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看待日本的侵華戰爭以及日本篡改歷史
日本之侵華:可謂是必然,因為日本本是個島國,資源則需要從中國進口。但中國之國勢以及思想實在是落後,導致日本有侵華之力以及侵華之理。
二戰中國戰區:對日戰場中,中國戰場必然是最激烈的,因為日本參加二戰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攻擊中國,一是祖先遺志,二是地理使然。
篡改歷史:所謂篡改歷史,便要分清一點,所有國家的教科書都是以自己的立場說的,日本人不會真正比我們無恥多少。至於南京大屠殺到底有沒有,我們也不好說,我根本不知道我的教科書是否都是真東西,那些老兵講的是否都是真話,共誇自己的功力也是可見一斑,我在小一點的時候都會被弄得暈頭轉向。
回答立場:篡改歷史實際也不好說,每個政黨在浩劫或是新生之後都需要對國民樹立自己的信心(共就是個最好的例子),關鍵在於立場不同,如朝鮮戰爭,我們的歷史書對我們說,美國不承認自己打敗,美國的歷史書同樣可以說,中國硬認為自己打贏了。對此,我們需要通過客觀已發生事實進行拋去價值觀的理性分析。
㈡ 日本偷襲珍珠港 80 周年,日本 99 名議員集體參拜靖國神社,如何評價日本對待歷史的這一態度
80年前的今天,日本偷襲珍珠港,發動太平洋戰爭。日本大批政要選擇今天高調參拜靖國神社,絕非偶然,是蓄意為之,刻意挑釁。靖國神社是日本軍國主義分子發動對外侵略戰爭的精神工具和象徵,供奉有14名二戰甲級戰犯。日本政要參拜靖國神社,再次反映出日方對待自身侵略歷史不思反省的錯誤態度。
㈢ 如何評價日本不正視歷史的行為
(1)戰後對日本清算得不徹底
日本當年戰敗、投降以及戰後改革的過程跟德國不一樣。德國戰後的政治決策層和國家機器全部摧毀了,現在德國的國家政權是重新建立起來的。而日本的國家機器完整地保存下來,其原因主要是當時美國的決策層聽從了支持日本派外交官的倡議,他們認為如果摧毀了日本國家機器,摧毀了天皇,日本人會反抗到底,沒法制服他們。冷戰開始,美蘇矛盾加深。美國感覺到蘇聯陣營會成為未來最大的敵人。所以美國改變了主意,想保住日本,把其改造成美國在遠東牽制蘇聯的一個附庸,成為對抗共產主義陣營的前線大本營。
(2)日本右翼保守勢力復歸政界並執政
遠東國際軍事釋放戰犯。很多戰犯被釋放不久就恢復了公職,回到了政界。更嚴重的是,很多戰犯高官。可以說,自民黨上台掌權直到現在,其人員主要由這些戰爭勢力組成。這些保守勢力掌權以後,與過去戰爭藕斷絲連。而德國戰後的執政勢力都是過去受法西斯迫害的人,他們與戰爭勢力一刀兩斷。
(3)戰後日本教育出淡漠歷史、漠視侵略的年輕一代
日本右翼勢力成為執政黨的主體以後,不斷地淡化、抹殺,以致美化侵略歷史,致使大多日本人都不懂近代史。他們沒有經歷過戰爭,也不懂歷史。歷史教科書裡面關於近代史的內容只有輕描淡寫的幾行,與原本那麼豐富的侵略內容不成比例。
(4)戰後國民願意反省歷史、抵制右翼的和平勢力逐漸衰弱
現在日本的氣氛完全不同了,誰對亞洲國家強硬誰就受到歡迎,不但沒有人站出來阻攔,而且還要遭受某些輿論的壓力。一些日本人曾經幻想:對於他們侵略過的國家,只要日本始終屬於強勢地位、只要時間再拖一拖,歷史就會改寫。他們認為,歷史就像一個小女孩,可以打扮得很漂亮,可以改寫。顯然,這是完全錯誤的。
㈣ 19世紀中後期,日本歷史上的一次重大轉折是什麼你怎麼評價它它對我國現代建設有何啟示
