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上七大古都都市在哪裡

歷史上七大古都都市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04-14 05:13:31

⑴ 中國七大古都是哪幾個

中國七大古都
(zhongguo qida gu) 通常稱西安、開封、洛陽、北京、南京、杭州為六大古都。1988年4月,「中國古都學會」又決定將河南安陽列入與上述古都並稱的七大古都。從現實看,最能體現古都特點的為西安、北京和南京,三地文物古跡多,基本上保持了古城風貌。洛陽、開封則城市面貌今昔大不相同,文物古跡破壞嚴重,但那些碩果僅存者卻因歷史悠久,而具有較高價值。杭州作為國都的歷史原本較短,現存遺跡不多,故主要以風景城市聞名。安陽是有3000多年歷史的古城,公元前1387年商王盤庚在現市區小屯一帶正式建都,歷時273年,成為商代後期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商之後又有曹魏、後漢、前燕、東魏、冉魏、北齊先後在安陽附近的鄴城建都。但因時間過久,地面文物已破壞殆盡,只有殷墟等少數價值很高的歷史遺存。
中國歷代都城選址的條件是:有充足的水源,以滿足生產和生活的用水需要;地區經濟繁榮,交通便利,故多位於平原、盆地;具有可防可攻的地理優勢,如南京有「龍盤虎踞」之勢,北京有「背山帶海」的形勝等。我國古代都城建設都有周密的整體規劃和施工法度,其主要內容可歸納為:「正朝夕」,「水地以縣」,天子之國應「方九里」,「旁三門」,「有溝樹之固」,「前朝後市」,「左祖右社」,「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市朝一夫」,「王宮門阿五雉」等。這一系列要求正是在我國歷史上長期發揮了重要作用的「禮制」的體現。根據這些要求所營建的都城,一般具有方正嚴謹,左右對稱,棋盤式布局等特點。帝王深居宮中,遠離市,幽靜、安全,又足以體現帝王之尊嚴與天下歸一的願望。商業集中,便於貿易;百姓居小巷之內,既安靜,又便於治安管理。如北京古城,中心有一條庄嚴、筆直的中軸線,中軸線兩側是堂堂正正的對稱街區,城中部有層層疊疊的紫禁城宮殿群。整個北京猶如一個完整的協調的藝術品,結構嚴整,層次分明,布局井然,設計勻稱,棋盤狀街區格外古樸、完整、協調,還有大量方便舒適的傳統住宅四合院與靜謐、優美和凝聚著古老歷史的胡同。北京的這一古都風貌,被丹麥城市規劃學家S·E·R·休森稱為「世界奇觀之一,是一個卓越的紀念物,一個偉大文明的頂峰。」美國城市專家E·貝康稱它為「地球表面上人類最偉大的個體工程。」西安的漢、唐都城,也具有上述北京古都特點,只是在宮廷、街區布局、古城設施等方面因經過幾次遷址,遺址破壞較嚴重。但城區及其附近地下仍保存了非常豐富的文物古跡。
(選自許嘉璐《中國中學教學網路全書·地理卷》)

⑵ 中國的七大古都是哪七個

七大古都:1988年,地理學家譚其驤提議安陽為古都,後安陽被認定為第七大古都,因此就有了七大古都之說:西安、南京、北京、洛陽、開封、杭州、安陽。

1、西安古稱長安,位於黃河流域關中平原中部秦嶺北麓,地跨渭河南北兩岸,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長安自古帝王都,其先後有西周、秦、西漢、新莽、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13個王朝在此建都。豐鎬都城、秦阿房宮、兵馬俑,漢未央宮、長樂宮,隋大興城,唐大明宮、興慶宮等勾勒出「長安情結」。

2、南京古稱金陵,南京是中國著名的四大古都及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千百年來,奔騰不息的長江不僅孕育了長江文明,也催生了南京這座江南城市。南京襟江帶河,依山傍水,鍾山龍蟠,石頭虎踞,山川秀美,古跡眾多。

3、北京是我國的首都,全國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是具有悠久歷史、燦爛文化、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北京是人類文明發祥地之一。戰國時的燕、五代時的前燕和金、元、明、清各朝都先後定都於北京。民國初年,北京仍是首都,稱為京師。

4、洛陽古稱洛邑,洛陽地處中原,居天下之中,山川縱橫,地跨黃河南北兩岸,有著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夏朝、商朝、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後梁、後唐、後晉等十三個王朝在洛陽建都,有十三朝古都之稱,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3處,館藏文物40餘萬件。

5、開封,七朝古都,名勝古跡眾多。公元前364年,魏惠王將都城從安邑(今山西省內)遷往開封(時稱大梁),開封作為都城的歷史由此開始。五代時期,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先後均定都於此,歷經40年。公元960年,趙匡胤建立北宋王朝時,定都開封,長達168年之久,時稱東京,是開封歷史上的鼎盛時代。

6、杭州在五代十國時期為吳越之首都。金朝滅北宋後,皇族趙構逃往南方,令當時稱為「臨安」的杭州成為南宋都城。與蘇州並稱「蘇杭」,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譽。市內人文古跡眾多,以西湖風景區最為著名,周邊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觀遺跡。

7、安陽,位於河南省北部,在黃河以北的京廣鐵路線上,安陽河(洹水)流經市區北側。遠在3000多年以前,商王盤庚遷都到安陽,歷經8代12王254年。聞名中外的殷墟在安陽市區西北2公里小屯村一帶,為商代後期都城遺址。

⑶ 中國的7大古都是哪7個城市

我國七大古都

安陽,西安,洛陽,北京,開封,南京和杭州。

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有文字歷史已經有數千年。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遼闊的國土上,出現了不少具有相當規模的城市,尤其是歷代的國都,因其特殊的地位,更是大興土本,著意修建。這些古都,無論在建築規模、建築模式或建築風格上,都有其獨到之處,往往表現了同時代最高的建築水平,對全國其他城市的建築有特殊的影響,因此可以說,各大古都的建築沿革史,就是一部較完整的城市建築史。我國曾作為國都的城市數以百計,最著名的有七個,號稱七大古都,即安陽、西安、洛陽、開封、南京、杭州、北京。安陽長期以來,我國一直有六大古都之說,並沒有把安陽列人著名古都的行列,為此,不少人從安陽的歷史地位出發,認為這種定論應有所改變。1988年,在河南省安陽市召開了中國古都學會常務理事會會議,把安陽市列為中國古都之一,並被確認為七大古都之首,安陽古都終於獲得了應有的地位。

