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如何搜集免費歷史教案

如何搜集免費歷史教案

發布時間:2022-04-25 22:56:04

① 求小學歷史課教案

教案沒有,我也不是老師,在這里,我只說說自己的一些想法。 我覺得要把握住課本和學生這兩個方面。一方面,要把課本上講的知識,特別是重點內容(可以通過查閱以前的考試試卷或者看一看別的老師在教科書上劃出的內容找出來)教給學生;另一方面,要想想如何讓學生喜歡上歷史課,也許可以有一些互動,也許可以給孩子講個歷史故事,你自己把握。

② 初中歷史免費優秀課件的網站謝謝

http://www.chinesejy.com/Soft/html/25/388/
也可以去:http://www.pep.com.cn/找找

③ 請問哪裡可以下載到免費的歷史教案,課件,最好是人民版的

http://www.pep.com.cn/gzls/jszx/kb/ls2bx/kj/
給你個地址自己去下吧

④ 七年級中國新疆歷史篇教案在哪兒能找到

春 秋

戰 國

社會經濟

農業

工具

鐵工具開始出現;
開始用牛犁耕並推廣

鐵農具使用范圍擴大;
開始用牛犁耕並推廣

水利

楚國:孫叔敖修芍陂

秦國:李冰修都江堰;鄭國修鄭國渠

手工業

冶鐵

創造鑄鐵柔化技術,比歐洲早2000年以上

鑄銅

蓮鶴方壺,出現金銀錯新技術

漆工藝

採用夾紵技術

紡織

麻織品的纖維相當細密

煮鹽

山西的池鹽,山東的海鹽,四川的井鹽

釀酒

已能用曲造酒

專著

《考工記》

商業

商業發達,出現商業中心,如齊國臨淄、趙國邯鄲、楚國郢

社會變革

土地所有制

出現私田,出現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剝削方式

變革

齊國:管仲變法
魯國:初稅畝

魏國:李悝變法
楚國:吳起變法
秦國:商鞅變法

教學建議
復習課設計
第六節 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經濟和社會變革
一、社會經濟的發展
(一)農業
1、鐵制農具的使用
要求學生記住我國鐵器出現的最早時間、使用鐵器的最早時間、春秋戰國鐵制農具使用情況。理解鐵制農具使用的重要意義。
2、牛耕技術
要求學生記住牛耕技術開始使用推廣的時間,掌握牛耕技術運用的歷史意義。同時,使學生了解:春秋戰國時期長達五百餘年,牛耕技術的逐步推廣是漸進的過程,且受農戶經濟條件的制約。
3、水利事業的發展
讓學生掌握當時中原地區普遍使用的灌溉農田工具是桔槔。根據書中的地圖,要求學生記住春秋戰國時期興修的主要水利設施。
(二)手工業
要求學生通過列表的方式,總結春秋戰國時期,手工業的發展情況。
(三)商業
要求學生記住當時主要的商品、重要的商業中心。
二、封建剝削方式的出現
使學生了解:由於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廣,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大量的私田。私田的主人採用新的剝削方式,即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剝削方式。這種新的剝削方式使私田主人與耕種者之間形成了新的生產關系,即封建地主與封建農民之間的關系。
三、春秋戰國時期的改革和變法
1、春秋時期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漸確立。
指出春秋時期,各國通過改革確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重點介紹齊國管仲改革和魯國的「初稅畝」。
2、戰國時期的改革
首先,讓學生理解戰國時期各諸侯國變法的大背景。
其次,簡要介紹吳起變法和李悝變法。
最後,重點講解商鞅變法以及歷史意義。
重點——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改革
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適應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出現,為進一步改革殘存的奴隸制,運用政權的力量,進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和經濟改革。其中較有代表性的有春秋初齊國和魯國的稅制改革,戰國時的李悝變法、吳起變法、鄒忌改革和商鞅變法。其中最典型、成效最大的是秦國商鞅變法。
從改革的內容來說,主要包括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政治上,主要廢除奴隸主貴族特權,加強封建君主專制。經濟上,消除奴隸制土地制度,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發展生產。軍事上,獎勵軍功,提高軍隊戰鬥力。
從改革的作用和效果來看,因為各國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和內部階級力量的差異,其效果是不同的。齊國等國雖較早的過渡到封建社會,但由於舊貴族勢力較大,變法受到很大阻力,所以變法不徹底。有的國家出現了內亂,政權不穩定。只有秦國借鑒了各國變法的經驗,改革比較徹底,功效最大。總起來看,這些改革,都不同程度地打擊了奴隸主貴族,廢除了奴隸制政治經濟制度,鞏固和發展了封建制的政治經濟制度,大大促進了封建制的建立和發展。
重點——鐵器的使用和牛耕對社會生產的促進作用
春秋戰國時期,鐵制農具的使用標志著我國生產力的顯著提高。而牛耕技術的推廣,使耕作效率大大提高,是農業動力的革命,有助於農業勞動力的解放。生產力的提高,導致大量私田的出現,封建剝削方式、生產關系也隨之出現。經濟基礎的變化,引起各國政治改革。通過改革,封建土地所有制以及封建制度得以確立。我國進入的封建社會。
難點——春秋戰國時期改革、變法運動發生的必然性
春秋戰國時期,由於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使農業生產大大提高,出現了大量的私田。與之相伴,出現了封建生產關系和封建剝削方式。奴隸社會土地國有制走向瓦解。由於經濟基礎發生變化,導致上層建築也隨之改變。各國為了適應經濟的發展先後進行變法,確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建立起封建制度。因此說,春秋戰國時期的變法運動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
易錯問題
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人類歷史發展的第一動力,是一切歷史現象的根本原因。井田制的瓦解是春秋時期鐵制農具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現,使社會生產力得到迅速發展,「公田」外,新開墾的「私田」將成為可能的和需要的了。所以,私田和封建剝削方式的出現,都是因為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結果。
易錯問題——西南地區的開發始於戰國時期
我國西南地區的開發始於戰國時期,而不是漢武帝在西南地區設置郡縣開始。早在戰國時期的秦國開始開發西南,秦國蜀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江流域,修建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這是開發西南地區的開始。開發西南地區的開始與中央政權設置郡縣地方行政機構是兩個不同的歷史現象。