明治維新,1895年甲午戰爭中國失敗後,洋務運動徹底破產,中國面臨被列強瓜分的危機。特別是1905年的日俄戰爭中,日本打敗了俄國,這一事件在當時的中國引起了很大的反響,盡管甲午戰爭中,日本也打敗了中國,中國人痛恨日本,但為挽救中國,中國的資產階級改良派決心用改良方法進行圖強自救。中國人感到要想學習西洋文化、制度,就得把學習的目標從西方轉向日本。
1898年6月光緒帝頒布《明定國是詔》,開始了百日維新。從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進行一系列改革,希望中國能象日本一樣,走上資本主義道路。但是1898年的中國決非30年前的日本,百日維新被慈禧輕而易舉地扼殺了。啟示:1 革新,改革,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條,不改革只會倒退不會發展。
2 繼續擅長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對於中國來說,就是對外開放了。
3重人才,因為明治政府改革的成功,離不開像大久保利通這樣人物的智慧,另外,日本一個使團出使西方學習的都是些腦子里有東西的人,對於中國來說,就是科教興國,人才戰略等等了。
4要與時俱進才能趕上潮流。
5 政府集權,才能領導落後國家飛速發展。
6 現在落後並不可怕,只要全力改革,短期內可以超越。
7 改革時不要把老祖宗的東西都扔了。
改革是富國強國之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只有不斷地學習世界先進文化精髓,善於吸收和消化他國的科技成果,才能促進國家的進步和繁榮,才能永遠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我相信我國通過以後的改革會變得更加的繁榮昌盛。
㈤ 應該怎麼評價日本這個國家
其實籠統來說,中國人對於日本這個國家,在民族的感情顯然是矛盾而復雜的。每個人的體會和見識都不相同,但是因為日本以往做的種種事情,讓國人都有一種抵觸的心裡,對於種種原因所以對於這個問題,我想應該是見仁見智的。
雖然日本以前侵略過我們的國家,但是日本也有好的方面值得我們學習,取長補短。但是我們也不能忘記歷史,忘記意味著背叛。
日本人崇拜強者,他們自從打敗中國之後從心裡就沒瞧得起中國人,在此基礎上建立的友好關系只是一個表面現象。要想獲得日本人的友好,中國必須要強大起來,讓日本人不敢小視中國人,讓中國主導中日友好,它想不友好都不行。
一千個人有一千個想法,過激的想法是肯定不行的,不論做什麼,都要依靠國家的法律與世界的法律,除非哪一天法律失效,那麼只能給予對方迎頭痛擊。
㈥ 世界各國名人是如何評價日本的
日本這個國家在二戰期間給亞洲各國人民造成了沉重的災難,說他們是萬惡之源一點不為過。下面我們來看看世界各國名人對日本的評價。
康熙只叫日本為「倭子國」,他從來沒有說過日本兩字,他說:「倭子國,最是反復無常之國。其人,甚卑賤,不知世上有恩誼,只一味懾於武威??故爾,不得對其有稍許好顏色。」康熙對日本的評價可謂非常深刻,並且順便說了對待日本人的方法。只是他沒想到,他口中的倭子國會成為日後的大患。
美國前總統弗蘭克林.羅斯福說:「日本人是有史以來,我見過的最卑鄙、最無恥的民族。」
法國總統戴高樂評價日本:「日本,這是一個陰險與狡詐的殘忍民族,這個民族非常勢利,其瘋嗜血程度類似於歐洲中世紀的吸血鬼德庫拉,你一旦被他看到弱點,喉管立即會被它咬破,毫無生還可能。」
