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莆田古代有出過什麼名人
莆田(興化)為「文獻名邦」,紹興八年、1138年,黃公度中狀元、林鄧中探花、陳俊卿中榜眼、龔茂良中傳臚、前四甲都為莆田人,故有魁亞同榜」(莆田人黃公度、陳俊卿同時中狀元和榜眼),「析榆未三里,魁亞占雙標(黃公度、陳俊卿)古今往來、絕無僅有!還出現「一家九刺史」(唐代林披的後裔,有九個官至刺史)、「一門五學士(唐黃璞進士,其四子也都同列館職)、」一科兩狀元「(1076年文武狀元分別為莆田人徐鐸和仙遊人薛奕所得)、和「龍虎榜頭孫嗣祖」(指宋徐鐸與其祖唐徐寅均為狀元)、鳳凰池上北聯兄」之類美談。另外「六桂翁」:指的是北宋初莆田人翁乾度的六個兒子分別雙雙蟾宮折桂的佳話。(按:莆田翁姓,自唐至宋,原居莆田北高竹嘯(今竹庄),後遷莆屬的蒜嶺漆林鄉。其族內仕履略。更奇的是:北宋建隆元年(960)錄取的莆田進士僅二人,這二人恰好是翁處厚和翁處易。開寶六年(973)錄取的莆田進士只二人,這二人恰好是翁處朴、翁處廉。雍熙二年(985)錄取的莆田進士只二人,這二人又恰是翁處恭、翁處休。同胞兄弟六人,三榜雙折桂,成為科甲佳話。正由於莆田有如此壯觀的科舉成就,加上學術昌明,著作如林,所以早在宋朝,莆田就以「文獻名邦」(宋度宋贊語)、「閩越之地,鄒魯之邦」(宋真字皇帝敕字)、「興化多進士」(宋王安石贊語)、「莆田人物之盛」(宋朱熹贊語)、「比屋業儒,號衣冠盛處」(宋游酢贊語)、「家習詩書,多出魁人韻士,為中州冠」(宋張友贊語),「莆田,文物之邦」(宋黃公度贊語)、「莆邦文學號鄒魯」(宋黃灝贊語)等美譽著稱於世了。重教興學不僅是莆仙文化名垂天下的根源所在,而且是莆田「文獻名邦」最具特色的傳家寶。有了這個傳家寶,莆田的「文獻名邦」,必將迎來更加光輝燦爛的明天。
二、進士人數情況
莆田(興化)歷代共有2308名進士(另一說約2400名),其中宋代1666人(含特奏名進士),明代興化533名(以縣而論全國第一,興化(閩)533,寧波509,泉州452,餘姚376,福州391,蘇州386,南昌326,紹興325,杭州321,吉安304,松江273,廣州243,安福232,常州229,徽州226,無錫212,豐城211,撫州211,崑山199,秦和186,常熟186,嘉興182,台州174,湖州172),清代只有50多名(退步較大)。
三、文武狀元情況
自隋朝開創科舉制度,到清末科舉的廢止(1905年),興化共出了二十三位狀元。加上具爭議的五代狀元徐寅(在歷代狀元中、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因為詩賦被罷免的狀元)。福建莆田歷代文狀元為十一人、武狀元為十二人:
五代(大梁)徐寅 梁開平元年(公元907年)
北宋徐鐸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年)
南宋黃公度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
南宋鄭僑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
南宋吳叔告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
南宋陳文龍宋度宗咸淳四年(1268年)
元朝林濟孫元惠宗至元六年(1340年)
元朝林亨元惠宗至正三年(1343年)
明朝林環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
明朝柯潛明代宗景泰二年(1451年)
蔡必勝 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丙戌科武舉第一名
薛 奕 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年武舉第一名
陳從龍 宋光宗紹熙元年(1190)年 武舉第一名
葉豈頁 宋宣和六年(1124)年殿試第一名
林定元 明世宗嘉靖元年(1522)年武舉第一名
廖 標 明世宗嘉靖4年 公元1525年
陳安定 明世宗嘉靖十六年(1537)年武舉第一名
吳泰來 清世宗雍正二年 公元(1724)年武舉第一名
林 洪 清高宗乾隆18年 公元(1753)年武舉第一名
黃振邦 清高宗乾隆59年 公元(1794)年武舉第一名
康荔芳 清仁宗嘉慶21年 公元(1816)年武舉第一名
周玉輝 清德宗光緒15年公元1889年武舉第一名
四、宰相情況
莆陽歷史上出過14位宰相,茲將詔命出任宰執及追贈官位者,列名於後:
翁承贊,字文堯,莆田縣北高人,乾寧三年(896)進士,後梁貞明二年(915)授閩國(今屬福建省)門下侍郎同平章事,輔佐閩王王審知,時年56歲。
陳洪進,字濟川、致先,仙游縣楓亭人,軍旅出身,宋太平興國二年(977)七月,於平海軍節度使兼泉(州)漳(州)觀察使任上,獻所掌泉、漳兩郡及所轄十四縣,納入宋朝版圖。宋太宗賜詔嘉納,以陳洪進為武寧軍節度使、同平章事,留京師奉朝請。時年63歲。
陳靖,字道卿,莆田縣荔城人,由德化縣(今屬福建泉州)尉官至諫議大夫,天聖四年(1026)卒,熙寧元年(1086)宋神宗詔贈尚書左僕射。
蔡京,字元長,仙游縣楓亭人,熙寧三年(1070)進士,崇寧元年(1102)五月,宋徽宗詔以翰林學士丞旨蔡京為尚書左丞。七月,詔為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時年55歲。明年正月為尚書左僕射,繼加太尉(最高軍事長官),進太師。後屢罷屢起,自號「公相」,通治三省(中書、門下、尚書),居相位達九年之久。
蔡卞(王安石女婿),字元度,仙游縣楓亭人,熙寧三年(1070)進士,紹聖二年(1095)十月,宋哲宗詔為尚書右丞,時年46歲。四年,為尚書左丞。
葉顒,字子昂,仙游縣大濟人,紹興二年(1132)進士,乾道元年(1165),宋孝宗詔除端明殿學士,拜參知政事兼同知樞密院事,時年65歲。明年,進尚書左僕射兼樞密使,繼詔宰相兼國用使,參政同知國用事。
陳俊卿,字應求,莆田縣城南闊口人。紹興八年(1138)年進士。乾道三年(1167)十二月,宋孝宗詔拜同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時年54歲。明年十月,授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龔茂良,字實之,莆田縣荔城人,紹興八年(1138)進士。淳熙元年(1174)十一月,宋孝宗詔茂良以禮部侍郎升參知政事,時年53歲。繼以首參行相事。五年,受誣卒於貶所。
鄭僑,字惠叔,興化縣(今屬仙游)象溪人。乾道五年(1169)年進士。慶元二年(1196),宋寧宗詔為參知政事,明年,進知樞密院事。
黃鏞,字器立,莆田縣涵江黃巷人。景定三年(1262)進士。德佑元年(1275)十二月,宋恭帝詔以吳鏞兼權參知政事,明年二月升右丞相,參知政事、平章軍國兼知樞密院事,景炎元年(1276),宋端宗再授右丞相,與陳文龍共主國事,未赴任。
陳文龍,字君賁,莆田縣城南闊口人,咸淳四年(1268)進士。德佑元年(1275)冬,宋恭帝詔為參知政事,時年43歲。明年五月,宋端宗於福州稱制,復以文龍參知政事,堅持抗元斗爭,後被俘盡節。
周如盤,字聖倍,莆田縣黃石人,萬曆二十六年(1598)進士。天啟六年(1625)明熹宗詔為東閣大學士,參與機務,繼入閣為首輔,閱三月即罷歸。
黃鳴俊,字啟甸,莆田縣荔城人,萬曆四十七年(1619)進士。歷明神宗、熹宗、思宗三朝,官至右僉都副御史浙江巡撫。隆武元年(1645)唐王朱聿鍵在福州稱制,起用鳴俊為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時年55歲。
朱繼祚,字立望,莆田縣黃石人。萬曆四十七年(1619)進士。唐王,隆武元年(1645)詔為東閣大學士,桂王永曆元年(1647),詔任東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
上列十四名莆藉能臣,均以宰相的相關正式名號位居揆席。其所處王朝政治社會背景雖大相徑庭,居官風績及其結局亦不盡相同,然均有朝廷詔命的正式宰相官名,則是不爭的史實,亦是判定其宰相身份的基本依據。
五、祖籍福建莆田的部分外地狀元(11人)
潮州籍狀元林大欽、吳川狀元林召棠。以及莆田黃岸派文武狀元九人:
1、黃仁穎字福佑號潘湖翁福建晉江潘湖人唐天成丁亥科狀元莆陽東里黃滔庶孫歐陽氏出,莆陽黃仁願之弟(系福建黃姓第一狀元)
2、黃仁澤 福州候官人黃璞五子唐乾寧乙卯科武狀元官節度巡官(系中華黃姓第一武狀元)
3、黃定 福建永福龍嶼人福建莆田唐大司徒黃碣嗣孫宋乾道壬辰科狀元官廣東提舉
4、黃由 福建長洲人福建莆田黃岸十八世孫宋淳熙辛丑科狀元官刑部尚書
