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高一歷史必修一如何掌握

高一歷史必修一如何掌握

發布時間:2022-04-26 08:05:54

㈠ 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點

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
目的:鞏固國家政權
內容:①分封對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貴族,②受封者義務——服從周王的命令、鎮守疆土、隨從作戰、交納貢賦、朝覲述職。③受封者權利——職位世襲、設置官員、建立武裝、征派賦役。
作用:①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管轄。②擴大了統治區域,開發了邊遠地區;③形成對周王室眾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為一個延續數百年的強國。但諸侯國有相當大的獨立性,埋下分裂割據的隱患。
二、宗法制
定義:宗法制是依據父系血緣關系的親疏來維系政治等級、鞏固統治的一種社會制度。
特點:嫡長子繼承製
宗法制與分封制的關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兩大支柱,互為表裡。
影響:宗法制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也有利於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
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特點:以宗法制為核心,帶有濃厚的部族色彩。
三、秦的統一:
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國家——秦朝。
四、秦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治制度的形成
內容:①建立「皇帝」稱號,確立皇帝制度。全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大權由皇帝總攬,從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設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幫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御史大夫——監察百官;太尉——負責全國軍務。
③在地方推行郡縣制:郡的長官是郡守,縣的長官稱縣令或縣長,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響:鞏固了國家的統一,促進了社會的安定和經濟文化的發展,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對中華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極作用:加強對人民的壓榨,容易導致暴政,造成階級矛盾的激化。
五、秦朝鞏固統一的措施:
①頒布秦律、統一法令;②統一貨幣、度量衡;③統一文字;④修建馳道、靈渠;⑤修築萬里長城;組織移民。
秦朝滅亡的原因是秦的暴政
六、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
背景:漢初郡國並行,出現王國問題
措施: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漢武帝實行推恩令
作用:解決了王國問題,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和發展了大一統局面。
唐末至五代出現了藩鎮割據局面
七、宋初中央集權的強化
措施:①軍事上:杯酒釋兵權,解除朝中大將和地方節度使的兵權;加強禁軍、強干弱枝。②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長官;設通判負責監督。③經濟上:地方賦稅一小部分作為地方開支,其餘全部由中央掌控。
影響:①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消除了藩鎮割據現象。②造成冗官、冗兵、冗費,埋下了「積貧積弱」的禍根。
八、唐實行三省六部制
唐朝中央設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分別負責決策、審議和執行。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分散了相權。尚書省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確立並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體制。
九、元朝實行行省制度
背景:疆域空前擴大
概況:中央設中書省;地方設十個行省和宣政院轄區
意義:加強了對全國的管轄;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統一。是中國行省制的開端,對後世影響深遠。
十、選官、用官制度的變化
朝 代 制度
漢代 察舉制
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宋—清朝科舉制
十一、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
明太祖調整中央和地方官制,加強中央集權:①廢丞相,設六部;廢行省,設三司。②內閣的創立。實質:是君主專制強化的產物。
清朝雍正帝設軍機處(上傳下達)——君主專制制度發展到頂峰
第二單元古代希臘羅馬政治制度
一、希臘的政治制度
古希臘民主政治產生的原因:①獨特的地理環境與小國寡民的國情;②海外貿易和工商業的發達。
城邦的基本特徵是:小國寡民和獨立自主
雅典民主政治的確立歷程:梭倫改革——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礎;克利斯提尼改革——確立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頂峰。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點:人民主權、輪番而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評價:
積極方面:①實行民主政治,社會相對公正一些,有利於社會安定。②促成了雅典政治、經濟和文化的高度繁盛。③為後來歐美資產階級建立民主政治提供了一定的借鑒。
消極方面:①婦女、奴隸和外邦移民沒有政治權力,真正能夠享受到民主的只是少數人,實質是奴隸主階級的民主。②過於泛濫的民主,容易導致無政府主義的泛濫。
二、羅馬法
1、羅馬法的起源和發展歷程:
早期的羅馬國家只有習慣法,沒有成文法。成文法誕生標志是《十二銅表法》的頒布。
公民法:適用范圍僅限於羅馬公民,用來調整羅馬公民之間的關系的羅馬法律,被稱為公民法
萬民法:在古羅馬對外擴張的過程中,逐漸形成普遍適用於羅馬統治范圍內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萬民法」
6世紀,《民法大全》標志羅馬法體系的最終完成。
2、羅馬法的評價
積極方面:①羅馬法的制定和實施維系了帝國的統治,穩定了社會秩序。②羅馬法是歐洲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完備的法典,極大影響了近代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的立法司法制度;是近代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局限性:維護奴隸制度。
第三單元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展
一、英國革命
背景:根本原因:斯圖亞特王朝實行專制統治阻礙了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過程:1640年英國爆發革命。期間,處死了國王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國。但斯圖亞特王朝復辟。1688年光榮革命,標志英國革命的完成。
二、英國的君主立憲制:
特點:①保留國王,實際上 「統而不治」的地位,作為國家的象徵而存在。②國家的最高權力在議會,實行代議制。議會是國家最高立法機關,內閣掌握行政權並對議會負責。
1689年《權利法案》的頒布是正式確立的標志。18世紀責任制內閣逐步形成。
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㈡ 高中歷史必修一 怎麼學比較好呢