安陽早在公元前14世紀就被定為都城。當時,商代的第20代國王盤庚把國都遷於殷(今河南安陽小屯村),一直延續到商代末年,歷時273年。在這段時間里,商代統治者大興土木,刻意經營,使殷成為一座古代大都,當時稱大邑商、天邑商、商邑。商代以後,一直到公元6世紀的2000年間,中原王朝曾多次建都於安陽,但在城市建設上沒有什麼成就。由於戰亂,這座古城早已成為廢墟。宋代以後,這里不斷發現殷代文化和建築遺存,特別是解放後,經幾次大的發掘,基本弄清了城市的規模和布局,人們把這些城市建築遺跡稱為殷墟。

殷墟位於洹水之濱,距現在的安陽1公里,東西最寬處10公里,南北最寬處5公里,總面積24平方公里以上,在這片地域中,共發現宮室建築遺址50餘處,大致可以劃分出3個區域。

北區有15處遺址,分布較散,為王室居住區。中區有21處,布局比較整齊,有明顯的南北中軸線,中軸線上排列有3道大門,以及幾處較大的夯土遺跡,是商代宗廟和商王處理政務的地方。南區有10幾處遺址,規模較小,布局零亂,年代稍晚,是商王祭祀的場所。

在宮室遺址西南方大約300米處,有一段梯形壕溝,長750米,深5米,寬10到20米,是人工挖成的宮室防禦設施。王室以外,零散分布著不少民居遺址和手工業作坊遺址。與宮室區隔河相望的洹水北岸迤西3公里處,是商王、貴族的墓葬區.有10幾處大墓。

從殷墟現存的遺跡來看,這座古都已經表現了城市建築方面較成熟的水平。宮室、民居、作坊、墓地的規劃已經比較完善了。宮室建築高大、豪華,最大的房屋達到400平方米,房基夯土厚達2米,有不少整齊、講究的石柱礎和銅柱礎。陵區內大墓,穴深一般達到8~13米,最大的墓面積達到400平方米,道長32米,穴中央用巨大的木料,砍成長方形斷面,互相重疊成為井干形墓室。這些都說明,殷墟在當時已是一座規劃完整,布局清晰,建築物形制完善,建築水平較高的古代都城。

目前,安陽已經成為河南省的一座重要城市,每年都有不少專家、學者前去考察,並吸引著大批遊人前往游覽。

西安

西安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從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10世紀中葉,先後有西周、秦、西漢、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共10個朝代在西安建都,周幽王、秦始皇、漢高祖、漢武帝、隋煬帝、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等近百個帝王在這里度過了他們的宮廷生活。做為古都,歷時1062年,西安古城建都之多,歷史之久,不僅是中國諸城之最,即使在世界名城中也非常罕見。

奠定西安城宏大規模和歷史上的重要地位是從隋朝開始的。隋代開國皇帝楊堅上台以後,命令一個叫宇文愷的著名建築家重新規劃、設計西安城,並負責監督修建。宇文愷為了搞好設計,巡遊了好幾個名城,研究吸取其建築特點,又實地考察了當地的地形特點。他認為:長安城"凋殘日久","舊經喪亂",水量又不足,而城東南的龍首原地勢極好,適宜建大都城,因此新建了長安城,奠定了長安城的規模和總體布局,當時叫大興城。唐代又做了部分修繕和擴建,改稱長安城,做為唐朝的國都。這座都城,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唐長安城一共由三重城牆組成,即外城、皇城和宮城。城牆全部由夯土築成,巍峨高大,平面呈方形。東西長9721米,南北長8651米,總面積約84平方公里。四周有高大的城牆環繞,城牆厚約12米,每面各開3座城門,城外有很寬的護城河。皇城位於全城中軸線的北部,宮城坐落在皇城的北端。

宮城是皇帝和後妃居住的地方,皇帝也在此處理朝政。皇城是朝廷辦事機構所在地。宮城和皇城之間有一道寬闊的橫街,就像一個廣場,可供兵士操練,也是皇帝接受百官及外國使臣朝賀的地方。皇城以外是街坊。

長安城的整體布局和街巷規劃十分嚴整,體現了很高的建築設計水平,它繼承了我國古代都城規劃布局的傳統,中軸對稱,方正規則。南北中軸線為朱雀大街,從外廓城南面正門明德門到皇城正門朱雀門,正對宮城的承天門。官城和皇城與民居嚴格分開,改變了漢代長安城民居與宮室相參的情況。城內地形東北較高,東南較低,市內有6條東西向的高崗地,規劃時利用高崗布置宮室、官府及大型廟宇,以突出城市的主要建築和控制全城的制高點。商業區分別在城東西兩邊居中的地方,叫東市和西市,兩市都設計成"井"字街,各分成9個小區,每區經營一個行業的商品。西市南北長1000餘米,東西寬900多米,四周築有圍牆。居民區由各個街巷分割成110個里坊,每個里坊都是相對獨立的封閉整體。築有夯土的坊牆,設有坊門,大坊有4個坊門,小坊有2個,夜間及遇有禁令或事變,即關閉坊門。各坊內有道路相通,寬約15米,其間有許多小路通到每家門前,稱為坊曲。

全城的街道都是東西向或南北向的直道。大街共有25條,其中東西向14條,南北向11條,街面非常寬闊。其中南北的朱雀大街縱橫整個長安城,街面寬達150米,是長安城的主要街道。其他的街道也都在100米以上,即使是沿城邊的小道也有25米寬。這樣寬闊的街道,主要是為了滿足皇帝出行時的儀式、排場的需要。

長安城的宮殿規模很大,據考證,其主殿含元殿和內德殿的規模遠遠超過故宮的3大殿,城中還遍布寺院,有81座佛寺、28座尼庵、30座道觀、6座女觀、2座清真寺、4座胡襖祠。城中還有較完善的引水和排水系統,反映了當時規劃的細致。

洛陽

洛陽是我國古代非常重要的城市,歷史上,曾經有東周、東漢、魏、西晉、北魏、隋、唐、後梁、後唐等9個朝代在這里建都,因此有"九朝故都"的稱謂。

最早的洛陽城在現今洛陽的西邊,是周代初年,周公平定國內叛亂後,為加強對東方的控制而建立的,叫周王城。周公把反周的商朝遺民遷到這里嚴加看管,他本人也常在這里居住,使城市一天天發展起來,成為當時周天子統治中原地區的重要據點。

