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算是史料考證有什麼可以作為史料考證怎樣考證
史料考證,即通過大量的史料,來印證歷史事件的真實性、准確性等。
史料是指可以據以為研究或討論歷史時的根據的東西。一般將史料區分為第一手史料以及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歷史發生當時所產生,可較直接作為歷史根據的史料,後者是指經過後人運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詮釋,但二者的界限經常並不明確(例如史記就很難說是一手或二手史料)。一般中文所稱史料,主要是指第一手史料而言。
20世紀80年代,我國著名歷史學家榮孟源把史料分為四大類,一般被認為是較為全面合理的傳統史料分類法。
第一類為書報,包括歷史記錄、歷史著作、文獻匯編和史部以外的群籍。
第二類為文件,包括政府文件、團體文件和私人文件。
第三類為實物,包括生產工具、生活資料和歷史事件的遺跡。
第四類為口碑,包括回憶錄、調查記錄、群眾傳說和文藝作品。
2. 歷史的考證問題要經過哪幾個部門
從許可方面來說,考證歷史不需要經過任何部門。
從學術方面來說,考證歷史必須言之有據(從歷史典籍或考古資料中取得),要注意孤證不立的原則,如果缺乏直接證據,只能使用輔助證據的話,則至少要有縝密的論證,形成證據鏈才行。
3. 怎麼才能考好歷史
考好歷史要注意三點:掌握知識主幹、認真閱讀教材、注意聯系實際。
[解題過程]
一、落實主體知識
就歷史學科而言,其主體知識應該是指最能反映歷史發展趨勢和本質特徵的內容,它能夠起到總攬全局的作用,集中反映了在國家制度、社會更迭、經濟水平、民族交往、國家關系、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成果等多方面人類文明演進的歷史過程。如中國近現代史上,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五四運動、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改革開放等。世界近現代史上,文藝復興、新航路的開辟、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內戰、俄國廢除農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維新、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一戰、俄國十月革命、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美國羅斯福新政、二戰、二戰後世界經濟的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美蘇冷戰和多極化趨勢、三次科技革命等等。
主體知識的復習,熟悉教材是基礎,適度練慣用以鞏固,構建體系有助升華,落實是關鍵所在。力避題海戰術,提高練習的有效性。
二、重視三個維度
歷史知識的學習,要實現課程標准三個維度的目標: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歷史,不僅要求我們掌握基本的歷史知識,還要通過對學習過程的體驗,逐步形成獲取並處理歷史信息的能力,用各種形式陳述歷史問題的表達能力,客觀認識和評價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的能力。其核心,是學習運用歷史的眼光來分析歷史與現實問題,培養歷史思維。
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與考查,是課改形勢下的一個突出特點。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要求,大致可歸納為:對國家、民族的歷史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為國家建設、人類和平與進步事業做貢獻的人生理想,崇尚科學精神的意識,民主與法制意識,學習吸取人類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國際意識,等等。
三、構建專題體系
專題體系的構建有助於將零散的知識形成有機整體。
中國近現代史部分的專題,如:①民族危機與抗爭(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抗日戰爭);②民族探索與復興(a近代化的探索: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b紅色革命的探索: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c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改革開放)。
世界近現代史的專題,如:①近代資本主義發展歷程(文藝復興、新航路的開辟、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內戰、俄國廢除農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維新);②三次科技革命及科技進步;③兩次大戰及國際關系的調整(一戰、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德日法西斯化、二戰、美蘇冷戰、多極化趨勢);④歷史上的改革(洋務運動、戊戌變法、中國改革開放、俄國廢除農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維新、美國羅斯福新政);⑤走向統一的歐洲(拿破崙戰爭、希特勒擴張、歐共體、歐盟);⑥美國簡史(新航路的開辟、美國獨立戰爭、美國內戰、華盛頓體系、美國羅斯福新政、二戰後美國經濟的發展、美蘇冷戰、霸權政策);⑦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十月革命、新經濟政策、斯大林模式、中共紅色革命、中國改革開放);⑧分裂與統一(美國內戰、一國兩制與港澳台問題)等等。
四、形成「大歷史」觀
中國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國史與世界史相互交融、密不可分。某些歷史問題的理解要注意轉換中國史與世界史的立足點。如鴉片戰爭與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五四運動與巴黎和會、抗日戰爭與二戰等等。
五、關注熱點焦點
復習中要重視歷史與現實的結合,注意歷史的時代性,重視歷史的史鑒作用。把握時代脈搏,走向社會,關心社會,做到學以致用。與現實社會有關聯的知識點,如台灣問題;涉及周年的知識點,如長征勝利,西安事變,《獨立宣言》的發表等等。
4. 歷史考試怎麼考啊!
