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曾氏歷史如何分顏曾孟孔

曾氏歷史如何分顏曾孟孔

發布時間:2022-04-27 21:03:15

① 孔孟曾顏四家是什麼關系

互為姻親關系,親戚關系。

孟子是孔子孫子子思的學生,孔子是孟子曾曾(孟子前4代)祖父孟武伯(魯國國相)的得意門生且為孫女婿。孔子祖父伯夏與孟武伯為是為益友,亦為兩姨兄弟。

孔子娶正妻未能生育,且早亡。妾(孟武伯之孫女、孟子之姑奶奶)生子孔鯉,鯉生伋(子思),伋乃孟子師。

顏徵——顏回之姑奶奶,孔子之母。曾子——孔子之妹之子,孔子為曾子(曾參)之舅舅。

(1)曾氏歷史如何分顏曾孟孔擴展閱讀

孔孟後人現在取名,正式訂出行輩是在明朝:明初朱元璋賜孔氏八個輩字:公、彥、承、弘、聞、貞、尚、胤,供起名用。後因洪武元年五十六代孔希學及洪武十七年五十七代孔訥先後襲封衍聖公。這樣就把「希」和「言」旁加上去為十個字,即:希、言、公、彥、承,弘、聞、貞、尚、胤(後清代為避帝諱,將弘改為宏,胤改為衍)。

明天啟年間,這十個字已不夠用,由六十五代衍聖公孔胤植(孔蔭植)奏准。後續二十個字即:「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 」,民國八年由七十六代衍聖公孔令貽又立二十個字咨請當時北洋政府核准公布。

亦即第八十六代至一百零五代。即「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到現在為止已知最小輩是「欽」字輩。因此,不少孔孟後人從名字上就能看出來輩分大小。

這並非是孔孟傳人一直使用的,而是在清乾隆九年(1744年),由禮部調查整理,報皇帝欽定作為孔孟後裔行輩的順序的。在此之前,孔子家譜非常繁蕪,這個取字方法比先前大大簡化,又經皇帝提倡,使得中國其他大家族譜系也開始效仿這種方法。

② 堂號為三省堂的曾姓輩分順序是怎麼排的孔孟曾顏是一家是怎麼回事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農歷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農歷二月十一]),字仲尼,亦稱孔丘,春秋時期魯國人.子名孔鯉,孫名孔伋.孔子弟子多達三千人,其中賢人72.著名的有顏回,子路,冉求,曾參,公西赤,公冶長等.

曾子(前505~前436),姓曾,名參,字子輿,十六歲拜孔子為師,是孔子的學生.孔子的孫子孔伋(字子思)師從曾子,而孟子則是子思的再傳弟子.

顏子(前521~前481年),名回,字子淵,亦稱顏淵,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又字子車、子居.孟子是子思的再傳弟子,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有「亞聖」之稱,與孔子並稱為「孔孟」.

簡單的說,1,顏子和曾子都是孔子的學生.

2,孟子是孔子的孫子孔伋(字子思)的再傳弟子.

3,孔伋是曾子的學生.

中國傳統上講,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所以有了孔孟顏曾是一家的說法。

③ 孔孟顏曾

中國孔、孟、曾、顏四姓通用輩字派譜 明初朱元璋御賜孔氏八個輩字:公、彥、承、弘、聞、貞、尚、胤,供起名用.後因洪武元年孔姓五十六代孫孔希學及洪武十七年五十七代孫孔訥先後襲封衍聖公,這樣就把「希」和「訥」的「言」旁加上去共為十個字,即:希、言、公、彥、承,弘、聞、貞、尚、胤(後清代為避帝諱,將「弘」改為「宏」,「胤」改為「衍」).明天啟年間,這十個字已不夠用,由六十五代衍聖公孔胤植奏准,後續二十個字,即:「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民國八年由七十六代衍聖公孔令貽又立二十個字,並咨請當時的北洋政府核准公布.亦即第八十六代至一百零五代.即「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到現在為止已知孔姓最小輩是「欽」字輩.清康熙年間,聖祖仁皇帝為孔、孟、顏、曾四姓御賜統一輩字,以致於使該四姓的輩份互相聯動,在全國得到統一.曾姓,御賜統一輩字源自曾參.曾參一生「盡傳孔子之道」,故世尊他為「宗聖」.曾譜稱為第一輩祖至曾國藩已經是第七十代了.湘鄉大界曾氏於康熙六十一年(公元 1722年)始修族譜時,從第六十三代起使用了聖祖仁皇帝御賜的三句十五字輩字:「宏聞貞尚衍,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重修大界曾氏族譜時,宣宗成皇帝續賜輩字二句十個字:「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民國元年,孫中山又為曾氏賜輩字四句二十個字:「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孔、孟、曾、顏四姓通用輩字派譜為:希言公彥承,宏聞貞尚衍; 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 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 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 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註:曾姓沒有第一派十個字中的前五個字.)

