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中歷史怎麼快速提高成績
1、課本要反復翻看,做到滾瓜爛熟。所有的知識具體位置都心中有數。2. 如何提高歷史成績
首先要對歷史感興趣,沒有興趣怎麼辦?抓緊培養,因為這對學好歷史至關重要。歷史其實就是一部描述過去的長篇小說,裡面有人物、時間、地點、故事情節、發展過程。如果你能將它當做一部自己非常感興趣的電視題材去鑽研,我想用不了多久你的歷史成績就會有提升。因為經驗告訴我們如果你對一件事情非常感興趣的話,這件事情的每一個細節就會在你的腦海里留下深刻的記憶。
至於大量的歷史試卷與習題,你就當作自己在跟它們討論歷史這部小說好了。就像一提到你感興趣的電視時,你就會准確無誤、滔滔不絕的敘述起故事的情節、人物的看法和一些重要的時間地點事件來。當然事實上要比我說的復雜些,因為學好歷史還需要一些獨門技巧。下面我就分享一下:
①學好歷史一定要有耐心,有些紀元時間我們一次兩次記不住或者記混了。我們可以比較著去記,例如:581隋建立和618唐建立、1368明建立和1636清建立等等;
②不怕多做題,因為做題的過程可以幫助我們去鞏固學過的內容。當然也可以找出我們的弱項,譬如多選題和分析題比較難纏,我們可以花時間重點去突破;
③歷史課上不要走神,我們盡量最大可能的利用好課堂上的時間。重點是學習老師分析歷史事件的法式跟方法,其次就是關鍵知識點的掌握;
④溫習歷史課本一定要細心,不要粗枝大葉的走馬燈。這樣是沒有效果的,就像偵探一樣不要錯過任何細節。
⑤地圖要熟悉這方面可以借鑒地理的學習方式。
最後,總結一下還是要用心,不要怕吃苦。祝你歷史取得好成績!
3. 怎樣短時間內提高歷史成績
成績看試卷,試卷看教科書,提高成績死記硬背教科書
4. 如何快速提高歷史成績
首先,抓住每一天天好好背課本。雖然不求要背的極其的精細,但是脈絡一定要認真的理清,重要的時間節點、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意義要有印象。
有了前面記憶的基礎才能保障刷題的高質量。想要快速提高歷史成績,選擇題的刷題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在刷選擇題的過程中,可以盡最大的可能查漏補缺。每一個錯誤的選擇題的選項和正確但不理解的選項都要認真的去對照答案解析訂正一遍。在訂正的過程中,記住重要的關鍵詞,看看是否對這個知識點有印象,然後去課本中找到對應的地方加強復習和記憶。在我看來,歷史選擇題的刷題不在於多而在於精,要找到做題的感覺。在刷題的過程中,多去比較、歸納和總結,重要的是找准題意,這樣在做選擇題的時候會很得心應手。如果在刷題的過程中選擇題錯很多,請不要強迫自己硬著頭皮刷下去。可以回過頭去看看課本,回顧一下知識點。或者做做大題,用一種不一樣的思維去解題。切忌讓自己陷入想快速提高卻不得的壓抑和煩悶之中。
材料題主要多看答案熟悉答題套路和認真聽老師上課的講解。在考試過程中,書寫要規范認真。這方面沒有過多的心得體會。
小聲說一下:在緊張的學習沖刺中,如果能抽空看一點歷史紀錄片或者是比較貼近史實的電視劇也不失為一種提高學習歷史的興趣的方法。本人親身的經歷就是:無意看了一部歷史劇後,看到較為偏離史實的劇情時就會去查找比較客觀公正的史料來推翻它。緊接著老師講課和自己背書時有聯繫到相關歷史時,我就會更有興趣更認真的去聽課去背書。
總結一下我的觀點:
背課本很重要
刷題講究方式方法(可以摸索一下適合自己的)
營造一個輕松一點的學習歷史的氛圍(背書很是枯燥,保持自己的節奏)
能提高學習歷史的興趣更好
一百多天快速提高歷史成績是完全有可能的。
5. 中考歷史如何快速提高
今天給大家整理了中考歷史重要考點快速記憶,趕緊收藏吧!
