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廣濟橋/湘子橋的傳說
[傳說典故]湘子橋第一張照片的故事(圖) 2009-1-9 11:37:37 來源:《潮州》1992年第3期 作者:鄭培豐 庄義青 被譽為我國古代四大名橋之一的潮州湘子橋(其他三座為趙州橋、蘆溝橋、洛陽橋),不但歷史悠久,建築壯觀,而且洲梁與浮梁相結合,橋道和橋市相結合,具有獨特的功能與風貌。從宋代初建時起,著名詩人楊萬里便有「玉壺冰底卧青龍,海外三山墮眼中」的題詠。 名橋的不同命運 若問湯姆遜為什麼要冒著性命危險來拍攝湘橋照片呢?他是這樣說的:「潮州韓江橋也許是中國的一條最值得提的橋梁。它和倫敦老橋一樣,它們都為城市提供了一個可供居民做生意的地方。」原來他的著眼點在「橋市」。湘子橋歷史悠久規模宏大的橋市確實堪稱中國第一,也是世界所罕見的。上面已提到,明宣德期間王源在橋上建造的126亭屋和24座橋樓,不可能只是單純為了點綴景觀和遮蔽風雨,而是當時的中國東南沿海一帶的資本主義商品生產,已經有了最新的萌芽。潮州人利用橋屋來做生意也許比大街通藺更有利於招徠和流通。到了清代,商品物資交流更是進一步活躍。潮州府城人口稠密,士商富足,湘橋橋市更為繁榮。丘逢甲在《廣濟橋》(即湘子橋)詩中便寫出了「五州魚菜行官帖,兩岸鶯花集妓蓬」、「漲痕雨急三門信,夾道風喧百果香」的情景。五州是指潮州、嘉應州、汀州、贛州、寧州,這么廣闊地區的食鹽、魚鹽均由橋市發運,稱為「橋鹽」,一年稅額高達16萬兩白銀。至於「百果香」一句,丘氏自注說「賣果者千筐萬簍畢集於橋」。看來橋市有向專業化市場發展的趨勢。當時,不但橋面上熙熙攘攘,油欄畫檻,橋下江湄,還有成列的「花艇」,稱為「六篷船」,(趙翼《詹曝雜記》寫作綠逢船)。有的船布置清雅,蛋家姑才貌出眾,竟可與珠江花艇媲美。真是「春水三篙湘子渡,紅欄一曲女兒花。」(《韓江記》)。這也是當年橋市生活繁華的一個側面寫照。 湯姆遜先生將湘子橋與倫敦橋相提並論自有他的見地和道理的。除了橋上做生意這一點相似外,倫敦橋也是舉世聞名的古橋。其前身木橋比湘子橋還古老。公元1176年開始改建成石橋有條有理,這又與湘橋初建石洲大致同時。石橋時代,上面建有房舍和教堂,後來陸續拆除。至19世紀,改建成一座五拱花崗岩大石橋,長度約為湘橋三分之二,寬度則超過湘橋石洲。這就是湯姆遜所指的此名橋「提供了可供市民做生意的地方」。它也是泰晤士河第一橋。令人不敢置信的是到了1968年,「橋上做生意」竟變為「做橋的生意」。倫敦橋被作價賣給美國阿利桑那州的哈瓦蘇湖城,全部被拆御裝運出國。恐怕這是湯姆遜先生做夢也想不到的。同樣是他所始料不到的是他當年冒著風險拍攝下來的湘橋照片,今天卻成為潮州人修復湘橋舊景觀的難得參證。這豈非「橋」的命運,也與世人一樣,有衰旺窮通之別么。筆者以為這也許給人們一點什麼啟示吧!