我覺得學習歷史最重要的就是興趣,因為高中歷史僅僅靠背誦是不行的,因為高中歷史考你更多的是理解和總結方面的內容。我平時就喜歡閱讀一些歷史方面的書,這樣在講課時,老師給你講的很多東西你都在課外知道了,這學起來就十分輕鬆了。如果你沒有太多的時間看書,你可以多看看像《上下五千年》《中國通史》這樣能了解歷史梗概的書。或者抽時間看看歷史電視劇也行,但是不要看一些港台戲說的那種電視劇,會對你有誤導的。
學習歷史筆記非常重要,記筆記的時候不需要你上課工工整整地抄老師的板書,更重要的是內容豐富,最好課前先准備一張草紙,課上記最重要的關鍵詞,然後課下整理,正好還能補充輔導書和試卷上的內容。因為現在的歷史教材是按照專題編的,所以需要你有一種總結和概括的能力,這一點需要在日常的學習中積累,語文對歷史的幫助也非常的大。
另外,不要認為歷史是小科,沒有數語外三科佔得分值多就不重視,歷史的問題也很怕積攢,每周都應該挑出一段時間來給歷史做個小結,不會的趕快問,可以問老師,或者來網路知道提問也不錯。

㈢ 必看:高一學生如何學習歷史

高中歷史的學習,高一主要會涉及必修一、必修二這兩本教材,這兩本教材的內容分別是政治史和經濟史,無論是在未來的會考中還是高考中比重都非常高。 對於新高一的同學們而言,剛剛開始高中生活,剛剛接觸高中學習,一切都是未知的。 在這里首先想明確一點。請不要先把自己局限在文科或者理科內,應當全面地學習各學科的知識。高中的學習相對初中而言,是一個新的開始,如果能夠在開頭走好第一步的話,後面的道路會通暢很多。而如果早早把自己限定在某一個學科類別中,勢必會分散對其他科目學習的注意力,這樣反而拖垮你其他科目的成績,使得你在學業水平測試中牽扯更多的精力,重復做功,得不償失。 其次我想談一談文科的科目特點。文科生有一個重要的優勢,就是人數較少,並且文科在傳統印象里屬於是不太被重視的學科,高分學生學文科的比例相對會低一些。這樣一來,文科高考面臨的競爭相對而言就會低許多。如果高一的同學現在已經開始對未來的文科學習進行規劃,那麼我會恭喜你,你已經做出了一個正確的選擇。文科生在高一並不需要學的太苦,只需跟住學校的進度,做好知識的積累工作,慢慢打下自己未來學習的堅實基礎,就已經是一個比較大的成就了。同時,數學的成績千萬不能落下,因為未來文科高考中,數學的區分度非常高,所以在起點上一定不能落後。 具體到歷史這個科目的學習,高一主要會涉及必修一、必修二這兩本教材,這兩本教材的內容分別是政治史和經濟史,無論是在未來的會考中還是高考中比重都非常高。請每一位新高一的同學務必把這兩本教材上的核心概念進行掌握,理解每一個術語,了解主要事件的時序,最後請根據「民主」、「法制」、「資本主義世界市場」、「近代化」、「經濟全球化」等線索把所學內容整理成體系,這些簡單的積累工作會為你未來的學習帶來巨大的便利。 高一是高中學習的開始,高中三年最難的知識不在高一,最疲勞的時期不在高一,但高一一年你投入的程度,決定了你未來三年學習的姿態。