洛陽城最興盛的時期是隋、唐時期。隋朝最初建都於長安,後來隋煬帝楊廣殺了他的父親文帝楊堅,當上了皇帝,據說一次巡視到洛陽,站在邱山下視,感嘆說,這么雄偉的地勢,古人為什麼不在這里建都。有一個臣子奉承說,這是前代人留著等你呢。楊廣非常高興,就命令在曹魏洛陽城的南部新造一座城,並遷都於此,稱為東都,這才使洛陽城日益興盛起來。

洛陽城的設計和監督修建也是由宇文愷主持。新城根據洛陽的地理位置,沒有採取和長安城一樣的設計,如並不是南北軸線,左右對稱,皇城和宮城的位置不是居於中間,而是在北部偏西的地方,街道也比長安城窄,一般只有41米寬。

東都城北面遙望邙山,南面對著龍門雙闕,形勢非常險要。平面布局略呈正方形。南北最長的位置是7312米,東西最長的地方是7290米。洛河由西向東橫穿市區,把洛陽城一分為二,河上有四座橋梁連接洛陽南北兩部分。同時,把伊水、že水引人城內,並開了幾道漕渠,使洛陽城的水上交通非常發達。

隋朝營建洛陽,工程非常浩大,每月役使的工匠,達到百萬以上。修築宮殿需從豫章(今江西境內)運來大木,3000人運一根柱,一天僅走二三十里,一根柱子的運力就是10萬工。

唐朝把洛陽做為東都。武則天當政時又改為神都,修建了許多豪華的宮殿建築,如上陽宮、明堂(萬象神宮)等。但安史之亂後,洛陽大部分被毀。之後幾個朝代,雖以洛陽為京城,但國力所限,城市建設方面的建樹很少。

今天的洛陽舊城是宋代修築的。宋仁宗景*v元年(1034年),王增做河南府通判,主持改築了洛陽城,當時城牆是土城。明代洪武六年(1373年),改土城為磚牆,並挖了城壕。當時的城城周圍4公里345步,城高13米,壕深17米,闊10米,有4座城門。明代末年,牆及城內建築毀於戰亂。清代初年,洛陽又得到重建,其規模和建築基本上沿續到解放前夕。

開封

開封位於河南省東部,歷史上,戰國時期的魏國,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以及後來的北宋和金等7個朝代在這里建都。其中最興盛的時期是北宋年間,當時的開封叫做東京。宋東京在我國的城市建築史上佔有重的地位。

東京城的設計和建築非常完善。同其他古代大都城一樣,它也是由外城、內城和宮城3重城組成的。

外城周長19公里,建有堅固的城牆,城牆上每隔155米遠,就建有一處防禦建築。南面開有3個城門,另外還有2個水門,東面和西面各有兩座門,也各有兩個水門。北面開有四個城門。所有的城門都建有瓮城,瓮城上建有城牆。為了守城的需要,整個外城環繞著一條十多丈寬的護城河。河兩旁遍植楊柳。外城遺址明代還存在,但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黃河泛濫,遂被淤沒。

外城內的中央部分是內城,它周長9公里,南、北面各開3個城門,東、西2面各開2個城門和2個水門,內城的主要建築有宮殿、衙門、寺廟、商店、作坊和住宅。

宮城又位於內城的中央,南面開3個城門,北、東、西3面每面只開1座門。城牆上的4個角建有角樓。宮城裡的主要建築基本上是對稱的,排列非常整齊。

城市的街道設計很完善,全城有4條大的幹道,其餘街道基本上以這四條幹道為中心縱橫展開,形成了許多十字路口和丁字路口。

來代的東京城由於經濟的發展和商業的繁榮,在設計上改變了早期都城嚴格的里坊制度和集中設立市場的布局,除了宮城以外,到處都可以看到商店,夜裡還有通宵的夜市,馳名中外的《清明上河圖》中所描繪的,就是這座城市的一個角落。

隨著北宋的滅亡,開封也逐漸衰落。金朝明昌五年(1194年)黃河改道,之後,河道總在開封附近,使開封飽受水災之苦,小災幾乎年年有,大災幾年一次。據記載。黃河侵人開封共達6次,2次侵人外城,4次侵人內城,在附近泛濫達40餘次。這種情況,直到解放後才得到根本的改變。

南京

南京位於長江下游的南岸,東邊和南邊有起伏的低山,把它環抱在一個盆地里。東邊是秦淮河的谷地,北邊是玄武湖,西邊是石頭山、馬鞍山,東北部是鍾山,形勢非常險要,素有"龍盤虎踞"之稱。它是古代的重要城市之一。三國時候的東吳和它以後的東晉、宋、齊、梁、陳等六個朝代都在這里建過都,所以又有"六朝古都"的稱謂。三國時,南京叫建業,東晉以後叫建康,五代十國的南唐國也曾在這里建都,名叫江寧。到朱元璋建立明朝在這里建都時才稱為南京。太平天國時,這里曾改名天京。南京城的基本規模和形制是在明朝確定的。

南京的城牆十分高大、雄偉、堅固。1356年,朱元璋佔領了南京城,他採納了徽州人朱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著意建築城牆。牆用石灰、糯米漿、桐油作拌合料,牆頂用桐油和土作拌合料。修築城牆的時侯,朱元璋還親自到現場檢查質量。城牆底部用花崗岩和石灰岩砌成,一般寬10~18米之間,上部砌大磚,頂部寬4~9米。城高14~21米,平均高度12米多,頂面鋪上石板,可供將士策馬飛奔。城牆外面築有外廓城,周長66. 8公里,比當時號稱世界第一大城的巴黎的城牆還要長8公里,城牆四周還築有碉堡2000座,垛口 13000多個。全城面積120多平方公里。它把南京城郊外的雨花台、紫金山、幕府山等都圍在裡面了。外城共有18個城門。內城共有13個城門,其中一個門叫聚寶門(即現在的中華門),非常雄偉、宏大,是我國最大的古城樓。砌城的大磚是動員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江蘇等5省125個州縣燒制,然後由水路運到南京。城磚的側面都列印著府縣名、監制人和造磚人名。整個城域平面並不是方形的,而是隨地勢起伏而建,南北長達10公里,東西較窄,最寬處5. 5公里。

