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將如何評價袁殊

歷史將如何評價袁殊

發布時間:2022-04-23 01:19:58

① 歷史上的明樓原型是誰有多麼的厲害

歷史上明樓的原型名字叫做袁殊,袁殊總共有五個身份,算是一個五重間諜,在歷史上雙重間諜我們看的是比較多的,但是五重間諜可能只有他一個人了。

在被釋放之後,他又來到了日本留學,1937年重新回國。

重新回到國內之後,為了更好的發展情報工作,袁殊又加入了當時上海的知名幫派青紅幫,從此之後,他又成為了能夠和杜月笙這種江湖大佬平起平坐的人物,而且也是借著志同關系,才能夠更好的為我黨提供情報。袁殊在抗戰勝利之後也是先後擔任了中央軍委聯絡部副部長,中央情報總署亞洲司司長等職務,可以這么說,袁殊要比電視劇當中的名樓優秀多了,最終在1987年的時候病逝於北京。

② 《偽裝者》靳東飾演的明樓,在歷史上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2015年由胡歌、靳東主演的《偽裝者》讓我們認識了上海明氏三姐弟一段傳奇的地下抗戰,明台風流倜儻,明鏡外柔內剛,明樓的身份最為特殊,他既是軍統的“毒蛇”又是地下黨,同樣又是上海明氏二公子。

直到1946年,袁殊出入了一次解放區,一環扣一環,最終暴露,袁殊也結束了潛伏生涯,回到了我黨,直到1987年去世。

舉報/反饋

③ 偽裝者大結局介紹

大結局:藤田設局逼出明台,明鏡犧牲明樓再度潛伏。

大結局劇情介紹:

因為孤狼被當街殺掉的事,讓藤田加深了對明樓的懷疑,他假借跟明樓告別,提出了個要求,說聽說大姐明鏡要回老家安葬明台的骨灰,他要帶明鏡一起走。明鏡不能不聽從藤田的話,哪怕明知此行凶多吉少,很可能會被藤田帶到南京囚禁。

阿誠護送明鏡去了火車站,藤田芳政等在那裡。藤田芳政讓明鏡跟他一同坐在站台上,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火車就將要開了,突然不遠處傳來槍擊的聲音,藤田判斷明台應該是前來營救明鏡了。他一方面派人去狙擊襲擊站台的抗日份子,一方面推遲了火車開車時間。

押明鏡的兩個日兵被擊斃,明台在煙霧里一步步走近,藤田一把將明鏡拽過來,用槍指著她的頭,喝令明台放下槍來。明台為了大姐,放下槍來。藤田芳政帶的人,也同時將槍指向了明台,情勢十分危險。

槍響了,幾名日兵到下,原來是明樓發現了情況,從天橋上走下射擊,明台見狀,也同時開槍,擊斃了藤田芳政帶來的隨行的日兵。藤田選中了他認為最有價值的明樓,推開明鏡,對明樓開槍,明鏡見狀急忙擋在前面,然後中彈倒地。

火車就要開了,明台在大哥和垂死的大姐的命令下,不得不跳上火車。這個事件登在了第二天的報紙上,標題上是政府官員家屬不幸罹難。明樓和阿誠沒有暴露,作為偽裝者,繼續潛伏在上海為國效力。明台也順利將一車軍火運往了根據地,並到北平跟組織接上了頭。

(3)歷史將如何評價袁殊擴展閱讀

《偽裝者》明樓原型,世界罕見的「五重間諜」

熱門電視劇《偽裝者》中男主角的哥哥明樓是汪偽政府要員,軍統特工,代號「毒蛇」,同時也是中共地下黨一員,多重身份並於一身,堪稱傳奇。明樓是有歷史原型的。明樓的原型就是傳奇特工袁殊!