④ 孔孟顏曾合用家譜是怎麼一回事

所有的孔姓人都是孔子的後代,所有的孟姓人都是孟子的後代,所有的顏姓人都是顏子(顏淵)的後代,所有的曾姓人都是曾子的後代,所以,這四家只有一套家譜,因為他們本來只有一家
孔子家的家譜是皇帝頒布的,清朝皇帝給他們頒布的字輩還沒有用完,所以現在孔姓人全都是孔繁什麼,孔令什麼……

⑤ 曾國藩所修家譜輩分排名怎樣排

曾國藩所修家譜輩分排名如下:

曾氏全國統一名派字輩前 15 位為:宏、聞、貞、尚、衍、興、毓、傳、紀、廣、昭、憲、慶、繁、祥。曾國藩自己是傳字輩,派名曾傳豫。

曾國藩這個名字,據說是其恩師、滿清權貴家族穆章阿阿起的。通天家譜是指孔、孟、顏、曾四家統一使用的家譜。這四家的祖先都分別追溯到 孔丘 、 孟軻 、 顏回 、 曾參 ,此四人被稱作四聖 ,而這四家的家譜,所排的字輩——就是輩分命名所用的字——也完全是一樣的。使曾國藩真正偉大的,是曾國藩重新修訂和統一了曾氏家族的族譜,即歷史上所稱的通天家譜。在新文化運動和文革的沖擊下,傳統郡望世家都紛紛消失。而通天譜的存在,使曾國藩成為現代曾氏百年的始祖,並通過跟中國歷代名門望族的聯姻,發展成為現代中國第一大族。

更多關於修整家譜輩分的相關信息,推薦選擇百家有譜。百家有譜核心功能有家譜續修、族譜印刷、智慧宗祠、家族名錄、尋根問祖等功能服務。其互聯網家譜便於修改、續譜,互聯網家譜不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隨時上傳、隨時編輯、隨時修改,真正實現零距離溝通;更有個性化定製服務,多種版式供客戶選擇,自定義設置邊框等細節,內容上可自定義設置目錄等皆可進行私人定製,讓家譜傳承更有意義。【點擊報名獲取族譜報價】

⑥ 曾姓的輩分排名怎樣排

63代至67代(明建文2年賜):宏、聞、貞、尚、衍。
68代至77代(明崇禎元年定):興、毓、傳、紀、廣、昭、憲、慶、繁、祥。
78代至87代(清同治二年定):令、德、維、垂、佑、親、紹、念、顯、揚。
88代至97代(清同治九年賜):世、代、朝、廷、用、安、邦、治、國、賢。

太子巫

曾姓起源於姒姓。

黃帝的第25子叫昌意,昌意生顓頊,顓頊生鯀,鯀生禹。據說鯀的妻子因夢食薏苡而生禹,當時的舜帝就賜予禹姒姓。發明甑的曾人部落,是姒姓部落的一支。禹治水成功,舜將帝位禪讓給禹。禹的兒子啟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世襲王朝夏朝,國號夏後氏。

夏朝建都於陽城,即今河南禹州市。夏王少康封其次子曲烈為甑子爵,在甑(今山東臨沂市蘭陵縣向城鎮)建立鄫國。古代習慣以封地為姓,曲烈便從此姓鄫。實力並不強大的鄫國歷經夏、商、周,直到春秋,即公元前567年才被莒國所滅。懷著亡國之痛的太子巫出奔到鄰近的魯國。其後代用原國名「鄫」為氏,除去邑旁(阝),表示離開故城,不忘先祖,稱為「曾」。[4]

曾姓長久以來,一脈傳自禹的後裔太子巫,名副其實的4000年前是一家,故有「天下一曾無二曾」的說法。[2]

來源二:

少數民族曾姓。在京族、彝族、土家族、布依族、滿族、苗族、黎族中都有少量曾姓存在,但其絕大部分的父系是漢族。[2]

⑦ 請問:誰知道孔孟顏曾四大家族的輩分是怎麼排的

孔、孟、顏、曾四家統一使用通天家譜,後裔行輩五十字如下:

