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如何讀懂歷史

如何讀懂歷史

發布時間:2022-04-20 06:20:15

⑴ 怎樣以更簡單的方式了解歷史

讀書,實地去,思考,從復雜中得到簡單,漢宮秋,平凡的世界,北洋軍閥史話,中國近代戰爭史,柳宗元的封建論,文天祥的壬午正氣歌,朱元璋的大明皇陵之碑御制大誥皇明祖訓皇明寶訓,愛新覺羅胤禛的大義覺迷錄,章太炎的正仇滿論革命軍序駁康有為論革命書秦政記秦獻記,鄒容的革命軍,孫文的建國方略,魯迅的一些作品,毛的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根據需要可以讀些史書和個人傳記。

⑵ 如何有效閱讀歷史

廣泛的閱讀,通過對這一歷史時期的各種信息和圖片形式首先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情況,有利於歷史知識和記憶的滲透。

⑶ 如何學習、了解歷史

讀通史,自己整理時代主線,列個時間軸之類時東西掛牆上,一面放世界大事,另一邊寫同時代的中國史大事(只放你覺得對世界起重要作用的大事,不必事無巨細地都寫下來),讀書過程中不斷補充。比較好的世界史書推薦全球通史,盡管有些錯誤,但難得在視角不是西方中心,作者又有完整的史識。帕爾默的現代世界史在學術上更站得住,但西方中心也比較嚴重。另外極簡歐洲史脈絡清晰,有史識也好讀,可以看看。中國史推薦錢穆的國史大綱,配合柏楊的中國人史綱來看。你做的時間軸是否精彩不是關鍵,對比地把中外通史讀完才是關鍵。

⑷ 怎樣才能更好的了解歷史

1.
提前做好預習 預習知識是你學習知識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前期投入。通過預習可以對課本知...
2.
要做好學習筆記 做好學習筆記,不是記錄老師的話語,而是記錄課本知識的總體框架,...
3.
課後知識的串聯和整理 書本中歷史知識不是孤立的,歷史事件有起因、有過程、有發展、有結果,...
4.
時常復習和練習 做練習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買套試卷,可以一周練習幾次,長期性地對歷...
5.
看電視 電視中有很多關於歷史的節目,例如百家講壇,我個人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節目,...

⑸ 如何學習了解中國歷史

1、首先,掌握一些系統的歷史知識、史學理論還是很重要的。如果只是憑興趣,「跟著感覺走」,讀了再多的書,看了再多《百家講壇》中的歷史講座,你都未必真的理解歷史,理解歷史發展的規律性的東西。
那麼,怎樣掌握基本的系統歷史知識和史學理論?你可以根據你已有的基礎,選擇比較權威的中國通史和世界通史著作下點功夫來啃。為什麼要先讀權威的通史著作,因為它的作者治學嚴謹,寫的書史料翔實,論述、論證比較科學,會啟迪你如何正確地觀察、分析問題,這就讓你初步學習到基本的史學理論、史學方法。加上它們是通史,這就使你的歷史知識不會是支離破碎的,而是系統的有規律的東西。有些新潮的年輕人會說,那些「公認的、權威的」歷史著作保守,觀點不新。是有這種情況,但他們嚴謹的治學態度和治學方法才是最值得學的,至於觀點、結論本來就不可能永久不變的,否則歷史學就不會發展了,就不是一門科學了。
2、其次,在吃力地啃通史名著的同時,為了張弛結合,也為了培養興趣,可結合閱讀些既生動又嚴肅通俗歷史著作。這些科普型的歷史著作必須是公認的、久經檢驗的,如過去吳晗編的「歷史小叢書」以及以後的《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等。初學者最好不要迷於一些不負責任的嘩眾取寵的歷史書,例如大量充斥於書店的什麼什麼「大帝」的書。也不要迷信外國歷史學家的著作,它們當中即使質量較好較權威的往往也是一西方為中心的,對東方包括中國歷史或者有成見、偏見,或者並不真的了解中國歷史。當然,看看人家是怎麼看世界看中國還是有好處的,我只是說:不要迷信,不要人雲亦雲,其實對自己中國人寫的書也一樣。
3、爭取多看些原始史料。例如,你要學好中國古代史,像《史記》、《資治通鑒》之類的古代史學名著都沒有接觸,只是讀後人寫的歷史書,實在太不夠了。當然,你不想把歷史當作自己的專業,讀多讀少要根據你的時間和精力,但有可能讀多點是有好處的,至少不會被別人牽著鼻子走,不會相信那些不負責任的胡謅。

⑹ 讀史有三個階段,我們怎樣才能正確認知歷史

著名義大利哲學家、史學家克羅齊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後續再中國,又有無數歷史專家,如馬未都之流說了另一句話:歷史沒有真相,只有道理。當代,真相,道理!這三個詞才是歷史成為大眾喜聞樂見的根源,可是這根源過後,又有幾人真正讀懂歷史?

更遠的案列也有很多!

