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圓明園及其住在哪裡皇帝的歷史

圓明園及其住在哪裡皇帝的歷史

發布時間:2022-04-14 06:01:56

A. 圓明園是哪個皇帝的故居

圓明園從康熙年間開始動工,一直到咸豐年間被焚毀,都沒有全部完工。歷經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幾任皇帝。不是故居,是皇家園林。

B. 圓明園的建築經歷了幾朝皇帝

·康熙時期: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帝(即清聖祖玄燁)將北京西北郊暢春園北一里許的一座園林賜給第四子胤禛,並親題園額「圓明園」。
·雍正時期:
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帝(即清世宗胤禛)在圓明園南面增建宮殿衙署,佔地面積由原來的六百餘畝擴大到三千餘畝。此後,圓明園不僅是清朝皇帝休憩游覽的地方,也是他們朝會大臣、接見外國使節、處理日常政務的場所。
·乾隆時期:
乾隆帝(即清高宗弘歷)即位後,在圓明園內調整了園林的景觀,增添了建築組群,並在圓明園的東鄰和東南鄰興建了長春園和綺春園(同治時改名萬春園)。這三座園林,均屬於圓明園管理大臣管理,稱圓明三園。
·咸豐時期:
咸豐十年(1860年)8月,英法聯軍攻入北京。10月6日,佔領圓明園。從第二天開始,軍官和士兵就瘋狂地進行搶劫和破壞。為了迫使清政府盡快接受議和條件,英國公使額爾金、英軍統帥格蘭特以清政府曾將英法被俘人員囚禁在圓明園為借口,命令米切爾中將於10月18日率領侵略軍三千五百餘人直趨圓明園,縱火焚燒。這場大火持續了三天三夜。
·同治時期以後:
同治年間(1862~1874年),同治帝准備修復圓明園,供慈禧太後居住。後因財政困難,被迫停止,改建其他建築。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圓明園又一次遭到破壞。清朝覆滅後,一些軍閥、政客、官僚,紛紛從圓明園盜運建築材料,圓明園遺址遭到進一步破壞。

C. 圓明園的歷史簡介

01 圓明園是清代大型皇家園林,建於1709年,是康熙帝給皇四子胤祺的

圓明園是清代大型皇家園林,又稱圓明三園。坐落在北京西北郊,與頤和園毗鄰,由圓明園、長春園和綺春園組成。圓明園的興建經歷了清王朝政治經濟最鼎盛時期,又見證了清王朝的迅速下滑,可以說一座圓明園就是一部清王朝的興衰史。

圓明園建於1709年,是康熙帝給皇四子胤祺的賜園。然後雍正在原賜園加以拓展,後來。乾隆帝在位期間除對圓明園進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還在緊東鄰新建了長春園,在東南鄰並入了萬春園。形成了圓明三園。後又經雍嘉慶、道光、咸豐三位皇帝不斷的改建和裝飾。

圓明園在清室150餘年的創建和經營下,建築面積達20萬平方米,一百五十餘景,有“萬園之園”之稱。後來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焚毀圓明園,之後又遭到匪盜的打擊,使圓明園最後變成了遺址。

賜園。後經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五代皇帝經營了近一百五十多年,最後毀於英法聯軍大火。

D. 在圓明園住過幾個皇帝 都是誰

5個,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

1、雍正

愛新覺羅·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稱為納伊拉爾圖托布汗。康熙帝第四子,母為孝恭仁皇後,即德妃烏雅氏,生於北京紫禁城永和宮。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暢春園病逝,他繼承皇位,次年改年號雍正。雍正帝在位期間重整機構並且對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

加強對西南少數民族的統治,實行改土歸流。並且大力整頓財政,實行耗羨歸公,建立養廉銀制度等。特別是雍正七年(1729年)出兵青海,平定羅卜藏丹津叛亂。

雍正一朝,整頓吏治,在中央創立密折制度監視臣民,並廢除議政王大臣會議,設立軍機處以專一事權。而且改善秘密立儲制度,這樣使得皇位繼承辦法制度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康熙帝晚年諸皇子互相傾軋的局面。

雍正帝的一系列社會改革對於康乾盛世的連續具有關鍵性作用。雍正十三年(1735年)去世,廟號世宗,謚號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睿聖大孝至誠憲皇帝,葬清西陵之泰陵,傳位於第四子弘歷。

2、乾隆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後的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在位六十年,禪位後又繼續訓政,實際行使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最長壽的皇帝。

