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中國共產黨成立是歷史的必然選擇
中國共產黨成立是歷史的必然選擇的原因是:
1、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為黨的誕生提供了思想基礎
五四運動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主流,學習和研究馬克思主義的團體紛紛建立。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是在同各種錯誤思潮斗爭中實現的,不斷擴大和鞏固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陣地,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開辟了道路。
2、中國工人階級的成長和工人運動的發展為黨的成立奠定了階級基礎
五四運動前夕,中國產業工人已達200萬人。五四運動中,他們開始登上政治舞台並發揮了巨大威力,實現了從自在階級向自為階級的轉變。五四運動以後,工人運動進一步發展,表明中國無產階級建立自己政黨條件日趨成熟。
3、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黨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幹部上的准備
五四運動後,一批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深入工人群眾中傳播馬克思主義。從1920年起,他們開始著手建黨活動。在中國最早籌建無產階級政黨的是陳獨秀和李大釗。1920年8月中國第一個共產黨小組在上海成立。各地共產主義小組的建立,為成立中國共產黨奠定了基礎。
4、列寧領導的共產國際從各方面給予的實際幫助,從外部推動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1)如何理解歷史選擇了中國共產黨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條件
1、思想基礎
十月革命勝利後,一批先進分子「以俄為師」,開始接受馬克思列寧主義,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
2、階級基礎
工人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
3、組織基礎
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組織基礎。第一個早期共產黨組織是陳獨秀在上海建立的。
4、外部條件
共產國際的幫助。
㈡ 如何理解歷史和人民所作出的四個選擇的歷史必然性
在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壯闊進程中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選擇了改革開放。正是由於這「四個選擇」實現了中國社會的三次歷史性轉變產生了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兩大理論成果。
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在20世紀的成立,被稱為「開天闢地的大事變」。95年波瀾壯闊的歷史,是我們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艱苦奮斗、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光輝歷史。這部史詩,記載著中國共產黨不懈的奮斗和探索,訴說著中國共產黨為人民利益作出的犧牲和貢獻。
歷史和人民選擇了馬克思主義,解決了中國革命和建設指導思想的問題。中國共產黨所以能夠始終保持其先進性,最根本的是因為她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它的精髓是實事求是,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觀點和方法。
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以後,中國人民就在與眾多思想和理論的比較中認識到,這是能夠指導中國發展進步的科學理論。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中,之所以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堅信馬克思主義,就是因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
歷史和人民選擇了社會主義。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是歷史總趨勢。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指出:「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這是馬克思恩格斯運用唯物史觀分析資本主義發展規律得出的科學結論。《共產黨宣言》發表後,席捲歐洲的1848年革命爆發。
馬克思恩格斯極為關注這場斗爭,認為這是可能為社會主義革命掃清道路和准備基礎的革命。然而,無產階級革命在歐洲並沒有很快發生。
馬克思恩格斯對此作了反思,認為「在這種普遍繁榮的情況下,即在資產階級社會的生產力正以在整個資產階級關系范圍內所能達到的速度蓬勃發展的時候,也就談不到什麼真正的革命。
中國成立之初,中國共產黨取得了多方面的執政成就:
政治上,建立了各級人民民主政權。從新中國成立初新政權的建立過程看,新政權的建立一般經過三個步驟,先是建立軍事管制委員會,安定新解放地區的局勢。
第二步,協商產生臨時性政權;第三步,召開各界人民代表會議,選舉產生正式的政權。政權的參與者來自方方面面,受到人民群眾發自內心的擁護和支持。
經濟上,恢復了被多年戰亂破壞的國民經濟。1949年國民黨逃往台灣時,帶走了大陸多年積累的黃金、白銀、外匯和重要文物,留給共產黨的完全是一副爛攤子。有人等著看共產黨的笑話。這嚴重低估了共產黨人的能力。
我們黨內不光有經濟行家,更重要的是能用正確的政策調動各方面群眾的積極性。對農民,實行了土地制度改革,使三億多農民分得了七億畝土地;對工人,通過沒收官僚資本建立起國營經濟,使他們感到政治和經濟上都得到了解放。
對民族工商業者,不光不沒收他們的資產,反而還通過加工訂貨等方式幫助他們恢復和發展生產。這些辦法,使國民經濟到1952年底就恢復到舊中國的最高水平,還迅速解決了國民黨留下的嚴重通貨膨脹問題。
外交上,盪滌了帝國主義的污泥濁水。新中國建立前夕,黨中央還在西柏坡的時候,毛澤東就提出了新中國的外交方針。其中一條是「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
國防上,打贏了抗美援朝戰爭。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為首的所謂「聯合國軍」武裝干預,戰火迅速燒到中朝邊境,嚴重威脅到新中國的安全。美軍還進入台灣海峽,直接干涉中國內政。
從1953年到1956年,中國共產黨又領導人民實現對個體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建立了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為中國的進步和發展奠定了制度基礎。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保證了國家的經濟安全,能為黨的執政地位和社會主義制度提供堅實的經濟基礎。
