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青浦區的歷史沿革
距今6000多年前,在青浦縣城東面的趙巷鄉崧澤村和東北的重固鄉福泉山,已經有新石器時代村落。距今4000年以前,在古岡身以西的寺前、金山墳、劉夏、凌家角等地,分布著更多的聚居村落。根據《禹貢》、《爾雅》等古籍記載,本縣地域在上古時為九州的古揚州之域。
西周時,按《史記·吳太伯世家》所記,約公元前12世紀周太王長子太伯,次子仲雍立國於江南,稱勾吳。周武王克殷後,封仲雍曾孫周章於勾吳,國號吳。青浦縣境屬吳。
周敬王六年(前514年)置長水縣,縣境屬之。
戰國時,周元王三年(前473年),諸侯爭霸,越兼並吳國,縣境遂屬越。周顯王十四年(前355年),楚又滅越,縣境隨之屬楚。
楚考烈王元年(前262年),用黃歇為相,封為春申君,十五年(公元前248年)春申君徙封於吳,縣境為黃歇封地。
秦時,廢分封,置郡縣。始皇二十四年(前223年),秦滅楚,以吳越地置會稽郡。青浦縣境屬會稽郡。《漢書·地理志上》載:會稽郡,縣二十六,由拳其一。今青浦縣域為由拳縣東境。
漢高祖六年(前201年),封劉賈為荊王,領有會稽郡。十二年,改封劉濞為吳王,原荊國領地改屬吳王封地。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劉濞謀叛被誅,封地撤,青浦縣境屬會稽郡婁縣,隸揚州。東漢時,定州郡縣三級。
順帝永建四年(129年),會稽郡劃分為二,錢塘江東為會稽郡,錢塘江西為吳郡。本縣地域仍屬婁縣。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孫權於縣境東北建造青龍戰艦。同年,陸遜以破荊州關羽有功,封華亭侯,後進封婁侯,縣境為其封地的一部分。
三國吳黃龍初(229年),改由拳為禾興。赤烏五年(242年),又改禾興為嘉興。本縣地域屬嘉興縣,隸揚州吳郡。晉咸和元年(326年),成帝封弟岳為吳王,改吳郡為吳國。至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罷吳國,仍為吳郡,屬揚州。齊時承宋制,郡縣不改,縣境隸屬如故。梁天監六年(507年),由吳郡分置信義郡,以婁縣地改置信義縣,本縣地域屬信義郡,為信義縣南境地。大同元年(535年)析信義縣置崑山縣,本縣地域屬之。
陳禎明元年(587年),改吳郡置吳州,縣境隸屬如前。隋開皇九年(589年),平陳後改吳州為蘇州,屬揚州行台。信義郡並入蘇州,信義、崑山均改入常熟縣。十八年復置崑山縣,隸蘇州,本縣地域屬崑山縣。
唐天寶五年(746年)設青龍鎮。十年,析嘉興東境、海鹽北境、崑山南境地置華亭縣,屬蘇州,蘇州隸江南東道。本縣地域在華亭縣西北境。唐時蘇州屢次更名,或稱吳郡,或稱蘇州。隸屬屢變,或屬潤州,或屬江南道、江南東道,或屬浙西道。唐末藩鎮割據,國內大亂。乾符四年(877年),僖宗逃離長安至西蜀,縣境為王騰所佔領。
乾寧四年(897年),錢鏐遣顧全武攻拔之,地域屬吳越。五代後梁開平元年(907年),封錢鏐為吳越王,貞明三年(917年),錢自稱蘇州為中吳府。後唐同光二年(924年)於嘉興置開元府,華亭縣屬開元府。後唐長興三年(932年),罷開元府,華亭屬中吳軍。後晉天福四年(939年),改嘉興為秀州,本縣地域仍屬華亭縣,隸吳越秀州。宋至道三年(997年),原吳越地為兩浙路。
熙寧七年(1074年),分兩浙路為浙東路和浙西路,本縣地域屬浙西路嘉興府華亭縣。景祐中(1034-1038年),置文臣理青龍鎮事,以右職副之。大觀元年(1107年),置監鎮理財官於青龍,治水利兼領市舶。
政和四年(1114年),改秀州為嘉禾郡,改青龍鎮為通惠。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復青龍鎮,縣境歸屬如舊。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嘉興為路,置華亭府,翌年改為松江府,屬江浙行省。二十九年,從華亭縣分出東北五鄉置上海縣。至正十六年(1356年)後,罷青龍鎮市舶司。本縣境域半為上海縣西部地,半為華亭縣北境地。元末張士誠佔領縣境。至正二十七年,松江知府王立中歸附朱元璋。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定都南京,廢江南行省,松江府直隸中書省。十三年廢中書省,直隸六部。永樂十九年(1421年),成祖遷都北京,以江南為南直隸省。本縣地域仍屬松江府。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析華亭縣西北修竹、華亭二鄉,上海縣西新江、北亭、海隅三鄉,置青浦縣,縣治青龍鎮(今舊青浦鎮)。三十二年廢縣。萬曆元年(1573年)復置縣。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南京為江南省,設承宣布政司。十三年松江府屬江南布政使司,十八年分右布政使司駐蘇州;康熙六年(1667年),更屬江蘇布政使司。青浦縣屬松江府,隸江蘇布政使司。雍正二年(1724年),析縣境北亭、新江二鄉,置福泉縣。