乾隆帝時期武功繁盛,在平定邊疆地區叛亂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績,維護了國家的統一,並且完善了對西藏的統治,統一了新疆,正式將新疆納入中國版圖,清朝的版圖由此達到了最大化,近代中國的版圖也由此正式奠定。

乾隆帝在位期間,漢學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民間藝術有很大發展,如京劇就開始形成於乾隆年間。但是乾隆帝在位後期奢靡,吏治有所敗壞,多地爆發起義。並且閉關鎖國政策也達到了最高,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禪位於第十五子顒琰。嘉慶四年(1799年)2月7日卒於紫禁城養心殿,享年89歲。廟號高宗,謚號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葬於清東陵之裕陵。

3、嘉慶

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清軍入關後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

年號嘉慶,在位二十五年。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一月十三日出生,母孝儀純皇後魏佳氏(漢族)。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封為和碩嘉親王。

在位前四年是太上皇乾隆帝發號施令,嘉慶帝並無實權。乾隆帝死後才獨掌大權。他懲治貪官和珅,肅清了吏治。但他為了維護政權穩定對統治階級的肅貪力度有限,以致於收效不大。終嘉慶一朝,貪污問題不僅沒有解決,反倒更加嚴重。

他在位期間是世界工業革命興起的時期,也是清朝由盛轉衰的時期。內憂外患此起彼伏,國內爆發了白蓮教起義,清朝統治危機出現。

他繼續推行閉關鎖國和重農抑商政策,導致清朝落後世界大潮,留下千古遺恨。嘉慶帝學習先帝,勤於政事。

在對外交涉中,嘉慶帝力主嚴禁鴉片,對英國侵略者在沿海的騷擾活動保持了高度警惕性。廟號仁宗,謚號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光裕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葬於清西陵之昌陵。

4、道光

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1782.9.16—1850.2.25),原名綿寧,即位後改為旻寧。是清朝第八位皇帝,也是清朝定都北京後的第六位皇帝。

是清朝唯一以嫡長子身份繼承皇位的皇帝。嘉慶皇帝第二子,母為孝淑睿皇後喜塔臘氏,生於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九月十六日。

旻寧在位期間清朝日益衰弱,他為挽救清朝衰落做了一些努力,如整頓吏治,整厘鹽政,通海運,平定張格爾叛亂,嚴禁鴉片,起到了一定積極作用。

他本人力行節儉,勤於政務,但作為一個帝王他的資質不高,加之社會弊端積重難返,清王朝在旻寧的統治時期進一步衰落,和西方的差距也越來越大。

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爆發,中國戰敗,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此後十年旻寧苟安姑息,得過且過,沒有任何學習西方,振興王朝的措施。

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十四日駕崩。在位30年,終年69歲。廟號宣宗,謚號效天符運立中體正至文聖武智勇仁慈儉勤孝敏寬定成皇帝,葬於清西陵之慕陵,傳位第四子奕詝。

5、咸豐

愛新覺羅·奕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清朝第九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的第七位皇帝清朝以及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有實際統治權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後一位通過秘密立儲繼位的皇帝。

奕詝即位後便勤於政事,大手筆的對朝政改革。為了挽救統治危機,咸豐帝頗思除弊求治。他任賢去邪,企圖重振綱紀。

重用漢族官僚曾國藩,依靠其訓練指揮的漢族地主武裝鎮壓太平天國和捻軍起義。提拔敢於任事的肅順,支持肅順等革除弊政。

同時,罷斥了道光朝軍機大臣穆彰阿、耆英等。但此時的大清帝國內憂外患不斷,最後以簽定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收場。咸豐朝以後也因企圖重新扭轉對內交外困的局面而開啟洋務運動。

咸豐帝在位十一年,咸豐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崩於承德避暑山莊,享年31歲。廟號文宗,謚號協天翊運執中垂謨懋德振武聖孝淵恭端仁寬敏庄儉顯皇帝,葬於定陵,死後由其子載淳繼位。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告訴你一個真實的圓明園

E. 在圓明園居住過的皇帝有哪些

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 。

圓明園始建於康熙46年(1707年),但最初不是皇家園林,是康熙皇帝賜給皇四子胤禛(即後來的雍正皇帝)的花園。

雍正登基後才開始將圓明園作為皇家園林,並拓展原賜園,並在園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正殿以及內閣、六部、軍機處諸值房,御以「避喧聽政」。

哪就是說,在圓明園居住過的應該是雍正之後至圓明園被毀之間的歷代清帝。

另外同治十二年(1873年)冬查勘,園內尚存有建築13處。如,圓明園的蓬萊瑤台、武陵春色、藏舟塢,綺春園的大宮門、正覺寺等。 第二次火燒圓明園是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再次放火燒圓明園,將殘存的13處皇家宮殿建築徹底焚毀。

