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評價中國歷史上的"康乾盛世"
康乾'盛世'其實是清建奴王杜撰出來的,就是通過修四庫全書粉飾滿清。其實,不管從縱向還是橫向看,清朝都是經濟,軍事,政治全面倒退的朝代。清朝建奴王之所以大多勤政,那是因為這個國家的主體不是滿人,是漢人,建奴王防民如同防賊,自然要要時時關注,認真看管,所以,清朝最是獨裁專制,建奴王說一不二,漢人在滿人眼裡便是奴才。康熙,雍正等的勤政只是為了維護異族的集權專制,對中國有害而無益。
❷ 如何正確評價歷史朝代
有人說中國文化是謀略型的文化。歷史中充滿暴力,恐嚇,欺騙。比如黃袍加身,假仁假義的鬧劇,帝王將相謊話連天,仁者愛人缺乏實際操作性,空口支票。都是騙人的伎倆。
夏朝 奴隸制興起 中華從此進入傳承
商朝 青銅甲骨文現
西周 諸侯歸一家
東周 戰亂紛爭的春秋戰國
秦朝 中原的真正統一 封建制起
西漢 罷除百家,獨尊儒術
東漢 名存實亡
三國 軍閥混戰
西晉 五胡亂華
東晉 農業發展
北魏 民族融合
隋朝 繁盛一時
唐朝 萬國來朝
宋朝 由強到懦弱
元朝 版圖寬闊
明朝 血腥 開放
清朝 閉關鎖國 君主亡
❸ 盛世才的人物評價
原中共駐新疆代表鄧發曾有精闢的評價:「盛世才,就其出身來說,是個野心軍閥;就其思想來說,是個土皇帝;就其行為來說,是個狼種豬。」
❹ 怎樣看待中國古代歷史的盛世
盛世的表現:軍事強大、經濟繁榮、政治清明、科技發達、對外交流活躍、影響力大(番邦臣服)等等。
盛世的實質:不能改變封建統治的本質,不能消除封建的剝削和奴役。盛世中存在著潛伏的危機與矛盾。表現在:農民階級與地主階級仍然存在不同調和的矛盾;封建土地私有制必然加劇土地兼並;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容易滋生腐敗和暴政等,來的衰世買下伏筆
盛世給我們的啟示:
a:國家統一、社會安定是經濟發展的前提;
b:對生產關系的合理調整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
c:人才和制度是社會發展的條件和保證;
d:執政者必須加強自身的廉政建設,居安思危;
e:以德治國和依法治國並舉。
中國歷史上,主要的盛世有
夏朝的少康中興, 商朝的武丁中興, 西周的成康之治, 西漢的文景之治、武帝盛世、昭宣中興, 東漢的光武中興、明章之治, 南朝宋元嘉之治,南朝齊永明之治,北魏的孝文中興, 隋朝的開皇之治, 唐朝的貞觀之治、武周之治、開元盛世, 宋朝的建隆之治、咸平之治、乾淳之治, 明朝的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弘治中興等。
至於所謂康乾盛世,想必是某些偽清奴才的曲筆附會所致,含金量極低!