乾隆八年(1743年)裁福泉,仍歸青浦管理。
『貳』 朱家角古鎮有多長的歷史
朱家角古鎮有有約一千年的歷史。宋元期間朱家角鎮形成小集鎮,名朱家村;
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分屬於華亭縣、上海縣、崑山縣;
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分屬於青浦縣、崑山縣;
明朝萬曆四十年(1612年)因水運交通便利,商業日盛,朱家角逐成大鎮。朱家村改名為珠街閣,又名珠里、珠溪,俗稱角里;
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珠里分屬於五十七個三區之二圖、十一圖和一區二十五圖。清末實行地方自洽,本地域稱珠蔚自治區,為江蘇省青浦縣管轄的十六個自治區之一;
清宣統二年(1910年),實行地方自治,改稱珠葑自治區,區董掌管地方事宜,為青浦縣下轄的16個自治區之一。
民國初年,仍稱珠葑市,設市公所;
民國十六年(1927年),改為珠葑市行政局;
民國十八年(1929年)3月,撤銷行政局,仍稱珠葑區,為青浦縣十三區之二區;
民國二十年(1931年),改設第二區公所,列為青浦縣八個區公所之一;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屬汪偽青浦縣第六區,下轄珠東、珠西、珠北三鎮和薛間、葑沃、張甸、張丁、安庄、沈巷六鄉;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9月,恢復第二區公所,仍轄三鎮六鄉;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撤銷區公所,改稱區署,轄一鎮二鄉,即將原有珠東、珠西、珠北三鎮和張丁鄉合為一鎮,名珠溪鎮;薛間、安庄二鄉合為一鄉,名安庄鄉;沈巷、葑沃、張甸三鄉合為一鄉,名葑沃鄉;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2月,實行鄉鎮歸並,全縣設青東(青龍)、青西(淀泖)兩個區署,珠溪鎮及安庄、葑沃鄉均屬青西區署;
1949年5月14日,朱家角全境解放,隨即成立蘇南行政公署松江專區青浦縣朱家角市,下轄沈巷、萬龍、葑沃、薛間四鄉及朱家角鎮。原屬崑山縣的東井亭、中井亭、西井亭三條街劃歸朱家角鎮;
1951年4月撤銷市建制,建立朱家角區,從所轄沈巷、薛間二鄉各劃出三個村,組成安庄鄉,遂成五鄉一鎮。
1954年原屬松江縣的天心鄉,劃歸朱家角區,同時把萬龍鄉的諸家村劃歸城廂區的城南鄉,把葑沃鄉的南橫村劃歸松江縣天馬鄉;是年夏,整編機構,撤銷朱家角區。將沈巷、安庄、葑沃三鄉劃歸練塘區,萬龍、薛間、天心三鄉劃歸城廂區。復建朱家角鎮建制,直屬縣領導;
1955年重新建立朱家角區,對原劃出的六個鄉全部劃回,並把城廂區的盈中、萬壽、城南三個鄉劃歸朱家角區管轄。朱家角鎮仍為縣屬鎮,鎮人民政府改稱鎮人民委員會,建制不變;
1957年,葉龍鄉萬隆片劃歸朱家角鎮;
1958年9月朱家角鎮和葉龍鄉合並,成立紅旗人民公社;
1959年改名為朱家角人民公社;
1961年8月朱家角公社成立城鎮工作組,負責城鎮工作,籌備鎮社分治。1962年2月,鎮社正式分設,朱家角鎮恢復為縣屬鎮,成立鎮人民政府;
1968年鎮政府改名為"鎮革命委員會",1980年恢復鎮人民政府名稱;
1991年,朱家角鎮和朱家角鄉合並成一個縣屬建制鎮。
2000年青浦區行政區劃調整中與沈巷鎮合並為新建制鎮--朱家角中心鎮,是上海目前最大的集鎮。
『叄』 上海有多少年的歷史啦
上海西部在6000年前就已成陸。市區成陸約在10世紀前葉才全部形成。
公元前223年.秦滅楚後設會稽郡,治所在蘇州。會稽郡轄繆縣、由拳縣和海鹽縣。繆縣包括今嘉定、上海兩縣及青浦、松江兩縣大部和市區部分地區。今嘉定縣境內還有一個以繆命名的繆城鄉。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修築了一條由咸陽經湖北、湖南而抵江蘇、上海一帶的寬闊馳道。這說明上海那時還沒有形成城市。
到了晉代上海地區主要依靠漁、鹽之利,經濟已相當發達。南朝梁大同元年(585年),分割原海鹽縣地域置青浦縣和前京縣。唐時將崑山南境、嘉興東境、海鹽北境建華亭縣,縣治設在今松江縣境內,天寶五年(746年),在今青浦東北的吳淞江南岸設置了青龍鎮,直屬華亭縣。