所以不排除同治、光緒也在這殘余的建築中居住過。 到宣統(溥儀)時,圓明園已徹底被毀,應該就不計入內了。

F. 哪位皇帝在圓明園住過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帝將北京西北郊暢春園北一里許的一座園林賜給第四子胤禛,並親題園額「圓明園」。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帝在圓明園南面增建宮殿衙署,佔地面積由原來的六百餘畝擴大到三千餘畝。此後,圓明園不僅是清朝皇帝休憩游覽的地方,也是他們朝會大臣、接見外國使節、處理日常政務的場所。此外還有乾隆、嘉慶、道光、咸豐這幾位皇帝在圓明園住過。 咸豐十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10月6日,佔領圓明園。10月18日被侵略軍縱火焚燒。

G. 圓明園的資料和歷史背景

圓明園是清代大型皇家園林,又稱圓明三園。坐落在北京西北郊,與頤和園毗鄰,由圓明園、長春園和綺春園組成。圓明園的興建經歷了清王朝政治經濟最鼎盛時期,又見證了清王朝的迅速下滑,可以說一座圓明園就是一部清王朝的興衰史。
圓明園的資料和歷史背景
圓明園建於1709年,是康熙帝給皇四子胤禛的賜園。然後雍正在原賜園加以拓展,後來。乾隆帝在位期間除對圓明園進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還在緊東鄰新建了長春園,在東南鄰並入了萬春園。形成了圓明三園。後又經雍嘉慶、道光、咸豐三位皇帝不斷的改建和裝飾。圓明園在清室150餘年的創建和經營下,建築面積達20萬平方米,一百五十餘景,有「萬園之園」之稱。後來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焚毀圓明園,之後又遭到匪盜的打擊,
查看全部4個回答
2021圓明園景點攻略,帶你走進神秘的園!
值得一看的圓明園景點相關信息推薦
去北京旅遊要怎麼玩?超贊圓明園景點詳細介紹北京旅遊景點!可以看眾多網友分享的圓明園景點和經驗分享,真實點評,還有當地向導免費咨詢!!
張家界航行旅行社有..廣告
【攜程】北京圓明園 訂門票上攜程 說走就走!
值得一看的北京圓明園相關信息推薦
攜程門票價格低,即時預訂,無需等待,入園有保障!攜程旅遊,海量門票,投你所好!
攜程旅行廣告
更多專家
圓明園的資料和歷史背景
專家1對1在線解答問題
5分鍾內響應 | 萬名專業答主
馬上提問
最美的花火 咨詢一個初等教育問題,並發表了好評
lanqiu

H. 圓明園是清朝哪個皇帝在裡面住過

清代皇帝居住圓明園的情況,清華郭黛姮教授在《遠逝的輝煌:圓明園建築園林研究與保護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中有分析,系根據《起居注冊》和《穿戴檔》等檔案文獻統計,以下摘錄自該書「五朝皇帝園居概況及規律」:

雍正帝是圓明園的始創者,雍正三年其所作《圓明園記》稱:「時逾三載,僉謂大禮告成。百務具舉,宜寧神受福,少屏煩喧。」其時圓明園的規制已大體具備,最重要的宮門區和正大光明、勤政親賢、九洲清晏諸景均已建成。雍正帝於雍正三年八月二十七日首次駐蹕圓明園,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在圓明園駕崩,平均每年駐園時長乃206.8天。自雍正四年起,皇帝每年駐園的時間均長於在宮時間。雍正帝不舉木蘭,故通常於正月幸園後,春、夏、秋三季(正月至九月)多在圓明園居住,僅逢郊祀齋戒、視朝等大典時方才回宮,冬季(十月至十二月)則住在紫禁城。雍正帝在雍正九年以後基本上二月才開始駐園。

乾隆帝在位期間對圓明園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使得這座離宮成為真正的「萬園之園」。乾隆帝於乾隆三年正月十一日首次駐園,嘉慶元年退位為太上皇後仍長期居於園內。嘉慶三年十月十日離開圓明園回宮,次年正月初三崩於紫禁城。這六十一年間乾隆帝每歲均臨幸御園,一年中駐園之日最多達251天(乾隆五年),最少只有10天(乾隆四十五年),平均每年為126.6天。乾隆帝早期沿雍正舊習,春、夏、秋三季駐園,冬季住宮。乾隆六年初舉木蘭之後,每年秋季在熱河行宮度過的時日漸增,兼之皇帝本人喜好四處巡幸,因此乾隆住在紫禁城的天數每年大體上差不多,駐園的天數則變化很大。乾隆時期圓明園的建設達到高潮,但皇帝平均每年的駐園天數反不及雍正、嘉慶、道光、咸豐四帝。

