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上的劉徹相貌如何

歷史上的劉徹相貌如何

發布時間:2022-04-23 03:15:07

A. 劉徹是個什麼樣子的人

簡言之——雄才大略,精力充沛,超堅強的意志力,惟才是舉善用賢人,感情豐富,狂傲不拘一格,愛好文學音樂,晚年多敏感情緒化
他寵愛的霍去病 韓嫣都是狂傲不羈的紈絝子弟,他愛自信凌厲且有勇有謀的人才,
他又尊重像汲黯這樣的敢於犯顏直柬的老忠臣
他的對手沒一個是好對付的,匈奴,竇太後,王太後,田汾,竇嬰,劉安。。。但這些都如落花逝水悄悄逝去。。。
站在2000年後我們能看到真不愧是五百年王者興,他曾說 如此大任,舍我其誰
我說的這些一看就知道我特愛他是吧。。。恩 我特愛他

翦伯贊描述漢武帝雲:�」

「說到漢武帝,會令人想到他是生長得怎樣一副嚴肅的面孔?實際上,漢武帝是一位較活潑、較天真、重感情的人物。他除了喜歡窮兵黜武以外,還喜歡游歷,喜歡音樂,喜歡文學,喜歡神仙。�

漢武帝,是軍隊最英明的統帥,又是海上最經常的遊客,皇家樂隊最初的創立人,文學家最親切的朋友,方士們最忠實的信使,特別是他的李夫人最好的丈夫。他決不是除了好戰以外,一無所知的一個莽漢。」�

我認為,漢武帝是一位承前啟後而又開天闢地的真正偉大的君王。在他之前的歷史上,他所建樹的文治武功無人可及。他的風流倜儻超群絕倫。他的想像力和巧妙手法使政治斗爭成為藝術。他的權變和機謀令同時代的智者形同愚人。他胸懷寬廣,既有容人之量又有鑒人之明。�

他開創制度,樹立規模,推崇學術,酷愛文學才藝。他倡導以德立國,以法治國。平生知過而改,從善如流,為百代帝王樹立了楷模。�

在後來的魏武帝、唐太宗、明太祖、努爾哈赤、康熙皇帝的行藏中,多少似乎都可以看到漢武帝的影子。�

漢武帝具有超越歷史的雄才大略,是一位戰略和外交設計的奇才。這種天才使他能運籌帷幄而決勝萬里,處廟堂之上,而其武功成就,則足以使西方漢尼拔、亞歷山大、拿破崙等馳騁於疆場的將帥暗然失色。�

但是,漢武帝絕不是一個超俗絕世的聖者。他好色、驕傲、虛榮、自私、迷信、奢侈享受、行事偏執;普通人性所具有的一切弱點他幾乎都具有。但是,盡管如此,即使他不是作為一個君王,而僅僅是作為一個普通凡人,那麼以其一生的心智和行為,他仍然應被認為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一個機智超群的智者,一個勇武剛毅的戰士,一個文采煥然的詩人,一個想像力浪漫奇異的藝術家,以及一個令無數妙女傷魂斷魄的盪子,最壞又最好的情人。�

他不僅開創了制度,塑造了時代,他的業績和作為也深深地熔鑄進了我們這個民族的歷史與傳統中。漢民族之名,即來源於被他以銀河作為命名的一個年代——「天漢」。在他那個時代所開拓的疆土,從閩粵瓊崖直到川黔滇,從於闐阿爾泰到黑吉遼,勾勒了日後兩千年間中華帝國的基本輪廓。而這個帝國影響力所幅射的范圍,由鹹海、蔥嶺、興都庫什山脈直到朝鮮半島;由貝加爾湖到印度支那,則擴展成了漢文化影響所覆蓋的一個大文化圈。�

偉人和天才是無法描畫的,是不可思議的,是難以用通常標准衡量的,也是無法用世俗尺度去衡量評估的。�

漢武帝的人生充滿矛盾。他愛民如子,同時殺人如麻。他用劍猶如用情,用情猶如用兵。在中國歷史上,不乏英雄、偉人、壯士、志士和聖者。但是,放置在任何人群中,他都會同樣地引人注目。你不可能不欽佩他,也不可能不畏懼他——這就是劉徹。�

他的誕生據說伴隨著母親夢見紅日人懷,他的曾祖父劉邦托夢為他命名為「彘」(野豬)——而他的父親則解釋此字諧音於「智」,為他改名為「徹」,透徹,並賜號曰「通」;而他也的確是一位智圓行方、通徹無比的傳奇男子。這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位真正的太陽之皇、聖武大帝。

B. 漢武帝劉徹簡介

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56年-前87年),西漢的第7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詩人。
生於漢景帝前元年(公元前156年)。十六歲登基。[1]為鞏固皇權,漢武帝建立了中朝,在地方設置刺史。開創察舉制選拔人才。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行「推恩令」,解決王國勢力,並將鹽鐵和鑄幣權收歸中央。文化上採用了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結束先秦以來「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的局面。漢武帝時期開疆拓土,擊潰匈奴、東並朝鮮、南誅百越、西愈蔥嶺,征服大宛,奠定了中華疆域版圖,首開絲綢之路、首創年號,興太學。
劉徹開拓漢朝最大版圖,功業輝煌。漢武盛世是中國歷史上的三大盛世之一。晚年的漢武帝窮兵黷武。征和二年造成了巫蠱之禍,征和四年劉徹下罪己詔。公元前87年劉徹崩於五柞宮,享年70歲,謚號孝武皇帝,廟號世宗,葬於茂陵。