在間諜圈裡,雙重間諜乃至三重間諜都頗為常見,但同時為五家客戶做事的間諜恐怕在這個世界上屬於獨一份了。這為名叫袁殊的「紅色特工」除了是我黨情報系統的工作人員之外,還同時有著中統、軍統、侵華日軍以及青紅幫的五重身份。

正是由於這種奇特的五重間諜身份,這么多年來,關於袁殊的評價可以說是眾說紛紜,早在抗戰結束時就有人說他是「民族敗類」,國民黨甚至一度還打算在抗戰結束的時候以漢奸罪名起訴袁殊;解放後袁殊也因為捲入了潘漢年案而被捕入獄,直到1982年才獲得平反。

即便如此,近年來民間關於袁殊的爭議都沒有平息下來。但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袁殊的多種身份是以為中國共產黨服務為主的。

④ 明家三兄弟歷史上真的有嗎

有。

由演員靳東所飾演的明樓原型是民國時期的袁殊,袁殊出生在湖北蘄春一戶沒落的官宦人家。在袁殊爺爺輩時,曾是當地有名的富戶人家,因樂善好施,美名遠揚。

偽裝者中明家的三兄弟大哥明樓是上海明氏家族的大公子,二弟明誠是明家撿回來的養子,幼弟明台則是大姐明鏡救命恩人的兒子,自幼在明家長大成人。

真實歷史上袁殊確實有一個親弟弟名叫袁牧,但由於歷史原因,史料關於袁牧的記載並不多。但兄弟二人的生命軌跡十分相似,弟弟袁牧的原型或許是《偽裝者》的明誠。



(4)歷史將如何評價袁殊擴展閱讀:

該劇中的明家四姐弟,都當得起「偽裝者」的名頭,每個人都具備兩種及以上的身份與面孔。整部劇最有趣的,就是四人之間親情與身份的博弈。他們無法斷定對方撕去的這一層面具是不是最後一層。

他們也無法斷定在撕去面具後他們還能夠站在同一個立場,可是偏偏,他們是最親的親人,他們相依為命,深愛著彼此,體現了人性在家國與親情之間抉擇的兩難,充滿了悲劇性,充滿了不可為而為之的無奈。

⑤ 如何評價袁殊

袁殊(1911年3月29日-1987年11月26日),本名袁學易,化名曾達齋;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活躍於上海文界、政界,身兼中共、中統、軍統、日偽、青紅幫五重身份;特工身份活動期間,曾提供德、蘇開戰部署及日軍二戰期間的准確戰略情報;1945年10月秘密轉移到蘇北解放區;1949年,被李克農調到中央情報部門,負責日美動向的調研工作;1955年,因「潘漢年案」牽連,判刑12年,1967年期滿時正值「文化大革命」,又再度被押8年;1975年5月,出獄後又被送農場進行勞動改造;1982年平反,1987年11月26日病逝於北京;著有《袁殊文集》。

⑥ 《偽裝者》里的人物在歷史上有原型嗎

明樓是一個在歷史上有原型的角色,袁殊原名袁曉嵐,出生在一個沒落的秀才家庭,所以這樣子的家庭背景出來之後,似乎就註定了以後的結果,他家境貧寒,但是卻有不一樣的見識,所以在後來「五卅運動」的時候,他果斷的選擇了參加活動,並且將自己的名字改成了現在的袁殊,在20歲的時候,經過朋友介紹,加入了共產黨,從此開始了他的漫長的特工之路。

⑦ 偽裝者的大結局是什麼

偽裝者的大結局是,明台與未婚妻錦雲順利抵達了北平,開始了他的雙重偽裝之路。

在《偽裝者》的結局當中,明樓意識到如果明台繼續留下來,大家都會死。他吩咐明台搭乘火車與組織的同志一起將車上的軍火送往根據地。

明台悲痛欲絕,不願離開,但最終還是被明誠忍痛拖開送走了。這件事最後被裝飾成了共黨武裝襲擊火車站,新政府官員家屬不幸罹難。

明樓和明誠依舊潛伏在新政府內,執行著暗無天日的偽裝任務。不一樣的是,從前一直對他們耳提面命的大姐明鏡現如今已然只是一張笑容溫婉的照片。而調皮搗蛋的小少爺明台也與未婚妻錦雲順利抵達了北平,開始了他的雙重偽裝之路。

《偽裝者》的劇集評價:

《偽裝者》中的明家四姐弟,都當得起「偽裝者」的名頭,每個人都具備兩種及以上的身份與面孔。整部劇最有趣的,就是四人之間親情與身份的博弈。

他們無法斷定對方撕去的這一層面具是不是最後一層,他們也無法斷定在撕去面具後他們還能夠站在同一個立場,可是偏偏,他們是最親的親人,他們相依為命,深愛著彼此,體現了人性在家國與親情之間抉擇的兩難,充滿了悲劇性,充滿了不可為而為之的無奈。

