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如何概括

歷史如何概括

發布時間:2022-04-18 02:18:45

① 誰能簡單概括的講一下中國歷史!

最早原始社會 由母系社會過渡到父系社會 生產力提高 不平等出現 三皇五帝 由禪讓變世襲 形成夏朝 接著商周 分西周和東周 東周後是春秋諸國 先後有五霸 越國為最後勝利國 再以後戰國七雄 秦統一天下 秦二世後 各地起義 楚漢相爭 劉邦得勝 是為西漢 再是東漢 三國鼎立 曹魏殲滅東吳和蜀中 司馬氏改魏為晉 東晉後期 各地起義自立 不乏外族 分為十六國南北朝 楊堅立隋 定都中原 隋兩代 則改朝為唐 南唐後五代十國 後周興起 周世宗早逝 趙匡胤黃袍加身 改為宋 滅唐 之後元明清

② 誰能簡要概括下中國歷史。

盤古說:我開;女媧說:我補;共工說:我撞;神農說:我嘗;精衛說:我填;誇父說:我追;後羿說:我射;嫦娥說:沒射著!黃帝說:我們做什麼;堯說:我讓;舜說:我也讓;禹說:咱爺們怎麼辦?啟說:讓他們球!桀說:好玩;湯說:造反有理了;夏亡了……
��
��紂說:痛快;武王說:我也反了;商亡了……
��
��幽王說:點火;褒姒說:刺激;周也亡了……
��
��干將說:我鑄;專諸說:我舞;荊柯說:我刺;贏政一躲:沒刺著……
��
��始皇說:我修;姜女說:我哭;陳勝說:有種;項羽說:我舉;劉邦說:我斬;秦亡了……
��
��孔子說:我仁;孟子說:我義;老子說:我無為;莊子說:我逍遙;韓非子說:把他們全抓了。張良說:我出謀劃策;韓信說:我統帥三軍;蕭何說:無運籌帷幄;高祖說:老婆,怎麼辦;呂後說:全喀嚓了。文景說:我治;武帝說:我興;光武說:我中興;獻帝說:我說了不算。張騫說:我通;班超說:我也通;蘇武說:通個屁!衛青說:我打;霍去病說:我也打;李廣說:我還打;昭君嫣然暈笑,遂天下太平。董卓說:我勢大;呂布說:我人帥;貂嬋說:你們倆誰厲害。董卓完蛋了。曹操說:快幫我脫鞋迎老許;劉備說:快給我牽驢來訪諸葛;孫權說:周郎自有妙計安天下;周瑜說:加油,燒死老曹;諸葛說:天下三分,人人有份;司馬昭說:向劉備同志學習;晉開始了。司馬遷說:要想成功,不怕被宮;班固說:我要出書;司馬相如說:一首賦稿費一千;曹操說:抄傢伙我要賦詩;曹植說:命題作文有何難;孔明說:我要寫道動員令;陶潛說:你們累不累呀。遂卷鋪蓋回家了。朱溫說:我同花順;蕭道成說:我一條順;陳霸先說:重新洗牌……
��
��楊廣說:去揚州觀花;李淵說:消來公費旅遊;李世民說:魏徵,你的意思;李治說:老婆,你的意思;武則天說:那還不如我說了算;薛剛說:反了你了!駱賓王說:鵝肥;王勃說:情深;李白說:酒美;王維說:景幽;孟浩然說:風流;杜甫說:屋漏;白居易說:抱想琵琶唱OK;李商隱:我沒話說了。柴榮說:三武廢費有我一份;趙匡胤說:今年流行黃袍子寇準說:帶上瓶醋談判去;李剛說:保家衛國;徽宗說:沒保成;欽宗說:我想回家;金兀朱說:沒門趙構說:把姓岳的抓了;岳飛說:我有何罪?秦檜說:也許有……

③ 如何簡要的描述中國歷史

1、天下之事,分合交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夏一統, 商周繼之,春秋戰國亂之;秦一統,兩漢繼之,三國魏晉南北朝亂之;隋一統,大唐繼之,五代十國宋遼金亂之;元一統,明清繼之,民國亂之。

