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光孝寺的資料
光孝寺小資料
位於詩書北路,是嶺南地區年代古老、規模最大的一座佛教名剎,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光孝寺的歷史源遠流長。民諺說:「未有羊城,先有光孝。」寺址原是西漢初年南越王趙佗的玄孫趙建德故宅。寺名曾幾次更改,東晉隆安五年(401年)稱五園寺,唐代稱乾明法性寺,五代南漢時稱乾亨寺,北宋時稱萬壽禪寺,南宋時稱報恩廣孝寺,明憲宗成化十八年(1482年)賜「光孝寺」,才改名光孝寺。此後,歷代相傳,成為一方名勝。「光孝菩提」是宋代「羊城八景」之一。
光孝寺建築結構嚴謹,殿宇雄偉壯觀,特別是文物史跡眾多。如始建於東晉的大雄寶殿,南朝時達摩開鑿的洗缽泉,唐朝的瘞發塔、石經幢,南漢的千佛鐵塔,宋、明時期的六祖殿、卧佛殿,以及碑刻、佛像、河子樹、菩提樹等,都是珍貴的佛教遺跡遺物。這對於研究我國佛教史、廣東歷史,以及認識人民群眾的創造力量,具有重要的價值。1986年3月5日經國務院批准,該寺由宗教部門管理。
乘車:公交車人民北路站下,或乘地鐵一號線西門口站下。
電話:81087421
『貳』 廣州的歷史有多久
廣州簡稱穗,別稱羊城。位於廣東珠江三角洲北部,瀕臨南海,為西江、北江、東江三江匯合處,是中國南方最大城市。
廣州歷史悠久,周朝時,楚國派大臣來到這一"百越"人聚居的地方,"百越"歸服於楚時稱楚庭。周赧王時,在南海之濱築城,稱南武城。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派任囂率兵統一嶺南,設立南海都,廣州當時稱番禹。任囂任南海郡尉,築番禹城,俗稱"任囂城"。這是一座小城,在今廣州倉邊路舊倉巷一帶。漢初,趙倫接管南海郡,並吞附近地區,建立了南越國,自立為南越武王,其王朝歷經五世93年。趙倫以番禹為首邑,將番禹城向東西東、廣西省區大部,這是廣州名稱之始。唐為嶺南道治。五代梁貞明三年(917年),南海王劉襲在此稱帝,改元乾亨,國號大越。翌年改稱漢,史稱南漢,升廣州為興王府,作為都邑。三國至唐末五代時期,廣州城曾向南擴大,因臨近江邊,常為洪水所淹,南海王劉隱鑿禹山,取土墊高,拓展城垣,名為新南城。宋代為廣東東路治。明代為廣州府。1645年,朱聿鉤曾在廣州建立了為期44天的南明小王朝,改元紹武。清沿明治。1921年廣州市政廳成立,為廣州正式建市之始。宋代時廣州城垣修建多達十數次。北宋時先後修築了中、東、西三城。中城又稱子城,是以南漢舊城為基礎,東抵甘溪,西抵古西湖,南至大南路,北至越華路,周長2.5公里。東城以趙倫城東部舊址為基礎,西接子城,東至芳草街,北至豪賢路,南抵文明路。1071年增築西城,周長6.5公里余,規模最大。
明代廣州是當時嶺南地區政治、經濟中心,洪武和嘉靖年間,曾兩次擴建城牆。第一次擴建時,把宋代三城合而為一,稱老城,周長10.5公里。明後期,又在老城南增築新城,今萬福路、泰康路和一德路為新城的南界。清順治三年(1646年),在外城南面加築了較小的東西兩翼城。辛亥革命後開始拆除改作馬路,至1922年全部拆除,現僅殘留越秀山上五層樓附近一段城垣,供人觀瞻。
2000多年來,廣州一直是中國華南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遠在春秋戰國時期,廣州就是熱帶珍貴特產的集散地。著名的商品有珍珠、犀角、玳瑁、象牙等。豐富的自然資源為工商業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早在漢代,番禹的紡織、食品加工、陶瓷等工商業已經相當發達。兩晉南北朝時,由於北方人口再次大量南遷,又促進了這里的生產發展。東晉時"大開鼓鑄",使廣州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冶鐵業。南朝劉宋時生產出"薄如蟬翅"的葛布,一幅24米長的布,捲起來可裝入竹筒,被譽為"入筒細布"。唐宋時期,釀酒、治陶、冶煉等技術有了進一步發展。明清兩朝,廣州附近的佛山鎮是全國聞名的銅鐵冶煉中心,製造的鋼鐵器具,遠銷嶺北和海外。
