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quora如何查看瀏覽歷史

quora如何查看瀏覽歷史

發布時間:2022-04-25 20:29:58

㈠ 百度知道和知乎的區別

網路知道和知乎的區別有以下幾點:

一、二者運行模式上的區別

1、網路知道是積分獎勵模式,其並不鼓勵深度探討,問與答的關系簡單直接,但缺乏知乎問答那樣的延展性。

2、知乎是研討會模式,其鼓勵更多的互動,問與答的過程會帶來更多的啟發和思考。

二、二者所屬公司的區別

1、網路知道是網路公司的一個基於搜索互動式知識問答分享平台,於2005年6月21日發布,並於2005年11月8日轉為正式版。

2、知乎是知乎公司推出的網路問答社區,連接各行各業的用戶。

三、社區定位的不同

1、網路知道是用戶自己根據具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通過積分獎勵機制發動其他用戶,來解決該問題的搜索模式。

2、知乎是一個真實的網路問答社區,社區氛圍友好與理性。用戶分享著彼此的專業知識、經驗和見解,為中文互聯網源源不斷地提供高質量的信息。

㈡ Quora Android app 怎麼樣

安卓的還不錯,速度挺快,排版很整潔,有些時候特定的瀏覽器如UC登不上的時候,app沒問題可以登上。但是app得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字體問題。英語字太小,安卓客戶端無法調整字體,所以你只有看著很小的字體。但是在瀏覽器上看就可以隨意增大字體很方便,但是瀏覽器上查看通知,返回界面不太方便。

㈢ Quora如何將它語言默認設置為中文啊看不懂啊

1、首先打開電腦上的瀏覽器,網路搜索quora或者進入quora.com。

㈣ 有沒有上quora的,怎麼看上次的瀏覽記錄

網站怎麼會有歷史記錄呢?是瀏覽器沒有你的瀏覽歷史記錄吧。估計是你的瀏覽器設置了關閉瀏覽器的同時清除瀏覽歷史、cookie等。所以剛進去後關閉也沒記錄。

㈤ Quora 和知乎的盈利模式是什麼

quora的高質量答案在各搜索引擎的顯示中都排在前列,保證了瀏覽量。然後因為quora答案的確定性,更方便定向投放,提高轉化率。同時高質量答案是社區用戶帶來的,所以更要保證用戶的使用體驗,因此不會向用戶顯示廣告而向那些通過搜索引擎看到答案頁面的瀏覽者顯示廣告。

一個互聯網產品如果要將盈利模式放在未來,就必須要考慮用戶的切換成本,否則,未來一個新的更好的產品出現,你經營多年之後,正准備開始部署盈利模式了,人都走了。不是不能說船到橋頭自然直,但是你要確定你的用戶能等你的船到橋頭!

一個有價值有影響力的產品不一定非得直接贏利,那就是等收購,那投資人的錢哪裡來,市場上來,其實也就等於我們受益者都買了單。所以知呼只需要等到一個契合的平台收購即可,在此之前把價值做大最大化。

㈥ 為什麼老外去中國後都不想走 quora

美版"知乎":為什麼老外去中國後都不想走?

前幾天,給大家講了一個日本人退休後久居中國,捨不得離開竟是因為西瓜的故事。
說實話,在中國,光是吃這一個項目就足以讓歪果仁流連忘返。
但事實上,中國吸引歪果仁的地方,可不是只有吃。
美版知乎Quora上有這樣一個提問:為什麼那麼多老外去了中國後都不想走?

眾多來過中國的老外現身說法,講述中國吸引自己的原因。
@RuslanPopov
我在3個亞洲城市新加坡、香港、深圳住了很長時間,他們都很好。
我為什麼喜歡中國,有這么幾個理由:
現代化,並且還在繼續發展。這里有現代化城市,卓越的交通基礎設施(高速公路、機場、世界上無與倫比的高鐵網、優秀的公共交通和計程車),很棒的酒店、商場、餐館、咖啡館、公園等等等等。

在中國,無論城市大小,你都可以感到安全和自由。
中國人善良友好,不管你會不會中文,他們會不會英語,你都會得到幫助。
中國人並不教條,他們只是勤勞務實想要生活得更好,他們並沒有被洗腦(這一點反而是西方國家的人更典型,你可以在Quora中看到)。
做生意是中國人的基因。小商店和餐館無處不在,自我就業和小型企業是主要的就業方式,政府還創造了各種良好的創業設施。
如果你開放並尊重人,在這里很容易交到朋友。
中國在科技上也很先進。比如,電力運輸非常發達,電動自行車、電動汽車、公交車隨處可見。

非常便利。微信和移動支付簡直是技術奇跡,掃個碼就可以下單、支付,根本不需要現金或者信用卡。
中國歷史豐富,中國人熱衷於學習和自我發展,聰明專注。

不過為了平衡一下回答,我會提到一些不好的方面,比如空氣污染……
@FarzanSafavi
吸引歪果仁來中國的原因太多了,豐富多彩的文化,異國風情,充滿機遇等等等等,但我要說的不止這些。
人口。中國有13.57億人口,但中國政府還能保證人民團結穩定,這簡直就是傑作啊。
經濟增長最快。這個國家曾經貧困落後,但最近幾十年,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讓人著迷。
附一張照片,大家感受一下:

價值觀。中國注重集體主義,但同時每一個人都在家庭社區都很重要。他們努力工作的終極目標就是為了讓未來的一代生活在更好的國家。在21世紀,從未見過向他們一樣熱情致力於國家的人。
生活經驗。我每天的工作都是新的一課,新的挑戰,新的經驗和開始。他們欣賞我努力工作,不把我的工作當作理所當然。
娛樂。中國的娛樂活動太多了,夜店、密室逃脫、主題公園……等等等等。

負擔得起的高質量生活。如果你是有專業技能的老外,你在這里可以生活得很好,經濟繁榮,機會也多。
人。當地人善良包容,對歪果仁易於接受。坐高鐵飛機在國內或者亞洲旅行便宜方便,這都是外國人選擇在這里生活的理由。
如果你對事業很認真並想在世界上產生影響,中國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我在這里學到了很多新東西,你可以在這里自由創新。
我愛中國。
@DavidW.Rudlin
1982年我第一次去中國,食物很可怕,空氣污染嚴重,當時彩色印刷還很罕見……
快進到今天。北京讓東京看起來就像一個貧窮落後的農村地區,北京酒店的英語水平非常高,食物很棒。不說英語的人也很樂意同外國遊客交流。藝術區很酷,到了晚上穿過公園你會看到很多人在跳廣場舞。
總之,今天的北京充滿活力、有趣、令人興奮,是世界上最好的城市之一。當你與30年前的北京相比,這些進步簡直就是奇跡。

@NatalieLiam
人總會被不同的事物所吸引。我認為中國是受全球化影響最小的國家之一,他們依然保留著那些延續了數千年的傳統。
美食。中國美食的花樣簡直無窮無盡,不要被你們國家的中餐館誤導,那絕對和在中國吃到的美食沒得比。

人民。中國人以勤奮,效率和生產力聞名於世。中國人是我旅遊過的地方最善良最樂於助人的。
有一次我去見我在中國的同事,但是轉機時延誤了兩個小時。太晚了,她關了店一直在路邊等我。我們又花了很長時間討論,結束時已經是凌晨一點半,她又請我吃飯,我們一起討論中國與世界各地的差異。等到一切結束,她只睡一兩個小時就要開始第二天的工作。
地方。中國的建築通常在中國的非商業中心,在河南,你將看到的各個時間的古老建築,令人難以置信。中國有成千上萬的博物館,每一個博物館都展現了標志中國各個時期的代表展品。
多樣性。當我從一個城市來到另一個城市,中國的多樣性讓我震驚。
總而言之,你需要親自去看看,語言根本無法形容中國的美。

@BeckyZhang
我最常聽到在中國的老外說到三個自由。
沒有車,但可以使用各種公共交通工具的自由。
在任何時刻去任何地方的自由,不需要擔心自己的安全。
任何時間買酒精飲料的自由。
在青島,你還可以在路邊買到用塑料袋裝的扎啤。

@CharlAlbertyn
中國對於西方來說,就像義大利面對芝士,也可以理解為陰對陽。
西方崇尚自由個人主義,中國強調穩定和集體主義。
我們一直在爭論這兩種傾向那種更好,現實中,可能半斤八兩。
西方人到中國旅遊,會驚嘆中國建造大規模現代化城市的速度和效率(不管是否要因此拆掉一座幾百年歷史的古廟)。

中國人到西方旅遊,會驚嘆歷史文化的保護(如果要建公路刺激經濟增長,那麼可能要繞過葉奧爾德酒館吧)。

西方人前往中國,驚嘆中國的安全和效率,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沒有發生任何重大故障。
中國人前往西方,驚嘆在西方社會的創造力,個人主義的空間使人們用不同的方式做事情。
我愛西方文化中蘇格拉底的方法和啟蒙價值,同時我也愛中國文化的儒家價值觀。

中國的偉大之處,就在於它清楚表明了不同於西方治國之道的優勢。
@AmwolloVictor
根據我在中國四年的經驗,中國是一個很好的國家。
中國人很愛國,所以相比其他國家,發展的阻力小了很多。
安全,半夜走在路上,幾乎沒有看到壞人。
如果你碰巧來自西方,那麼你可能被當做上帝,因為很多市民欣賞西方文化。

沒有政治。
@GalanoHan
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之一,在路邊便宜餐館的食品安全問題是另外一回事。
各種各樣的就業機會和商業機遇。
個人自由。對於CNN的信徒來說,這一點難以置信。
吸煙喝酒的天堂,買煙和酒精飲料不需要身份證明。只有三個地方需要強制身份證明,網吧,機場和酒店。
現代化和傳統共存。
沒有政治正確、種族主義之類的問題。
中國人很坦率,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不像日本人。沒有聽起來是,但實際上是用禮貌方式說的不是這種情況。人生短暫,不要在猜測心思上面浪費時間。沒有攻擊日本人的意思。
這是一個快速變化的社會。
高度智能。幾乎所有日常生活都可以在手機上搞定。

@ShaoY.H
我在一個國際高中上學,我想我可以從老師的角度回答這個問題。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老師都喜歡中國——這樣答案更中立。不過有一件事讓老師們感到在中國生活很好,那就是移動支付。
一旦進入微信或支付寶,你會發現,根本不需要帶現金。
移動支付幾乎可以在任何場合使用,從商店、計程車、自行車到任何餐館。甚至擺攤的人都可以用移動支付。
我的一位老師表示這比帶錢包安全多了,就算丟了手機,別人也無法通過你的手機花錢,因為需要密碼和指紋,但如果丟了信用卡,情況可能會非常嚴重。
不認為這能使外國人覺得中國好,但是中國的移動支付無疑對他們的生活產生了積極影響。