皇城建在南京城向東擴充的一塊土地上。平面為正方形,內有宮城。皇城的布局體現了封建社會皇權至上的思想。由一條自南而北的中軸線為骨幹,中部建皇宮。午門左為太廟,右建社稷壇,前面延伸為一條大道。兩旁設政府機構。這種設計思想被之後作為都城的北京全盤採用。

外廓城建於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大部分為土質,險要部分用磚砌城門和城牆,共開了18個城門,現已無存。

南京的商業區主要設在秦淮河兩岸,手工業散布於城內,至今還留有不少織綿坊、弓箭坊、皮作坊等地名。

杭州

杭州市位於美麗的西子湖畔,市與湖相互包容,成為一個整體。早在唐代,杭州就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城湖相間的布局和經濟的發展,成為國內一座別具一格的大都市。唐代李華在其《杭州刺史廳壁記》中曾描述當時杭州市"駢檣二十里,開肆三萬家",非常繁華。

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的*H以杭州做國都,這是杭州設都的開始。公元910年,錢*H開始在他於公元893年修建的周長35公里的基礎上修築規模浩大的城垣建築,並同時把城垣內的宮室、街道、河渠、市場、房舍等進行了規劃和修建。此時,西湖也逐漸成為杭州城不可分割的部分。錢*H大規模疏浚了西湖,並在市內挖了3個水池,用竹筒和瓦管接通西湖,引水解決城市用水,同時整修新建了靈隱寺、凈慈寺等佛寺,建立了雷峰塔、六和塔、白塔和保‚m塔等四座名塔,至今仍保留著除雷鋒塔外的三座。為了發展海運交通,當時還對錢塘江進行了整治,溝通了與外省及日本、朝鮮的海上來往。

北宋時期,杭州降為一個州治,但仍是一座名城,知州王濟、鄭戩、沈遘和陳襄都對城市和湖區進行過治理。熙寧二年(1069年),蘇軾任杭州通判(僅次於知州),3年後離任。元*v元年(1066年),54歲的蘇軾又任蘇州知州。這兩次任期內,蘇軾對整治城市和湖區做出了很大貢獻,不僅大規模疏浚了西湖,還疏浚了運河,保證了漕運暢通。

南宋紹興八年(1138年),南宋政權正式定都杭州(當時叫臨安),這是杭州正式成為一個朝代的首都。在100多年的時間里,杭州人口由10餘萬戶,20餘萬人發展到26萬戶,55萬餘人,成為當時全國的第一大城市。統治者在鳳凰山候建大內,王城周圍達9里,北起鳳山門,西到萬松嶺,東到修潮門,南到江干。從朝天門向北,是一條用石板鋪成的長達4300多米的衙街。城內還有數量巨大的坊巷和市集。當時的吳自牧在《夢梁錄》中描寫杭州的景觀時說:"居民室宇高森,接棟連檐,寸尺無空。"為適應當時頻繁的對外交往,朝廷專門設置了四方省館和市舶務等機構,負責接待外賓,在今武林門外建造郭驛,在候潮門外建造都亭驛,作為接待外國使節的賓館。當時的娛樂設施——市也建了很多,就像上海大世界一樣。最大的有五處,即今清河坊附近的南瓦,惠民街的中瓦,羊坎頭的大瓦(上瓦),眾安橋南的北瓦和慶春街的蒲橋瓦(東瓦)。其中北瓦最大。一個瓦市內又分成若干"色欄",每個勾欄內都有名角主演的不同種類的曲藝或戲劇。例如北瓦內就有13座勾欄,分別演出史書、小說、戲劇、相撲、傀儡驪(有杖頭傀儡、懸絲傀儡、水傀儡等)、說唱、渾話、學鄉談、影戲、棍棒、教飛禽等。城內還設有規模宏大的太學、府學、縣學,另外還有眾多的鄉校、家舍館等建築物,每一里巷,至少有一二所,可以看出杭州比較發達的文化建築布局。

元朝佔領杭州後,對城市建築破壞很大,但劫後的杭州仍然顯示出她與當時其他城市的不同風格,以至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來到這里時,情不自禁地稱其為"世界上最名貴富麗之城"。

北京

北京是一座舉世聞名的古城,3000多年前的周朝時期這里是薊城;唐代叫幽州;遼代時期,這里建為南京城,也叫燕京,這是作為都城的開端;金朝叫中都;元朝叫大都;明清時期稱北京。

遼代有5個京城,燕京只是其中之一,但卻是最大的一個。在城市建築上,遼代只是把唐幽州城牆重新修築,另在城內西南建了一個很小的宮城,叫大內,城內宮殿多半沿用前朝建築。金朝佔領燕京後,於天德三年(1151年)由張浩、孔彥舟設計,在舊城基礎上建中都,並於貞元元年(1153年)正式遷都。當時修建的規模很大,宮室、城牆、民居、苑囿都很完備,僅徵用民工即有80萬,還有兵工40萬。但元朝攻破中都後,舊有建築幾乎破壞殆盡。

北京現在的規模和布局大體上是元代奠定的。1215年,蒙古軍隊打敗了金國軍隊,佔領了中都城,建立了元朝。1267年,元朝決定在中都城的東北部,建立一座更大規模的新城,這就是大都城。

大都城由原籍河北邢台地區的劉秉忠負責規劃設計,另外還請了一個名叫黑迭兒的阿拉伯人幫助他設計。當時任都水監的郭守敬也參加了建築工作。

元大都城的總體規劃是在對北京地區進行了多方面調查才確定的。施工中,先按地形的傾斜鋪設地下水道,裝設排水設備,然後才在地面上根據分區布局的原則進行修建。

大都城的平面接近方形,南北長7400米,東面寬6650米。北面有兩個城門,東、西和南面各開了3個城門,城外修有寬闊的護城河。皇城在城內南部的中央,官城又在皇城的南部。城內的主要幹道大都成正南正比,正西正東排列,主要有9條,都通向各城門,只有沿積水潭的東北岸,為了漕運的便利,開了一條斜街。幹道兩旁是縱橫交錯的大街小巷。

