載:「漢西羌之別種也。魏、晉之後,西牆微弱,或臣中國,或竄山野。自周氏滅宕(tàn)昌、鄧至後,黨項始強。」
唐朝時,生活在青藏高原的黨項羌和吐谷渾經常聯合起來對抗吐蕃。唐高宗時,吐谷渾被吐蕃所滅,失去依附的黨項羌請求內附,被大唐安置於松州 ,後黨項羌逐步繁衍成數個大部落,其中盟主部落拓跋氏大概只佔據今天的青海東南和甘肅南部等地。
唐開元年間,居於青海東南和甘肅南部的黨項羌非常恐懼四處劫殺的吐蕃軍隊,向唐玄宗求救,被遷至慶州 。
安史之亂起後,郭子儀怕這些異族鬧事,建議唐代宗將當時在慶州的拓跋朝光部遷至銀州 以北和夏州 以東地區, 這一地區即是南北朝時匈奴人赫連勃勃的「大夏」舊地,當時稱為平夏,所以這部分黨項羌就成為平夏部,即日後西夏皇族的先人。
8. 歷史上神秘的黨項人來自哪裡,最後他們的後裔又去了哪裡了
在歷史上,黨項人建立了西夏,也曾盛極一時,但是最後西夏還是被蒙古所滅。在西夏滅亡後,黨項族也隨之消失了。那麼,西夏的黨項人在西夏滅亡後,他們去了哪裡,還有就是他們的後裔現在變成了什麼民族呢?
三是根據族譜、碑文以及考古研究,專家發現一部分黨項人在西夏滅亡後,他們選擇了南遷到河北、河南、安徽等地。他們與當地的漢族融合,其後裔最後成了漢族人。
總之,在西夏滅亡後,黨項族的少數倖存者不得不與其他民族間錯雜居,從而漸漸為藏族、蒙古族、回族等族所同化,黨項族就這樣最終走向了消亡。縱觀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年年,就是一個民族大融合的歷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56個民族是一家!各位,你們說呢?
9. 為什麼曾經盛極一時的西夏古國在歷史上突然神秘消失
為什麼曾經盛極一時的西夏古國在歷史上突然神秘消失?為什麼曾經通行西夏全境的西夏文最後變成了神秘的「死文字」?建立西夏古國的黨項人後裔如今又流落何方?昨天的「西夏珍貴文物展」上,這些「西夏千古之謎」您都可以找到答案。中國社科院西夏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史金波教授介紹,近代隨著專家們的不斷挖掘、對比、翻譯,「死文字」又逐漸活了過來,但目前,國內能識西夏文的只有10個人左右,相信通過對「死文字」的解讀,人們將逐漸揭開西夏古國的神秘面紗。10. 歷史上,西夏被誰滅亡了
西夏於保義二年(1227)亡於蒙古。
成吉思汗曾六次出兵攻伐西夏,最後一次成吉思汗雖然出動了大軍打到了西夏都城興慶府,但卻遇到了西夏軍隊的猛烈反擊,蒙古軍隊在付出慘重代價後,依舊不死心,再次攻打西夏,西夏國王最後開城投降,但是卻沒有換來蒙古人的優待,所有的皇族被屠戮殆盡,興慶府迎來了蒙古軍隊的屠殺、掘墓和焚書。
西夏的祖先黨項族原居四川松潘高原, 唐朝時遷居陝北。因平亂有功被唐帝封為夏州節度使,先後臣服於唐朝、五代諸朝與宋朝。夏州政權被北宋並吞後,由於李繼遷不願投降而再次立國,並且取得遼帝的冊封。李繼遷採取連遼抵宋的方式,陸續佔領蘭州與河西走廊地區。
宋寶元元年(1038)李元昊稱帝建國,即夏景宗,西夏正式建國。 西夏,本名是大夏,簡稱夏,又自稱邦泥定國或白高大夏國、西朝。因其在西方,宋人稱之為西夏。
西夏在宋夏戰爭與遼夏戰爭中大致獲勝,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夏景宗去世後,大權掌握在皇帝的太後與母黨手中,史稱母黨專政時期。西夏因為皇黨與母黨的對峙而內亂,北宋趁機多次伐夏。西夏抵禦成功並擊潰宋軍,但是橫山的喪失讓防線出現破洞。
金朝崛起並滅遼、北宋後,西夏改臣服金朝,獲得不少土地。兩國建立金夏同盟而大致和平。夏仁宗期間發生天災與任得敬分國事件,但經過改革後,到天盛年間出現盛世。
然而漠北的大蒙古國崛起,六次入侵西夏後拆散金夏同盟,讓西夏與金朝自相殘殺。西夏內部也多次發生弒君、內亂之事,經濟也因戰爭而趨於崩潰。最後於西夏保義二年(1227)亡於蒙古。
西夏的政治制度受宋朝影響很大,官制的設置基本上模仿北宋。中央行政機構有:中書省、樞密院、三司、御史台、開封府、翊衛司、官計司、受納司、農田司、群牧司、飛龍院、磨勘司、文思院、蕃學、漢學等。地方行政編制分州、縣兩級,在特殊的政治中心和軍事國防要地有時也設郡、府。
西夏政治是蕃漢聯合政治,黨項族為主要統治民族,並且聯合漢族、吐蕃族、回鶻族共同統治。皇族注意與黨項貴族的關系,以通婚與權力攏絡黨項貴族,而母黨「貴寵用事」。這些都使皇族與母黨、黨項貴族之間時常發生沖突。
西夏在前期即有像遼朝那樣的蕃漢官制,但是到中後期全面採用宋朝制度後,蕃官逐漸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