廣州是中國古代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漢代時已經和海外一些國家有了貿易往來。在廣州象崗發現的南越文王帝陵墓,出土銀盒以及瑪瑙、水晶等多種質料的珠飾,有的是中亞或南亞的舶來品。梁朝時,每年來到廣州的各國商船有10多批。唐代,廣州成為世界著名的港口,對外貿易范圍擴大到南太平洋和印度洋區域諸國。為了加強對外貿易的管理,在這里設置了中國最早的外貿機構和海關"市舶使",總管對外貿易。另外還有"蕃坊",供外國商人居住。外國到廣州的船,帆飄如雲;僑居廣州的外商(主要是阿拉伯人)數以萬計,最盛時達10萬以上。他們信仰伊斯蘭教,所以在蕃坊修建了伊斯蘭教寺--懷聖寺。從五代到北宋,廣州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商業城市和通商口岸,貿易額佔全國98%以上。
在中國近代和現代革命史上,廣州有著重要的地位。1841年英軍侵略廣州期間,廣州郊區103鄉的人民自動組織起來,在三元里一帶給英國侵略軍以有力的打擊。辛亥革命前夕,孫中山等人曾以廣州為基地,多次舉行武裝起義,為推翻帝制、創建民主共和國進行了不懈的斗爭。1911年4月27日廣州起義(又稱黃花崗起義),為辛亥革命吹響了前奏。1917年孫中山在廣州組織護法軍政府,當選為海陸軍大元帥,誓師北伐。
1921年孫中山在廣州就任非常大總統,再揭護法旗幟。1923年6月在廣州召開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確立了統一戰線政策。1924年中國國民黨在廣州舉行了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確定"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革命政策,開創了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新局面。1925年6月19日,香港中國工人和廣州洋務工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廣州舉行了震撼中外的省港大罷工。1927年12月11日,中國共產黨在這里舉行廣州起義,建立了"廣州蘇維埃政府",開辟了廣州革命斗爭的新階段。
廣州是一座亞熱帶風光的美麗城市,四時花開,景色宜人。著名的風景區白雲山,層巒疊蟑,草木蔥寵。山上有斗山亭、能仁寺、明珠樓、水月閣、黃婆洞等勝跡和"白雲松濤"、"白雲曉望"等勝景。市區的越秀山已辟為風景秀麗的越秀公園,攀至山頂的中山紀念碑可俯瞰廣州市全貌。山巔的鎮海樓建於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紅垣重閣,古樸凝重。還有五羊石像、海員亭等多處游覽點。
位於市區的光孝寺,是廣東最古老的建築之一。初為西漢越王趙建德的故宅。三國時吳國官員虞翻居此,虞死後,家人施宅作廟宇,名制止寺。唐儀鳳元年(676年),高僧慧能在寺戒壇前菩提樹下受戒,開闢佛教南宗,稱"禪宗六祖"。宋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改名光孝寺。寺內原有十二殿、六堂、鍾鼓樓等。現存主體建築有大雄寶殿、六祖殿、伽藍殿、天王殿、東西鐵塔、法幢等古跡,昔日雄偉規模依然可見。