❺ 曾辣手屠城的五代明君在歷史上究竟應該怎樣評價
王朴曾為周世宗制定統一天下的措施:先南後北,先滅南唐、南漢,次取巴蜀,再次幽雲,最後北漢。然而,世宗並沒有完全依此行事,而是在攻取後蜀,奪取秦、鳳、成、階四州和南唐的江北十四州後,直接矛頭轉向遼朝,無奈在收復瀛、莫等州和瓦橋等三關地,即將乘勝攻打幽州時病逝。
在汪槐齡所寫的《柴榮與宋初政治》一文中,充分肯定了世宗的策略,“能比較實事求是地根據敵我雙方的實際情況處理問題。”後蜀最為腐敗,民怨氣沸騰,於是最先攻取;在三征南唐使其臣服,不再具有南方威脅後,不戀戰果斷揮師北上;乘著遼朝內部矛盾尖銳,“睡王”當政時奪回幽雲地區;至於北漢,不過彈丸之地仰仗遼朝不以為患。歷史的事實告訴我們,他的策略取得了一定成效,著實收復了二州三關,無奈英年早逝,幽雲地區的收復終究只能留給後人。
對於周世宗的評價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們應該承認他不是一個完美的人,著實有過類似屠城一般的過錯,但柴榮的功勞更不應該被我們所忘記。正是他的奔波操勞才能使得後周強盛,並且完成了一部分的統一,趙匡胤也正是由於繼承了這樣的一個後周,才能在短時間內較順利的建立宋朝,進而一步實現局部統一。可惜歷史沒有如果,不然華夏大地中國歷史又將會是怎樣一番風貌啊。
❻ 新疆王盛世才為何不算是民族英雄,至少他統治期間使得新疆那個民族問題復雜之地沒有像外蒙一樣脫離中國
客觀上講,他對新疆的統治使得新疆在十二年的時間里免於成為第二個外蒙,最終將新疆完整的交還給中國。這是歷史事實。應該講他對中華民族是有功的。
但從主觀上講,他沒讓覬覦新疆的蘇聯吞並新疆,也沒讓陰謀把新疆從中國分裂出去的冬禿分子得逞,是為了建立自己的獨立王國。是為了自己的個人利益而非為了民族大義。
因此我認為他和抬棺入疆的左宗棠比,他夠不上民族英雄。但我不否認他最終將新疆完整的交還給中國的歷史功績。
❼ 公正的眼光看待歷史,如何正確評價歷史事件
正確評價歷史事件要做到運用唯物主義歷史觀辯證分析,從古代的角度看古代歷史,要有邏輯思維。
1,運用唯物主義歷史觀辯證分析。沒有哲學思想的評價歷史那等於沒看書一樣,要有唯物主義,不是你說什麼就什麼,要不然變成唯心主義。所以要根據唯物主義歷史觀,客觀全面的分析歷史,不要有偏見和極端思想。
2,從古代的角度看古代歷史。而不是現在的發展眼光看古代歷史,古代殺人和現代殺人的性質和制度不一樣,沒有可比性,不能現代的法律道德價值觀來衡量古代歷史。古代沒有手機,現代有,這樣不可能對比的,看看那些狗血劇,穿越劇,不符合歷史。
3,要有邏輯思維。用歷史來論證事件,用邏輯思維的思考問題,而不是偏見、討厭這個朝代就失去了理智,使勁的抹黑一個歷史朝代,所以你的偏見和極端思想影響你的歷史判斷能力,這樣永遠找不到歷史的真相。
(7)歷史如何評價盛世才擴展閱讀
唯物主義歷史觀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唯一科學的歷史觀。唯物主義歷史觀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又能動地反作用於社會存在;指出社會歷史是客觀的合乎規律的辯證發展過程,社會基本矛盾是一切社會發展的動力,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初源泉;在階級社會,階級斗爭是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人民群眾是推動歷史發展的主要力量。
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創立打破了唯心主義在社會歷史領域中一統天下的局面,是歷史觀的偉大變革。
❽ 新疆王盛世才這個人怎麼樣呢
民國年間,但凡能給自己一個帶王字的綽號,雖說是軍閥,往往手段了得。可是這些人也往往為人所忌,下場多不怎麼好。
東北王張作霖被炸身亡,貴州王王家烈被蔣介石圍剿的時候順路解決,雲南王龍雲抗戰一結束,就被杜聿明兵圍行營主任府。
郭松齡、李根源算是盛世才最初遇到的貴人。郭松齡很欣賞盛世才,不僅把自己的義女許配給他——為此,盛世才與發妻離婚,還出錢送他去日本留學。不過遺憾的是,郭與張大帥翻臉,兵敗身亡,張作霖就斷了盛世才的學費,全靠他手腕靈活,又從馮玉祥、孫傳芳等大佬那邊拐來了一筆錢,繼續學習。
