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抗戰勝利後歷史結局如何

抗戰勝利後歷史結局如何

發布時間:2022-04-26 17:25:31

1. 中國抗日戰爭歷史 總結

中國抗日戰爭歷史總結:

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十四年的浴血奮戰,打敗了窮凶極惡的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贏得了近代以來中國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成為中華民族由衰敗走向振興的重大轉折點,為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國奠定了重要基礎,開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為世界各國人民奪取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爭取世界和平的偉大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20世紀30年代至40年代中期的抗日戰爭,以中國的勝利和日本的失敗而告終。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日本派遣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在投降書上簽字,128萬侵華日軍向中國投降,日本侵華戰犯受到了嚴正的審判。

中國人民取得近百年來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完全的勝利,洗雪了鴉片戰爭以來的民族恥辱,改變了近百年來中華民族屢戰屢敗的歷史,使中華民族重新找回了民族的自尊與自信。

(1)抗戰勝利後歷史結局如何擴展閱讀:

抗日戰爭是中國近代最重大的歷史事件之一,是中華民族由衰敗走向復興的一個重大轉折點。回望屈辱和悲壯的中國近代史,鴉片戰爭後的百年間,世界列強幾乎都參與了對中國的侵略和掠奪。

盡管中國人民進行過一次又一次抵抗,但沒有一次戰爭不是以中國失敗而結束的。抗日戰爭則不同,億萬中華兒女逐步凝聚起來、團結起來,形成舉國禦侮的偉大力量,最終贏得了近代以來民族解放戰爭的第一次完全勝利。

抗日戰爭是一場促進民族覺醒和團結的戰爭。近代中國反抗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經歷了漫長而曲折的斗爭。抗日戰爭更是以前所未有的氣勢震撼著全體中華兒女的心靈,激發起全國人民團結禦侮的巨大能量,彰顯出氣貫長虹的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抗戰精神。

這種偉大的民族覺醒和空前的民族團結,比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進行的歷次抗爭都表現得更強烈、更廣泛,從根本上決定了戰爭的進程和結局。

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改變了中國自近代以來飽受帝國主義列強欺凌的屈辱地位,一掃近百年屢戰屢敗的悲觀陰霾,鼓舞著中國人民走出灰暗的歷史低谷,重新找回民族的自尊與自信。

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不但是戰勝日本侵略者的力量支撐,更是實現民族復興的不竭動力,是中華民族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

抗日戰爭是一場改變國家命運的戰爭。從鴉片戰爭到抗日戰爭之前,中國飽受世界列強欺壓,不要說在國際事務中發揮重要作用,就連起碼的平等對話的資格都沒有。一個屢戰屢敗的民族,可能贏得同情,但不可能贏得尊重。抗日戰爭為爭取中華民族獨立和解放創造了歷史機遇。

中國的抗日戰爭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巨大貢獻,中國獲得國際社會的尊重,國際地位也隨之提高。中國初步廢除了各國通過對華不平等條約攫取的許多特權,使一個世紀以來世界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體系開始崩潰。

2. 出賣楊靖宇的叛徒是誰抗日勝利後他的結局怎麼樣

在抗日戰爭中,有無數的英雄兒女們為了國家,為了民族不亡而奮戰,他們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但也有在祖國危難之際投敵叛變者,他們必將會遭到歷史的唾罵。在外敵人侵的時候,是最能看出一個人是否愛國了。


非常巧合的是在1951年為了肅清國內的黑勢力的背景下,程斌原本想舉報邀功,沒想到對方也認出了自己,結果兩人雙雙被抓,都是當年出賣楊靖宇的叛徒。這一場“狗咬狗”的大戲,結局兩敗俱傷,程斌在查清他罪證之後被執行槍斃,結束了他惡貫滿盈的一生。

當漢奸就應該受到應有的懲罰,像程斌這樣的人,為了自己能夠活命邀功,親手把東北抗日聯軍楊靖宇部摧毀了,因為他叛變而死的人不計其數。雖然在抗日初期也有功勞,但功勞無法抵消他的罪過,漢奸自古就沒有好下場,程斌就是一個例子。

3. 長沙保衛戰歷史結局到底啥樣

長沙保衛戰分為三次,結果如下:

一、第一次長沙會戰

第一次長沙會戰結束後,日方和中方各自都公布了己方統計的戰果:日方聲稱此戰斃、傷、俘國軍4.8萬餘人,而日方的傷亡數字僅為3600人;中方則宣稱日軍死傷3萬餘人,第九戰區的傷亡人數為4萬餘人。

此戰,中國第九戰區部隊挫敗日軍的戰役企圖,予敵以有力打擊, 大大消耗了日軍大量人員、裝備,使日軍顯露出發動大規模作戰時兵力不足的弱點。軍隊士氣得以提振,抗戰必勝的信心進一步增強。

二、第二次長沙會戰

據第九戰區戰報記載,中方傷亡17426人,日軍傷亡48327人。

據日方統計,整個會戰中中國軍隊遺棄屍體5.4萬具,被俘4300人;日軍傷5184人,亡1670人。這個統計顯然誇大了日軍的戰果。

不過,從中國軍事當局的資料看,第74軍的第58師傷亡55%,第57師傷亡40%;第37軍的第60師傷亡50%,第140師傷亡30%;第4軍的第102師傷亡45%;第10軍的第3師傷亡35%,傷亡確實慘重。

三、第三次長沙會戰

此次會戰,據中國國民政府軍委會及第九戰區發表的戰績稱:日軍傷亡56944人(其中亡33941人,傷23003人) ,俘虜日軍中隊長松野榮吉以下官兵139人,繳獲步騎槍1138枝、輕重機槍115挺、山炮11門、無線電台9架及其他軍用品。

中國軍隊傷亡官兵31346名。而據日方戰史統計,日軍戰死1591人(內軍官108人),戰傷4412人(內軍官241人),打死軍馬1120匹,打傷646匹。

(3)抗戰勝利後歷史結局如何擴展閱讀:

歷史意義:

1、第一次長沙會戰

第一次長沙會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來日軍在中國戰場發動的第一次攻勢,也是抗戰以來中國軍隊以武力迫使日軍回到戰前原態勢的一次戰役。這一勝利,粉碎了日軍「以戰迫降」的狂妄企圖,振奮了全國人民抗戰的信心。

2、第二次長沙會戰

第二次長沙會戰,使日軍的國際威望一落千丈,英泰晤士報譏稱「日本抄襲華軍的鉗形戰術,結果為華軍的鉗形戰術所擊破」;加深了日本內政外交危機,導致近衛內閣垮台,極大地鼓舞了中國民心士氣,增強了抗戰勝利信心。

3、第三次長沙會戰

這次會戰雖然獲勝而並未能按照計劃全殲日軍或殲滅更多日軍 ,但得到了國際輿論的普遍稱贊 。這 一次會戰是中國軍隊在日軍突襲珍珠港後在中國戰場上的第一次攻勢,也是同盟國在太平洋戰爭初期一連串失敗中首開勝利的記錄。

鼓舞了人心,堅定了中國人民抗日的決心。促使美國援華方案的迅速實施,也促進了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迅速形成 。使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迫使美英等國自動放棄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在中國取得的各種治外法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長沙會戰

4. 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為什麼迅速崩潰

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迅速崩潰的原因:

1、國民黨派出的接收大員進入原來由日本和汪精衛偽政府控制的淪陷區,建立國民黨的政權。此間發生大量的腐敗,喪失了民心,一瀉而潰千里,勢不可阻。

2、淪陷區的百姓在日本兵的鐵蹄下生活了七八年,過著亡國奴的生活。他們天天盼國民黨凱旋,自己能重新做一個有主權的國民。可盼來的國民黨卻是一群腐敗分子,只知道伸手要錢、要權,不關心民間疾苦,還看不起淪陷區的百姓。

3、勝利之後,國民黨要派出大量官員去淪陷區工作,但它根本沒有足夠的合格的幹部。接收大片淪陷區任務之重大是可以想像的。

接收大員多半利用逆產改制的機會,將一部分資產據為己有。手裡有權,又缺乏監督,腐敗是必然的。接收大員紛紛忙於自己的私利,把要緊的事都放到了腦後,這引起當地百姓的極大不滿。

(4)抗戰勝利後歷史結局如何擴展閱讀:

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迅速崩潰的歷史背景:

1945年8月,在國際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打擊下,中國的抗戰以日本投降宣告勝利。由於蔣介石政府堅持了8年抗戰,對此中國人民還是給予肯定的,然而這一點並不能抵消其腐敗無能和反人民行徑留下的積怨。

由於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政權沒有改弦更張,反而將「接收」變為「劫收」,進一步橫征暴斂,令民怨沸騰,結果剛享受勝利者榮耀的國民黨政府只能是迅速崩潰。

1950年1月12日,美國國務卿艾奇遜在全國新聞俱樂部講話時也解釋說:「蔣介石並不是為軍事優勢所擊敗,而是為中國人民所拋棄。」看看抗戰期間正面戰場和大後方的情況,便可知道這個「拋棄」是必然的,人心向背既決定戰爭勝負也決定著政權興亡。

5. 中國抗戰勝利的歷史意義是什麼急求!謝謝

意義:

1、贏得民族獨立,捍衛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2、加速人民解放,為新中國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石。

3、凝聚中國力量,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空前發揚。

4、捍衛世界和平,為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歷史貢獻。

5、奠定大國地位,促進了戰後新的國際秩序建立。

(5)抗戰勝利後歷史結局如何擴展閱讀:

八年艱苦抗戰,終於取得最後勝利,使中國收回了基於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而失去的國家主權,也收回了除香港、澳門以外的被侵佔土地,被強佔50餘年的台灣、澎湖列島等地,重新回到祖國懷抱。

中國共產黨充分運用和發展在抗日戰爭所形成的有利條件,領導人民解放戰爭,推翻國民黨的反動政權,建立了新中國,為中華民族復興奠定了不可或缺的前提條件。

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中華民族長期以來形成的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得到了空前的弘揚,中國民族意識覺醒。

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中國抗日戰爭開始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抗擊日軍最多,付出代價最大,發揮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二戰後,中國參與發起成立聯合國並成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顯著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

6. 抗戰勝利後,中國面臨怎樣的局勢

經過抗戰,中國共產黨逐漸成長為可與國民黨政權相抗衡的一股重要力量,在人口、地域、軍隊數量以及國際影響等各方面都獲得了很大發展。

中國的大部分土地已經被敵人侵佔而變成荒蕪,價值無數億萬元的公私財產已遭破壞,而且因為敵人侵略及封閉的結果,各階層人民已經遭受到不可描述的貧乏和艱苦。」戰爭打亂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中國百廢待興。

經過艱苦卓絕的抗戰,中華大地上已經沒有了日本侵略者的鐵蹄,中國人民憑著自己的努力獲得了主宰自己命運的權利。此時,重建家園,是飽經戰亂的絕大多數人的強烈願望。

(6)抗戰勝利後歷史結局如何擴展閱讀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憑借其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實力,企圖稱霸世界,其全球戰略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扶持國民黨政府統一中國,把中國變為其附庸。

蘇聯這時也明確表態不再支持中國共產黨,其原因是此時的蘇聯並不相信中國共產黨有能力和國民黨政府抗衡。為了不失去對中國的影響,蘇聯表態支持國民黨。

另一方面,美蘇也要求國民黨政府必須實行改革。美國一再要求國民黨政府在戰後實行體現其意圖的民主政治。「協助中國在真正的民主政府下達到永久和平和穩定經濟,仍是美國政府和人民的堅決的願望。」

杜魯門總統敦促在中國召開一個包括中國主要政黨的國民會議,以期解決中國問題,即不僅要結束內爭,並且要使全國團結一致,使各重要黨派人士在中國政府里均有公平有效的代表參加工作。這顯然是要國民黨修改『訓政』時期的設施和擴大政府的基礎。」

同時,美國要求國民黨重視第三方面的力量,這第三方面的出現表現出這局勢中唯一的希望,並勸蔣委員長盡量重視他們,做些讓步以建立他們的威信和鼓勵他們對他坦白說話。

美國做出這些舉措的根本目的是維護和獲取自己在中國的最大利益,但在客觀上美國向國民黨政府施壓的結果有利於國民黨政府走向民主化,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國民黨政府對黨派的高壓控制。

7. 抗日戰爭勝利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抗日戰爭勝利的歷史意義:

1、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徹底打敗了日本侵略者,捍衛了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使中華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運。

2、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使中國人民在精神上、組織上的進步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3、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在團結,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

