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教一下,歷史的材料解讀題怎麼做
最主要的是從設問出發,帶著問題去分析材料,然後將材料進行分層,找到主旨句和關鍵詞,最後用規范的語言論述問題,並且分類有層次有邏輯的作答。歷史材料題其實類型很多,采分點根據題型會發生不同的變化,自己總結的話可能比較難。最好的辦法還是多向老師請教。一般老師通過審題、分析、解讀、論述等部分講解和訓練,每個步驟都有具體的方法,並且很好用也很好理解,這樣明顯答題有思路了,得分率也會提高~
其實說白了就是多讀書,讓你在答題的時候有東西可答,盡量去尋找得分點,這也是基礎,之後的方法就是讓你能夠盡快把握住得分點,不至於浪費時間~
⑵ 初中的歷史材料題怎麼答
要把知識點記牢。大多是考重大事件。初中歷史主要靠記,也不用分析。
材料題的話,最主要是看關鍵字。一些材料中,省略號後的是重點。而且要看出處和時間。這樣就能知道答題要點了。
⑶ 歷史材料題解題技巧有哪些
材料分析題是近年來文綜歷史中考的一道必考題,也是很多學生比較畏懼的題目之一,其實只要我們掌握了基本的歷史知識,運用了正確的解題方法,這類題目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難.下面我就自己的體會來說說這類題目的解題方法.
一:明確中心.不管一段材料有多長,問題有多少,它肯定總是圍繞某一一個中心展開的,只要我們抓住了這個中心解題就有了方向和目標.明確中心方法有四:①瀏覽全部的問題,看從哪一板塊、哪一具體問題設題;②緊盯材料的出處:標題、注釋(尤其是時間、人物、著作等);③抓住中心句,中心句通常在一段得開始或末尾.
① 審材料抓核心的字、詞、句明確答題的方向和所要運用的知識.
②審清題目能力要求.看命題人是要我們論述、簡答、比較、評價還是分析.
③審分值.正規的考試一般每問後面都給出了相應的分數,這其實就是給我們一個提示,間接的告訴了我們應答幾個要點.但一般來講,為了我們的答案更接近參考答案,我們組織的答案要點應該大於該題所給的分數.
④審准答案來源及答題的范圍.如時間、方向(政治?經濟?文化?),以防止答非所問.答案來源有以下三種情況:A、如果問題是根據材料回答,則答案從材料中即可提煉完整;B、如果問題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則答案既要從材料又要結合課本所學提煉;C、如果問題是請回答,則答案來源同②.
⑤還要盡量挖掘題乾的有效信息,答題時務必將之變為答案.
三:簡潔作答.所謂簡潔作答就是要求我們的答案點多、面廣、話短.一般而言組織答案可以採取以下方法:A、擇錄材料中的某些短句、字詞,但不宜過多抄襲長句;B、聯系利用課本的經典結論或觀點;C、自己歸納、提煉,盡量用上專有名詞、習慣用語.但有一點我們需要特別注意,那就是一定要做到史論結合.
四:注意答題的規范和卷面的整潔.一般來講我們的答案應該做到要點化條理化,卷面應干凈整潔,盡量減少非智力因素失分.
⑷ 初一歷史答題技巧
初中歷史答題技巧
1、把歷史事件,人物,觀念放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放到當時的大背景來分析,不能主觀認為。
2、善於利用材料。今年廣西中歷史材料題其實只要把那段很長的材料分點概括出來就可以拿到滿分了。
3、術語運用准確,不羅嗦。很多同學答歷史題輕易犯羅嗦的毛病。後來老師告訴我,歷史標准答案中很少有敘述性的,都是下定義式的。所以答題要簡練而到點,才能節省時間,並且讓閱卷人更加"傾心",從而提高得分。
4、答題的文字表達方式:文字表達一要字跡端正、排列整齊、疏密得當;二要文句通順、平實、語言准確;三要在形式上「三化」,即段落化,一問一段,簡明直觀;要點化,一個得分點一句話;序號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標出不同的序號,做到條理分明,一目瞭然。
⑸ 怎樣做歷史的材料分析題,要具體,明確的答題標准。
要根據材料答,例如在材料里有關於商鞅變法的作用,且問商鞅變法的作用,那麼就按材料答,而並非根據書本知識答。
在評價某件歷史事件時,好處與壞處都要答,但一定要說明到底好處多還是壞處多,例如澶淵之盟,雖然加重人民負擔,對於北宋又是屈辱的,但是促進了雙方經濟文化交流,而且使雙方邊境維持了一段時間的和平,促進了民族融合,有利與我國多民族國家的統一與發展。
考試時做題,可以根據分值來確定要答幾點,例如問:你從孝文帝身上學到了什麼,後面標明了有6分,大概答3點就夠了,因為不會要答特別多的點,4分答兩點就差不多了。
該答書本知識時,盡量答全面,有利於得全分,會更保險。
如果答某件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的根本目的,答;鞏固統治。如:八股取士的根本目的,就可以如此答。【僅限於古代史!】
⑹ 歷史材料題要從哪幾方面解
一,從歷史的大環境,當時的時代背景等
二,材料題的問題多數還會以這個材料做例子,讓你分析其它與之相似的事件.