典型例題
例1 按照因果關系排列春秋時期井田制瓦解的過程
①魯國「初稅畝」②各諸侯國井田制瓦解③鐵器和牛耕的使用④一些貴族化公田為私田,採用新的剝削方式⑤私田開墾越來越多,私田主人不向國君交納產品⑥奴隸主貴族轉變為封建地主,奴隸轉化為農民
A.①③④⑤⑥② B.③⑤①④⑥② C.③①④⑤⑥② D.③④①⑤⑥②
答案:B。
例題分析:此題為因果排序選擇題,是歷史和政治綜合能力題,主要考查歷史過程的再認再現能力、辯證唯物主義的因果關系、歷史唯物主義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原理的綜合運用。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生產力的發展,具體表現為③,因此③應排在第一位。與③有直接因果關系的是⑤,排在第二位。與⑤有直接因果關系的是①,排在第三位。與①有直接關系的是④,排在第四位。④決定了⑥,⑥決定了②。
例2 郭沫若曾指出:「東周列國的社會制度的變革到春秋末年以後才達到質變的階段」。最能證明這一觀點的是
A.春秋爭霸戰爭B.「戰國七雄」的出現
C.戰國通過變法廢除奴隸制,確立封建制D.周王室更加衰微
答案:C
例題分析:此題為論證選擇題,是歷史學科能力綜合題,主要考查觀點論證能力、歷史階段特徵的再認再現能力、歷史思維的分析能力的綜合運用。題干引文是觀點。這一觀點實際上是說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制度的大變革,是在戰國時期完成的,C項證明了郭沫若觀點的正確性。
例3 對於秦國來講,商殃變法起決定性的歷史作用是( )
A.舊制度被廢除,封建經濟得到發展
B.秦國軍事力量日益強大
C.為秦始皇統一六國奠定基礎
D.加速了秦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治的發展
答案:A
例題分析:本題是一道比較題,旨在考查學生的分析比較能力。本題實際上是對商鞅變法作用的評價問題,作為一場深刻的地主階級變法運動,其歷史作用是多方面的,不可能局限於一點或一個方面,但是,這是一道單項選擇題,因而答案只能是一個。D項是商鞅變法作用之一,即使加速了秦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治的發展,也不可能是決定性的作用;B項和C項也是商殃變法的作用之一,但也不是決定性的作用。因為「秦國軍事力量日益強大」和「為秦始皇統一六國奠定基礎」的根本還在於秦國舊的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奴隸制度被廢除,使封建經濟得到發展,正是因為封建經濟發展,秦的軍事力量才會日益強大,秦統一六國才會有堅實的基礎,因而只有A項是正確選項。
例4 戰國時期封建制度確立的條件是( )
①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漸代替奴隸社會土地國有制 ②新興的地主階級的形成及其經濟勢力的增長 ③地主階級要求發展封建經濟,實行地主階級專政 ④在新興地主階級的推動下,各國先後實行變法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例題分析:本題旨在考查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首先應該知道「封建制度」是以封建地主佔有土地,剝削農民剩餘勞動為基礎的社會制度。在這個制度下,地主佔有絕大部分的土地,並用地租形式剝削農民;其上層建築是地主階級的國家機器。這就涉及土地制度、地主階級的專政諸項因素。「條件」是指可能性。綜合起來考慮則是具備哪些條件才可能確立封建制。依據這一分析,①是必備條件,它涉及封建制賴以建立的基礎問題;②涉及統治階級一一地主階級;③涉及封建制的上層建築;④則是涉及封建制確立的主要方式、途徑問題。因而C項為正確答案。
例5 《史記·商君列傳》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貴戚多怨望。」這主要是因為商鞅( )
A.允許工商者入仕為官B.准許土地自由買賣
C.承認土地歸私人所有D.規定按軍功授爵賜田
答案:D
例題分析:此題是最佳選擇題(即程度選擇題)。除A項史實錯誤外,其餘三項均是商勒變法的內容,也都引起了宗室貴戚(舊的奴隸主貴族)的怨恨。關鍵是比較哪一項對奴隸主貴族的危害最烈。准許土地自由買賣和承認土地私有並沒有從根本上觸動貴族的政治利益,而按軍功授爵賜田則對於貴族世卿世祿的利益產生了很現實的威脅,因為這樣一來,貴族無軍功,就無法得到爵位,貴族的身份也就無法世襲下去。故D項是引起「宗室貴戚多怨望」的主要原因。 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經濟和社會變革這一教案由斐斐課件園搜集整理,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⑤ 哪裡有齊全的歷史教學教案

黃驊市第二中學是一所普通完全中學,始建於1985年,位於市文化路中段,總佔地面積66畝,建築面積15974平方米。2003年,學校有教學班54個,學生3550人,教職工200人,其中教師154人,學歷達標率100%。學校教學設備先進,有綜合實驗樓一棟,實驗室、微機室、語音室、多媒體教室、圖書室、閱覽室、電教室裝備齊全。學校體育設施完備,有400米標准操場一個,籃球場六個,足球場一個,體育器材室三個,體育器械齊備。
2003年全校工作的指導思想是: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發揚「團結勤奮,愛崗敬業,實干奉獻,爭先創優」的精神,確保學校教學質量在全黃驊市的領先地位,深化公辦民助辦學體制改革,加強教師和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完善學校的硬體建設,推進運用現代手段進行教學的步伐。
該校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中心工作,在學校管理規范化、精細化方面採取了系列措施。為嚴肅教學紀律,重新修訂了考勤制度,對上課遲到、病事假、例會等情況進行了嚴格的考勤,考勤結果直接與浮動工資和年終獎勵掛鉤教職工的組織紀律得到進一步加強。為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在全校范圍內開展了新教師聽課督查活動,組織進行了教學五環節執行情況的檢查、評估和考核。如:教案檢查、評教評學、學生問卷、作業檢查、作業教案展覽等。有力推動了全校的教學活動,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活躍了教學氣氛。學校重視新課程改革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先後多次派人參加新課程改革研討會,並將會議精神向全體教職工傳達。全體初一任課教師多次參加了上級教研機構舉辦的新教材培訓活動,並舉辦了多次新教材校本培訓活動。新課程改革正在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學校鼓勵教師開展業務進修,堅持搞好繼續教育。教師全部參加了繼續教育培訓,重視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2003年,學校被命名為河北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校。學校教學成績取得了喜人成果。中考成績高居黃驊市榜首。在2003年全國中學生各科競賽中,黃驊市獲得一等獎的學生全部出自該校,其它獎項也絕大多數被該校學生獲得,其中胡超同學獲得了英語和物理競賽滄州賽區第一名的好成績。男子籃球隊奪得黃驊市中學生籃球賽冠軍,本年度,黃驊市二中被評為河北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2003年學校獲得以下榮譽稱號:滄州市教學管理先進單位、防空知識教育先進單位;黃驊市教學管理先進單位,行風評議先進單位、非典防治先進單位。
經過幾年的改革實踐,學校的改制工作日趨完善,收費更加規范合理,學校嚴格照上級規定的收費標准進行收費,保證所收費用全部用於改善辦學條件,保持了良好的辦學聲譽。在有些學校招生困難的情況下,該校校生源充足,初一年級達到20個班,規模創歷史最高。該校與黃驊市教育局、教師進修學校同屬一個大院,為緩解校舍緊張壓力,教育局、進修學校的搬遷工作正式啟動。2003年初,由該校投資800萬元興建的新的教育局、進修學校辦公教學樓破土動工,並在年內完成了主體工程,預計2004年暑假搬遷工作即可完成。
地址:黃驊市文化路
法人代表:陳學輝