5、黃朴 福建閩侯人唐大司徒黃碣嗣孫宋紹定乙丑科狀元官廣東提舉
6、黃觀安徽池州貴池清江金墩人。祖籍福建莆田清江境(今黃石清前清後金墩黃遠公曾孫黃璋孫黃古子)貢元會元洪武二十四年狀元「三元及第」,禮部侍郎。
7、黃鉞字長白又字賡材號鍾山南京下關金墩人明萬曆辛丑科武狀元官南京兵部尚書
8、黃士俊廣東順德人福建莆田黃岸裔孫萬曆丁未科武狀元武英殿大學士兼兵部尚書
9、黃仁勇 廣東人(1762~1817)清代武狀元。字智齋。海陽(今潮州市潮安縣)古巷孚中鄉人。福建莆田唐桂州刺史開國公黃岸三十世孫。嘉慶元年(1796),嘉慶皇帝丙辰恩科武狀元。
六、莆田部分古代名人錄匯總表(按姓氏筆畫排列)及簡介莆仙古代名人錄
陳昂[明]
蔡卞[宋]
蔡傳[宋]
陳次升[宋]
陳池養[清]
陳讜[宋]
陳道潛[明]
陳德薰[清]
陳洪進[唐]
陳均[宋]
蔡京[宋]
陳吉老[宋]
陳居仁[宋]
蔡戡[宋]
陳可大[宋]
陳旅[元]
陳宓[宋]
陳遷[明]
蔡伸[宋]
陳文龍[宋]
蔡襄[宋]
蔡攸[宋]
陳音[明]
方大琮[宋]
傅楫[宋]
方良永[明]
方崧卿[宋]
傅佇[宋]
郭篯齡[清]
郭良翰[明]
郭尚先[清]
黃徹[宋]
黃公度[宋]
黃璞[唐]
黃壽生[明]
黃滔[唐]
黃廷用[明]
洪希文[元]
黃仲元[宋]
黃仲昭[明]
江春霖[清]
江采蘋[唐]
康大和[明]
柯潛[明]
柯維騏[明]
廖必琦[清]
林富[明]
林光朝[宋]
林光世[宋]
林環[明]
林俊[明]
李俊甫[宋]
林麟焻[清]
林嵋[明]林默(媽祖)
林披[唐]
林人中[清]
林宋卿[宋]
林師益[宋]
林文[明]
林文俊[明]
李文利[明]
林豫[宋]
林蘊[唐]
林堯俞[明]
林揚祖[清]
林楨[清]林藻[唐]
林兆恩[明]
彭鵬[清]
彭韶[明]
錢四娘[宋]
宋珏[明]
宋際春[清]
宋廷尊[清]
佘翔[明]
翁承贊[唐]
王鳳九[清]
王回[宋]
王邁[宋]
徐寅[唐]
薛元鼎[宋]
余崇龜[宋]
俞良甫[唐]
葉顒[宋]
姚宗之[宋]
朱紱[宋]
鄭鳳超[明]
鄭紀[明]
鄭露[唐]
鄭良士[唐]
鄭樵[宋]
鄭僑[宋]張琴(進士)
周瑛[明] 李耕(畫家)
吳彬(明宮廷畫家)
⑵ 求歷史上有名的狀元公資料
中國歷代狀元之最
1.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狀元,是唐武德五年壬午科狀元孫伏伽。
2.歷代狀元中,最為後世崇敬的民族英雄,是南宋寶佑四年(1256年) 丙辰科狀元文天祥。他以崇高的愛國精神和民族氣節,被譽為「狀元中的狀元」。
3.歷代狀元中,對中國政治局勢起過重大影響和作用的,是清咸豐六年(1856 年) 丙辰科狀元翁同龢。他一生兩次為帝師,在晚清帝、後兩黨之爭中為帝黨首領。甲午中日戰爭後,積極支持康有為變法主張,並密薦之於光緒皇帝,最終促成「戊戌變法」,使當時政局發生重大變化。
4.歷代狀元中,唯一由狀元而成為皇帝的,是西夏天慶十年(1203年) 癸亥科狀元李遵頊。他是夏宗室齊王李彥宗之子,於天慶十年(1203 年) 參加西夏科舉考試,廷試得中第一,成為狀元。襲封齊王,又擢升大都督府主。後於西夏皇建二年(1211 年) 發動宮廷政變,廢夏襄宗自立,成為皇帝,是為夏神宗。
6.歷代狀元中,有據可考最早在科舉考試中連中「三元」的狀元,是唐建中二年(781 年) 辛酉科狀元崔元翰。他先後考中京兆府解頭(解元) 、進士狀頭(狀元) 、博學宏詞科敕頭、制科三等敕頭。
7.歷代狀元中,唯一由武狀元而位至宰相者,是唐代開元初年武舉高等(狀元) 郭子儀。他一生歷仕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曾兩度擔任宰相。同時,他也是歷代武狀元中軍功最為顯著者。
8.歷代科舉考試中, 考中「三元」人數最多的是北宋,共有孫何、王曾、宋庠(xiáng,即宋郊)、楊寘(zhì,同『置』)、馮京、王岩叟等6人。
9.歷代狀元中,官至宰相(含相當宰相的官職,如內閣首輔、大學士等) 人數最多的是明朝,共有胡廣、商輅等17 人。
10.歷代狀元中,詩、畫成就最高的,是唐開元十九年(731 年) 辛未科狀元王維。他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派傑出代表之一,其詩歌藝術被認為「自李(白) 杜(甫) 而下,當為第一」。其繪畫被推為「南宗繪畫之祖」,古代文人畫亦自他而始。
11.歷代狀元中,詞作成就最高的,是南宋紹興二十四年(1154 年)甲戌科狀元張孝祥。其詞追蹤蘇軾,氣概凌雲,具有深厚的愛國主義色彩,與張元干並稱南宋初期詞壇雙璧,是偉大的愛國詞人辛棄疾的先行者。
12.歷代狀元中,書法成就最高的,是唐元和三年(808 年) 戊子科狀元柳公權。他精於楷書,也擅長行草書,和唐代另一大書法家顏真卿並稱「顏柳」,歷史上還把他和唐代歐陽詢、顏真卿、元代趙孟頫合稱為我國「楷書四大家」。
13.歷代狀元中,史學成就最高的,是五代時後漢乾佑二年(949 年)己酉科狀元王溥。他在唐代蘇冕始創會要體的基礎上,據蘇冕所編唐九朝《會要》及楊紹復等續修之書,重加整理,撰成《唐會要》一百卷。後又據五代歷朝實錄撰成《五代會要》三十卷。不僅史料豐富翔實,而且正式建立了會要體分類編纂的體例方法,為後世所仿效。這一貢獻被《四庫提要》稱為「厥功甚偉」。
14.歷代狀元中,著述最豐的,是明代正德六年(1511 年) 辛未科狀元楊慎。他不僅工詩,而且能文、詞和曲,並重視民間文學,是頗有成就的文學家和著名學者。其平生著述達四百餘種,雖多散佚,仍留存一百多種,現存詩作二千三百首左右,著述之豐,明時推為第一 。
15.歷代狀元中,植物學成就最高的,是清代嘉慶二十年(1817 年)丁丑科狀元吳其浚(jùn,同『浚』)。他一生歷任多省巡撫,所至注意各地豐瘠與民生的關系,依據耳聞目睹,繪圖列說,並輯錄古籍中有關植物文獻,成《植物名實圖考長編》二十二卷、《植物名實圖考》三十八卷,是我國19 世紀一部重要的植物學專著。
16.歷代狀元中,最著名的思想家是南宋紹熙四年 (1193 年) 癸丑科狀元陳亮。他提倡注重事業功利有補國計民生的「事功之學」。提出「盈宇宙者無非物,日用之間無非事」的命題, 和朱熹多次進行過義利、王霸關系的辯論。其學說獨具體系,為永康學派的創始人。同時又是著名的文學家。
17.歷代狀元中,最嗜飲茶並對我國茶道研究作出貢獻的是唐代元和九年(814 年) 甲午科狀元張又新。他所撰《煎茶水記》一卷,評論各種泉水煎茶之優劣,是繼陸羽《茶經》之後,我國又一部重要的茶道研究著作。
18.歷代狀元中,唯一出使過東歐國家的外交使臣,是清同治七年(1868 年) 戊辰科狀元洪鈞。他於光緒十三年(1887 年) 奉命出使俄、德、荷、奧諸國,任外交使臣三年。他利用西方資料撰著的《元史譯文證補》,開創了利用西方著作、資料研究元史的新紀元。
19.歷代狀元中,有據可考唯一被皇帝招為駙馬的,是唐會昌二年(842 年) 壬戌科狀元鄭顥。他狀元及第後七年,即大中三年(849 年) ,被宰相白敏中作為駙馬人選推薦給唐宣宗,尚宣宗之女萬壽公主。
20.歷代狀元中,唯一在剛剛及第後即被皇帝下令處死的,是明洪武三十年(1397 年) 丁丑科南榜(或稱春榜) 狀元陳安。因該科殿試錄取的都是南方士人,遭到北方士人不滿。明太祖朱元璋懷疑錄取有私,大為震怒,竟下令將主考官及陳安等人一並處死。
21.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狀元,是太平天國癸丑三年(清咸豐三年癸丑,1853 年) 女科狀元傅善祥。
22.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少數民族文字參加科舉考試得中狀元的,是金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 年) 癸巳女真進士科(又稱策論進士) 狀元徒單鎰,為女真族人。他參加科舉考試是用女真文字。
23.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狀元,是清光緒三十年(1904 年) 甲辰科狀元劉春霖。他狀元及第次年,即光緒三十一年(1905 年) ,慈禧太後即下詔停止科舉,他也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的末科狀元。
24.歷代狀元人數最多的是唐朝。自高祖武德五年(622 年) 壬午科,至哀帝天四年(907 年) 丁卯科,285 年間,科舉考試幾乎每年一次,約產生狀元270 人。在《登科記考》、《玉芝堂談薈》等古籍中有名可考者,有140 餘人。
25.中國歷史上,一屆科舉考試中由同一地區包攬前三名發生在明朝建文二年,來自江西吉安府的胡廣、王艮和李貫包攬了一甲前三的狀元、榜眼、探花。永樂二年則誕生了一個更加令人瞠目結舌的科舉奇跡:同樣是來自江西吉安府的才子們包攬了此次科舉考試前七名!