2、紅顏禍水,傾國傾城

夏亡於妹喜;商亡於妲己;西周亡於褒姒;吳亡於西施;秦以呂易嬴,趙姬之功;晉牛繼馬後,光姬之力;唐衰於楊玉環;明亡於陳圓圓;清敗於太後慈禧。

3、歷史有無數的選擇,選擇在某個人手裡

秦之李斯,助紂為虐,焚書坑儒;漢之王莽,書生治國,一塌糊塗;唐之安祿山,安史之亂,由盛轉衰;宋之王安石,變法維新,由治而亂;明之吳三桂,一己之私,引狼入室;清之袁世凱,賣友求榮,反復無常。

4、內憂小人干政,外戚、宦官、後宮;中憂官場腐敗,官逼必然民反;外憂民族矛盾,異族虎視耽耽

歷朝歷代之滅亡,無不由此三者起。

5、勝者王侯敗者賊,歷史即是:為勝者歌功頌德、敗者落井下石的虛假陳述

勝即是劉邦,敗即是項羽;勝即是李世民,敗即是竇建德;勝即是朱元璋,敗即是張士誠;勝是一國之君,敗是流賊草寇。

6、矯枉總是過正,其實過猶不及

秦尚法,漢即尚儒;唐重武輕文,宋即重文輕武;唐宋尚詩詞,明清即尚八股。

7、越是四分五裂,政治混亂,思想越光輝燦爛;越是大一統,政治穩定,思想越停滯不前

前者如春秋戰國之百家爭鳴,魏晉南北朝之三教合融;後者如秦之焚書坑儒,漢之獨尊儒術,明之八股,清之文字獄。

8、地域環境左右命運

中國自古東臨太平洋,北接荒蕪人煙的西伯利亞,西北是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西南為喜馬拉雅山,在這樣一個封閉的環境之內生存,養成了國人含蓄內斂、保守中庸、消極忍耐的農耕性格。故歷朝政府皆重農抑商,重倫理文采,輕科技實用;如夏政權在陝西、商政權在河南;西周政權在陝西、東周政權在河南;秦、西漢政權在陝西、東漢政權在河南;隋、唐政權在陝西、北宋政權在河南。五千年文明,有四千年歷史皆在農耕最發達的中原地區上演,由此可見,中國一直都是以農耕為主的黃色文明。直到異族蒙古入主中原,定都北京,明清政權才隨之坐落於此,中國的農耕地位才逐漸為之動搖。

當政權東西對峙時,西強而東弱;南北對峙時,北強而南弱。原因也正是在於西和北更接近於游牧民族,兩種文化的交融,自然比東南單純的農耕文化多了一些強悍。然而,每一次異族依靠武力的入侵,又都會被漢文化迅速的同化。

9、朝代之初,君強臣強;朝代之中,君強臣弱,朝代之末,君弱臣強

如唐之初,君有太宗,臣有房、杜;唐之中,君有玄宗,臣則為李林甫、楊國忠之流;唐末之君不足道也,臣卻為虎狼之臣,如朱溫之輩。歷朝歷代,莫不如此,豈有他哉!

10、單以武治,剛且易折;單以文治,軟弱可欺;文武結合,剛柔兼濟,方能長治久安

如秦、元所向披靡,卻迅速灰飛湮滅,兩宋文化鼎盛,卻屢被異族欺凌。惟漢、唐重文韜武略,方綿延三四百載,號稱盛世,今已不再矣。

④ 歷史怎麼歸納

歷史歸納其實很簡單。
比如歷史事件改的歸納:1,。事件名稱,2事件時間3.事件的影響(優缺點等)
再比如歷史上政治改革的歸納:1內容2年代3.改革的效果(優缺點)
你只要照著這個步驟來,歸納不成問題,但是你還得有一個良好的記性