八年級上冊
第一單元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鴉片戰爭:
(1)概況: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1842年,清政府戰敗,被迫簽訂中英《南京條約》。
(2)影響:中國喪失了完整獨立的主權,中國社會的自然經濟遭到破壞,開始從封建社會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2.中英《南京條約》:
(1)主要內容: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 100萬銀元;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納稅款,必須經過雙方協議。
(2)地位: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
3.第二次鴉片戰爭:
(1)概況:1856年—1860年,英法聯軍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清政府戰敗,被迫簽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等條約。
(2)影響: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第二單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
1.洋務運動:
(1)時間:19世紀60年代—90年代中期。
(2)領導人物: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奕䜣等。
(3)主要內容:
創辦企業
①「自強」——軍事工業:安慶內軍械所、江南製造總局、福州船政局等
②「求富」——民用工業:輪船招商局、開平煤礦、漢陽鐵廠、湖北織布局等
軍事
①建立新式陸軍:組建新式洋槍隊,採用西式兵操練兵
②建立新式海軍:組建福建、廣東、南洋、北洋等海軍,成立海軍衙門
(4)地位: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近代化運動。
(5)作用:中國近代化的軍事工業、民用工業、交通運輸業等逐漸發展起來,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對外國資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製作用。
(6)局限性:只學習西方技術,不改變政治制度。
2.戊戌變法:
(1)時間: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
(2)代表人物: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
(3)主張:變法圖強,建立君主立憲制。
(4)影響: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
3.《辛丑條約》:
(1)概況:1901年,清政府與英、美、俄、日、法、德、意、奧、比、荷、西11國簽訂。
(2)主要內容:
賠款
清政府賠償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9.8億兩,以海關稅、鹽稅等稅收作擔保
禁止反帝
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各種形式的反帝活動
毀炮駐兵
清政府拆毀大沽炮台,允許外國軍隊駐扎在從北京到山海關的鐵路沿線要地
劃使館界
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派兵駐守,不準中國人居住
設外務部
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前
(3)影響: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第三單元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
辛亥革命:
(1)時間:1911年爆發。
(2)高潮:武昌起義。
(3)指導思想:三民主義。
(4)重要成果:成立中華民國;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5)意義: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
第四單元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1.新文化運動:
(1)開始標志: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
(2)口號:「民主」(「德先生」)、「科學」(「賽先生」)。
(3)代表人物:陳獨秀、胡適、魯迅、蔡元培。
(4)作用: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使中國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與科學的洗禮;為隨後爆發的五四運動起了思想宣傳和鋪墊的作用。
2.五四運動:
(1)導火索: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和會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特權全部轉讓給日本)。
(2)口號:「外爭主權,內除國賊」「誓死力爭,還我青島」「廢除二十一條」「拒絕在和約上簽字」等。
(3)意義: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
3.中共一大:
(1)概況:1921年7月在上海秘密召開(後轉入浙江嘉興南湖遊船),參會人員有毛澤東、董必武、李達等13位代表,共產國際代表馬林等。
(2)意義: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4.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歷史意義:是中國歷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第五單元 從國共合作到國共對立
1.北伐戰爭:1926年7月,國共合作進行北伐戰爭,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實現了全國統一。