㈡ 湘子橋的歷史沿革拜託各位大神
湘子橋 湘子橋即廣濟橋,是我國現有四大古橋之一,在廣東省潮州城東門外,橫卧在滾滾的韓江之上,東臨筆架山,西接東門鬧市,南眺鳳凰洲,北仰金城山,景色壯麗迷人。民謠唱曰:「到廣不到潮,枉費走一遭;到潮不到橋,白白走一場」。 廣濟橋,俗稱湘子橋,宋乾道七年(1171年)太守曾江創建,初為浮橋,由八十六隻巨船連結而成始名「康濟橋」。 廣濟橋以其「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獨特風格與趙州橋、洛陽橋、蘆溝橋並稱中國四大古橋,被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譽為「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梁」。 淳熙元年間(1174年)浮橋被洪水沖垮,太守常煒重修之,並創傑閣於西岸,開始了西岸橋墩的建築,至紹定元年(1194年)歷五十四年間,朱江、王正功、丁允元、孫叔謹等太守相繼增築,完成了十個橋墩的建造。其中又以淳熙十六年(1189年)太守了允元建造的規模最大、功績最著而改稱西橋為「丁公橋」。 紹熙五年門 194年),太守沈宗禹「皤石東岸」,築「蓋秀亭」,並稱東橋為『濟川橋』,接著,太守陳宏規、林驃、林會相繼增築,至開禧二年(1206年)歷時十二年,建成橋墩十三座。東西橋建起來後,中間仍以浮舟連結之,形成了梁橋與浮橋相結合的基本格局。 宋末至元代,廣濟橋又有諸多興廢,明宣德十年(1435年),知府王源主持了規模空前的「迭石重修」,竣工後「西岸為十墩九洞,計長四十九丈五尺;東岸為十三墩十二洞,計長八十六文;中空二十七丈三尺,造舟二十有四為浮橋」,並於橋上「立亭屋百二十六間」,更名為「廣濟橋」。 正德八年(1513年),知府譚綸又增一墩,減浮船六隻,遂成「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獨特風格。 清雍正二年(1724年),知府張自謙修廣濟橋,並鑄鉎牛二隻,分置西橋第八嫩和東橋第十二墩,意在「鎮橋御水」。道光二十二年門(1842年)洪水,東墩鐵牛墜入江中。故有民謠:「潮州湘橋好風流,十八梭船 二十四洲,二十四樓台二十四樣,二隻鉎牛一隻溜」。 梁舟結合的格局,使廣濟橋形成了自己的三大特點: 第一、「十八梭般廿四洲」 梁舟結合,剛柔相濟,有動有靜,起伏變化,是廣濟橋的一大特色。其東、西段是重瓴聯閣、聯芳濟美的梁橋,中間是「舳艫編連、龍卧虹跨」的浮橋。這簡直是一道妙不可言的風景線。清乾隆間有詩贊道:「湘江春曉水迢迢,十八梭船鎖畫橋。」「湘橋春漲」因而列「潮州八景」之首。從結構上說,梁舟結合,實開世界上啟閉式橋梁之先河。啟閉的作用主要在於通航、排洪,正如《粵囊》記載:「潮州東門外濟川橋……晨夕兩 開,以通舟棋。」而每當韓江發洪水,又可解開浮橋,讓洶涌澎湃的洪流傾瀉。還有關卡的作用,「郡縣以廣濟橋為鹽船所必經,乃始榷取鹽稅」。後來,上級甚至派人與潮州府共管,方誌有載:「清雍正三年(1725),由鹽運同駐潮州與知府分管橋務,東岸屬運同掣放引鹽,西岸屬潮州府稽查關稅。」 第二、「廿四樓台廿四樣」 廣濟橋草創階段,便有築亭、「覆華屋」於橋墩上的舉措,並冠以「冰壺」、「玉鑒」等美稱。明宣德年間,知府王源除了在5OO多米長的橋上建造百二十六間亭屋之外,還在各個橋墩上修築樓台,並分別以奇觀、廣濟、凌霄、登瀛、得月、朝仙、乘駟、飛躍、涉川、右通、左達、濟川、雲衢、冰壺、小蓬萊、鳳麟洲、摘星、凌波、飛虹、觀灧、浥翠、澄鑒、升仙、仰韓為名。