㈣ 高中歷史必修一 怎麼學得好啊

這是正式學習歷史的開始,出了要熟記課本所給事件的時間、背景,內容,影響等,你還要在自己的腦海里用記下的知識點形成內容框,這樣記得牢用的也靈活。
一般老師要求記得東西你要記下,加上課後練習的鞏固。練習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於文科生。在競爭力強的學校,死記硬背的東西大家都會做。所以比的就是你對答題的技巧應用。歷史雖然不比大部分理科使用題海戰術,但是對錯題的反省,對主觀題的答題重點掌握還是要有的。
我們參加的是應試考試,自覺熟記,多加練習很重要

㈤ 高一歷史必修一怎麼背

您好。高一歷史其實並不難的,您可以畫一個歷史年代表或者是知識體系框圖,梳理一下知識點 對於經常要考大題的題背一背 其餘零碎的知識點 多刷選擇題

㈥ 怎樣學好高中歷史必修一

一、學會看課本
在傳統教育模式中,教學方式主要是教師把知識吃透,整理好後交給學生,學生坐著「吃現成」的知識。這種教學方式不利於學生能力的提高。為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必須讓學生自己去學知識,而讀書是最基本的獲取知識的方法。當然,要通過讀書獲取知識,就一定要掌握讀書的方法。下面我們先談談怎樣閱讀課本。
1、學會預習,瀏覽課本內容。古語說的好:「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聽課之前,學生要先把課文內容瀏覽一遍,了解課本的基本結構。全章(節)內容是由哪幾個有機部分組成的?各部分之間有什麼內在聯系?每一小部分是由哪些知識點構成的?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區別怎樣?要學會分析這一部分哪些是重點,那些不是重點,哪些內容是要求一定要記住的,哪些內容屬於了解就行的,只有把握了重點,才能在學習中做到有的放矢,對知識的掌握才能更加牢固。瀏覽時要充分利用課本,在課本上作各種記號,畫杠杠、圈重點、寫批註、列提綱、重點知識要作重點符號。例如:①有的內容課本敘述文字很長,看課本時要把大段文字分出層次來記憶,象《辛丑條約》的內容可以用小題號標出來。②有的話很重要應作著重符號,重點記憶。如必修1第14頁「漢朝選官主要實行察舉制」。③對易混淆的知識作著重符號加以區別如墨子主張「兼愛」、「非攻」,這兩個詞就可圈記。
2、學會理書。
所謂理書,就是理清教材的內容,結構層次。理書的方法有多種,具體可以說有以下幾種:
(1)四題法。所謂四題法:就是專題、課題、標題、問題去邊讀邊理書。
(2)事件中心法。所謂事件中心法:就是圍繞歷史事件把背景(原因、條件、)過程(標志、開始、發展、高潮、轉折、)結果(意義、作用、影響)梳理清晰。
(3)時間軸法。所謂時間軸法就是以時間為軸,把同一時間段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以數軸的形式呈現,並概括階段特徵。
(4)因果鏈法。所謂因果鏈法就是以因果關系抓住事物之間的聯系。在講解蘇聯社會主義運動史時,一戰引起革命,革命引起外國干涉,干涉帶來困難,困難實施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帶來危機,克服危機實施新經濟政策。