漢武帝是第一個用「罪己詔」進行自我批評的皇帝。敢於罪己,置自己過失於天下輿論中心,漢武帝無疑是第一人!至此,後代皇帝犯了大錯,也會下「罪己詔」,公開認錯,展示明君姿態。[114-115]
封建專制體制下,人才使用有兩大陋習:一是任人唯親,只用自己熟悉親信的人;二是論資排輩,必須按「三十九級台階」,一級一級往上爬,不能「亂」了規矩。而漢武帝一不會因言廢人:只要有才華,主父偃持不同政見,漢武帝照樣求賢若渴;二是敢於破格提拔:因為有能力,衛青家奴出身,漢武帝竟然破格提拔。[114-115]
不僅如此,漢武帝甚至擯棄正統,容納異類,慧眼發現東方朔,將庄嚴的朝堂變成一個充滿溫情和快樂的休息室,君臣之間宛如玩伴;同時,他不以狎褻而喪失原則,對東方朔的諍言擊節贊嘆,言聽計從。[114-115]
他初讀《子虛賦》,即大為傾慕;得見作者司馬相如,如獲至寶,讓他享受與自己同等的寫作待遇。能識人、能容人、能用人,漢武帝千古無二。秦始皇、漢高祖視文人為腐儒,唐太宗、清高宗或能知人,終究雅量闕如。[114-115]
但在晚年,劉徹卻因巫蠱之禍濫殺大臣王子,引得後世非議。相較於一生從未濫殺一位大臣的秦始皇,這無疑是劉徹的不及。[114-115]
漢武帝生於漢景帝前元年(公元前156年);
《史記》《漢書》的後妃傳,漢武帝生於漢文帝後七年(公元前157年)六月。母王氏,漢景帝中子。[3-4]其母王氏在懷孕時,漢景帝尚為太子。王氏夢見太陽進入她的懷中,告訴景帝後,景帝說:「此貴征也。」劉徹還未出生,他的祖父漢文帝就逝世了。漢景帝即位後,劉徹出生,他亦是王氏唯一的兒子。[5]
前元四年(公元前153年),劉徹以皇子的身份被封為膠東王。[6]同年,景帝的長子、他的異母長兄劉榮獲封為太子。前元六年(公元前151年)秋九月,無子無寵的薄皇後被廢。第二年(公元前150年)春正月,廢栗太子劉榮為臨江王;夏四月乙巳,其母王氏被立為皇後,丁巳,劉徹被立為太子。[7]他成為太子與其母孝景王皇後和其姑母館陶公主劉嫖有很大關系。劉嫖許諾將她的女兒陳氏嫁給當時四歲(古代按虛歲計算)的膠東王劉徹。[8]劉徹後娶陳氏為妃,兩人成婚的時間無考。
後元三年(公元前141年)正月,景帝逝世。甲子,太子劉徹即皇帝位,尊皇太後竇氏曰太皇太後,皇後王氏曰皇太後。

登基之初,漢朝建立已經有六十多年了,天下安定,朝廷大臣們都希望天子舉行祭祀泰山和梁父山的封禪大典,改換確定各種制度。[9]而皇上也崇尚儒家的學說,就通過賢良方正的科目招納賢士。趙綰(wǎn,晚)、王臧等人靠文章博學而做官,達到公卿的高位。他們想要建議天子按古制在城南建立宣明政教的明堂,作為朝會諸侯的地方。[10]他們所草擬的天子出巡、封禪和改換歷法服色制度的計劃尚未完成,正趕上竇太後還在推崇信奉黃帝、老子的道家學說,不喜歡儒術,於是派人私下裡察訪趙綰等人所乾的非法謀利之類的事情,傳訊審查趙綰、王臧,趙綰、王臧自殺,[11]他們所建議興辦的那些事情也就廢止了。[12]
直至竇太後去世,武帝才得以乾綱獨斷,一展其胸中

漢武帝時期的名將李廣[13]
抱負。[14]他進一步削弱諸侯王的勢力,頒布大臣主父偃(yǎn)提出的推恩令,以法制來推動諸侯王分封諸子為侯,使諸侯王的封地不得不自我縮減。[15]同時,他設立刺史,監察地方。加強中央集權,將冶鐵、煮鹽、釀酒等民間生意編成由中央管理,禁止諸侯國鑄錢,使得財政權集於中央。思想上,採用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16]為儒學教育在中國古代的特殊地位鋪平了道路,在長安創立專門的儒學教育——太學,是當時的最高學府。當然,漢武帝時期,漢朝亦不曾缺少法治思想。在宣揚儒學的同時,漢武帝亦採用法規和刑法來鞏固政府的權威和顯示皇權的地位。因此,漢學家認為這更應該是以儒為主以法為輔,內法外儒的一種體制,對廣大百姓宣揚儒道以示政府的懷柔,而對政府內部又施以嚴酷的刑法來約束大臣。[17-18]
經文景之治的休養生息等一系列的發展經濟與民生政策之後,西漢王朝的國力已蒸蒸日上。漢武帝在承襲這些政策同時,積極准備軍事力量的發展。[17]
繼位後,先平定南方閩越國的動亂。[19-20]後開始著手以軍事手段代替帶有屈辱性質的和親政策來徹底解決北方的匈奴的威脅。派名將衛青、霍去病三次大規模出擊匈奴,收河套地區,奪取河西走廊,征服西域,封狼居胥,將當時漢朝的北部疆域從長城沿線推至漠北。[21-22]
在對匈奴的戰爭同時,採取和平手段和軍事手段使西域諸國臣服。喪失肥沃茂盛的漠南地區後,匈奴王庭遠遷漠北,這就基本解決自西漢初期以來匈奴對中原的威脅,為後來把西域並入中國版圖奠定基礎。張騫出使西域,絲綢之路由此而始。[17]
漢承秦制,漢初一直推行秦歷——顓頊歷,以10月為歲首。直至漢武帝太初改歷,施行新歷法。而春節正是始於太初改歷,漢武帝改正朔。[23]

