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樣才能讀好 歷史這些小學沒有基礎的學科
小學歷史科教學長期以來存在著一些問題,影響著教學的質量和小學生歷史基礎知識的掌握。這些問題主 要有:學校領導不重視歷史科教學,視為可有可無的「付科」,隨意減少課時;教師隊伍不穩定,教學設備奇 缺;課堂教學水平低下,一些教師對一堂課的教學目的、要求不明確,重點、難點不清楚,常常出現主次顛倒 、不分難易、面面俱到的情況;學生歷史知識貧乏,對一些最基本的歷史知識,如我國古代四大發明是什麼, 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叫什麼,孫子是我國古代什麼人物,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國家叫什麼等問題, 相當多的學生答不上來或答不完全。
的確,歷史學科教學的不利因素較為突出,這既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目前片面強調升學率,以此 作為衡量學校好壞的標准,使得許多學校領導人不得不圍繞這根指揮棒轉,忙於應付升學考試的科目,而忽略 了歷史這一基礎學科的教學安排。同時,歷史教學難度較大,歷史事件復雜,知識分散凌亂,時空跨度大,人 物眾多難串,記憶量大,遺忘率高,易於混淆,難於歸納等。而小學生理解能力差,對歷史知識的掌握總覺有 一定困難,甚至產生畏懼和厭煩心理,這些都嚴重影響著教學效果,也使歷史教學步履艱難。面對上述現狀, 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克服。
端正辦學思想。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歷史課是其中必然要設置的一門學科,它擔負著傳授歷史知識、進 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任務,對於培養人才具有特殊作用。學校的任務是把青少年培 養成為「四有」新人,為國家培養具有一定科學文化知識的勞動後備力量,並為高一級學校輸送合格新生。完 成這些任務,需要通過學校的各種教育活動和各科教學去實現,而歷史課的教學,在完成中小學教育的總任務 中擔負著重大責任。歷史在社會科學中的地位,與數學在自然科學中的地位一樣,缺乏數學基礎很難學好自然 科學,學不好歷史也就很難學好語文。因此,要培養青少年一代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學校必須從提高學生素 質方面著手,培養他們具有包括歷史學在內的廣博的基礎知識,嚴格執行教學計劃規定,不能只對考試科目加 班加點,而隨意減少歷史課時。
建立相對穩定的歷史教師隊伍。兼職教師缺乏責任心,難以認真地鑽研教材和業務,不利於歷史教學經驗 的積累,當務之急是建立一支相對穩定的歷史教師隊伍。即配備專職歷史教師或固定的兼職歷史教師,並從實 際上提高他們的地位,而不能輕視他們為「付科」教師,在分房、加工資、增薪、評優等方面應對他們一視同 仁。
添置小學歷史教學設備。歷史學科過去性的特點及小學生年齡特徵,決定著小學歷史教學必須藉助一些直 觀教具,才能順利地開展教學活動。運用演示法可以同時調動學生的視聽器官,使學生通過觀察獲得知識,把 感性材料和理性認識、書本知識和實際事物聯系起來,幫助學生形成深刻的歷史概念,引起學生的興趣,集中 學生的注意力,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目前許多小學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對此應盡早加以克服,即 使在目前教學經費非常緊張的情況下,也必須適當安排一部分經費,逐年添置
一些歷史教學設備,以確保小學 歷史教學質量。