至此,橋樓之設,乃造其極。誠如明代李齡在《廣濟賦》中所雲:「方文一樓、十丈一閣,華稅彤撩,雕榜金桷,曲欄橫檻,丹漆黝堊,鱗瓦參差,檐牙高啄……」古代嶺南風雨橋是常見的,但規模如此之大,形式如此之多,裝飾如此之美,確實是世罕其匹。 第三、「一里長橋一里市」 廣濟橋是「全粵東境,閩、粵、豫章,經深接壤」的樞紐所在,橋上又有眾多的樓台,因此,很快便成為交通、貿易的中心,成為熱鬧非凡的橋市。天剛破曉,江霧尚未散盡,橋上已是「人語亂魚床」了。待到晨曦初露,店鋪競先開啟,茶亭酒肆,各色旗幡迎風招展,登橋者抱布貿絲,問卦占卜,摩肩接踵,車水馬龍,正如李齡《廣濟橋賦》所描寫的:『諾夫殷雷動地,輪蹄轟也;怒風搏浪,行人聲也;浮雲翳日,揚沙塵也;向遏行雲,聲報林木,遊人歌而驛客吟也;鳳嘯高岡,龍吟瘴海,士女嬉而蕭鼓鳴也;樓台動搖,雲影散亂,沖風起而波浪驚也……」活脫脫地就像一幅活動的《清明上河圖》。無怪乎,遊客會鬧出了「到了湘橋問湘橋」 的笑話。 廣濟橋的夜色又別有一番情趣:「吹角城頭新月白,賣魚市上晚燈紅。猜拳蛋艇猶呼酒,掛席鹽船恰駛風。」明月初上的廣濟橋,酒肆中燈籠高懸,蛋艇里猜拳行令,妓篷中絲竹細語,真是「萬家連舸一溪橫,深夜如聞鼙鼓鳴」,待到「遙指漁燈相照靜」,已是「海氛遠去正三更」。 這座充滿神奇的大橋,每一個橋墩距今都有幾百年的歷史,從宋代建成第一個橋墩到形成「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格局,前後共延續了300多年。在古代生產力落後的情況下,在大江上建造這樣的大橋,其難度是超乎人們想像的,故潮州民間便流傳許多「仙佛造橋」的傳說。 據說,韓愈刺潮後,時常登東山門(即今筆架山)遊玩。但深感過江之苦,便請他的侄孫韓湘子和廣濟和尚一起造橋。 韓湘子造東面一段橋,請八仙來幫忙。韓湘子親自去鳳凰山取石,把石頭都變成黑豬,一路趕來,但最後一群豬剛趕到鳳南時,給一個孕婦識破,怪叫起來:石頭怎會走路!一句話泄破了天機,石頭再也趕不動了,因此韓湘子負責的那東面最後幾墩沒有修起來。 廣濟和尚造西南一段橋,也請來十八羅漢幫忙。他親自去桑浦山開取石頭,把石頭點化成群烏羊,一路趕來。但當最後一群烏羊趕到半路時,碰到當地一個惡霸地主,存心想奪取這些羊,便說:「你這和尚哪來的羊呀!分明是我家的。」廣濟和尚被糾纏得不耐煩,便說:「既然是你家的羊,便趕到你田裡去吧!"地主把羊一齊趕到他自己的田裡去,卻變成一座座烏石山,把地主的良田壓掉了。相傳這就是浮洋烏洋山的由來。 因此,最後一批黑豬,烏羊沒有及時趕來,中間一段橋便沒法修攏。怎麼辦?天又快亮了。八仙中何仙姑只好將手中的蓮花瓣拋向江心 化成十八條梭船;廣濟和尚一見,立即拋下禪杖,化成一根大藤,把十八隻大船拴住,成為浮橋。這樣,人們為紀念仙佛合力造橋的功績,便把此橋既稱為「湘子橋」,又叫「廣濟橋」。 「湘橋春漲」是「潮州八景」之一:時當暮春三月,韓江水漲,河面增闊,湘子橋東西段中間十八梭船連成一線,真似長龍卧波。觀上游兩岸的滴翠竹林,下遊仙洲盛開的桃花和沿江的綠柳都象浮在水面,景色宜人,一似三湘。這一番景緻在清乾隆進士鄭蘭枝盛傳海內外的「潮州八景」詩中,描繪得絕妙:「湘江春曉水迢迢,十八梭船鎖畫橋。激石雪飛樑上冒,驚濤聲徹海門潮。鴉洲漲起翻桃浪,鱷渚煙深濯柳條。一帶長虹三月好,浮槎幾擬到雲霄。」 隨著歷史的變遷,廣濟橋幾經修築。1958年對全橋進行加固維修,並拆除十八梭船,改建為三孔鋼桁架及兩處高樁承台式橋梁。1976年又一次進行擴建成現狀。1988年3月,廣濟橋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㈢ 湘子橋的長度是多少