4、學會壓書。所謂壓書,就把課本知識歸納成很少一部分內容,甚至歸納為幾句話或幾個關鍵詞或字,這樣有利於記憶。這種歸納必須建立在系統掌握課本知識,領會其精神實質,深知其內在聯系的基礎上,這樣才能保證壓書的准確性和有效性。開始指導學生壓書時,可對一段或一節內容進行歸納,用一兩句或一兩個字概括。隨著學生歸納概括能力的提高,逐步發展為對一節或一課書內容乃至一個單元的歸納概括。另外在復習階段時,超專題壓書更是一種聯系的學習方法。比如復習蘇聯發展史可以從標志性人和事來壓書。人物可以從列寧、斯大林、赫魯曉夫、勃涅日列夫、戈爾巴喬夫入手。事可以從十月革命—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新經濟政策——蘇聯建立—列寧去世—社會主義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斯大林模式—二戰—美蘇爭霸—蘇聯改革—蘇聯解體。也可以從名稱的變化來了解。沙俄—俄國—蘇俄——蘇聯—俄羅斯。
3、學會把課本知識轉化為一個個的問題,自己對所提出問題試著解答,「提問」閱讀使得閱讀變成一個有準備的、主動的、時時注意的過程,這對於集中注意力,增強求知慾和學習興趣,加深理解和加強記憶都是大有好處的。如學習「從禪讓到王位世襲」時,可提出下列問題:我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建立於何時?誰建立?政治制度發生了什麼變化?夏商確立的我國早期的政治制度有何特點?
4、學會帶著問題深入閱讀,。要充分利用課本後面習題、課內思考、學思之窗以及配套的學輔資料里的題目,帶著這些問題深入閱讀,調動各種感官積極活動,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對於重點、難點、關鍵內容要正確理解,有的要動手做題、練習,有的需要記憶,還應當經常翻回到前面已學過的章節,以便「溫故知新」。
5、學會課後讀書整理。所謂課後讀書整理就是根據上課後的筆記提綱在閱讀教材的基礎上將教材前言的知識要點,以及每課的課題、節題、框題、內容按一定要求重新整理的方法。具體做法有:(一)系統化整理法。網路法、圖示法、列表法、文字要點法把重點知識及他們之間的關系表現出來。所謂網路法就是以母體知識牽頭,順藤摸瓜,引出子體知識、孫體知識,形成一張無所不包的知識大網,讓我們能系統理解、記憶知識的一種方法。簡單來說,就是以標題作為母體知識,教材內容各知識點作為子體知識、孫體知識用知識體系網把它們有機的整理出來。例如:

文字要點法就是把課本知識點簡明、條理、系統地整理出來。

二、學會聽課做筆記
1.充分運用觀察的方法聽課。
最好是聽新課前,自己先預習老師下堂課所講內容。看看自己在無人從旁指點的情況下,到底能理解哪些知識點,同時實在鑽不懂、弄不明白的有些什麼。這樣在聽課時,你的注意力就會比較容易集中在那些「症結」上,會全身心動用你的耳、眼等感覺器官。
2.古語雲:學而不思則惘。這在聽課時應表現在,認真聽老師講解,勤奮思考,積極回答問題,跟著老師的思路走,邊聽邊思考,讓大腦充分運轉。
歷史課需注意歷史事件的背景、過程、意義與影響,以及那些必記的年代。
以上這一切必須是在邊聽邊思索的統一過程中進行。如哪個地方有些費解,馬上在本上簡單寫兩三個字,如:「注意」、「未懂」,以便課下找老師或同學彌補。如老師講得透徹精彩,也可簡單記一下:「精彩」、「有說服力」,以作為日後自己闡述問題的借鑒。
3.老師的講課風格存在差異,作為學生不要過多受此影響。
有的老師講課風趣,有的邏輯性強,還有的講課信息容量大。你要善於邊聽邊分析邊歸納。打個比方,老師這節課講了一百句話,你就要分清楚哪些是結論性語言,哪些是說明性語言,哪些是過渡性語言,這些語言彼此關系如何,重點要記住哪幾句。
聽課還要注意如下幾點:
(1)敝開心扉,以一顆平靜真誠的心聆聽和思考,永遠尊重老師為課程所付出的努力。
(2)聽課過程中,思考遠比抄幻燈片重要的多。
(3)聽課中,不要隨便分心,特別是不要因老師談到了某個自己熟悉的問題,而忍不住與周圍同學交談。
(4)把精力放在思考上,讓老師的講解成為誘發你深入思考的刺激物。或讓老師的授課成為點燃你思考的火種。

