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如何製作歷史地圖

如何製作歷史地圖

發布時間:2022-04-20 22:54:13

① 古代疆域圖如何利用arcgis製作

同樣需要有古代疆域的數據。但是對於歷史地圖,如果要用於教材,是需要上級部門審批的。
製作方法:
1)收集相關歷史資料;
2)在ArcGIS中創建相應圖層,編輯疆域圖形數據和必要的屬性數據;
3)制圖輸出,配圖根據你的要求進行配置,入右下角南海區域;
4)其他地圖元素製作,例如圖例、圖名、比例尺等

② 中國朝代的地圖是怎樣繪制出的啊

古人以前如何繪制平面地圖呢?
我國古代就有地圖的繪制,以下是三國時期到元代的幾個代表性演進史。由敘述中可以得知古人測量繪制地圖的方法。
我國在宋代也有航海圖繪制的能力,當然,元代之後的科學更是發展迅速(比如說,混天地動儀,可測量天文)。而在同時期的外國科學發展也是很神妙的…(比如說,荷蘭人駕船繞行台灣繪制的台灣全圖)。

第一部測算專著——《海島算經》

《海島算經》是三國時期(西元三世紀)的數學家劉徽所著。他在為《九章算術》作注時,寫了《重差》一卷,附於該書之後。

唐代數學家李淳風將《重差》單列出來,取名《海島算經》,並列為我國古代的數學經典《算經十書》之一。該書全部9個算例均涉及測高望遠及其計算問題。9個算例分別是:測量海島的高度(望海島),測量山上的松樹的高度(望松),測量城市的大小(望邑),測量澗谷的深度(望谷),居高測量地面上塔樓的高度(望樓),測量河流的寬度(望波口),測量清水潭的深度(望清淵),從山上測量湖塘的寬度(望津),從山上測量一座城市的大小(臨邑)。

為解決這些問題,劉徽提出了重表法、連索法和累距法等具體的測量和計算方法。這些方法歸結到一點,就是重差測量術。重差測量術是藉助矩、表、繩的簡單測量工具,依據相似直角三角形對應邊成比例的內在關系,進行測高、望遠、量深的理論和方法。在劉徽之前,趙爽在為《周髀算經》作注時曾作日高圖,首先提出了重差測量理論。而劉徽在《海島算經》中活用重差理論,巧妙地提出了多種具體的測量和計算方法,把重差測量理論推廣開來。
《海島算經》是一部影響久遠的測算專著。它所詳細揭示的重差測量理論和方法,成為古代測量的基本依據,為實現直接測量(步量或丈量)向間接測量的飛躍架起了橋梁。直到今天,重差測量理論和方法在某些場合仍有借鑒意義。

什麼是「制圖六體」

制圖六體,是晉代制圖學家裴秀提出的繪制地圖的六條原則。
裴秀(西元224~271年)字秀彥,河東聞喜(今屬山西省)人,晉武帝時官司空,後任宰相。他根據「六軍所經,地域遠近,山川險易,征路迂直」,校驗了魏國留下的舊圖。

由於舊圖繪制粗略,加之地名改變,他在門客京相璠的幫助下,編制了我國最早的地圖集——《禹貢地域圖》、《地形方文圖》。他總結了前人制圖經驗,提出了地圖制圖的六條原則,即「制圖六體」:一為「分率」,用以反映面積、長寬之比例,即今之比例尺;二為「准望」,用以確定地貌、地物彼此間的相互方位關系;三為「道裏」,用以確定兩地之間道路的距離;四為「高下」,即相對高程;五為「方邪」,即地面坡度的起伏;六為「迂直」,即實地高低起伏與圖上距離的換算。

裴秀認為,制圖六體是相互聯系的,在地圖製作中極為重要。地圖如果只有圖形而沒有分率,就無法進行實地和圖上距離的比較和量測;如果按比例尺繪圖,不考慮准望,那麼在這一處的地圖精度還可以,在其他地方就會有偏差;有了方位而無道裏,就不知圖上各居民地之間的遠近,就如山海阻隔不能相通;有了距離,而不測高下,不知山的坡度大小,則徑路之數必與遠近之實相違,地圖同樣精度不高,不能應用。