⑤ 如何用一句話概括各國歷史

吐瓦魯:我們是世界上第四小的國家。這條回答是你第一次聽說我國,但是我們為互聯網貢獻了.tv.然後靠它賺了數百萬。
芬蘭:冰河世紀,漁獵,農業,瑞典十字軍,戰爭,戰爭,戰爭,戰爭,戰爭,戰爭,戰爭,戰爭,繁榮,諾基亞,Linux,憤怒的小鳥
波蘭:在德國和俄羅斯之間進退兩難,沒人知道怎樣擺脫困境。
匈牙利:作為外來者在歐洲的險惡之地呆了一千年之後,我們仍然在這兒!
黎巴嫩:自公元前8000年起就成功舉辦了"命令與征服-真實世界版"
愛爾蘭:綠色,多雨,一切都是英格蘭人的錯。
加拿大:法國人、英格蘭人和土著居民勉強結成的同盟,唯一目的是為了抵禦美國人。至今為止仍無改變,很抱歉。
阿聯酋:只要你把樓造好了,他們就會來。
俄羅斯:之後,事情變得更糟糕了。
印度:我們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智慧的文明之一。歡迎致電戴爾技術支持部門,我的名字是Steve。
美國:自由國度!(適用於某些情況下。)
瑞士:把錢交給我們,不要踩草坪。
澳大利亞:英國人在寒冷多霧的島上掙扎了數個世紀,終於發現了一片遼闊的土地,陽光明媚,碧波粼粼。他們把罪犯扔到這兒,卻又和這里擺脫了關系,加入了歐盟
馬達加斯加:我就直說了吧,在電影出來之前,壓根兒沒人知道我們。
伊朗:我們正在創造偉大的功績,這時(選擇外來者填入)出現,把一切都毀了。噢,我們在2500年前發明了(太多,不說了),但沒別人相信我們。
瑞典:靠販賣木材和鐵為生,和每個鄰居開戰——尤其是在他們自己的地盤上——直到情況不妙,決定任何人都不該再打仗了,因為那樣不公平。你聽到我說的了嗎?別打了!(喂!你想買我們的戰斗機嗎?非常便宜,為你量身打造,如果你懂我的意思的話!)(咳咳)好……呃……我們現在靠出產汽車、傢具、音樂、應用,以及為別人提供無趣的外包為生。(高射炮要不要?)
挪威:蹩腳又無趣,直到我們發現了石油。現在我們很富裕。
中國:帝國崛起,衰落,再崛起,再衰落,又崛起,又衰落……從最黑暗的上古時代,到浩瀚無垠的未來。
英國:一千年來,我們都在遭受所有人的侵略。所以後來我們決定以牙還牙。
美國:這片土地是你的嗎?……這片土地是我的了。
義大利:我們曾經舉足輕重,現在我們在造靴子。
瑞士:我們當然會打理好你的錢財!
荷蘭:大海看上去又想淹死我們了,伙計們
波蘭:可惡的鄰國!
希臘:一萬年前還是什麼時候,我們為人類貢獻了一大堆東西。現在我們破產了。
巴基斯坦:一些印度穆斯林討厭印度教徒,所以他們建了個新的穆斯林國家。現在他們沒有印度教徒可恨了,他們開始內部互相仇視。
拉脫維亞:沒有土豆。
愛爾蘭:沒有土豆。有土豆。沒有土豆。
朝鮮:一切良好。沒有疑問。永遠的領袖將帶領我們取得勝利。
烏克蘭:自1986年起,照亮黑暗。(指切爾諾貝利核事故)
紐西蘭:當你和操不同語言的人簽署跳躍的時候,確保你們都知道對方是怎麼理解的。
【來自維基網路:《懷唐伊條約》於1840年簽訂後,紐西蘭成為英國殖民地。但該條約有英文與毛利文二版本,英國皇室代表簽了英文版,毛利人簽了毛利文版。毛利文版承諾給毛利人"tino rangatiratanga",這詞在毛利文意為"自治",英文版卻翻譯成"首領位置",雙方對文意及解讀不同。這詞和其他一些問題至今仍為紐西蘭政府與毛利人間的芥蒂。比如《海床和前灘的所有權》歸屬問題。】
俄羅斯:伏特加,君主們,伏特加,厭倦了君主制,引進了新鮮的分配製度,慶祝用伏特加,絕望,壓抑,貧困……伏特加。太空,太空,繼續朝向太空,緊盯美國人很長時間,冰球賽(指1980冬奧會美國隊奇跡般地戰勝了四連冠的蘇聯隊,在冷戰期間具有象徵性的意義),新國旗,普京,伏特加。
葡萄牙:我們很有錢,我們把錢揮霍出去,想讓別的國家見識見識我們有多厲害。他們從來沒覺得過。
挪威:輝煌的維京時代,被異族統治了數百年,現在因為石油富得流油。
哈薩克:突厥汗國之後……我是誰?開玩笑,根本沒人在意。
丹麥:一直都在被蹂躪,掠奪,搶劫,直到現在,成為了世界上最富足的一群人。
菲律賓:我需要一個成年人。
法國:數個世紀以來都在和各種人打仗,只投降了一次,就永遠被叫做慫包之國了。
奧地利:成功把一戰的鍋扔給德國背了。
英格蘭:我們想念殖民主義。
德國:派出士兵去支援盟友發動的戰爭。總是被怪罪,變得憤恨不平,於是士兵們發動了自己的戰爭。從來沒有機會挺到戰爭結束。
格陵蘭島:很久以前,兩個人出現了,完畢。.
呼……色雷斯人。不錯,那就把這里叫做達西亞吧。哎呀,羅馬人。好吧,你們贏了,你們可以呆在這兒。哦該死的突厥人。哦該死的匈牙利人。哦該死的俄羅斯人。你好共產主義。[ ](消音)。"砰、砰"(爆炸聲),拜拜共產主義。壞了,現在又是什麼了。
我問一個挪威女人,維京人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我的先祖來自維京人統治下的蘇格蘭地區,以及維京人襲擊的愛爾蘭地區)
"嘿,我們早些時候可輝煌了。"
朝鮮:被附近的大國當擦鞋墊當了上千年。簡而言之,朝鮮人的前現代歷史是:中國想入侵日本,要踏過朝鮮半島。日本想入侵中國,要踏過朝鮮半島。
簡而言之,朝鮮人的現代歷史是:美國想在中國的門口駐軍,在朝鮮半島建立基地。中國嚇壞了,支持北朝鮮傀儡領袖建立了一個失敗國家作為緩沖區。南朝鮮受夠了。害怕在文化上被吞並,將自己的身份認同建立在否定之上:不是中國人,不是日本人。在文化、人力和科技上大量投入,在一代人的時間里,從最貧困的國家之一,成為了最富裕的一員。把鳥叔輸出到全世界。
越南:
中國統治一千年,法國壓迫一百年。手足相殘二十年,留給母親枯骨幹,墳冢累累高如山。
【這首歌是在60年代的越戰期間寫的。】
巴西:未來之國。只是未來從來都不會來。
阿富汗:你來了。你見證了。你被滅了。
印度:以印度的文化歷史遺產為背景來考慮,她並非一個未發展國家,而是一個高度發達、但卻處在卓越的衰敗進程之中的國家。他們來了。這里不冷,也很富饒。他們留在了這兒。

