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培養學習歷史的興趣
歷史是一門包羅萬象的學科,蘊涵了豐富的知識內涵。我非常喜歡學習歷史,它讓我知道了從古至今很多很多的事情,有時候當大家談論有關歷史的話題時,我感覺自己無所不知,同學們的問題都難不到我。你要問我為什麼這么喜歡歷史,答案只有一個:我對歷史有著濃厚的興趣。那麼興趣從何而來呢?
一、歷史故事激發濃厚興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時間最長最重要的老師。在我剛進入懵懂時代,聽到最多的是父母講述的歷史故事,什麼「孟母三遷」、「精忠報國」、「緹縈救父」、「桃園三結義」、「空城計」、「草船借箭」等等。這些歷史故事不僅教會我許多做人的道理,也引發了我對歷史的極大興趣。
二、課外書籍開闊視野。上學後我就養成了閱讀歷史書籍的習慣,到了愛不釋手的地步。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閱讀與課文有關的課外書籍,這不僅可以擴充知識面,而且所學的知識更不會忘記,同時還增強了我的學習興趣。在學習春秋戰國的爭霸與紛爭時,充分利用了當地文化的優勢。齊國古都臨淄歷史久遠,名人名勝燦若繁星,特別是以古人名字和典故命名的道路,如:桓公路、晏嬰路、太公路、管仲路、聞韶路、稷下路等等。另外還有一些名勝古跡:管仲博物館、太公湖、封神宮、殉馬坑、戰車博物館等。此外還有很多的歷史成語、歷史典故及歷史故事,什麼管鮑之交、圍魏救趙、破釜沉舟、卧薪嘗膽等。這樣既記住了知識點,還擴大了知識面。從此之後,每學一篇課文,我都聯系當地歷史,和同學一起找與本課有關的歷史成語、典故、故事,提高學習歷史的興趣,擴大知識面。
三、旅遊能夠陶冶情操。大家知道歷史課本上的知識是平面的,記憶也是容易淡忘的。如果有條件我們去歷史事件的發生地感受一下,就會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如果我們說到紅軍長征,會想起那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但如果真的去四川看大渡河,去貴州看遵義,去革命聖地延安去參觀毛主席曾住過的窯洞,感同身受,會更加激發我們學習這段歷史的興趣。
四、游戲蘊涵極大魅力。現在是信息化的社會,許多孩子喜歡甚至迷戀游戲,把孩子和游戲隔絕已經成為不可能,我們的家長有的談游戲色變,其實大可不必,當然我們玩游戲時不要沉迷其中,要善於在游戲中學習相關的知識。有許多游戲包含大量的歷史知識和信息,如《三國》、《大話西遊》等。我們在玩游戲的過程中了解了有關東漢末年的歷史背景,了解了曹操的雄才大略,了解了諸葛孔明的智慧和才能,了解到歷史潮流的不可阻擋。這個過程是我們動快樂學習的過程,因為游戲深深吸引了我們,濃厚的興趣會讓人留連忘返。
五、交流溝通帶來樂趣。人們之間需要溝通,我們學生也不例外。在溝通的過程中,如果你有深厚的歷史功底,歷史典故、成語信手拈來,就可以使彼此的溝通輕松自然,給對方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比如我們說到一個人怎麼樣願意做某事,就可以用「周瑜打黃蓋」這樣的典故,說一件事,條件基本到位就可以說「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些典故都會大大改善溝通的效果,從而督促我們學習掌握更多的歷史知識。
六、歷史地圖啟迪探索。一幅幅歷史地圖,就是一條條歷史長河,它蘊涵了深厚的歷史文化。看到那些山川、河流,我就想探究它們的歷史變遷;看到一個一個的地名,我就想了解它們古今的變化;如:西漢的都城長安指今天陝西西安;東漢的東京是洛陽,北宋的東京就是今天的開封等等。這些都讓我有了濃厚的興趣。
七、歌謠口訣開啟記憶。歷史這門學科的主要特點是:大的歷史事件、重要的歷史人物、地點、時間、意義等比較多,學生容易混淆,難記、易忘,而發生的事件距離現實生活又很遙遠,學習起來確實存在很大的難度,而一些歷史口訣或者歌謠卻能幫助我們簡化記憶。如: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列強侵華罪行:一八五六年,英法起禍端。美俄為幫凶,二次鴉片戰。沙俄割領土,東北和西北,一百五十萬。廣西太平軍,領袖洪秀全。南京建都城,改名為天京。反清抗洋兵,慈溪斃華爾,千古美名揚。這樣的方法有時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應該多向老師、同學請教類似的歷史口訣或者歌謠,激發學習歷史的興趣,提高自己的歷史學習成績,
總之,歷史的學習是一個綜合工程,需要我們的勤奮,需要我們的智慧,讓我們珍惜學習歷史的機會,努力吸收沉澱歷史營養,站在歷史的肩膀上開拓美好未來。
B. 怎樣才能讓小學生對歷史感興趣
從穿越下手,把他們放到歷史里講解,就說如果你穿越了,可以把握歷史能夠在裡面活的更好。比如說你記得住名人的生卒年代,可以到時候給他們算命什麼的(這就是收入),我覺得現在小學生挺早書的,他們應該會感興趣。
C. 如何讓小學生喜歡上中國歷史