宋初,華亭縣改屬兩浙路秀州(州治在今嘉興)。這時華亭縣以東的海灘,已經成為重要鹽場,宋宣和元年(1119年),隨著松江航道重新疏浚,青龍鎮更見發展。
宋熙寧年間(l068一l077年),貿易中心轉移到華亭東北地區,這里形成居民點,由漁村變成初具規模的小鎮。南宋咸淳三年(1267),在此正式設立鎮治,並派鎮將駐守。因地處上海浦西側,便稱「上海鎮」。元朝至元十四年(l277年),在上海鎮設立市舶司,與廣州、泉州、溫州、杭州、慶元、澉浦合稱全國七大市舶司。本埠市舶司的衙門設在後來的上海縣署內,即今小東門方浜南路的光啟路上。
元朝至元二十八年(l291年),正式建「上海縣」,這是上海建城的開始。到了明代,上海地區商肆酒樓林立,這時,上海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東南名邑」。
明末清初,上海的行政區又進行了沿革,逐步形成了今天上海的規模。
至l840年鴉片戰爭前夕,上海縣東界川沙,南鄰南匯,西接青浦,北連寶山。縣城內有街巷63條,商店林立,鮮萃羽集,地大物博,被稱為「江海之通津,東南之都會」。
鴉片戰爭失敗後, 在上海被迫開埠後的一百多年裡,帝國主義列強紛紛侵入上海,他們在上海競相設立租界。先是英國於1845年在上海建立租界繼而美、法也分別於l848--1849年在上海建立租界;後來英、美租界合稱為「公共租界」。整整一個多世紀,上海成了外國侵略者「冒險家的樂園」。
在19l9年的「五四」運動中,上海工人、學生和各界人士舉行全市性罷工、罷課、罷市斗爭,顯示了上海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愛國主義精神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1925年1月奉軍進人上海,當時的北京政府將上海改為淞滬市。
1927年3月29日上海臨時特別市政府成立。
1930年7月1日上海特別市改稱上海市。
1949年5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
『肆』 上海有多久的歷史有多久
上海的歷史變遷
幾個世紀以來,上海都只是個小漁村,直到13世紀才發展為城鎮。公元751年,在今天的松江首先建起了行政縣,稱為華亭縣;至宋朝(公元991年),松江河南岸青浦東北又有青龍鎮。為了方便交通,商船都選擇今天黃浦外灘為停靠碼頭,河西岸於是逐漸出現一座城市取代青龍鎮,成為新的港口和商業中心。南宋時期(公元1260-1274年),上海地位日益重要,這里商船雲集,熱鬧非凡。公元1292年,元朝在此設立行政縣,到明朝已成為國家的紡織和手工業中心,並建起了第一座廠。清政府在公元1685年設立上海海關,一個國際性大商埠從此發展起來。鴉片戰爭結束後,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根據條約規定,上海被開放成通商口岸,隧進一步淪為國際殖民地。外國資本的入侵壟斷了上海及東南沿岸的手工業,但同時也帶來了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促進了上海的商業、金融、紡織、輕工業和交通運輸。同時,民族工商業也開始成熟起來。上海不僅成為中國的商業金融中心,也控制了國家的工業命脈。
上海西部在6000年前就已成陸。市區成陸約在10世紀前葉才全部形成。
公元前223年.秦滅楚後設會稽郡,治所在蘇州。會稽郡轄繆縣、由拳縣和海鹽縣。繆縣包括今嘉定、上海兩縣及青浦、松江兩縣大部和市區部分地區。今嘉定縣境內還有一個以繆命名的繆城鄉。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修築了一條由咸陽經湖北、湖南而抵江蘇、上海一帶的寬闊馳道。據史載,馳道寬50步,每隔3丈植樹一株。馳道通過今松江西北,「經青浦古塘橋,西通吳城」。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率丞相李斯、少子胡亥等一批文臣武將南下巡遊,曾通過松江西境和青浦南境的橫山、小崑山、三泖地帶,看到當地物產豐富,人眾熙攘,人們劃船在水上交易。這說明上海那時還沒有形成城市。
到了晉代上海地區主要依靠漁、鹽之利,經濟已相當發達。南朝梁大同元年(585年),分割原海鹽縣地域置青浦縣和前京縣。唐時將崑山南境、嘉興東境、海鹽北境建華亭縣,縣治設在今松江縣境內,天寶五年(746年),在今青浦東北的吳淞江南岸設置了青龍鎮,直屬華亭縣。青龍鎮原是三國時吳孫權建造和停泊戰艦的場所。青龍港是吳淞江下游的起點,是唐代對外貿易的新興港口,航運船隻不僅可抵沿海和內河重鎮,而且可直達日本、朝鮮。