佛教古寺六榕寺,建於梁大同三年(537年),是當時廣州刺史蕭裕為瘞藏梁武帝母舅從海外攜回之佛骨而建。寺內保存宋代鑄的禪宗六祖慧能銅像。還有清康熙二年(1663年)鑄的3尊巨型銅佛像,每尊高6米,重10噸。寺內蒼榕翠竹,繁茂交陰。
廣州的革命遺址遺跡眾多。著名的有三元里平英團遺址、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廣州公社舊址、黃埔軍校舊址等。
廣州歷史上是一個音樂戲劇之鄉,著名的有廣東音樂、粵劇、粵曲。廣東音樂是中國著名的大樂種之一,在世界樂壇上也有一定地位。傳統樂曲《雨打芭蕉)}、《柳搖金》等風格獨特,曲調優美。
廣東工藝美術有著悠久的歷史,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尤以"三雕、一彩、一綉"即"象牙雕刻、紅木雕刻、玉石雕刻、織金彩瓷、廣州刺綉",更為工精藝巧,聞名中外。
1982年國務院公布廣州古城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叄』 光孝寺的介紹
光孝寺是廣州現存最古的寺院。達摩祖師、六祖慧能大師都曾經住寺,在佛教中擁有崇高的地位,被稱之為南海第一禪林。
該寺原為南越王建德故居,三國時代,吳國騎都尉虞翻將它改為園林,稱虞苑,在此聚徒講授《易經》。虞翻死後家人捐出建寺,名「制止寺」。東晉隆安五年(401),廚賓國(今克什米爾)三藏法師曇摩耶舍來此翻譯佛經。劉宋文帝元嘉年間,梵僧求那跋陀羅大師來寺,創建戒壇,稱制止道場~梁天監元年(502),智葯三藏自西印度攜來菩提樹苗,種植在戒壇前。
普通八年(527),達摩初祖航海來華,初住寺中。
高宗儀鳳元年(676),禪宗六祖慧能與僧論風幡,在菩提樹下剃發,後建風幡堂、大鑒殿、內鑒殿。神龍元年(。705),西域般刺密帝三藏在此翻譯《首楞嚴經》十卷,宰相房融筆受。寶歷年問(825—826),建大悲幢。寺名屢改,或名王園寺、法性寺,南宋高宗紹興二十年(1150),稱報恩廣孝寺。至明憲宗成化二年(1466),始稱光孝寺。明紹武年問,為清兵所毀,康熙初年,原志禪師重興梵宇,規模空前,香火日盛,有12殿、6堂等雄偉建築,從此稱之為南海第一禪林。
光孝寺現存佛教文物眾多,珍貴的建築有:
華南特殊建築風格的六祖殿、建於南宋淳{右年間的大雄寶殿、南漢大寶六年(963)
龔澄樞鑄造的東西鐵塔、六祖瘞發塔等。至於大寶十年(967)南漢帝劉銥鑄造的東鐵塔,有四角七層,每層表面鑄有佛像、雲、天人、鳥等,手法頗為巧妙,現已遭破壞,今僅存羅漢、護法神、信士、供養人像等17尊,是我國現存唯一年代最古最完整的鐵塔,是較為珍貴的鑄造藝術精品。建於唐代的大悲幢石幢,是寺內現存最早且有年代可考的石刻經幢。
光孝寺現為廣東佛教協會、《廣東佛教》編輯部所在地,寺內還辦有佛學培訓班,法事興隆,香火日盛,為廣州叢林之首。
『肆』 光孝寺的歷史沿革
光孝寺始建於六朝陳武帝永定二年(公元558年),唐稱「隆興」,北宋稱「景德」,「天寧」、「萬壽」,南宋紹興七年(公元1137年)改稱「報恩光孝禪寺」。元末毀於兵燹,明洪武重建,嘉靖毀於火災,萬曆又重建,續後清康熙及光緒兩番增修,民國十四年亦曾維修,迄今已有一千四百三十餘年歷史。
光孝寺歷史悠久,在閩無與倫比,比之泉州開元寺(始建於686年)早百餘年,比鼓山湧泉寺(始建於780年)早二百餘年,其餘禪寺,則更在其後。據聞唐代,日本佛教真言宗創始人空海大師,在赴西安途中因海難滯留我省霞浦赤岸村,曾溯閩江北上,到此參拜。清順治皇帝拜光孝寺維琳和尚為師,封其為玉琳國師,他皈依法名行痴。光孝寺向為閩、浙、贛僧人求戒聖地,福建佛教法會,歷代都以此為戒壇。明代鼎盛時,曾聚集千計僧侶。直至1949年二月十九日觀音聖誕,還授最後一堂戒。而今在光孝寺受戒僧人,僑居美國、南洋、日本及香港傳播法音者,大有人在。