26.中國歷史上,一朝之中產生狀元人數最多的省,是清代的江蘇省。從順治四年(1647 年) 丁亥科武進籍狀元呂宮,到光緒二十年(1894年) 甲午科南通籍狀元張謇,247 年間,共產生狀元49 人。
註:清朝一代正宗江蘇籍狀元應為43人。之所以有49人的說法的原因是戴有祺(康熙30年狀元)、王敬銘(康熙52年狀元)、秦大成(乾隆28年狀元)、徐郙(同治元年狀元)等4人嚴格說應屬上海人,而當時上海屬於江蘇;吳信中(嘉慶13年狀元)、黃思永(光緒6年狀元)等2人原籍都是安徽休寧、寄籍在江蘇。就算除去這4人,江蘇的43人仍大大領先於第二的浙江19人(如不算寄籍在外的應為18人)。
27.中國歷史上,一朝之中產生狀元人數最多的府,是清代的蘇州府,共有狀元24 人。
28.中國歷史上,一朝之中在較短時間內產生狀元人數最多的縣,是南宋時期的永福縣( 今福建永泰) 。自乾道二年(1166 年) 丙戌科,至乾道八年(1172 年)辰科,七年之間,連續產生蕭國梁、鄭僑、黃定3名狀元。
29.歷史上產生兄弟狀元人數最多的朝代是唐朝,共有張式(兄) 、張正甫(弟) 等兄弟狀元19 人。
30.歷史上產生父子狀元人數最多的朝代是北宋,共有張去華(父) 、張師德(子) 等父子狀元6 人。
31.歷代兄弟狀元中,其及第時間相距最短的,是唐咸通十四年(873 年) 癸巳科狀元孔糹熏(兄) 和唐乾符三年(876 年) 丙申科狀元(弟)孔緘。兄弟二人狀元及第的時間僅相隔三年。
32.歷代父子狀元中,其及第時間相距最短的,是北宋開寶二年(969 年) 已巳科狀元安德裕(父) 和北宋開寶五年(972 年) 壬申科狀元安守亮(子) 。父子二個狀元及第的時間僅相隔三年。
32.歷代狀元中,最早開始從事實業活動並取得巨大成就的,是清光緒二十年(1894 年) 甲午科狀元張謇。他於及第後次年(1895 年) 即從事實業活動,先後辦起數十個企業及大批社會事業,影響遍及全國,被譽為「中國之大教育家、大實業家」。
33.歷代武狀元中,唯一參加過兩科考試,先中探花後又考中狀元的, 是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 年) 庚辰武科狀元馬全。馬全初名為馬王泉,於乾隆十七年(1752 年) 曾參加一次武科進士考試,並在殿試中得中一甲三名(探花) 。後因在任職期間與同僚發生矛盾, 被削奪官職。為洗刷恥辱,他更名為全,決意再次奪取功名,終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 在武科進士殿試中得。
34.歷代狀元中,最年輕的狀元是唐高宗永徽七年(656年)登第的蘇瑰和咸亨四年(673年)登第的郭元振,都是18歲。
35.歷代狀元中,有史可查的最年老的狀元是唐代的尹樞,一直考到70多歲,才因一偶然機會毛遂自薦,成了狀元。嘉慶年間,杭州人王嚴,以80高齡中試,但未及殿試就死了,不然的話他也許會打破尹樞的紀錄。
36、歷史上唯一一次同年文武兩狀元均為同一個地方舉子,發生在北宋熙寧九年(1076),福建路興化軍(今莆田市)的徐鐸和薛奕分別高中文武狀元,宋神宗得知大魁天下的文武狀元乃是同鄉時,不由龍顏大悅,特作詩以賜,詩曰:「一方文武魁天下,四海英雄入彀中。」
37、歷代狀元中、在今天地位最高的,當屬宋度宗咸淳四年(1268)戊辰科狀元陳文龍(福建莆田人),明永樂六年(1409年),朝廷封陳文龍為「水部尚書」;清乾隆四十六年(1782年)皇帝加封陳文龍為鎮海王,是福州城惶廟神。
38、在歷代狀元中、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因為詩賦被罷免的狀元,為梁開平元年(公元907年)狀元莆田人徐寅,因梁太祖指其《人生幾何賦》中「一皇五帝不死何歸」句,要其改寫,徐寅答「臣寧無官,賦不可改」,梁太祖怒削其名籍。
39、歷代科舉唯一一次「四異」同科,為紹興八年(1138),莆田人黃公度(1109-1156)殿試進士第一名為榜魁(狀元);陳俊卿(1113-1186)第二名為亞魁(榜眼);林鄧七十三歲,為榜尊;龔茂良(1121-1178)十八歲,為榜幼。時稱「四異」同科。又,黃公度與陳俊卿,又被稱為「魁亞占雙標」。
中國歷代狀元榜
隋代狀元(進士)榜
張損之 孫伏伽 侯君素 楊 纂 房玄齡 溫彥博 黃鳳麟
唐代狀元榜
孫伏伽 陳伯玉 杜 綰 李 琚 羊襲吉 常 袞 李 博 楊 凝 張正甫 陳 諷 班 肅 李顧行 韋 諶 裴 俅 李 余 李從實 狄慎思 莫宣卿 劉 蒙 趙 峻 許佑孫 歸 黯 羊紹素 崔 詹 崔 液 宋守節 姚仲豫 嚴 迪 賈 至 楊 護 盧 庚 王 漵 王 儲 牛錫庶 李 程 徐 晦 李固言 盧 儲 李 合 陳 寬 崔 峴 顧 標 於 鑲 裴延魯 歸仁紹 鄭合敬 陸 扆 崔 膠 盧文煥 李 超 弓嗣初 常無名 李 嶷 崔 曙 楊 譽 洪 源 張 式 魏弘簡 盧 頊 鄭巨源 武翊黃 尹 極 白敏中 韋 籌 鄭 確 鄭 顥 盧 深 顏 標 薛 邁 李 筠 孔 緘 鄭貽矩 蘇 檢 裴 格 趙 蒙 鄭 益 李 昂 虞 咸 王 閱 李巨卿 楊棲梧 楊 憑 崔元翰 尹 樞 李 隨 王源中 張又新 鄭 冠 宋 刓 李 肱 盧 肇 於 珪 崔 鉶 孫龍光 鄭昌圖 孫 偓 李 瀚 趙觀文 歸 佾 楊仲昌 許 且 范崇凱 王正卿 劉 單 楊 儇 蕭 遘 丁 澤 薛 展 賈 棱 封孟紳 柳公權 鄭 澥 李 群 杜 陟 裴思謙 鄭 言 張溫琪 李 億 韓 袞 孔 纁 鄭 藹 楊贊禹 崔 諤 歸 系 吳師道 王 維 徐 征 趙 岳 楊 紘 齊 映 黎 逢 鄭全濟 苑 論 陳 權 韋 瓘 獨孤樟 柳 璟 李 珪 崔 囗 易 重 李 郜 孔 緯 鄭洪業 歸仁澤 崔昭緯 崔昭矩 楊贊圖 裴 說
五代十國狀元榜
崔 邈 陳 逖 崔光表 王 徹 王歸璞 黃仁穎 徐寅 郭 晙 王 朴 扈 載 簡文會 梁 嵩 王克貞 伍 喬 盧 華 寇 湘 王 溥 樂 史 邱 旭 張 確 費黃裳 王崇古 盧 郢 楊 遂 鄧 及
宋代狀元榜
楊 礪 張去華 馬 適 蘇德祥 李景陽 劉 察 李 肅 劉蒙叟 柴成務 安德裕 張 拱 劉 寅 安守亮 宋 准 王嗣宗 呂蒙正 胡 旦 蘇易簡 王世則 梁 顥 程 宿 陳堯叟 孫 何 孫 僅 孫 暨 陳堯咨 王 曾 李 迪 姚 曄 梁 固 張師德 徐 奭 張 觀 蔡 齊 王 整 宋 庠 徐鐸 王堯臣 王拱辰 張唐卿 呂 溱 楊 寊 賈 黯 馮 京 鄭 獬 章 衡 劉 輝 王俊民 許 將 彭汝礪 許安世 葉祖洽 佘 中 徐 鐸 時 彥 黃 裳 焦 蹈 李常寧 馬 涓 畢 漸 何昌言 李 釜 霍端友 蔡 薿 賈安宅 莫 儔 王 昂 何 煥 沈 晦 李 易 張九成 汪應辰 黃公度 陳誠之 劉 章 王 佐 趙 逵 張孝祥 王十朋 梁克家 木待問 蕭國梁 鄭 僑 黃 定 詹 騤 姚 穎 黃 由 衛 涇 王 容 余 復 陳 亮 鄒從龍 曾從龍 傅行簡 毛自知 鄭性之 趙建夫 袁 甫 吳 潛 劉 渭 蔣重珍 王會龍 黃 朴 徐元傑 吳叔告 周 坦 徐儼夫 留夢炎 張淵微 方逢辰 姚 勉 文天祥 周震炎 方山京 阮登炳 陳文龍 張鎮孫 王龍澤
遼代狀元榜
高 舉 高 正 鄭雲從 石用中 王熙載 呂德懋 王用極 張 儉 陳 鼎 楊又玄 初 錫 南承保 邢 祥 李可封 楊 佶 史克忠 劉二宜 高承顏 史 簡 鮮於茂昭 張用行 孫 傑 張克恭 張仲舉 張 漸 李 炯 張 昱 張 宥 張仁紀 劉 貞 劉師貞 馮 立 邢彭年 王 寔 王 棠 張孝傑 梁 援 王 鼎 張 臻 趙廷睦 劉 霄 劉 瓘 李君裕 張 轂 文 充 冠尊文 陳衡甫 康秉儉 馬恭回 李 石 劉 禎 韓 昉 王 翚 李寶信 李 球 邊貫道
西夏狀元榜
李遵頊
金代狀元榜
劉 偽 許 必 胡 礪 趙 洞 石 琚 呂忠翰 楊建中 王彥潛 常大榮 鄭子聃 任忠傑 孟宗獻 徒單鎰 張行簡 王 澤 孫用康 楊雲翼 張 檝 納蘭胡魯剌 李俊民 李 演 張 本 李獻能 斡勒業德 富珠哩察罕 王 鄂 盧 亞 李 塘 趙承元 鄭時昌 武明甫 趙安時 趙安榮 劉 海 李 安 張繼祖 劉文龍 元 堪 劉仲淵
元代狀元榜
護都答兒 忽都達兒 普顏不花 霍希賢 泰不華 林濟孫 宋 本 捌 剌 張 益 阿察赤 李 黼 林亨 篤列圖 王文燁 同 同 李 齊 拜 住 陳祖仁 張起岩 張士堅 阿魯輝 帖木兒 王宗哲 朶烈圖 文允中 薛朝晤 牛繼志 侻 征 王宗嗣 買 住 魏元禮 寶 寶 楊 輗 張 棟 赫德溥化
明代狀元榜(按及第先後為序)
吳伯宗 丁 顯 任亨泰 黃 觀 張 信 陳安阝 韓克忠 胡 廣 曾 棨 林 環 蕭時中
馬 鐸 陳 循 李 騏 曾鶴齡 邢 寬 馬 愉 林 震 曹 鼐 周 旋 施 盤 劉 儼 商 輅 彭 時 柯 潛 孫 賢 黎 淳 王一夔 彭 教 羅 倫 張 升 吳 寬 謝 遷 曾 彥 王 華 李 旻 費 宏 錢 福 毛 澄 朱希周 倫文敘 康 海 顧鼎臣 呂 柟 楊 慎 唐 皋 舒 芬 楊維聰 姚 淶 龔用卿 羅洪先 林大欽 韓應龍 茅 瓚 沈 坤 秦鳴雷 李春芳 唐汝楫 陳 謹 諸大綬 丁士美 申時行 范應期 羅萬化 張元忭 孫繼皋 沈懋學 張懋修 朱國祚 唐文獻 焦 竑 翁正春 朱之蕃 趙秉忠 張以誠 楊守勤 黃士俊 韓 敬 周延儒 錢士升 庄際昌 文震孟 余 煌 劉若宰 陳於泰 劉理順 劉同升 魏藻德 楊廷鑒
大西政權狀元榜
大西國,明末李自成、張獻忠發動農民起義推翻明朝統治。 明崇禎十七年(1644)明朝覆滅,同年,張獻忠於成都建立「大 西國」政權,年號大順。大西國科舉設文、武二科。僅存文狀元龔濟民、武狀元張大受。其他情況不詳。
清代狀元榜(按及第先後為序,括弧中數字為及第公元年份)
傅以漸(1646) 呂 宮(1647) 劉子壯(1649) 鄒忠倚(1652) 麻勒吉(1652) 史大成(1655)
圖爾宸(1655) 孫承恩(1658) 徐元文(1659) 馬世俊(1611) 嚴我斯(1664) 繆 彤(1667)
蔡啟僔(1670) 韓 菼(1673) 彭定求(1676) 歸允肅(1679) 蔡升元(1682) 陸肯堂(1685)
沈廷文(1688) 戴有祺(1691) 胡任輿(1694) 李 蟠(1697) 汪 繹(1700) 王式丹(1703)
王雲錦(1706) 趙熊詔(1709) 王世琛(1712) 王敬銘(1713) 徐陶璋(1715) 汪應銓(1718)
鄧鍾岳(1721) 於 振(1723) 陳德華(1724) 彭啟豐(1727) 周 澍(1730) 陳 倓(1733)
金德瑛(1736) 於敏中(1737) 庄有恭(1739) 金 甡(1742) 錢維城(1745)梁國治(1748)
吳 鴻(1751)秦大士(1752)庄培因(1754)蔡以台(1757)畢 沅(1760)
王 傑(1761)秦大成(1763)張書勛(1766)陳初哲(1769)黃 軒(1771)
金 榜(1772)吳錫齡(1775)戴衢亨(1778)汪如洋(1780)錢 棨(1781)
茹 棻(1784)史致光(1787)胡長齡(1789)石韞玉(1790)潘世恩(1793)
王以銜(1795)趙文楷(1796)姚文田(1799)顧 皋(1801)吳廷琛(1802)
彭 浚(1805)吳信中(1808)洪 瑩(1809)蔣立鏞(1811)龍汝言(1814)
吳其浚(1817)陳 沆(1819)陳繼昌(1820)戴蘭芬(1822)林召棠(1823)
朱昌頤(1826)李振鈞(1829)吳鍾駿(1832)汪鳴相(1833)劉 繹(1835)
林鴻年(1836)鈕福保(1838)李承霖(1840)龍啟瑞(1841)孫毓溎(1844)
蕭錦忠(1845)張之萬(1847)陸增祥(1850)章 鋆(1852)孫如僅(1853)
翁同龢(1856)孫家鼐(1859)鍾駿聲(1860)徐 郙(1862)翁曾源(1863)
崇 綺(1865)洪 鈞(1868)梁耀樞(1871)陸潤庠(1874)曹鴻勛(1876)
王仁堪(1877)黃思永(1880)陳 冕(1883)趙以炯(1886)張建勛(1889)
吳 魯(1890)劉福姚(1892)張 謇(1894)駱成驤(1895)夏同龢(1898)
王壽彭(1903)劉春霖(1904)
太平天國狀元榜
武立勛 傅善祥 楊朝福 吳容寬 劉闥忠 朱世傑 喬彥才 葉春元 劉盛培 范朴園 沈掄元 吳鎮坤 汪順祥 陸培英 徐首長
古代考狀元並非易事,要經過童生、院試、鄉試、會試、殿試五個階段。殿試通常由皇帝欽命大臣主持。第一名則為狀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為探花;合格者皆為進士。一旦高中狀元,披紅掛彩,敲鼓嗚金,騎馬遊街,可謂屙屎抽煙--前呼後涌,好不威風。舊時一幅對聯生動地描繪了狀元前後的境遇:
舊歲飢荒,柴米無依。走出十字街頭,賒不得,借不得,許多內戚外親,袖手旁觀,無人雪中送炭;
今科僥幸,衣祿有望。奪得五經魁首,姓亦揚,名也揚,不論張三李四,踵門慶賀,都來錦上添花。
狀元中更有甚者,被皇帝招為駙馬,身價百倍,少不得光宗耀祖,享不盡榮華富貴。比現在的什麼「款兒」、「腕兒」、「星兒」神氣多了!