⑧ 《偽裝者》明家三兄弟歷史原型是什麼

原型是民國時期的袁殊,袁殊出生在湖北蘄春一戶沒落的官宦人家。

在袁殊爺爺輩時,曾是當地有名的富戶人家,因樂善好施,美名遠揚。秀才出身的父親袁曉嵐精於算學,熱衷排滿運動,年輕時即為同盟會會員,為革命活動幾乎傾盡家資。母親賈仁慧出身於前清鹽官巨賈之家。

結婚以後,賈仁慧隨丈夫一起帶著孩子到上海生活。這位曾經的千金大小姐失去了母族的庇佑,再加上丈夫整日為同盟會奔走,養育孩子的重任就落在了她的身上。

袁殊曾回憶母親為了養活兄弟二人,不惜在街頭為人擦皮鞋。而自己和弟弟在童年時期便知道走街叫賣油條,賺取微薄的生活費。

雖然袁殊母親在經濟上無法給予孩子過多的支持,但自幼飽讀詩書的她知道教育的重要性。待孩子年齡稍大以後,母親四處託人將孩子送到學校讀書,甚至將袁殊送到日本留學,開拓孩子的見解。

留學歸來後的袁殊開始活躍於上海文界、政界,身兼中共、中統、軍統、日偽、青紅幫五重身份,在重重身份的掩護之下,袁殊提供給日軍錯誤的情報信息,導致日軍在戰場失敗,為中國百姓贏得生機。

注意:

明家雖然表面上是三兄弟,其實也就大哥明樓和大姐明鏡有血緣關系,明誠和明台都是收養的孩子。明樓是明家的大哥,也是成就最好的一位。心思深沉的明樓表面上為汪偽政府財政部經濟司首席財經顧問、特務委員會副主任、新政府海關總署督察長;其實是國民黨軍統上海站情報科上校科長,代號「毒蛇」;真實身份則是中共地下黨上海情報組組長,代號「眼鏡蛇」。

明誠是明家收養的孩子,並未占明家少爺的身份,但是卻和明家姐弟情同一家人。在生活上明誠是明樓的得力助手,不但對明樓唯一忠誠,頭腦也是非常聰慧,擁有一手好武功,在外面也是非常得眾人的尊敬。

明台年紀最小,是明家的小少爺,也是明鏡姐弟收養的孩子。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明台天真無邪,但是經過王天風的錘煉後,明台也成為了一個合格的特工。在外面也是威風凜凜的特工,非常的有氣場。

⑨ 歷史上有沒有特別成功的卧底他們有什麼光輝事跡

中國現代史上的卧底,如果袁殊說第二,我想沒有人敢說第一了。現在的史學界對他的評價就一句話,八個字,「卧底五家,只為中共",這五家分別是日偽、中統、軍統、青洪幫、袍哥會。著名的卧底奇才,紅色間諜佐爾格,他們在另一個世界相見,肯怕也會叫他師傅。袁殊家庭顯赫,一生低調行事,直到以他為原型的電視劇《偽裝者》熱播,才被全國人民所熟知。