@ThusharaSubasinghe
中國很好,我在這里生活超過6年。他們每年每一個方面都在變好。
如果你用溫和的方式看問題,你可以看到中國在積極進步。
但在文化、法律、態度、禮儀方面,他們在進步。

如果有人問我,我會大聲說中國很好!!!!!
@LiChenyang
中國沒有一些人說的那麼好,但是也沒有一些媒體說的那麼壞。
中國正在發展。
外國人在中國的真實生活vs中國人在外國的真實生活
隨著中國對世界越來越開放,很多國人選擇到國外走走,當然也有很多外國人選擇來中國,今天我們來看一看外國人在中國的真實生活。

很多外國人來中國留學,然後認識了這邊的姑娘,於是發展了一段美好的愛情。

一些外國人是來這邊工作的,因為他們生性好玩,愛交朋友,所以會認識很多中國人。很多女孩子會覺得有一個國外的男朋友是一種驕傲,去崇拜他們。

他們走在中國,無論長得多難看,大家都會多去看他們幾眼,因為很多人都從心裡覺得,他們是外國人,覺得跟他們合影,就覺得自己很是高大上,然後發個朋友圈,發個微博,讓大家一起給她們點贊,讓小編覺得,這就是典型的傻缺。

在很多酒吧和娛樂場所,外國人進去就是免費的,中國的女人去是免費的,中國的男人要進去,得拿鈔票,而且還要很多錢。這樣就導致一個現象,酒吧全是特么外國人在喝酒泡中國的妹子。中國的男人,就去在公司加班,努力工作,真是可悲。
我們再來看看在國外的中國人的真實生活

大家以為我們的人在國外是這樣生活的,對,的確也有一部分,但是,更多的是這樣的,大家去國外的餐廳和一些小公司做兼職,讓自己有經費在國外生活下去。

但是,不是所有的人去國外都是那麼幸福的,很多人在外面生活還是相當艱辛的,比如鳳姐靠洗腳為生。

在國外打工的人,其實都非常累。外國人也沒有像我們那樣用崇拜的眼神去供著咱們,我們都是受罪,吃苦掙來的。
所以,醒醒吧,外面沒有你想像中那麼好,收收你那顆崇洋媚外的心,也許你的崇拜,更加會讓那些人覺得你低他一等!
平視 | 外國人到了中國後竟然這樣說,中國人民都笑了~
平視 | 外國人到了中國後竟然這樣說,中國人民都笑了~
平視 | 用平常心看視界
轉自:網路 作者 | 佚名
美國在線約會應用Tinder火熱上線,正在用陌 陌和附近人搭 訕的單身汪笑了;
WhatsApp成功開發語音功能,臉書開始推送即時新聞,正在看微信公眾號的吃瓜群眾笑了;

美國的千禧一代開始通過Venmo轉賬時,已經get手機轉賬、支付、投資技能的中國大媽笑了;
亞馬遜首席執行官傑夫·貝佐斯提出使用無人機送貨,正在內測無人機遞送服務的順豐笑了;
「蘋果支付」Applepay姍姍來遲,微信錢包和支付寶都笑了……

「外國人」說中國:
中國很大,我們很小
澳大利亞主要媒體之一《悉尼先驅晨報》近日發表署名文章《中國志存高遠 澳洲守株待兔》,講述該報著名編輯羅斯訪華的親身經歷和感受。他坦承「許多澳大利亞人到現在還認為,中國就是個世界工廠,生產著廉價的成衣、玩具和小擺設。錯了!現在中國已經是個中等收入國家,變得富裕了。」

「我們搭乘子彈火車從北京到天津,距離是1400公里,火車平穩得讓你感覺不到它的速度。」(子彈火車,額,這位媒體人的用詞也是迷之萌萌噠。)

「在匆忙的行程中,我面對中國的高速發展感到很驚訝,心情也很復雜。當我們還在無休止地在為高鐵線路爭吵、討論的時候,中國人已經行動起來了。」
這位澳媒編輯抱歉地說自己「好像剛見了世面」,雖然深知自己被安排前往體驗最好的一面,但他仍然承認「還是被深深地震撼了」。

文章的最後說,「中國很大,我感覺我們很小。中國很自信、很有耐心,正向著更美好的未來邁進;而我們總是畏懼,總是在等待有更好的運氣」。
是呀,星星還是那個星星~月亮還是那個月亮~中國早已不是從前的中國。

從「山寨」到「被山寨」:
中國人「逆襲」了!
從抄襲到模仿,從模仿到原創,從世界工廠到創客中國,中國人逆襲了!