宋初,華亭縣改屬兩浙路秀州(州治在今嘉興)。這時華亭縣以東的海灘,已經成為重要鹽場,「人煙浩穰,海舶輻揍」,商業日益發達。宋宣和元年(1119年),隨著松江航道重新疏浚,青龍鎮更見發展。據宋詩人梅堯臣在《青龍雜志》中記載,青龍鎮有二十二橋、三十六坊,還有「三亭、七塔、十三寺,煙火萬家」,時人譽稱「小杭州」。青龍鎮雖如此繁華,但當年作為華亭一個海口的上海,仍然是個荒涼的漁村。後來因為吳淞江下游的淤淺,曾經繁華一時的青龍鎮,就逐漸喪失了作為長江口良港的地位,而日趨蕭條冷落。
宋熙寧年間(l068一l077年),貿易中心轉移到華亭東北地區,這里形成居民點,由漁村變成初具規模的小鎮。南宋咸淳三年(1267),在此正式設立鎮治,並派鎮將駐守。因地處上海浦西側,便稱「上海鎮」。元朝至元十四年(l277年),在上海鎮設立市舶司,與廣州、泉州、溫州、杭州、慶元、澉浦合稱全國七大市舶司。本埠市舶司的衙門設在後來的上海縣署內,即今小東門方浜南路的光啟路上。
元朝至元二十八年(l291年),正式建「上海縣」,這是上海建城的開始。到了明代,上海地區商肆酒樓林立,這時,上海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東南名邑」。
明末清初,上海的行政區又進行了沿革,逐步形成了今天上海的規模。
至l840年鴉片戰爭前夕,上海縣東界川沙,南鄰南匯,西接青浦,北連寶山。縣城內有街巷63條,商店林立,鮮萃羽集,地大物博,被稱為「江海之通津,東南之都會」。
鴉片戰爭失敗後,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指令投降派蓍英和伊裡布同英國全權代表璞鼎查簽訂了《南京條約》。「條約」第三款規定:「自今以後,大皇帝(清道光皇帝)恩准英國人民帶同所屬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等五處港口,貿易通商無礙。」接著,英國又以「理定善後事宜」為借口,於l843年l0月8日又同清政府簽訂了《虎門條約》。「條約」第九款規定:「在萬年和約(指《南京條約》)內言明,允許英人攜帶眷赴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港口居住...但中華地方官必須與英國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擬於何地方、用何房屋和基地,系准英國人租賃。」同年l1月8日,英國首任駐上海領事巴富爾到任。他根據《虎門條約》向上海道台官慕久要求劃出一塊土地作「居留地」,專供英國僑民使用。宮慕久居然以為華洋分居能避免「糾紛」,默許巴富爾的要求。據此,巴富爾在11月l4日發出通告,宣布上海於1843年ll月l7日正式開埠。
在上海被迫開埠後的一百多年裡,帝國主義列強紛紛侵入上海,他們在上海競相設立租界。先是英國於1845年在上海建立租界繼而美、法也分別於l848--1849年在上海建立租界;後來英、美租界合稱為「公共租界」。整整一個多世紀,上海成了外國侵略者「冒險家的樂園」。
在19l9年的「五四」運動中,上海工人、學生和各界人士舉行全市性罷工、罷課、罷市斗爭,顯示了上海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愛國主義精神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1925年1月奉軍進人上海,當時的北京政府將上海改為淞滬市。1927年3月29日上海臨時特別市政府成立。1930年7月1日上海特別市改稱上海市。1949年5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
『伍』 上海有多少年的歷史
上海是從春秋吳國開始到現在,有著將近2500多年的歷史。
名稱由來:
上海,春秋屬吳國 。戰國先後屬越國、楚國,春秋戰國時期,上海是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邑,故別稱為「申」。
晉朝時期,因漁民創造捕魚工具「扈」,江流入海處稱「瀆」,因此松江下游一帶被稱為「扈瀆」,以後又改「扈」為「滬」,故上海簡稱「滬」。
唐天寶十載(公元751年),上海地區屬華亭縣。北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因松江上游不斷淤淺,海岸線東移,大船出入不便,外來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條支流「上海浦」上。
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在上海浦西岸設置市鎮,定名為「上海鎮」。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中央政府把上海鎮從華亭縣劃出,批准設立上海縣,標志著上海建城之始。