征和二年的巫蠱之禍是漢武帝末年皇室內部發生的重大政治事件。當時人對神怪詛咒之說深信不疑,漢武帝也不例外。有一天中午,他正躺在床上睡覺,忽然夢見幾千個手持棍棒的木頭人朝他打來,把他給嚇醒了。他以為有人在詛咒他,立即派江充去追查。[24]
丞相公孫賀之子公孫敬聲擅自動用軍費1900萬錢,事敗後被捕下獄。時值武帝下詔通緝陽陵大俠朱安世,公孫賀為贖兒子之罪,將朱安世捕獲移送朝廷。孰料朱安世在獄中上書,聲稱公孫敬聲與陽石公主私通,在馳道上埋藏木人以詛咒皇帝。武帝大怒,公孫賀父子死獄中,滿門抄斬。陽石公主、諸邑公主,衛青之子長平侯衛伉相繼被牽連入內,被殺。[24]
江充率領胡人巫師到各處掘地尋找木頭人,並逮捕了那些用巫術害人。江充一直搜查到衛皇後和太子劉據的住室,把事先准備好的木頭人拿出來陷害太子。[25]此時漢武帝在甘泉宮養病,不在長安。
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七月壬午,皇太子派人假冒使者收捕江充等人,把江充殺了。蘇文逃到武帝處,向武帝控訴太子,武帝開始並不相信此說,派使者召太子,但使者不敢到太子那裡,回報武帝說「太子反已成,欲斬臣,臣逃歸。」漢武帝大怒,下令丞相劉屈氂率兵平亂。太子帶人離去,將長安四市的市民約數萬人強行武裝起來,到長樂宮西門外,正遇到丞相劉屈髦率領的軍隊,與丞相軍激戰五日,死者數萬人。[26]長安城有流言說太子謀反,所以人們不敢依附皇太子,而丞相一邊的兵力卻不斷加強,最終,太子勢孤力弱而兵敗,唯有逃離長安。[27]
漢武帝憤怒異常,唯有壺關三老令孤茂敢上書漢武帝為太子申冤。[28]

漢武帝畫像[29]
太子向東逃到湖縣(今河南靈寶西),隱藏在泉鳩里。主人家境貧寒,經常織賣草鞋來奉養太子。[30]太子有一位以前相識的人住在湖縣,聽說很富有,太子派人去叫他,於是消息泄露。八月辛亥(初八),地方官圍捕太子。太子知道自己難以逃脫,便回到屋中自縊而死。[31-32]主人與搜捕太子的人格鬥而死,二位皇孫也一同遇害。[33]
太子有三子一女,全部因巫蠱之亂而遇害,太子之子、史皇孫劉進有一子劉病已倖存,尚在襁褓中,後改名劉詢,為漢宣帝。[34]
久之,巫蠱事多不信。官吏和百姓以巫蠱害人罪相互告發的,經過調查發現多為有不實。上頗知太子惶恐無他意,高寢郎田千秋訟太子冤曰:「子弄父兵,罪當笞;天子之子過誤殺人,當何罷哉!臣嘗夢見一白頭翁教臣言。」於是漢武帝霍然醒悟,立即就任命田千秋為大鴻臚,並下令將江充滿門抄斬,將蘇文燒死在橫橋之上。曾對太子兵刃相加的人也陸續被殺。[35]上憐太子無辜,就派人在湖縣修建了一座宮殿,叫作「思子宮」,又造了一座高台,叫作「歸來望思之台」,藉以寄託他對太子劉據和那兩個孫子的思念,天下聞而悲之。
輪台罪己
主詞條:輪台罪己詔
漢武帝晚年殺戮太過,頗思悔悟。求神仙又不成,又因巫蠱之禍造成父子相殘、太子劉據自殺,種種打擊使武帝心灰意冷,對自己過去的所作所為頗有悔意。在登泰山、祀明堂之後,武帝下《輪台罪己詔》說「朕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傷害百姓,糜費天下者,悉罷之!」[36-37]以表示承認自己的錯誤。天下也因此又逐漸歸於和諧,為昭宣中興的盛世奠定了基礎。

