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歷史對武則天的客觀評價
對於武則天,從唐代開始,歷來有各種不同的評價。唐代前期,由於所有的皇帝都是她的直系子孫,並且儒家正統觀念還沒完全占據統治地位,所以當時對武則天的評價相對比較積極正面。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特別是司馬光所主編之《資治通鑒》,對武氏嚴厲批判。
程朱理學在中國思想上占據主導地位後,輕女的輿論決定了對武則天的評價。譬如明末清初的時候,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就曾評價武則天「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
但不可否認的是,武後善治國、重視延攬人才,首創科舉考試的「殿試」制度,而且知人善任,能重用狄仁傑、張柬之、桓彥范、敬暉、姚崇等中興名臣。
國家在武則天主政期間,政策穩當、兵略妥善、文化復興、百姓富裕,故有「貞觀遺風」的美譽,亦為其孫唐玄宗的開元之治打下了長治久安的基礎,武則天對歷史做出過巨大的貢獻。
關於武則天,也有不少負面評價。其主政初期,由於大興告密之風,重用酷吏周興、來俊臣等,加上後世史學家不齒於她違反傳統的禮教,身為女子,竟然擁有不少男性嬪妃(稱為「男寵」),也公開與多名男性歡好,不以為恥。
所以,史書內都對她的所作所為大加鞭韃,直斥其陰險、殘忍、善弄權術,與唐中宗時韋後之專政,合稱為武韋之亂。
(1)歷史如何評價武則天擴展閱讀
毛澤東評價武則天:
「武則天,一個女人當了那麼多年皇帝,可真是不簡單啊!」孟錦雲大發感慨。
毛澤東接著說:「你覺得武則天不簡單,我也覺得她不簡單,簡直是了不起。封建社會,女人沒有地位,女人當皇帝,人們連想也不敢想。我看過一些野史,把她寫得荒淫得很,恐怕值得商量。武則天確實是個治國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識人之智,還有用人之術。她提拔過不少人,也殺了不少人。剛剛提拔又殺了的也不少。」
毛澤東還談過武則天立無字碑的事:武則天有自知之明,她不讓別人在她的墓碑上刻字。有人分析其本意是功德無量,書不勝書。事實上,那是武則天認識到,一個人的功過是非,不應自己吹,還應由後人去評論。
毛澤東的這段談話,表達了他對武則天基本肯定的態度,他欣賞武則天是一個有作為、敢作為的女皇帝,他贊揚武則天的智慧和自知之明。
『貳』 武則天作為中國第一位女皇帝,你怎麼評價她
對武則天的看法是:她是五千萬中華民族歷史長河中,第一位敢於向傳統文化宣戰,用她超人的的決斷力和智慧,開創出開元盛世的女強人。從文字記載的史料中看,舊歷史家們對她的平價不是很好。在過去,我對她的看法,同第一位回答問題的好友的觀念差不多。使我徹底改變了對她的看法的依據,是通過我自已對建國後的歷史實踐的了解,同後人依附在鄧小平同志親自主持指導下,經由黨的十一屆六次全體會議討論通過的"黨史回顧結論″,出版發行的歷史材料性的東西中的對比過程,獲得的意識,另一個是我通過自已對創業成功經驗的認知。如果武則天已經殘暴到了沒有人味的地步,憑著一個女人,她是無法獲得宮庭內部的權力斗爭的勝利的。
『叄』 如何客觀的評價武則天的功過
用一句話來說,一當武則天當上皇後,她就走向了政治統治最高境界的正常道路。她的政軌跡分三個階段:655——683高宗皇後;684——690皇太後;690——705武周皇帝。獨立執政21年。在整個過程來看,她在很多方面無人可以替代。自從她把李賢搞掉以後,李唐國家幾乎沒有一個人能與她抗衡。她輔佐高宗有功。獨立執政大道正向。兩大政治失誤:1.為了實現女性當國,用了相當精力人力物力(包括任用酷吏),消弭反對派,從而遏制了西北,東北軍事上的良好態勢。雖然任王孝傑等下層軍官,收復失地建立北庭都護府,但不久又被吐蕃佔領。在對東北及東突厥用兵時,力不從心。這是高宗以前是難想像的!2.後期重用面首「二張」,擾亂政局,落得被政變推翻的下場。這對於歷史上任何政治家來說都是不光彩的!