希言公彥承,宏聞貞尚衍,

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

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

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

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

孔、孟、顏、曾這四家的祖先分別追溯到儒家的孔子、孟軻、曾參、顏回四大聖賢。而這四家的家譜所排的字輩——就是輩分命名所用的字——也完全是一樣的。充分表現了民族崇尚文化,重視血統的精神。

(7)曾氏歷史如何分顏曾孟孔擴展閱讀:

孔孟後人取名正式訂出行輩,是從孔子第五十六代開始的。當時,明太祖朱元璋御賜孔姓八個輩字:公、彥、承、弘、聞、貞、尚、胤,供起名用。當時的「公」字輩是孔門第58代。

因為孔姓五十六代孫孔希學及五十七代孫孔訥也曾在明初先後襲封衍聖公,所以把他們兩個名字當中的「希」和「訥」的偏旁「言」也加上去,放在前面,共為十個字:即:希、言、公、彥、承,弘、聞、貞、尚、胤。(清代為避帝諱,將「弘」改為「宏」,「胤」改為「衍」)。

清聖祖康熙帝繼位後,極力推崇聖人儒家思想,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南巡山東曲阜,專程拜謁孔廟,御賜孔姓派字「希言公彥承,弘聞貞尚衍,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四句20字定輩序。因曾子、顏回和孟子都是孔子的嫡系弟子,還將孔子的思想發揚廣大。

為此,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清聖祖御准此三姓同用御賜派字。其中,孔姓從第 61派、 顏姓第 62派、曾姓第63派、孟姓從第64派啟用「宏」字輩。此後,孔、孟、顏、曾四姓統一輩字派譜,輩份互相聯動,全國得到統一。

⑧ 孔、孟、顏、曾排輩為何是一樣的,是誰規定的呢

孔姓、顏姓、曾姓、孟姓,這四個姓都是儒家學派的,可以稱為一家。儒家講求尊師重道,儒家學派以孝道為先,排序以入道為先,所以排序是孔、顏、曾、孟。原因很簡單:顏回和曾參是孔子的學生,顏回是曾參的師兄,曾參是孟軻的始祖。

孔姓、顏姓、曾姓、孟姓,這四姓近代發展最好的是曾姓,在學術上多有建樹。尤其是近代的曾國藩一支。毛澤東、蔣介石都非常欽敬曾國藩,蔣介石自認是曾氏的私淑弟子。1917年毛澤東曾表示:"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在延安,毛澤東還向一些幹部提議閱讀《曾文正公家書》。可以說曾國藩是個極其有著大智慧的人物。

⑨ 曾氏字輩排行

1、四川宜賓:成仕永遠景,思彥祖宗智朝廷。學仁存義萬長齡,從本德政必顯達,定逢賢良繼高明,日元維榮集學紹登鵬舉

2、四川合江:文友仲大孝,萬時紹應興。夢汝如天傑,惟宗祖必榮。思承昌盛嗣,元開廷懋月

3、四川成都青白江:泰延文仲德,承仕和伯盛。紋才宗景思,敬汝廷朝國。國正添新順,家和祖德昭。孝義能為保,詩書可作調。聖世儒珍重,永有仕名標

4、廣西玉林:賢才輔佐邦基茂,道德光昌宗祖榮

5、福建平和:子宗垂令緒,宏聞貞尚衍,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開成規兆瑞,恆奕善綿礽,令德維綏祐,欽紹念顯揚,鼎新開國運,光復振家聲

6、湖南宜章平和:汝玉子壬必福永當大萬承繼世修德

(9)曾氏歷史如何分顏曾孟孔擴展閱讀:

曾氏遷徙分布:

進入魏晉南北朝時期,連年戰亂頻仍,社會始終處於動盪之中,加之西晉末年「永嘉之亂」,中原士族大舉南遷,所以曾姓在此期間也大量進入南方諸省,其一支徙居於會稽(今浙江省紹興),尚有幾支分別遷居蜀郡(治今四川省成都)、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吳郡(治今江蘇省蘇州);

河內(今河南省沁陽)、南陽(今屬河南省)、江夏(今湖北省鄂城)、襄陽(今屬湖北省)等地。從而在唐朝之前就已形成曾姓遍布中國,名人不斷涌現,家族勢力日漸壯大的局面,逐漸成為中國著名的大姓之一。

盛唐時期,社會安定,宗族發展速度加快,擴張、播遷亦為時尚。唐末,曾姓有入遷福建者。至宋末,由於戰亂,外族入侵,曾姓又幾度遷移。元明清時期,曾姓已播遷於各地。

閱讀全文

與曾氏歷史如何分顏曾孟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3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