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如何理解科學發展觀的歷史定位

如何理解科學發展觀的歷史定位

發布時間:2022-04-23 21:34:48

❶ 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

科學發展觀是中國共產黨人根據中國社會主義實踐的科學總結,因而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人類社會有五大永恆主題: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身心、世界文明體系,之間都是對立統一的。

所以科學發展觀要求發展不僅要以人為本,還要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更要堅持統籌兼顧。只有這樣的發展才是科學的發展,科學發展是和諧的發展,是和平的發展。中國的崛起不僅不會影響任何別國的發展,而且會更好促進世界的和諧發展與和平發展。這也是中華民族愛好和平的理論在科學發展觀中的生動體現。

意義

黨的十六大以來,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制定一系列戰略部署,實施一系列重大舉措,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科學發展觀內涵豐富,思想深刻,不僅是指導發展的理論,而且是指導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理論,不僅是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有力武器,而且是幫助人們認識和把握社會發展規律的世界觀方法論。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對科學發展觀的學習理解、人民網-充分認識科學發展觀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

❷ 科學發展觀的歷史意義

一、科學發展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新成果,是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的產物,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

二、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是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

三、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決策。

四、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五、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豐富了黨的執政理念,是我們黨治國理政、富民安邦的行動綱領。

❸ 怎樣理解科學發展觀的歷史地位和現實指導意義

1、深入領會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1)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在帶領黨和人民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大力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集中全黨智慧創立了科學發展觀,開辟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

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的產物,同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最新成果。

(2)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對新形勢下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作出了新的科學回答,把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提高到新的水平。

(3)科學發展觀是指導黨和國家全部工作的強大思想武器,引領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在實踐中顯示了科學理論的強大真理力量。

2、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大戰略意義

科學發展觀在從實踐到理論、再從理論到實踐的卓有成效的創造中,形成了涵蓋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方面的系統科學理論。

實踐昭示我們,科學發展觀不僅是指導經濟建設的理論,而且是指導各方面建設的理論;不僅是指導發展的理論,而且是指導黨和國家全部工作的理論;不僅是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有力武器,而且是幫助人們認識和把握社會發展規律的世界觀方法論。

面向未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對於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新的歷史征程上繼往開來、與時俱進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3、准確把握科學發展觀的實踐要求

黨的十八大報告在十七大全面闡述科學發展觀的基礎上,對科學發展觀的實踐要求進一步作出精闢概括。深入學習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關鍵是要進一步加深對科學發展觀的理解,使我們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達到黨的十八大所要求的新高度。

4、堅定不移把科學發展觀貫徹到我國現代化建設全過程、體現到黨的建設各方面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仍然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面臨著一系列極具挑戰性的矛盾和困難。我們要從新的思想和政治高度出發,以更加堅定的決心、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完善的制度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真正把科學發展觀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強大力量。

(3)如何理解科學發展觀的歷史定位擴展閱讀:

科學發展觀提出的時代背景

科學發展觀是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繼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實踐中。

繼承和發展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於發展的重要思想,集中全黨智慧,總結我國發展實踐,借鑒國外發展經驗,適應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發展呈現的一系列新的階段性特徵和新的發展要求提出來的。

進一步深入研究這一重大戰略思想提出的理論基礎、時代背景、歷史根據和現實依據,對於全面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黨的十六大完成了中央領導集體的新老交替,作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決策。黨和人民在新世紀新階段的任務,就是緊緊抓住本世紀頭20年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集中力量把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建設成為「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

但要完成這一任務,並不容易,我們只要從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具體內涵,特別是其所深刻分析的我們面臨的突出問題和困難中,就可以看得十分清楚。

這些問題和困難,既包括生產力比較落後,經濟體制等方面不夠完善,也包括經濟社會、城鄉、區域發展的不平衡,以及人口資源環境等方面面臨的壓力。

顯而易見,這些長期積累下來的突出問題和困難,哪一個解決起來都有相當難度,但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又不能不逐一解決。

新的形勢和任務,客觀上要求我們「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要求我們黨在發展的指導思想上要有新的突破和創新。

❹ 如何理解科學發展觀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

人類即使意識到了我們的現狀以及這種現狀由於自己的矛盾發展要求必要要被更高的社會形態所代替,但是人類也不能越過這個階段,而只能立足現狀,改造現狀。

但是我們國家建國後的歷史發展進程表明,盡管我們意識到現階段的不足和必然要被替代,但是我們對於我們現階段的實際情況卻認知出現了許多錯誤和形而上學的觀點。比如說把蘇聯式的特殊的社會主義形式當成是實現共產主義必然要經歷的階段,結果在經濟發展中採取了許多超出現階段生產力發展要求的做法,脫離了歷史實際,造成了實踐中出現了不少的錯誤,而且也對其它許多採取蘇聯式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國家造成了消極的影響。