建朝代考狀元多以「八股文」為主。據史籍記載: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共考取狀元503人;如加上遼、金兩代、張獻忠的大順朝廷以及太平天國狀元計48人,則中國歷代共有狀元551人(不包括武狀元及女狀元)。史料載: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狀元為唐武德五年(622)壬午科狀元孫伏伽;最後一位狀元為清光緒三十年(1904)甲辰科狀元劉春霖;最年輕的少年狀元當數唐高宗永徽七年登第的蘇瑰和咸亨四年登第的郭元振,皆不足十八歲;最老的狀元是唐代的尹樞,一生考了幾十次,直到七十多歲才自薦考中了狀元,了卻「金榜題名」夙願!
二、女狀元
中國歷史上曾出了女皇帝武則天,但女狀元幾乎沒有。傳說中女狀元倒不少:清乾隆年間,女作家陳瑞生創作了一部長篇彈詞《再生緣》,詞中女主人公孟麗君女扮男裝考中狀元,後當上宰相,終與失散的未婚夫皇甫夢華相遇、完婚;明代《四聲猿》雜劇中的《女狀元》描寫了一個叫黃春桃的姑娘女扮男裝考中狀元的故事……當然,這些「花木蘭」式的女狀元都是文藝作品中塑造的人物;歷史上第一位被人們稱作「女狀元 」且流傳甚廣的則是古臨邛(今四川省邛崍市)人黃崇嘏。
據《玉溪編事》 、《十國春秋》載:五代十國王建父子稱帝時期,蜀國臨邛出了個女詩人叫黃崇嘏。她童年喪失父母,但天資聰穎,為了外出方便,自幼女扮男裝,勤學苦讀,琴棋詩畫,無一不精。唐僖宗江文德元年(公元888年),王建帶兵攻下臨邛,後去成都,留下幕客周癢守城。一次,黃崇嘏燃「井火」(即天然氣)夜讀,不慎失火毀屋,被打入縣大牢。為求脫禍,她賦贊詩一首呈獻周庠:「偶辭幽隱住臨邛,行止堅貞比澗松。何事政清如水鏡,絆他野鶴在深籠」。
周庠見詩中「政清如水」的贊語大喜愛其才,憐其年輕,便把她釋放留置府中,後調她至成都任幕中司戶參軍。府中上下均不知其為一弱女子。周庠後提出要招贅她為婿,黃崇嘏婉謝不允,乃賦《辭蜀相妻女》詩,後四句為:「立身卓矣青松操,挺志堅然白壁姿。幕府若容為坦腹,原天速變作男兒」。坦露真相後,辭職還鄉隱居。時人敬慕她的才華,稱之為「女狀元」。明代徐渭的《女狀元》一劇,都是根據黃崇嘏故事編寫的。至今,邛崍市火井鄉崇嘏山上仍保存著「王蜀女狀元黃崇嘏之墓」。
嚴格說,歷史上真正參加科考而成為「女狀元」的只有太平天國時期20歲女子傅善祥。《清稗類鈔.考試類》記載:科考中一道題目取自《論語》的「惟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傅善祥一反眾議,「力辟『難養』之說,引古來賢女內助之功」大舉女性之作為,抨擊了封建大男子主義及孔子歧視婦女的錯誤觀點。傅善祥在當時的環境下敢於反對「男尊女卑」謬論,敢於批駁「千古聖人」孔子的的定論,其精神,其勇氣,深受洪秀全贊賞,親自選定她為狀元,並與她戴上花冠,穿上禮服,在鑼鼓喧天聲中遊街三天,出盡風頭。
時代在變革,社會在前進,科舉時代早已不復存在。如今的時代是一個狀元輩出的時代,不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單說那相似於古時狀元的大學生、研究生、博士生來說,層出不窮,可能數也數不清啦!
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的一個鎮
狀元鎮:轄 漁業大隊、狀元、龍騰、龍澤4個居委會;狀元橋、橫街、御史橋、山西、西台、石坦、甘嶴、三郎橋、大嶴溪、響動岩10個村委會。
⑶ 宋代著名詞人 黃公度 的簡介
黃公度(1109-1156) 字師憲,莆田(今屬福建)人,早年攻讀於鰲山。紹興八年(1138)進士第一,簽書平海軍節度判官。後被秦檜誣陷,罷歸。檜死復起,仕至尚書考功員外郎。其詠梅詞有好幾首,蓋是欣羨梅傲雪凌霜之高潔品性故也。公度作品多運用朴詞造感人之深境,可謂深得「詞淺意深」之妙,藝術造詣很高。代表作有《菩薩蠻》([一]、[二])、《卜運算元》(二)、《浣溪沙》、《一剪梅》、《千秋歲》、《眼兒媚》、《朝中措》(一)等。其中《菩薩蠻》(一)寫離人愁思,「愁緒促眉端,不隨衣帶寬」,人因愁而漸瘦,衣帶漸寬,而眉頭卻依舊緊鎖,不見有漸寬的跡象,寫得妙趣橫生。《卜運算元》(二)中「薄宦各東西,往事隨風雨」,「愁共落花多,人逐征鴻去」都是詞淺意哀的佳句。類似的佳句在各詞作中還能找出不少,此足見公度素有潘江陸海之高才也。有《知稼翁集》,詞集為《知稼翁詞》。
公度娶左朝奉郎方符之女為妻,生五子:黃沃、黃泮、黃洧、黃洙、黃寧(南僧)。~
⑷ 黃氏均福來歷
黃氏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七位,屬於超級大姓系列,人口約三千八百十五萬三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2.38%左右。1.原始祖先黃夷的流徙:黃夷的發源地在今內蒙古東部、燕山之南的遼河西源——西拉木倫河流域。後來向東南部遷徙,經河北遷安縣西的黃山和束鹿縣的黃丘進入山東半島,加入東夷集團,成為九夷中的一支。再往後,在華夏與東夷的大融合之中,黃夷和其他許多少昊子孫氏族,跟隨顓頊從山東半島內遷到了中原地區。2.黃國人的遷徙:上古黃國之一的潢川黃國在今河南潢川縣的古中原境內。自從公元前648年潢川黃國被楚國滅亡後,黃氏族人有少數逃到河南中部,大批則被迫內遷到楚國腹地,定居在湖北黃岡、黃陂、黃安、黃梅、黃石等縣。今日的黃岡、黃陂、黃安、黃梅等地,據說就是因黃人遷此而得名。其中有一支內遷到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荊州),形成秦朝時期著名的江陵黃氏。還有一支內遷到江夏安陸(今湖北雲夢),後來發展成漢朝最著名的江夏黃氏。亡國後,一部分黃國遺民仍留在潢川故地,堅守家園,頑強生活。戰國時期,黃國貴族後代黃歇事楚頃襄王,於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任楚相,被封為春申君,最早的封地在今潢川縣,所以,直至清朝,潢川城都一直叫春申鎮。後來,黃歇改封於吳(今江蘇蘇州),他的十三個兒子有的就定居於江蘇。據史料《客家姓氏淵源》記載,黃歇曾因避難而遷居於距江夏縣城十五公里的黃鶴鄉仁義村,其子孫散之四方。從戰國晚期起,江夏郡(今湖北武漢)成為黃氏繁衍發展的中心,如漢丞相黃霸、太尉黃瓊都世居江夏,故其族人以「江夏」為郡號。3.兩漢、兩晉時期:漢朝以後,主要由於任官的原因,黃氏分別向大江南北遷徙,北遷至河南固始、南陽等地,南遷至江西、湖南、四川等地。晉朝,由於「八王之亂」、「永嘉之亂」、「蘇峻、祖約為亂於江淮」這三次大的戰亂,中原人被迫空前大規模的持續南遷。黃氏也是從晉朝開始大批人居福建。據史籍《閩書》記載:「永嘉二年(公元308年),中原板盪,衣冠始入閩者八族,所謂林、黃、陳、鄭、詹、丘、何、胡是也。」據福建早期黃氏族譜記載,兩晉之際,江夏黃氏族人黃元方,為官晉安太守,後定居福建,成為福建歷史上最早的黃氏望族即晉安黃氏。據說,後來的莆田黃氏、侯官黃氏等,都是黃元方晉安黃氏的後裔。4.隋、唐、五代時期:唐高宗時,陳政、陳元光開漳州,中原有五十八姓將官隨其入籍漳州,漳州黃氏即為其中之一。台灣《紫雲黃氏歷代世系表》亦有這方面的記載:有名黃守恭者,於唐高宗總章年間(公元668~669年)隨陳政、陳元光入閩,墾荒致富,其子孫蕃昌興旺,成為閩南大族。又有浯州牧馬監陳淵,也在唐朝初期率許、蔡、張、黃等十二姓人閩,定居浯州。今福建金門黃氏,多為這支隨陳淵入閩的黃氏後代。唐末,洛陽人黃子棱隨父入福建,事後梁太祖朱全忠義子,累官侍御史,後避亂居於建陽之東。唐末五代時期,河南光州固始人王朝、王審知兄弟入據八閩,中原黃氏特別是固始黃氏紛紛渡江南下入閩,前往投奔。如宋人黃椿,其祖先「光州固始人也,五季之亂,從王審知入閩為判官,因家焉。後析而為三:一居福清之嗒林,一寓閩邑之黃巷,一居長樂北鄉之黃壠。」再如黃振龍,「九世祖自光州固始從王氏入閩,因仕焉居,言路有直聲,後遷至中丞。」據宋朝學者何澹所撰《黃公(永存)墓誌銘》記載,福建邵武峭山派始祖黃惟淡,也是唐末從光州固始人徙昭開的。河南光州固始,是黃氏人閩的一個重要「源頭」或途徑。據《唐貞觀八年條舉氏族事體》記載,括州松陽郡四姓之首為黃氏,婺州東陽郡五姓有黃氏,濮州濮陽郡六姓有黃氏;據北宋《太平寰宇記》,鄂州江夏郡三大姓之首為黃氏,泉州南安郡五大姓之首為黃氏,處州縉雲郡三大姓之首也是黃氏。隋唐時期,黃氏由一而二,開始主宗分流,分為兩大支:金華黃氏和邵武黃氏。還有一支與浙江金華和福建邵武兩派黃氏都有著淵源關系且也屬於江夏分支的著名黃氏宗族江西盱江黃氏。盱江,位於今江西省南城縣東南部,是古代的一個小驛站。