全橋長:517.95米,計東岸橋墩十二座加橋台一座,十二孔,長283.4米,西岸橋墩八座七孔,長173.3米,橋寬5米,中間97.3米,仍以十八木船連接。
㈣ 潮州廣濟橋至今有多久了
廣濟橋建成至今已有八百多年歷史,古稱康濟橋、丁侯橋、濟川橋,俗稱湘子橋,位於潮州古城東門外,橫跨韓江,聯結東西兩岸,為古代廣東通向閩浙交通要津,也是潮州八景之一,廣濟橋始建於南宋乾道六年至寶慶二年,明宣德年間擴建,至嘉靖九年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解放前夕廣濟橋已殘破不堪,1958年對全橋進行加固維修,並拆除了十八梭船,改建為三孔鋼架及兩處高樁承台式橋梁。
㈤ 潮州廣濟橋有什麼歷史嗎
有抗戰歷史。
㈥ 塘棲的廣濟橋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廣濟橋,曾名通濟橋、碧天橋,俗稱長橋。位於杭州市餘杭塘棲鎮西北,南北向橫跨於京杭大運河上,如長虹卧波,是古運河上僅存的一座七孔石拱橋,也是大運河上保存至今規模最大的薄墩聯拱石橋。從橋下拾級而上,感覺像是在爬山。走到橋頂,可以看到古鎮的全貌。1989年列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文名
塘棲廣濟橋
別稱
通濟橋
位置
杭州市餘杭塘棲鎮
類型
七孔石拱橋
塘棲廣濟橋
廣濟橋,其始建年代不祥,已無從考證,據說橋建成於唐寶歷至林得年間。明代弘治二年一個姓陳的僧人,為了建橋募捐一直到了北京,得到了皇太後的賞賜,也得到了宮中的眾嬪妃與朝廷大臣們的資助。所以清光緒《塘棲志》卷三《橋梁》載:「通濟長橋在塘棲鎮,弘治二年建。」到了弘治十一年建成。
後世五百多年中,橋不斷得到重修和修補。如今橋全長78.7米,面寬5.2米,矢高7.75米,中孔凈跨15.6米。七孔,拱券縱聯並列分節砌築,橋兩坡各設石階80級。石欄板素麵,欄板兩端為卷雲紋抱鼓石,共有望柱64根,四角望柱上刻覆蓮。廣濟長橋勢如長虹,造型秀麗,歷經500餘年仍雄踞京杭大運河之上,成為歷史滄桑的真實見證,連同江南的富庶、繁盛,和著槳聲、船夫號子聲寫進了京杭大運河500年的興旺漕運史中。
塘棲廣濟橋現況
廣濟橋是「保」還是「拆」的爭議曾延續了好幾年。在省委、省政府領導的重視下,投資興建了一條復線航道,目前對老航線實施封航,使廣濟橋免受繁重航行壓力,文物得到有效保護。
廣濟橋是塘棲的驕傲,有人稱它為塘棲的龍鼻,高峻挺拔。以前,這里的民間還有「走橋」的民俗。每年正月十五元宵節,除了吃元宵、迎花燈、猜燈謎外,還有走橋祈福的說法。走橋是江南的一個民俗。據說元宵晚上走的橋越多,得到的福分就越多。所以到了當天晚上,人們成群結隊,提著花燈,在河邊、橋上遊走,遠看去,煞是壯觀。
㈦ 現在湘子橋的資料
廣濟橋的詳細歷史
潮州廣濟橋