(5)青浦歷史有多久擴展閱讀:
上海飲食
上海人稱的本幫菜指的是上海本地風味的菜餚,特色可有用濃油赤醬(油多味濃、糖重、色艷)概括。常用的烹調方法以紅燒、煨、糖為主,品味咸中帶甜,油而不膩。
本幫炒菜中,葷菜中特色菜有響油鱔糊、油爆河蝦、油醬毛蟹、鍋燒河鰻、紅燒圈子、佛手肚膛、紅燒回魚、黃燜栗子雞等,真正體現本幫菜濃油赤醬的特點。
上海蔬菜按季節不同有各種時令菜。馬蘭頭、薺菜、雞毛菜、上海小油菜等都非常清爽。市民早點——四大金剛:大餅、油條、粢飯、豆腐漿。
參考資料:
網路-上海
『陸』 有誰知道青浦區古今有什麼名人嗎
青浦區歷史名人
管道升(1262-1319)
字仲姬,一字瑤姬。女。青浦小蒸人,趙孟頫妻。元延佑四年(1317年)封魏國夫人,世稱管夫人。擅詩、文、書、畫及刺綉。她的楷書和行書,「秀潤天成」,董其昌說與趙孟頫「不可辯同異,衛夫人後無儔」。草書得索靖、皇象遺意。元仁宗曾命她寫《千字文》,用玉軸裝飾,藏於秘書監。畫善花卉、人物、山水,尤工墨竹,論者以為「晴竹新是其始創,其後人模範」。她還曾在湖州瞻佛寺高一丈多、寬一丈五尺余的粉牆上畫竹石圖一堵,《吳其貞書畫記》稱其「晴竹亭亭如生,使人望去清風徐來,寒氣襲骨,抑且用筆熟脫,縱橫蒼秀,絕無婦人女子之態,偉哉!」她信佛,晚年曾畫不少觀音大士像,還綉過《十八應真圖》。傳世作品有47歲在碧浪湖泛舟時所畫的《水竹圖》卷等。
曹知白(1272-1355)
元代書畫家,字又玄,一字貞素,號雲西。青浦小蒸(古時屬浙西華亭)人。今小蒸蘆花庵即曹知白居宅。從小機敏穎悟,很有見識,愛讀書,好黃老之學。家有藏書數千卷,也喜蓄字畫。23歲參加疏浚吳淞江,所提建議很見成效。幾年後又作疏浚,獻填淤成堤之法,受到主辦官員的器重。元至元中被薦為崑山教諭,不久辭去。結交趙孟頫、鄧文原、虞集、王冕等名流,各倪瓚、黃公望交往最密,常以書畫相唱和。
曹知白主要成就在山水畫。他善用淡筆皴擦,簡潔蒼秀,風格獨特,是元代李(成)董其昌稱他為松江第一人。初師馮覲,得其娟秀,亦受趙孟頫的影響。繼而師法李成、郭熙,兼取董源、巨然,筆墨疏秀清潤。晚年身體輕健,書畫功力愈加深厚,畫風由豐潤趨向蒼簡,自成一格。78歲時作《重溪暮靄圖》,黃公望題跋稱他:「老而益進。於今諸名勝善畫家,求之巧思者甚多,至於韻度清越,則此翁當獨步也。」傳世作品有《寒林圖》冊、《疏鬆幽岫圖》軸、《雪山圖》軸、《松林平遠圖》軸,《群峰雪霽圖》軸等。
王圻(明代)
字元翰,諸翟人(諸翟又名紫堤,舊屬青浦縣),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進士,曾任清江、萬安縣知縣,後擢為御史,以敢於直言,與當時宰相張居正等意見相左,出為福建僉事,又以事降為邛州判官,不久後又遷任進賢曹縣知縣、開州知州、陝西布政司參議等職。告老還鄉後,築室於吳淞江畔,闢地種梅萬株,稱之為「梅花原」,以讀書著述為樂。年逾古稀「猶篝燈帳中,丙夜不輟」。明萬曆二十年(1592年),青浦縣宰卓鈿請王圻主纂《青浦縣志》,歷時五年,於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修成,翌年刻竣,全志共8卷32目,為青浦縣第一部縣志。王圻一生著述頗豐,主要有《續文獻通考》、《謚法通考》、《兩浙鹽法志》、《雲間海防志》、《吳淞江議》、《東吳水利考》、《三才圖會》、《稗史匯編》等。卒年81歲,祀於上海鄉賢祠。
王昶(1725-1806)
清代著名學者,字德甫,號述庵,又號蘭泉,朱家角人。乾隆十九年(1754年)中進士,歸入選班。二十二年(1757年)皇帝南巡,王昶獲召試第一,授內閣中書,協辦侍讀,入軍機處,後又擢刑部郎中。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王昶因「言兩淮鹽運提引事不密」而被罷職。受大學士阿桂器重隨其行走軍營九年。因戰功卓著,被乾隆嘉獎,擢為鴻臚寺卿,賞戴花翎,在軍機處行走。不久又升為大理寺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王昶才思出眾,為人正直,執法不阿,深得乾隆信任,曾贊其「人才難得」。從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至五十三年(1788年),王昶先後出任過江西按察使、直隸按察使、陝西按察使、雲南布政使、江西布政使。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王昶64歲,奉調入京,任刑部右侍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提出辭呈。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春,王昶舉家南歸,回到青浦朱家角薛葭浜三泖漁庄,將草堂(原經訓堂)題名為「春融堂」。