盱江黃氏興起於唐朝中期。盱江黃氏是江夏黃香曾孫黃琬的一支後裔,其始祖是黃孟僂。盱江黃氏發展到第四代也即黃孟僻的曾孫輩黃省諭兄弟三人時,各有功名,家族大昌。這時,宗族也開始分枝。黃翰長子黃省諭,字保仁,唐憲宗年間(公元806~820年)進士,官御史大夫。夫人吳氏,生五子:羽衣、黃裘、黃表、黃裹、黃衰、黃兄弟五人,支分數派。黃衰、黃裘兄弟二人,徙居茅山。黃表一支,家族最旺。他排行老二,居盱江。黃表的後裔,極為興旺,散布於江西全省各地。他成為後世官溪黃氏和撫州、金溪等派黃氏的共同始祖。黃表長子黃琬,後遷居福建邵武,成為福建邵武黃氏的一支。次子黃琰,徙居金溪(今江西金溪縣)楓林鄉大柘村。據《湖南黃氏世譜》記載,僅黃琰這一盱江分支,就裂變出今天的烏石、火源、常豐、桂田、新田、新莊、田步、東鄉、牛頭嶺、五里岡、五鳳、寶峰、貴溪、安仁、團山、峽山、岩背、路口、藍田、瑞州、饒山、砂源、沂陽等不同黃氏支派。黃翰的次子黃省和,字保義,又字仁甫。生於公元796年。唐文宗大和三年(公元829年)官任秀州崇德縣令,後升節度使,封萬戶侯。生子黃榮。五代時期,為避戰亂,這支家族便從盱江遷居至浙江金華府(今浙江金華),構成金華黃氏的一支。黃翰第三子黃省居,字保信。唐憲宗期間(公元806~819年)官任淮南轉運判官。生二子:寶、賈。長子黃寶,初任僕射之職,後官至銀青光祿大夫。他的後裔,又分居饒州府安仁縣(今江西余江縣),成為今日江西安仁黃氏始祖。次子黃賈,也官至銀青光祿大夫。黃賈生三子:老大黃實,與妻張氏攜三個兒子黃伯、黃住、黃任一起遷往福建邵武靈槎故城開基立業,是盱江黃氏入閩的又一個重要分支。老二黃陳,其後裔遷居河南陳州(今河南淮陽)。老三黃陵,徙江西廣信府(今江西上饒)。5.宋、元時期:黃氏迅速發展和空前繁榮的時期,據《黃氏淵源》記載,宋朝,江夏人黃震,官至煥章閣左司馬尚書,重修江夏家譜呈奏皇帝,得到了「黃氏忠孝兩全,江夏無雙,歷代簪纓」的御批。宋朝還有尚書左僕射黃潛善,他有九個兒子散處廣東各地,居梅州者為多,後發展成為廣東大姓。北宋末,金兵攻人開封,河南固始人黃建聯南徙杭州,後成為杭州著姓,支分漳浦、饒平、陸豐等地。而最為顯赫的是金華和邵武兩宗。⑴.金華黃氏:始祖是黃香裔孫黃苾。自江夏遷婺(金華府)之浦陽(今浙江金華浦江)。黃苾是東晉時人,黃香的第十代孫。最初在兗州(今山東鄆城縣)做官,後來升為金陵(今江蘇南京市)按察,故族譜上稱他為按察公。當時,金陵鎮守長官吳英,很賞識黃苾的才幹,便招他為婿。後因金陵一帶戰亂頻仍,黃苾夫妻便隱居於浦陽。以後子孫繁衍興旺,成為東南部大族浦陽黃氏。浦陽黃氏自黃苾開始,祖孫三代八人均為官入仕,並出了三個進士,從而奠定了黃氏家業。但從第四代起,各支大多開始衰落。傳至黃門侍郎(官名)黃汝知一代,浦陽黃氏又家業復興,聲威重振。婺州(金華郡)浦陽黃氏主宗傳到第十七代,即江夏黃香的第二十六代黃洪、黃浩兄弟二人時,正值唐末五代之際。洪、浩兄弟二人,共生了八個兒子。其中黃洪生子三人:黃秘、黃瑕、黃琰;黃浩生子五人:黃琛、黃璞、黃圮、黃琬、黃珍。浦陽黃氏第十八代的這兄弟八人,後來分居各地:黃珌由浦陽遷郯縣(今浙江嵊縣)雙井,黃瑕一支遷江西豐城洗江,黃琰、黃璞同遷江西弋陽,黃琛一支徙居江西清江,黃圯遷居江西洪州分寧(今修水),黃琬一支徙居建寧浦城(今福建浦城),黃珍的兩個兒子黃蘭、黃苣則分別徙居江西崇仁和浙江湖州。⑵.邵武黃氏:這支黃氏,最初是由江夏北遷至中原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縣),然後再折而向東,於隋唐之時再遷居於福建邵武。黃峭山,為海內外黃氏萬派共宗的邵武黃氏大顯祖。其名,其事,雖不見於經傳史志,但在黃氏族人中、在黃氏家乘中,他事跡獨特,名望尊顯,流傳久遠,幾乎無人不曉。黃峭山名黃峭,字峭山,又名岳,字實登,號十郎。唐末五代人,是邵武黃氏始祖黃惟淡之孫。黃惟淡原籍河南光州固始。據福建《麟峰黃氏家譜》,唐末昭宗景福二年(公元893年)九月,以王潮為福建觀察使,「潮始人閩」。黃惟淡也於此時帶領家族隨王朝、王審知兄弟自光州固薴遷徙至福建,初居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不久遷居邵武,薴籍邵武平灑鄉(今邵武市水北鄉舊縣村),成為後世聞名的邵武黃氏一派始祖。黃峭山他娶了三位才德兼優的夫人:第一夫人上官氏(亦作官氏),誥封一品夫人;第二夫人吳氏,誥封一品夫人;第三夫人鄭氏。這三位夫人各生七子。這二十一個兒子,個個功名卓著,成就斐然,而且子孫興旺,後嗣蕃昌。五代後周廣順元年(公元951年)1月2日,年已80歲高齡的邵武和平黃氏大族祖峭山公,將二十一房子孫召集齊全,然後當眾宣布了一個重大決定:將黃家自春申君以後數千年所積累的祖產銅錢八十萬貫,金銀八百餘稱,一並均分為二十一份,合令三妻位下共二十一房子孫,各領祖傳家產一份,隨即離開家鄉,另立基業,各自自謀發展。由於當時三位夫人啼泣請求,峭山公便對原來的決定稍作改動,重新宣布:除官、吳、鄭三位夫人名下各留長子一房奉養老母以盡溫情之義以外,其餘十八房子孫,不許戀此一方故土,須各自信步天下,擇木而棲,相地而居。接著,峭山公卜占離家吉日,並於這一天將新修的《黃氏家譜》二十一套分授二十一子,各領一套,囑令他們隨身攜帶,妥善珍藏,不忘所出。邵武黃氏的這次大分析,以及隨之而來的遷徙流布,相當多的黃氏譜牒都有詳細記載。父子兄弟作別時,峭山公曾規定,以二十一子所徙居之地的名稱,來代替二十一子之名。⑶.客家黃氏(屬邵武分支):寧化客家黃氏是峭山公的支裔,其開基始祖是峭山公的第九子黃化。黃化,字惟枋,號從章。又名黃寧,或黃朝化,都是因遷居地「寧化」而得名。他生於五代後梁癸酉年(公元913年)1月11日,原籍邵武禾坪。公元951年邵武黃氏大分析時,黃化即領家室自禾坪再向西南部徙居汀州府寧化縣,落籍寧化石壁村,開拓新的基業。黃化在宋初中第十九名進士,官任左御史、廣州刺史等職。黃化的後裔,在閩粵為官任職的不少,子孫極為興盛,遍布閩、粵兩省各地。黃化被尊為閩粵客家黃氏的始祖,為許多黃氏家譜所尊稱的著名的「寧化公」。⑷.嘉應客家黃氏(寧化客家黃氏分支):嘉應客家黃氏的開基始祖名叫黃僚。據寶安坪山譜和鸛藪譜,黃僚,亦作黃遼,字海虎,號良臣,南宋(一說元朝),是峭山公第八子黃化的裔孫。是南宋時期進士,初任大理寺丞,宋隆興三年(公元1165年)升瓊州太守,為官海南。任職期滿後告老還鄉,途經嘉應時,愛此地水秀山清,便卜居於嘉應州城西廂五馬坊水巷口。黃僚移居嘉應後,家族興旺,成為當地望族。其子孫廣布於粵、閩、贛三省各地。在嘉應州城的黃氏宗祠里,至今供奉黃僚為始祖神。福建邵武黃氏許多支中除了最著名的一支峭山派,另外黃膺派也很著名。黃膺,據多種文獻資料所述,他是唐中葉人。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後徙居福建邵武,成為邵武黃氏一派始祖。黃膺的後裔非常顯貴,北宋時出了著名的尚書右丞黃履和大書法家黃伯思,因此家族名揚天下。6.明、清時期:⑴.遷往台灣的黃氏:明末清初,閩粵一帶的黃氏,有一部分遷往台灣,人丁興旺,與陳姓、林姓、鄭姓,成為台灣的四大姓,素有「陳林半天下,黃鄭排滿街」的美稱。後來,黃氏又播遷到了海外。早在明朝以前就開始東渡海峽,遷徙人台。爾後,他們世世代代生息繁衍於此,開拓寶島,艱苦創業。台灣的發展歷史進程,將深深地銘記下他們不朽的功績。明朝天啟末年(公元1625~1627年)福建大旱,鄭芝龍便舟載飢民數萬人人台,其中有大批黃氏成員。但見於史籍記載的最早遷台黃氏,是明末南安人黃正束,他在明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移居今台灣馬公,後支分澎湖湖西。這以後,黃氏之人台者,便淵源不斷,到了清朝的前期和中葉,便形成丁高潮。他們大多來自福建的泉州、漳州、汀州和廣東的嘉應、潮州、惠州等地,散居於台灣各地。他們往往成為後世台灣黃氏各支派的人遷始祖。據《閩台關系族譜資料選編》節選《桃源蓬萊黃氏族譜》記載,福建永春縣桃源蓬萊黃氏家族第十四世的黃毓盼,第十五世的黃宗選、黃宗琅、黃宗瑤,第十六世的黃文令、黃紹養、黃紹禁,第十七世的黃克涼、黃克甚、黃克讀、黃克爐,第十八世的黃鴻釵、黃鴻胖、黃開倉等大批族人,都先後渡海徙居台灣。晉江《安海金墩黃氏族譜》即記載,該族第十一代有黃貽鼐,第十二代有黃微熔、黃素官、黃光輝,均居台灣。據清光緒年間的《臨海黃氏家譜》記載,福建泉州臨海黃氏,在清乾隆年間便有人開始遷往台灣。此後,該族子孫多有徙居台灣淡水、基隆等地者。如第六代有儒生黃王藝,於雍正時游學台灣邦寮浪橋,後來就落籍台灣;第八代有黃佳和遷往基隆、黃昕移居淡水;第九代有黃豆附徙台灣、黃牒居淡水、黃情遷鹿港;第十代有黃公體、黃蜂、黃熙等遷居台灣。台灣黃氏,遍布全省各地,尤以澎湖列島和台灣西海岸的基隆、淡水、桃園、新竹、苗栗、鹿港、南投、虎尾、台南、屏東沿線地區為多。