就她個人品性而言,殘忍,妒火過旺,誅殺政敵情敵不僅毫不留情還往往株連無辜。製造冤假錯案太多。
總得來說,功大於過!
『肆』 歷史上對於武則天評價是怎樣的
武則天從唐太宗時期入宮至稱帝執政,經歷無數起伏。歷史上對於她的評價更是有褒有貶。
研讀史書,我們會發現,武則天有著心狠手辣的強硬個性,無論是殺女毒子還是殘害異己,都從不手軟。在其統治的初期,曾任用酷吏,以鞏固其統治地位。直至萬歲通天二年(697),才結束了酷吏政治。武則天晚年時,豢養了一批男寵。其中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在武帝暮年,老病纏身、久不上朝,對朝政的控制力下降之時,成為了武帝的耳目,並開始插手朝政,陷害忠良,阻礙武帝回歸李唐、傳位太子,引起了政局的復雜化,致使武則天母子交惡、君臣關系緊張。
武則天的眾多行為做法,都有違封建禮數和倫理道義,不僅令當時的世人所咋舌,也令後世眾人所唾棄。
當然我們不能夠否認的是,從政治上講,武則天對社會的穩定和發展作出了極大的貢獻。在武則天被立為後時,幫助唐高宗鏟除了朝中握權的重臣,使集權統治得以實現。後提出並推行建言十二事,「勸農桑,薄賦役」。稱帝後又編撰了《兆人本業記》頒發到州縣,作為州縣官勸農的參考。武則天還十分重視地方吏治,執政時加強了對地主官吏的監察。因此,武則天統治時期,社會是相當安定的,農業、手工業和商業都有了長足的發展,人口更是快速增加。
武則天死後,立了一塊「無字碑」,有人認為她是想藉此誇耀自己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述;也有人認為武則天立「無字碑」是因自知罪孽重大,無顏自訴其功。當然更多的人則支持另外一種說法:武則天立「無字碑」實乃聰明之舉,她是想留功過是非於後人去評論。
乾陵無字碑
『伍』 武則天作為歷史上少有的女皇帝,怎麼評價她的一生
1.武則天稱帝,這是歷史性的壯舉。她打破了封建桎梏,成為中國歷史上首個女皇帝。因此跟隨我一起來看看她的一生吧。
5.所以武則天的一生需要我們辯證的看待,多角度多層次欣賞這位女帝。望採納我的回答和文章。
『陸』 歷史怎樣評價武則天
她在協助高宗,佐持朝政三十年後,親登帝位,成為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後的唯一女皇。從她參與朝政,到病移上陽宮,前後執政近半個世紀,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是封建時代傑出的女政治家
『柒』 武則天在歷史上很有爭議,歷史是對武則天怎樣評價的
從唐代開始,歷來有各種不同的評價。
唐代前期,由於所有的皇帝都是她的直系子孫,並且儒家正統觀念還沒完全占據統治地位,所以當時對武則天的評價相對比較積極正面。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明清的時候,由於明清理學的原因,女性的社會地位進一步降低,那麼對於武則天的負面評價自然也就甚囂塵上了,明朝的孫承恩更是不惜以」今古大變,宇宙窮凶。虐熖一時,穢名無窮。」這樣的話來評價武則天。
一代偉人毛澤東以辯證唯物史觀的視角給武則天下了一個客觀、公正、中肯的評價。毛澤東還就武則天在自己的陵墓前立下一塊無字碑的事發表了見解,他說:「武則天有自知之明,她不讓在她的墓碑上刻字。有人分析其本意是功德無量,書不勝書。其實,那是武則天認識到,一個人的功過是非,不應自己吹,還是由後人去評論。」
但不可否認的是,武後善治國、重視延攬人才,首創科舉考試的「殿試」制度,而且知人善任,能重用狄仁傑、張柬之、桓彥范、敬暉、姚崇等中興名臣。
國家在武則天主政期間,政策穩當、兵略妥善、文化復興、百姓富裕,故有「貞觀遺風」的美譽,亦為其孫唐玄宗的開元之治打下了長治久安的基礎。
(7)歷史如何評價武則天擴展閱讀
歷史學家範文瀾先生在《中國通史》中寫道:「武則天是一位剛強機智的政治家。貞觀時期取得的成就——統一和強盛,在武則天統治的半個世紀里,得到了切實的鞏固,這是她對歷史的貢獻。武則天當政造成歷時半個世紀強有力的專制統治,對國家統一的進一步鞏固和社會安寧的長期保持,是有貢獻的。」