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對於實現共同富裕有著重要作用,起碼使中國不會出現有的發展中國家的貧民窟現象。
改革開放使非公有制經濟得到很大發展,農村也全面實行家庭承包責任制,有人認為改革否定了當年的改造。這完全是誤解。當年改造建立起的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和農村土地集體所有的制度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改革是對原有基本制度的豐富和完善,絕不是要否定它。
新中國建立初期確立的基本政治制度也發揮著很大優勢。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能使來自各方面的人大代表表達自己的訴求,實現真正的當家作主。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能使中國政治有穩定性連續性,避免多黨制國家無法避免的政治惡斗,協商民主能更好地凝聚全社會的共識。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使少數民族群眾體會到各民族的平等和祖國大家庭的溫暖。
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前,中國共產黨還領導人民為建設國家做出巨大努力,建立了獨立、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打下了國家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基礎。
實現了「兩彈一星」等尖端科技的突破,奠定了中國真正的大國地位;中美關系接近導致整個西方世界同新中國關系改善,為後來的對外開放創造了前提條件;還培養了人才,積累了經驗,至今還在發揮重要作用。
㈢ 為什麼中國共產黨是人民的選擇,歷史的選擇
因為中國共產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鴉片戰爭後,中國人民經歷了戰亂頻仍、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難,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成為近代以來我國面臨的兩大歷史任務。
中國共產黨誕生在近代中國的特殊國情下,對兩大歷史任務有著最深的體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徹底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歷史,使中國真正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
(3)如何理解歷史選擇了中國共產黨擴展閱讀:
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今後一個時期,我們必將面對更多逆風逆水的外部環境,因此也必須做好應對一系列新的風險挑戰的准備。近百年歷史證明,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我們就能有力應對各種復雜局面和風險挑戰,就能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形成強大合力。
面對新的風險考驗,我們只有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道路不偏、旗幟不改、顏色不變,才能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未來將繼續證明這一選擇的正確性。
㈣ 論述歷史和人民為什麼要選擇中國共產黨
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是因為中國共產黨為中華民族作出了三個偉大歷史貢獻,具體如下:
1、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結束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在中國的統治,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從此,勞動人民成了新中國的主人。這是中國歷史上的偉大轉折點,標志著中國社會進入了新的時期。
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
2、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
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消滅一切剝削制度,推進了社會主義建設。
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極大地提高了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極大地促進了我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使廣大勞動人民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這是中國幾千年來階級關系最根本的變革:消滅了一切剝削制度,跨越式的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極大的促進了社會的和諧,推進了社會主義的建設;
3、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極大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
改革開放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30年來,我們黨的全部理論和全部實踐。
歸結起來就是創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麼是馬克思主義、怎樣對待馬克思主義,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
30年的歷史經驗歸結到一點,就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改革開放極大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性,極大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極大增強社會發展活力,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
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使中國趕上了時代,實現了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4)如何理解歷史選擇了中國共產黨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的偉大成就:
政治上,建立了各級人民民主政權。從新中國成立初新政權的建立過程看,新政權的建立一般經過三個步驟,先是建立軍事管制委員會,安定新解放地區的局勢。