不禁唱起那首《從前慢》:從前的創新很緩慢,車、碼、郵件都慢,生產只能靠「借鑒」……
而今,終於輪到別人來山寨我們了~
「坦白地講,多年以來,中國抄襲美國這一說法並非實情,而且在移動技術上是截然相反:美國倒是經常模仿中國。」一位名叫本·湯普森的科技調研公司創始人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8月初《紐約時報》刊發了一篇題為《現在輪到矽谷山寨中國企業了》的報道,不僅在矽谷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也在西方國家引發了人們的反思。
多年以來,在一些西方人眼裡,「抄襲」「盜版」「山寨」是中國科技產品的特點。事實上,中國的創新熱潮近年來甚至超越了以創新著稱的美國矽谷。

你知道嗎?即時通訊軟體Kik和Snapchat的用戶可以用智能手機的攝像頭拍攝二維碼來添加朋友和分享信息;Facebook正在Messenger應用中增加約車和支付功能;臉書與推特已推出視頻直播服務。

然而,它們都是在中國最先流行的呢!
沒錯,中國正走在移動技術的前沿:微信和支付寶的出現,讓二維碼成了購物、打車、叫外賣時最受歡迎的支付方式。中國的科技產品在某些方面已經趕超美國的臉書、推特等公司,出現了其他國家向中國學習的現象。一些西方科技公司正從中國企業的創新過程中尋求創意。

「移動」領先:
創意模式輸出美國
「以前我們說的PC互聯網時代比美國落後多少?落後6個月。一個模式在美國只要有了,中國6個月後就復制到了。」搜狗CEO王小川表示,「但是到移動互聯網的時候,我們其實已經開始領先了,就不是落後幾個月的問題了。比如說支付的問題,游戲創造的問題裡面是走在前面的,跟國外朋友交流,跟這些投資人交流,中國開始輸出自己的這樣一些模式。」

正如紐約報紙的報道所言,中國已開發出許多富有創意的商業模式,盡管中美經濟環境不同,但這些商業模式已經對美國的電子商務模式和思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從「山寨」到「被山寨」的轉變表明,中國在全球科技產業的發展方向上可能享有了更大的話語權。在中國,用移動設備支付賬單、訂購服務、觀看視頻、尋找數據的人,比全世界任何地方都多。去年,中國的移動支付交易總額超越了美國。據估計,中國P2P的貸款量也已經超過了美國。

在規模上,中國大型互聯網公司也是世界上唯一可與美國公司匹敵的。8月1日,滴滴出行宣布將收購優步中國的品牌、業務、數據等全部資產,這表明中國企業至少在國內可以與美國大型互聯網企業一爭高下。

後來居上:
一言不合就超越美國
紐約時報的報道稱,許多分析人士認為,中國最大的優勢在於,它實際上是從頭開創了許多行業。

美國因為擁有強大的信用卡體系,刷卡消費已經成了人們日常生活的一種習慣,因而移動支付在美國變得步履艱難。美國移動支付滲透率落後於日本、中國等眾多國家。

「美國信用卡很發達,基本上每個人都有一台電腦。在電腦和信用卡尚未普及到每個人的時候,中國人總是無時無刻不在使用手機,而中國也因此在移動商業和移動終端支付上獲得了跨越式發展,成為領頭羊。」湯普森說。
將中美的移動支付進行對比,無論是在用戶規模還是用戶接受度上,中國都已經後來居上,全面超越了美國。

在美國移動支付市場,蘋果姍姍來遲的「蘋果支付」和谷歌的「安卓支付」,以及三星對LoopPay的收購,都可以成為新聞話題,但是在美國移動支付市場,PayPal才是毋庸置疑的老大,在美國的支付份額是蘋果和谷歌的幾十倍。

但是在中國,支付寶在移動支付領域占據市場份額早已超過50%,同時微信支付近幾年也在迅速壯大。
相比Paypal與支付寶,二者差距已十分明顯。早在2013年底,支付寶移動支付總金額就已超9000億元,遠遠超過矽谷兩大移動支付巨頭PayPal和Square移動支付3000億元的總和。

多多益善:
二話不說就獨辟蹊徑
中國企業的技術路徑也和美國完全不同:美國科技公司在研發手機應用時總是強調簡約,而中國企業總是在一個應用中「塞入」盡可能多的功能。

在美國,科技企業重視應用的簡潔性。在中國,三家最大的互聯網公司——阿里巴巴、網路和騰訊都在將盡量多的功能融入到一個應用中。
在阿里巴巴的淘寶購物應用中,人們不僅可以購買食品、日用品、網路游戲卡,還可以搜尋附近商鋪的折扣。網路的地圖應用不僅可以導航,還能直接使用優步叫車、預訂餐廳酒店、查詢附近商鋪、購買電影票、下載打折加油券。

騰訊向其他企業開放了微信埠,允許它們在微信平台上開發自己的應用。據野村證券的統計,微信通過售賣服務和在線游戲,每年可以從每個用戶身上獲得7美元的收入。而且,這些營收中相當大一部分並非來自廣告,而是來自微信上銷售的游戲、服務和商品,這一點跟美國公司開發的APP有所不同。雖然這兩種模式或許無法從一個市場移植到另一個,但彼此卻可以相互借鑒。

還需冷靜思考:
三人行,必有我師
總體看,中國「被山寨」現象仍屬初露荷尖,而非雨後春筍。西方媒體對這一現象的關注,也更多體現出一種危機意識,意在警醒本國的創新。
但無可否認,中國科技企業特別是互聯網企業,近年來的創新成果卓有成效、有目共睹。從「山寨」到「被山寨」,從「學生」到「老師」,中國創新創業大潮中涌現出的這些優秀案例,反映出中國科技企業的比較優勢,彰顯出中國的創新自信。