4、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對世界各國奪取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維護世界和平的偉大事業產生了巨大影響。

5、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也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

(7)抗戰勝利後歷史結局如何擴展閱讀

抗日戰爭(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簡稱抗戰,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抗戰時間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

1931年,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完全侵佔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此後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製造事端、挑起戰爭,國民政府則採取妥協政策避免沖突擴大。

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12月9日重慶國民政府正式對日宣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中國戰場是二戰的主戰場之一。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二戰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8. 抗日戰爭之後是什麼戰爭

抗日戰爭之後是解放戰爭。

抗日戰爭勝利後,為了爭取和平,避免內戰,在中國共產黨的堅持和斗爭下,國共兩黨於1946年1月10日正式簽訂了停戰協定。中國共產黨嚴格履行這個協定,但國民黨對停戰毫無誠意,在停戰令下達的同時,即密令其軍隊迅速「搶占戰略要點」,不斷調動軍隊向解放區進攻。

蔣介石在完成了內戰的准備之後,不顧中國人民的和平願望,一手撕毀了停戰協定和政協決議。1946年6月26日,國民黨以30萬軍隊圍攻中原解放區,向解放區發動了全面進攻。強加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內戰爆發了,全國解放戰爭由此正式開始。

全面內戰爆發時,國民黨在軍事上和經濟上都暫時佔有優勢。它有430萬軍隊,佔領著3億以上人口的地區,控制著全國大部分城市和絕大部分鐵路交通線。他們還接收了100萬投降侵華日軍的全部裝備,並且有美帝國主義大量的軍事和經濟援助。

當時,中國人民解放軍,只有120萬人,不及國民黨軍隊的1/3,裝備是「小米加步槍」,並且被分割在十幾塊根據地里。解放區只有1億多人,其中大部分地區土改剛剛開始,反動封建勢力還沒有被肅清,革命的後方還不夠鞏固。同時,解放區基本上沒有外援,一切靠自力更生。

1947年7月,我軍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接著連續進行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基本上消滅了國民黨軍主力。1949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解放了南京,宣告了國民黨統治的覆滅。我軍用劣勢裝備戰勝了擁有優勢裝備的強大敵人,取得了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的偉大勝利。

(8)抗戰勝利後歷史結局如何擴展閱讀:

1949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解放了南京,宣告了國民黨統治的覆滅。中國人民解放軍用劣勢裝備戰勝了擁有優勢裝備的強大敵人,取得了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的偉大勝利。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國民黨政權敗退台灣,相隔台灣海峽呈現對峙狀態。

解放戰爭,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徹底摧毀了國民黨的反動政權,基本上完成中國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最主要的歷史任務。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解放戰爭,是中國戰爭史和世界戰爭史上少有的威武雄壯的活劇。

解放戰爭的勝利,在中國大陸結束了極少數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的歷史,結束了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奴役中國各族人民的歷史。占人類四分之一的中國人民獲得解放,改變了世界政治力量對比,對國際局勢和世界人民革命斗爭的發展具有偉大而深遠的影響

9. 抗戰勝利後,留在中國的日本人後來怎麼樣了

絕大部分的日本人都被遣返回了日本,還有一部分在抗戰勝利的時候選擇了偷渡回國,在這個過程中有一部分成功回到日本,但是還有很大一部分被蘇聯帶走,而有一部分日本女人留在了中國,融入了國內。

三、日本投降

日本投降的直接原因就是美國在日本投下的那兩顆原子彈,雖然沒有炸在東京,但是卻讓天皇明白,日本的戰敗已無可避免。日軍當時其實還有很多兵力,據說有700萬。關內有100多萬日軍,偽滿洲國也有接近100萬,還有東南亞太平洋的戰場,也有很多日軍。如果繼續打下去,還要持續好多年。

10. 抗日戰爭的結果和意義分別是什麼

結果:在反法西斯盟國的協助下,中國取得戰爭勝利
意義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反侵略戰爭和民族解放戰爭,是20世紀中國和世界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戰爭史上的奇觀。
第一,抗日戰爭的勝利徹底打敗了日本侵略者,捍衛了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第二,抗日戰爭的勝利,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弘揚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
第三,抗日戰爭的勝利,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維護世界和平的偉大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閱讀全文

與抗戰勝利後歷史結局如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3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