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如何了解二戰歷史

如何了解二戰歷史

發布時間:2022-04-23 22:33:18

⑴ 二戰的歷史背景

二戰的歷史背景:
1938年3月,德國並吞了奧地利。接著,希特勒以保護捷克斯洛伐克境內德意志少數民族的利益為借口,對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領土要求。面對德國法西斯的咄咄逼人的侵略,英法兩國以犧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並與希特勒達成協議,希望把德國的侵略矛頭引向蘇聯。
1938年9月,英、法、美、德、意四國首腦阿瑟·尼維爾·張伯倫、愛德華·達拉第、阿道夫·希特勒和貝尼托·墨索里尼在德國的慕尼黑開會,簽訂協議,在沒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的情況下,強行把蘇台德等地區割讓給德國。歷史上把這次會議成為「慕尼黑陰謀」。至此,綏靖政策達到頂峰。慕尼黑協定的簽訂產生了很大的消極影響。
德國更加肆無忌憚,第二年控制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全境,德國軍事和經濟實力大增,加速了侵略擴展的步伐。蘇聯對英、法兩國更加不信任,出於自己國家的安全考慮,1939年,蘇聯與德國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二戰簡介:
第二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I,簡稱二戰,亦可稱世界反法西斯戰爭)。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國、義大利、日本法西斯等軸心國( 及保加利亞、匈牙利、羅馬尼亞等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4萬多億美元付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與進步而告終。

⑵ 怎麼看懂戰爭史,比如二戰的海戰和陸戰,或者更早的線式戰術

各種戰術一定是基於那個時候的技術、兵器等基礎條件,沒有機械化就完成不了閃電戰,機械化的基礎就是坦克及各種車輛,所以想要看懂那個時期的戰術,需要基本比較扎實的基本知識基礎,最簡單來說為什麼二戰時期戰列艦交戰要搶T字頭,因為戰列艦橫向對敵的時候所有主炮都可以對敵同時側身裝甲防禦也比較高,而地方最多隻能發揮三分之二的火力,為什麼是線式戰術或者火槍三段射擊,都是有原因的。

⑶ 如何看待第二次世界大戰

1.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損失最慘重的一次戰爭。

2.是一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它摧毀了法西斯的勢力,削弱了除美國以外的其他帝國主義國家,有利於民主解放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

3.大戰期間新科技革命技術的出現,為戰後新科技革命的興起奠定了基礎。

4.戰爭教育了世界人民,追求和平,反對戰爭成為人們的普遍夢想。

影響-

1、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一場空前的浩劫,給各國人民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災難與破壞。這場大戰奪去了幾千萬人的生命,千千萬萬個家庭家破人亡,許多城鎮鄉村成為廢墟,人類積累的物質和精神文化成果遭到嚴重的毀滅,二戰給各國人民的心靈造成嚴重的創傷。

2、戰爭徹底的摧毀了法西斯主義,二戰使各國人民深刻反思,追求和平進步的思想成為深入人心。

3、二戰沉重的打擊了帝國主義國家,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高漲,帝國主義殖民體系逐步瓦解;

4、二戰使社會主義從一國發展到多國,形成了蘇聯為首的強大的社會主義陣營,和平進步力量壯大;