由此,我們還是要回顧一下馬克思和恩格斯是如何對待共共產主義和對待實際的論述和態度吧。

恩格斯在他的《共產主義原理》中寫道:

「第一個問題:什麼是共產主義?答:共產主義是關於無產階級解放條件的學說。」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共產主義原理》,第357頁

這句話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也即是說,我們看待共產主義不能用靜止的不動的眼光去看待,共產主義不僅是一個理想的制度,其本質更是一種運動。這種運動是建立在現實世界的基礎上,也即是建立在現實的生產關系的基礎上。現在的很多人不理解共產主義運動的這個本質的規定,所以對共產主義報有著不切實際的幻想的看法。所謂共產主義是關於無產階級解放條件的學說,這就是要求我們在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的時候,把立足點放在現實的經濟條件上。那麼這些條件有哪些呢?

人的全面發展不是一句空話,這要有十分現實的物質基礎。也即是說,只有人類全面擺脫了分工以及由於分工所產生的把人類限制在某一種單調的生產方式的物質條件,人類的全面發展、人身的真正自由才能建立起來,但是要想達到這一步,只有全面取消分工。但是要認識到,全面取消分工需要許多世紀的人類社會的發展,而且這種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在互相矛盾斗爭中的曲折發展。共產主義運動就是基於這些條件,認識到這些條件以及這些歷史條件之間運行的規律,以致於才能自覺進行勞動,改造這些條件,不斷的擴大這種歷史條件的基礎,從而為消滅這些條件的限制創造條件 。

歷史的發展是從原始共產主義進入到以私有制為基礎的社會,期間經歷了原始共產主義、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這種劃分,都是根據人與生產資料結合的不同方式為基礎的。

❺ 怎樣理解科學發展觀的歷史地位

從揭示客觀世界的發展規律看科學發展觀乃全世界遵循之「世界觀」
從改造主觀世界的思想武器看科學發展觀乃人人應確立之世界觀
從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看科學發展觀是人類共享的先進文化
科學發展觀的提出是中華文明對人類文明的偉大貢獻。它不僅代表我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而且代表中華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同時完全具有世界性,是全人類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新的歷史條件下,經濟全球化必然帶來政治、文化的互動,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實施「文化強國」戰略。對內重在「文化強民」,事實證明,只有堅強「內部」才能輻射「外部」;對外要在向世界積極推出「科學發展觀」這一代表人類文化前進方向的先進文化,迎應全球化條件下「西方文化」的挑戰。當前和今後,我們要高調向世界推出科學發展觀這一人類先進的文化價值理念,切實讓科學發展觀成為人類共享的先進文化,引導全人類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世界觀,從而促進世界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五大文明」的協調發展,促進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整體和諧,促進人類文明邁向新的台階。

❻ 如何理解科學發展觀形成發展的社會歷史條件

一、科學發展觀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黨的指導思想是全黨的理論指針和行動指南。我們黨自成立之日起,就鄭重地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黨的十八大把科學發展觀寫在自己的旗幟上,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又一次與時俱進,對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

二、科學發展觀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

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不懈奮斗的基礎上,繼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取得的重大理論成果,既堅持和貫穿了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又根據新的實踐和時代發展推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三、科學發展觀是指導黨和國家全部工作的強大思想武器

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們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制定一系列戰略部署,實施一系列重大舉措,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實踐意義:

我國經濟總量從世界第六位躍升到第二位,社會生產力、經濟實力、科技實力邁上一個大台階,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會保障水平邁上一個大台階,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國際影響力邁上一個大台階,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巨大優越性和強大生命力。實踐充分證明,科學發展觀是指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理論。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人民日報:充分認識科學發展觀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

❼ 科學發展觀的歷史地位和現實意義

歷史地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意義:堅持科學發展觀,有利於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進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的相協調,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❽ 如何正確理解科學發展觀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

我是這樣正確理解科學發展的。五是科學的發展,與人類的關系有很重要的,只有科學的去遵循規律,人類的發展是自然的,給人的印象是好的,給人的前途是光明的,科學給人的進步是很大的,科學指導人們怎樣去生活,怎樣去創造,怎樣去銜接給人的一切都是好好的滿滿的。

閱讀全文

與如何理解科學發展觀的歷史定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1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2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