⑩ 電視劇《偽裝者》主人翁原型是誰

揭秘《偽裝者》明樓原型:中共王牌特工袁殊
五重間諜世界罕見
熱門電視劇《偽裝者》中男主角的哥哥明樓是汪偽政府要員,軍統特工,代號「毒蛇」,同時也是中共地下黨一員,多重身份並於一身,堪稱傳奇。明樓有沒有歷史原型?他是有歷史原型的。明樓的原型就是傳奇特工袁殊!
抗日戰爭期間,為了相互刺探對手的戰略方針、兵力部署、軍事動態等各種情報,中日雙方相互展開了極為激烈的情報戰,各方各路人馬輪番上場,高潮迭起、異彩紛呈。
早在全面侵華戰爭爆發前,日本就派出了上千人潛入中國進行非法測繪,並建立了規模極為可怕的在華間諜網,為日後對華軍事、政治、經濟侵略做了極為充分的情報准備。為了對付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順帶為可能的反共作戰等做准備,國民黨當局也積極努力建設自己的情報系統。雖然捅出了許多幺蛾子,但也為抗戰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袁殊:人類間諜史上罕見的「五重間諜」
在間諜圈裡,雙重間諜乃至三重間諜都頗為常見,但同時為五家客戶做事的間諜恐怕在這個世界上屬於獨一份了。這為名叫袁殊的「紅色特工」除了是我黨情報系統的工作人員之外,還同時有著中統、軍統、侵華日軍以及青紅幫的五重身份。
正是由於這種奇特的五重間諜身份,這么多年來,關於袁殊的評價可以說是眾說紛紜,早在抗戰結束時就有人說他是「民族敗類」,國民黨甚至一度還打算在抗戰結束的時候以漢奸罪名起訴袁殊;解放後袁殊也因為捲入了潘漢年案而被捕入獄,直到1982年才獲得平反。即便如此,近年來民間關於袁殊的爭議都沒有平息下來。但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袁殊的多種身份是以為中國共產黨服務為主的。
1911年4月,袁殊出生在湖北蘄春一戶沒落的官宦人家。在袁殊8歲的時候,他隨母親賈氏來到了上海投奔父親袁曉嵐。雖然當時正在和女學生打得火熱的袁曉嵐把賈氏冷落在了一邊,但他仍然關心著袁殊的成長。在讀書的這幾年中,袁殊接觸了各種思潮,參加了五卅運動,還改掉了自己的原名「袁學易」。
1927年,袁殊參加北伐軍,曾任國民革命軍第六軍第18師政治部連指導員,還在他父親的友人胡抱一的提攜下加入了國民黨,但這一關系並沒有避免袁殊在「4·12」反革命政變後被清黨的命運。1929年,袁殊留學日本專攻新聞學,接觸了一些進步思想,並於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參加中共中央特科,在潘漢年領導下從事情報工作。
由於袁殊與上海市社會局長、中統特務頭子吳醒亞是同鄉,表哥賈伯濤還擁有黃埔一期畢業生的身份,因此袁殊接到了打入了國民黨特工組織的指示。在1932年進入系統後,「朝中有人」的袁殊可謂是平步青雲,成為中統的一枚紅人。後來他在吳醒亞介紹下,成為當時中國最重要通訊社之一新聲通訊社的記者。
在新聞學學術領域,袁殊是一個標準的天才。他是中國第一個提出「報告文學」概念的人,還在中國新聞學史上留下好些個「第一」的紀錄,而且袁殊善於交際的性格也為他做記者獲得了極大的便利。期間袁殊團結了一批新聞工作者為中共的事業工作,還認識了日本駐滬領事館的副領事岩井英一,成功打入日方情報機構。正由於他擁有這一渠道,袁殊的涉日消息又快又准,連吳醒亞對他都刮目相看。過了一段時間,岩井便開始每月付袁殊200元的「交際費」,這樣,他又成了日方的情報人員——這自然得到了中共地下黨負責人的批准。
但在1935年,袁殊暴露了自己中共黨員的身份,被軍統特務逮捕,這成為了他人生最大的污點,著名左翼學者夏衍還差點因此被捕。但在審訊中,袁殊除供出自己參加「中統」的內情外,幾乎什麼都沒交代。考慮到吳醒亞的面子以及日本方面的反應,袁殊很快就被釋放了,隨後他再次赴日留學,繼續為日本外務省工作。
在全面抗戰爆發前,袁殊1937年春回國,同時為中統吳醒亞,以及日本駐上海領事館特務機關「岩井公館」工作。為了加強自身的保護色並開拓情報來源,袁殊於1937年4月加入了青紅幫,成為可以和杜月笙、黃金榮平起平坐的「通」字輩師兄弟。
在「八一三」淞滬抗戰爆發前,潘漢年重新回到上海,此時袁殊主動找到了他,認真匯報了自己近幾年的經歷,同時將一份從日本帶回的軍用地圖作為情報資料交給潘漢年,表示願意繼續為中國共產黨工作。從此直到1946年去解放區,袁殊在潘漢年的導演下,成功地演出了一場場出色的情報戰。
抗戰爆發後,戴笠一時找不到熟悉日本問題、又與日方頗有聯系的人,杜月笙提醒他,有一個叫袁殊的日本留學生與日本領事館副領事岩井英一關系不錯,戴笠聽了很高興,於是親自登門拜訪。袁殊感到事關重大,立即去請示潘漢年。潘漢年沉吟了一會,說:「這是件好事,機會難得,你千萬不可錯失良機,答應戴笠的一切要求。

