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如何理解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及其關系

如何理解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及其關系

發布時間:2022-04-20 07:32:58

1. 中國近代以來兩大歷史任務及其相互關系是什麼

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第一,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第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

近代中國兩大歷史任務的相互關系:

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這兩個歷史任務,是相互區別又相互緊密聯系的。

第一,由於腐朽的社會制度束縛著生產力的發展,阻礙著經濟技術的進步,必須首先改變這種制度,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才能為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創造前提,開辟道路。近代以來的歷史表明,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必須進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第二,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最終目的和必然要求。

今時代,我國大學生的歷史使命具體可以概述為以下3個方面:

1、繼往開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傳承歷史,開創未來。當代大學生要擔當起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任,實現百多年來中國人民夢寐以求的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愛國理想。

2、勇於創新,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是世界最早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然而,成為了近代歷史上的落伍者,在現代世界文明交流融合與沖突的洪流中,在一個充滿創新,依靠創新的社會,中華民族的創新發展到了一個極為關鍵的時刻。

3、積極努力,為世界和平發展,人類社會的進步事業做貢獻。人類社會的發展是依靠一代代人的奮斗努力,靠的是各國和各族人民的共同奉獻,中華民族是熱愛和平的民族,中國始終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

當代大學生理當有為人類和平進步事業做貢獻的歷史使命,在未來的人生奮斗中自覺地擔當起為世界和平和為人類社會的進步事業做貢獻的重任!

2. 如何理解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及其相互關系

兩個任務: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
兩個任務是相互區別又相互緊密聯系的。由於腐敗的社會制度束縛著生產力的發展,阻礙著經濟技術的進步,必須首先改變這種社會制度,爭得民族的獨立和人民解放,才能為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創造前提,開辟道路。因為不經過反帝發封建的斗爭,爭得民族的獨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國主義對中國的反動統治,改變他們控制中國經濟政治命脈,利用特權向中國大量傾銷商品和資本輸出,壓迫中國民族工商業發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廢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專制政治制度,解放農村生產力,改善農民的生活,擴大民族工商業的國內市場;就不可能達到民族的團結,社會的穩定,從而集中力量進行經濟、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現代化建設,以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富裕幸福。

3. 如何理解近代中國兩大歷史任務及其關系

一、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
第一,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
第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
二、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的相互關系:
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這兩個歷史任務,是互相區別又互相緊密聯系的.
第一,由於腐朽的社會制度束縛著生產力的發展,阻礙著經濟技術的進步,必須首先改變這種制度,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才能為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創造前提,開辟道路.近代以來的歷史表明,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必須進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第二,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最終目的和必然要求.
中華民族在近代主要是完成前一任務,在現代主要是完成後一任務.兩大任務是統一的,統一於解放和發展中國的社會生產力.

4. 怎樣認識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兩大歷史任務及其相互關系

近代中國從鴉片戰爭以後,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這個社會里,主要矛盾有:整個中華民族與外國資本主義的矛盾;中國國內人民大眾與本國封建勢力的矛盾。這就決定了近代中國革命的主要任務是解決這兩大矛盾,具體是:為擺脫半殖民地地位,解決民族矛盾,中國要反帝,實現民族獨立;要擺脫半封建地位,解決階級矛盾,中國要反封,實現國家民主,所以反帝反封建,實現獨立和民主是近代中國面臨的兩大歷史任務。由於近代中國本國的封建勢力往往與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勢力互相勾結,具有買辦性,嚴重阻礙中國社會的進步,所以這兩大任務必須同時進行,但民族獨立是國家民主的前提。只有完成這兩大任務,中國才能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

5. 如何理解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

一、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
第一,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
第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
二、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的相互關系:
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這兩個歷史任務,是互相區別又互相緊密聯系的.
第一,由於腐朽的社會制度束縛著生產力的發展,阻礙著經濟技術的進步,必須首先改變這種制度,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才能為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創造前提,開辟道路.近代以來的歷史表明,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必須進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第二,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最終目的和必然要求.
中華民族在近代主要是完成前一任務,在現代主要是完成後一任務.兩大任務是統一的,統一於解放和發展中國的社會生產力.