你問的情況不詳

⑥ 我想找八年級下冊的歷史教案

素質教育新學案《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下冊
http://www.pep.com.cn/shxa8b/index.htm
是不是這個啊,我想應該是的

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下冊 教師教學用書
http://www.pep.com.cn/shjc8b/index.htm

第五單元 工業文明的來臨
第一課 工商業的興起
第二課 沖破思想的牢籠
第三課 世界開始走向整體
第四課 資產階級革命:新體制的創立
第五課 面臨挑戰的中國
綜合探究五 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

第六單元 席捲全球的工業文明浪潮
第一課 改變世界的工業革命
第二課 整體世界的最終形成
第三課 匯入工業文明大潮的中國
第四課 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
綜合探究六 在生活中感受工業文明

第七單元 走向現代世界
第一課 全球性的震盪
第二課 開辟新的發展道路
第三課 民族復興的新道路
第四課 悄然轉變的社會生活
第五課 萬眾一心的抗日戰爭
第六課 新中國的誕生
綜合探究七 回顧中華民族百年歷程

⑦ 求高中歷史教案和課件的網站,免費的餓。。。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list.asp?classid=128
2008-06-06 11:13:54 人教版《中國古代史》全冊備課資料[高中歷史教案]
人教版高三歷史(選修)中國古代史第一單元祖國歷史的開篇——先秦(一)宏觀掌控本階段是中國歷史的幼年時期,其主要特徵是中華文明基礎的初步奠定。11、奴隸社會(1)歷程:形成——夏發展——商鼎盛——西周瓦解——春秋(2)政治:夏建立了奴隸制國家,商強化了國家機器,西周實行分封制,春秋諸侯爭霸。(3)經濟:夏、商、西周生產工具尚處於金石並用時代,後期出現少量青銅工...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6-06 10:09:35 嶽麓版歷史選修一全冊教案[高中歷史教案]
嶽麓版選修一教案(全冊)第一單元古代歷史上的改革(一)第1課有文字記載的首次改革一、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認識歷史上文字記載的最早的改革-烏魯卡基那改革的條件、大致經過、影響、結果。2.能力目標:通過對烏魯卡基那改革的學習學會分析改革產生的一般原因。3.情感目標:認識人類社會有史以來,就在不斷的改革。人類在改革中發展前進。二、教學重點:歷史上文字記載的最早...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4-02 12:24:10 人教版高中歷史選修三全冊教案[高中歷史教案]
選修3《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教案第一單元 第一次世界大戰 1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2 曠日持久的戰爭 3 同盟國集團的瓦解 4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後果第二單元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世界 1 巴黎和會 2 凡爾賽體系與國際聯盟 3 華盛頓會議 4 維護和平的嘗試第三單元 第二次世界大戰 1 1929~1933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2 局部...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4-02 12:06:11 嶽麓版高中歷史選修3全冊教案[高中歷史教案]
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選修三)教案全集20世紀以來,時代的變化使得戰爭與和平出現了新的特點:1、出現了兩次世界大戰。為什麼人類社會在20世紀才出現世界大戰?2、一戰後,出現了短暫的和平。二戰後,出現了近半個世紀的冷戰3、核武器既是毀滅地球的武器,也是制約戰爭的因素。4、20世紀下半期,局部戰爭和地區性沖突不斷5、人類渴望和平。和平思想、和平運動,成為制約戰爭...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3-16 17:08:12 高中歷史新課程必修3教案[高中歷史教案]
高中歷史新課程必修3教案專題一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通史概要:本專題主要講述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形成與發展演變的脈絡。這一過程共分為四個歷史階段,各有時代特色。概要如下:(1)在春秋戰國百家爭鳴中脫穎而出。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在互相爭鳴,發表不同政見、彼此駁難的同時,也彼此吸收、融合,終於形成中國的傳...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3-06 11:09:56 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三全冊教案[高中歷史教案]
人教版必修三全冊教案專題一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通史概要:本專題主要講述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形成與發展演變的脈絡。這一過程共分為四個歷史階段,各有時代特色。概要如下:(1)在春秋戰國百家爭鳴中脫穎而出。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在互相爭鳴,發表不同政見、彼此駁難的同時,也彼此吸收、融合,終於形成中國的傳統文...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3-03 12:51:40 世界近現代史上冊教案(人教版)[高中歷史教案]
人教版世界近現代史上冊教案第一章 第一節歐洲資本主義工商業的出現教學目標:(閱讀課文)1.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前夕歐洲社會生產力的進步;中國的科技發明對歐洲的社會和生產力的影響;歐洲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資本主義工商業發展的影響。2.通過學生自學本課內容,使學生從整體上掌握有關歐洲資本主義產生的歷史過程和理論原理;加深學生對於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2-28 15:29:56 人教版歷史必修1全冊教案[高中歷史教案]
人教版歷史必修1全冊教案專題一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通史概要:中國古代史始於170萬年前,止於1840年鴉片戰爭前,包括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歷史。距今約170萬年前,中國就有人類居住,進入原始社會。公元前21世紀,中國進入奴隸社會,夏朝是我國第一個奴隸制王朝。經過商朝的發展,西周時期,我國的奴隸社會進入繁榮階段。春秋戰國是社會大變革時期,中國社會經歷了...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2-28 15:29:00 人教版歷史必修2全冊教案[高中歷史教案]
人教版歷史必修2全冊教案專題一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通史概要:本專題主要從古代農業、手工業、商業,以及古代中國的經濟政策四個方面介紹古代中國經濟。在初中已經介紹了一些基本史實,在教學中我們需要把握下列重點:一是中國古代農耕技術的發展、土地制度的演變和小農經濟的地位;二是中國古代冶金、制瓷、絲織業的發展概況和技術成果;三是中國古代歷朝商業發展的表現和特點...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6-18 16:51:35 《資本主義萌芽的緩慢發展》教學設計[高中歷史教案]
高中《歷史》必修2第一單元《資本主義萌芽的緩慢發展》教學設計一、單元內容分析:1、單元地位:本單元內容主要介紹了明代中後期資本主義萌芽和清代資本主義萌芽緩慢發展的具體表現。分析了資本主義萌芽緩慢發展的原因。明清資本主義萌芽,反映中國封建社會走向衰落和中國社會進步發展的總趨勢。但由於種種原因,中國資本主義萌芽不能像西方這樣成長起來。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仍占統治地...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6-18 16:49:44 高一《古代商業的發展》教案[高中歷史教案]
第三課《古代商業的發展》教案一、教學目標【課標要求】:概述古代中國商業發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國商業發展的特點。【知識目標】:1、掌握我國古代各歷史時期商業發展的概況,理解商業的發展是一定歷史時期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2、理解我國古代商業發展的原因及其與農業、手工業的關系;3、認識和理解坊與市、交子、徽商與晉商等重要概念。認識櫃坊與飛錢...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6-18 16:45:16 《精耕細作的古代農業》教案及同步習題[高中歷史教案]
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歷史必修Ⅱ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第1課精耕細作的古代農業一、課標要求知道古代中國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國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二、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耕作方式的三個時期、原始社會的土地制度、夏商周時期的井田制及瓦解的經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及發展、特點、屯田制、均田制、封建社會時期的國有土地和私有土地...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6-18 15:07:42 歷史必修1教學設計與反思 《古代希臘民主政治》[高中歷史教案]
必修1第5課《古代希臘民主政治》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設計思路:本課教學設計圍繞一條線索(古代希臘的民主政治)把教材分解為古代希臘民主政治的產生條件、典型代表(雅典)、作用和影響、城邦衰落四個方面。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古代希臘民主政治產生條件;雅典民主政治發展三部曲;古代希臘民主政治的作用和影響;古代希臘城邦衰落。2、過程與方法:問題探究,層層設問,步步深...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6-18 13:59:39 嶽麓版《憲章運動》教案及反思[高中歷史教案]
《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教學設計《第12課憲章運動》一、課前系統部分(一)教材分析1、課程標准簡述憲章運動要求普選權斗爭的基本史實,認識歐洲早期無產階級爭取民主權利的斗爭對歐洲民主化進程的影響。解讀課標:有兩個要求,掌握爭取普選權斗爭的基本史實,是一般層次的具體史實、歷史概念的記憶;在此基礎上認識斗爭對歐洲民主化進程的影響,是高層次的學科認知能力的培養。...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6-06 11:54:01 人教版中國近代史《第二次鴉片戰爭》教案[高中歷史教案]
第一章清朝晚期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第三節第二次鴉片戰爭一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1)使學生理解並掌握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2)使學生掌握《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理解其給中國造成的後果。(3)掌握沙俄侵佔我國北方大片領土的史實。(4)理解並掌握第二次鴉片戰爭對中國的影響。2.能力目標(1)通過引導學生分析《天津條約》《北京條約...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6-06 11:52:43 人民版歷史必修一教案 新中國初期的政治建設[高中歷史教案]
第一課新中國初期的政治建設教學目標一、內容標准課程標准要求「概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史實,闡述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認識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色。」概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史實,闡述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認識中國民主政治的特色。二...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6-06 11:51:35 人民版《新中國初期的政治建設》教案[高中歷史教案]
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歷史必修一(人民版)《新中國初期的政治建設》教學設計課標要求:概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史實,闡述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過程),認識我國民主政治的特色。學情調查:高一學生在初中學習時已知道新中國成立以及建國初期鞏固政權的基本史實,知道從新中國成立到三大...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6-06 11:11:47 人教版選修二《專制理論與民主思想的沖突》講學稿[高中歷史教案]
人教版選修二第一單元專制理論與民主思想的沖突講學稿一、課程標准:(1)了解托馬斯•阿奎那「君權神聖」和英國國王詹姆士一世「君權神授」等君主專制思想的主要內容,認識君主專制統治產生的理論基礎和歷史背景。(2)知道斯賓諾莎、洛克和盧梭民主思想的基本內容,理解民主思想與專制理論的根本區別,樹立支持民主、倡導進步的歷史意識。二、列舉專制統治的實例...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6-06 11:01:44 人教版選修1第一單元教案[高中歷史教案]
第一單元:梭倫改革本單元的地位和意義在古代世界的大部分地區,盡管民眾對政府強烈不滿,卻從未出現過除君主制以外的其他形式的政府體制。但雅典人卻不願忍受君主和貴族的專橫統治,創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個由普通公民做主的奴隸制民主國家。梭倫改革的意義不僅在於奠定了雅典奴隸制民主政治的基石,促進了雅典奴隸制文明的繁榮。它所確立的奴隸制民主政治對歐洲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思想的形成...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6-06 11:00:29 高二年級歷史學科講學稿 改革迫在眉睫[高中歷史教案]
高二年級歷史學科講學稿第三單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一節改革迫在眉睫1教時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識記:北魏的崛起;北魏重新同意黃河流域;宗主督護制;賦稅制度的缺陷及陝西人民起義;拓跋宏登基;馮太後培養孝文帝學習漢族先進文化。理解:北魏崛起的原因;北魏統一北方的原因和影響;北魏統一北方後面臨的統治危機及原因;北魏的民族政策及原因。運用:前秦統一北方和北魏統一...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http://www.isud.com.cn/down.asp?cat_id=10&class_id=240