⑵.移居海外的黃氏:東南部亞印支半島、南洋、歐美澳等世界各地,到處都有他們在拓荒,在建設,在創造奇跡。越南黃氏移居越南,很可能早在黃國滅亡後不久就開始了。當時有大批黃氏遺民被楚國強迫遷徙到江南越人居住地區,加入了越人隊伍。隨著越人的不斷南遷,黃氏也隨之遷入越南。不斷南遷的黃氏中,有秦漢山越黃氏,有六朝唐宋的黃洞蠻,有明清嶺南壯、瑤等族黃氏。越南人中的黃氏,絕大部分是上述移民的後裔。這些越人黃氏後裔,又從越南繼續擴展,至今已廣布於印支半島各國。在歷史上,還有一些黃氏中國人,由於政治避難、經商等原因遷居越南。明亡後,許多黃氏遺民不甘事清,紛紛外逃避難。公元1679年,中國龍門副將黃進與總兵楊某等,率三千餘眾、戰船五十餘艘逃往越南。阮氏王朝迫使他們進入東浦(當時屬柬埔寨)地區。從此,這批人及其後代便在東浦定居下來。當今,黃氏已繁衍成為越南十大姓之一,在越南全國的二百餘個姓氏中,黃氏是人口數排在第八位的大姓。泰國是中國黃氏移民較早、人數很多的國家之一。據有關資料統計,泰國黃氏現有三十餘萬人,在泰國華人社會中有很大的影響。泰國黃氏華僑、華人,不僅建立有自己的宗族組織「泰國黃氏宗親會」,還積極參加當地華僑華人的社會活動與社團組織。南洋大約是在元朝末年,黃氏移居南洋。當時一位名叫黃森屏的官員奉命出使婆羅國(今汶萊)。他到達婆羅後,便在婆羅國留居下來。之後,他以傑出的才幹被推為汶萊華人的領袖。後來,成了整個婆羅國的統治者蘇丹(國王)。他去世後,葬在汶萊,子孫世代留居於此,且極為顯赫。黃森屏生有一女,於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嫁給渤泥(即汶萊)第二蘇丹阿合曼。阿合曼逝世後,黃森屏的女兒便繼位為汶萊國王。自此以後,汶萊國王按女性血緣世系傳遞。第一位渤泥女王黃氏去世後,王位傳給了她與阿合曼蘇丹所生之女。至本世紀,汶萊國王已傳二十餘代,他們都是黃森屏的女性直系後裔。歷史上汶萊王室便奉黃森屏為始祖。明朝開始,遷徙南洋的黃氏大增。公元十九世紀,由於中國封閉的國門被西方殖民列強的大炮轟開,因而出現了沿海居民移居南洋的高潮。黃氏也是如此,移居南洋的人數迅速增長,僅據菲律賓殖民政府公元1893~1894年的統計資料表明,在當時移居菲律賓的近十萬華人中,來自福建晉江、同安、南安、龍溪等地的黃氏華僑就有數千人之多,在當時旅菲華人七大姓中名列第二,僅次於陳姓。至今,菲律賓黃氏人口已發展到了五萬餘人。此外,在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也有大量的黃氏華人華僑。近代以後,南洋黃氏華僑華人為了聯絡同宗,都紛紛建立了各種宗族組織。在菲律賓,建有黃江夏堂;在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建有江夏公所。此外,南洋黃氏華僑還在新加坡建立了統一的「南洋黃氏總會」。移居歐美澳黃氏移居美洲的歷史,始於十九世紀五十年代。在早期的美洲華僑各姓中,黃氏人數最多,主要來自廣東,其次是福建。廣東華僑,又主要來自興寧、新會、開平、恩平四地,故稱「四邑人」。在公元1850年成立的美國華僑社團「四邑會館」中,黃氏人數最多;公元1854年由廣東興寧華僑創建於三藩市(即聖弗朗西斯科,一稱舊金山)的寧陽會館中,黃氏人數在二十六姓中排名第一;在公元1876年由開平、恩平兩地僑民在舊金山成立的合和會館中,黃氏在七大姓中名列第二。至今,在全美華裔各姓宗親中,黃氏宗親人數仍然是最多的。7.莆田黃氏:莆田或稱莆陽,位於福建省東部海濱,舊為興化軍莆田縣。在唐宋元明的歷史舞台上,莆田黃氏人文蔚起,英才輩出,家聲赫赫,成為這一時期黃氏族姓中最興旺、最優秀的一支。中華黃氏歷史上第一名武狀元黃仁澤、文狀元黃仁穎均出在莆陽黃氏家族。莆田黃氏唐桂州剌史黃岸為始祖,其實,莆田黃氏的可知歷史仍可上溯入閩始祖黃元方。考稽文獻,莆田黃氏也來自河南光州固始,如《莆陽黃氏大成宗譜》即列黃滔為黃香第四子黃瓚的後裔。黃瓚之後世系依次是:孚禮、連、威、矣、椿、丕誠、伯興,秉哲、廉、蘼章、聰、正叔、璞、滔,黃滔為黃香第十六代孫。但譜中說黃滔是黃璞之子,而《黃御史集》明言璞是滔的從兄,可見族譜有誤。有的文獻記載,莆陽黃氏出自晉安黃氏,為晉安郡(今福建省福州市)太守黃元方的後裔,後遷莆田縣東涵江,成為涵江黃氏。黃滔與從兄黃璞,世代居住在涵江黃巷,先世即以文學儒業著聞閩省。黃滔的父親名叫黃綢(見於《御史集》附錄),當年黃巢起義,遇儒士之家必焚之。兵過涵江黃巷,黃滔之家也被火焚。於是,黃滔乃從涵江黃巷徙居莆陽東里,後裔即形成名聞天下的莆陽東里黃氏。東里黃氏始祖黃滔,字文江,唐末乾寧二年(公元895年)進士,唐光化中(公元898~900年)任國子四門博土,後升任監察御史。當時正值唐室衰敗,兵亂頻起,軍閥割據專權。公元九世紀末,河南光州固始人王審知以威武軍節度使身份占居福建,割據八閩。而黃滔以文學儒士人王審知幕府,成為王審知政權的坐上佳賓。黃滔自幼聰穎勤學,中年即以詞賦聞名,當王氏割據八閩時,黃滔更成為東南儒士的首領,中原許多著名的文人如李絢、韓屋、王滌等人,都前來投附黃滔,一時之間,黃滔名聲大振。當時閩人碑銘墓碣,大都出於黃滔的手筆。著名的《泉州開元佛殿碑記》,今天仍存刻於泉州開元寺內。人們從這一名作中,可一睹其文章風采。黃滔的詩文見於《唐文·藝文志》著錄,今天有《莆陽黃御史集》傳世。黃滔的子孫,據記載有子黃駒。黃向生數子,見於記載的有黃上猶、黃仁余,黃峻,其中,黃仁余官任文林郎、延州延長縣主簿。黃滔的後裔,除留居莆田東里外,又支分邵武、漢西南城、臨川、金溪及福建各地。據《宋莆旭黃知稼翁集》中「行狀」、「墓誌」記載,黃公度的祖先可追溯到黃滔的第五代孫黃陟。黃陟極可能是黃上猶之孫,文獻上說他晦德不仕,本人無功名,只是一介平民,後以子孫貴,贈大理評事。黃陟生子黃邈,以子貴贈朝請郎。黃邈生子名叫黃靜,就是黃滔的第七代孫,也就是黃公度的生父。史稱黃靜年輕時就頗有文名,宋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進士及第,官任秘書省正字、校書郎等職,出任澧州通判,後升為朝奉郎提舉京畿西路鹽事,去世後以子貴被贈中奉大夫。黃靜生三子:黃庭、黃公度、黃庚。莆田黃氏傳到第八代,宗族大盛。如黃公度之弟黃庚,以文藝知名當時。宋紹興西丑年(公元1157年)中進士,官任福州連江縣尉;公度之兄黃庭,以父蔭補官,任高州電白尉。另黃公度有個從兄名叫黃泳,字宗永,又字永平,宋大觀二年(公元1108年)應童子科,宋徽宗召見,頗為喜愛,曾令遍見妃嬪,妃嬪們爭相饋贈金錢食物,第二年賜五經及第,又有從弟黃童,字士季,紹興八年(公元1138年)進士,知永春、福清二縣,後主管台州崇道觀,卒贈中大夫。而莆田黃氏第八代最著名的人物當推狀元黃公度。此外興化郡興化縣黃氏也不遜色,其狀元黃定、宰相黃祖舜、贈侍中謚文正黃中庸、贈太尉謚清惠黃府,其後孫曾鵲起四代聯登八進士。
⑸ 古代狀元比較出名的有那幾位分別告訴我是哪裡人
1.歷代狀元中,最為後世崇敬的民族英雄,是南宋寶祐四年(1256年) 丙辰科狀元文天祥。他以崇高的愛國精神和民族氣節,被譽為「狀元中的狀元」。 這也是文天祥的家鄉吉安市也被譽為「文章節義之幫」的一個重要原因(另外一個原因是吉安考出了3000名進士 ,是中國出進士最多的地方 ) 2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狀元,是唐武德五年壬午科狀元孫伏伽。 3.歷代狀元中,對中國政治局勢起過重大影響和作用的,是清咸豐六年(1856 年) 丙辰科狀元翁同龢。他一生兩次為帝師,在晚清帝、後兩黨之爭中為帝黨首領。甲午中日戰爭後,積極支持康有為變法主張,並密薦之於光緒皇帝,最終促成「戊戌變法」,使當時政局發生重大變化。 4.歷代狀元中,唯一由狀元而成為皇帝的,是西夏天慶十年(1203年) 癸亥科狀元李遵頊。他是夏宗室齊王李彥宗之子,於天慶十年(1203 年) 參加西夏科舉考試,廷試得中第一,成為狀元。襲封齊王,又擢升大都督府主。後於西夏皇建二年(1211 年) 發動宮廷政變,廢夏襄宗自立,成為皇帝,是為夏神宗。 6.歷代狀元中,有據可考最早在科舉考試中連中「三元」的狀元,是唐建中二年(781 年) 辛酉科狀元崔元翰。他先後考中京兆府解頭(解元)、進士狀頭(狀元) 、博學宏詞科敕頭、制科三等敕頭。 7.歷代狀元中,唯一由武狀元而位至宰相者,是唐代開元初年武舉高等(狀元) 郭子儀。他一生歷仕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曾兩度擔任宰相。同時,他也是歷代武狀元中軍功最為顯著者。 8.歷代科舉考試中, 考中「三元」人數最多的是北宋,共有孫何、王曾、宋庠(xiáng,即宋郊)、楊寘(zhì,同『置』)、馮京、王岩叟等6人。 