5二戰客觀上促進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發展。

總之:第二次世界大戰徹底改變了世界的面貌深深的影響了世界歷史的進程。

⑷ 誰能給我簡單講一下關於二戰的歷史

我用自己的話給你敘述次吧。
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同日英法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
1940年,德國發動西線戰役,閃擊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三國。後實施進攻法國的「黃色計劃」,一個月後佔領法國大部。在成功擊敗法國後德國實施代號為「海獅」的入侵英國計劃,戰斗進行兩個多月,德國在損失2000多架作戰飛機和1600餘名飛行員後,無限期終止該計劃。
1941年6月22日,600萬德軍分為北中南,三路進攻蘇聯,這就是「巴巴羅薩」計劃。蘇德戰爭爆發。蘇聯紅軍在經歷過「明斯克戰役」「基輔戰役」等一系列慘重失敗後,終於在莫斯科城前遏制住德軍進攻。於「斯大林格勒」戰役後進入反攻階段。1943年「庫爾斯克會戰」後蘇軍進入全面戰略反攻。1944年6月收復全部國土。1945年5月9日,佔領柏林。
1944年6月6日,英美盟軍實施「霸王行動」在法國諾曼底登陸,成功開辟歐洲第二戰場,加速了納粹的滅亡
———————————————————————————————————
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美國太平洋艦隊駐地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同日,日本陸海軍全面佔領東南亞。
1945年8月15日,伴隨著日本的無條件投降,太平洋戰爭結束。
———————————————————————————————————
中國戰場早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作為中國人樓主應該比較了解,不多說了。
——————————————————————————————————
此外,還有北非戰場。前期主要是義大利和英國在埃及,利比亞之間的戰爭拉鋸。後由於德軍救火。逐漸演變為德國與英美聯軍之間的戰爭。
主要戰役有「阿拉曼戰役」和盟軍登陸義大利。
———————————————————————————————————
二戰是以美中法英蘇五國為首的同盟國集團與以德意日為首的軸心國集團的戰爭,最後同盟國的徹底勝利而結束。
大概就是這些了,完全自己打的,沒有復制粘貼!
———————————————————————————————————
二戰的起因我覺得主要是因為兩點吧:
1.一戰戰勝國強迫德國簽訂了十分苛刻的《凡爾賽條約》.根據該條約,德國損失了10%的領土,所有的海外殖民地!此外德國還需支付上千億賠款.具體內容你可以參考網路詞條——《凡爾賽條約》.
2.1929年爆發的世界經濟危機對德國造成了嚴重沖擊.全國2/3產業工人失業,2000萬人陷入飢荒.對軟弱的「魏瑪共和國」的不滿和簽訂屈辱的《凡爾賽和約》埋下仇恨的種子,最終導致納粹上台.
———————————————————————————————————
二戰時,西班牙保持中立並未參戰.1936-1939年爆發了西班牙內戰.以弗朗哥為首的叛軍宣布脫離共和派成立的聯合政府而獨立.德意始終支持弗朗哥,並最終派軍直接參戰.而以蘇聯為首的共產國際支持共和派.雙方始終處於此消彼長的狀態下,但由於1938年英法強迫捷克與德國簽訂了《慕尼黑協定》,最終促成德意直接參戰,不久共和軍宣布投降.西班牙進入到弗朗哥獨裁統治時期,直到1975年他死去.
二次大戰期間,德國與義大利要求佛朗哥回報,讓德軍取道西班牙攻打英屬直布羅陀,並逼迫西班牙加入軸心國的陣營。但佛朗哥鑒於國內飢荒問題,亟需美國及同盟國的穀物與石油援助,以及不看好軸心國會贏得最後勝利,於是擺盪於軸心國與同盟國之間,盡量不捲入沖突中,讓西班牙於二次大戰期間的傷害降至最低。看到弗朗哥的舉棋不定,英國首相丘吉爾最終打出「金錢外交」最後促使弗朗哥與納粹的決裂!
———————————————————————————————————
無論什麼原因畢竟是德國挑起了二戰怎麼辯解也不會對其有正面的評價,畢竟是場侵略戰爭給歐洲各國和猶太人帶了沉重的災難!

個人感覺,二戰帶給我們更多的思考是如何學會寬容,如何寬容的對待別國和別國人民。法德同為歐洲大國但長期一來一直就是夙敵。在歐洲經歷過1763年政治的重新洗牌後和拿破崙統治時期,先後組織過7次「反法聯盟」普魯士每次都有參加。兩國之間從此埋下仇恨的種子。1871爆發的普法戰爭,普魯士終於徹底戰勝夙敵法國。為此普魯士強迫法國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並賠款50億法郎。一戰結束時,法國認為報仇的機會終於來到,強迫德國接受了條件更為嚴苛的《凡爾賽合約》。以至於二戰開始時大部分德國人的想法就是向法國報仇。寬容說起來容易,但要做起來真的是很難!