大都城的主要建築是宮城,基本上是圍繞太液池建築,主要有兩組宮殿,即大明殿和延春閣。此外還有許多其他宮殿建築,如太後住的西御苑、太子住的興聖宮等等。

明代北京在元大都的基礎上作了一些改造。一是將北邊城牆向南縮進2. 5公里,二是把皇城和都城的南牆分別向南移動,並加築了南面的外城。另外,明北京城的整個布局反映了明朝強調恢復漢族傳統的意向。皇城部分按南京的體制修建,規模很大。整個城市以皇城為中心,按照《周禮·考工記》"左祖右社、前朝後市"的建城傳統,在皇城東西(左)建太廟,西面(右)建社稷壇。並在城南、北、東、西4個方向建天、地、日、月4座壇廟。明北京城的規劃,突出了南北中軸線的地位,從外城南門永定門直到鍾鼓樓,構成長達8公里的軸線,通過9道門闕,直達紫禁城的3大殿,突出了皇宮的威勢。紫禁城的北面堆築了43米高的景山,豐富了城市的主體輪廓。

清代的北京,城市布局、宮城及幹道系統均未更動,只是在內城建立了許多佔地較大的王親貴族府第,在西郊建立了許多離宮園林。這些園林大部分毀於外國侵略者之手。

⑷ 七大古都都是什麼,以前的長安是現在的哪個城市

七大古都:西安、南京、北京、洛陽、開封、杭州、安陽。

古代長安即為現在的西安。

1、西安

古稱長安、鎬京,聯合國科教文組織1981年確定的「世界歷史名城「。長安自古帝王都,其先後有西周、秦、西漢、新莽、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13個王朝在西安地區建都(積年為1077年)。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絲綢之路的起點。豐鎬都城、秦咸陽宮、兵馬俑,漢未央宮、長樂宮,隋大興城,唐大明宮、興慶宮等勾勒出「長安情結」。

2、南京

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南京地處中國東部地區、長江下游、瀕江近海。南京是中國四大古都、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歷史上曾數次庇佑華夏之正朔,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南京地區早在100至120萬年前就有古人類活動,35至60多萬年前已有南京猿人在南京湯山生活。公元229年,吳大帝孫權在此建都,此後東晉、南朝的劉宋、蕭齊、蕭梁、陳均相繼在此建都,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稱。繼此之後,南京又先後成為楊吳西都、南唐國都、南宋行都、明朝京師、太平天國天京、中華民國首都,故又稱「十朝都會」。

3、北京

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世界上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數最多的城市,三千多年的歷史孕育了故宮、天壇、八達嶺長城、頤和園等眾多名勝古跡。早在七十萬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區就出現了原始人群部落「北京人」。公元前1045年,北京成為薊、燕等諸侯國的都城。公元938年以來,北京先後成為遼陪都、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國都。

4、洛陽

古稱京洛、雒陽、斟鄩、洛州、河南府,位於河南西部、黃河中游,因地處洛河之陽而得名,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洛陽有著5000多年文明史、4000年的建城史 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先後有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是隋唐大運河的重要樞紐。牡丹因洛陽而聞名於世,被譽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5、開封

簡稱汴,古稱汴京、汴梁,為八朝古都,河南省地級市。位於河南省中東部,東與商丘相連,西與鄭州毗鄰,南接許昌和周口,北隔黃河與新鄉相望。開封已有兩千七百多年的歷史,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八大古都之一,歷史上的開封有著「琪樹明霞五鳳樓,夷門自古帝王州」、「汴京富麗天下無」的美譽,北宋東京開封更是當時世界第一大城市。

6、杭州

自秦朝設縣治以來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曾是吳越國和南宋的都城,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因風景秀麗,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杭州得益於京杭運河和通商口岸的便利,以及自身發達的絲綢和糧食產業,歷史上曾是重要的商業集散中心。後來依託滬杭鐵路等鐵路線路的通車以及上海在進出口貿易方面的帶動,輕工業發展迅速。

7、安陽

簡稱殷、鄴,河南省地級市,位於河南省最北部,地處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界,西倚太行山,東連華北平原,北鄰邯鄲,南接鶴壁、新鄉。安陽是甲骨文發現地,周易發源地,中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八大古都之一,早期中國華夏文明的中心。先後有商朝以及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等七朝在此建都,有「七朝古都」之稱,安陽殷墟是中國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並為考古學和甲骨文所證實的都城遺址。有殷墟和中國大運河(永濟渠)兩處世界文化遺產。

拓展資料

古都指古代王朝的政治中心,也往往是其經濟和文化中心,因此,它的設置應該比較穩定。但隨著國家政治、經濟的發展以及向外拓張形勢的需要,京都常常從舊都遷往更為合適的新地。

在中國歷史上,不僅許多政權在自身發展中經歷了京都位置的逐步轉移,而且從整體看,歷代京都還呈現出先以東西向遷移為主,後以南北向交替的位置變換。京都的遷移還必須考慮各種地理因素。

中國歷史上統一王朝或者在全局范圍看呈鼎立之勢的大的政權的首都,又稱都、都城、國都、京城。京都既是某一王朝的政治中心,也往往是其經濟和文化中心。

⑸ 中國七大古都分別在哪幾個省份

中國七大古都是:西安、南京、北京、洛陽、開封、杭州、安陽,所在省份分別是:陝西、江蘇、北京、河南、河南、浙江、河南。

1、西安:

在西周時稱為「豐鎬」;秦朝稱「咸陽」;漢朝立名「長安」;西漢末年的公元9年,大司馬王莽正式稱帝,曾改都城長安為「常安」;唐朝稱」長安「;五代時,為」雍州「,明代」西安「,稱呼沿用至今。

2、洛陽:

商朝西亳;戰國時,始有」雒陽「之名;五代時,後梁、後唐、後晉均以洛陽為都,後漢、後周、北宋、金為陪都。後梁稱「西都」,後唐稱「雒京」,後晉至北宋稱「西京」,金稱「中京」。

3、南京:

春秋戰國時期」石頭城「,三國時,改為」建業「。西晉滅吳,改建業為建鄴。後因避晉愍帝司馬鄴之諱,改名建康。隋煬帝時改為丹陽郡。五代西都。南唐立國,定都金陵,改金陵府為江寧府。宋高宗,改江寧府為建康府,作為東都。

元朝,以建康府為建康路。明朝為應天府。太平天國」天京「。民國」南京「。

4、北京:

薊最早,堯的後裔周朝時,在北京建立第一個諸侯國;幽州,古代中國分為九州;涿州范陽郡,漢(劉備住這里);燕都,燕國都城。日下,晉朝時國都的代稱,(明清時書籍中用過)。幽都,唐朝 。范陽,唐朝。燕京,安史之亂之一史思明,在此建國改「范陽」為「燕京」 。