1927年,盛世才回國,到國民革命軍任職。要說,升遷其實也並不算慢。但以盛世才對自己的期許,這樣隨人俯仰按部就班實在無法忍耐。他決心另謀出路,而且他認為蔣介石“感情用事”、“度量狹小”,用人“分南北界限”,“決全國之首領”。
❾ 我們該怎樣客觀評價蔣介石這個人物
蔣介石對中華民族的七大貢獻
1,最大的功績是在清末軍閥割據的亂世中,領導兩次北伐,統一了亂世中的中國。 在這里有個前提,那就是當時中國的混亂程度在中國史上是罕見的。兩次北伐其實都是極為成功的,從北伐後的結果就能看到--中國的軍閥數量大大減少,混亂程度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基本實現了統一。蔣介石的軍事才能確實不如毛 澤 東,但對付其他的軍閥還是沒有什麼問題的。這就相對使得民族凝聚力大大增強了,提升了中國在國際社會的地位。
2,在中國推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經濟政策,富國強民,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蔣介石承繼的" 爛攤子"並不比1949年好到哪裡。毛、周沒有陳年舊債,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卻承擔歷屆北京政府累積的六億六千七百萬美元債。
而且當時中國只是表面上的統一,南京政府控 制的國家資源極其有限,而且必須將其大量花費在"統一政令,統一軍令"的"軍閥戰爭"之中。蔣介石進行國民經濟建設運動,推行「法幣政策」,自1935 年底發行法幣,建立公債債券的威信,同時積極清償外債。到抗戰前夕,已經償還百分之九十外債。中國債券在倫敦市場節節上揚,價格超過日本的債券,這是李 登 輝政權以及其他派系所不願面對的史實。法幣本來是為了對付英、日、美貨幣在大蕭條期間相繼貶值,以及美國以高價搶購中國百姓白銀等等事件的武器,威信建立以後,行使地方鈔票的省份也紛紛改用法幣。這也為8年抗戰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法幣制度是中 日戰 爭的充要條件,迅速發展的法幣構成中國統一的基礎,沒有法幣,抗戰軍費便無由籌措。
3,大力推廣文化教育事業,北大,清華,西南聯大等學術活動十分活躍。 尤為值得回味的是,在抗 日 戰 爭 爆發以後,蔣介石政府首先考慮的是保護學校和教育事業不致中斷,幫助面臨日 寇侵 略城市的學校南遷。在日寇轟炸重慶時,當局的首要任務,便是及時疏散中小學師生。早年他擔任黃埔軍校校長,為建立革 命軍隊,培養軍事骨幹力量做了一定工作。
4,在內憂外患,極度艱難的情況下,穩固了邊疆,鞏固了中 央政 府的統治,避免了國家分裂。 當時的東北內外 蒙古新疆西藏,均有外國背景。蔣介石加強對蒙古西藏地方的治理,國 民政 府於1929年設立蒙/藏委員會,主管蒙/藏等少數民族地區行政事務。
1938年9月24日,頒布喇/嘛轉世辦法計13條,明確規定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哲/木尊丹/巴呼圖/克圖暨各處向來轉世之呼圖/克圖、諾/門汗、班/第達等圓寂後,應報由該管地方最高 行 政機關轉報蒙/藏委員會備案;轉世靈/童訪獲後,報由該管地方最高行政機關轉報蒙藏委員會查核分別掣簽等等。1928年國民政府把四川的西部和西藏東面的康部, 建立為一新省, 名西康省。1928年9月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第153次會議決議,9月17日發布命令,將寧夏、青海分別建為行省。1929年1月,青海正式建省,以西寧為省會。其中尤以青海建省意義最大,向南配合西康省影響西藏局勢,向西可前進新疆。蘇德戰爭爆發後,蔣介石派軍入疆,架空盛世才,新疆終於重回中國懷抱。