『高中歷史教案』人民版高中歷史新課程必修3教案

·高中歷史新課程必修3教案專題一 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通史概要:本專題主要講述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形成與發展演變的脈絡。這一過程共分為四......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785 推薦程度:

『高中歷史教案』川教版七年級歷史下教案全冊

·第六學習主題 繁榮與開放的社會第一課 從「開皇之治」到「貞觀之治」 教學目標:一、識記與理解記住隋統一全國的時間,唐太宗的姓名和年號,隋唐兩朝的都城,了解「貞觀......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612 推薦程度:

『高中歷史教案』人教版八年級下歷史與社會全冊教案集

·人教八年級下全冊教案集 第 周 星期 第 課時 年 月 日第五單元 工業文明的來臨第一課 工商業......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871 推薦程度:

『高中歷史教案』人教版歷史必修2全冊教案

·人教版歷史必修2全冊教案專題一 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通史概要:本專題主要從古代農業、手工業、商業,以及古代中國的經濟政策四個方面介紹古代中國經濟。在初中已經......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1705 推薦程度:

『高中歷史教案』人教版歷史必修1全冊教案

·人教版歷史必修2全冊教案專題一 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通史概要:本專題主要從古代農業、手工業、商業,以及古代中國的經濟政策四個方面介紹古代中國經濟。在初中已經......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1051 推薦程度:

『高中歷史教案』人教版必修三全冊教案

·人教版必修三全冊教案專題一 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通史概要:本專題主要講述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形成與發展演變的脈絡。這一過程共分為四個歷......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755 推薦程度:

『高中歷史教案』人教版經濟史必修(2)第五單元教學教案

·第3課《工業革命》教學教案一、教學目標 1、識記英國工業革命的歷史條件;工業革命的進程;「飛梭」;「珍妮機」瓦特改良蒸汽機;輪船與蒸汽機車的發明,工場向工廠轉變工業革命完成的......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695 推薦程度:

『高中歷史教案』人教版歷史必修1全冊教案

·人教版歷史必修1全冊教案 專題一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通史概要: 中國古代史始於170萬年前,止於1840年鴉片戰爭前,包括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歷史。 ......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987 推薦程度:

『高中歷史教案』人教版必修三全冊教案

·人教版必修三全冊教案專題一 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通史概要:本專題主要講述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形成與發展演變的脈絡。這一過程共分為四個歷......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828 推薦程度:

『高中歷史教案』人教版歷史必修2全冊教案

·人教版歷史必修2全冊教案專題一 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通史概要:本專題主要從古代農業、手工業、商業,以及古代中國的經濟政策四個方面介紹古代中國經濟。在初中已經......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1869 推薦程度:

『高中歷史教案』高一歷史教案 專題四 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

·導語: 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成為新中國的建國綱領。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673 推薦程度:

『高中歷史教案』課文導學:《中國古代史》全一冊

·課文導學:《中國古代史》全一冊中國古代史階段特徵復習指要 一、總論 中國古代史在高考中所佔比例約為 25% 。這是文科考生在進入高三後所接觸的第一部分......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997 推薦程度:

『高中歷史教案』必修1第2課《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學案

·必修1第2課《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學案【課標點擊】 知道「始皇帝」的來歷和郡縣制建立的史實,了解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及其影響。 【自主認知】 ......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633 推薦程度:

『高中歷史教案』高中歷史公開課教案 蒸汽和電的革命

·第七單元 近代以來世界的科學歷程第3課 蒸汽和電的革命課標解讀:以蒸汽機的發明和電氣技術的應用等為例,說明科學技術進步對社會發展的作用。教學重點、難點: ......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628 推薦程度:

『高中歷史教案』嶽麓版歷史必修二教案 第三單元 《各國經濟體制的創新..

·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建立 一、 宏觀把握俄國十月革命後,列寧出於國內外斗爭形勢的需要,實行了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形勢好轉後,他依據現實的需要,代以新經濟政策,希望通過減輕......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1639 推薦程度:

『高中歷史教案』嶽麓版必修一 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斗爭

·教材分析《課程標准》要求:列舉從漢到元政治制度演變的史實,說明中國古代的特點。本課內容是從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關系來介紹政治制度的發展。 本課第一目「七國之亂與漢武帝的......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782 推薦程度:

『高中歷史教案』嶽麓版必修一 《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教學設計

·第2課《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教學設計 〔學情調查〕秦統一中國的過程以及秦統一中國後所採用的主要統治措施,是學生非常熟悉的歷史內容。秦始皇個人既是學術界研究得比較深入的......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725 推薦程度:

『高中歷史教案』嶽麓版必修一 從內外服聯盟到封邦建國

·從內外服聯盟到封邦建國教材分析《課程標准》的學習要點是「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內容」。宗源於夏、商,分封起自西周。本課故此從夏、商講起,但重點在西周。第一目重點介紹商......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1127 推薦程度:

『高中歷史教案』嶽麓歷史必修1 北美大陸上的新體制教學設計

·一、 設計本教學片段的教學理念 新課標強調「課程是經驗」,「學生是資源」,在教學中從學生現實生活出發、從關注學生的一切出發來架設生活與教材內在聯系的橋梁,以達成學以致用的......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772 推薦程度:

『高中歷史教案』嶽麓版高中歷史必修Ⅲ《西學東漸》教學設計

·《西學東漸》教學設計(一課時) 一、教材分析【 課 題 】說課課題:嶽麓版高中歷史必修Ⅲ 第五單元 第20課《西學東漸》。【教材背景】鴉片戰爭後,古老的東方帝......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873 推薦程度:

『高中歷史教案』歷史必修1嶽麓版教學設計 辛亥革命

·清末資產階級革命運動 清朝的「新政」和「預備立憲」;興中會、同盟會與三民主義;軍事起義。 辛亥革命發生有復雜的原因,引導學生學會從多種角度理解認識重大歷史事件的背景。 分析20世......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882 推薦程度:

『高中歷史教案』嶽麓版《歷史•政治文明歷程》祖國統一的歷史潮流..

·嶽麓版教材《歷史•政治文明歷程》第27課《祖國統一的歷史潮流》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課屬於《課程標准•歷史(1)》第4個專題「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1179 推薦程度:

『高中歷史教案』《中國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實踐》教學設計(嶽麓版必修三..

·一 課前系統(一)《內容標准》說明 1《高中 歷史內容標准》和《初中歷史內容標准》及其比較 (1)《高中 歷史內容標准》 概述中國古代的科技成就......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871 推薦程度:

『高中歷史教案』嶽麓版《歷史Ⅰ:政治文明歷程》第31課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外交是國家政治活動的延續,同時也是其綜合國力的體現。本課實際上是高中《歷史課程標准(歷史Ⅰ)》第5個專題「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是高中歷史學習的重要內容。《......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646 推薦程度:

『高中歷史教案』嶽麓版必修2第9課改變世界的工業革命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理念】以歷史新課標的精神為出發點,全面准確把握教學內容的核心思想,採用新穎、恰當、易於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全面深刻地掌握教學內容,培養學生主動探......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1605 推薦程度:

『高中歷史教案』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三)第三單元教案

·課標要求:簡述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史實,認識馬克思主義對中國歷史發展的重大意義。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 ①學生能夠准確地說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幾個代表人物;中國知......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1280 推薦程度:

『高中歷史教案』高中歷史教學設計 選修六 第3課 金字塔與古埃及文明

·教學設計 選修六 第3課 金字塔與古埃及文明 (一)教材分析《課程標准》要求了解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傑出代表.說明古埃及文明在世界古代文明產生和發展中的地位,認識金字塔建築在......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918 推薦程度:

『高中歷史教案』2007屆高三歷史第一輪復習講義

·2007屆高三歷史第一輪復習講義 ——中國古代史部分華夏文明的勃興——先秦一,知識梳理: 先秦,指我國秦統一以前的漫長歷史時期.在這一時期,繼尼羅河流域文明,兩河流域文......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1180 推薦程度:

『高中歷史教案』高中中國近現代史上冊教案全集

·高中中國近現代史上冊教案全集第一章 清朝晚期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第一節 鴉片戰爭教學目標一, 知識目標 1. 中國近代史的起止時間,分期及社會性質 2鴉......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1347 推薦程度:

『高中歷史教案』高中中國近現代史上冊教案全集

·高中中國近現代史上冊教案全集第一章 清朝晚期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第一節 鴉片戰爭教學目標一, 知識目標 1. 中國近代史的起止時間,分期及社會性質 2鴉......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1530 推薦程度: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⑧ 誰有好的初中歷史教案,給一份來做個參考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引導學生掌握主宰巴黎和會的三巨頭、《凡爾賽和約》的簽訂和內容、凡爾賽體系的構成和作用。國際聯盟的建立、華盛頓會議的背景。《九國公約》的簽訂、主要內容和作用。
能力目標:
1.通過揭示美、英、法等國在巴黎和會上為重新瓜分世界而相互爭奪的情況,培養學生從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地位分析帝國主義外交政策的能力。
2.通過對凡爾賽體系不牢固的分析,培養學生綜合辨證分析問題的能力。
3.揭示美國在《九國公約》宣稱的「尊重中國的獨立和領土、主權的完整」的旗號下,向中國擴張的企圖,培養學生透過社會現象來認識事物本質的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使學生認識到《凡爾賽和約》是在犧牲戰敗國和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礎上簽訂的掠奪性條約。凡爾賽體系不可能消除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長期維持下去。
2.華盛頓會議確立了帝國主義國家在東亞、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美國通過這次會議擴大了自己的勢力。
3.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說明強權外交的後盾是綜合國力的競爭。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①《凡爾賽和約》。②《九國公約》。
難點:「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矛盾。
教學方法
講述法,輔以討論法。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同學們看到的這張圖片(屏幕顯示)是福煦車廂,這節火車雖然不在了,但非常著名,它曾經是一戰德國簽訂停戰協定、正式投降的地方,是一戰重要的見證物,說起「一戰」,我們先復習一下有關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幾個問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起止時間?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戰爭的性質?戰爭的結果?