⑥ 中國歷史概括

歷史朝代歌
第一種

夏商與西周
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
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楚吳
二晉前後沿
南北朝並立
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後
皇朝至此完

第二種
[香港版本]第一首
炎黃虞夏商,周到戰國亡,秦朝並六國,贏政稱始皇。
楚漢鴻溝界,最後屬劉邦,西漢孕新莽,東漢遷洛陽。
末年黃巾出,三國各稱王,西晉變東晉,遷都到建康,
拓跋入中原,國分南北方,北朝十六國,南朝宋齊梁,
南陳被隋滅,楊廣輸李唐,大唐曾改周,武後則天皇,
殘皇有五代,伶官舞後庄,華歆分十國,北宋火南唐,
金國俘二帝,南宋到蘇杭,蒙主稱大汗,最後被明亡,
明到崇幀帝,大順立闖王,金田太平國,時適清道光,
九傳至光緒,維新有康梁,換位至宣統,民國廢末皇,
五四風雨驟,建國存新綱,抗日反內戰,五星紅旗揚

第三種 [香港版]第二首
唐堯虞舜夏商周,春秋戰國亂悠悠,
秦漢三國晉統一,南朝北朝是對頭,
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

第四種 [香港版本]第三首
夏、商、周,
春秋、戰國、秦。
西漢、新
公元界線平帝分,
東漢、三國、西東晉,
南、北朝,
隋、唐、五代、宋、遼、金,
元、明、清。
民國壽命短,
社會主義氣象新。
以上約計四千二百春。

第五種 [香港版本]第四首
夏後殷商西東周,春秋戰國秦皇收,
西漢東漢魏蜀吳,西晉東晉兼五胡。
匈奴羯氏羌慕容,拓跋代北後稱雄。
宋齊梁陳是南朝,北魏齊周稱北朝。
北周滅齊傳於隋,隋又滅陳再統一。
隋滅唐興稱富強,五代十國各稱王。
契丹興起在北方,建號為遼入汴梁。
五代梁唐晉漢周,宋朝建國陳橋頭。
女真建金先滅遼,打破汴京北宋消。
南宋偏安在江南,蒙古興起國號元。
滅金滅宋歸一統,元朝統治九十年。
明代共傳十六君,滿洲初起號後金。
後金國號改為清,入關稱帝都北京。
人民覺悟革命起,清帝退位民國立。
人民民主再勝利,齊心奔向共產國。

第六種
唐堯虞舜夏商周,春秋戰國亂悠悠。
秦漢三國晉統一,南朝北朝是對頭。
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

