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日本與德國,對待戰爭歷史的態度為什麼如此不同
戰後清算不同`民族推動力也不同`美國當時態度也有區別`周邊地區的情況也不同
1、戰後清算德國比日本徹底`日本甚至有戰犯後來當首相的`有些戰犯因為美國有利用就逃脫了審判`比如731部隊的某些人
2、民族性格上差異造成民族內部對清算態度不同`所以自我認識清算的推動力也不同`日本還保留了天皇未審判`這樣對日本認識有很大影響
3、美國當時對德國清算態度保持較大壓力`而對日本為了保證其佔領日本及對當時冷戰即將開始的需要`未盡全力`所以保留了天皇`審判戰犯也不得力`
4、周邊地區情況有異`歐洲對德國保持一定的警惕和壓力`使德國即使現在國內右翼納粹勢力也不能相對公開橫行`而日本戰後由於美國需求`中國朝鮮東南亞等國受各種情況制衡`對日本影響力各有不同`
② 針對德、日對待二戰歷史的不同態度,談談你的看法!!
我就不說教科書式的答案,只說一點我認為正確的理由。
德國和日本兩國對戰後態度的不同,很大程度上源於由其國民性所導致的對戰爭的認識所言。
在德國人看來,二戰的爆發是由於希特勒迷惑德國民眾,所以戰爭最大和最主要責任在於納粹政府,因此在戰後一直都有對納粹主義的批判,因此德國人可以說擔負起戰後的賠償責任之外,還一直進行反思。
然在日本人看來,戰爭不是東條英機的責任,不是山本五十六的責任,也不是天皇的責任,而是全部日本國民的責任。在日本人看來一個賣味鱛湯的老太婆對戰爭的責任並不比東條英機要少。所以他們會認為不應該僅僅由甲級戰犯來承擔戰爭的責任,他們不是要「開脫罪責」,這是他們的思維方式使然。而且日本人從來認為自己已經為戰爭付出了代價了,從太平洋上陣亡的人、長崎廣島死於原子彈的人,還有戰後對被侵略國家的賠償(此個我國官方已放棄賠償,但民間依然有索賠權利)等等。年輕一代已經認為,當年的戰爭和他們是沒有關系的。
在此我順帶評價一下我們的媒體,刻意煽動民族矛盾轉移國內矛盾,將中日之間的一些正常利益博弈添油加醋的誇大,對日本現存的軍國主義現象刻意誇大和渲染。尤其是央視作為中央媒體簡直是為虎作倀!
③ 對比以上材料,簡述德日兩國對待戰爭歷史問題的態度有何不同
態度:德國正視歷史,反思歷史;日本歪曲歷史,否認侵略戰爭。
影響:德國獲得歐洲各國認可,贏得尊重,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日本的做法傷害了亞洲人民的感情,遭到亞洲各國的譴責,為日本的發展埋下隱患。
④ 德國和日本對二戰的不同歷史態度評析
日本和德國都有野心,都想成為本地區的主導力量,但是兩國所處的國際環境不同,造成了兩國對待二戰歷史問題態度上的不同。德國雖然不大,但在小國林立的歐洲德國就是大國,德國通過歐盟的形式坐上了歐洲的頭把交椅,成為歐洲地區的主導力量,其一舉一動都對歐洲經濟有重大影響,德國的野心通過很和平的方式實現了。相比之下的日本鄰國只有中朝韓俄四國,中俄都是大國,誰都不會任二流國家日本的擺布,日本想在該地區用和平方式發揮主導力量根本不可能,如果想實現野心只能走軍國主義的老路,這樣自然不會認為二戰自己做的是錯的。
⑤ 日本和德國為什麼對待歷史問題態度迥異
根本原因在於日本有天皇。
德國可以在國內搞宣傳,讓百姓都面對歷史真相,在真相面前自然就會真心悔過。
日本則不同,真相意味著天皇錯了,天皇有罪。這是在日本不可想像的!