這樣,袁殊獲得了軍統的身份——上海區國際情報組少將組長,後來他還出面組織了「興亞建國同盟」,儼然成為了一個漢奸小頭目。這樣,袁殊湊齊了共產黨、國民黨中統、軍統、日本和青紅幫的五方背景,成了「五面間諜」。
在「八一三」淞滬抗戰期間,袁殊置生死於度外,深入日軍陣地偵察,把這些軍事情報統統提供給了潘漢年,部分情報也在經過選擇之後交給了戴笠;而在上海淪為孤島後,袁殊奉潘漢年之命(表面則是戴笠之命)留了下來,成立了秘密行動小組,專門懲辦侵略者與槍殺臭名昭著的漢奸,率領軍統特工成功炸毀日本在虹口的海軍軍火倉庫。
此後,袁殊通過各種關系,大量獲取日本情報。自然,他先向潘漢年匯報,然後,有選擇地向國民黨方面匯報——畢竟是國共合作時期,有共同的民族利益;另一方面,袁殊打著「岩井公館」的招牌,利用岩井英一的錢為黨組織設立電台、提供活動經費,「岩井公館」幾乎成為了中共的情報工作據點。
後來,袁殊又擔任了一系列偽職,如清鄉政治工作團團長、江蘇省教育廳長、清鄉專員以及偽保安司令……等等。與此同時,袁殊的情報工作日益老辣。與對待國民黨方面一樣,袁殊交給日本人的情報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都可以通過公開途徑找到,全都沒有特別的情報價值。
但袁殊從日本人那裡獲得的情報有哪些呢?我們簡單列舉一下:1939年英法企圖犧牲中國對日妥協的遠東慕尼黑活動、1941年6月德國即將進攻蘇聯、蘇德戰爭爆發後日本戰略動向是南進而非北進、日偽內部的人事更迭、蘇南日軍的兵力部署和清鄉行動具體時間……總而言之,袁殊獲得並交給黨組織的,有相當一部分是極為重要的戰略情報!
依靠著袁殊獲得的戰略情報,黨組織建立了一系列通往根據地秘密交通路線,救援被俘的我方人士,這包括袁殊親自救出的魯迅夫人許廣平,掩護潘漢年、范長江、鄒韜奮等進入根據地;同樣由於袁殊的情報及時,栗裕部隊迅速跳出了日偽合圍的「籬笆牆」……一言以蔽之,當時的袁殊雖然公開背著「漢奸」的罵名,但他卻在隱蔽戰線為抗戰事業做出了極為重要的貢獻。
袁殊與日偽、國民黨、共產黨都有聯系;對此日偽、共產黨、國民黨等各方都是知道的,但在多種面目中,袁殊是以為中國共產黨服務為主的。他擔任日偽職務期間,沒有做一件危害人民的事,而是盡量保護和營救被俘的抗日幹部。雖然日偽和國民黨對袁殊都不太放心,對他進行過調查,但自1937年到抗戰勝利,袁殊竟然幾乎沒有發生過任何意外,這無疑是與他的智謀與出色的活動分不開的。對此袁殊在建國後常常對人說,抗戰期間我黨的敵後工作,幕後指揮的是潘漢年、王子春,但在台上表演的是我——袁殊。
抗戰勝利後,得知國民黨將以漢奸罪名起訴袁殊,中共將袁秘密轉入根據地,並於1946年在根據地重新入黨,後任華中聯絡部第一工委主任,建國後袁殊被調往北京,擔任中央軍委聯絡部副處長、中央情報總署亞洲司司長等職,負責做日美動向的調研工作。1955年袁殊受潘漢年案牽連,被捕入獄;1982年後隨潘漢年徹底平反而獲得平反,1987年袁殊病逝於北京,葬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

閱讀全文

與歷史將如何評價袁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1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7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