公元前88年,漢武帝叫畫工畫了一張「周公背成王朝諸侯圖」送

接受漢武帝託孤的霍光[38]
給霍光,意思是讓霍光輔佐他的小兒子劉弗陵作皇帝。[39]在這段時間里(具體時間不詳),劉弗陵的母親鉤弋夫人「因過」受到斥責,憂死於雲陽宮。一般認為是子幼母壯,為了防止鉤弋夫人重演呂後稱制的局面,漢武帝找借口處死了她。[40]
公元前87年二月,漢武帝於彌留之際立劉弗陵為太子,四天後的丁卯日,漢武帝駕崩於五柞宮,享年七十歲。[41]三月甲申葬於茂陵。霍光正式接受漢武帝遺詔,成為漢昭帝劉弗陵的輔命大臣,與車騎將軍金日磾、左將軍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人共同輔佐朝政。[39][42]其後繼者昭帝(實為霍光掌政)和宣帝堅持執行武帝晚年制定的與民休息的政策,因而在西漢中期出現了被後世稱頌的昭宣中興局面。
劉徹去世後,謚號孝武皇帝,廟號世宗,葬於茂陵。[41]
魏晉南北朝之前,去世的皇帝能否追尊廟號有非常嚴格的規定,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准,開國君主一般是祖、繼嗣君主有治國才能者為宗。西漢十四帝,歷經211年,僅有四位皇帝擁有廟號,即太祖高皇帝劉邦、太宗孝文帝劉恆、世宗孝武帝劉徹、中宗孝宣帝劉詢。 [43]

政治
主詞條:刺史、中朝、察舉制、推恩令、年號
漢武帝即位初,一方面政治形勢比較穩定,國家經濟狀況也比較好,另一方面諸侯王國的分裂因素依然存在,邊境匈奴襲擾不斷,而封建統治思想尚待確立。
加強中央集權
為加強中央集權,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議,頒布推恩令,即允許諸王將自自己的土地分給子弟,建立較小的諸侯國。內容主要是:諸侯王的王位除了由嫡長子繼承以外,還可以用「推恩」(也就是廣布恩惠,讓更多的人來享受特權)的形式把其他的兒子在本侯國內分封。新的侯國就脫離原來王國的限制,地域獨立,而且政治權力也基本被剝奪,受當地郡縣官吏的管轄。這樣,就使原來獨立的地方王國自動地將權力上交給了國家。此後,地方的王與侯僅僅享受物質上的特權,即享用自己封地的租稅。但是沒有了以前的政治特權。[15][43]武帝還找借口,一次就削去當時一半的侯國。[23]漢武帝奠定了中國大一統的政治格局。
設立中朝
在惠文景帝期間,丞相大多主要是隨劉邦打天下的功臣丞相受到禮遇,武帝和丞相多有不合,經常會借口打壓殺死丞相,導致朝中大臣不願意接任丞相之職。為貫徹自己的命令,他便設立中朝,尚書台也是這一時期出現的。武帝削弱丞相的權力還有一個很有利的條件,這就是原來做丞相的都是開國的功臣,他們已經年老,或者去世。武帝便利用這個有利的時機來讓眾多的儒生代替元老們,掌握國家政權,同時通過打擊丞相來加強自己的權力。在公元前124年,武帝便讓平民出身的儒生公孫弘來做丞相,這樣就改變了以前總是由貴族來做丞相的慣例。[47]
建立年號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使用年號的皇帝,公元前113年武帝以當年為元鼎四年,並追改以前為建元,元光,元朔 元狩,每一年號六年。但根據一些出土的文物來看,上面都標有建元、元光等年號,證明建元、元光等年號並非後來追命。[48]

C. 漢武帝劉徹的資料和圖片

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字通,漢朝第7位皇帝,漢族,中國古代偉大的政治家、戰略家、詩人、民族英雄。漢武帝是漢景帝劉啟的第十個兒子,其母是皇後王娡。公元前157年生於長安,公元前87年崩於五柞宮,享年70歲。漢武帝4歲時被冊立為膠東王,7歲時被冊立為太子,16歲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建立了西漢王朝最輝煌的功業。曾用年號: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漢、太始、征和、後元。謚號「孝武」,後葬於茂陵。

中文名:劉徹

民族:漢族

出生日期:公元前156年7月14日

逝世日期:公元前87年3月29日

主要成就:大一統措施,開創大漢盛世

代表作品:《秋風辭》,《天馬歌》,《悼李夫人賦》,《柏梁台詩》

廟號:世宗

謚號:孝武皇帝

在位:前141年—前87年二月

小名:劉彘

生肖:

人物生平威強睿德

《謚法》說「威強睿德曰武」,就是說威嚴,堅強,明智,仁德叫武。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漢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他也因此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偉大的皇帝之一。

漢武帝(前140-前87年在位)創立年號同時也是中國第一個使用年號的皇帝。他登基之初,繼續他父親生前推行的休養生息政策,進一步削弱諸侯的勢力,頒布大臣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以法制來推動諸侯分封諸子為侯,使諸侯的封地不得不自我縮減。同時他設立刺史,監察地方。在軍隊和經濟上則加強中央集權,將冶鐵、煮鹽、釀酒等民間生意編成由中央管理,同時禁止諸侯國鑄錢,使得財政權集於中央。他採用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儒學成為封建正統地位地位鋪平了道路。不過事實上漢武帝時期從來不曾缺少法治思想,在宣揚儒學的同時漢武帝亦採用法規和刑法來鞏固政府的權威和顯示皇權的地位,因此漢學家認為這更應該是以法為主以儒為輔,內法外儒的一種體制,對廣大百姓宣揚儒道以示政府的懷柔,而對政府內部又施以嚴酷的刑法來約束大臣。而宣儒並不等於棄法,法依然是漢武帝時期的最終裁決手段,當時積極啟用的汲黯和主父偃即是其中著名的例子。

春節始於太初改歷,漢武帝改正朔。漢武帝時期,衛青、霍去病數次大規模出擊匈奴,使得「漠南無王庭」。張騫出使西域,開辟絲綢之路。從此西域成為幾大文明交匯之地,漢武帝被稱為「冠於百王」。