清康熙三年《重修光孝寺大殿碑》載:「光孝寺在郡治之南,距城二里許,隔岸塵囂,虹橋鎖斷,背獅峰而面雙水,極稱形勝,且寺基弘敞,曲徑重門,修廊廣殿,金容晃耀,祉樹青蔥,凡信心登禮者,疑梵釋放天之宮,從空而墜,不知人在人間也。」足見光孝寺古來就多麼令人神往。因此,被譽為福建佛教之發祥地,在福建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然而,事過境遷,滄桑更易,至民國末年光孝寺全然不是原來面目。全國解放前夕,歹徒乘時局變遷作惡,佛像搗光,僧侶星散,門壁殆盡,器用失毀,殿宇幸被當作糧庫,故屋架至今完好全在,修復可望。
『伍』 光孝寺的簡介
建甌光孝寺----八閩著名佛寺之一,原名「南山光孝寺」,位於建甌市城南約1公里處。鐵獅山麓,建溪之濱,是福建省一座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環境清幽,景緻雅奇,名聞中外的十方大叢林的古剎大寺,是游覽、謨拜聖地。
『陸』 光孝寺的歷史有多長
有四個光孝寺。
分別是:廣州光孝寺
泰州光孝寺
莆田光孝寺
建甌光孝寺
『柒』 光孝寺的歷史
光孝寺是廣州市歷史最悠久、佔地面積最大的佛教寺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光孝寺坐落於光孝路,是廣州市四大叢林(光孝、六榕、華林、海幢)之一,其始建年代距今1700多年。
俗話說:「未有羊城,先有光孝」。該寺最初是西漢南越王趙佗之孫趙建德的府邸。三國時期吳國騎都尉虞翻因忠諫而觸怒吳王孫權被貶廣州,遂在此處修建住宅並講學,虞死後家人將其住宅捐施佛門改成為廟宇,取名「制止寺」。到了東晉,印度名僧曇摩耶舍來穗傳播佛教,在此修建了一座五間的大雄寶殿,改寺名為「王苑朝廷寺」,又叫「王園寺」。初唐時改名為「法性老」。南宋初年又改名為「報恩廣孝寺」,之後又將「廣」字改為「光」字,遂定名「報恩廣孝禪寺」,簡稱「光孝寺」,寺名一直沿用至今,算來有850多年的歷史了。
光孝寺的匾額「光孝禪寺」是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憲宗朱見深賜的。由於光孝寺建寺歷史悠久,又與禪、凈、律、密等佛教各宗派都有著密切的關系,故被尊為禪宗明庭而馳名中外,這正如天王殿舊楹聯所題寫的:「禪教遍寰中,茲為最初福地;祗園開嶺表,此是第一名山。」此非光孝寺莫屬!
除惠能、虞翻、鑒真、曇摩耶舍之外,歷史上曾有多位名僧人來此傳教譯經,因而光孝寺又是廣州地區和海外進行文化交流最早的地方。最早來此譯經的僧人是東晉時來華的古印度的曇摩耶舍;南朝劉宋永初元年(400年),印度梵僧求那跋陀羅又在此設戒壇,立道場,為僧徒傳律授戒;梁天監元年(502年),印度和尚智葯三藏來此講演經法,還把帶來的菩提樹植於寺內;梁普通八年(527年),菩提達摩攜帶釋迦的衣缽到達廣州,也曾在此傳授禪宗的學說;陳永定之年(557年),西印度增人波羅陀在寺內譯經40部;唐神龍元中(705年),西域僧人般刺密諦三藏於此譯《楞嚴經),相國房融並為之筆授。這一切都在中外文化交往史上留下可貴動人的篇章。
光孝寺作為嶺南第一間佛寺和嶺南佛教的傳播地,人們還常常懷念佛教的禪宗六祖惠能,因為他當年曾在這里作過著名的「風幡論辯」而名聲威震佛門,他在此削發,成為佛教禪宗南派的領袖,並因此使這座千年古剎有六祖殿、瘞發塔、風幡堂等而增色不少。
有關六祖惠能的故事