王昶一生成就不僅在仕途,更在學術。他好金石考古之學,窮極半生精力收羅商周銅器及歷代碑刻拓本1500餘種,編成《金石萃編》160卷。文學藝術方面,他工詩善文,作品甚多,早年與王鳴盛、吳泰來、錢大昕、趙升之、曹仁虎、王文蓮並稱「吳中七子」他的詩文結集《春融堂集》收有詩、詞、賦、書、論、考辨、解說、策回、序跋等69卷。此外,他還做了大量的文學選編工作,在文學史上較有影響的有《湖海詩傳》和《湖海文傳》。王昶對詞也有研究,編有《明詞綜》和《國朝詞綜》各一部。王昶對家鄉歷代先賢的詩文更是特別鍾愛,曾與婁縣(今松江)庄師洛合輯《陳忠裕公全集》一部;告老還鄉後,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青浦詩傳》編好付刊,為青浦留下了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產。
王昶在方誌學上也有不少積極貢獻,他曾參與纂修《大清一統志》、《續三通》。七十致仕後,主修過《西湖志》、《太倉州志》。王昶還是個教育家,他編撰的《天下書院總志》,為清國史館收藏。王昶在治國方略以及其他方面也有不少著作,如《使楚從譚》、《征緬紀聞》。
嘉慶十一年(1806年),王昶病逝於宗祠,卒年80歲。
何其偉(1774-1837)
字韋人,又字書田,清代名醫、詩人,早年住北干山,號北干山人,晚年遷居重固福泉山麓。何氏為累世名醫,上世居青龍,後遷奉賢,曾祖何王模再徙青浦,還居北干山。父世仁,醫術高明,遠近就醫者極多。其偉幼解四聲,長通六義,以婁縣(今松江縣)庄師洛和邑人王昶為師,詩效陸游,主清徹自見。
何其偉繼承祖業,醫術高超,名滿大江南北。林則徐巡撫江蘇時,因患軟腳病,曾延請何其偉診治,不數日而愈。林則徐禁煙所用的「林文忠公十八味戒煙方」,是何其偉開的處方。林則徐曾手書對聯一副贈給何其偉:「桔井活人真壽客,干山編集老詩豪」,情真意切,道出了何其偉既是名醫,又是詩人的卓越成就。
何其偉於道光十七年(1837年)病故,著有《干山草堂詩稿》、《忝生齋文稿》、《北干山人醫案》、《醫人史傳》、《救逆良方》、《醫葯源流論》等著作。
夏瑞芳(1871-1914)
字粹方,沈巷鎮南庫村人,生於清同治十年(1871年)五月二十三日。民國三年(1914年)一月十日遭人暗殺,終年43歲。
夏瑞芳先世業農,童年時,父母至上海幫佣和擺小攤頭,將他寄養在伯父處看牛。11歲,隨母至滬,入基督教會創辦的清心堂求學;18歲,因父喪輟學,至同仁醫院當了一年徒工,後至文匯、字林等外文報館當排字工,收入漸豐。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與妻舅鮑咸恩、鮑咸昌及同事高鳳池等人,集資四千元,創辦商務印書館,夏瑞芳任經理。商務初創時,只是個小企業,印刷一些教會的書籍、宣傳品以及帳冊之類。翌年,夏瑞芳赴日本考察印刷技術,回國後正當清政府推行新政,廣設學堂,國內掀起了第一個學習外語的熱潮,夏瑞芳抓住時機,聘請專家學者編印大小學堂教科書和《華英初階》、《華英進階》等英語讀本,大量發行,使該館聲譽大增,營業日隆。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商務印書館收買日商修文印書局,並吸收張元濟投資,改組商務印書館為股份有限公司,夏瑞芳繼任總經理。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增設印刷所、編譯所和發行所,次年吸收日資10萬元,進一步改進印刷技術。資金擴充達150萬元,在全國增設85個分館,在香港、新加坡、吉隆坡等地也設有分支機構,使該館從初創時的弄堂小廠,逐步發展成為解放前我國最大的出版事業單位之一。
夏瑞芳在商務印書館的發展過程中,十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曾先後高薪禮聘蔡元培、張元濟任編譯所長,除出版大量具有權威性的教科書外,還出版辭書、學術著作和文學作品。我國歷史最久、影響最大的大型綜合性雜志《東方雜志》,以及《小說月報》、《教育雜志》等,均由商務印館出版發行。一大批知名人士,如嚴復、郭沫若、沈雁冰、黃炎培、陳叔通、胡愈之、鄭振鐸、竺可楨、葉聖陶、周建人、陶行知等,都曾為該館作出過貢獻。陳雲早年也在此館工作、入黨,參加革命活動。
陸士諤(1878-1944)
名守先,字雲翔,筆名雲間龍,朱家角鎮人,生於清光緒四年(1878年)。幼年家道中落,曾為典當學徒,因愛讀稗官野史,被辭退歸里。光緒二十年(1894年),從本鎮名醫唐純齋學醫,遍讀古今醫學專著,學成後,懸壺於青浦、松江一帶。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前後,開始創作通俗小說。