「芳流華夏光被九州」,武則天你當之無愧。近代著名歷史學家羅元貞先生曾寫到:「武則天執政時期,是中國文化空前發展、空前隆盛的時代。武則天的一生,能文能武,為國為民,知人善任,領袖群才,治國有方,威信崇高。她非常聰明,經驗豐富,知識超群。在政治、軍事、制度、經濟、文化等等方面,她都有作為一個英明的國家領袖人物的才能、見識、眼光、風度、處理問題的方法,並且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女皇武則天,真不愧為封建時代傑出的政治家,中國歷史上一位罕見的明主聖君。」
『捌』 歷朝歷代的史學家,是怎麼評價武則天的呢
在我國歷史上,唐代女皇武則天大概是最具爭議的人物之一了。
中國封建社會是一個典型的男權社會,女人的社會地位是非常低下的。
女人沒有獨立的經濟能力,也就沒有獨立的社會地位。
南宋朱熹著《通鑒綱目》多次否定武則天,到清朝王夫之和李塨等人著作中對武則天的貶抑達到頂峰。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就評價武則天“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
影響比較大的是北宋司馬光編纂的《資治通鑒》,為達“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行失”之目的,為了提醒宋朝當權者當心女權當道,就把武則天妖魔化了。這具體體現在:唐高宗李治被描寫得軟弱無能,治國無方,而把武則天寫得很壞,很陰毒強勢,對兩者的描述都有所誇大。其實高宗不是無能之輩,武則天也沒有那麼陰狠。
『玖』 歷史上對 武則天的評價
歷代評價
崔融:英才遠略,鴻業大勛。雷霆其武,日月其文。灑以甘露,覆之慶雲。制禮作樂,還淳返樸。宗禮明堂,崇儒太學。四海慕化,九夷稟朔。沈璧大河,泥金中嶽。巍乎成功,翕然向風。
沈既濟:太後頗涉文史,好雕蟲之藝。②太後君臨天下二十餘年,當時公卿百辟,無不以文章達,因循日久,浸已成風。
劉昫:①治亂,時也,存亡,勢也。使桀、紂在上,雖十堯不能治;使堯、舜在上,雖十桀不能亂;使懦夫女子乘時得勢,亦足坐制群生之命,肆行不義之威。觀夫武氏稱制之年,英才接軫,靡不痛心於家索,扼腕於朝危,竟不能報先帝之恩,衛吾君之子。俄至無辜被陷,引頸就誅,天地為籠,去將安所?悲夫!昔掩鼻之讒,古稱其毒;人彘之酷,世以為冤。武後奪嫡之謀也,振喉絕襁褓之兒,菹醢碎椒塗之骨,其不道也甚矣,亦奸人妒婦之恆態也。然猶泛延讜議,時禮正人。初雖牝雞司晨,終能復子明辟,飛語辯元忠之罪,善言慰仁傑之心,尊時憲而抑幸臣,聽忠言而誅酷吏。有旨哉,有旨哉!②龍漦易貌,丙殿昌儲。胡為穹昊,生此夔魖?奪攘神器,穢褻皇居。窮妖白首,降鑒何如。
魯宗道:唐之罪人也,幾危社稷。」
宋祁:①昔者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其於殺君篡國之主,皆不黜絕之,豈以其盜而有之者,莫大之罪也,不沒其實,所以著其大惡而不隱歟?自司馬遷、班固皆作《高後紀》,呂氏雖非篡漢,而盜執其國政,遂不敢沒其實,豈其得聖人之意歟?抑亦偶合於《春秋》之法也。唐之舊史因之,列武後於本紀,蓋其所從來遠矣。夫吉凶之於人,猶影響也,而為善者得吉常多,其不幸而罹於凶者有矣;為惡者未始不及於凶,其幸而免者亦時有焉。而小人之慮,遂以為天道難知,為善未必福,而為惡未必禍也。武後之惡,不及於大戮,所謂倖免者也。至中宗韋氏,則禍不旋踵矣。然其親遭母後之難,而躬自蹈之,所謂下愚之不移者歟!②武後之惡,不及於大戮,所謂倖免者也。
司馬光:雖濫以祿位收天下人心, 然不稱職責,尋亦黜之,或加刑誅,挾刑賞之柄以駕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斷,故當時英賢亦競為之。
洪邁:漢之武帝、唐之武後,不可謂不明。
孫承恩:力乘陽剛,才濟陰慝。運用四海,驅使百辟。今古大變,宇宙窮凶。虐熖一時,穢名無窮。