春明,唐朝時國度的代稱(明清時書籍中用過)。京城,唐朝時國度的代稱(明清時書籍中用過)。南京,遼國時,契丹人成北京為「南京」 。燕山,北宋。中都,金國。大興,金國(此時北京實際叫大興。)。大都,元朝(改大興為大都)。汗八里,元朝(蒙古語「大汗的城市」)。

北平,明朝 。北京,明朝 。京師,明朝。宛平,民國。京兆,民國。

5、開封:

秋時期,定名為「啟封」。秦朝「浚儀」作為開封的名稱,一直沿用了八百年左右。公元534年東魏孝靜帝時,設立梁州轄陳留、開封、陽夏三郡。北周武帝建德五年,改梁州為汴州。五代時期,稱之為「東都」或「東京」。

靖康二年(1127年)金國滅北宋後,稱為「汴京」。明朝,朱元璋改汴梁路為北京開封府。

6、杭州:

杭州在周朝以前,屬「揚州之域」。傳說在夏禹治水時,全國分為九州,長江以南的廣闊地域均泛稱揚州。元前21世紀,夏禹南巡,大會諸侯於會稽(今紹興),曾乘舟航行經過這里,並舍其餘杭(「杭」是方舟)於此,故名「餘杭」。

一說,禹至此造舟以渡,越人稱此地為「禹杭」,其後,口語相傳,訛「禹」為「余」,乃名「餘杭」。秦漢稱錢唐。隋王朝建立後,「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現。唐朝改「錢唐」為「錢塘」。清初,在杭州城西沿西湖一帶建造「旗營」,俗稱「滿城」。

7、安陽:

商朝「殷」。「安陽」一名始於戰國。隋朝,鄴城。北魏,相州。金代稱彰德,升相州為彰德府。此為彰德府名稱之始。明、清一直沿用,直到民國初年。

(5)歷史上七大古都都市在哪裡擴展閱讀:

「七朝古都」指現今河南省安陽市。

安陽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甲骨文和易經的故鄉,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安陽位於河南省最北部,地處南北交通要沖,東接齊魯,西倚太行,北瀕幽燕,南望中原,自然環境優越,自古人傑地靈,歷史文化積淀深厚,被譽為「文字之根、文化之根、人祖之根」。

早在2.5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就在這里留下了活動的遺跡,創造了著名的「小南海文化」。

約公元前1300年,商王盤庚率鄰部族遷徙到安陽,歷八代十二王,共255年。這一時期的商王朝疆域遼闊,國力空前強盛,開創了中國上古史的新紀元,也成為公元前14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世界青銅文明的重要代表。

此後,相繼有三國時期的曹魏,十六國時期的後趙、冉魏、前燕,北朝時期的東魏、北齊等在此建都,殷都廢而鄴都起,鄴都衰而相州繼,相州改而彰德立,古都文明的薪火,在安陽這片土地上傳承不斷,安陽成為「七朝古都」。

⑹ 我國七大古都分別是哪裡

一般情況下只有四大古都
西安洛陽南京北京
後來算上開封杭州就六大了
再後來算上安陽就七大
再往後八大加個鄭州
九大十大都是自封的,成都大同等等,都沒有得到廣泛認同。

⑺ 七大古都指哪幾個城市

中國七大古都

(zhongguo qida gu) 通常稱西安、開封、洛陽、北京、南京、杭州為六大古都。1988年4月,「中國古都學會」又決定將河南安陽列入與上述古都並稱的七大古都。從現實看,最能體現古都特點的為西安、北京和南京,三地文物古跡多,基本上保持了古城風貌。洛陽、開封則城市面貌今昔大不相同,文物古跡破壞嚴重,但那些碩果僅存者卻因歷史悠久,而具有較高價值。杭州作為國都的歷史原本較短,現存遺跡不多,故主要以風景城市聞名。安陽是有3000多年歷史的古城,公元前1387年商王盤庚在現市區小屯一帶正式建都,歷時273年,成為商代後期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商之後又有曹魏、後漢、前燕、東魏、冉魏、北齊先後在安陽附近的鄴城建都。但因時間過久,地面文物已破壞殆盡,只有殷墟等少數價值很高的歷史遺存。

中國歷代都城選址的條件是:有充足的水源,以滿足生產和生活的用水需要;地區經濟繁榮,交通便利,故多位於平原、盆地;具有可防可攻的地理優勢,如南京有「龍盤虎踞」之勢,北京有「背山帶海」的形勝等。我國古代都城建設都有周密的整體規劃和施工法度,其主要內容可歸納為:「正朝夕」,「水地以縣」,天子之國應「方九里」,「旁三門」,「有溝樹之固」,「前朝後市」,「左祖右社」,「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市朝一夫」,「王宮門阿五雉」等。這一系列要求正是在我國歷史上長期發揮了重要作用的「禮制」的體現。根據這些要求所營建的都城,一般具有方正嚴謹,左右對稱,棋盤式布局等特點。帝王深居宮中,遠離市,幽靜、安全,又足以體現帝王之尊嚴與天下歸一的願望。商業集中,便於貿易;百姓居小巷之內,既安靜,又便於治安管理。如北京古城,中心有一條庄嚴、筆直的中軸線,中軸線兩側是堂堂正正的對稱街區,城中部有層層疊疊的紫禁城宮殿群。整個北京猶如一個完整的協調的藝術品,結構嚴整,層次分明,布局井然,設計勻稱,棋盤狀街區格外古樸、完整、協調,還有大量方便舒適的傳統住宅四合院與靜謐、優美和凝聚著古老歷史的胡同。北京的這一古都風貌,被丹麥城市規劃學家S·E·R·休森稱為「世界奇觀之一,是一個卓越的紀念物,一個偉大文明的頂峰。」美國城市專家E·貝康稱它為「地球表面上人類最偉大的個體工程。」西安的漢、唐都城,也具有上述北京古都特點,只是在宮廷、街區布局、古城設施等方面因經過幾次遷址,遺址破壞較嚴重。但城區及其附近地下仍保存了非常豐富的文物古跡。