⑦ 如何概括歷史特徵

近年來,高考對歷史特徵的考查要求不斷提高,考試中此類題目頻頻出現,成為高考考查的一項重要內容。考試說明中也明確地把它作為一項基本能力要求。然而,它卻是學生歷史學習中最薄弱的環節,表現為:找不到歸納的角度,無從下筆;不能從理論上准確地概括特徵;容易將特徵與表現混淆,堆砌史實,無的放矢。所以,在此,我們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如何歸納、概括歷史特徵。 歷史特徵,一般可分為階段特徵、領域特徵、事物特徵。階段特徵是某個特殊歷史時期的各個方面狀況的概括,一般從某個領域的表現去歸納概括。如古代社會某個時期(王朝)的特徵,我們一般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化、民族關系、對外交往這幾個方面來歸納;其中的政治又可從政治制度變化、政權的變更、中央與地方關系、軍事、民族關系等方面分析考慮;經濟又可以從經濟制度、生產方式、生產力發展水平、經濟繁榮狀況(農、工、商、交通、城市發展、人民生活等)來表述。世界近現代史的某個階段特徵,一般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技術發展、生產方式、組織形式、經濟形態為主),資產階級革命(政權變更),列強對外開拓市場和殖民擴張,國際關系(列強之間的矛盾變化為主),資本主義國家內部的階級斗爭,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等。某領域特徵要從其發展變化來分析,可縱向和橫向比較。比如,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資本主義世界政治經濟發展特徵是什麼?我們在分析時,要注意從政治制度、經濟發展、列強對外活動來比較分析:①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出現嚴重不平衡(英國、法國衰落,美國、德國、日本崛起),②資本主義兩種制度並存(民主政體與專制政體),③資本主義生產由自由競爭向壟斷過渡,④資本主義列強加劇對世界的瓜分,同時列強的矛盾迅速激化,⑤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某歷史事物的特徵分析,要從歷史事物的要素去歸納與概括。如革命類事件(以法國大革命為例),一般要抓住革命爆發的背景(原因——專制、資本主義發展;條件——第三等級要求、啟蒙思想等)、性質(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領導(資產階級)、主力(人民廣泛參與)、目的(推翻波旁王朝專制統治,建立資產階級專政,發展資本主義)、過程特點(三次高潮,實踐了啟蒙思想、反封建與衛國戰爭相結合)、結果(較徹底)、影響(對歐洲、對世界)等。 這些只是針對一般的歷史分析要求而分析的,但歷史事物是千變萬化的,歷史階段也是各不相同的,我們不能機械地搬用這些角度和思維模式去將豐富多彩的、不斷發展的歷史格式化。那麼,如果遇到類似的歷史特徵分析要求,我們該怎麼辦?不管分析什麼階段、什麼時期、什麼領域、什麼歷史事物,我們只要依據以下幾個原則,依據一定的客觀標准去歸納概括即可。 一是要在發散思維中找到歸納、概括的角度。它要求我們圍繞一個歷史事物,抓住它的方方面面,從不同角度、不同領域、不同層次,依循規律,分析其歷史地位、發展狀況、歷史影響等外在特徵,分析其產生的原因、目的、性質、過程、特殊性等內在特徵。如中國古代社會中,不論哪個時期,我們歸納的角度都應是其各個領域(前面略有所述),世界近現代史的階段特徵則應從資本主義發展本身及列強之間的關系、資本主義國家對外殖民擴張、民族解放運動來分析歸納。這是歸納歷史特徵的基本規律。那麼,我們怎樣去發散思維? 1.要開闊眼界,放眼歷史,尋找角度。這要求我們將事物放在歷史的動態環境中,從歷史發展趨勢、時代要求、階級本質等方面去分析、比較,尋找歷史事物的特徵。分析時,要注意它的歷史性、時代性,不能拘泥於面面俱到。