日本的天皇,不僅僅是國家的象徵,而且在日本人心目中是有宗教地位的。日本國內最大的宗教叫「神道教」,教主(或者說供奉的神)就是天皇本人。所以對天皇地位產生威脅的歷史真相,就只能隱瞞,不敢對民眾講。
其實我們中國也一樣,毛也有類似宗教式的精神地位,他不能有錯,不能有罪,所以關於他的很多事都不宣傳,很多罪孽都刻意隱瞞。
我們也竄改教科書,我們也隱瞞歷史真相。
我們也有很多話不讓說(看看老畢)。
這和日本的原因是一樣的。
或者說,這是東亞所有受儒家文化影響的民族共通的毛病。
⑥ 針對德、日對待二戰歷史的不同態度,談談你的看法!/
首先,較之日本,戰後德國法西斯主義受到了比較徹底的清算。反法西斯同盟徹底摧毀了納粹德國的軍事、政治、司法等體系,這是德國能夠徹底否定納粹、完全認罪的基礎。
二戰結束後,盟國吸取了一戰之後未能鏟除德國軍國主義禍根使之死灰復燃的歷史教訓,主張對德國進行徹底的「非納粹化」改造。不僅解除了德國的武裝,對戰犯進行了嚴厲的制裁,改造了國家機器,而且還制定了相關的法律,禁止宣傳納粹思想。有個統計:戰後盟軍起訴德國戰犯7萬人,其中3.6萬人被定罪,對大批所謂脅從者則予以解職。其結果是,「第三帝國」的高官全部被清除出了軍隊和政府部門。
德國一家報刊最近有一篇分析說:戰後,德國和日本的情況在很多方面都十分相似:二者都是戰敗國,都被戰爭打得一敗塗地,後來都被異國佔領,又都在一片瓦礫中重建了自己的國家,並創造出經濟奇跡。但是有一點,德國與日本有明顯區別:德國建立了一個嶄新的共和國。而在日本,美國出於其在亞洲利益的需要,保留了日本最高的國家代表——天皇,也容忍了不少有歷史污點的日本政客重登政治舞台。美國當年的實用主義態度是造成今天日本在對待「歷史問題」上麻煩甚多的一個重要因素。
再者,德國政治領導人在解決歷史問題上具有遠見卓識。戰後,德國領導人認真地吸取了歷史教訓。他們認識到,數百年來,德國與鄰國之間發生的戰爭帶來的只有災難。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不僅造成別國數千萬人的犧牲,而且也使德意志民族遭受了滅頂之災。
⑦ 日本與德國對待歷史的態度反映了什麼問題
說明德國的國家機構中納粹勢力已經被根除,政府客觀的認識了歷史。日本則是右翼勢力還有殘余,並有死灰復燃之勢,認為軍國主義理所當然,符合本國利益。
⑧ 為什麼德國和日本在面對歷史錯誤的態度完全不一樣
1、德國被深刻清算
德國的戰爭發源地——東普魯士被蘇聯、波蘭瓜分。
德國600萬普魯士人被趕出家園
德國在東普魯士的歷史被完全消滅,甚至普魯士歷史名人墳墓都被推平。
而日本沒有被清算。
2、侵略國家不同
德國侵略的是歐洲國家,日本侵略的是亞洲國家
3、文化不同
德國以法律的形式進行了認罪
日本文化上就是恥感文化。根本不認罪
4、日本侵略國家中,只有中韓才是損失最大的,而其他東南亞國家損失不大。
而且日本已經給他們足夠的賠償,他們也不把日本侵略寫進課本。
這樣,日本僅剩下中國和韓國兩個大頭,而中國長期跟日本政治制度不和,所以日本怎麼可能道認錯呢?
⑨ 為什麼二戰以後日本與德國對待歷史的態度不同
從根本上講,是民族問題,縱觀歷史,德意志民族的起源和發展都與日本大和民族截然不同,從民族本源上來思考,就能得出這一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