9.歷代狀元中,官至宰相(含相當宰相的官職,如內閣首輔、大學士等) 人數最多的是明朝,共有胡廣、商輅等17 人。 10.歷代狀元中,詩、畫成就最高的,是唐開元十九年(731 年) 辛未科狀元王維。他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派傑出代表之一,其詩歌藝術被認為「自李(白) 杜(甫) 而下,當為第一」。其繪畫被推為「南宗繪畫之祖」,古代文人畫亦自他而始。 11.歷代狀元中,詞作成就最高的,是南宋紹興二十四年(1154 年)甲戌科狀元張孝祥。其詞追蹤蘇軾,氣概凌雲,具有深厚的愛國主義色彩,與張元干並稱南宋初期詞壇雙璧,是偉大的愛國詞人辛棄疾的先行者。 12.歷代狀元中,書法成就最高的,是唐元和三年(808 年)戊子科狀元柳公權。他精於楷書,也擅長行草書,和唐代另一大書法家顏真卿並稱「顏柳」,歷史上還把他和唐代歐陽詢、顏真卿、元代趙孟頫合稱為我國「楷書四大家」。 13.歷代狀元中,史學成就最高的,是五代時後漢乾祐二年(949 年)己酉科狀元王溥。他在唐代蘇冕始創會要體的基礎上,據蘇冕所編唐九朝《會要》及楊紹復等續修之書,重加整理,撰成《唐會要》一百卷。後又據五代歷朝實錄撰成《五代會要》三十卷。不僅史料豐富翔實,而且正式建立了會要體分類編纂的體例方法,為後世所仿效。這一貢獻被《四庫提要》稱為「厥功甚偉」。 14.歷代狀元中,著述最豐的,是明代正德六年(1511 年) 辛未科狀元楊慎。他不僅工詩,而且能文、詞和曲,並重視民間文學,是頗有成就的文學家和著名學者。其平生著述達四百餘種,雖多散佚,仍留存一百多種,現存詩作二千三百首左右,著述之豐,明時推為第一 。 狀元15.歷代狀元中,植物學成就最高的,是清代嘉慶二十年(1817 年)丁丑科狀元吳其濬(jùn,同『浚』)。他一生歷任多省巡撫,所至注意各地豐瘠與民生的關系,依據耳聞目睹,繪圖列說,並輯錄古籍中有關植物文獻,成《植物名實圖考長編》二十二卷、《植物名實圖考》三十八卷,是我國19 世紀一部重要的植物學專著。 16.歷代狀元中,最著名的思想家是南宋紹熙四年(1193 年) 癸丑科狀元陳亮。他提倡注重事業功利有補國計民生的「事功之學」。提出「盈宇宙者無非物,日用之間無非事」的命題, 和朱熹多次進行過義利、王霸關系的辯論。其學說獨具體系,為永康學派的創始人。同時又是著名的文學家。 17.歷代狀元中,最嗜飲茶並對我國茶道研究作出貢獻的是唐代元和九年(814 年)甲午科狀元張又新。他所撰《煎茶水記》一卷,評論各種泉水煎茶之優劣,是繼陸羽《茶經》之後,我國又一部重要的茶道研究著作。 18.歷代狀元中,唯一出使過東歐國家的外交使臣,是清同治七年(1868 年) 戊辰科狀元洪鈞。他於光緒十三年(1887 年) 奉命出使俄、德、荷、奧諸國,任外交使臣三年。他利用西方資料撰著的《元史譯文證補》,開創了利用西方著作、資料研究元史的新紀元。 19.歷代狀元中,有據可考唯一被皇帝招為駙馬的,是唐會昌二年(842 年)壬戌科狀元鄭顥。他狀元及第後七年,即大中三年(849 年),被宰相白敏中作為駙馬人選推薦給唐宣宗,尚宣宗之女萬壽公主。 20.歷代狀元中,唯一在剛剛及第後即被皇帝下令處死的,是明洪武三十年(1397 年)丁丑科南榜(或稱春榜) 狀元陳安阝。因該科殿試錄取的都是南方士人,遭到北方士人不滿。明太祖朱元璋懷疑錄取有私,大為震怒,竟下令將主考官及陳安等人一並處死。 狀元的試文21.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狀元,是太平天國癸丑三年(清咸豐三年癸丑,1853 年)女科狀元傅善祥。 22.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少數民族文字參加科舉考試得中狀元的,是金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 年) 癸巳女真進士科(又稱策論進士)狀元徒單鎰,為女真族人。他參加科舉考試是用女真文字。 23.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狀元,是清光緒三十年(1904 年)甲辰科狀元劉春霖。他狀元及第次年,即光緒三十一年(1905 年),慈禧太後即下詔停止科舉,他也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的末科狀元。 24.歷代狀元人數最多的是唐朝。自高祖武德五年(622 年) 壬午科,至哀帝天四年(907 年)丁卯科,285 年間,科舉考試幾乎每年一次,約產生狀元270 人。在《登科記考》、《玉芝堂談薈》等古籍中有名可考者,有140 餘人。 25.中國歷史上,一屆科舉考試中由同一地區包攬前三名發生在明朝建文二年,來自江西吉安府的胡廣、王艮和李貫包攬了一甲前三的狀元、榜眼、探花。永樂二年則誕生了一個更加令人瞠目結舌的科舉奇跡:同樣是來自江西吉安府的才子們包攬了此次科舉考試前七名! 26.中國歷史上,一朝之中產生狀元人數最多的省,是清代的江蘇省。從順治四年(1647 年) 丁亥科武進籍狀元呂宮,到光緒二十年(1894年) 甲午科南通籍狀元張謇,247 年間,共產生狀元49 人。 註:清朝一代正宗江蘇籍狀元應為43人。之所以有49人的說法的原因是戴有祺(康熙30年狀元)、王敬銘(康熙52年狀元)、秦大成(乾隆28年狀元)、徐郙(同治元年狀元)等4人嚴格說應屬上海人,而當時上海屬於江蘇;吳信中(嘉慶13年狀元)、黃思永(光緒6年狀元)等2人原籍都是安徽休寧、寄籍在江蘇。就算除去這4人,江蘇的43人仍大大領先於第二的浙江19人(如不算寄籍在外的應為18人)。 27.中國歷史上,一朝之中產生狀元人數最多的府,是清代的蘇州府,共有狀元24 人。 28.中國歷史上,一朝之中在較短時間內產生狀元人數最多的縣,是南宋時期的永福縣(今福建永泰) 。自乾道二年(1166 年) 丙戌科,至乾道八年(1172 年)辰科,七年之間,連續產生蕭國梁、鄭僑、黃定3名狀元。 29.歷史上產生兄弟狀元人數最多的朝代是唐朝,共有張式(兄)、張正甫(弟) 等兄弟狀元19 人。 30.歷史上產生父子狀元人數最多的朝代是北宋,共有張去華(父)、張師德(子) 等父子狀元6 人。 31.歷代兄弟狀元中,其及第時間相距最短的,是唐咸通十四年(873 年) 癸巳科狀元孔糹熏(兄) 和唐乾符三年(876 年)丙申科狀元(弟)孔緘。兄弟二人狀元及第的時間僅相隔三年。 32.歷代父子狀元中,其及第時間相距最短的,是北宋開寶二年(969 年) 已巳科狀元安德裕(父) 和北宋開寶五年(972 年)壬申科狀元安守亮(子)。父子二個狀元及第的時間僅相隔三年。 32.歷代狀元中,最早開始從事實業活動並取得巨大成就的,是清光緒二十年(1894 年) 甲午科狀元張謇。他於及第後次年(1895 年)即從事實業活動,先後辦起數十個企業及大批社會事業,影響遍及全國,被譽為「中國之大教育家、大實業家」。 33.歷代武狀元中,唯一參加過兩科考試,先中探花後又考中狀元的, 是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 年)庚辰武科狀元馬全。馬全初名為馬王泉,於乾隆十七年(1752 年) 曾參加一次武科進士考試,並在殿試中得中一甲三名(探花) 。後因在任職期間與同僚發生矛盾, 被削奪官職。為洗刷恥辱,他更名為全,決意再次奪取功名,終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在武科進士殿試中得。 34.歷代狀元中,最年輕的狀元是唐高宗永徽七年(656年)登第的蘇瑰和咸亨四年(673年)登第的郭元振,都是18歲。 35.歷代狀元中,有史可查的最年老的狀元是唐代的尹樞,一直考到70多歲,才因一偶然機會毛遂自薦,成了狀元。嘉慶年間,杭州人王嚴,以80高齡中試,但未及殿試就死了,不然的話他也許會打破尹樞的紀錄。 36、歷史上唯一一次同年文武兩狀元均為同一個地方舉子,發生在北宋熙寧九年(1076),福建路興化軍(今莆田市)的徐鐸和薛奕分別高中文武狀元,宋神宗得知大魁天下的文武狀元乃是同鄉時,不由龍顏大悅,特作詩以賜,詩曰:「一方文武魁天下,四海英雄入彀中。」 37、歷代狀元中、在今天地位最高的,當屬宋度宗咸淳四年(1268)戊辰科狀元陳文龍(福建莆田人),明永樂六年(1409年),朝廷封陳文龍為「水部尚書」;清乾隆四十六年(1782年)皇帝加封陳文龍為鎮海王,是福州城惶廟神。 38、在歷代狀元中、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因為詩賦被罷免的狀元,為梁開平元年(公元907年)狀元莆田人徐寅,因梁太祖指其《人生幾何賦》中「一皇五帝不死何歸」句,要其改寫,徐寅答「臣寧無官,賦不可改」,梁太祖怒削其名籍。 39、歷代科舉唯一一次「四異」同科,為紹興八年(1138),莆田人黃公度(1109-1156)殿試進士第一名為榜魁(狀元);陳俊卿(1113-1186)第二名為亞魁(榜眼);林鄧七十三歲,為榜尊;龔茂良(1121-1178)十八歲,為榜幼。時稱「四異」同科。又,黃公度與陳俊卿,又被稱為「魁亞占雙標」。 40、1300年的科舉,共有連中三元的狀元13名,大約100年才有一個。