每一個新生帝國,都會在初始,有段平和穩定發展期,持續數十年穩定發展後,迎來盛世,最後物價波動。而這就是隱藏於歷史中的社會規律,甚至經濟規律。

如此列子數不勝數,幾乎史書不絕,可是真真看透的又有幾人?

而那些真正看透的,都在後續成了搭上經濟快車的相對成功人士。

當無數人感嘆這就是命的時候,其實更多的應該反思,在命運機會來臨的時候,為何會錯過!

五千年文明史規律告訴我們,華夏文化傳承特色,並沒有多大變化。

首先:華夏文明自成一脈,幾乎和無數亞非歐的文明都有區別。這是我們思考維度和大多數異文化區域人有區別的關鍵,那是根植於歷史中的傳統和自傲!

其次:我們的文化雖然經歷無數次傳承,可是從未有過徹底斷絕,反而在困頓中薪火相傳,無數的更迭背後,核心並沒變化。

再次:我們文化曾勇武,曾溫潤,曾中庸,各種特性加諸一身,由此才有多樣的人格特質,可是骨子裡的東西幾乎相同。

最後:我們的文化在近現代落後,因此才有無數懷疑出現,如封閉保守,文弱無力,固執己見,不善創新。

這里我說這么多,首先其次再次最後。目的不是說廢話,而是找尋歷史規律。

中原文化自成一脈,他是自信的,驕傲的,即便改朝換代無數次,可是他依然頑強存在,核心從未變過,只是這未變的核心之外,有著無數民族性格的雜糅,最後卻在近現代迷失了方向。可是這迷失的方向,只是暫時的,因為曾經的規律並不會變化,而核心也不會變化,唯一變化的不過是和現代科技的融合而已。

那麼,這一切都告訴我們一個大道理。

歷史規律並不過時,我們依然是用農業社會的本質,在熟人社會的范疇內,配合新經濟規律去完成一切。

面對老瓶新酒味不變的時代,多讀讀史書,多思考規律,絕對不會吃虧。

到真正變局發生的時候,你就不會哀嘆宿命,哀嘆為何當年沒買房了!

世界在變,道理甚至大道理一直未變,這就是基於人性的歷史觀,進而延伸出的歷史規律。。。

⑺ 個人如何系統地了解中國歷史

首先,要清楚中國歷史的大致發展階段,一般我們最簡單地分為古代、近代、現代。古代部分,可分為史前時期(即通過考古得到信息的時期)、先秦時期(秦大一統王朝之前的夏商周時期)、秦漢魏晉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王朝更迭)時期。

先秦時期的歷史推薦呂思勉先生的《先秦史》,秦漢史可讀錢穆的《秦漢史》,魏晉南北朝歷史比較亂,如果有文言功底可以看《晉書》、《資治通鑒》等,通俗一些的可讀《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隋唐時期可讀岑仲勉的《隋唐史》,宋代歷史研究成果頗多,粗略了解的話可以讀一讀《劍橋中國史》中的宋史卷。

元代可讀《新元史》,明代歷史想讀有趣的就看《明朝那些事兒》,清史看《清史稿》就好。近代史推薦蔣廷黻的《中國近代史》。

⑻ 怎麼真正了解歷史

學歷史的話,首先就是積累。你這樣雜看看沒有關系,其實也算是一種積累。
到了一個程度,你就要開始梳理。
首先,是時間的梳理。 例如中國歷史主要朝代時間排序是:夏,商,周,春秋,戰國,秦,西漢,東漢,三國,西晉,東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北宋,南宋,元,明清。
你要漸漸的把你看過的故事放到這個時間表來。不能看完了,還不知道發生在哪個朝代,也不知道是哪個故事前,哪個故事後。一般流傳下來的,都是精髓,他肯定也有時間上的影。
然後在是空間上的梳理,這個作為一個女孩子,我覺得你大致能了解在哪個位置就可以了。
在是人物的梳理。你了解的歷史人物,放入朝代表,作為你對這個朝代認識的主要代表人物。
以上你可以理解為:是什麼。是一種既定事實。
在研究,為什麼? 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既定事實?這肯定和那時的民風,統治者,統治階級,資本程度等等等等有關。這時候,你需要從大方面理解。
最後是怎麼辦。 在一些既定事實發生以後,統治者,和民眾,是怎麼應對的。為什麼這樣的應對?有什麼好處? 這些你可以了解了,那出去吹吹牛皮,上台講講知識,一般情況下也可以應對了。
當然,歷史還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慢慢來,祝你成功

⑼ 如何了解真正的歷史

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王朝,也就是漢唐明清。了解中國的歷史也得了解中國的思想文化,因為中國能夠維持統一決定性的因素就是我們擁有貫穿整個民族的意識形態。這個意識形態就是儒家文化思想。這個思想在漢朝確立,在明清發展到頂峰。通過上面我所說的幾個維度來了解中國歷史,你很快就能對中國歷史有自己獨到的認識。

閱讀全文

與如何讀懂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1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7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