2.紅軍長征:
(1)概況:1934年10月,紅軍長征開始。1936年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會師,長征勝利結束。
(2)意義: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滅紅軍的企圖,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幹力量,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長征途中播下了革命的種子,鑄就了長征精神,打開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
第六單元 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
1.九一八事變:1931年9月18日,日軍發動。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標志著中國人民十四年抗戰的開始。
2.西安事變:
(1)概況: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實行「兵諫」,逼蔣抗日。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等條件。
(2)影響: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到聯合抗日的序幕,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從此,十年內戰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3.抗日戰爭的勝利:
(1)原因:中國人民巨大的民族覺醒、空前的民族團結和英勇的民族抗爭;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團結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世界上一切愛好和平與正義的國家和人民的支持。
(2)意義:①國內:是中國近代以來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為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徹底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礎;②國際: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維護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貢獻;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提高。
八年級下冊
第二單元 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與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
「一五計劃」:
(1)時間:1953—1957年底。
(2)基本任務: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等。
(3)主要成就:鞍山鋼鐵公司無縫鋼管廠等三大工程、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沈陽第一機床廠和飛機製造廠;寶成、鷹廈等鐵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武漢長江大橋。
(4)意義:使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後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
第五單元 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
1.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1971年10月,第26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
2.中美建交:1972年,尼克松訪華,中美雙方正式簽署並發表《聯合公報》,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交。
九年級上冊
第五單元 走向近代
1.文藝復興:
(1)核心思想:人文主義。
(2)代表人物或作品:①《神曲》:但丁;②達·芬奇:《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等;③莎士比亞:《哈姆雷特》《羅密歐與朱麗葉》等。
(3)意義:促進了人們思想的大解放;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
2.新航路開辟:
(1)重大事件:哥倫布「發現」美洲;麥哲倫船隊第一次完成了環球航行,證明了地圓說的正確。
(2)影響: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資本主義的發展;歐洲與亞洲、非洲、美洲之間建立起了直接的商業聯系,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步確立起來。
第七單元 工業革命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
工業革命:
(1)概況:18世紀60年代開始於英國。以瓦特改進蒸汽機為標志,人類進入「蒸汽時代」。19世紀中期,英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
(2)重要發明:①「珍妮機」:1765年哈格里夫斯發明;②蒸汽機:瓦特改進,1785年投入使用;③鐵路:1825年,斯蒂芬森設計的蒸汽機車正式試車,標志著鐵路時代的開始;④現代工廠制度:19世紀最終確立。
(3)工業化時代來臨的歷史意義:①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②為資本主義戰勝封建主義奠定了基礎;③世界形成了西方先進、東方落後的局面;④社會日益分裂為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兩大對立的階級;⑤農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促進了城市化。