新聞鏈接:
你只有些「小目標」,我有很多「小驕傲」
在澳洲媒體《中國志存高遠 澳洲守株待兔》這篇報道中,編輯羅斯還去了三個地方、兩家公司和一家研究院。
天津——「在擁有1100萬人口的城市天津,我看到了最新、最漂亮的文化中心和城市建築。我不禁會想,這到底要花多少錢,這些錢又從哪裡來?」

深圳——羅斯說,36年前深圳還只不過是香港對岸的一個小漁村,有一家專門招待外國人的新酒店、幾間工廠,還有一些賣紀念品的小攤。但是現在,深圳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擁有1000萬人口的大城市,人均年收入達到2.9萬澳元,深圳的製造業正向高科技產業轉型。

別光說中國不好,你知道老外有多羨慕你嗎
一直都聽到的是身邊誰誰出國之後就不回來了,又或者是出國旅遊一趟之後,對國外的整潔街道、車讓人的行為那是滿滿的羨慕……
可是,又到了轉折的時候。其實,外國人是很羨慕中國人的,絕對是真的!
1、比如瑞典的朋友會覺得中國治安很好,沒有槍支泛濫,而且晚上可以出去玩,根本沒有危險啊!

還有澳洲的朋友會覺得,哇塞,中國商店會營業那麼晚,節假日也營業啊!

還有英國的朋友,噗哈哈哈哈哈,中國的食物真的很好吃!

德國朋友對中餐也喜歡得不得了,我那個朋友手機里用中文、英文還有拼音寫了幾道菜,就是為了去餐廳點菜的。而且……而且他們很喜歡「山寨貨」,學會淘寶以後,他們經常買廣東製造的「山寨品」,包括包、鞋子、食品,就是為了回國給人當禮物。所以,後來誰對我說德國人嚴謹,我都會呵呵一下!

還有拉丁美洲,他們覺得醫院特別好,看病時間短,有病就可以直接去醫院看。
大家說說呢,中國肯定有很多地方值得別人羨慕啊!

2、對於禁毒這塊,外國朋友也是很贊成的。有個來自毒品泛濫的國家的歪果仁就和我說過,他覺得中國這么嚴厲地打擊毒品,非常好。他們那有個傳聞,只要帶毒品進入中國,一旦被抓,立馬槍斃,不管你是高官還是富商。不知道這個傳聞是不是真的,但是說明國內打擊毒品交易很嚴厲,對犯罪分子很有威懾力。

3、中國人工便宜,快遞發達啊。歐洲快遞費好像都蠻貴的,大家偏向於東西都去超市買。然後超市也關得早,所以不是很方便。

4、以前有個外教,英國人,本來打算在中國就呆一年,結果現在4、5年了都沒回去。他跟我們說中國好,人民友善物價低,會拿便宜貨跟我們講款式好看。

5、說一個身邊的故事。我閨蜜的姐姐,在德國念書,找了個190+的德國帥哥。兩人感情很好,在德國訂婚,本來大家都以為人家要在德國定居住洋房別墅了,結果過年的時候回來探親說,准備在國內辦個中式婚禮再回去,結果德國帥小伙住了半年不想走了。
我們家鄉這種三線小城市被他各種誇,每天都開心得要命,一到飯點就很激動,最愛跟著閨蜜的媽媽逛超市,還有寵物市場。說治安好,人也好相處,很熱情,啥都有,生活得很方便。在人家眼裡,已經是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了。
6、在澳洲出差過,真的,那些大的SHOPPING MALL下午六點就關門的。只有每周四會延遲到晚上9點。國內真的方便一些。
7、有個外教就超級羨慕我們槍支不合法啊,說晚上睡得倍兒香,安全!

8、中國的紅綠燈有秒數顯示,國外有一些是沒有的,這點倒蠻人性的。
9、日本人羨慕中國國土廣闊。有個日本外教,一次問一個家在新疆的同學,坐火車回新疆要多久,得知要兩天後不信,最後相信了感嘆了一句「中國真大啊」。

10、坐高鐵,運氣好的時候,會有一輛車在此站不停,直接開過去。那速度,坐在車里的人是體會不到的,風馳電掣般的感覺。
然後老外們就紛紛拿出相機拍攝,一副「哇,好厲害」的表情,下巴都快掉了,然後一臉震驚地問,我們等會兒坐的也是這么快的車嗎?

11、等你見識了夜晚的紐約地鐵小巷和臟亂差的巴黎後,就能體會到中國是多麼的安詳和平了,至少在國內不會站在列車站台邊就被人莫名其妙推下去,更不會一到天黑就窩在家裡不開車絕對不敢出門……
中國現在一些發展得比較好的小城市就挺不錯的,道路干凈、環境優美、治安也還行。我在國內敢一個人凌晨一兩點到處亂逛,市中心還很繁華咧,計程車也很好攔……

12、我只看過一個外國人自己拍的視頻,是評論中國的,當時他描述非典期間,他們中的留學生一旦有體溫超過37度的,立刻就會有救護車趕來隔離開來,言談之中滿滿的羨慕之意。
13、俺們在英國念的書,周末無聊,各種店早早關門,食品爆難吃。英國小混混還是出了名的多,趕上踢輸足球那一陣子,各種酒瓶就往人堆里丟啊,警察紛紛出動,小狗狗都上陣了。