這六條原則的綜合運用正確地解決了地圖比例尺、方位、距離及其改化問題。所以制圖六體成為我國明代以前地圖制圖學理論的基礎,在我國和世界地圖制圖學史上有重要地位。

計裏畫方

「計裏畫方」,是按比例尺繪制地圖的一種方法。繪圖時,先在圖上布滿方格,方格中邊長代表實地裏數,相當於現代地形圖上的方裏網格;然後按方格繪制地圖內容,以保證一定的准確性。據文字記載,此法始於我國晉代裴秀提出的 「制圖六體」原則,他曾以一寸折百里的比例編制了《地形方丈圖》。

唐代賈耽,以每寸折百里的比例編制了《海內華夷圖》。北宋沈括,以二寸折百里編制了《天下州縣圖》(又稱《守令圖》)。元代朱思本,用計裏畫方的方法繪制的全國地圖——《輿地圖》,精確性超過前人。此法沿用1500餘年,直到清初,在我國和世界地圖制圖學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元代郭守敬在測繪上的建樹

郭守敬在測繪上作出的最大貢獻,是他首創的以我國沿海海平面作為水準測量的基準面。當時,郭守敬曾經從河套東頭的孟門山(今陝西宜川至山西吉縣一帶)起,順中條山往東,沿黃河故道測量地形,掌握了大河之北縱橫數百里地區內地勢起伏的變化。

這是在黃河中游的一次大面積地形測量。大面積測量必須解決各局部測量資料的統一歸化問題。據《元朝名臣事略》記載,郭守敬「又嘗以海平面較京師至汴梁地形高下之差,謂汴梁之水去海甚遠,其流峻急,而京師之水去海至近,其流且緩,其言倍而有微,此水利之學,其不可得也」。

這是我國史書上第一次記載利用海平面作為基準來建立統一的高程系統,創立了「海拔」這一科學概念。這一工作,對於測量事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是我國大面積測量發展到一定水平所孕育出的傑出科學成果。

直到今日,世界各國的區域性測量,其水準測量成果均歸化到以海岸某點的平均海水面作為基準面的高程系統中去。我國現就採用青島港驗潮站歷年記錄的黃海平均海水面作為基準面,並在青島設有水準原點,全國的高程均以此為基準。這一科學方法。仍將繼續沿用。

③ 科技不發達的以前,是怎樣繪制地圖的用什麼工具

原始的測量方式

上世紀七十年代,馬王堆漢墓的發現震驚了考古界,當時出土的文物除了大名鼎鼎的素紗襌衣,還有三幅地圖,分別是《地形圖》、《駐軍圖》和《城邑圖》,這三張地圖填補了中國地圖史上的空白,對研究漢代的軍事、城鎮分布等具有重要意義。


現在我們一提到中國古人們的奇思妙想,最先想到的肯定是“四大發明”,但是實際上除了造紙術、指南針、火葯以及印刷術以外,老祖宗留下的很多東西都對世界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不得不說,幾百年前的中國就是一顆璀璨奪目的珍珠,全世界聞名。

④ 古代的地圖有多重要以古代的技術水平,他們是如何繪制准確的地圖的呢

如今出門時,應對人生地不熟或是路面,大家能夠拿到手機上,用各種各樣地圖手機軟體精準定位,許多車也是內置電子器件導航欄,殊不知古時候並沒有這種物品,大家絕大多數藉助的僅有地圖,那麼以古時候的技術實力,她們到底是怎樣製作精確的地圖的呢?今日趣歷史我就帶大夥兒了解一下。

如今地圖自身的使用價值並不高,在網上隨意可以下載到各地的不同種類的地圖,殊不知古時候,地圖本身是十分關鍵,並且是很有價值的。當時荊軻刺秦王的情況下,便是把短刀藏在地圖中。而並不能躲過去戰士的查驗,當然也是由於在那時候,一個國家的地圖擁有獨特的實際意義,那便是他意味著著一個國家的大概操縱范疇,及其范疇內的一些兵家必爭之地的信息內容,這種毫無疑問是對戰事十分有益的。

殊不知伴隨著清朝的閉關鎖國,造成中國的技術實力被西方國家遠遠地甩掉,傳統式地圖的布置也並沒有考慮到地球圓球的難題,直至西方國家的一些技術性穿進中國,這種難題才擁有更改,即便 那樣是不能遮蓋古人在這些方面的各種各樣聰慧。