如明清時期的思想文化特徵(民主思想出現——反專制思想萌芽,總結性成果多),鴉片戰爭後的中國社會特徵(社會性質由封建社會向半封建半殖民社會過渡;經濟在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中滲入殖民經濟, 資本主義萌芽加快;閉關鎖國的外交政策被迫改變;農民戰爭的反封建任務中增加了反侵略任務;產生了向西方學習、探尋救國救民的思想等),都是通過比較得出的。 2.要宏觀把握、微觀分析、層層深入,尋找歷史內在特徵。它要求我們從宏觀上把握事物總體特徵,然後圍繞這一特徵(主題)對事物進行剖析(剖析的角度、原則依據第一點),分析其不同層次、不同方面的特殊之處,挖掘其內在個性。如歸納戰國時期歷史發展趨勢特徵,其宏觀上的特徵是兩個:醞釀著大一統,封建制度逐漸形成。再深層分析,則有各個具體的特徵:①封建制度逐漸形成並確立;②封建經濟出現局部繁榮(手工業、商業、城市),經濟要求市場統一;③諸侯數目逐漸減少,秦國逐漸強大;④民族交往頻繁,開始走向融合(這些特徵與表現有相似之處,但又不單純是表現)。 二是在比較中尋找角度,得出區別點,概括特徵。一般可以橫向比較和縱向比較。如黃巾大起義的特點,即是與秦末農民起義比較得出的;一次大戰後民族解放運動的特點是與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解放運動比較得出的。 三是要善於提煉歸納,從錯綜復雜的史實中,把握客觀線索、趨勢、新發展,形成特徵。特徵都是概括性語言,是理論語言,而不是史實,即要求我們區分特徵與表現。而這是我們學生在學習與考試時最容易混淆的,往往把表現當作是特徵。表現是具體的史實、措施等,是特徵的具體體現與表述。比如近代中國的愛國主義的特徵,可概括為反帝反封建,救國救民(這時高度概括的語言)。具體又表現為: ①愛國抗爭的長期性、連續性、艱巨性與曲折性——革命從三元里人民抗英到到太平天國運動、維新運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再到國民大革命、工農武裝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再到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等,有成功,有失敗,接連不斷;②學習西方,探索救亡圖存的道路,要求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從抵抗派到洋務運動、百日維新、辛亥革命,再到新中國的改革開放;③高度的民族凝聚力——救國救民成為全國各階層、各階級、各民族的共同任務與願望;④方式多樣,人民武裝起決定作用——地主階級的改良運動、農民階級的武裝斗爭、資產階級的改良運動與暴力革命、中共領導人民的工農革命、社會主義的建設運動、社會主義的改革開放等;⑤最終取得了偉大的勝利——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這些特徵是不同角度的理論,而後面具體的革命史實、事件則是表現。 平時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培養學生歸納歷史特徵的能力。首先,教師應先對特徵的能力要求,特徵的特點,分析歸納的角度、方法、原則、技巧作全面的介紹,讓學生對「特徵歸納」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感到很熟悉,從而在學習中逐漸形成有意識地注意它,模仿它,並且正確歸納的好習慣。其次,在講解、輔導時,教師可對每個階段、重要歷史事物作特徵歸納或指點,並說明其歸納的角度、標准、原則、方法等,在實踐中讓學生經常接觸它。最後,可讓學生在課堂上、單元總結、單元練習時,嘗試著從不同的角度、依據客觀標准、方法、規律去歸納事物特徵,或分析其所給的特徵,並對其特徵進行舉例證明。同時,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多指導學生多學習、閱讀、積累歷史理論語言,將理論水平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只有這樣,在分析歸納時,才能自覺地站在理論高度上去分析,而且在分析時也就有話可說、有理可表了,不會再像以前那樣只是堆砌史實了!