提高歷史教師的業務素養。(1)要加強在職歷史教師的培訓工作,如舉辦短期培訓班、專題講座等,組 織小學歷史教學研討會、歷史觀摩教學,開展歷史教學評比檢查等。(2)加強自學。多閱讀書報雜志、觀看 展覽,實地考察古跡名勝、歷史文物、革命史跡,及時做筆記摘錄工作。特別是看了實物之後,再講給學生聽 ,演講者有聲有色,學生也就「津津有味」,還可以通過聽講座,記錄有關歷史題材的電視的解說詞,搜集金 石資料、搜集口頭史料和向專家學者請教來吸取歷史知識,豐富自己的見聞。(3)粗通歷史。依照小學教學 的需要和教師的時間條件,不必研究很細,但粗通是必要的。如選舉制度,課本中只講隋唐科舉制、明清八股 取士制。教師應了解秦漢的「察舉徵辟」制度與魏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講隋唐科舉制時,只有與九品 中正制相比才能了解它的進步意義。又如對現行的小學歷史課本中講文化史的各章節,都要稍加補充歷史背景 ,以進行歷史唯物主義教育。(4)講究教學方法。許多小學生對掌握歷史知識總覺得有一定難度,他們普遍 反映:「最愛上歷史,最怕考歷史。」因歷史內容多,年代、地點、人物總混來混去,考試時都是臨時抱佛腳 ,雖然考時混個及格不難,但考後大部分都忘了。一個好的歷史教師既能把歷史課上的生動活潑,使學生喜歡 歷史課,又能使學生較好完成教學大綱所規定的小學生應該掌握的歷史基礎知識。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是形象思 維發達,講課時應多講些具體生動的歷史故事,少發一點議論。小學歷史教材的編寫也主要圍繞這一特點,以 點帶面、選取某一歷史時期的一兩個重大歷史事件或重要歷史人物來勾畫和反映一個歷史時期的概貌。小學歷 史教師應認真鑽研教材,以教材的特點為依據,講課中力求穿插一些生動有趣的故事,寓歷史基礎知識於故事 情節中,這樣學生就能在輕松愉快的學習過程中牢牢掌握歷史知識。此外,要重視復習的作用。心理學實驗證 明:遺忘的速率是先快後慢,剛學過的東西及時復習,趁熱打鐵,事半功倍,能使大腦皮層上記憶的印痕深刻 化,從而鞏固知識。教師應把鞏固知識看作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及時組織復習和考試,以確保教學質 量與教學效果。
B. 小學生黨史學習學什麼
1、增強歷史自覺,做到學史明理。
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就要認真總結建黨百年來的經驗教訓,准確把握客觀規律,深刻領悟黨的理論成果和思想偉力,培養歷史思維、歷史眼光,自覺按照歷史規律和歷史發展的辯證法辦事。
2、築牢信仰之基,做到學史增信。
信仰是人生前進的燈塔,是成就事業的不竭動力,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共產黨人的信仰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它來自科學理論,來自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來自黨的堅強有力領導。
C. 小學生怎樣學習歷史
1.看有關歷史的書籍。
2.有不懂的問題,上網查詢。
3.看有關歷史的動畫
4.歷史是浩瀚的海洋,要靠平時的多多積累。
D. 小學生如何學好歷史
平時多看歷史故事,養成對歷史的濃厚興趣。上課好好聽,多記。其實歷史是很有趣的一門課,學好,在歷史中蘊含很深刻的道理
E. 小學生必背的歷史知識
小學生必背的歷史知識如下
1、公元308年,匈奴人劉淵稱帝,國號漢,十六國開始,公元316年漢軍大舉進攻西晉都城長安,晉愍帝赤上身,乘羊車出城請降,西晉滅亡。次年東海王司馬越侄司馬睿(rui)在南方建業正式稱帝,為晉元帝,建立東晉王朝,任王導為宰相,共同執掌朝政,實為「王與馬,共天下」,司馬睿亦因不滿「王馬共天下」的局面,最終抑鬱病死。
2、十六國:從劉淵的後漢開始,北方的一些民族先後建立了許多國家,史上稱為「十六國」,南方由東晉統治。十六國與東晉並立百餘年。
3、南北朝:公元420年,東晉將領劉裕登基,國號「宋」,統治南方,晉恭帝退位,東晉滅亡;次年劉裕毒殺晉恭帝,開了殺「禪讓退位者」的先例。北方的北魏滅掉北方的幾個小國,結束了十六國分裂的局面,公元439年統一了北方。南方的宋和北方的魏分統天下,並立百餘年,歷史上把這段時期叫「南北朝」。
4、科學巨匠祖沖之就是南北朝時期的傑出的數學家、天文家和機械製造家。他所創制的《大明歷》,確定一年為365.2428天(與現代科學確定的只差50秒),開辟了歷法史的新紀元;祖沖之是世界上最早把圓周率數值推算到7位數字以上的科學家;祖沖之還和他的兒子解決了球體體積的計算,後人稱之為「祖氏原理」。於公元500年逝世,享年72歲。
5、淝水之戰:十六國時期,前秦苻(fu)堅討伐東晉,其先鋒部隊被晉軍擊潰,秦晉兩軍夾淝水對陣。晉軍要求秦軍後撤,以便渡河一決勝負,在秦軍撤退之際,秦軍中有人疾呼:秦軍敗了,秦軍大亂,晉軍乘勝出擊,大獲全勝。僥幸逃脫者丟盔棄甲,連聽到「風聲鶴唳(li)」也以為是晉軍到了。這就是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戰」。
