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如何被歷史

如何被歷史

發布時間:2022-04-18 15:57:11

㈠ 如何才能被寫入歷史

釣魚島每一槍你去開,就有可能被寫入歷史。

㈡ 夏朝及之前沒有文字,歷史是如何被記錄下來的

中國傳統文獻中關於夏朝的記載較多,但都成書較晚,最早也要到東周時期了,應該是根據當時能見到的記載和傳說來寫的。夏朝之前的歷史也應該是這樣的。
因此近現代歷史學界一直有人質疑夏朝存在的真實性。許多中外歷史學家認為,河南省偃師市二里頭遺址的全期或第一、二期,有可能是夏朝都城的遺跡,不過仍在尋找確鑿的依據來釐清。
實際上在殷墟甲骨文出土前,人們也一直質疑商朝的存在,所以我覺得商朝之前有一個朝代是可能的,只是還沒有找到決定性的考古證據。

㈢ 怎麼才能被記載到未來的歷史的史冊

如果你想被載入史冊,成為名人,那就得做出轟轟烈烈的大事,最好是捨己救人、捨身取義什麼的。

總體而言,你想載入史冊就要對一國或一民族的歷史發展產生比較重大影響的人。至於是積極的影響還是消極的影響,那就看你個人的選擇了。但是,不管是哪種影響,你都必須具備很強的能力和實力。

㈣ 歷史是怎麼被記錄下來的那些古人說的話,作者又不在身旁,怎麼會知道他們說的是什麼

有些是史官原版原樣抄下來的,典型的例子就是君王說的話,或者大臣們在公開場合說的話。有些是史官大概知道個輪廓,然後加工出來的,比如隆中對,當時在場的只有劉備,諸葛亮兩個人,而撰寫三國志的陳壽絕對不可能在現場記錄,但是後來,或許是劉備向著周圍的人誇過諸葛亮,說諸葛亮當時怎麼預見的三分天下,但是劉備不太可能把原話都轉述出來,這就需要史官從這個大輪廓來補充了,我們現在看隆中對,不但見解精闢,而且語言邏輯非常強,試想,兩個人來嘮嗑,總不能說成那樣吧,因此,說明有史官自己的加工在裡面。還有就是史官的誇張描述。比如史記中記載劉邦見到秦始皇的車隊,說大丈夫當如此,試想,當時別說劉邦身份低微,說這樣的話的可能性很小,就算他真說了,又有誰當回事呢?比如現在街上有個民工說,做人就得像國家主席那樣風光,誰會在意呢?所以,這很可能是劉邦周圍的人(比如呂後)為了說明劉邦志向遠大而編出來的,群臣就算明知道這是假的,也不會說出來,而作為史官的司馬遷,當然寧可信其有了,就寫在書中了。再有就是史官自己的猜測。當然了,不是瞎猜,而是根據事情的前因後果來推測。比如沙丘密謀,李斯和趙高當時計劃賜死扶蘇,立胡亥為主,這些話就算他們真的說了,也不會讓它們流傳出去的。但是根據後來這兩人的所作所為,當時他們很有可能就是那麼說的,這是很可靠的推理,所以,也就寫到書里了。

㈤ 歷史是如何被人發掘的

史書中有些記載
另外 古人重視葬制
多數有輕重的歷史人物都會將一些自認為有用的東西或是很多必需品
同自己的屍體一塊下葬
那些東西出土之後就是所謂的文物
是有很大的歷史參考價值 可以用來佐證史書
那些東西 若是腐爛得不是很厲害 有技術復原的

研究歷史比較重要的就是史料和出土文獻相互佐證的「二重證法」^_^

㈥ 如何成為一個被寫入歷史課本的人

如果讓我成為一個被寫入歷史課本的人,我就要奮發圖強的學習,在某一個領域或者是某一個攻堅課題上,為人類做出重大貢獻,為人類的生存做過重大犧牲。我才能被現在歷史課本上這條路是很艱難的一條路。看著歷史人物,我知道他們真的很優秀。

㈦ 古代歷史是怎麼被傳下來的

每一個朝代都會為上一 個朝代修史,
中國具有歷史悠久的史官制度。中國古代史官建置甚早,這是官修史書傳統的基礎,也是中國素以史學發達著稱於世的原因之一。據《周官》、《禮記》等書所記,古代所置史官名稱甚多,有大史、小史、內史、外史、左史、右史之別。史官職責亦各有異;大史掌國之六典,小史掌邦國之志,內史掌書王命,外史掌書使乎四方,左史記言,右史記事。《禮記·曲禮上》還說:「史載筆,大事書之於策,小事簡牘而已。」這說明史官對所記之事是有選擇、有區別的。從確切的文獻記載來看,周代的史伯是一位很有歷史見識的史官,《國語·鄭語》記他同鄭桓公論「王室將卑,戎狄必昌」、諸侯迭興的談話,是先秦時期很有分量的政論和史論。