⑧ 簡述中國歷史(簡單一點)

中國歷史:

約公元前2070年,中國最早的國家夏朝出現。東周推進了生產力發展和社會變革,思想上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帝國—秦朝,西漢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了大一統的局面。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中國陷入分裂割據局面,五胡亂華期間,異族融於中國趨勢加強,諸多民族在分立政權的沖突中逐漸匯聚。

隋唐時期,中央與邊疆少數民族聯系更為密切,經濟繁榮、科技文化高度發展。宋元時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經濟、科技發展到新的高度。明朝鼎盛時期,社會經濟高度發展,明末在江南地區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19世紀中期,鴉片戰爭後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確立了共和政體。袁世凱死後,中國進入軍閥割據混亂時期。

後經國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以及解放戰爭,終於在1949年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又經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1978年後中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中國經濟快速發展,2011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8)歷史如何概括擴展閱讀

20世紀初辛亥革命後,君主政體退出歷史舞台,共和政體建立。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中國大陸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

中國疆域遼闊、民族眾多,先秦時期的華夏族在中原地區繁衍生息,到了漢代通過文化交融使漢族正式成型,奠定了中國主體民族的基礎。後又通過與周邊民族的交融,逐步形成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局面,而人口也不斷攀升,宋代中國人口突破一億,清朝時期人口突破四億,到2005年中國人口已突破十三億。

中國文化淵遠流長、博大精深、絢爛多彩,是東亞文化圈的文化宗主國,在世界文化體系內佔有重要地位,由於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的差異,人文、經濟方面也各有特點。

傳統文化藝術形式有詩詞、戲曲、書法、國畫等,而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則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

中國以華夏文明為源泉、中華文化為基礎,並以漢族為主體民族的多民族國家,通用漢語、漢字,漢族與少數民族被統稱為「中華民族」,又自稱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距今約5000年前,以中原地區為中心開始出現聚落組織進而形成國家,後歷經多次民族交融和朝代更迭,直至形成多民族國家的大一統局面。

⑨ 歷史是什麼用簡潔的語言概括10段大意

歷史,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真相只有一個。然而記載歷史、研究歷史的學問卻往往隨著人類的主觀意識而變化、發展完善,甚至也有歪曲、捏造。

