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如何保護歷史文化資源

如何保護歷史文化資源

發布時間:2022-04-28 00:16:50

『壹』 保護文物和歷史文化遺產該怎麼辦

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措施:
1,要建立和完善保護文化遺產的法律體系;
2,各級政府要把保護人類文化遺產同環境保護、生態保護、經濟發展的整體規劃結合起來,根據各自歷史和自然環境的實際狀況,對每一處文化遺產都要制定出相應的保護措施,規范保護程序,建立和健全保護機構,落實保護責任制,促使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健康有序地進行;
3,各級政府要加大對保護文化遺產的資金投人;
4,要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
5,是要切實加強無形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

『貳』 如何保護歷史文化遺產

歷史遺產是一種保護性而非開發性的資源應通過制定發展規劃處理好發展和保護的關系。
保護也不是說一點都不能動、保護下來不用,保護的目的之一就是要發揮它的作用。各地的歷史文化和自然遺產都成為豐富的旅遊資源,給當地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但歷史遺產是一種保護性的資源,而非開發性的資源,保護是第一位的。要合理利用,利用得不好不僅會影響保護,甚至造成破壞,要防止「殺雞取卵」式的利用。 對歷史遺產的利用要考慮長遠利益,過度開發將導致滅頂之災。

『叄』 青少年如何保護文物古跡

1、多參觀博物館,多了解文物和文物蘊藏的歷史文化,做一個歷史文化的傳承者;

2、了解文物法規政策,做好文物及相關法規知識的宣傳,讓更多的人增強文物保護意思,加入文物保護行列;

3、生活中見到有人兜售文物或假文物,以及有人破壞文物的現象要及時進行舉報(向110或當地文物部門或當地黨委政府)。

4、原封不動的保存(凍結保存):原封不動的保存,保持歷史文化的原真性。這是聯合國提倡的標准。一般對文物古跡應原封不動的保存.

增添部分必須與有部分有所區別,使人能辨別歷史和當代增添物,以保持文物建築的歷史性。此外,加固、維護應盡可能地少,即必要性原則。


保護特色建築風格,包括建築的式樣、高度、體量、材料、顏色、平面布局、與周圍建築的關系等。控制適當的建築尺度——高度、體量非常重要,切記今古不同,不要求高、求大。

5、保護歷史環境:事物與其存在環境是密不可分的,不可以脫離環境而存在。歷史文化遺產環境的意義更重要,重要的、特色的、與重要歷史有關的地形、地貌、原野、水體、花木及其特徵都要保護。

拿不準的古鎮、古村、古街、古建築應暫不拆除。許多偏遠的地方,尤其是山區農村,古鎮、古村、古街、古建築,雖然不是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是卻也是歷史文化遺產,有相當高的價值。

做好歷史文化古城和歷史文化地段保護規劃。規劃是龍頭,保護必須以規劃為前提,規劃必須先行。有了規劃,按規劃進行保護。

(3)如何保護歷史文化資源擴展閱讀:

保護城市歷史文化遺產的意義:

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意義主要有4個方面:歷史研究——歷史文化價值、科學研究——科學價值、發展旅遊——經濟價值及可持續發展。

城市文化遺產是城市歷史發展的見證,是城市歷史研究的重要依據。研究城市、人類發展歷史,借古明今,有利於促進城市發展。

中國5000多年的歷史文化遺產豐富而迷人,它吸引著無數的中國人,更讓外國人嚮往,這些都是發展城市旅遊業的重要資源,也是人們遊憩、觀光、獲得美的享受的重要場所。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保護文物就該堅持「最小干預」原則