⑸ 想了解二戰

1,你確實要買個地圖,或下個谷歌地球。你總要知道在哪裡打的把?
2,樓上說的對,現了解通史,確定自己喜歡的專題,比如海戰,空戰,空降,坦克會戰,之類的。
3,二戰既包括戰役,進程,也包括武器。建議去玩玩二戰的游戲,可以了解一些細節的東西。
4,因為通史介紹的都是某次大的戰役,你可能會搞不清楚之間的關系。二戰本身也比較復雜,你需要從總體上了解,建議先了解每年發生的戰役,在總體上聯系起來;也可以分戰區了解,在聯繫世界。

了解和研究二戰可以提高你的歷史,軍事,地理等等,獲益匪淺啊!!
(註:二戰前幾年的事你也要大致了解,二戰後幾年的事你也要有所知,學習愉快)

⑹ 怎樣正確解讀"二戰"歷史

怎樣正確解讀「二戰」歷史?

——摘下「歐洲中心論」歷史觀的有色眼鏡

錢昌明

今年2015年,是「二戰」即第二次世界大戰終結的7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70周年,更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70周年!在紀念重大歷史事件的時刻,人們先得正確解讀歷史,唯有如此,紀念才會有實在的意義。

若要問,世人正確解讀「二戰」歷史了嗎?很遺憾,答案是:一個大大的問號。因為當今人們對「二戰」歷史的解讀,看似同一,實則混亂。可謂「敲鑼賣糖,各唱各調」:

美國人認為,美國是「救世主」,是它的兩顆原子彈拯救了世界;

俄國人認為,是他們(前蘇聯)頂住了納粹的瘋狂進攻,解放了歐洲,至少把東歐、中歐從法西斯佔領下解放出來;

德國人在反思納粹罪行;

日本人則在忙著把搜集到的1.4萬份(寫滿了軍國主義的「玉碎」、「忠君」字樣)臭名昭著的「神風特攻隊」遺物,作為「積極和平主義」的寶貝——向聯合國申遺!那些政客們正在爭向參拜靖國神社,在繼續否定有關南京大屠殺和有關慰安婦的罪行;

中國人似乎突然醒了,正在籌備9月3日——今年第一次隆重舉辦有外國首腦出席的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

┄┄

再看那些林林總總有關「二戰」的歷史著述,幾乎無不烙上了「歐洲中心論」歷史觀的印記。

長期來,我國史學界沒有自己的觀點。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採用的是英美史學界的觀點;解放後,採用的是蘇聯學術界的觀點,「改開」後史學主流又重返英美的觀點。不管是英美的觀點,還是蘇聯的觀點,始終都沒有擺脫「歐洲中心」論歷史觀的局限。

以「歐洲中心論」史觀解釋「二戰」史,其最大特點就是忽視亞洲,忽視世界,有意無意地抹煞中國與衣索比亞反侵略戰爭在「二戰」中的地位與作用。盡管,從上世紀90年代起已有人提出了不同觀點(參見1996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高級中學課本《歷史》),但這種聲音實在太過微弱,完全不為國際社會所正視。

「二戰」既然是一場世界性的戰爭,就必須擺脫「歐洲中心論」史觀的狹隘眼光。非如此,就不可能對這一歷史有科學的解讀。

⑺ 二戰歷史簡介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損失最慘重的一次戰爭,是一場空前的浩劫。

戰爭把世界分為兩大陣線:參加反法西斯同盟國家方面的有中、蘇、美、英、法等五十國,參加法西斯國家集團的有德、意、日等七國。在亞洲,中國戰場擔負著反對日本侵略者的主要任務。在歐洲,蘇德戰場為主要戰場。

第二次世界大戰深刻地改變了人類歷史。其影響廣泛地涉及到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和科技各個層面。以軍事科技的發展為中介,人類的智慧與自然界的能量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被極大地釋放出來。