㈦ 必修一歷史怎樣學好

1、培養對歷史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2、憑借時間、空間兩條線、雙坐標牢牢記住歷史事件。
3、多看歷史方面的書籍,歷史故事、人物傳記、事件介紹。
4、如果你想學好中國古代史,必需學好古文,牢記實詞、虛詞的用法,這對於以後想學中國古代史相當有用。
5、平時多看歷史有關的書,最好是貫穿時段較長、涉及面較廣的通史,有利於建立知識網路和興趣。
6、做練習很重要,買套卷子,專門做選擇題,一道題隔開時間重復做它幾遍。
7、簡答題,論述題一般需要背點東西,可以根據關鍵詞來記。先把要記的一段文字分開類型,例如記「什麼原因」之類,先分開每一段是「政治原因,經濟原因,社會原因,文化原因」等等。說一下我們經驗希望可以幫助你
1 初中歷史的時間比較重要 當然記住所有時間是不太現實 但是要記住事件發生的年代順序
2歷史屬於文科應該將背誦作為重點 背誦也是有技巧的 比如我早上背誦比較快 而且要多背幾遍歷史是很有意思的 我很喜歡學 只是高中選擇理科了
3記歷史事件發生的意義 以及在同一時間發生在不同地點的不同事件 比如巴黎和會時候中國正在進行五四愛國運動
4沒事的時候多看一些關於歷史的書籍 或者電視 我比較喜歡百家講壇 或者中央科教
5習題強化 歷史答題也是有模式的 比如關於抗日戰爭的啟示 你可以寫: 落後就要挨打(我們老師經常說的)之類的
6時事強化 關注一些現在的事情 國際關系 比如中日 中美 還有最近的一些會議

我是歷史老師,希望你能喜歡歷史,選我啊!!!

㈧ 高一必修一歷史知識點歸納是什麼

1、唐實行三省六部制:唐朝中央設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分別負責決策、審議和執行。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分散了相權。尚書省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確立並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體制。

2、羅馬法的起源和發展歷程:早期的羅馬國家只有習慣法,沒有成文法。成文法誕生標志是《十二銅表法》的頒布。

3、艱難的法蘭西共和之路:1789年法國大革命和第一共和國的建立;1870年第三共和國的確立。

4、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1875年初,國民議會通過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

5、德意志的二元制君主立憲制的特點:皇帝不是虛位,而是握有實權。皇帝和首相掌握國家的大權。議會對政府沒有監督權。

㈨ 高一歷史必修一(人教版)知識點歸納

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一、西安事變

1、發生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

②主要原因:張學良、楊虎城受到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主張的感召和影響。

2、時間:1936年12月12日

3、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4、結果:在中共的調解下,和平解決。

【分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原因

(1)根本原因:當時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

(2)重要原因:為了逼蔣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5、意義:

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為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實現、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最終形成打下了重要的基礎,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

二、國共合作抗日

1、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實現

(1)根本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

(2)實現過程:《八一宣言》(中共提出建立統一戰線)——《西安事變》(蔣介石答應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七七事變」(1937年7月7日,日軍開始全面侵華,中國全面抗戰開始) ——1937年9月22日,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發表了《中國共產黨為國共合作宣言》(標志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實現)

(3)標志:1937年9月22日,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發表了《中國共產黨為國共合作宣言》, 標志著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實現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正式建立。