第二步,協商產生臨時性政權;第三步,召開各界人民代表會議,選舉產生正式的政權。政權的參與者來自方方面面,受到人民群眾發自內心的擁護和支持。
經濟上,恢復了被多年戰亂破壞的國民經濟。1949年國民黨逃往台灣時,帶走了大陸多年積累的黃金、白銀、外匯和重要文物,留給共產黨的完全是一副爛攤子。
這嚴重低估了共產黨人的能力。我們黨內不光有經濟行家,更重要的是能用正確的政策調動各方面群眾的積極性。
對農民,實行了土地制度改革,使三億多農民分得了七億畝土地;對工人,通過沒收官僚資本建立起國營經濟,使他們感到政治和經濟上都得到了解放;對民族工商業者,不光不沒收他們的資產,反而還通過加工訂貨等方式幫助他們恢復和發展生產。
這些辦法,使國民經濟到1952年底就恢復到舊中國的最高水平,還迅速解決了國民黨留下的嚴重通貨膨脹問題。
外交上,盪滌了帝國主義的污泥濁水。新中國建立前夕,黨中央還在西柏坡的時候,毛澤東就提出了新中國的外交方針。其中一條是「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
他形象地把舊中國比作一間屋子,過去什麼人都進來踩上兩腳,藏污納垢,應該徹底打掃干凈,然後再請客。
所謂打掃,就是不承認舊中國簽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因為帝國主義侵略而失去的國家民族權益盡可能收回。在這之後,外國帝國主義曾經在中國享有的不正當權益盡數消除,曾經失去的國家主權和民族權益迅速回到中國人手中。
㈤ 結合中國近代史說一說為什麼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為著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沒有自己的特殊的利益。總書記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我們黨堅持歷史唯物主義,視人民為歷史進步的根本動力,把黨作為人民實現其根本利益的工具,把群眾路線作為黨的根本工作路線,始終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我們黨始終把保障人民的國家主人地位、實現人民根本利益作為制定方針政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黨與人民同心同德、水乳交融,黨和人民的血肉聯系是任何敵對勢力都無法離間的。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近現代史的必然選擇的作用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矢志不渝地踐行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在近百年革命、建設、改革的奮斗歷程,可謂荊棘遍布,遇到的艱難險阻是中外歷史上少有的,但我們黨事不避難敢擔當,永葆斗爭精神,審時度勢、科學決策,以「踏平坎坷成大道。
斗罷艱險又出發」的頑強意志,以「狹路相逢勇者勝」的大無畏革命精神去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作出了巨大犧牲,上百萬共產黨人甚至獻出了寶貴生命,譜寫了一曲曲驚天地泣鬼神的奮斗贊歌。
為了民族和人民的利益,我們黨勝不驕敗不餒,不斷追求新的更大目標,領導全國人民奪取了全國政權卻只視為「萬里長征邁出的第一步」,基本實現小康目標後又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目標。
黨的十九大把原定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時間提前15年,馬不停蹄、只爭朝夕地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不懈奮進,走完了發達國家用上百年甚至幾百年才走完的路。我們黨這種不畏艱險、不怕犧牲、永不懈怠的奮斗精神深深地感染了全國各族人民,全國各族人民由衷地把我們黨當作自己的「主心骨」。
㈥ 如何理解中國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
①中國民主革命的斗爭實踐證明,農民階級由於階級的局限性,不能成為革命的領導階級;中國資產階級由於其本身的軟弱性而導致革命的不徹底性,也不能擔負起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歷史責任。領導中國民主革命的重任歷史地落到了中國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肩上。②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新中國成立後,又領導各族人民取得了社會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在中國大陸消滅了剝削制度和剝削階級,建立了嶄新的社會主義制度。③可見,中國共產黨領導地位的確立,不是自封的,是由其自身條件決定的;是在長期艱苦卓絕的斗爭中形成的,是中國人民在歷史的進程中經過比較、鑒別做出的正確選擇。
摘自《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試用修訂本)思想政治(必修)三年級(全一冊)》第三課「我國的政黨和政黨制度」第一節「中國共產黨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第二框「中國共產黨領導地位的確立」
㈦ 如何理解歷史和人民是"怎樣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選擇了改革開放"
理解如下:
1、鴉片戰爭以來,我國先後經歷的反帝、反封建、反殖民運動有太平天國起義、百日維新(這個不算反帝)、甲午戰爭、義和團、五四運動、辛亥革命,中國共產黨誕生以來,又先後經歷了軍閥混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
2、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最終贏得了勝利,建立了新中國,國民黨退守台灣,這不是個人因素造成的,這是國內民眾的大氣候造成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是歷史和人民選擇了共產黨,而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就是馬克思主義。
3、這也驗證了中國需要馬列主義來指導,選擇社會主義道路和期間的改革開放,是用馬列主義武裝起來的共產黨順應了這個時代潮流,順應了人民需求。所以,我們有理由說,共產黨執政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
4、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的發展迅速,人民群眾的生活越來越好。
(7)如何理解歷史選擇了中國共產黨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存在的必然性:
1、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從根本上說,是由我國的國家性質和黨的性質決定的。