九年級下冊
第一單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與資本主義制度的擴
1.亞歷山大二世廢除農奴制:1861年,亞歷山大二世頒布了廢除農奴制的法令。這次改革是俄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改革廢除了農奴制,推動俄國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
2.美國內戰:1861—1865年的美國內戰,是美國歷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維護了美國統一,廢除了奴隸制,清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最大障礙,為以後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
3.明治維新: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開始實行改革。採取廢藩置縣、「殖產興業」「文明開化」等措施,使日本迅速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實現了富國強兵,開始躋身資本主義強國之列。
第二單元 第二次工業革命和近代科學文化
第二次工業革命:
(1)時間:19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
(2)領先國家:美國、德國。
(3)重要發明:①電的利用:耐用的白熾燈泡、發電機、電動機、電話、電報等問世,人類社會進入「電氣時代」;②內燃機與汽車:19世紀80年代,德國人本茨製造出一輛由內燃機驅動的汽車;③飛機: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製成飛機。
(4)影響: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極大地改善了人們的生活;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壟斷組織,資本主義由自由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階段過渡;資本主義對外擴張增強。
第三單元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戰後初期的世界
1.第一次世界大戰
(1)時間:1914年—1918年。
(2)主要戰役:凡爾登戰役、索姆河戰役。
(3)影響:第一次世界大戰大大削弱了歐洲的力量,從根本上動搖了歐洲的優勢地位;改變了舊的國際關系,戰後形成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削弱了帝國主義的殖民力量,進一步促進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民族覺醒。
2.新經濟政策:1921年春開始實施,調動了生產者的積極性,迅速緩解了危機,鞏固了工農聯盟,促使國民經濟穩步發展。
3.社會主義工業化:1928—1937年,蘇聯先後完成了兩個五年計劃,優先發展重工業,使蘇聯由落後的農業國變成了強大的工業國;兩個五年計劃完成後,蘇聯的工業總產值躍居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第四單元 經濟大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
(1)時間:1939年全面爆發,1945年結束。
(2)主要戰場:歐洲西線戰場、北非戰場、歐洲東線戰場、太平洋戰場、東方主戰場。
(3)主要戰役:百團大戰、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日本偷襲珍珠港、諾曼底登陸、第三次長沙會戰等。
(4)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徹底粉碎了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通過戰爭稱霸世界的野心,徹底結束了列強通過爭奪殖民地瓜分世界的歷史,促進了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對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世界共同發展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第五單元 二戰後的世界變化
1.美蘇「冷戰」:1947年3月,美國杜魯門主義出台,冷戰開始;1947年,美國提出援助西歐的馬歇爾計劃;1949年,「北約」成立;1955年,「華約」成立,兩極格局形成。1991年年底,蘇聯解體,冷戰結束。
2.歐洲聯合:1967年,歐洲共同體成立,促進了西歐國家經濟的發展和國際地位提高。1993年,歐洲聯盟成立,大大加快了歐洲一體化的進程,推動世界朝著多極化的方向發展。
3.蘇聯解體:1991年年底,蘇聯解體,使得兩極格局終結,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世界朝著多極化趨勢發展。
第六單元 走向和平發展的世界
1.聯合國:1945年10月成立,是人類構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響最大國際組織。首要宗旨是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
2.世界貿易組織:1995年1月1日成立,主要職能是制定和規范多邊貿易協定、組織貿易談判、解決貿易爭端等。
3.「冷戰」後世界多極化的發展趨勢:蘇聯解體後,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歐盟、日本、中國、俄羅斯等國家聯盟或國家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發揮重要作用,推動世界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
4.計算機網路:20世紀90年代以來,互聯網在全球迅速普及,標志著人類社會開始進入「信息時代」。
6. 在初中如何提高歷史成績