(7)如何了解二戰歷史擴展閱讀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

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慘烈,根據雅爾塔會議協定,為了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中、英、美、蘇、法為首的同盟國在1945年10月24日發起成立了聯合國,中、美、蘇、英、法則成為了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1948年以來,安理會共授權進行了60餘項維和行動。另外,聯合國還先後組織制定了從不擴散核武器到和平利用外層空間等數百個國際條約。

由於英法等老牌帝國主義在二戰中受重創,亞非地區的殖民地人民發起了殖民地解放運動。印度的獨立給了大英帝國致命一擊,越南,埃及都取得了對帝國主義戰爭的勝利,中東,非洲先後獨立數十個國家,最終導致由西方地理大發現後在全球形成的殖民地體系徹底瓦解。

第二次世界大戰客觀上推動了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大戰期間,為了戰爭的需要,各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並且發展相應的科學技術,製造新式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這些用於製造作戰武器的科學技術為和平事業服務,推動了人類歷史文明的進步。

⑻ 了解二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I)簡稱二戰。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國、義大利、日本法西斯等軸心國及保加利亞、匈牙利、羅馬尼亞等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4萬多億美元付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與進步而告終。

戰爭起因

在美國,華爾街股市的崩盤,使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爆發了最嚴重的一次經濟危機,而在歐洲,經濟不景氣使得納粹黨利用人們對政府的抱怨逐漸做大,使德國成為了二戰的主要策源地。在東亞,日本軍國主義勢力抬頭,使得日本

走上了擴張侵略之路。

3.二戰爆發的直接原因是法西斯政權的迅速崛起和世界經濟危機的打擊,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

持續時間

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開始標志

1938年9月30日,英、法與德召開慕尼黑會議,英法為了自己的利益,出賣捷克斯洛伐克,簽訂了《關於捷克斯洛伐克割讓蘇台德領土給德國的協定》,1939年8月23日蘇聯與納粹德國在莫斯科簽訂的一份秘密協議《蘇德互不侵犯條約》,1939年9月1日04:40,德軍的軍隊入侵波蘭。英國和法國給予納粹德國48小時限期撤出波蘭領土。因為德國沒有聽從英法的警告,英國和法國在1939年9月3日向德國宣戰,二戰從此爆發。

結束標志

1945年5月8日,蘇聯和波蘭部隊攻克柏林和德國無條件投降,簽署投降書;美國分別在日本的廣島(8月6日)和長崎(8月9日)投下了兩顆原子彈。日本帝國在8月15日正式宣布投降,並於1945年9月2日簽署投降書。

波及地區

歐洲、非洲、太平洋、大西洋、中東、亞洲、地中海

[1]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燃及歐洲、亞洲、非洲和大洋洲

。戰爭分為西、東兩大戰場,即歐洲北非戰場和亞洲太平洋戰場

結果

同盟國勝利,美國蘇聯發展成為超級大國,形成冷戰的局勢。 歐洲霸權時代結束,歐洲走向合作。

⑼ 有關二戰的資料

第二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I,簡稱二戰)。1939年9月2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國、義大利、日本法西斯等軸心國( 及芬蘭、匈牙利、羅馬尼亞等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4萬多億美元付諸流水。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直接死於戰爭及與戰爭相關原因(如因戰爭導致的災害、飢饉、缺醫少葯、傳染病蔓延、徵兵、徵募勞工、屠殺等)的人約為7000萬。

(9)如何了解二戰歷史擴展閱讀:

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國軍人死亡人數合計約有1800多萬(不含死亡的俘虜);死於交戰各方刻意殺戮的平民和戰俘大概也有1800多萬(其中80%以上死於納粹德意志第三帝國之手)。

二戰中,反法西斯同盟,蘇、美、英、法、中五國通過大西洋會晤、開羅會議、德黑蘭會議、雅爾塔會議和波茨坦會議、敦巴頓橡樹園會議等一系列國際會議就維護戰後世界和平、促進世界經濟發展,達成了一系列協議和諒解,確立了維護戰後世界秩序的國際制度。