趙翼:①女中英主。②人主富有四海,妃嬪動千百,後既為女王,而所寵幸不過數人,固亦未足深怪,故後初不以為諱,而且不必諱也。
翟藹:武氏以一婦人君臨天下二十餘年,是不比於母後之稱制者,而直自帝自王也,此其智有過人者。
岑仲勉:武後任事率性,好惡無定,終其臨朝之日,計曾任宰相七十三人。
郭沫若:政啟開元治宏貞觀,芳流劍閣光被利州。
宋慶齡:武則天是封建時代傑出的女政治家。但就家庭角色而言,不難看出武則天也是個好妻子。
毛澤東:武則天確實是個治國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識人之智,還有用人之術。她提拔過不少人,也殺了不少人。剛剛提拔又殺了的也不少。
剪伯贊:武則天的打擊門閥貴族和提拔普通地主做官的政策,是符合當時社會發展趨勢的,因此她的作用是積極的……武則天在鞏固封建國家的邊疆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
人物簡介
武則天(624年-705年),名曌(zhào),並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縣東)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即位)、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為荊州都督武士彟次女,母親楊氏。
武則天十四歲入後宮,為唐太宗的才人,獲賜號「武媚」。唐高宗時封昭儀,後為皇後,尊號「天後」,與高宗李治並稱「二聖」。高宗駕崩後,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後臨朝稱制。期間,改名為「曌」。
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宣布改唐為周,自立為帝,定洛陽為都,稱「神都」,建立武周王朝。武則天在位時,殺唐宗室,任用酷吏,但她多權略,能用人,所以賢才輩出。又獎勵農桑,改革吏治,重視選拔人材。晚年逐漸豪奢專斷,頗多弊政。
神龍元年(705年),武則天病篤,宰相張柬之發動兵變,擁立唐中宗復辟,迫使其退位,史稱「神龍革命」。中宗恢復唐朝後,上尊號「則天大聖皇帝」。同年十一月,武則天於上陽宮崩逝。中宗遵其遺命,改稱「則天大聖皇後」,以皇後身份入葬乾陵。開元四年(716年),改謚則天皇後。天寶八年(749年),加謚則天順聖皇後。
武則天多智略,兼涉文史,頗有詩才。有《垂拱集》、《金輪集》,今已佚。《全唐詩》存其詩。
『拾』 歷史上對武則天的評價有幾種分別是什麼
評價武則天: (1)武則天的政績:首先,破格用人和發展科舉制度;第二,重視發展農業生產。這是武則天對歷史最重要的貢獻。武則天執政期間,唐朝國勢仍在持續上升,是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之治」的時代,既使唐太宗政策得以繼續貫徹執行,又為「開元盛世」做了鋪墊。 (2)對武則天的評價:武則天在歷史上被肯定,主要由於她當權半個世紀,社會經濟繼續發展,國力不斷上升。但她也是一個有負面影響的人物,如她任用酷吏,濫殺無辜,大肆修建寺廟,晚年奢侈腐化等,導致社會動盪不安。 她的貢獻是巨大的。 應該說她是一位開明的君主。唐朝的繁盛中,有她很大的功勞,人們把她的政績稱為「政啟開元,治宏貞觀」即是延續了唐太宗「貞觀之治」的政治制度、政治風貌,又為唐玄宗的「開元之治」做了基礎。她很注重發展農業生產,選拔人才,開辟了首次殿試,設下了武舉選拔。為中國的政治、經濟、人才,有一定的影響。 同時,作為女人的她,為中國女子起了一個很好的榜樣,也為中國女子帶來一些地位。中華的革命女子,很多是受了她的影響,才下定要革命、要謀取幸福的決心。 但是,在當時唐朝來說,武則天的一些政權也使很多人受到迫害,這也是每一位皇帝都有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