首先,還是要做好預習、聽講、復習這三個環節,雖是老生常談,但做好這三步,確是至關重要的。課前認真預習可以使學生對即將要講到的歷史事件、人物等有一個簡單了解。另外,學生可以找到自己不懂的地方,以便在老師講課時獲得解答或者向老師提問。上課時要認真聽講,這是理解和掌握知識的關鍵。課上應勤於思考,跟著老師的思路,積極思考回答老師的問題。很多同學開始時,對老師提出的問題也有自己的想法,但因害羞或膽怯而不能積極舉手,久而久之也就形成習慣,惰於思考和回答了。在聽講時還應養成記筆記的好習慣,除了老師的板書以外,還要培養對一些重點內容作記錄,如老師多次重復的內容,課本中一些思考題的答案等等。「溫故而知新」,反映了學習過程不能一次性完成,認識過程必然循環往復,螺旋上升的規律。所以課後一定要及時復習,要持之以恆。
其次,使學生養成濃厚的學習的興趣。楊振寧曾說過:「成功的真正秘訣是興趣,興趣是自學學習的先導,是人們探究世界的動力,是最好的老師。對學習有了濃厚的興趣,遇到挫折困難才能頑強攻克,百折不撓。」新的歷史學習內容滿足了孩子們的興趣追求,增加了孩子們感興趣的,貼近生活、貼近現實的內容。教學內容變得生動、豐富、多彩,贏得了孩子們的喜歡。學生對歷史產生了興趣,才會有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的學習態度。
再有,對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過程、歷史概念等知識的獲取是通過記憶來完成的,這是學好歷史的第一步。如果沒有對歷史知識的牢固記憶,理解和運用就無從談起。這里所說的記憶並不是機械的死記硬背。在學習歷史,背誦記憶課本上的知識時,應首先弄懂它的意思,然後再去背誦記憶,這樣就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記憶復雜的年代、地點、人物、事件時可以嘗試教給學生一些記憶的方法。歷史是記憶性較強的學科,但僅僅死記硬背史實是遠遠不夠的,在記憶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和運用。幫助學生理出一條線索,找出各個歷史事件之間的相互關系,弄清每件史實前因後果,這對今後歷史學科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 還有,就是適當布置練習題。作業是學生對知識基本理解後,驗證知識掌握的准確程度,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以及運用歷史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作業練習一定要在嘗試回憶、閱讀教科書之後進行,作業要獨立完成,做作業時,不要照書抄,要盡量根據自己的記憶寫出答案,確實寫不出來,再看看書。為督促學生加強對知識的掌握,在一兩個單元講完之後,要及時進行檢測。檢測時題型可以多樣,但要突出重點知識,不必出一些難題、怪題。當發下試卷時,應首先糾正錯誤,並幫學生弄清為什麼錯了,力爭減少以後在這些題上再出錯誤。 最後,為擴充學生知識面,鼓勵學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去閱讀課外書籍,尤其是與課文有關的課外書,這樣就會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也可布置一些課外練習,進一步培養和鍛煉學生的能力。
7. 歷史成績如何提高
學姐告訴你,背吧(不要死背傻背要有目的,有計劃的背)。
不管是高中歷史還是初中歷史,時間表都要搞清楚,
然後把所學知識整理一下,理清學習思路,掌握歷史知識的脈絡,這樣才容易記憶而不混淆。
做歷年高考或中考真題,至少近五年,明確哪些知識點必考,哪些知識點選考。剩下的就是復習!
1、看參考書。參考書往往有很高的解題方法。
2、整理筆記。 提高記憶的方法
3、課後回憶,把當天復習的內容大略的記憶一遍。
5、補缺補漏。在系統結構上把缺少的內容給補上。
5、循環復習,防止遺忘。
8. 要提高孩子歷史成績,老師可以怎麼做
調動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學好歷史首先要喜歡上歷史渴,中學生的好奇心是極強的,一個幽默的老師一段有趣的歷史故事都會成為孩子的興趣點,一旦有個興趣點,孩子就會主動投入到歷史課的學習。
歷史是問人類是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的事,有時間,地點,人物和歷史事件即故事。
有幾個歷史社會形態: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
歷史是不斷發展的,一個個重大歷史事件造就我們今天的時間,這是馬克思唯物史觀的內容,也是歷史學的主要研究方法。同時,我們在日常學習中也要學會把知識成段建議起來,加習更好的理解。因此,類似於思維導圖的總結方法,去總結歷史的一個個知識點,這樣你就會融會貫通,發展歷史的一般規律
9. 高三歷史怎麼學才能提高成績
1、首先要勤奮刻苦,歷史是文科科目,幾乎所有的內容都需要記憶,因此高三文科生想要學好歷史,就得勤奮,把需要背的都背一背。
除了歷史背的東西多以外,政治、語文、英語也要大量的背知識點,所以文科生應該早起,充分利用最佳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2、多閱讀,只局限於歷史課本,還應該讀一些課外書籍,了解歷史事件的同時,達到提高歷史成績的目的。
關於歷史書目,高三學生可以看看《上下五千年》、《近距離看美國》、《歐洲歷史十五講》等,也可以去找歷史老師,由老師推薦一些書目。
3、提升課堂效率,課堂聽課非常重要,要集中精力認真聽課,聽課也有聽課的方法,課前預習是很重要的,可以在預習的過程中把自己理解的這一課的知識框架和系統大致構建出來,充分去領會書上每一個部分、每一個框題是為了說明什麼。
然後在聽課的過程中,有的放矢地在原有的基礎上調整自己的思路和框架,形成一份完整的聽課筆記,課後再與參考書上的知識重點、知識框架進行對比補充,拓展自己的思路。
4、多總結,學習歷史要善於總結且勤總結,將所學知識整理,理清學習思路,掌握歷史知識的脈絡。
5、把知識串起來,歷史很煩瑣,細節很多,其實,只需要把歷史事件串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就可以。
把一整個時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整合在一起進行全面理解和思考,這樣一來就會發現歷史知識非常有條理,不光可以從宏觀上解答很大的問題,也可以隨便拿出一個部分進行微觀細致的分析,這就達到了很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