[編輯本段]【相關事件詳細介紹】

【大一統措施】

漢武帝出巡圖漢武帝即位之初,一方面政治形勢比較穩定,國家經濟狀況也相當好,另一方面諸侯王國的分裂因素依然存在,潛在威脅還不小。所以,他在繼續推行景帝各項政策的同時,採取了一系列強化中央集權的措施。

政治:在政治方面,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布「推恩令」,削弱漢初分封的諸侯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加強監察制度。漢武帝還變古創制,包括收相權、設刺史、立平準均輸等重大改革與創制,建立了一套系統完整的政治制度。

軍事:改革兵制。派衛青,霍去病出擊匈奴,使北部邊郡得以安定,派張騫出使西域,聯絡被俘虜的大月氏人,開括了西北邊疆:開通了西漢聯系西域以至中亞等地的通道。

經濟:在經濟方面,採取重農輕商,整頓財政,頒布「算緡」、「告緡」令,徵收商人資產稅,大力打擊奸商;又採取桑弘羊建議,將冶鐵、煮鹽收歸官營,禁止郡國鑄錢,統一鑄造五銖錢;設置平準官、均輸官,由官府經營運輸和貿易,大大增強了國家經濟實力。同時興修水利,移民西北屯田,實行「代田法」,有利於農業生產的發展。在經濟方面還有一條重要的舉措,就是將當時的貨幣進行統一。

思想:在思想方面,採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使儒家學說成為了中國社會的統治思想,大力推行儒學,在長安設太學。儒家學說成為中國封建統治正統思想,一直延續了兩千多年,對後世中國政治、社會、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是也有弊端,就是不利於思想多元化的發展。

人事:漢武帝也非常注重人才的開發,他確立了察舉制度,是中國有系統選拔人才制度之濫觴,對後世影響很大。

漢武帝進行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人口統計。

意義:西漢進入鼎盛時期,也是中國封建時代的第一個鼎盛局面。

【對外關系】

發動對匈奴戰爭

漢武帝對外採取軟硬兼施的手段,一方面自前133年馬邑之謀起結束高祖以來對匈奴的和親政策,開始對匈奴正式宣戰,先後派衛青、霍去病徵伐,解除了匈奴威脅,奪回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區,擴張了西域版圖,將匈奴置於被動稱臣的局面,保障了北方經濟文化的發展。

派張騫出使西域

漢武帝在發動對匈奴戰爭同時,他派張騫出使西域,打通了著名的絲綢之路,進一步加強了與西域的聯系,並發展了中西經濟文化的交流。

對東北方和南方用兵,擴充疆土

漢武帝畫像在東北方,他派兵滅衛氏朝鮮(今朝鮮北部),置樂浪、玄菟、臨屯、真番四郡,漢帝國的版圖至此基本成形。

同時使南方的夜郎、南越政權歸附漢朝,在西南先後設立了七個郡,最南端超過今天越南胡志明市,這也使得今天的兩廣地區自秦朝後重歸中國版圖。

後果

漢武帝由於連年對匈奴和西域用兵,並由於舉行封禪,祀神求仙,揮霍無度,加以徭役加重,捐稅增高,致使農民大量破產流亡。天漢二年(前99年),齊、楚、燕、趙和南陽等地均爆發了不同規模的農民起義。但對匈奴的打擊使匈奴再無力與西漢政府相對抗,保證了北方邊郡乃至全國的安全。

【名臣名將】

大司馬大將軍:衛青霍光

大司馬驃騎將軍:霍去病

丞相:衛綰、竇嬰、許昌、田蚡、薛澤、公孫弘、李蔡、庄青翟、趙周、石慶、公孫賀、劉屈氂、田千秋

太尉:田蚡

御史大夫:庄青翟韓安國公孫弘張湯石慶卜式兒寬杜周桑弘羊

列將軍:霍去病金日磾(mì)(di)上官桀

奉常太常:王臧孔臧韓延年

郎中令:王臧李廣李敢

衛尉:李廣韓安國張騫路博得

太僕:灌夫公孫賀公孫敬聲

廷尉:張湯趙禹杜周郭居

太行令大鴻臚:王恢李息張騫田千秋

宗正大農令:韓安國鄭當時劉受顏異桑弘羊

中尉少府執金吾:韓安國趙禹李息王溫舒尹齊顏異桑弘羊

都尉:汲黯朱買臣江充

內史:石慶鄭當時公孫弘汲黯兒寬減宣

還有東方朔主父偃司馬遷蘇武董仲舒司馬相如

【晚年生活】

漢武帝晚年殺戮太過,頗思悔悟。李廣利伐匈奴不利,全軍覆沒,求神仙又不成,又因巫蠱之禍造成父子相殘、太子劉據自殺,種種打擊使武帝心灰意懶,對自己過去的所作所為頗有悔意。在登泰山、祀明堂之後,武帝在輪台宮殿(並非新疆輪台)里下《罪己詔》:《輪台罪己詔》「朕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傷害百姓,糜費天下者,悉罷之!」以表示承認自己的錯誤。天下也因此又逐漸歸於和諧,為昭宣中興的盛世奠定了基礎。

史書《罪己詔》記載:「朕自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傷害百姓、靡費天下者,悉罷之。」強調「當今務在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修馬政復令以補缺,毋乏武備而已。」

公元前88年,漢武帝叫畫工畫了一張「周公背成王朝諸侯圖」送給霍光,意思是讓霍光輔佐他的小兒子劉弗陵作皇帝。子幼母壯,為了防止太子的年輕母親鉤弋夫人重演呂後稱制的局面,漢武帝狠下心找借口處死了她。公元前87年二月丁卯,漢武帝駕崩於五柞宮,享年七十歲。三月甲申葬於茂陵,廟號是世宗。