⑻ 中國歷史上的七大古都

1.北京:北京在奴隸社會時期就是燕、薊重鎮,遼的陪都和金、元、明、清的故都,地上地下文物保存非常豐富,為世界聞名的歷史文化古城。這座古城歷史悠久,距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現有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毛主席紀念堂、故宮、北海、天壇、頤和園、明十三陵、萬里長城和中國猿人遺址等重要革命和歷史文物。
2.西安:西安位於關中平原渭河南部,原名長安,曾有周、秦、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各代建都於此。它是世界聞名的歷史古城,遺存有大量地上地下文物,如西周的豐鎬、秦阿房宮、漢長安城、唐大明宮遺址、大雁塔、小雁塔以及明鍾樓、鼓樓、碑林等。周圍還有秦俑博物館、古咸陽城、半坡遺址等。
3.洛陽:洛陽為我國著名的九朝故都,名勝古跡以市南龍門石窟最有名,城東白馬寺是我國第一座佛寺,還有漢魏故城遺址、西周王城、隋唐故城遺址、關林以及大量的古墓葬。
4.開封:開封古稱汴梁,五代的後周和北宋均建都於此,時稱東京,為著名古都之一。文物古跡有鐵塔、繁塔、龍亭、禹王台、大相國寺和北宋汴梁城遺址等。
5.南京:南京為東吳、東晉、南朝、明朝等建都的歷史名城,素有虎踞龍盤之稱。南京文物古跡很多,有石頭城、南朝陵墓、石刻和明孝陵、明故宮遺址、太平天國天王府、孫中山臨時大總統辦公處和中山陵等。
6.杭州:杭州是我國古都之一。秦朝置錢塘縣,隋朝為杭州治,五代時是吳越國都,南宋時以此為行都。杭州是世界著名的游覽城市,名勝古跡很多,如西湖靈隱寺、岳廟、六合塔等。
7.安陽:安陽夏屬冀州,商王河亶甲元年遷都於此,稱相;盤庚十四年自奄遷都於此,稱殷,共歷時237年。戰國末期改稱安陽,後為歷代王朝府、縣、州治所。旅遊名勝以聞名中外的殷墟為中心,名勝古跡遍及全市。

⑼ 七大古都是指的哪幾個城市

西安是為中國七大古都(西安、洛陽、南京、北京、開封、杭州、安陽)之一也是我國黃河流域古代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與雅典、羅馬、開羅並稱為世界四大古都。西安也是我國建都最早,歷時最長的古城,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自西周(公元前1134年)時起,直到唐代,先後有西周、秦、西漢、新莽、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共12個王朝在這里建都,歷經2000餘年。在中國七大古都中,西安的歷史最為悠久。1982年成為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洛陽地處豫西山區,丘陵、山地佔全市總面積的80%以上,平原川區佔全市總面積的10%左右,可利用耕地較少,1990年人均僅有1.2畝;境內大小河流2萬余條,其中常年有水的7600條,而且多屬季節性河流,河道徑流豐枯懸殊;年均降雨600餘毫米,且分布不均,土壤水分蒸發量大,因而以乾旱為主的自然災害頻繁,加之改變生產條件難度大,抗災能力低,嚴重製約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洛陽是國務院首批頌的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七大古都(西安、洛陽、南京、北京、開封、杭州、安陽)之一。 洛陽素稱「九朝古都」,建城史4000多年,在我國七大古都中建都最早,歷時最長,朝代最多。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洛陽長期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以「河圖洛書」為代表的河洛文化是華夏文明的源頭。燦爛的古代文化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豐厚的文化積淀留下了大量的珍貴文物。 南京市是我國中國七大古都(西安、洛陽、南京、北京、開封、杭州、安陽)之一、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江蘇省省會,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江流域四大中心城市之一。轄10區5縣,面積6597平方公里,人口537.44萬人;其中市區面積975.82平方公里,人口265.79萬人。南京位於長江下游寧鎮丘陵區,東距長江出海口300公里,西達荊楚,南接皖浙,北連江淮。境內江河縱橫,低山丘陵起伏,物產豐富,景色壯麗秀美,文物古跡眾多,融山、水、城、林於一體。 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也是中國七大古都(西安、洛陽、南京、北京、開封、杭州、安陽)之一,簡稱京,位於華北地區,面積1.680萬平方公里,東南部為平原,西北部為燕山、太行山山地。北溫帶亞濕潤氣候。1月平均氣溫-9℃--4℃,7月約25℃。年平均降水量600多毫米左右。主要有漢、回、滿、蒙古等民族。工農業發達,傳統工藝品生產歷史悠久,技藝精湛。70萬年前北京猿人即生活於周口店地區,春秋戰國時期燕國建於薊,遼南京、金中都均在此地區,元、明、清三代北京更成為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因此,皇家宮庭、園囿、朝壇及宗教建築遍布,且大多保存完好。更兼長城麗,古運河以此為北端,故文物古跡薈萃是北京旅遊資源的最大優勢。40多年來新建築如雨後春筍,北京是了解新中國的窗口。北京亦不乏自然風景旅遊資源,名山、森林、草原、溶洞、溫泉、湖泊不一而足。因此,北京成為全國最重要的旅遊熱點城市之一。 開封市 位於黃河中下游沖積平原的東部,東經113°52′至115°16′,北緯34°12′至35°01′。全區由黃河沖積形成,低平坦盪。西距省會鄭州70公里,北依黃河,南接黃淮平原,東連華東諸省。開封市轄五縣五區,總面積6444平方公里,人口460萬,其中,市區人口80.1萬。 杭州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錢塘江下游北岸,京杭大運河南端。全市總面積16596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3068平方公里。轄上城、下城、拱墅、江干、西湖、濱江、蕭山、餘杭8個區,臨安、富陽、建德3個縣級市,桐廬、淳安2個縣。以香樟為市樹,桂花為市花。 杭州以其美麗的西湖山水著稱於世,「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表達了古往今來的人們對於這座美麗城市的由衷贊美。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曾寫道:「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西湖,她擁有三面雲山,一水抱城的山光水色,她以「濃妝淡抹總相宜」的自然風光情系天下眾生。 有著2200年的悠久歷史的杭州還是中國七大古都(西安、洛陽、南京、北京、開封、杭州、安陽)之一,人文景觀同樣豐富多彩,古代庭、園、樓、閣、塔、寺、泉、壑、石窟、摩崖碑刻遍布,或珠簾玉帶、煙柳畫橋,或萬千姿態、蔚然奇觀,或山青水秀、風情萬般,尤以靈隱寺、六和塔、飛來峰、岳王廟、西泠印社、龍井、虎跑等最為著名。「江南憶,最憶是杭州!」 安陽位於河南省的最北部,地處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匯處,地理坐標是東經113°37′~114°58′,北緯35°12′~36°22′。她西依太行山,東接華北平原,發源於太行山東麓的一道洹河水從市區穿流而過。安陽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集中,氣候宜人。全年平均氣溫14.1℃,年均降雨量為556.8。 安陽轄五縣(市)四區,即:安陽縣、林州市、湯陰縣、內黃縣、滑縣和文峰區、北關區、殷都區、龍安區,另有一個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總面積為7413平方公里,總人口為533萬,其中市區面積為543.6平方公里,總人口為101.2萬。全市有漢、回、蒙古、滿、壯、苗、藏、朝鮮、土家等43個民族。 安陽是中國七大古都(西安、洛陽、南京、北京、開封、杭州、安陽)之一、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是甲骨文的故鄉、《易經》的誕生地,是早期華夏文明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公元前1300年商王盤庚遷都於殷(今安陽市殷都區小屯一帶),歷經八代十二王255年。安陽地靈人傑,奇人異事層出不窮,如:盤庚遷殷,商王武丁中興,傅說拜相,女將軍婦好請纓,文王拘而演周易,武王伐紂滅殷商,西門豹投巫治鄴地,藺相如降生古相村,信陵君竊符救趙,殺扁鵲刺客伏道,項羽破釜沉舟,曹操鄴城發跡,起義軍雄踞瓦崗寨,歐陽修作賦秋聲樓,三朝宰相韓琦治相州,民族英雄岳飛精忠報國,袁世凱隱居洹上窺全局等。 安陽是紅旗渠精神發祥地,1500多公里長、被稱之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人工天河——紅旗渠,是我們勤勞勇敢的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里程碑和重要標志。