⑤ 繪制歷史地圖有哪幾種常用方法

(1)投影放大法:把透明膠紙(或白紙)放在所畫的底圖上,根據底圖用筆描出地圖輪廓,然後把描好底圖輪廓的透明膠紙放在投影機上,並在投影機上調好所需放大的倍數,在幕布前放上繪制地圖所用的紙,然後根據投影機打在紙上的投影,用筆描繪成圖。如果沒有投影機,也可將原圖先用玻璃片描出,利用電筒投影,再用上述方法繪制。
方格放大法: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常用的繪制方法。先在原圖上用鉛筆打上若干方格(一般以九格為宜),然後按所需放大倍數與之成比例,在白紙上打好方格,再按原圖有關方格的線條位置,在放大的方格內相應描繪出來,最後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用畫筆敷上色彩,加粗線條,添上各種符號,寫上題目和圖例,新的放大的歷史地圖就完成了。
縮放儀放大法:先選擇擬縮放的原圖,然後根據教學需要將縮放儀調節到適當的倍數,在縮放儀一端照原圖描輪廓,另一端(放鉛筆)就會在所繪制的紙上描出所需放大的地圖輪廓。這種方法迅速、簡便、准確。
摹映復寫法:選擇合適的地圖作為范圖,用白紙與之重疊訂在玻璃上進行摹映;或用復寫紙放在地圖下面,下面再放上白紙,先用鉛筆描下地圖上的輪廓,再繪製成適用的歷史地圖。(2) ①准備一張較大的白紙和幾支不同顏色的彩筆。②熟讀教材或地圖冊中的相關地圖。③從原因、時間、結果、影響等方面比較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④比較《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和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⑥ 古代時候的地圖怎麼畫出來的

古代地圖主要採用計里畫方法繪制。

「計里畫方」之法,是為使地圖圖形正確縮小尺寸而設計的按比例繪格網的方法。

1、先在圖上布滿方格,方格邊長代表實地里數。

(6)如何製作歷史地圖擴展閱讀:

晉代的裴秀(公元223-271年)展出一套繪制地圖的理論並據此繪制《禹貢地域圖》,他的理論可以概括為「制圖六體」,即制圖時要考慮的六方面因素:分率(比例尺)、准望(方位)、道里(道路里程)、高下(地勢高低)、方邪(角度)、迂直(彎曲度)。

「制圖六體」成為中國傳統制圖理論的重要依據,計里畫方之法則是基本操作法,雙雙沿用1500餘年,歷代著名地圖都少不了計里畫方,裴秀之後,還有唐代賈耽的《海內華夷圖》、北宋沈括的《天下州縣圖》以及元代朱思本的《輿地圖》。

歷朝所改良處主要在緯度及里程測量的精準度以及折算的比例。宋朝普遍使用「水平」(水準儀)、「望尺」(照板)、「干尺」(度干)等儀器來測量地勢的高低,沈括又以「互同」取代「道里」,可能就是現代的等高線標記。

⑦ 沒有科技的支撐,古人是怎麼繪制地圖的呢

如今電子設備盛行,任何一個導航軟體都能明確的幫助你在地圖中找到位置。但古代在科技落後的情況下,是如何繪制出一張張精準的地圖的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的是很多歷史地圖都是不計較准確性的。在中國文化中,地圖不但用於表示距離,也用於顯示權力或者進行教育,以及用於美學的欣賞。



這一方法一直沿用到1884年。他是第一個用普通圓錐投影繪製成世界地圖的人,他的作品在古代西方地圖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稱之為地圖科學的奠基人。

由此可見,古人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即使在沒有先進技術的當下,才智過人的學者也能夠找出解決問題的答案。

⑧ 歷史地圖是怎麼製作的

根據歷代史書的紀錄和現代人對當時歷史的地名考證。中國歷史地圖集以中國歷代疆域政區為主的地圖集。譚其驤主編。自原始社會至清末,按歷史時期分為8冊、20個圖組,共304幅地圖(插圖未計在內)。地圖全部採用古今對照。本圖集從20世紀50年代起開始編纂,文化大革命時期受到嚴重干擾,1975年出版了內部版更是錯誤百出。1982年起陸續出版了1-8冊是研究我國歷代行政區劃不可多得的資料!

閱讀全文

與如何製作歷史地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1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7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