嘉慶帝於嘉慶元年正月九日以嗣皇帝的身份首次駐園,嘉慶二十五年七月十八日最後離開圓明園赴熱河。嘉慶時期主要擴建了圓明園的附園綺春園,使三園規模達到鼎盛。嘉慶帝在位期間,除嘉慶四年、五年在宮居喪外,其餘年份均有駐園,一年中駐園天數最多達247天(嘉慶十九年),最少為111天(嘉慶元年),平均每年162天。

道光帝於道光三年正月十二日首次駐園,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在圓明園駕崩。道光年間秋獮禮廢,皇帝較少巡幸別處,從三年至二十九年間平均每年駐園時間達260.1天,道光二十九年有355天駐蹕圓明園,是五朝中最長的;而同期平均一年住紫禁城的時間只有90.9天,僅為駐園時間的三分之一略強,圓明園在道光朝的地位可見一斑。

咸豐帝於道光三十年正月繼位,當年二月「乙丑,恭移大行皇帝梓宮安奉正大光明殿……自是日始,上居飛雲軒苫次。」在園居喪,至九月十八日梓宮發引後回宮。咸豐帝於咸豐二年四月二十二日正式駐園理政,咸豐十年八月八日倉皇辭園北狩,其間元年、三年、四年亦未駐園有駐園記載的七年中,平均每年駐蹕時日達216.4天。

總的來說,五朝皇帝駐蹕御園的活動規律大體相似,具有一定的季節性,即咸豐帝御制詩中所謂「上林宜夏不宜冬,冬孟乘時返禁宮」之意。《養吉齋叢錄》載:「曩制,正月上辛,郊禮告成,即移蹕御園。蓋國家以得辛為上吉也。……初次幸園,具鹵簿,作樂以迓新韶吉祉。初次由園回宮,禮亦如是。如值齋期,則排羽仗,而設樂不作。」實際上至少有一半左右的年份,並非在郊禮告成的辛日當天移駐圓明園,常常提前數日或延遲數日。最早有正月初四即駐園的(如乾隆二十三年、嘉慶二十四年),最晚也有五月二十三日方開始駐園的(乾隆十六年,是年正月二十至五月二十二皇帝南巡)。「至冬還宮,向時多以仲月,其後或以季月,宮眷皆從,俗謂之『大搬家』。」雍正至道光前期多在十月中回宮,道光十七年後至咸豐朝則多延至十一月方始回宮。

I. 圓明園的歷史資料

1.如何建成:

圓明園主要興建於康熙末年與雍正時期,康熙四十八年,康熙皇帝將北京西北郊暢春園北的一座園林賜給其第四子愛新覺羅·胤禛,並親自為園林題名「圓明園」。雍正時期,雍正皇帝下令對圓明園進行了擴建,工程大體包括三大部分:仿照了紫禁城中軸對稱的形制,向南延伸了中軸線並修建了宮殿區,新辟了大宮門等。

第二部分,向北、東、西三面拓展,修建了亭、榭、樓、閣等。第三部分,修建了福海及其周圍的建築群。至此,經過擴建後的圓明園,佔地面積達到三千畝左右。至此,圓明園的格局基本形成。乾隆帝繼位以後,又對圓明園內的園林的景觀進行了調整,增加了新建築群,並且在圓明園的東面和東南面修建了長春園和綺春園。這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圓明三園。

2.如何佔領與破壞:

咸豐十年(1860)8月,英法聯軍攻入北京。10月6日,佔領圓明園。從第二天開始,軍官和士兵就瘋狂地進行搶劫和破壞,為了迫使清政府盡快接受議和條件,英國公使額爾金、英軍統帥格蘭特以清政府曾將英法被俘人員囚禁在圓明園為借口,命令米啟爾中將於10月18日率領侵略軍三千五百餘人直趨圓明園,縱火焚燒。這場持續了兩天兩夜的大火,將圓明園燒成一片廢墟。

同治年間(1862~1874),同治帝准備修復圓明園,供慈禧太後居住。後因財政困難,被迫停止,改建其他建築。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圓明園又一次遭到破壞。清朝覆滅後,一些軍閥、政客、官僚,紛紛從圓明園盜運建築材料,圓明園遺址遭到進一步破壞。

閱讀全文

與圓明園及其住在哪裡皇帝的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1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7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