公元1171年 南宋乾道七年,知州曾汪,造舟為梁,舟八十有六隻,以接江之東西岸,且峙石於中,以繩其勢,根其址,名曰「康濟橋」。 公元1174年 南宋淳熙元年,甲午夏,韓江水漲,康濟橋橋舟漂沒者半,知州常禕修之,增橋舟為一百零六隻,以其餘資,創傑閣於岸右,名之曰「仰韓閣」,以為臨之觀所。 公元1179年 南宋淳熙六年,知州朱江建「登瀛門」,左掖曰「三己亥堂」,右掖曰「南州奇觀」。增石洲二,與舊為三,築亭其上,東曰「冰壺」,西曰「玉鑒」,中曰「小蓬萊」。 公元1180年 南宋淳熙七年,通判王正公,復增一洲,距西岸數步,上跨巨木,下通船筏,至是始無沖突浮梁之虞。 公元1189年 南宋紹熙十六年,知州丁允元修浮梁,自西岸增四洲為八,亘以堅木,覆以華屋,曰「丁侯橋」。 公元1196年 南宋慶元二年,知州事漳州陳宏規,益東岸洲二,結架如丁侯橋,而增廣之,曰「濟川橋」。更挹秀曰「濟川亭」,以止過客。亭之後曰「見思庵」。 公元1198年 南宋慶元四年,知州林漂,衍濟川橋而袤之,增以四洲,雄麗過於西橋。又漳潮界上,道路磽確。捐金砌石,以便往來。 公元1203年 南宋嘉泰三年冬,濟川橋火,為亭若庵,一夕俱盡。知州趙師會,亟與通判馬承規,增崇石洲故址,屋覆其上,磚瓮其下,面橋為亭,名悉仍舊。大書題扁,侍郎陳讜筆也。 公元1206年 南宋開禧二年,知州福州林會,接濟川橋之西,增築石洲五,修其舊者一,亦屋覆而磚瓮之。扁曰「小蓬萊」,因朱侯命名之舊。 公元1228年 南宋紹定元年,知州龍溪孫叔謹,復接丁侯橋之東,增築二石洲。 公元1234年 南宋端平初,知州葉觀,以橋屢經溪洪風颶之餘,亭屋俱弊,命判官趙汝禹督工,悉整而新之,中扁「玉鑒」,與「小蓬萊」對。仍辟二亭,面北曰「飛躍」,為祝聖放生之所;面南曰「盍簪」,為禮賢實踐之所。 公元1233年 浮橋舊以鐵纜,紹定六年,梅寇沖突,倉卒銷纜為兵置,而易之籐,隨成輒壞。開慶元年(公元1259年)知州林光世,造新舟二十四,鐵纜七十丈,從旁翼而貫之,遂可永久。 公元1262年 南宋景定三年颶風之厄,舟與亭屋,俄頃而盡。知州游義肅重建,址之欹者改築,材之蠹者更新,橋成極其壯觀。邦人即濟川橋建游侯生祠。 公元1298年 元大德二年,總管大中怡里(蒙古人),修造橋亭,尋復為洪流所壞。 公元1306年 元大德十年,總管常元德,復碑石,洲高三丈余,重修梁亭。 公元1326年 元泰定三年,判官買住(蒙古人),易以石版,僅成四間,創新補舊,亭屋俱備,忽一夜第一間石版自折。 公元1332年 元至順三年,又折一石版,溺死者三人。本路(元制稱潮州為潮州路)同知喑都剌哈蠻(蒙古人),惻然捐俸,鳩合眾力,重跨木樑,添創亭屋,往來者遂無戰兢之恐。 公元1344年 元至正四年,府判喬賢修橋,築亭橋上者,為楹二十有四,為閣於橋之西,名之曰「仰韓閣」。 公元1435年 明宣德十年,龍岩王源為潮州知府,主持了廣濟橋規模空前的重修。「凡墩之頹毀者,用堅潮州廣濟橋(10張)磐以補之,石樑中斷者,用梗楠樟梓之固巨者以更之,中流狂瀾觸嚙,不能為梁者,仍設以浮舫,縶以鐵纜,無陷溺之憂。橋之上乃立亭屋百二十六間,屋之下,梁之上,鏝以厚板,板上側卧二層甓,用灰彌縫之,以蔽風雨寒暑,以防回祿之虞。」(明姚友直《廣濟橋記》)橋上亭屋間還建起12座高摟,以壯游觀。江心一段,仍用24艘船聯成浮橋。橋成之後,極為富麗堂皇,其規模之宏偉,形制之代表性,都達到了廣濟橋歷史上的高峰。橋成,更名「廣濟橋」。 公元1470年 明成化六年,知府謝光,重修廣濟橋亭屋,賣蒙山、寶定二廢庵田產,入寧波寺為修橋費。 公元1497年 明弘治十年,同知車份,重修石洲三而梁之,建亭屋二十間。 公元1510年 明正德五年,知府鄭良佐,去亭屋,易梁以石,工未就,以憂去,知府談倫,續修如制。 公元1530年 明嘉靖九年,知府邱其仁,立橋東西二亭,以息過客,而橋南北,皆瓮以灰石欄。殺浮梁四之一,歲僉橋夫四十四名,渡夫十名司守,每名納銀五錢,儲於帑,為補置費。「十八梭船廿四洲」之格局從此形成。自創設以來,共歷時359年。 公元1546年 明嘉靖二十五年,浮梁壞,知府郭春震重修。