荷蘭吶,也是一般般,小得很,基本上一個城市步行壓下馬路就能看完。干凈倒是真的。
義大利也是各種臟亂差,羅馬建築是漂亮,其他都夠嗆。

米國我也常去,基本上是好山好水好無聊,沒有車子你別出門,盛名在外的拉斯維加斯就是一條街。
這些還都在其次,最討厭的是生病,美國的醫院基本上除非你是被抬進去的,其他都要預約,還不是隔天,說不定是隔一周,真不知道他們的全民醫保有什麼用。
當然,美國還是有優點的,但本文僅限於吐槽模式。

14、司法的話,我羨慕的是美國的兒童保護相關的法律,別的方面就SOSO了,陪審團不可預估,訴辯交易太多,沒錢人的公設律師擺設一樣,有錢人有好律師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美帝是資本主義的極致,錢和勢的作用是在明面上的。

16、朋友的朋友,一澳大利亞的小夥子,在中國成天最愛坐在廣場看大爺大媽跳廣場舞。
還特別興奮地告訴朋友:我覺得你們中國人好幸福好樂觀啊!每天都出來跳舞,看起來都發自內心的開心啊!!
17、在澳村。公交車竟然不報站,完全看風景下車。但是這邊風景都差不多,坐了一個多學期還是會坐過站,下雨天就更完蛋。坐過站往回坐,晚上等車要等半個小時。不要羨慕他們大多開車出門,那是因為公共交通太差。
18、美國槍擊案是日常,大城市24小時沒發生槍擊案可以上新聞了,校園槍擊案差不多今年兩三個月一次。
微博上有人講他去美國第一天,留學生學長教他保命法門,市區最不安全,不要去不熟的街區,不要走暗巷,身上帶二十美刀,遇到打劫的主動給。
19、我到法國的第一周就碰上了市內公交系統罷工三個月!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還經歷了各種食堂罷工、學校管理人員罷工、火車站罷工、機場罷工等等等等。這是在國內完全無法想像的~還有就是在法國,8月份的時候千萬不要生病,因為所有人包括醫生都去度!假!了!
「因為這就是中國啊,因為我有五千年春秋歷歷在目,有孔孟之道黃老之說相輔相成。
祖宗曾在我背上行囊遠赴他鄉時,讓我記得涅而不淄,老師在我寫下第一筆點橫豎撇時告訴我須知存神索至,聖人在我出使海外時,和我看著這波濤大浪,叮嚀我,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因為這是我們該有的氣魄啊。看見那淌過黃沙漫漫來到都城的外國商使,我為他們擊缶而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我,還記得當年的你,路不拾遺,我,見過這瓦舍勾欄,夜不閉戶,這是你我當年的煌煌盛世,萬國來朝,威而不犯。
我沒有忘掉這些高尚的氣節,我沒有丟棄這些赤誠的品德。
好多年了啊,該重回這盛世了啊。」