一戰德國投降
學生爭先恐後地舉手發言。時間:1914年—1918年;根本原因:帝國主義爭奪世界矛盾斗爭的結果;性質:帝國主義戰爭;結果: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失敗而結束。
學生回答後教師指出:一戰是結束了,但帝國主義的矛盾解決了嗎?戰後由於德奧成為戰敗國,英法雖然實力削弱但仍是歐洲強國,美日經濟實力得到增強,它們企圖依據變化的各國實力來重新分割世界,所以他們的矛盾斗爭又從戰場上轉移到會議桌上。就這樣一場會議上、談判桌前的唇槍舌戰開幕了。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第3課《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講授新課:
一、戰後的「新秩序」(板書)
1919年1月,戰勝國協約國集團在巴黎召開和會。
27個國家參加會議,面對即將到來的和會,他們都有了各自的如意算盤。但是爭奪總是要憑資本,按實力去較量的。
教師問:那麼經過了這一場時達4年多之久的世界大戰,列強的實力對比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集團戰敗,暫時退出了爭霸的行列,並淪為被宰割的對象;(2)作為戰勝國,英法實力也遭到削弱,但它們還分別在海軍和陸軍方面保持優勢。(3)美日成為一戰最大的受益者。美國在一戰期間共賺380億美元,黃金儲備佔世界的40%,掌握世界經濟霸權,經濟實力急劇膨脹。日本在亞洲奪取了新的霸權利益。
戰後列強的實力發生了變化,那麼這就要按新的實力對比去重新建立戰後的新秩序,於是便有了巴黎和會。各國懷著各自的私心。
[教師引導]現在請同學們看課本第一段的內容,看後敘述巴黎和會召開的概況。
[學生看書]……
[學生敘述]1919年1月,戰勝的協約國集團為了締結和約,對戰後的世界作出安排,在巴黎召開了會議,這就是巴黎和會。參加會議的有27個國家,會議被法國總理克里孟梭、英國首相勞合·喬治和美國總統威爾遜操縱。作為戰勝國的中國和其他弱國在和會上處於完全無權的地位。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重重,使和會持續了五個月。(用投影界示巴黎和會的三巨頭)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中國是否參加協約國一方?1917年段琪瑞北洋軍閥政府在日本的慫恿下,也對德宣戰,現在當然應列入戰勝國的行列。北洋軍閥政府的代表也趕到了巴黎。那麼戰敗國代表來了沒有?
[學生回答]沒有。
[教師引導]這么多國家,是否部有發言權?
[學生回答]不是,有權對和會決策的,真正起操縱作用的只是英、美、法三個大國。
[教師引導]為什麼?
[學生回答]因為這三國力量最強大,外交的後盾是國家的實力。
[教師講解]美國總統威爾遜,此人原是大學教授,後來當了校長,又當了總統,人稱「百靈鳥」。他帶來了非常漂亮的被稱為「世界和平綱領」的「十四點原則」。英國首相勞合·喬治,被稱為「狡猾的狐狸」,這個圓滑而狡黠的政治家,完全代表英國這個老牌帝國主義壟斷資產階級的利益,他最輕視已發生十月革命的俄國。既主張處分德國,又不主張過分削弱,即實行大陸勢力均衡政策,讓歐洲大陸的各國家之間互相牽制,誰也別太強,好讓英國控制歐洲大陸。一戰前就是由於德國發展太快,不但嚴重威脅了英國在歐洲的地位,還提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的要求,英德矛盾才急劇尖銳。現在呢,情況變了,德國戰敗,只要能削弱它,使之既不能與英國抗衡,又能牽製法國,那麼恢復英國控制歐洲大陸的局面就可以形成了。法國總理克里孟梭,他已78歲高齡,說話聲音沙啞,外號「老虎總理」。他曾以18次倒閣成功而著稱。克里孟梭是個典型的復仇主義者。他的野心是重建歐洲大陸霸權,為此法國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國。他曾經說過:「我是如此喜歡德國,所以我希望有兩個德國。」針對當時巴黎和會這種情況,在和會開幕時,有識之士就曾預言:「和會組織並不復雜,無非是說克里孟梭當主席,勞合·喬治為總顧問,威爾遜為秘書長,如此而已!」折中局面終於成了現實。另外,義大利曾加入同盟國,1915年同英法簽訂了倫敦密約,得到了戰後滿足其領土要求的承諾,參加到了協約國一邊作戰。盡管一戰中,沒打過幾場勝仗,但其野心卻不小,不僅希望英法實現其承諾,而且含有新的領土要求。日本在巴黎和會上被稱為是「沉默的小夥伴」,日本對歐洲事務不感興趣,只想保證在亞太地區的既得利益。就這樣,經過近半年的爭吵,1919年6月28日,在凡爾賽宮舉行了對德和約的簽字儀式,故稱《凡爾賽和約》。
[板書]2.《凡爾賽和約》的簽訂
[教師引導]現在我們共同來看一下《凡爾賽和約》的內容。
[投影顯示]
領土 由法國收回阿爾薩斯和洛林
軍事 禁止德國實行義務兵役制;不許擁有空軍,陸軍人數不得超過10萬;萊茵河東岸50千米內,德國不得設防
政治 德國承認並尊重奧地利的獨立
賠款 由協約國設立「賠款委員會」,決定德國戰爭賠款的總數
殖民地 德國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國瓜分
[教師講解]關於領土問題,第一,法國收回阿爾薩斯和洛林。第二,薩爾區由國聯代管15年,期滿後經公民投票表決,決定歸屬。薩爾煤礦由法國開采15年。這個薩爾煤礦,其煤炭蘊藏量相當於法國全國煤炭蘊藏量的40%。第三,規定萊茵河西岸地區由協約國軍隊佔領15年;東岸50千米以內地區為不設防區(指圖強調萊茵河非軍事區的空間概念)。第四,承認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的獨立,尤其是大波蘭的建立(看圖)。波蘭得到波茲南、西普魯士和東普魯士及上西里西亞的部分領土,還得到穿過西普魯士的所謂「波蘭走廊」的狹窄出海口,但澤被宣布為國聯管理下的「自由市」,從而使德國的領土被分割為兩部分。
關於德國的海外殖民地,被戰勝國加以瓜分。用的名義是「委任統治」,實質就是重新瓜分,而且使列強對殖民地的瓜分和佔領披上「合法」外衣。那麼德國原在山東的一切特權和膠州灣的租借地讓給誰了呢?
[學生回答]日本。
[教師提問]對此,中國人民有什麼反應?結果如何?
[學生回答]爆發了五四運動,北洋軍閥政府沒有在和約上簽字。
[教師講解]關於軍事問題,禁止德國實行義務兵役制;不許擁有空軍,陸軍人數不得超過10萬;萊茵河東岸50千米內,德國不得設防。
關於賠款問題,在巴黎和會上並沒有完全解決。決定由協約國成立的「賠款委員會」決定其賠款總數。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根據條約的內容來說明該條約的實質。
[學生回答]《凡爾賽和約》的規定實際上是對戰敗國德國的一場掠奪。
[教師說明]和約使德國喪失歐洲本土上1/8的領土,1/10的人口,還壓上巨額賠款。列寧一針見血地指出:「《凡爾賽和約》是駭人聽聞的掠奪性和約。」毫無疑問,《凡爾賽和約》極大地傷害了德意志民族的感情。這為以後希特勒、法西斯復仇主義者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難怪當時就有人說:「這不是和平,這是20年的休戰。」20年後的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人們不得不承認:《凡爾賽和約》種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禍根!
[教師引導]同學們,根據和約的規定,我們能否由小見大,一起來分析出巴黎和會的實質。
[教師明確](師生共同分析)從條約規定來看,尤其是關於殖民地的處理,我們再次證實,巴黎和會是帝國主義的分贓會議。此外,從軍備限制的內容上,我們又可以看出其反蘇的性質。列強們在和會上就如何對付蘇俄達成了協議,即實行經濟封鎖,制定武裝干涉的計劃。從1919年春到1920年,協約國對蘇俄進行的三次武裝干涉的計劃就是在此時制定的。所以,我們說這次會議又是指揮反蘇戰爭的司令部。
[教師引導]除德國以外,還有哪些戰敗國呢?
[學生回答]還有奧地利、匈牙利、保加利亞和土耳其等。
[教師說明]確實如此,因此在1919~1920年,協約國還分別同以上各國簽訂了一系列條約,這些條約同《凡爾賽和約》一起,構成了凡爾賽體系,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和北非的新秩序。
[板書]3.凡爾賽體系的形成
[教師引導]總而言之,凡爾賽體系調整的是帝國主義在西方的關系,那麼這個體系靠什麼來維持?
[學生回答]國際聯盟。
[板書]4.國際聯盟的成立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根據課本上的相關內容,提煉出有關國際聯盟的有效信息。
[學生看書]……
[學生回答](1)國聯是根據和約規定在1920年1月成立的;(2)美國沒有參加國際聯盟,所以它被英國和法國控制。
[教師講解]美國領導人自認為,以自己掌握世界經濟霸權的實力,可以「領導世界」,但是由於美國在海軍方面實力不如英國,陸軍方面實力不如法國,因此在戰後的第一輪較量中,「溫文爾雅」的教授總統最終敗給了「老奸巨猾」的資產階級政客。這再次說明外交的後盾是國家的綜合實力。由此可見,表面上看,戰勝國達到了目的,德國被押上了審判席,戰敗國和弱小國家遭到了隨心所欲的瓜分,維持國際秩序的國際聯盟也成立了,但是,由於戰勝國強迫戰敗國承擔了全部戰爭責任,對戰敗國而言,這種和約是無法接受的,之所以接受了,是形勢使然。因此,和約雖然簽字了,但戰勝國與戰敗國之間的矛盾並沒有消除,再次發生戰爭,重訂和約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幾乎所有的人都看到,《凡爾賽和約》所構築的國際安全體系孕育著極大的不穩定性。沒有資格參加和會的列寧評價說:「靠《凡爾賽和約》來約束維系的整個國家體系、國際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之上的。」參與主宰和會進程的法國人、戰時的聯軍統帥福煦說:「這不是和平,這是20年的休戰。」和會期間的另一位巨擘、英國首相勞合·喬治說:「你們可以奪走德國的殖民地,把它的軍隊減到僅夠建立一支警察部隊的力量,把它的海軍減到五等國家的地位,這一切終究毫無意義。如果德國認為1919年的和約不公平,那麼它將會找到對戰勝國進行報復的手段。」曾任英國海軍大臣的溫斯頓·丘吉爾說:「這是勝利者所做的蠢事。」事實證明,他們的評價可謂切中要害。和會剛剛結束,德國人就喊出了「打倒《凡爾賽和約》」的口號。