6. 中國近代社會的兩大歷史任務是什麼,它們之間的關系如何

鴉片戰爭後,中華民族面對著兩大歷史任務:一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

中國人民在民族壓迫下的痛苦以及爭取民族獨立的願望,是鴉片戰爭以來最重要的事實。近代中國人民的斗爭,主要的是以挽救中華民族的危亡為出發點的。

因此,必須改變帝國主義、封建主義聯合統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制度,爭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里,世界上的帝國主義國家,不論大小,幾乎都曾經欺負過中國,而近代中國的反侵略戰爭,也無不以中國失敗、被迫接受喪權辱國的條約而告結束,「其原因,一是社會制度腐敗,二是經濟技術落後。」

就是說,為了使中國在世界上站立起來,而且站的牢固,為了使中國擺脫貧窮落後的境遇,使人民過上自由、幸福、富裕的生活,就必須改變中國經濟技術的落後面貌,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即實現中國的現代化。

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的相互關系: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這兩個歷史任務,是互相區別又互相緊密聯系的。

兩大歷史任務的主題、內容與實現方式都不一樣,前一個任務是從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統治秩序,主要是解決生產關系的問題。

後一個任務是要改變近代中國經濟、文化落後的地位和狀況,只要解決生產力發展的問題,實現中國的現代化。前一個任務為後一個任務掃除障礙,創造必要的前提;後一個任務是前一個任務的最終目的和必然要求。

兩大歷史任務的實現是無數愛國志士和革命先驅者為之獻身的理想,是中華民族不懈追求、為之奮斗的目標。

(6)如何理解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及其關系擴展閱讀

區別:主體、內容不一樣

一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兩者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

前者要改變民族受壓迫、人民受剝削的地位和狀況,要從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統治秩序,解決生產關系問題;後者是要改變近代中國經濟文化和社會落後的地位和狀態,是要充分發展近代民族工商業,解決生產力問題。

7. 如何理解近現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及其關系

一: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
1、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
2、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
二: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的相互關系:
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這兩個歷史任務,是互相區別又互相緊密聯系的。
1、由於腐朽的社會制度束縛著生產力的發展,阻礙著經濟技術的進步,必須首先改變這種制度,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才能為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創造前提,開辟道路。近代以來的歷史表明,爭得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必須進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2、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最終目的和必然要求。
中國近代史是從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年到1949年南京國民黨政權覆亡為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歷經清王朝晚期、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時期、北洋軍閥時期和國民政府時期,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逐漸形成到瓦解的歷史。
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充滿災難、落後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國人民探索救國之路,實現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華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國主義以實現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義以實現人民富強的斗爭史。
中國近代史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是舊民主主義革命階段;第二個階段是從1919年五四運動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

8. 如何理解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極其相互關系

1 如何理解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及其相互關系?
答:近代中國的時代特點以及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決定了近代中國人民始終面臨著兩大歷史任務:一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在兩大歷史任務中,首先必須完成的歷史任務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反對外國列強的侵略,擺脫封建專制的統治。這個歷史任務決定了近代中國革命既是反帝的民族革命,又是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要改變民族壓迫和人民受剝削的狀況,必須首先進行民族和民主革命,結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解決上層建築和生產關系問題,才能為進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創造前提與基礎,為進一步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開辟道路,才能使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成為可能。
歷史表明,近代中國社會的兩大歷史任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聯系的。前一個任務為後一個任務掃清障礙,創造必要的前提;後一個任務是前一個任務的最終目的與必然要求。中華民族在近代主要是完成前一任務,在現代主要是完成後一任務。兩大任務是統一的,統一於解放和發展中國的社會生產力

(有點多...不過就這么答上去應該就是對的)

9. 如何理解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及其相互關系

近代中國的時代特點以及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決定了近代中國人民始終面臨著兩大歷史任務:一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在兩大歷史任務中,首先必須完成的歷史任務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反對外國列強的侵@略,擺脫封建@專制的統治。這個歷史任務決定了近代中國革命既是反帝的民@族革命,又是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要改變民族壓@迫和人民受剝削的狀況,必須首先進行民族和民@主革命,結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解決上層建築和生產關系問題,才能為進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創造前提與基礎,為進一步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開辟道路,才能使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成為可能。
歷史表明,近代中國社會的兩大歷史任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聯系的。前一個任務為後一個任務掃清障礙,創造必要的前提;後一個任務是前一個任務的最終目的與必然要求。中華民族在近代主要是完成前一任務,在現代主要是完成後一任務。兩大任務是統一的,統一於解放和發展中國的社會生產力。

10. 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面對的兩大歷史任務是什麼及其關系是什麼

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面對的兩大歷史任務:一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

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二者的關系:

1.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二者主體、內容不一樣,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要改變民族受壓迫、人民受剝削的地位和狀況,要從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統治秩序,解決生產關系問題。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是要改變 近代中國經濟文化和社會落後的地位和狀態,是要充分發展近代民族工商業,解決生產力問題。

2.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二者相互關系,前一個任務為後一個任務掃清障礙,創造必要的前提;後一個任務是前一個任務的最終目的與必然要求。後一個任務是前一個任務的最終目的與必然要求。

拓展資料

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開辟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使中國由資產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進入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中,中國共產黨領導廣大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廢除了帝國主義列強同中國簽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

閱讀全文

與如何理解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及其關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1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7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