又明萬曆間,廣東巡按蔡夢悅,造廣濟橋石樑,民德之,立蔡公祠之左。 公元1650年 清順治七年,鄭成功圍潮州城,久攻不下,廣濟橋毀於兵火。總兵蔡元修復。 公元年 清順治十年,潮鎮郝尚久,反清歸明,清將耿繼茂率滿漢兵十萬圍潮州城,廣濟橋復遭兵毀,蔡元又修復之。 公元1671年 清康熙十年,提學道遲煊,知府宋徵璧修橋。康熙十二年,八月,颶雨毀屋,廣濟橋圮。康熙十六年,八月廿四夜,西岸橋下吼聲如牛,石墩忽倒其一,知府林杭學修橋。 公元1685年 清康熙二十四年,總督吳興祚,捐萬金,重修廣濟橋。 公元1724年 清雍正二年,知府張自謙,倡縉紳士庶,修石墩一。鑄鉎牛二,列東西岸,以鎮水患。 公元1728年 清雍正六年,知府胡恂,修橋墩一。 公元1842年 清道光二十二年七月大水,東岸石墩圮者六,損者二,壞者一。西岸石墩圮者三。木石橋梁,損失殆盡。鉎牛失其一。 公元1843年 清道光二十三年,知府覺羅諭官紳捐款修橋,成西岸三墩,復造浮梁船四十二,合原設浮梁十八,直接東岸。 公元1847年 清道光二十七年,嘉應鹽商邱慎猷捐千金,募閩人,成東岸墩一。於是知府吳均捐廉,續修石墩三。其餘五墩:布商朱莆瑞等捐修一墩。米商林資福等捐修一墩。嘉應、平遠、鎮平諸鹽商捐修一墩。潮橋海運鹽戶共修一墩。郡紳設局勸捐共修一墩。並與饒平楊鍾等,次第捐辦木樑,統歸邱慎猷經理。吳均去任,知府劉潯捐金足之。以二十九年五月橋成。 公元1871年 清同治十年,大水,東岸橋墩復圮其一,總兵方耀率紳耆捐修。墩成,欲易木以石,以墩高水深而止。 公元1929年 民國十八年,曾取消浮橋,改用懸索吊橋,但通車一次即廢。 隨著歷史變遷,至解放初,廣濟橋的橋墩已減少為二十座,十九孔,全橋長:517.95米,計東岸橋墩十二座加橋台一座,十二孔,長283.4米,西岸橋墩八座七孔,長173.3米,橋寬5米,中間97.3米,仍以十八木船連接。 1958年 人民政府大修廣濟橋,原有梭船撤去,建成雙柱式(高椿承台)橋墩二座,架以鋼梁,鋪設路面,接通東西二橋。原有舊石墩,全部整治後留用,在舊石樑上,加鋪鋼筋路面。路面原為寬五公尺,擴闊而為七公尺,兩旁加設行人道,道外有花格欄桿及燈柱。至是全東西橋為一,汽車由橋上通過,直達閩浙各地,行旅稱便。 1977年 又一次進行擴建,原7米的橋面作為行車道,橋兩側各加寬2米作人行道。 1988年3月 鑒於廣濟橋具有極大的歷史、藝術及科學價值,因而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9年11月 潮州市政府在廣濟橋下游一公里處建成現代化的韓江大橋,從而結束了廣濟橋作為交通紐帶的歷史使命,並為其全面修復提供了先決條件 1990年 國家文物局在潮州主持召開了「潮州廣濟橋修復論證會」,揭開了修復古橋之序幕。 2001年7月 潮州市政府向省文化廳和國家文物局上報《潮州廣濟橋維修方案》。同年12月,獲文物局正式批復。 饒宗頤
[2]2002年4月 潮州市政府決定成立「潮州市維修廣濟橋委員會」,以統籌修橋事宜,並聘請全國文物古建專家和海內外德高望重的潮籍鄉親為顧問。羅哲文、楊玉柱、吳慶洲以及李嘉誠、饒宗頤、陳偉南諸先生欣然接受聘請。 2003年10月 廣濟橋維修工程正式動工。工程以修舊如舊為准則,以重現明代風貌為設計依據,功能定位為旅遊觀光步行橋,共分二期實施:一期為加固橋墩、修復橋面及十八梭船;二期修復橋上之亭台樓閣。經數年努力,工程於2007年6月告成。 2007年9月20日 全面維修後的廣濟橋正式對遊客開放。
㈧ 潮州的湘子橋簡介!