即便如此,有權主宰和會的戰勝國卻並沒有採取任何措施來進行補救。法國人沉醉在虛假的和平之中,英國人也以為歐洲大陸的均勢已經恢復,而威爾遜則喜滋滋地回到華盛頓,向國會販賣他的國際聯盟體系。他要求美國人民大膽地參加國聯,「接受領導世界的責任」,可美國人卻不領情。參議員威廉·波拉對威爾遜說:「你的和約不會帶來和平,它離和平很遠、很遠,我們如果根據過去判斷未來,(那麼,可以肯定)它將帶來戰爭。」美國參議院拒絕批准和約,戰勝國苦心經營的凡爾賽體系剛剛開張就被撕開了一個口子。
由此可見,巴黎和會的結束,並不意味著列強之間的矛盾得到解決。凡爾賽體系的建立,是在英法取得優勢地位的基礎上,重建了資本主義世界在西方的新秩序。它反映了幾個主要戰勝國按新的實力對比取得了暫時的妥協。但是它不但不能消除矛盾,而且加劇了很多矛盾,同時又產生了很多新矛盾。尤其是美國在巴黎和會上未取得預期目的,而且遠東亞太地區帝國主義還未按實力對比進行新的調整。不久,他們再次坐到談判桌旁,展開舌戰,這就是華盛頓會議的召開。
[板書]
[教師引導]根據我們以前學過的知識,請大家回答:一戰期間,哪一個帝國主義國家獨霸中國?
[學生回答]日本。
[教師引導]當時在中國,哪兩個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最為尖銳?
[學生回答]美國和日本。
[教師講解]1902年《英日同盟》簽訂,在英國的扶植下,日本成為東亞的霸主。一戰期間,日本在遠東的勢力急劇膨脹,幾乎獨霸中國,並佔領了德屬太平洋群島。巴黎和會,更加強了它在這一地區的優勢地位。而美國隨經濟實力的增強,必然要打破日本的獨霸。再加上巴拿馬運河的通航,使美國到太平洋的航程縮短,所以戰略重心轉移到遠東亞太地區。日本的擴張不僅與戰後第一經濟強國美國發生嚴重的沖突,同時也威脅到英國在東亞的利益。為爭奪霸權,三國掀起海軍軍備競爭。日本將國民收入的50%造無畏艦,直接影響英國海上霸權地位。在這種情況下,由美國倡議,1921~1922年,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國九國代表在華盛頓舉行會議。
[教師引導]下面請同學們看書,看完之後,概述華盛頓會議的內容。
[板書]2.華盛頓會議的內容
[學生看書]……
[學生回答]在這次會議上,英、法、日、美簽訂了《四國條約》,相約相互尊重彼此在太平洋屬地的權益。接著,美、英、日、法、意簽訂了《五國條約》,規定五國海軍主力艦的噸位比例為5∶5∶3∶1.75∶1.75。1922年,九國代表簽署了關於中國問題的《九國公約》,這個公約宣稱尊重中國的主權、獨立與領土的完整,遵守各國在中國的「門戶開放」和「機會均等」原則。這實際上為美國在中國的擴張提供了方便。
[板書]3.華盛頓體系的形成
[教師分析]《四國條約》的簽訂體面地埋葬了《英日同盟》,解除了英日聯合與美國對抗的威脅,為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擴張掃除了障礙。根據《五國條約》,美、英、日、法、意五國主力艦的噸位比例是5∶5∶3∶1.75∶1.75。請同學們思考,《五國條約》的簽訂,最大的獲益者是誰?(學生回答:美國)使美國獲得與英國同等的制海權,英國的海上霸權地位受到挑戰。對日本來講「3」已經不少了。《九國公約》的簽訂對中國產生了嚴重的影響。美國代表在解釋「尊重中國之主權與獨立」時說:「中國為一有主權獨立之國家,在有效條約所限制之內,中國有行政之自由。」就是說,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一切不平等條約仍然有效,中國的半殖民地地位絲毫沒有改變。可見華盛頓會議上的遠東霸權之爭,最重要的是對中國的爭奪。關於中國山東的問題,由於中國爆發五四運動,中國代表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此問題在會外得以解決。(閱讀材料小字,進行了解)
華盛頓會議上簽訂的三個主要條約構成了華盛頓體系。華盛頓會議,在美國居主導地位,中國被宰割,日本受抑制的基礎上確立了帝國主義國家在遠東亞太地區的統治秩序。可見,華盛頓會議上,美國獲利最多,日本受的限制最厲害,中國受的傷害最重。因此華盛頓體系隱含著戰勝國之間的矛盾:美日矛盾加劇;英日分歧擴大;中國與帝國主義的矛盾尖銳。這些矛盾的發展必然導致華盛頓體系的崩潰。
[教師小結]華盛頓會議是凡爾賽會議的繼續,它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東亞、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通過這兩次會議,帝國主義列強建立起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板書]4.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教師分析]下面我們就此體系的形成作一簡單的分析。經過華盛頓會議,資本主義世界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秩序也得到了安排。它同凡爾賽體系一起,構成了戰後資本主義國際新秩序,即通常所說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這種新秩序,代表著資本主義世界在國際關系領域的重建。
第一,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在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形成之時,是資本主義列強對世界領土的再一次爭奪。當這場大戰已經嚴重影響到資本主義本身的穩定性時,對資本主義世界體系進行重新安排,不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從巴黎和會到華盛頓會議,各大國都是帶著各自的計劃,來到談判桌前的,經過激烈的交鋒和妥協讓步,它們又不得不部分放棄自己的計劃,接受這兩次會議對世界新秩序的整體安排。從《凡爾賽和約》到《四國條約》《九國公約》,都是首先具有這種資本主義世界整體性安排的特點;而國際聯盟和《限制海軍軍備條約》的規定,又是20世紀政治整體化趨勢的一種最初的反映。
這種情況說明,戰爭和相對的聯合,都是現代資本主義國家採取的不同政策。而它們採取哪一種政策,取決於世界資本主義體系發展的特定形勢。當涉及到不同利益國家或國家集團間的矛盾和沖突變得不可調解時,戰爭就不可避免了。而當戰爭危及世界資本主義體系的基礎時,不同國家或國家集團間的相對聯合就會取代戰爭。在另一方面,資本主義國家為了穩定各自國內的經濟政治秩序,避免革命,也會加強同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的聯合。在世界現代史上,這種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聯合趨勢,將越來越多地表現出來。但在第一次大戰後的國際環境下,這種資本主義的聯合還僅僅是開始,因而是不成熟和極不穩定的。
第二,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並沒有改變世界的基本格局,仍然是資本主義列強剝削和壓迫廣大落後國家和地區。因此,資本主義大國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矛盾依然存在。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獨立斗爭更加成熟,在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建立之初,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主獨立運動已經開始沖擊這種資本主義的新秩序。而處於資本主義包圍下的蘇聯,卻能打破外來干涉和顛覆,也說明了社會主義所具有的生命力和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不穩定性。
第三,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最大問題是,它不但沒有消除各大國之間的矛盾,而又還埋下了更大沖突的種子。特別是激起了德國人的復仇心理,20世紀30年代法西斯分子正是利用人們的這種心理取得統治和對外擴張。在戰勝國中,對勢力范圍的再分配也造成了各大國間的深刻矛盾。這使得資本主義的新秩序從一開始就引起了種種的不滿,20世紀20年代這個新秩序逐漸瓦解,到30年代又為新的國際危機所替代。正如福煦所預言的:「這不是和平,這是20年的休戰。」
[布置作業]
板書設計
第二單元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世界
第3課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活動與探究
1.根據過去學過的內容,敘述山東問題的由來。
(參考資料看課後「自由閱讀卡」)
2.觀看歷史題材影片《我的1919》,簡要談一下你的觀後感

閱讀全文

與如何搜集免費歷史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3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