2、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始終保持現代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才能維護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團結,並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造穩定的社會環境;才能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搞好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㈧ 怎樣理解歷史選擇了中國共產黨
1911年10月中國爆發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國主義侵略進一步加深、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初步成長的基礎上發生的,它旨在推翻清朝的專制統治,挽救民族危亡,爭取國家的獨立、民主和富強。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言:「這不是陰謀,這是陽謀。中華民族錯過了很多機會,中華民族還有很多機會。」想必這就是我們今天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最深遠的重大意義。
回顧歷史是為了展望未來。此時此刻我們更加感到,如果沒有中國共產黨,要想把一個半殖民半封建的積弱積貧的國家建設成為一個文明、富強、民主、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是絕對辦不到的。歷史已經並將繼續證明,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才能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緊緊團結和依靠人民建設好自己的國家,才能抵禦各種風險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歷史為什麼要選擇中國共產黨?毛澤東同志在《全世界革命力量團結起來,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中指出:「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目就煥然一新了。」這個「新」字包含太多的東西,但歸根到底是四個方面:一是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有了一個全國統一的無產階級新型政黨。二是黨的成立使中國人民有了明確的奮斗目標。三是黨的成立就把開展工人運動作為中心任務。四是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有了新的前景,為中國革命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邁進指明了方向。
一路走來,中國共產黨人為何能夠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艱難險阻最終取得決定性的勝利?筆者看來,有這樣幾個方面的原因值得追問。
對中國幾千年輝煌歷史的深入研究。回首鴉片戰爭以後的中國,中國共產黨自覺承擔起領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爭、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使命,開創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開辟了正確道路。中國共產黨人改變了中國的命運,影響了世界歷史的進程。面對蘇東劇變、世界金融危機、嚴重自然災害等不利因素,中國共產黨都能及時作出一系列正確的決策和部署,化解風險,克服困難,確保了社會的長治久安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穩定提高。
對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深切透悟。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就把馬克思主義寫到自己的旗幟上。在探索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中,始終以思想理論建設為根本建設,堅決反對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絕對化和庸俗化,致力於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在堅持馬克思主義中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在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不斷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使黨的理論和實踐始終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
對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把握。黨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從中國共產黨誕生那天起,就始終堅持與人民群眾緊緊地站在一起。共產黨深知,人民是歷史的主人,是歷史的創造者。我們說,什麼時候堅持了群眾路線,黨的事業就發展,什麼時候背離了群眾路線,黨的事業就遭受挫折。善於聽取各方面意見,聯絡各方,團結各方,海納百川,是我們黨的高明之處。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言極是:「國家的統一,人民的團結,國內各民族的團結,這是我們的事業必定要勝利的基本保證。」
對自身前途命運的深謀遠慮。黨成立之時,只有7個共產主義小組、53名黨員。僅僅是民國初期中國政壇上100多個政黨中的一個。其不斷成長壯大,既來源於它始終不渝對先進的追求和保持的奮斗,更來源於把自身建設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法寶來珍視。居安思危,決不懈怠,與時俱進,不斷開拓,永葆黨的青春與活力,是黨在新形勢下深思熟慮之後作出的科學判斷。這既是自身建設的需要,也是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提出的具體要求。
歷史選擇了中國共產黨,但共產黨人必須更加清醒地認識到,要保持長期執政,就得不斷抓住新機遇,不斷創造新優勢,不斷開創新局面,不斷取得新成就,不斷贏得新勝利,這樣才能應對長期執政的考驗與挑戰,才能帶領全國人民建設好自己的國家,才能讓人民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才能最終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才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㈨ 中國共產黨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你怎麼理解這種說法
中國嘗試走日本的路發起了戊戌變法,嘗試走美國的路發動了辛亥革命,但都以失敗告終。最後中國共產黨贏得了人民的支持,走符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革命道路,取得了革命的勝利,所以說中國共產黨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