廣濟橋又稱湘子橋,位於廣東省潮安縣潮州鎮東,橫跨韓江。始建於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潮州知軍州事曾汪主持建西橋墩,於寶慶二年(1226)完成。紹興元年(1194),知軍州事沈崇禹主持東橋墩,到開禧二年(1206)完成。
全橋歷時57年建成,全長515米,分東西兩段18墩,中間一段寬約百米,因水流湍急,未能架橋,只用小船擺渡,當時稱濟州橋。
(8)湘子橋的歷史有多久擴展閱讀
湘子橋的傳說:
據說,韓愈刺潮後,時常登東山門(即今筆架山)遊玩。但深感過江之苦,便請他的侄孫韓湘子和廣濟和尚一起造橋。
韓湘子造東面一段橋,請八仙來幫忙。韓湘子親自去鳳凰山取石,把石頭都變成黑豬,一路趕來,但最後一群豬剛趕到鳳南時,給一個孕婦識破,怪叫起來:石頭怎會走路!一句話泄破了天機,石頭再也趕不動了,因此韓湘子負責的那東面最後幾墩沒有修起來。
廣濟和尚造西南一段橋,也請來十八羅漢幫忙。他親自去桑浦山開取石頭,把石頭點化成群烏羊,一路趕來。但當最後一群烏羊趕到半路時,碰到當地一個惡霸地主,存心想奪取這些羊,便說:「你這和尚哪來的羊呀!分明是我家的。」
廣濟和尚被糾纏得不耐煩,便說:「既然是你家的羊,便趕到你田裡去吧!"地主把羊一齊趕到他自己的田裡去,卻變成一座座烏石山,把地主的良田壓掉了。相傳這就是浮洋烏洋山的由來。
因此,最後一批黑豬,烏羊沒有及時趕來,中間一段橋便沒法修攏。怎麼辦?天又快亮了。八仙中何仙姑只好將手中的蓮花瓣拋向江心化成十八條梭船;廣濟和尚一見,立即拋下禪杖,化成一根大藤,把十八隻大船拴住,成為浮橋。
這樣,人們為紀念仙佛合力造橋的功績,便把此橋既稱為「湘子橋」,又叫「廣濟橋」。
㈨ 潮州湘子橋的歷史故事
湘子橋始建於南宋乾道六年(1170),潮州知軍州事曾汪主持建西橋墩,於寶慶二年(1226)完成;紹興元年(1194),知軍州事沈崇禹主持東橋墩,到開禧二年(1206)完成。東西各九墩,前後費時五十六年。因「江心流急湍,深莫能測」,橋終未能合攏。當地官紳以擺渡圖利,收取捐稅。「雖濟以舟,日不能三、四渡,咫尺之限若千里,潮民病涉,莫此為甚」。明宣德十年(1435),潮州知府王源采西湖山石用以修橋,西橋段增至十墩,東橋段增至十三墩,墩高五、六丈,墩面一百多至二百平方米,每墩上建望樓,改名為廣濟橋。正德八年(1513),復增建一墩一樓,共二十四墩,中間「設舟二十四為浮梁,周以欄盾鐵緣,連亘以渡往來」(《廣濟橋記》)。每條鐵鏈重4000斤,把梭形串連結成浮橋。浮橋可開開閉。打開時可通過大船。後來梭船改為十八隻。潮諺有雲: 「潮州湘橋好風流,十八梭船二十四洲。二十四樓台二十四樣,二隻銼牛一隻溜。」所謂「洲」,即是水中陸地,也就是橋墩。「樓台」即墩上望台。各個樓台格式不同,故說「二十四樣」。「銼牛」指雍正年間修橋時鑄的鐵牛,東西橋段各一隻,牛頭上鑄有「鎮橋御水」四字;道光年間一隻只鐵牛被洪水沖走,故雲「一隻溜」。
至於「廣濟橋」怎麼又變成「湘子橋」呢?有兩種說法,都和神仙傳說有關。一說橋是湘靈(湘水之神)架起的,故名「湘橋」。楊凇的《湘橋春漲》詩雲:「一橋橫亘鎖煙汀,急溜朝宗去不停;春水依然仙跡杳,行人猶自說湘靈.」一說橋是八仙之一的韓湘子所建,故名湘子橋。