【武帝生年考】

《史記·外戚世家》明確[1]記載:男方在身時,王美人夢日入其懷。以告太子,太子曰:「此貴徵也。」未生而孝文帝崩,孝景帝即位,王夫人生男。

也有人認為出生在前156年,如《漢書》上面寫:孝武皇帝,景帝中子也,母曰王美人。年四歲立為膠東王。七歲為皇太子,母為皇後。十六歲,後三年正月,景帝崩。景帝崩於公元前141年的3月,以此推算,漢武帝應該生於公元前156年(古人算虛歲)。《集解徐廣》曰:武帝崩年正七十,昭帝年八歲耳。《漢武故事》雲:帝以乙酉年七月七月日生於猗蘭殿,這也證明漢武帝生於公元前156。但有些人卻認為,漢武帝生於公元前156年是不可能的。因為漢文帝死於公元前157年的7月,漢武帝於第2年8月出生,難道劉徹在娘胎里呆了400天?實際上是這些對歷史常識的誤解。皇帝即位當年事不改元的,次年才是其本人的元年。

但是既然《史記》和《漢書》兩大最權威的著作,尤其是漢武帝本人的傳記,都記載漢武帝是漢景帝前元元年(前156年)出生,十六歲即位,我們就該肯定《史記》和《漢書》的記載。

所以漢武帝生於公元前156年,是可以肯定的。除非能夠找出比《史記》、《漢書》更權威

【關於幼名彘】

漢武帝曾以彘(彘即豬)為名的說法出於志怪小說《漢武故事》。《史記·孝景本紀》和《漢書·孝景紀第五》已經明確寫明劉徹被立為膠東王前,名字已經是徹了,根本沒有使過彘字。即使是後世的司馬光編纂的《資治通鑒·卷第十六·漢紀八》,也沒有採信《漢武故事》的說法,由此,幼名彘是以訛傳訛。

[編輯本段]【歷史貢獻千古一帝】

中華民族發展史上漢武帝創造了數個第一:

一、推行儒學

聽取董仲舒的建議,「梳理百家,推行儒學」開創中國傳統主流文化之正統,在中華傳統文化舞台上獨領風騷兩千餘年,受到歷代統治者所推崇。這里要說明的是,漢武帝並非限制其他各家的發展,致使大力提倡儒家的發展儒法結合。例如夏侯始昌既研習儒家又通曉陰陽五行家;宰相公孫弘兼治儒法兩家;主父偃以縱橫家起家;耿直的汲黯司馬談司馬遷以黃老學說起家。

二、設立中朝抑制外朝

在惠文景帝期間,丞相大多主要是隨劉邦打天下的功臣丞相受到禮遇,武帝和丞相多有不合,為貫徹自己的命令,於是設立中朝,尚書台也是這一時期出現的。

三、建立年號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使用年號的皇帝,公元前113年武帝以當年為元鼎四年,並追改以前為建元,元光,元朔,元狩,每一年號六年。

四、太初改歷

太初元年(前104)改太初歷,以正月為歲首,色上黃。

五、鹽鐵官營

,為桑弘羊所提出。鹽鐵官營自漢代延續至今,今天鹽鐵茶主要仍由政府及國企控制。

六、通西域

中國傳出了冶鐵術、鑿井術、絲綢製造、漆器製造等技術,西方(域)傳入胡(黃)瓜胡蘿卜葡萄汗血馬核桃天馬等歷史意義重大

七、開疆拓土

西北:衛青、霍去病抗擊匈奴,收復河套和河西走廊,張騫出塞以及細君公主、解憂公主的先後和親烏孫,前赴後繼的努力西域首次與中國聯系緊密,為後來把西域並入中國版圖奠定基礎。

西南:使者軍隊的接連出現使西南邊陲第一次並入中國版圖

北方:衛青霍去病的出擊使北疆長時間穩定,保護了京師的穩定。

由此漢武帝也成了和秦始皇並列的千古一帝,後人常用「秦皇漢武」並稱。

[編輯本段]【武帝年表】

景帝前元元年年(前156年)六月丁未日出生,漢景帝中子。

景帝前元四年(前153年)四月,漢景帝立庶長子、栗姬子劉榮為太子,史稱「栗太子」;同日,封劉徹為膠東王,劉徹時年四歲。

景帝前元七年(前150年)四月,漢景帝廢太子劉榮為臨江王;王夫人封為皇後,七歲的膠東王劉徹以王皇後唯一的嫡子身份立為儲君。

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臨江王劉榮「坐侵廟壖垣為宮」(侵佔宗廟外空地擴建宮室而犯罪)入獄,不久自殺;九月,梁王劉武刺殺袁盎等十餘人。

景帝後元三年(前141年)正月,漢景帝駕崩,十六歲的劉徹即位。

武帝建元元年(前139年)用趙綰、王臧開始新政,由於侵犯了宗室利益,趙綰王臧下獄自殺新政挫敗,劉徹開始韜光養晦。

武帝建元二年(前138年)派遣張騫出使西域。

武帝建元三年(前137年)擴修上林苑

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竇太後病死,二十二歲的劉徹正式執政。

武帝元光二年(前133年)六月,馬邑之圍未能伏擊匈奴而失利;開始與匈奴大規模交戰。

武帝元光五年(前130年)車騎將軍衛青大破龍城,取得了自漢朝開國以來對匈戰役的首次勝利,從此,進入對匈戰爭的轉折點。

武帝元朔元年(前128年)衛子夫生漢武帝長子劉據;三月,封衛子夫為皇後;武帝時年二十九歲。

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主父偃上書武帝,建議實行《推恩令》;不久正式實行;同年,衛青收復河朔之地,走白羊、樓煩王,築朔方城,從此徹底解決了匈奴對長安的威脅。