陸士諤一生著作極豐。據不完全統計有七、八十種,其中一類為通俗小說,一類為醫學著作。通俗小說中有社會譴責小說,如《新孽海花》、《孽海花續編》、《官場怪現狀》等;有歷史小說,如《清史演義》、《清朝開國演義》等;有武俠小說,如《三劍客》、《血滴子》等,其中《血滴子》在二三十年代被改編成連台本(京)戲,在滬上演出後,滬、淮、揚、錫等地方劇種也紛紛移植演出;有文言傳奇小說,如《焦窗雨話》等;有擬舊小說,如《新上海》、《新水滸》等。
陸士諤晚年專心整理醫學著作,著有《國醫新話》、《士諤醫話》、《醫學指南》等書,以其醫術精湛、醫德高尚被譽為上海名醫。抗日戰爭期間,陸士諤蟄居滬上,民國33年(1944年)3月,因中風卒於上海寓所,終年67歲。
最近的當然還有陳雲
『柒』 上海的歷史
上海的歷史:
上海歷史悠久,系1986年國務院頒布的第二批38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上海西部在6000年前就已成陸。市區成陸約在10世紀前葉才全部形成。
春秋時期的上海,屬吳國,戰國時期的上海先屬越國,後屬楚國。楚考烈王以黃歇為相,封為春申君,上海是他封邑的一部分,上海的別稱「申」就源出於此。
上海的另一個別稱「滬」,源於「滬瀆」,古時,上海地區的漁民發明了一種竹編捕魚具「扈」,當時還沒有上海這個地名,這一帶被稱為「滬瀆」。
「上海」這一名稱的真正由來始於宋代,當時的上海,已開始成為我國的一個新興貿易港口,那時的上海地區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條叫上海浦,在今外灘至十六鋪的黃浦江中,它的西岸有個上海鎮,這些便是「上海」這一名稱的由來。
元代的上海鎮已有很大的發展,並設立了市舶司。此後,上海鎮又升格為上海縣。明代的上海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棉紡業中心,商業經濟日趨發達。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在上海設立了海關。清乾隆、嘉慶年間,上海逐漸成為中國的貿易大港和漕糧運輸中心,被稱為「江海之通津,東南之都會」。
1843年,在鴉片戰爭後,上海被殖民主義者強迫開辟為通商口岸。1845年,英國首先在上海設立了租界。之後,美國在上海設立租界。
1849年,法國也在上海設立租界。1863年,英美租界合並為公共租界後,上海實際上被劃分為華界、公共租界、法租界三部分,自1843年以後100多年裡,上海成了外國殖民主義者在中國傾銷商品,搜刮原料、錢財的主要口岸,上海因此也有了「冒險家的樂園」之稱。
1925年1月奉軍進人上海,當時的北京政府將上海改為淞滬市。1927年7月7日,上海特別市宣告成立。1930年7月1日上海特別市改稱上海市。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租界收回。
1949年5月27日,上海獲得解放,經過上海歷屆政府與人民長期不懈的改造和建設,上海成為新中國的重要的工商業基地。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上海仍為中央直轄市。上海市劃分為20個市區和10個郊區。
上海,簡稱「滬」或「申」,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滬杭甬大灣區核心城市,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首批沿海開放城市。
上海地處長江入海口,是長江經濟帶的龍頭城市、G60科創走廊核心城市。隔東中國海與日本九州島相望,南瀕杭州灣,北、西與江蘇、浙江兩省相接。
上海市地處東經120°52′至122°12′,北緯30°40′至31°53′之間,面積6340平方公里,位於太平洋西岸,亞洲大陸東沿,中國南北海岸中心點,長江和黃浦江入海匯合處。北界長江,東瀕東海,南臨杭州灣,西接江蘇和浙江兩省。
上海境內缺乏金屬礦產資源,建築石料也很稀少,陸上的能源礦產同樣匱乏。70年代以來開始在近海尋找油氣資源,在多口鑽井中獲得工業原油和天然氣。
據初步估算,東海大陸架油氣資源儲量約有60億噸,是中國近海海域最大的含油氣盆地。附近的南黃海,經過調查和勘探,也發現油氣資源,估算有2.9億噸儲量。東海海水中化學資源豐富,在長江口淺海底下,還發現一些礦物異常區,有鋯石、鈦鐵砂、石榴石、金紅石等重要礦物。
上海市境內天然植被殘剩不多,絕大部分是人工栽培作物和林木。天然的木本植物群落,僅分布於大金山島和佘山等局部地區,天然草本植物群落分布在沙洲、灘地和港汊。栽培的農作物共有100多個種類,近萬個品種。蔬菜多達400多種,居全國之冠,瓜果和觀賞花卉品種也很多。