你就應該把歷史書上的材料分類,分為幾種,
分好類以後你就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找到相似點,這就是它們的切入點.
三,答題都答正反兩分面,這樣有利於得分.
先分析他的形成原因,
再分析他所造成的結果,
再分析他的影響.
這就行了
⑺ 新高考的史料價值題目應該怎樣答
1、提取材料來源。
判斷這個材料的來源是否可信度,可信度高還是低,然後概況材料整體信息,說明可以用作研究哪個事件或者現象的史料。
2、考慮材料的內容。
提取每一則材料所記載的信息,然後分析這則材料中所記載的信息反映了什麼現象,可用作研究什麼具體的歷史事件或者歷史現象的史料。
史料價值包含的內容
1、文獻史料:最早的文獻史料並不是史記,應是甲骨文,甲骨文的史料價值無法估計,它是研究古代歷史文化的實物證據。
2、實物史料:實物史料指各類遺物、遺址、建築、碑刻、雕塑和繪畫等,這類史料是歷史的見證和歷史知識的可靠來源,它既能比較真實地反映歷史,又具有形象直觀性。特別是考古發掘出的文物。
⑻ 怎樣做歷史材料題
讀——是解答的前提.閱讀理解材料是解題的必要前提,讀懂、讀透、弄清材料,是解好題的第一步\x0d1.先讀設問,後讀材料.先讀題目設問,給材料內容定位,明確答題方向、目標,帶著問題閱讀材料更顯思路清晰明確.\x0d2.閱讀材料的基本原則:①看兩頭,找信息.材料的首尾兩頭,一般是命題者對材料的出處和內容作簡要介紹的地方,內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時間、國別和作者,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個或多個信息.這些說明性文字,往往給解題者某種暗示和引導,有可能埋伏著解題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啟發作用,不可漏讀.②讀懂、讀透材料.對材料的閱讀,一般情況下應讀三遍:第一遍粗讀,找到材料敘述的核心內容.第二遍細讀,正確理解材料的觀點,獲取有效信息,要防止似是而非,一知半解就匆忙答題的毛病.第三遍重點讀,帶著設問有重點地閱讀,提取有效信息,擱置無效信息,並確定材料與相關知識的聯系,破解命題能力的考查方向
⑼ 如何解答歷史材料分析題 教師隨筆
中考歷史題型共計兩個,即單項選擇題和材料分析題。單項選擇題,答案唯一,易選擇,易得分,相對簡單。相反,材料分析題,材料內容復雜,形式多樣,難度大,給分少,得分低。是同學們失分最多的題型。怎樣做好它?這是我要回答的。
一、材料分析題概況
1.中考試題,這類題型共計3道。由材料和問題兩部分組成。所給材料形式多樣,有文字(如文言文,現代文等)、圖畫、表格、漫畫、材料出處、歷史地圖等,可謂圖文並茂;問題約3-5個,從考查基本知識到能力運用,由簡到難,分層進行。
2.重點考查學生閱讀理解材料的能力;獲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進行整合加工的能力;利用有效信息並結合所學知識對問題進行說明和論證的能力;同時,考查學生對歷史的看法、見解、感悟等,最終達到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分析、比較、評價歷史人物、事件及現象,掌握從不同角度思考和解釋歷史問題的基本方法,運用所學歷史知識客觀分析和解釋社會現實問題,做到學以致用。
二、解答步驟如下
1、仔細閱讀所給材料和材料出處。重視對材料出處的 有效信息分析。
2、認真審視問題,掌握題目在問什麼,要回答什麼。
3、分析此題考查哪一方面(經濟、政治、文化、外交等),哪一時間段歷史內容(中國古代、近代、現代的還是世界古代、近代、現代的),確定答題范圍,針對問題找答案。
三、答案在哪找
1、在材料中找,反復出現的詞語、句子要特別注意,那就是答案。
2、在教材中找,教材是考試時我們必備的基本資料,是考試的依據,所謂教材還應包括歷史地圖冊,且不可忽視在其上查找。抓住教材,用教材中的語言做答。
3、在我們的腦子里,資料中找不到,就把我們對全題的認識、理解、感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即可。
四、答案要做到
1、卷面整潔,字跡清晰,給閱卷老師以良好的印象。
2、格式規范,每題前寫「答」字,按問題順序作答,不可顛三倒四。
3、答案要點簡明扼要,層次分明,邏輯嚴密。
4、論從史出,史論接合,用科學的歷史語言作答。
相信同學們,按以上幾點認真審題,仔細分析,做答規范,一定會在中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的。
⑽ 如何解答歷史材料題
所謂材料型問答題,就是材料解析題向問答題延伸.材料解析題是一種主觀性試題,是高考歷史的主要題型之一,具有「靈活性高和區分度強」等特點.對考生的能力要求較高,注重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歸納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開展,材料題和問答題有打破界線的趨勢,材料解析題向問答題滲透的趨勢日益明顯.