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張騫出使西域歸來,歷時十三年。

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車騎將軍衛青擊敗匈奴右賢王,得右賢稗王十餘人,畜數千百萬,天子於軍中拜其為大將軍,諸軍皆從大將軍號令。

武帝元朔六年(前123年)霍去病始戰,封冠軍侯。

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春夏之際,大將軍衛青大戰匈奴於漠北,伊稚斜單於逃走;霍去病的東路軍擊敗左賢王,左賢王敗逃而去,徹底解決了匈奴之患,從此「漠南無王庭」。

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大司馬驃騎將軍霍去病薨。

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得寶鼎於汾水上。

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泰山封禪,始有年號「元封」。

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大司馬大將軍衛青薨。

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改正朔,易太初歷,以正月為首(原以十月為首)。

武帝天漢二年(前99年)秋,李陵戰敗於浚稽山而投降;漢武帝殺李陵一家,腐司馬遷。

武帝征和二年(前91年)被丞相公孫賀緝捕的通緝犯朱世安誣告賀之子公孫敬聲以巫蠱咒武帝,賀父子下獄死,諸邑公主與陽石公主、衛青之子長平侯衛伉皆坐誅。武帝命寵臣江充為使者治巫蠱,七月,太子劉據因「巫蠱案」被陷害不能自明,殺江充,被迫起兵,皇後衛子夫自殺;八月,太子自殺,其妻妾子女皆被害,唯襁褓之中的孫子劉病已倖免,後為漢宣帝。

武帝征和四年(前89年)漢武帝為巫蠱之禍中被陷害致死的太子平反,夷江充三族,燒死蘇文,建「思子宮」「歸來望思之台」以寄託哀思,天下聞而悲之;發布《輪台罪己詔》,反省自己的過錯。

武帝後元二年(前87年)二月,漢武帝駕崩,終年七十歲,在位共五十四年,葬於茂陵,廟號世宗;遺命霍光、金日磾、上官桀輔佐幼子劉弗陵(時年八歲)即位,為漢昭帝。

[編輯本段]【年號列表】

建元前140年—前135年

元光前134年—前129年

元朔前128年—前123年

元狩前122年—前117年

元鼎前116年—前111年

元封前110年—前105年

太初前104年—前101年

天漢前100年—前97年

太始前96年—前93年

征和前92年—前89年

後元前88年—前87年

【宮闈生活後妃子女】

皇後

陳皇後,無子,驕悍,與楚服「女而男淫」,行巫蠱之術,大逆無道,被廢黜。皇後衛子夫

衛皇後衛子夫,征和二年,因被奸人誣陷「巫蠱」,被武帝詔收璽綬,因不能自明而自殺。漢宣帝即位後,追封為孝武衛思後,生劉據、衛長公主、石邑公主、諸邑公主。

妃嬪

李夫人,由霍光追封為孝武皇後,李延年的妹妹,生劉髆。

趙婕妤(鉤弋夫人),生漢昭帝劉弗陵。

王夫人生齊懷王劉閎。

尹夫人尹婕妤

邢夫人邢娙娥

李姬生蓋長公主、劉旦、劉胥。

某氏生夷安公主。

長子戾太子劉據母皇後衛子夫

次子齊懷王劉閎母王夫人元狩六年立,18歲駕薨

三子燕剌王劉旦母李姬

四子廣陵厲王劉胥(與齊懷王劉閎同時立)

五子昌邑哀王劉髆母李夫人,天漢四年立(其子劉賀當過27天皇帝)

六子漢昭帝劉弗陵母鉤弋夫人趙婕妤,在位十三年,21歲駕崩

由於歷史記載不詳,漢武帝之女未有明確排序。

衛長公主(當利公主)是漢武帝和衛皇後的長女,也是漢武帝最喜歡的女兒。

漢武帝為求長生不老,派人到處尋訪方士。最著名的方士欒大,被封為五利將軍、天道將軍、地道將軍、樂通侯,「賜列侯甲第,僮千人、乘輿斥車馬帷帳器物以充其家」,漢武帝還將衛長公主嫁給了他(衛長公主原先嫁給曹壽的兒子曹襄,因為丈夫早死,再嫁欒大),後來武帝發現欒大是個騙子,怒火中燒,派人把欒大活活燒死,以瀉心頭之恨。從此衛長公主再無事跡見於史料。只知道她的兒子曹宗在「巫蠱之禍」中遇害身亡,漢宣帝時她的孫子曹喜恢復了列侯爵位,這個爵位一直延續到東漢。

「巫蠱之禍」的發生,首先從衛長公主的兩個妹妹陽石公主、諸邑公主案拉開序幕。

征和二年(前91),有人舉報丞相公孫賀的兒子公孫敬聲與陽石公主私通,又派人用巫術詛咒漢武帝,並且在漢武帝經常經過的甘泉宮馳道埋偶人,祝詛之言十分惡毒。於是公孫賀父子死於獄中,整個家族都被處死。數月之後,陽石公主和諸邑公主都因為巫蠱牽連而被處死。