6、顧愷之:東晉時期繪畫卓越的代表人物,是我國早期繪畫理論家,代表作《洛神賦圖》。
7、公元581年,楊堅滅北周,稱帝,國號隋,為隋文帝,建都長安。楊堅登基後以「節儉」、「殺貪官污吏」穩定了政權,後進行了系列的改革,其中最大的功績是,廢除了曹魏以來的九品中正制,開創了科舉制。公元587年,隋文帝舉兵南下,消滅了南朝的最後一個朝代「陳朝」,統一了中國,結束了270年(東晉、南北朝)的分裂局面。
F. 怎樣培養小學生學習歷史的記憶力
世上從來沒有什麼記憶力,只有注意力。所以提高記憶力也就是提高注意力。只要培養出學生的興趣,提高孩子對歷史的關注度,自然就會提升注意力,同時記憶力也上升了。建議從歷史中的有趣的時間著手。
G. 小學生學歷史的重要性
歷史是前人智慧和經驗的總結。小時候,司馬光砸缸、曹沖稱象的故事,很多人都會記憶猶新。這些歷史故事中蘊含的做人、做事的智慧,對孩子心靈的啟迪,是一般的童話故事不能比擬的。多讀歷史,能夠增加智慧,對大人如是,對兒童也是如此。
第三,歷史故事能陶冶人的情操。
通過讀歷史故事,可以讓人了解歷史上的人和事。知道什麼樣的人是好人,什麼樣的人是壞人,應該選取什麼樣的人生榜樣,樹立怎樣的人生志向,如何修煉人生的品格。讀歷史故事,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常讀古人的事跡,自然就生起仰慕之心,久而久之,人的氣質就會變化。
第四,歷史故事能開拓人的視野,積累知識。
中國歷史浩如煙海,要全面了解,非常不容易。但是,常常讀一些小故事,久而久之,就是一種積累。一天讀一個故事,一年就是三百多個故事。不僅是一筆知識財富,也是和人交談、寫作的絕佳材料。從這點來說,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少年兒童,都應該多讀點歷史故事,以此擴充對中國歷史文化的認知。
H. 小學生學習歷史嗎
小學生也是要學習歷史的,特別是五,六年級的小學生,這時候已經有了一定的歷史觀。
I. 我是小學生,想要學習歷史,請問該從哪開始學
我就是學歷史的,現在已經開始教歷史了,首先,你應該明確學習目標。
也就是你對歷史是否有興趣,其次,學習歷史並不需要像現在老師所教的,沒有必要死記硬背,死記硬背只是用來應付考試的。
小學學習歷史可以打好基礎,而且可以豐富自己的知識。
歷史本來就是記載人類發展的一門學科,其中蘊含了許多有趣的事物。
小學學習歷史,你可以通過記住一些歷史故事,比如清朝宰相張廷玉因為家人跟鄰居爭搶3尺土地,而做了一首詩「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你可以通過這一類的歷史故事來記住一些重要的歷史事件,而且,當你以後想起這些有趣的歷史故事的時候,也會想起這些歷史事件,我想,這對你今後的學習應該的有幫助,而且,在考試的時候也不用死記硬背了。
不過,這種學習方法也有個度,不要一味沉迷於故事而忘了將故事中所隱藏的知識點忽略了。
而且,如果你有足夠的能力,你可以將不同版本的故事進行對比以及分析,說不定你可以從中領悟更多東西,還可以根據推理得到歷史故事背後所隱藏的歷史真相。
當然,我說的不需要死記硬背,並不是說不用背,該努力的時候還是要努力的。
學習歷史,一般是以猿人、夏商周再到唐宋元明清,其中重要的就是夏商周、以及南北朝、唐宋、明清為主要。
你需要將期間的人物比如:李世民、安祿山等重要的歷史人物記住,然後記住與他們有關的歷史事件,比如:玄武門之變、安史之亂等。當以後用到的時候,想起人物就能想起與他有關的歷史事件,想起歷史事件也就能記住他們。
還有,你也可以在課余時間看看歷史劇,比如《康熙王朝》《江山風雨情》《貞觀長歌》等,劇中也會有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我就說這些了,希望我的方法可以幫助你。
J. 小學生學四史內容有哪些
四史是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整體講的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為社會謀發展的實踐史,共產黨的領導是「四史」的主線。主要是讓人從小就有愛國思想,也可以在了解四史後去看看其他的歷史,比如跟抗日戰爭相關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