第二次世界大戰促成了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國際制度的創建,根據雅爾塔會議協定,1945年10月24日發起成立了聯合國,中、美、蘇、英、法則成為了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1948年以來,安理會共授權進行了60餘項維和行動。聯合國先後組織制定了從不擴散核武器到和平利用外層空間等數百個國際條約。

⑽ 二戰的歷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I,簡稱二戰)。1939年9月1日—1945年8月15日,以德國、義大利、日本法西斯軸心國( 及芬蘭、匈牙利、羅馬尼亞等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4萬多億美元付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與進步而告終。 法西斯國家:
德國、義大利、日本、匈牙利、保加利亞、羅馬尼亞、芬蘭。
反法西斯國家:
中國、前蘇聯、美國、英國、波蘭、南斯拉夫王國、澳大利亞、紐西蘭、比利時、加拿大、捷克斯洛伐克、希臘、印度、法國等47個國家。
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根本原因
由於一戰戰過後德國不甘心「凡爾賽和約」對其戰敗國的嚴懲和限制,暗中加緊恢復國力;戰勝國義大利因未能得到英法所許諾的領土而耿耿於懷;另一戰勝國日本對華盛頓條約對它的限制也充滿怨恨,在亞太地區與英美展開新的角逐,准備向中國侵略擴張。英法美等主要戰勝國則在如何處理德國問題上存在嚴重分歧。

直接原因

法西斯政權的迅速崛起。 法西斯政權的基本特徵就是對內極權統治,對外侵略擴張、爭霸世界。 德、意、日法西斯統治者為實現重新瓜分世界、擴大自己勢力范圍的企圖,不惜發動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大戰。
[編輯本段]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事件
1929年10月29日,美國華爾街股市崩盤,這場被稱為「大蕭條」的經濟危機席捲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正是這種背景下,法西斯主義開始抬頭。
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進攻中國沈陽,其後全面吞並中國東北,為以後的全面侵華戰爭做准備。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被德國總統興登堡任命為德國總理。
1934年8月2日興登堡去世後,希特勒繼任了總統,成為了第三帝國唯一的真正擁有實權的最高領袖,在德語中稱為「元首」。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變爆發,日本開始全面侵華。
1939年3月15日,希特勒宣布德國軍隊將重整軍備,並實行徵兵制,公開挑戰《凡爾賽和約》和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隨後將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地區並入第三帝國,捷克其餘地區也在不久後被德國佔領。
1939年5月4日至9月16日,諾門罕戰役,日本關東軍和蘇聯紅軍分別代表偽「滿洲國」和蒙古人民共和國交戰。戰役結果以日本關東軍的慘敗而告終。此戰後,日本基本死了與蘇聯再戰之心,間接導致了太平洋戰爭的爆發。
1939年8月23日,德國與蘇聯簽署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1939年9月1日,德國進攻波蘭。9月3日,英法對德宣戰。9月5日,美國發表《中立宣言》,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
1940年,德國發動「閃電」攻勢。(4月9日攻佔丹麥和挪威,5月10日攻佔荷蘭、比利時、盧森堡、隨後進攻法國。)
1940年5月10日,德軍決定採用"曼斯坦因計劃"完成了對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波蘭、法國等西歐國家的侵略。
為了接著征服蘇聯,希特勒策劃了《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在1940年9月7日柏林簽定完畢。
1940年6月10日,義大利向英法宣戰,戰火燒到了地中海和非洲。
1940年6月22日,法國投降。
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發出了關於入侵英國的訓令(海獅計劃)。1940年8月,德國航空兵開始對英國城市進行密集突擊。
1941年6月22日,德國撕毀條約入侵蘇聯,蘇德戰爭爆發。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對日宣戰,還有其他20多個國家同時對日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蘇等26個國家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最終形成。
1943年9月8日,義大利無條件投降。
1945年5月8日,德國無條件投降。
1945年7月26日,蘇聯對日宣戰。
1945年8月6日,美國投擲原子彈轟炸日本廣島。
1945年8月9日,美國投擲原子彈轟炸日本長崎。
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美國戰艦「密蘇里」號的甲板上簽署無條件投降書。
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閱讀全文

與如何了解二戰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1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2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