春秋時期,各諸侯國也都設置了史官,這是同西周末年以後各諸侯國國史的撰寫相關聯的。《左傳·昭公二年》記晉國韓宣子聘於魯,「觀書於大史氏,見《易》、《象》與《魯春秋》曰:『周禮盡在魯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與周之所以為王也。』」這說明史官又有保管歷史文獻的職責。春秋時期著名的史官,晉國有董狐、史墨,齊國有齊太史、南史氏,楚國有左史倚相等。隨著各諸侯國權力的下移,春秋晚期和戰國時期的一些大夫和具有特殊身份的貴族,也有史臣的建置。如周舍是晉大夫趙簡子的家臣,他的職責是「墨筆操牘,從君之過」[7]。秦、趙史官,又有御史之名[8]。秦國還有太史令之職,史載:秦太史令胡母敬以秦篆撰《博學》七章[9]。先秦史官,名稱繁多,職掌亦甚廣泛,由漢至唐,又有許多變化。

漢承秦制,至漢武帝時置太史令,以司馬談任其職。談卒,其子司馬遷繼其任。司馬氏父子,是為西漢著名史官。其後,知史務者皆出於他官,而太史不復掌史事,僅限於天文歷法職掌范圍。這是古代史官職責的一大變化。東漢時,以他官掌史官之事,如班固以蘭台令史之職撰述國史。三國魏明帝置史官,稱著作郎。晉時,改稱大著作,專掌史任,後增設佐著作郎。南朝梁、陳又置修史學士(亦稱撰史學士)之職。十六國、北朝,大多設有史職,或有專稱,或雜取他官兼任。其體制、名稱,多源於魏、晉而有所損益。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中國古代史學形成多途發展的趨勢,而歷朝「正史」撰述尤為興盛,故史官當中名家輩出,被譽為「史官之尤美,著作之妙選」[

㈧ 歷史上的秘密事件和談話是如何被記入史冊的

在《左傳》中記載有這么一個故事,說齊庄公喜歡美人棠姜,想她想得也不能寐,終於和她暗通款曲,可是這事被她的老公崔杼察覺了,於是崔杼就趁他們幽會時安排武士將齊庄公給殺了。

崔杼是齊國重臣,他讓前來記載的史官寫齊庄公得瘧疾死了,史官不聽,在竹簡上寫道“夏五月乙亥,崔杼弒其君光。”崔杼生氣地將他殺了,史官死了,按照慣例就應該讓他的弟弟來寫,崔杼對新史官說:“你寫齊庄公得瘧疾死了。”新史官也不聽從,在竹簡上寫“崔杼弒其君光。”崔杼又拔劍殺了新史官。然後更小的弟弟寫下同樣的話,同樣被殺。最後是小的弟弟。崔杼直視著他,問:“難道你不愛惜自己的生命?”年輕的史官繼續寫下“夏五月乙亥,崔杼弒其君光。”崔杼憤怒地把竹簡扔到地上,過了很久,嘆了口氣,放掉了。

而且當事人難免不會說,就算當時不說,老了以後,還不是會和子孫後代吹噓當年你們的什麼爺爺奶奶有多麼厲害,跟誰誰商量了什麼事。就像現在的革命老英雄一樣,會告訴後人當年革命的故事。

史書不一定都是正確的,或許有些會有人為的想像,甚至人為的篡改,但是,人為更改的歷史一定沒有辦法做到完全顛倒黑白,就像現在某些戰爭歷史不被部分人承認,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歷史真相,或者說對它持懷疑態度。

㈨ 一個普通人是如何做到影響時代,被歷史記住的

我覺得做人最重要的是善良,具有正義感,日積月累的一件件善良的事積累起來就會影響著大家。

㈩ 歷史是如何被推進的

歷史是所有人共同合力作用的結果,所以說歷史是全體人民群眾推動向前的,歷史是人民創造的,這話沒錯。但也必須承認,歷史總是藉助於大人物實現轉折向前發展的,歷史上的大人物總能在關鍵時刻影響歷史進程,但其實大人物也是全體人民群眾創造的,正所謂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

閱讀全文

與如何被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1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7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