以上只列舉了幾個中外名人對日本的評價語錄,日本這個國家落得個這么個負面評價,真得好好反思一下了,其實連日本的盟友希特勒都看不上日本,他在對秘書長阿姆施太朗的對話中說:「和日本這種國家結盟簡直是恥辱,他們只會在海邊打魚。那麼希特勒看不上日本,為什麼還要與日本結盟呢?答案是沒辦法,二戰時在亞洲能牽制蘇聯的只有日本了,後來事實證明,日本這個盟友確實比豬蠢,以上對日本的評價中,我覺得只有俄國的這句話最直接,俄國有句諺語:鏡子不擦不明,日本人不打不行。確實是這么回事。
㈦ 就武士傳統與文化對日本歷史與文化的影響做出評價。
摘要 何為武士?日文中武士一詞其本意是侍者,貼身隨從。武士要遵守不畏艱難,忠於職守,精幹勇猛。然而這一準則代表的只是理想,武士的忠誠、勇猛是建立在他所效忠的領主能對武士所作出的貢獻給予獎賞的主從制度上。
㈧ 怎樣評價日本人看待歷史的態度
我認同樓上的觀點。現在的中國和日本就像類似於文藝故事,羅密歐與朱麗葉。歷史的恩怨應該留給歷史,不該忘記,但也不能過分病態話。我沒有接觸過很多日本人,但有接觸過一個20代,一個30代,和一個40代。
剛剛交流的時候,我會刻意地避開歷史問題,但當我的好朋友拿歷史問題出來時,交流陷入了僵局。但確是那個日本姐姐先打破的,她有沉默一會,然後道歉。我覺得她們是清楚這段歷史的。還有那個30代的,他跟我講過,從小他就對中國有一種情節,不論是中國的什麼,他都很喜歡,他去過北京,上海,西安,南京,武漢,香港,去過的城市比我這個中國人去的都多,他在北京拍照留念的時候,只是用日語感嘆了一句:ke re i~~,是美麗的意思,就聽到周圍不少人都在罵:你看~~~這是個小日本兒,日本鬼子~~~~他很難過當時,但是還是假裝聽不懂。我問:那你對中國失望了嗎?他說沒有。中國是個令人尊敬的國家,而且和善的人民實在的人民是很多的。他有跟北漂的蟻族們共度一天,他說,那些孩子雖然窮困,但是卻可愛,很善良。他羨慕中國,因為中國是一個有活力的國家,相反的,他覺得日本很腐朽了。我沒有說什麼,只是感嘆,他真得很成熟。最後他的一段話:先輩們做過很多錯事,我只能替他們說聲對不起。還有,很感謝你沒有用歷史的眼光來看現在的日本,謝謝你。
那個40代的叔叔,他是早稻田大學的學生,現在剛從俄國回來。他曾經跟我說:他希望看到中國和日本可以很友好的共存下去,雖然兩國政府可能會有很多分歧,但拋開政治因素的話,世界上任何兩個國家的人民都應該是友好的。
這段話,不是我粘的,是一個字一個字敲的。我覺得大部分人是知道這段歷史的。可是日本人話總是說不完,說得很隱晦的講話方式可能造成了很多誤解。
㈨ 如何看待日本侵華不堪回首的歷史
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新生的神聖戰爭,沒有不堪回首。
一個民族不能因為自己被欺辱,就躲避和輕視這樣的歷史。這是弱者才會有的心態。一個強者必須直面自己的問題,就像出身一樣,即使是農民也沒有什麼,照樣有當皇帝的。那些看清抗日戰爭的人,又如何回首往事呢。美國曾有白宮被焚之恥,德國亦有分國之辱,就連小日本被美國擊敗,還能附身學習。中國難道就不能直面自己曾經的軟弱。
㈩ 如何看待日本歷史教科書歪曲歷史
日本在歷史上犯下了滔天罪行,而現實中日本右翼勢力極力否認"南京大屠殺",否認侵華史實,這給我們敲醒了警鍾,我們要時刻防範日本軍國主義抬頭,維護世界和平.思考:我們應該如何看待日本歷史教科書極力歪曲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