事情的起因似乎很簡單。當年,惠能因為聰明和智慧,從五祖弘忍那裡繼承了衣缽(袈裟),卻遭到了以神秀為首的師弟兄們的妒忌,而遭追殺。惠能一路南下,翻山越嶺,歷盡艱辛,回到新興故鄉後隱姓埋名,一晃16年過去了。直到唐高宗上元三年,惠能聽說廣州光孝寺來了大法師印宗,遂來到這里。676年有一天夜晚,印宗法師正在講經,惠能悄悄地進去恭聽。忽然吹來一陣大風,懸掛在大殿的佛幡被吹得左右搖動,弟子們議論紛紛。有的說:「幡是無情物、是風在動。」 有的說:「明明是幡動,這哪裡是風動?」一時間雙方各執一詞。惠能在旁邊聽著,覺雙方未能識自本心,便說:「不是風動,也非幡動,而是人的心在動。如果仁者的心不動,風也不動,幡也不動了。」在座的人一聽,無不感到震驚。印宗法師見惠能語出不凡,便邀請他入室詳細詢問。惠能這才將珍藏了16年的袈裟和聖缽出示,印完這才知道,原來他就是人們追尋了16年的六祖。那天是正月初八。
正月十五元宵節,印宗法師在光孝寺大雄寶殿後面的一棵菩提樹下,給惠能削發受戒,在場的有當時國內的十大高僧。後來人們將惠能的頭發埋地處,蓋一塔,名叫「瘞發塔」。從此,惠能便成為佛教撣宗的六祖。即第六代的宗師,光孝寺因此而名揚天下。
惠能公開成為禪宗南派領袖之後,轉至韶關的南華寺開壇傳法36年。惠能認為,萬物皆是人內心的體現,只要內心向佛,就能去惡從善,見性成佛。如果照他這樣說,人人都有機會成佛了。這種「頓悟」的參禪方法和北宗的「漸悟」比起來,更容易為一般人所接受。所以南宗在南中國也越來越興盛,終於形成了臨濟、溈仰、曹洞、雲門、法眼宗五家,並對日本、朝鮮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古建築及其特點
光孝寺內,庭園廣闊,古木參天,殿宇棋布,文物眾多。在這里我們不僅可以從中了解到中國古代佛教文化的發展歷史,還可以領略中國古代建築的藝術風采。
寺內至今保存的建築、歷史遺跡及文物主要有:始建於東晉的大雄寶殿;南朝時達摩和尚在此開鑿的洗缽泉;唐朝建造的瘞發塔和經石幢;南漢時的千佛鐵塔;宋朝時期的六祖殿和伽藍殿;以及碑刻、佛像、訶子樹和菩提樹等佛家信物。
光孝寺是廣州最古老的佛教寺廟,它與潮州開元寺、韶關南華寺、肇慶鼎湖山的慶雲寺並稱廣東四大名寺。「初地」是指當年禪宗初祖達摩東渡到了廣州登岸的地方,即現在華林寺所在地,叫做「西來初地」。那麼「訶林」又指什麼呢?當年虞翻在此地種下了一片訶子樹林,因此光孝寺又叫做「訶林」。
光孝寺佔地3.1萬平方米。中軸線起由南往北的建築計有;山門、天王殿,主殿大雄寶殿,瘞發塔;其西有鼓樓、睡佛閣、西鐵塔;其東有洗缽泉、鍾樓、客堂、六祖殿、碑廊;再東有洗硯池、東鐵塔等。形成了一組頗具規模的古建築群。寺內的訶子樹和菩提樹,均是200年以上的古樹名木,綠葉婆娑,巨冠如傘,整個環境顯得十分開闊幽靜。
天王殿、鍾樓和鼓樓
天王殿中那位笑呵呵的佛像是朋友們熟悉的彌勒佛,它「笑口常開笑天下一切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世間一切難容之事」。彌勒佛的兩側是威風凜凜、手執法器、各司其職的四大天王,分別是手持利劍的南方增長天王,手握琵琶的東方持國天王,手執雨傘的北方多聞天王,手捏龍蛇的西方廣目天王,分別職「風」、「調」、「雨」、「順」之責, 合起來是一個成語「風調雨順」,寓意著人們美好的祝願「五穀豐登」、「國泰民安」。彌勒坐像的後面是佛教寺廟中的守護神韋馱。
天王殿後、大雄寶殿前的兩側,矗立著兩座建築:右邊的鍾樓和左邊的鼓樓。鍾樓安放著一口大鍾,樓下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薩。鼓樓的底層是伽藍殿;伽藍是佛教的護法神。由於他事跡動人,名氣甚大,以致佛教、道教乃至儒教都將他奉為偶像:佛教稱之為「伽藍神」;道教叫「關公」或「關聖帝君」;儒教尊之為「武聖人」。
大雄寶殿