㈦ 蘋果手機怎麼安裝quora

之前寫了一篇使用網頁版quora的教程,這篇教程教大家怎麼在蘋果手機上使用App版quora。

首先,仍然是要能夠科學上網,即用瀏覽器能夠打開quora.com

如果打不開請點擊看如何使用網頁版quora

接下來,就是如何在蘋果商店美區下載Quora App了。

不會切換蘋果商店賬號以及沒有美區賬號的,點擊這里看下教程,

切換商店後,點擊Search(搜索), 輸入quora,如下圖,開始下載quora。

下載完quora後,就可以注冊或者登錄使用了。注冊quora沒什麼難度,也可以跟著上面的網頁版教程注冊一個quora賬號。

使用過程中需要保持能夠連接外網。

㈧ 怎麼利用 Quora 學好英語

By Cheka我同時混知乎和Quora,在兩邊都拿過一兩千票;恰好我又是做英語在線教育的,所以結合自己的體會談一下。如果想要藉助Quora學英語,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讀。 預定幾個自己感興趣的topic,在手機上裝上Quora的客戶端(安卓版;iOS版),然後跟刷微博一樣每天都打開看看。和知乎一樣,Quora的優勢並非是提供標准答案,而是每個人都能從自己的視角提供看法,很多時候還是一個小故事。你讀了幾百個答案後,閱讀理解能力一定會有所提高。但是Quora最好玩的地方顯然不是潛水,而是參與交流。你也許會覺得提問比回答容易,其實未必。作為Quora的新人,除非你提了一個石破天驚的問題,否則被人注意和回答的機會都不大。所以不妨從回答一些問題開始。我覺得有這幾類問題適合作為中國用戶:一,你是中國人,在中國相關話題上自然是有發言權的,回答的時候避免套話官腔,說說自己的親身經歷,或者外國人不太了解的事情其他用戶就會比較感興趣,譬如我最近回答的中日韓文化比較問題 What are the notable differences amongst the dominant East Asian cultures? 還有稍微嚴肅一點的 China: What are the most serious hypocrisies and contradictions in modern day China?二,一些涉及你專業領域的,不用擔心班門弄斧,也不要以為外國人全都是專家,大膽的去貢獻自己的才智。偶爾結合國情打個醬油也可以,譬如我曾經在問題 Python (programming language): Have I fallen in love with Python because she is beautiful? (不完全算技術問題,因為大家都在抒情)里貼了兩張白娘子的劇照,告訴外國人中國歷史上的Python女神就是這模樣,也騙了幾十個贊。三,一些偏娛樂性質容易打醬油的問題,譬如這條問你的寫字台是啥樣的 Desks: What does your desk look like? 不需要你多會寫,貼圖就可以,裡面還有貼坦克的(因為回答者在當兵,坦克就是他的寫字台)。Quora有個credit的機制,就是如果你的回答每獲得一票就能得到10個credit,有了足夠的credits後,你就可以用這些credit來將你提出的問題promote給更多的人看到,譬如我上個月在知乎上發起的討論 被美國外教吐槽的湖北高考英語考題真的是「錯的離譜」么? 就是通過Quora的這類機制來提問和求證。當你逐漸熟悉了Quora的玩法,對自己的寫作和思維能力有了更多自信,就可以參於更多話題,譬如電視,電影,甚至美國國內國外政治。話說回來,我相信 Quora 對於英語學習的最大作用絕非是僅僅提供閱讀素材,或者是作為一個寫作鍛煉的場所,而是能夠幫助你發現——原來掌握了英語後,你真的可以參與到全世界的對話當中;你的談話夥伴可能是一名美國陸戰隊老兵,一個印度IT學生,一位日本設計師,他們會分享自己的人生體驗和故事,也願意聽聽你的。祝玩得開心。------------更新------------有知友和我留言說感覺Quora的國外用戶對中國人不友好。Quora有一條著名的原則 Be Nice, Be Respectful ,即鼓勵討論和辯論,但嚴禁攻擊其他用戶或者他們貢獻的內容。如果遇到此類情況可以舉報。但是作為中國用戶我們同樣需要遵守這些規定,因為很容易遇到在某些問題上和我們持完全相反意見的美國人,日本人,台灣人,越南人或者菲律賓人等等,沖動起來打起嘴仗就會被鄙視。特別的,我覺得比起說服他人更重要的是了解他們的背景還有想法,犯不著去什麼地方都要抱著揚我國威的想法。你覺得外敵環伺別人也可能覺得中華沙文主義好恐怖。譬如這位越南用戶問的Nationalism: Does the Chinese really hate the Vietnamese? If yes, why?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除非相關話題需要,Quora上不要用中文。原文

㈨ 知乎和 Quora 有哪些不同點

我僅從產品設計和社區機制的客觀角度回答和分析,盡量不涉及一些過於主觀的感受(譬如Quora上的抖機靈答案是不是比知乎少等)

1. Quora的Upvote 不等於知乎的「贊同」

可能很少有人注意到,這兩個看似一樣的社區最顯著的功能,即Quora的Upvote/Downvote 和知乎的贊同/反對,它們的意義是不一樣的。
(圖一,Quora的Upvote/Downvote)

(圖二,知乎的贊同/反對)

在Quora上——
Upvote代表你認為這個答案值得更多人閱讀,你願意它進入自己的時間線;
Downvote代表你認為這個答案的質量低劣。

這兩者並不必然表示你同意或者不同意答案的觀點,極端的情況下,你並不贊成某個答案本身,但是覺得作者有理有據內容詳實,也可以Upvote(我自己就收到過某個問題下和我意見相左的另一作者的Upvote);相反,即便一個答案的觀點和你一致,而你覺得其行文草率,就應該Downvote。

Quora 並不希望用戶僅僅因為反對一個答案的觀點,就對其進行Downvote。
Quora Policies and Guidelines: What are good and bad reasons to downvote on Quora?

而根據知乎對贊成/反對的官方定義: 如何正確使用知乎的「贊同、反對、感謝、沒有幫助」功能?

贊同和反對,是對你閱讀到的答案進行投票。每個人的回答的左側都兩個藍色上下箭頭,「向上箭頭」表示贊同該答案,「向下箭頭」表示反對該答案。
在大部分中國用戶的眼中,Quora的Upvote/Downvote功能的含義是非常奇怪的,我的理解是,在Quora出現的時候,採用上下箭頭這兩個圖標,西方用戶(當然主要是美國),第一感覺就是這和Reddit上的Upvote/Downvote是一個意思嘛。而在Reddit上,Upvote一篇文章的含義實際上就等於吆喝一嗓子——大家快來看啊!不代表你贊成這篇文章,甚至不代表你喜歡,哪怕你認為這篇文章值得更多人來罵也可以Upvote。從這個意義上說,Upvote更像微博的轉發,而Downvote則是「反」轉發,即試圖來抑制這則答案的影響力。

(圖三,Reddit的Upvote/Downvote)

知乎使用贊同/反對的定義,我想是因為在國內大部分用戶沒有類似的認知基礎,如果套用Quora的定義,就要承擔極大的教育和溝通成本;相反很多人之前用過網路知道,網路的給力/不給力(我覺得這個功能命名太傻了)基本上就是當贊成和反對來用的

但在另一方面,Quora的Upvote和知乎的贊同,都會造成同樣地影響,即讓目標答案進入本人的時間線內,被更多人看到。

對於個人經歷和知識分享之類的問答,兩者效果其實差不多,但是對於有對立觀點的問答,譬如春節放鞭炮,轉基因,中醫葯等,差別就能體現出來。由於知乎是要用戶明確表明贊同一則答案,因此可能的後果就是黨同伐異的現象會比Quora更加明顯。