以歷史為認識對象所形成的一門學問,叫史學或歷史學,也可以用「歷史」一詞代表。歷史學的本質其實是把實際發生的事件轉換成以意念和文字形式存在的歷史的過程和方法。關於歷史學的目的和方法的研究探討,在西方屬於歷史哲學的范疇,歷史哲學的出現和發展,意味著歷史學從單純的歷史紀錄發展成為對歷史的解釋和對歷史規律的探求階段。一開始,歷史哲學僅僅關心如何改進歷史研究的方法,但認為被研究和記錄的歷史就是真實的歷史。在新康德主義和新黑格爾主義的影響下,人們對自身的認識過程有了重新的理解,哲學家開始重新定義歷史學。義大利哲學家克羅齊提出「一切真歷史都是當代史」的命題,認為往事只有在當代人生活中發揮作用才成為歷史,否則是「死的歷史」,即編年史。因此,同樣的歷史在不同的時期會被不斷的改寫。英國哲學家柯林武德又進一步認為「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即歷史是歷史學家思想的反映,不僅因時代而異,也因人而異。而唯物主義的歷史觀認為歷史事件是客觀存在的,歷史則是歷史學家主觀對客觀的歷史事件的認識。由於人主觀的局限性,對客觀的歷史事件的認識是有限的,主觀的認識不能完全符合客觀的歷史,因此只有不斷改進逐漸逼近,這一過程同自然科學的過程一致。這種歷史學稱為「歷史科學」。

⑩ 中國古代史概述

中國是一個五千年的文明古國,是一個文明沒有斷過流的大國,而且還給世界貢獻了四大發明,這方面成就比西方早幾百年,那方面成就比西方早幾百年等等等等。中國歷史是指中國從中華文明產生到現在的歷史。

中國歷史悠久,自黃帝部落的姬軒轅(也稱公孫軒轅)時期算起約有5000年;從三皇五帝算起約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約有近4100年;從中國第一次大統一的中央集權制的秦朝算起約有2240年。中國歷經多次政權演變和朝代更迭,也曾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經濟、文化、科技世界矚目。

中國史前時期炎黃二帝被尊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約公元前2070年,中國最早的國家夏朝出現。東周推進了生產力發展和社會變革,思想上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帝國—秦朝,西漢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了大一統的局面。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中國陷入分裂割據局面,五胡亂華期間,異族融於中國趨勢加強,諸多民族在分立政權的沖突中逐漸匯聚。隋唐時期,中央與邊疆少數民族聯系更為密切,經濟繁榮、科技文化高度發展。宋元時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經濟、科技發展到新的高度。明朝鼎盛時期,社會經濟高度發展,明末在江南地區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19世紀中期,鴉片戰爭後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確立了共和政體。袁世凱死後,中國進入軍閥割據混亂時期。

後經國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以及解放戰爭,終於在1949年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又經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1978年後中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中國經濟快速發展,2011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10)歷史如何概括擴展閱讀:

歷史發展:

中國是人類重要的發源地之一,經過漫長的進化,產生了不同時期的原始人、氏族部落,如元謀人、藍田人、北京人、山頂洞人及半坡人等等,同時經歷了原始人群、母系社會和父系社會幾個階段。

中國又是一個有著輝煌文明的古老國度。從步入文明的門檻之日起,中國先後經歷了夏朝、商朝、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西漢、東漢、三國、西晉、東晉十六國、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朝、明朝和清朝等歷史時期。

歷代統治者,以其各自的政績在歷史舞台上演出了內容不同的劇目,或名垂青史,或遺臭萬年。其中在夏、商、西周和春秋時代,經歷了奴隸社會發展的全部過程。從戰國開始,封建社會孕育形成,秦朝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封建帝國。

此後,兩漢王朝是封建社會迅速成長的階段,唐、宋時期經歷了封建社會最輝煌的時代,至明、清兩代,封建社會盛極而衰,並最終開始步入了多災多難的近代社會。

在數千年的古代歷史上,中華民族以不屈不撓的頑強意志和勇於探索的聰明才智,譜寫了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創造了同期世界歷史上極其燦爛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

萬里長城、大運河、明清故宮以及多姿多彩的各種出土文物,無不反映出大膽、高超的生產技術;同時在思想文化、科學技術領域產生了無數傑出的人物,創造出無比博大、深厚的業績;而包括指南針、造紙術、火葯和印刷術這四大發明在內的無數科技成就,更使全人類受益匪淺。

歷史王朝簡記: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兩晉前後延。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後,王朝就此完。

閱讀全文

與歷史如何概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1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7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