關於韓湘子,也有兩種說法。一說韓湘子就是韓愈的侄孫韓湘。《列仙全傳》「韓湘子「條雲:」字清夫,韓文公之猶子也,落魄不羈,遇純陽先生,因從游,登桃樹墮死而屍解。來見文公。文公勉之學。湘曰:「湘之所學與公異……」。《青瑣高議》雲:「字清夫,愈侄……,嘗於愈前聚土覆盆,良久現碧雲二朵,葉間有小字雲: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愈不解詩意。湘曰:事久可驗。後愈貶潮陽,中途遇雪,湘忽冒雪而來。曰,憶花上句乎?乃今日事也。」酉陽雜俎》亦載其事。另一說則認為這個字清夫的「神仙」韓湘子,不是韓愈的侄孫韓湘,而是另一個人。《隨園隨筆》雲:「湘乃會昌三年進士,非好道者,其好道者別是一族子」。韓湘是韓愈之侄韓老成(即「十二郎」)的長子,字北渚,韓愈貶潮州時,韓湘與其弟滂皆侍行。韓愈集中存宿曾江口(廣東增城)示侄孫湘詩二首。會昌三年(843)中了進士。他和那個字清夫的韓湘子是兩個人。
從前,湘子橋東頭有石刻 「洪水止此」四字,傳說是韓湘寫的。康熙二十四年修橋時除去此碑,雍正年間代理知府張雲浦借「韓湘子」之名扶乩,重刻「洪水止此」碑,並建湘子廟於橋上。後人就習稱這橋為湘子橋。「湘子橋」名字很美,有古味,有神仙味,慢慢被人們接受了,「廣濟橋」反而很少提及了。橋的建成,託名神仙之力,其實是古代知識分子與勞動人民智慧與辛勞的結晶;亦見工程之艱巨,殆非人力所能為。至於幫助建橋的「神仙「,究是湘水之神,是八仙之一的韓湘子,還是韓愈的侄孫韓湘,就大可不必去深究了
㈩ 湘子橋的傳說是什麼
有兩種說法,都和神仙傳說有關。一說橋是湘靈(湘水之神)架起的,故名「湘橋」。楊凇的《湘橋春漲》詩雲:「一橋橫亘鎖煙汀,急溜朝宗去不停;春水依然仙跡杳,行人猶自說湘靈.」一說橋是八仙之一的韓湘子所建,故名湘子橋。關於韓湘子,也有兩種說法。一說韓湘子就是韓愈的侄孫韓湘。《列仙全傳》「韓湘子「條雲:」字清夫,韓文公之猶子也,落魄不羈,遇純陽先生,因從游,登桃樹墮死而屍解。來見文公。文公勉之學。湘曰:「湘之所學與公異……」。《青瑣高議》雲:「字清夫,愈侄……,嘗於愈前聚土覆盆,良久現碧雲二朵,葉間有小字雲: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愈不解詩意。湘曰:事久可驗。後愈貶潮陽,中途遇雪,湘忽冒雪而來。曰,憶花上句乎?乃今日事也。」酉陽雜俎》亦載其事。另一說則認為這個字清夫的「神仙」韓湘子,不是韓愈的侄孫韓湘,而是另一個人。《隨園隨筆》雲:「湘乃會昌三年進士,非好道者,其好道者別是一族子」。韓湘是韓愈之侄韓老成(即「十二郎」)的長子,字北渚,韓愈貶潮州時,韓湘與其弟滂皆侍行。韓愈集中存宿曾江口(廣東增城)示侄孫湘詩二首。會昌三年(843)中了進士。他和那個字清夫的韓湘子是兩個人。從前,湘子橋東頭有石刻 「洪水止此」四字,傳說是韓湘寫的。康熙二十四年修橋時除去此碑,雍正年間代理知府張雲浦借「韓湘子」之名扶乩,重刻「洪水止此」碑,並建湘子廟於橋上。後人就習稱這橋為湘子橋。「湘子橋」名字很美,有古味,有神仙味,慢慢被人們接受了,「廣濟橋」反而很少提及了。橋的建成,託名神仙之力,其實是古代知識分子與勞動人民智慧與辛勞的結晶;亦見工程之艱巨,殆非人力所能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