為什麼呢,假設有一個問題「如何看待同性戀婚姻」下有一篇認為應該禁止同性戀結婚的回答,洋洋灑灑引經據典。在Quora上,不論對同性戀結婚是否持贊成意見的用戶,都有可能Upvote,而且因為Upvote的定義,不用擔心會被其他人誤認自己也反同;因此這篇文章會有更高曝光度;而同樣答案(不考慮語言區別)出現在知乎上,只有真的反對同性結婚的人才會點「贊同」,而許多支持同性結婚的人會不管這篇文章寫得如何上去就點反對,因此也減弱了該答案本該有的影響力。

我只說現象和分析,別問我怎麼解決,我不知道。

2. 在Quora上,是看不到具體某個人是否Follow自己的

除非進入自己的Follower頁面查。

而在知乎上,你可以明確知道任何一個人是否在關注自己。

我猜Quora的用意是,當你點進其他用戶的Profile,決定是否要Follow他時,不要關心這人是否也Follow自己。

3. Quora明確允許Self-Promotion型答案(也就是俗稱的軟文)

在Quora 的使用協議里,明確說
Self-promotion is permitted only as part of a sincere, helpful and direct answer to the question.

當然這個政策是不可以被濫用的,前提是推廣的內容必須和問題直接相關,回答者必須公開自己和被推廣內容的關系,等等。

值得參考的是,Quora早期是明確反對Self-Promotion型答案的,直到2011年才取消這則禁令,他們的理由是:

The quality of the answer is what we care about. Evaluating the intention of an answer does not support this policy.

即只要答案和問題相關並且具有高質量,Quora不關心回答者本人的意圖是什麼。特別的,Quora強調

We want users to write about what they know and care about—companies, organizations, causes, people, procts, etc.

這是非常清晰和明確的態度——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

作為對比,在知乎上我沒有看到相關的官方政策,但是實際軟文並不少,而且貌似不少用戶對此反感。

在這點上,我比較贊同Quora的態度,即只要答案本身有價值,那麼是不是符合回答者的商業利益是不重要的。

4. Quora上的問題和答案(幾乎)可以任意使用

Quora使用協議上規定2010年4月22日後產生的所有內容可以被任意使用,只要給予相應的Quora鏈接,並且原作者沒有明確提出反對等等。

這條規則對我很有利,因為我的公司把一些Quora答案包裝起來放到扇貝讀書上銷售,這個行為還曾經被人在知乎上質疑——怎麼看扇貝網「扇貝閱讀」收錄了Quora的問答並收費的行為?當然作為老油條,我哪那麼容易給抓到把柄。

5. Quora嚴格要求實名

Quora使用協議嚴格要求實名,不可以用化名,也不允許加任何頭銜(包括Dr.),他們沒有任何人工審核,但是用了一套演算法來進行判斷,當然在實際情況里,還是有不少人用化名,譬如很多中國用戶就用昵稱,他們也無從辨別。

知乎官方指南鼓勵用戶用真名,但是也可以用網名,大概是考慮到早期一些關鍵用戶的網名比真名要出名得多,譬如Keso,這種情況在西方是很少見的(除去混黑客圈那些)。

6. Quora上能看到別人的數據比知乎少,但是可得到的自己的數據比知乎多
譬如我無法在Quora上看到其他人有過多少Upvotes,但是另一方面,我能看到自己的答案被多少人看過(不僅僅是Upvote過),以及是否被我follow的人看過,譬如這是我1月份一段時間內的被閱讀量:

什麼意思呢,就是這7天里,僅僅得知我被Upvote了414次的感受,是遠遠不及意識到來自世界各地的人總共瀏覽了1萬8千次我的答案的——「我去我真TM說了點有人聽的話啊」。

能想到的基本就是這些了,有再補充。雖然這是3年前的老問題了,但是剛出現在我的時間線內,非常有沖動答一下,畢竟除了我自己所在的網站,知乎和Quora是我花時間最多的地方,即便不答問題每天也會看1-2個小時。

總之,不論兩者差異如何,我相信Quora和知乎這樣的產品,會給整個社會乃至世界帶來不可磨滅的正面影響。
作者:王捷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19551396/answer/22286972

㈩ Medium和Quora,哪個是更好的博客平台

我並沒有在Medium網站上待過很長時間,但與Quora相比,以下是我喜歡它的地方。在很多方面,它和Quora完全相反。節制體系似乎要好得多。

我還沒有得到一個答案刪除或崩潰在媒體!這是驚人的!我的意思是,事情本來就應該是這樣的,但考慮到我在Quora上的回答中有四分之一都是「需要改進」的,這真是一股新鮮的空氣。我可以寫點東西,它就不會消失。不像Quora,我不用擔心它會因為有人不喜歡它或不喜歡我而被審查。這糟透了。

寫作水平更高。

在我看來,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但請隨意。簡潔、清晰的布局在視覺上非常吸引人,再加上沒有讓人分心的廣告、過多的空間/主題/相關問題/通知/回答等,都很不錯。打破這一趨勢,我不介意quora的用戶界面。它不吸。就是沒那麼好。

Quora有很多很棒的東西,但他們正在走上一條錯誤的道路,這也是許多頂級作家離開的原因。大多數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但事實上,他們並沒有做出任何努力,再加上他們有過以很少的理由禁止賬戶的歷史,這已經足夠令人擔憂,因此平台的多樣化是必要的。

它們都是很棒的平台,所以同時使用這兩個平台是很有意義的。簡單地說,我認為你如果在Quora上成為一名嚴肅的作家,而不在Medium上成為一名嚴肅的作家,那就太愚蠢了。

閱讀全文

與quora如何查看瀏覽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3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