上海市地處長江入海口、太湖流域東緣。境內河道(湖泊)面積約500多平方公里,河面積率為9%~10%;上海市河道長度2萬余公里,河網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3公里~4公里。
上海市統計局統計公報顯示,2015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總數為2415.27萬人,相比2014年末減少10.41萬人。
統計顯示,2015年末上海市戶籍常住人口1433.62萬人,外來常住人口981.65萬人。相比2014年末,外來常住人口減少14.77萬人,同比降幅為1.5%。
『捌』 青浦博物館的發展歷史
2004年12月8日,在上海市歷史文化名城命名十八周年之際,青浦區博物館新館於舉行了隆重的開館儀式,並正式對外開放,成為青浦區文化事業發展史上的一大盛事。新館的落成開放標志著青浦文博事業的發展邁入了新的階段。青浦博物館自成立以來已有46年的歷史了。解放初期,青浦縣的文物及博物事業由青浦縣文化館管理。1958年10月1日,青浦縣博物館正式成立開館。從此。青浦縣有了專門的文物、博物機構。1959年初,在上海博物館和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的支持下,展出了青浦縣的革命歷史文物,作為博物館的歷史之部。1960年,又在上海自然博物館的指導下,開辟了自然之部,展出了青浦縣自然、地理、物產的各種模型和標本。1960年,青浦縣博物館被評為上海市文教戰線先進集體。
博物館成立以後,同時擔當起了全縣文物古跡的調查、保護、陳列展示的重任。先後多次對全縣的文物古跡進行了普查。1959年至1961年,青浦縣人民政府先後公布了3批32個文物保護單位。1960年至1961年,青浦縣會同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對崧澤古文化遺址進行第一次發掘,出土了大批文物,對研究、探尋太湖地區的原始文化、上海地區史前人類文明的起源具有重大的意義和價值。至2004年,先後有54處文物古跡被評為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中福泉山遺址被評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其它8處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45處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改革開放以後,青浦縣博物館於1978年11月單獨建制,並且恢復了正常的工作,1980年,遷入青浦縣城隍廟舊址辦公。1982年,會同上海市文管會對重固福泉山古文化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取得了重大的收獲,發現了大量新石器時代崧澤文化、良渚文化以及戰國至漢代的墓葬,出土了大批精美文物,在考古學上有非常重要的價值,為上海史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翔實的資料。1984年,陳雲同志為青浦縣博物館親筆題寫了館名。1985年1月21日,青浦縣博物館隆重舉行揭匾儀式,同時舉辦了福泉山出土文物展。1986年,縣博物館拆除了原展覽廳以及城隍廟後院的危房,新建了一座兩層的仿古建築,陳列廳面積達1000多平方米。改造後的博物館已擁有館藏文物近萬件。不但陳列了崧澤、福泉山兩個古文化遺址出土的典型文物,還有介紹古代青龍鎮、青浦建縣、青浦教案、周立春起義等地誌性的陳列,並且介紹了任仁發、管道升、王圻、王昶、何書田、夏瑞芳等歷代青浦名人。尤其青浦古文化的陳列頗具特色,在全國文博界產生了良好的影響。
『玖』 上海這片地方的歷史有多長有什麼考古發現
一直以來,人們印象中的上海,只是一座近代新生的城市,鴉片戰爭之後走向繁華的“東海漁村”,所謂“百年看上海”,歷史非常淺薄,猶如“暴發戶”一般。
然而,上海“控江連海”,地理位置非常優越,又背靠江南膏腴之地,是對外貿易的超級良港,古人難道視而不見?近年來,上海諸多考古發現揭開真相,其中挖出一座古鎮,新發現改寫上海歷史,以至學者感慨:上海已經繁華了一千多年,有著悠久的歷史基礎。
青龍鎮的青龍塔
令人不解的是,作為繁榮程度不下泉州、寧波等海貿港口的青龍鎮,為何長期不為人知,以至直至近代,上海還被視為寂寂無聞的“東海漁村”?更為重要的是,這樣一個曾經繁榮的港口,為何會消失在歷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