蓋長公主(鄂邑長公主)

石邑公主司馬貞《索引》認為石邑公主是衛子夫三個女兒之一,另外兩位是衛長公主和諸邑公主。

陽石公主(德邑公主)唯一的記載是「巫蠱之禍」,《史記》和《漢書》只說其是帝女,並未交代其母親身份。因為和諸邑公主同時因巫蠱罪被處死,所以現在一些註解把她當成了衛子夫的女兒。

諸邑公主

夷安公主嫁漢武帝姊妹隆慮公主子昭平君。

漢代只有皇後的女兒才有專門的記載,漢武帝是否有其他女兒還有待發現。

D. 歷史上的劉徹是個什麼樣的人

劉徹是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詩人,還是一個勇於自我反省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曾將漢武帝劉徹開疆擴土的能力與秦始皇嬴政相提並論。

在經濟上開創了漢武盛世,開絲綢之路。

在文化方面:創辦太學,大力推行儒學教育「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吸收法家、道家、陰陽家等各種不同學派的一些思想,把儒術與刑法相融合,形成了「霸王道雜之」的漢朝統治手段,對後世影響頗為深遠。

征服朝鮮,破閩越、南越、大宛,又鑿空西域、並開辟西南夷,將漢朝版圖擴展到最大。

看待歷史人物,我覺得要從大局出發看待,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何況是一代帝王,畢竟漢武帝劉徹對中國的貢獻不可磨滅。

總結:是一位知錯能改又聰明的好皇帝。一份罪己詔就平息了內亂,厲害!

E. 劉徹長得帥嗎有關於他的畫像嗎

漢代歷史人物畫像能保存下來的,沒有。後來其他朝代畫的,肯定不像。
開國皇帝往往是很有能力的人。很有能力的人,往往相貌不俗。就是所謂的帝王之相。帝王之相,也許不帥,但肯定不醜。
當了帝王,可以選美女給自己生後代。後代就更加長得好啦。
所以電視劇里,歷代帝王一般都還是選長得不錯的人來演

F. 漢武帝劉徹是怎樣的一個人

劉徹(前156年—前87年),字彘,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人。西漢第七位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漢景帝劉啟的兒子,母為王皇後。[1]
前四年(前153年),受封膠東郡王。[2]前七年(前150年),冊立太子。[3]。後三年(前141年),正式即位。政治方面,創設中外朝制、刺史制、[4]察舉制、年號,頒行推恩令,頒布太初歷,加強中央集權。經濟方面,推行平準、均輸、算緡、告緡等措施,鑄五銖錢,壟斷鹽鐵、酒類經營,抑制商人勢力。文化方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設立太學。對外積極擴張,大破匈奴,平定閩越、南越、衛氏朝鮮,開發西南夷,經營西域,開辟絲綢之路。後期崇信方術、作風奢侈,窮兵黷武,爆發巫蠱之禍,引發社會危機,頒布《輪台詔》,恢復休養生息。

G. 漢武帝長什麼樣

漢武帝劉徹(前156年—前87年),字彘,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人。西漢第七位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漢景帝劉啟的兒子,母為王皇後。

H. 關於漢武帝的相貌,史書有相關的描寫嗎

恐怕不樂觀,《史記·孝武本紀》遺失了,所以原始的材料不可靠,《漢書·武帝紀》對武帝的相貌沒有記載,同為《漢書》中的「高帝紀」描述漢高祖的時候說:「高祖為人,隆準而龍顏,美須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雖然不是說高皇帝生為美男子,但是說劉邦有天子之象,要是武帝長得相貌堂堂,或者有威嚴,恐怕《漢書》不會不提吧,所以大概他是個相貌平庸的人,甚至其貌不揚,至於古代的畫作是否足信確實成問題。

I. 歷史上的漢武帝長得帥嗎

漢武帝不僅是個高帥富 ——《儒日中天—漢武帝的輝煌》讀後雜感
張立明 該帳號已凍結 2014-03-04

「客非常人也,且又有備,不可圖也。「這是《資治通鑒》卷一七《漢紀九》所載一個荒郊野店的老闆娘初見漢武帝時的一個判斷語。本書作者龍大軒說女人的第六感在此時大爆發,終於在最後解救了全家性命,還教夫婿得封侯。(詳見原書自序第2頁)

初步判斷漢武帝是個高帥富。考古學上有個間接證據證明漢武帝「高」,在其墓穴中發現其下葬所穿的金縷玉衣形體很大,全長1.88米,據說漢武帝身高體胖。再根據國內一些歷史題材的電視劇中飾演漢武帝的男演員,如陳寶國、黃曉明、周里京幾位的形象來輔助判斷,劉徹既「高」,且「帥」。「富」這個話題在此就不贅述了。

最難得的是,這人不但是個高帥富,還是個極有能力之人,政治、經濟、文化、外交上均有建樹,復合型人才。做事有進退,講策略。建元新政失敗後,其在以退為進,轉向聲色犬馬之樂時還在不斷發掘政治人才,培養自己的團隊。捎帶手就發現一個朱買臣,還引出一個著名的成語典故「覆水難收」。(詳見本書第十三講獨尊儒術第108頁)

種種對於其才能的施展,在本書中處處可見。這本書的語言生動,既有講故事似的史實,又有高度概括提煉的總結性認識。讀來還蠻有趣的,適合做個休閑讀物,可怡情,可增智識。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的劉徹相貌如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1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7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