大殿神龕上供奉的是華嚴三聖:中間的佛像高5米多,是世界教主釋迦牟尼如來佛,只見他結蜘跌坐,左手橫放在左腳上,右手舉起,曲指作環形,正在向眾生說法;侍立在他兩旁的是迦葉尊者和阿難尊者;在釋迦牟尼兩旁的兩位菩薩,左邊是文殊師利,又叫大願菩薩,右邊是普賢,又叫大行菩薩。這一佛兩菩薩三尊佛像合起來稱作「華嚴三聖」,與其它佛殿供奉三世佛(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三身佛(法身佛、應身佛、報身佛)和三方佛不同。而令人驚喜的是,1950年在大佛腹中竟發現有一批木雕羅漢像,經考證均是唐代木雕,這批珍貴木雕現已收藏在博物館內,成為難得的唐代文物精品。
睡佛殿
十多年前落成的睡佛殿在大雄寶殿的西側。殿內這尊睡佛採用緬甸白玉雕成,長4米,重6噸,刻的是釋跡牟尼的涅盤像。整座睡佛頭西面南,作側卧狀,體態自然,面部表情十分安祥。傳說當年釋迦牟尼為了傳播佛教,幾乎走遍了整個印度半島。80歲時,在拘屍那伽附近的娑羅對樹下入滅(圓寂)。後來所有的卧佛像都雕成了他圓寂時那樣的姿勢。
瘞發塔
瘞發塔為仿樓閣式的磚塔,八角七層,高7.8米,是當年六祖惠能削發受戒後埋藏頭發的地方。瘞發塔建於唐代,形制十分精緻。這類隋唐時期的古塔,是我省乃至全國至今保留的為數不多的珍貴文物之一,在廣東省僅存5座,除瘞塔外,還有潮陽靈山寺的大巔祖師塔、龍川縣佗城的正相塔、新會市龍興寺的石塔和玉台寺的鎮山寶塔。
風幡閣
瘞發塔的東面是風幡閣,由原來的睡佛閣與風幡堂合為一體而得名。睡佛格為唐代建築,原樓上供奉睡佛,下藏梵經。風幡堂亦唐代所建,是為紀念六祖在光孝寺的「風幡論辯」事跡而建的。明代重修時將兩樓合為一體。現風幡閣中有六祖、達摩的石刻像碑,一面刻有六祖像,另一面刻有達摩像,這是元代的碑刻。風幡閣牆壁上有兩幅彩畫:一幅是記載六現風幡論辯的事跡,一幅則記載達摩東渡的故事。達摩當年自古印度東渡來穗,在西來初地結庵居住(該質即現在的華林寺),再到光孝寺(訶林)住下講學,傳播佛教。光孝寺門內東邊的洗缽泉,相傳還是達摩洗缽的一口深井呢。
六祖堂
六祖堂在瘞發塔的旁邊,建於北宋真宗年間,是為紀念六祖惠能而修建。堂內有座六祖惠能的雕像,為近年所雕,神態安祥,表情中充滿了智慧。而在六祖堂前還有一隻大木魚,木魚為佛教法器之一,刳木為魚形,中鑿空洞,扣之作聲,魚頭是朝外的。按佛寺里的規定,只有十方叢林才能將魚頭朝外,由此可見光孝寺地位之高。木魚是和尚們做法事誦經時撞擊用的法器。又因為魚日夜都不會合眼,所以專意用它來警醒眾僧,白天黑夜都不要忘記修行,才能「以至於道」。
東、西鐵塔
在大雄寶殿的東西兩側,還有兩座鐵塔,這是南漢國在廣州遺留下來的古跡。西鐵塔建於南漢大寶六年(963年)清末時塔殿倒塌壓壞四層,現剩下三層。東鐵塔是南漢大寶十年(967年)建造的,高7.69米,共七層。這座塔的基座上有盤龍圖案和蓮花寶塔,鑄造得十分精細,這可算是國內目前發現的最大、最古老、最完整的鐵塔了。據史書記載,在清代乾隆年間,這座鐵塔上還曾有過千隻貼金的小佛像,所以它又叫「塗金千佛鐵塔」,可見當年這座佛塔是何等的金碧輝煌!
『捌』 光孝寺有多少年歷史了﹖
距今1700多年.
光孝寺是廣州市歷史最悠久、佔地面積最大的佛教寺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光孝寺坐落於光孝路,是廣州市五大叢林(光孝、六榕、華林、海幢、大佛寺)之一,其始建年代距今1700多年.
『玖』 廣州光孝寺的放生池有多少年歷史如題 謝謝了
132
『拾』 廣州有多久歷史
2110多年吧
我記得我小學三年級或者四年級的時候慶祝過廣州2100年,距離現在大概是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