我會給孩子一個清晰的中國正史觀,用128個原汁原味的林大師歷史故事,講述了從西周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到西晉統一天下的歷史,按時間順序,分為連續的春秋、戰國、秦、西漢、東漢和三國10冊買給他看。
D. 怎麼讓孩子喜歡學歷史
想要讓孩子喜歡學歷史 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給孩子講一講古時候的故事 激發孩子的興趣 這樣孩子自然而然就會喜歡學歷史了
E. 如何培養喜歡歷史的孩子
我覺得應該也就是平時的時候要多看一點歷史書,然後可以多講一點歷史故事,畢竟歷史上的事情很多,有一些很有趣的事情,總是要能夠培養出興趣才行,沒有興趣的話,那麼就很難,卻能夠真正的了解一個事物,培養出興趣的話,那麼他就會自己去學習,這樣的話,自然而然會有進步。
F. 如何引導孩子愛上歷史
給孩子講歷史故事,也可以聽聽百家講壇,看一些歷史圖畫書。
G. 如何讓學生喜歡上歷史課
歷史是小學科,很多同學不夠重視,但中考還是佔有一定分值的.如果教師總是枯燥無味地講,學生學起來就會索然無味。通過教學實踐,個人認為要讓學生喜歡自己上的歷史課,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上課要講的重難點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這樣,可以讓學生覺得在課堂上有所收獲,同時教師也要有親和力,這是每一個歷史教師必須要做到的.
二,上課講題不要就課論課,要多一些聯系,歷史本來就是可以談古論今的。只要給學生足夠的空間,就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讓課堂自然變得生氣勃勃,學生在課堂上自然會興致盎然.
三,上課要幽默。教師平時可以看看笑話,積累一些幽默素材,那麼根據平時上課的一些突發事件,用一些幽默語句或者笑話及時處理問題,可以減少學生上課開小差的幾率,同時可以讓課堂變得更有活力,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進而可以提高課堂效率.
四、給學生一個開放的學習環境,也就是為學生提供一個自主學習的空間。因為有了多樣的選擇,可以使學生的學習狀態從「封閉式」學習環境下的消極等待轉為主動進取。作為起主導作用的教師可以通過開放性的設問、互動性交流等措施,幫助學生擴大自身的知識來源,提高學生的合作水平及每個學習個體的自我適應能力,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環境中綻放自己的精彩。
五、教師要注意在課堂教學中及時評價激勵。適時合理的評價有利於培養學生學習的競爭性、主動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發言積極的、學有進步的、及時完成作業的、解題思維獨特的同學給予表揚。每一個老師必須明白:通過賞識教育可以克服學生自卑和怯懦,增強其自信心;通過賞識教育可以挖掘潛力,人盡其才。
總之,讓所有的學生都喜歡上歷史課並非易事,但我會繼續努力爭取不讓每一個學生在歷史課上掉隊.
H. 如何讓孩子喜歡學習歷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首先你需要培養對歷史的興趣。其實歷史不是那麼枯燥無味的學科,它不僅能豐富你的知識,更能讓你以史為鑒 幫助你解決在現實中遇到的很多問題。
其次 可以將歷史融入現實。比如在看電視 小說,或者在關注網路的同時自然而然的將它們與歷史相結合,這樣能培養探尋歷史真相的能力,提高知識水平。在看到電視小說一類對某個喜愛人物的表現的同時,可以去看書 上網了解這個人真實的存在,同時了解與其相關的事件 人物。自己親自查詢而來的知識 會記得特別牢。
再次 如果你是學生 為了應對考試 當然要以課本為主。但這並不意味著要死記硬背,可以採取通讀課本的方法,對整本書有個大體的印象概念。然後可以自己嘗試著根據歷史年表來梳理歷史上發生的大事。對於小的知識點就要細心留意,刻意記憶。同時也可以在做題的過程中多翻書 查資料,不要偷懶。一次不會的題目 翻書確定答案,第二次就會了。
覺得學習歷史是一件輕松有趣的事。希望你能學好歷史 愛上歷史。
I. 小孩不喜歡歷史,有什麼可以培養他興趣
你可以先給他講一些歷史人物故事,比如司馬遷、司馬光之類人物,然後和《史記》這類書目聯系起來,看看孩子有沒有進一步了解其成就的興趣。
此外,有很多趣說歷史的文章,也可以推薦給孩子看看。
不要急,慢慢是可以培養起來的。
J. 怎樣讓小孩子對記歷史感興趣
這個應該不難。首先你要做到自己去輔導孩子。 歷史的年代是一步步的往後走的,講的時候一定要生動,最主要抓住每一個時代的中心點。因為歷史話題中有很多有趣的人和事。當做故事一樣的講給他聽 盡量多講那些有趣的故事,讓他產生興趣,不可以刻意的去讓他記什麼年代發生什麼事。因為那樣會打消他的積極興。 只要做到把孩子的心態調整到歷史書當做課外讀物看你就算成功一大步了 要用心不能急。希望你的孩子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