開卷的話,把一些重要的歷史事件的時間,人物,名稱什麼的都寫到書的開頭的空白頁上,在目錄上標出一些重點,書裡面的什麼意義了,影響了都要用筆標出來方便查找。把書大概看一下,熟悉一下。尤其是一些重點,要知道個大概,並且知道在什麼位置。考試的時候,有些題目如果快速的找不到的話就換下一題,但是要對這一題有印象,有可能在找其他題的答案的時候會看到這道題的答案的。開卷考試其他的不怕,就怕時間不夠用,所以,怎麼方便查找怎麼做。
5. 幾萬年前的歷史怎麼考證的
人類出現比那早的多。最早的原某人距今170萬年,那時還不是現在的人,是猿與人之間的過度,那是的生物還沒有完全進化成今天的樣子。但也有了一些簡單的生活方式,如蓋房子等。在公元前3~4萬年間,那時的人就有了今天人的智慧了。比如,把那時的嬰兒拿到現在叫育,和我們是一樣的。只是那時的科學學平不是很高。先人用的生活用品,住的房子,在沒有破壞時,由於一些自然原因被掩蓋了,或一直沒有被大自然風化掉,保存至今,考古的人,將其發現。
6. 怎樣才能考好歷史
多看歷史資料。把歷史串聯起來。有個整體印象。容易記憶。也容易理解各個歷史事件對後來歷史的影響。考歷史大部分就是考的這些影響什麼的。所以通讀歷史比較容易學好歷史,學懂歷史
7. 史實是如何考證的
一靠史書的對比,和對事件反映的可信度分析。
二通過考古發現,對於史書的記載進行驗證。
8. 我是學工程的,想考歷史方面的資格證書,但不知道具體怎麼操作。也不知道到關於歷史方面有什麼資格證可考
國家沒有獨立的歷史資格證書,但可以考教師資格證書里的歷史教師資格。
歷史教師資格證報考要求:
一、普通話水平應當達到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頒布的《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標准》二級乙等及以上標准。
二、各級各類學校非師范專業畢業生申請教師資格應按省教育廳部署補修教育學、心理學課程,並由省教育廳統一組織考試合格。(申請者學歷為師范專業畢業人員免於教育學、心理學考試)
三、各級各類學校非師范專業畢業生申請教師資格應參加教師資格認定機構組織的說課(說課分為:面試、試講)。(申請學歷為師范專業畢業人員如能提供3個月或以上的教學證明,可免於面試、試講)
四、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無傳染性疾病,無精神病史,按《申請認定教師資格人員體檢標准及辦法》,在教師資格認定機構指定的縣級以上醫院體檢合格。
五、報名需要學歷證、身份證、照片。
(8)歷史如何考證擴展閱讀:
報考中學歷史教師資格證的考生,需達到本科及以上學歷。學歷未達到本科的考生,可通過自考、成考、遠程或電大等方式將自身學歷提升至本科,取得畢業證書後,再報考歷史教師資格證。
歷史教師資格證筆試科目和同學段的其他教師證考試科目一致,不同的地方在於面試考試。面試考試要求考生對歷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並根據教案內容詳細講解。在歷史教師證面試考試中,將對考生的表達能力、應變能力進行一定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