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要點

解放戰爭

1、兩種命運(抗日戰爭結束後,中國面臨民主與專制、和平與內戰兩種命運)

(1)中國共產黨 1945年召開七大 主張廢止國民黨一黨獨裁,建立民主聯合政府。

(2)中國國民黨 1945年召開六大 主張准備發動內戰、堅持一黨專政和拒絕成立聯合政府。

(3)為了實現和平民主建國的目標,共產黨和國民黨進行了一系列的斗爭

①1945年8月,「重慶談判」——1945年10月10日,簽訂《雙十協定》,確立了和平民主建國方針。

②1946年1月,政治協商會議在重慶舉行,分定了國民黨內戰獨裁方針。

2、解放戰爭的過程

(1)中國共產黨戰略防禦階段

①解放戰爭開始的標志:1946年6月底,國民黨進攻中原解放區,全國規模的內戰開始。 ②國民黨重點進攻陝北與山東解放區,國民黨由全民進攻轉入重點進攻。

【注意】與山東有關的重點戰役:1947年的孟良崮戰役。

(2)中國共產黨的戰略進攻階段

1947年夏,依照毛澤東確立的「三軍配合,兩翼牽制」的部署,劉伯承、鄧小平千里挺進大別山。

中國共產黨轉入戰略反攻。

(3)雙方決戰

①背景:解放軍的力量已經超過國民黨軍;戰略決戰的時機已經成熟。

②時間和戰役:1948年9月——1949年1月,三大戰役: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和平津戰役。

③結果:中國共產黨勝利。整個東北全部解放,華北及長江中下游以北地區,除少數據點外也全部解放。

(4)解放戰爭的結束

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發動渡江戰役,解放了南京,國民黨政府在中國大陸的統治結束,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了基本勝利。

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點

一、開國大典

1、《共同綱領》

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北京召開,我們書上把這次政協會議稱之為「新政協」是相對於1946年1月重慶政治協商會議而言的。從時間背景上來看,解放戰爭已經取得成功,所以這次政協的主要任務是討論建國問題。在這次會議上制定了一個重要文獻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1)《共同綱領》的作用:「共同綱領」具有臨時憲法的作用。

(2)《共同綱領》體現的原則:人民民主原則。

(解析:注意一個問題,這個時期中國是不是社會主義社會呢?這是時期中國不是社會主義社會,還處於新民主主義社會,這主要是由當時社會經濟成分所決定的,從這一點上大家應該可以得出《共同綱領》之體現了人民民主原則。)

2、新中國成立

(1)時間:1949年10月1日

(2)成立的歷史意義:

①新中國的成立開創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勝利, 中國進入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時代。

②新中國的成立,是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勝利。

③新中國的成了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力量。

二、1954年憲法(新中國的第一部憲法)

1、頒布背景:

①政治上:為了保障中國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

②經濟上:為了給社會主義改造創造條件。需要制訂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

2、內容:

①確立了我國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政府組織原則(民主集中制)。 ②規定了人民的權利和義務。

③制定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方針政策。

④將過渡時期總路線寫入了憲法。

3、特點: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體現了人民民主原則和社會主義原則。

4、意義:①它的頒布加強了人民民主專政,鞏固了中國人民革命和建設的成果。

②反映了國家在過渡時期的根本要求,反映了廣大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社會的共同願望。

③它的頒布極大地提高了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推動了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為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奠定了基礎。

㈩ 歷史必修一學習方法

具體方法是:看課本看課本看課本,背誦背誦背誦。
考試完就拿著試捲去找老師,跟他一起分析(那部分做得不足,什麼部分需要加強)
我以前基本上是歷史倒數的,我覺得歷史就是要理清楚橫向(專題歷史)縱向(時間歷史)的部分,勤快背誦(六要素 )基本上就是這樣。另外多做題,經典題目多做(網上隨便搜都有)。弄清楚考察章節還有就是考察點。
做到一個境界:你會記起這是課本哪業哪段。
加油!其實歷史沒那麼難!

閱讀全文

與高一歷史必修一如何掌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3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