⑽ 七大古都是那些

七大古都:

西安 洛陽 南京 北京 開封 杭州 安陽

中國七大古簡介:

安陽

北京

北京是一座舉世聞名的古城,3000多年前的周朝時期這里是薊城;唐代叫幽州;遼代時期,這里建為南京城,也叫燕京,這是作為都城的開端;金朝叫中都;元朝叫大都;明清時期稱北京。(關注小編,小編會及時奉上最新咨詢。同時也希望廣大網友積極評論並在下方評論區留下你們的見解。)

遼代有5個京城,燕京只是其中之一,但卻是最大的一個。在城市建築上,遼代只是把唐幽州城牆重新修築,另在城內西南建了一個很小的宮城,叫大內,城內宮殿多半沿用前朝建築。金朝佔領燕京後,於天德三年(1151年)由張浩、孔彥舟設計,在舊城基礎上建中都,並於貞元元年(1153年)正式遷都。當時修建的規模很大,宮室、城牆、民居、苑囿都很完備,僅徵用民工即有80萬,還有兵工40萬。但元朝攻破中都後,舊有建築幾乎破壞殆盡。(關注小編,小編會及時奉上最新咨詢。同時也希望廣大網友積極評論並在下方評論區留下你們的見解。)

北京現在的規模和布局大體上是元代奠定的。1215年,蒙古軍隊打敗了金國軍隊,佔領了中都城,建立了元朝。1267年,元朝決定在中都城的東北部,建立一座更大規模的新城,這就是大都城。(關注小編,小編會及時奉上最新咨詢。同時也希望廣大網友積極評論並在下方評論區留下你們的見解。)

大都城由原籍河北邢台地區的劉秉忠負責規劃設計,另外還請了一個名叫黑迭兒的阿拉伯人幫助他設計。當時任都水監的郭守敬也參加了建築工作。(關注小編,小編會及時奉上最新咨詢。同時也希望廣大網友積極評論並在下方評論區留下你們的見解。)

元大都城的總體規劃是在對北京地區進行了多方面調查才確定的。施工中,先按地形的傾斜鋪設地下水道,裝設排水設備,然後才在地面上根據分區布局的原則進行修建。(關注小編,小編會及時奉上最新咨詢。同時也希望廣大網友積極評論並在下方評論區留下你們的見解。)

大都城的平面接近方形,南北長7400米,東面寬6650米。北面有兩個城門,東、西和南面各開了3個城門,城外修有寬闊的護城河。皇城在城內南部的中央,官城又在皇城的南部。城內的主要幹道大都成正南正比,正西正東排列,主要有9條,都通向各城門,只有沿積水潭的東北岸,為了漕運的便利,開了一條斜街。幹道兩旁是縱橫交錯的大街小巷。(關注小編,小編會及時奉上最新咨詢。同時也希望廣大網友積極評論並在下方評論區留下你們的見解。)

大都城的主要建築是宮城,基本上是圍繞太液池建築,主要有兩組宮殿,即大明殿和延春閣。此外還有許多其他宮殿建築,如太後住的西御苑、太子住的興聖宮等等。(關注小編,小編會及時奉上最新咨詢。同時也希望廣大網友積極評論並在下方評論區留下你們的見解。)

明代北京在元大都的基礎上作了一些改造。一是將北邊城牆向南縮進2. 5公里,二是把皇城和都城的南牆分別向南移動,並加築了南面的外城。另外,明北京城的整個布局反映了明朝強調恢復漢族傳統的意向。皇城部分按南京的體制修建,規模很大。整個城市以皇城為中心,按照《周禮·考工記》"左祖右社、前朝後市"的建城傳統,在皇城東西(左)建太廟,西面(右)建社稷壇。並在城南、北、東、西4個方向建天、地、日、月4座壇廟。明北京城的規劃,突出了南北中軸線的地位,從外城南門永定門直到鍾鼓樓,構成長達8公里的軸線,通過9道門闕,直達紫禁城的3大殿,突出了皇宮的威勢。紫禁城的北面堆築了43米高的景山,豐富了城市的主體輪廓。(關注小編,小編會及時奉上最新咨詢。同時也希望廣大網友積極評論並在下方評論區留下你們的見解。)

清代的北京,城市布局、宮城及幹道系統均未更動,只是在內城建立了許多佔地較大的王親貴族府第,在西郊建立了許多離宮園林。這些園林大部分毀於外國侵略者之手。(關注小編,小編會及時奉上最新咨詢。同時也希望廣大網友積極評論並在下方評論區留下你們的見解。)

1949年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重要的歷史文化古跡有:故宮、長城、頤和園、圓明園、天壇、天安門、明十三陵、周口店中國猿人遺址等。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七大古都都市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8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11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9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7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6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5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3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8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