5,以中華民族領 袖的身份領導中國人民與日本侵略者進行殊死斗爭,並派四十餘萬遠征軍兩次入緬作戰,為緬甸獨 立解 放及世界反法 西 斯戰爭作出了巨大貢獻。 抗 日 爭我就不多說了,蔣介石曾對向他傳達與日和談的孔祥熙這樣批示:說以後如果再有人利用「汪 逆 偽組織」來勸我跟日本人談判,怎麼辦?前面五個字,以漢 奸論罪。下面還有更厲害的三個字,殺無赦!!毛 澤 東在1938年的CPC六 屆 六 中全會上有個講話,毛說:「假如沒有國 民 黨政策的轉變,要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不可能的。」他說,蔣是「民族領袖」,「最高統帥」,說國民黨前後有兩個偉大的領袖,第一個是孫中山,第二個呢?就是蔣介石。只是後來國共斗爭,這些就沒人提了。本人在此再次重申,蔣介石領導的國民政府軍才是抗戰的主要力量,牽制日軍70%的兵力,消滅了大量的日軍。這為中國的民族獨立做出了巨大貢獻。出兵緬甸,在維護中國利益的同時,贏得了良好的國際聲譽,為我國在二戰後的大國地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6,廢除了晚清所簽署的一系列的不 平 等條 約,收回了東北、台灣及澎湖列島的主權,以一積弱之國而成為世界反法 西 斯四大領袖國之一,1946年聯合國成立後中國成了五常之一,爭得了舉世公認的榮耀。開羅宣言這一收回主權和領土的協議就是蔣介石政府在國際社會極力斡旋的成果。
7,蔣介石一生都堅定地維護中國領土的統一和完整,後來雖然是退守台灣,但他始終把台灣當成中國的一部分,盡管要把台灣作為反攻大陸的基地,但與李 登 輝、陳 水 扁賣 國 賊,欺宗忘祖之流不可同日而語的。 在越南印度侵害中國主權時,還拍岸而起,大喝一聲:「娘希匹,大陸不出兵我出兵」,可見他骨子裡的愛國主義。也正是由於蔣介石的堅定的認為大陸和台灣是不可分割的中國整體,才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台灣更好的延續了中華民族的傳統,長久以來都未改變對自身是中國一部分的認識。這樣也利於今後祖國統一大業的順利進行!!
壞處就不用多說了,大家都知道.這里簡單提下
1.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使得中國淪喪大量國土
2.殺害民主人士
3.任人為親,導致國家敗壞
4.准許英美艦隊在中國江河上游弋
5.挑起二次國共內戰(這可以說是最受詬病的)
6.雖然不是他的錯,但是富四大家族而貧天下也和他有關.(參考蔣經國上海打老虎一事)
7.軍事才能弱,但是卻喜歡指手畫腳.
大概也就這么多吧
毀譽參半的人物............
❿ 盛世才在共產黨人幫助下,提出的具有進步意義的六大政策是什麼
反帝、親蘇、和平、清廉、建設、民平。
六大政策,盛世才統治新疆前期提出的政治綱領。即反帝、親蘇、和平、清廉、建設、民平(民族平等)。是在蘇聯、中國共產黨人的影響及幫助下,在新疆各族人民長期斗爭下,於1934年至1936年逐步制定的。
據盛世才解釋,它是以科學的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根據世界現狀、中國情勢和新疆的實際情況提出的。其中「反帝」政策是針對國民黨政府對帝國主義的屈辱退讓對而提出的是內政方針;親蘇既是對內政策,又是對外政策。
六大政策在當時具有一定的民主主義性質,對發展新疆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曾起過一定的積極作用。抗戰爆發後,一度成為中國共產黨人與盛世才政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治基礎。1942年盛世才投靠國民黨後,即完全背棄六大政策。
盛世才(1892年或1895年或1896年或1897年-1970年), 字晉庸,原名振甲,又字德三,遼寧開原人。
歷任國民政府北伐司令部參謀本部科長、新疆省邊防督辦、新疆省政府主席兼中央軍校第九分校(新疆分校)上將主任和農林部長等職,中華民國陸軍上將,自1933年到1944年負責著新疆的軍事、政治,號稱「新疆王」,期間在蘇聯、國民黨等勢力間反復周旋。1949年後到台灣,1970年病故於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