怎樣做歷史考試的材料題
步驟/方法
審題
閱讀材料,提煉信息
讀懂材料是解答題目的前提.要仔細閱讀理解材料,切忌不看材料,跟著感覺走,想到哪兒寫到哪兒,直接憑感覺答題.我們必須從提供的材料中盡可能地搜尋「問題信息」,即進行「材料處理」的過程.必須學會從材料所反映的內容中去尋找解題的切入點,如: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這為我們下一步將材料與教材結合得出答案打下基礎.
分析材料、劃分層次
讀懂材料,了解材料大意後,根據材料意思,總體把握,分層作答.如果是多則材料,應先弄清各則材料之間是何關系?材料觀點是否相同?由於此類問題多屬「小切口--深分析」題型,不分層次難以深分析,且答案要點不全,得分數值不高.
審清題意
①審提示語(如上題「評述」)
②審關鍵詞(中心詞),即提示答題圍繞的中心詞和落腳點.(如上題「北宋、南宋與遼、金、夏議和的原因」)
③審條件限制詞(時間、空間、頻率等),即答題的時間、空間范圍(如上題「北宋、南宋」時期).
回顧教材
何材料同教材都有一定的聯系,完全脫離教材而考查「能力」是不可能的.回顧教材:要緊密結合教材內容,進行知識遷移.正所謂「材料在書外,答案在書內」,將材料分析透徹,注意回想它與教材哪段歷史時期有關,把材料落實到所掌握的歷史時期中;然後根據題意扣緊教材知識,不能漫無邊際,無從思維作答.
草擬提綱,構思作答
材料式問答題一般屬「小切口--深分析」的題型,考生如想到哪裡就寫到哪裡,容易出現史實混淆,層次不清,條理不明,丟三落四現象.所以,審題之後要構思,擬提綱,以便做到心中有數、要點齊全、層次分明.一般來說,提綱要包括:答題層次、每層要點、詳略之處等.
舉例
1992年高考第48題:清代史學家趙翼在《唐女禍》中說:「開元之治,幾於家給人足,而有楊貴妃以敗之.」結合你對唐朝由盛轉衰原因的認識,分析評論趙的觀點.
分析
此題答題思路為:①表明態度:趙翼的論點是否正確?②回憶課本扣緊題目,分析唐朝由盛轉衰的原因是什麼?從而指出「題中言論」正確或錯誤之處,以史實支持或批駁趙翼的論點.③趙翼的觀點錯誤的根源在哪裡?(從辨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分析).
史論結合,分層作答
答好歷史材料式問答題的關鍵是:在歷史基本理論指導下,分析歷史現象的本質,做到「史論結合」、「語言准確、邏輯嚴謹」,並且注意「緊扣設問、言之有據、言之有理」,還要「分層作答」.文字表達注意條理清晰、言簡意賅,切忌答非所問,雜亂無章,辭不達意.
同時,在書寫上,務必注意格式的規范,在字跡清楚的基礎,要做到四化:
提示化.寫出答題的提示語,表明所答問題的指向.如:
舉例
2006年廣東卷第29題:回答時,每一小問寫清答什麼問題,即答題提示語.其規范格式:
答:(1)社會背景:……
(2)目的:……
(3)影響:……
這樣的答卷,不僅給閱卷老師帶來很大的方便,而且答題一清二楚,一目瞭然.
段落化.把題目分若干層次,大題化小題,每層一個自然段.
如:92年高考「唐女禍」一題,可分三層次:(1)評論趙的觀點(錯誤或正確);(2)唐由盛轉衰的原因是什麼?駁斥趙的觀點.(3)分析趙的觀點錯誤的根源是什麼?
要點化.答題盡可能用課本語言和觀點,史實准確,經提煉概括,使答案嚴謹慎密,言簡意賅.不能把課本內容整段照抄或任意發揮,空話連篇.
序號化.答案行文或按時間先後,或按空間順序,或按性質歸類,依次展開,且在每要點前標明序號,使答案層次分明,條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