⑹ 黃公度 介紹一下這個人
編輯詞條黃公度 簡介 黃公度(1109-1156) 字師憲,莆田(今屬福建)人。紹興八年(1138)進士第一,簽書平海軍節度判官。後被秦檜誣陷,罷歸。檜死復起,仕至尚書考功員外郎。其詠梅詞有好幾首,蓋是欣羨梅傲雪凌霜之高潔品性故也。公度作品多運用朴詞造感人之深境,可謂深得「詞淺意深」之妙,藝術造詣很高。代表作有《菩薩蠻》([一]、[二])、《卜運算元》(二)、《浣溪沙》、《一剪梅》、《千秋歲》、《眼兒媚》、《朝中措》(一)等。其中《菩薩蠻》(一)寫離人愁思,「愁緒促眉端,不隨衣帶寬」,人因愁而漸瘦,衣帶漸寬,而眉頭卻依舊緊鎖,不見有漸寬的跡象,寫得妙趣橫生。《卜運算元》(二)中「薄宦各東西,往事隨風雨」,「愁共落花多,人逐征鴻去」都是詞淺意哀的佳句。類似的佳句在各詞作中還能找出不少,此足見公度素有潘江陸海之高才也。有《知稼翁集》,詞集為《知稼翁詞》。 菩薩蠻 高樓目斷南來翼。 玉人依舊無消息。 愁緒促眉端。 不隨衣帶寬。 萋萋天外草。 何處春歸早。 無語憑欄桿。 竹聲生暮寒。 菩薩蠻 眉尖早識愁滋味。 嬌羞未解論心事。 試問憶人不。 無言但點頭。 嗔人歸不早。 故把金杯惱。 醉看舞時腰。 還如舊日嬌。 卜運算元 寒透小窗紗,漏斷人初醒。 翡翠屏間拾落釵,背立殘釭影。 欲去更踟躕,離恨終難整。 隴首流泉不忍聞,月落雙溪冷。 卜運算元 薄宦各東西,往事隨風雨。 先自離歌不忍聞,又何況、春將暮。 愁共落花多,人逐征鴻去。 君向瀟湘我向秦,後會知何處。 浣溪沙 風送清香過短牆。 煙籠晚色近修篁。 夕陽樓外角聲長。 欲去還留無限思,輕勻淡抹不成妝。 一尊相對月生涼。 一剪梅 冷艷幽香冰玉姿。 占斷孤高,壓盡芳菲。 東君先暖向南枝。 要使天涯,管領春歸。 不受人間鶯蝶知。 長是年年,雪約霜期。 嫣然一笑百花遲。 調鼎行看,結子黃時。 千秋歲 郁蔥佳氣。 天降麒麟瑞。 回首處,江城外。 一麾遺愛在,萬口歡聲沸。 人乍遠,危樓目斷天無際。 五馬徘徊地。 春色隨歸旆。 壽水綠,壺山翠。 風輕香篆直,日暖歌喉脆。 椒觴舉,人人盡祝千秋歲。 好事近 湖上送殘春,已負別時歸約。 好在故園桃李,為誰開誰落。 還家應是荔支天,浮蟻要人酌。 莫把舞裙歌扇,便等閑拋欲。 青玉案 鄰雞不管離懷苦。 又還是、催人去。 回首高城音信阻。 霜橋月館,水村煙市,總是思君處。 裛殘別袖燕支雨。 謾留得、愁千縷。 欲倩歸鴻分付與。 鴻飛不住。 倚欄無語。 獨立長天暮。 眼兒媚 一枝雪裡冷光浮。 空自許清流。 如今憔悴,蠻煙瘴雨,誰肯尋搜。 昔年曾共孤芳醉,爭插玉釵頭。 天涯幸有,惜花人在,杯酒相酬。 朝中措 幽香冷艷綴疏枝。 橫影卧霜溪。 清楚渾如南郭,孤高勝似東籬。 歲寒風味,黃花盡處,密雪飛時。 不比三春桃李,芳菲急在人知。 朝中措 屑瑤飄絮滿層空。 人在廣寒宮。 已覺樓台改觀,漸看桃李春融。 一城和氣,賓筵不夜,舞態回風。 正是為霖手段,南來先做年豐。 滿庭芳 一徑叉分,三亭鼎峙,小園別是清幽。 曲闌低檻,春色四時留。 怪石參差卧虎,長松偃蹇拏虯。 攜筇晚,風來萬里,冷撼一天秋。 優游。 銷永晝,琴尊左右,賓主風流。 且偷閑,不妨身在南州。 故國歸帆隱隱,西昆往事悠悠。 都休問,金釵十二,滿酌聽輕謳。 滿庭芳 楓嶺搖丹,梧階飄冷,一天風露驚秋。 數從籬下,滴滴曉香浮。 不趁桃紅李白,堪匹配、梅淡蘭幽。 孤芳晚,狂蜂戲蝶,長負歲寒愁。 年年,重九日,龍山高會,彭澤清流。 向尊前一笑,未覺淹留。 況有甘滋玉鉉,佳名算、合在金甌。 功成後,夕英飽餌,相伴赤松游。 點絳唇 嫩綠嬌紅,砌成別恨千千斗。 短亭回首。 不是緣春瘦。 一曲陽關,杯送纖纖手。 還知否。 鳳池歸後,無路陪尊酒。
⑺ 黃公度是南宋人嗎
可以說是
因為他跨越了北宋和南宋這兩個朝代!
黃公度,字師憲,號知稼翁,莆田人。黃公度是晚唐時福建文壇盟主黃滔的第8代孫。黃公度生活在北宋、南宋交替的年代。公元1127年,金國大兵入侵北宋,北宋王朝滅亡。黃公度當時十八歲。康王趙構建立南宋小朝廷。
黃公度的具體資料如下:
⑻ 莆田有什麼歷史名人
翁承贊
右諫議大夫
翁承贊(859~932)字文堯(一作文饒),晚年號狎鷗翁,莆陽興福里竹嘯庄(今北高鎮竹庄村)人。翁氏為禮樂名家,東南茂族,其先京兆人也。曾祖何,官檢校右散騎常侍;祖則,官大理司直;父巨隅,榮王府咨議參軍,贈光祿少卿,累遷少府監,居興福里,見其地「前有海水朝宗,後有竹林環蔭」,遂名其鄉「竹嘯翁庄」。
作者:水瓶blank998
⑼ 賞析宋詞黃公度的《乙亥歲除漁梁村》
賞析:
這首《乙亥歲除漁梁村》寫於宋高宗紹興二十五年(1155),農歷為乙亥年。這年十月,專橫跋扈、賣國投降的秦檜死了,群臣紛紛起來揭露他的罪惡,在輿論壓力下,高宗召回一些受秦檜打擊迫害的官員。公度在這年十二月奉詔回臨安。大年三十行經閩北漁梁山下的漁梁村(今浦城縣西北)。逆旅逢佳節,感慨萬端寫下了這首詩。
詩的開頭寫自己多年來仕途奔波,宦海沉浮,閱歷很多,彷彿是諳練世情,老馬識途,卻又覺得政治風雲變幻莫測,未免有茫茫身世之感。當看到年復一年,時光流逝,而功業未就,老大無成,又有歲月蹉跎,流年虛度的嗟嘆。除夕夜本該是合家團圓的夜晚,但這時詩人客居他鄉,只好到夢境中去尋求家人團聚的歡樂,卻被爆竹聲驚醒了。在漫漫的長夜中,詩人獨自伴著昏暗欲滅、搖曳不定的燈光,聽著窗外傳來的辭舊歲的爆竹聲,更覺得旅況的孤單寂寞,叫人心碎,又添新愁。
在詩句中,「爆竹「渲染了節日的氣氛,「殘燈」、「永夜」又刻畫環境的凄涼,從中我們不難悟出詩人舊愁添新愁的內涵。接著詩人用擬人的手法寫天氣,「雲容山意商量雪」描繪雪意濃酣,垂垂欲下的客中實景,進一步映襯遊宦在外的艱辛和飄泊羈旅的寂苦,「柳眼桃腮領略春」句又聯想到臘盡春來,春回大地的旖旎風光。「柳眼」指初生的柳葉,「桃腮」指桃花,從歲末欲雪到春光明媚,在時間上有一個大的跨度,但詩人卻用對偶的手法,把不同時間的意象組合在一起,通過對比來增加境界之美,從而表達了他在長期貶謫之後,終於盼來了重新起用的喜悅心情。同時還可以看出他對這次臨安之行充滿了希望,因為殘冬將盡,春天將臨,他可以盡情領略「桃紅柳綠」的春色,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才華了。詩的結尾展開想像,說兒女們在「圍爐」時念叨著自己,這比直說自己如何想念家人要生動深切。
全詩以情出景,以景喻情,情景相生,虛實結合,其用詞鮮明,質朴真切。詩人入朝後,因秦檜黨羽仍然把持朝政,只得了個考功員外郎的閑職。此時他才48歲,本是大展宏圖的年華,卻飽受精神催殘,變成一個滿頭疏發、渾身殘傷的人,不到半年就齎志以歿,所以他所憧憬的春天沒有來臨。他死後朝野痛惜,皆曰:以公度之才識,造福邦國,當有一番成就。朝廷贈二品正奉大夫。其墓在莆田楓蓮山,此山因名狀元山。
⑽ 莆田名人有哪些人
莆田名人有:曾鯨、黃公度、黃安石、波臣派、陳經邦等。
1、曾鯨
曾鯨(1564年~1647年),字波臣,福建莆田人,中國明代畫家。一生往來江浙一帶,為人寫真。擅畫肖像,在繼承粉彩渲染傳統技法的同時,汲取西洋畫的某些手法,形成注重墨骨,層層烘染,立體感強的獨特畫法。
2、黃公度
黃公度(1109~1156)字師憲,號知稼翁,莆田(今屬福建)人。紹興八年進士第一,簽書平海軍節度判官。後被秦檜誣陷,罷歸。除秘書省正字,罷為主管台州崇道觀。十九年,差通判肇慶府,攝知南恩州。
3、黃安石
黃安石(1168-1255)字公介號文衍行土三十九,登宋紹熙癸丑狀元陳亮榜進士、歷官朝請郎、南陽縣令,翰林院館閣校勘、朝奉大夫、知制誥、華文閣學士、通議大夫、翰林院掌院學士。
4、波臣派
波臣派,明代人物畫流派之一。創始人為曾鯨(1564—1647年)。因創始人曾鯨,字波臣,故將該畫派稱作「波臣派」。他們以畫人物為主,肖像畫的風格,獨步藝林,名揚大江南北。曾鯨的代表作為《王時敏像》。
5、陳經邦
陳經邦,字公望,號肅庵,福建莆田人。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進士,選庶吉士,後授編修,累官至禮部尚書兼學士。明神宗為太子時,陳經邦選任東宮講讀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