『肆』 怎麼保護歷史文化遺產

歷史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長期形成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傑作,毀之不再生,催之不可成。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讓她們在今天現代化中繼續發光,正是一種現代文明的象徵。保護歷史文化遺產與現代化建設似乎是一對矛盾,但實踐證明兩者完全可以共存共榮,互相促進。-二百年前,歐洲人在產業革命初期也曾大肆破壞古建築古城堡,不過他們很快覺醒,從法律制度和市民意識上著手,嚴加保護。今天,一批批中國人去法國、英國、義大利等國,看到的是古與今、舊與新之間的和諧生輝,古城區的原汁原味,幾乎看不到拆房擴路的"舊城改造",然而那裡照樣遊人如織,環境優美,經濟發達。可是,我們不少人考察回來後只記住高樓大廈,忘記了保護歷史。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這些年文物保護成績是顯著的,同時對文物"建設性破壞"的情況也令人吃驚。中國現有21處世界遺產中,浙江還是空白。其實浙江是文物大省,杭州、紹興、定海、塘棲等地的古城區,原先足以與平遙、麗江媲美,甚至更有優勢。她們躲過了自然災害、政治運動,卻倒在現代化建設的誤區中,真是上對不起祖宗,下對不起子孫後代,實在令人遺憾。搶救歷史文化遺產確實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候了!最近浙江省人大常委會頒布了《浙江省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從法律上築起了又一道保護的"屏障"。只要我們切實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歷史文化遺產就會得到很好的保護。

為什麼歷史文化遺產的破壞屢禁不止呢?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處理好如何看待"政績"的問題。客觀上,"父母官"有壓力,總想在任期內改善群眾生活條件和市容市貌。這當然是好事。我們不但不反對,而且要盡力支持,問題是怎樣正確認識並把握"政績"。我認為,建設新城是政績,保護古城、留住中華民族的優秀遺產也是政績,後者做起來更不容易,更需要有遠見。紐約、香港歷史很短,是在海島、沙灘上建成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倫敦、巴黎、羅馬歷史悠久,精心呵護古城,同樣可以成為著名的國際大都市。周庄、西塘等江南6個古鎮,今天名聲大振,成為旅遊熱點,其實浙江原來條件更好的古鎮有不少,但都被以"破舊"、"落後"等借口一一拆毀掉了。這些古鎮雖然面貌一新,但沒有特色和知名度,也沒有遊人和吸引力。城市化進程中必須注意保護歷史,堅持特色,而百城一面、千街一面正是現代化的一忌。杭州是有2200多年歷史的古城,有層層疊疊的歷史積淀,不能將精華與糟粕一起扔掉,在古城區內不宜採用深圳、上海浦東等新興城市的辦法。仇保興同志到杭州上任不久,就與其他市領導在記者來信中批示緊急保護河坊街及其附近地區,保古城建新區,進而將西湖申報世界遺產提上議程,邀請國內外專家獻計獻策,這適合時代潮流,符合民心,我看這就是一大政績。

對外開放使我們意識到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和艱巨性,然而,我們不少人在觀念、行為上仍處於一種蒙昧或自然滿足的狀態中。保護歷史文化名城和西湖申報世界遺產,是杭州在21世紀進一步對外開放,成為國際性的風景旅遊城市的關鍵性步驟。因此,從現在起,有關的各項工作就應當按世界遺產的標准來衡量,與世界接軌。踏踏實實,一步一步努力,再大的困難也會變小,再小的希望也會增大,直至成功。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利在當代,功在千秋。
http://www.zjol.com.cn/node2/node2352/node2354/node15917/userobject12ai146874.html

http://www.china.org.cn/chinese/TR-c/17392.htm

http://www.xkdesign.net/bbs/dispbbs.asp?boardid=24&id=114

『伍』 簡答:如何保護歷史文物

保護歷史文物辦法如下;

1、不可過度開發,文物遺跡所承受的參觀能力是一定的,超過了這個能力,文物肯定會有所損毀,這種損毀可能是微小的,、不易察覺的,但等到你發現它的時候,恐怕已失去了補救的可能。

2、在維修擴建文物古跡時,應保持它的原汁原貌,不可輕易加入現代的元素,最好是能做到「修舊如舊」,雷鋒塔前修了自動扶梯,我個人覺得就破毀了整個雷鋒塔址的味道,修建者當初也許是好意,但結果令人不敢苟同。

3、保護文物不是僅靠政府的力量就能解決的事,要靠每一個人的保護意識,當我們漫步在白堤、蘇堤,飽覽西湖美景時,我們不經意間的一個行為,比如吐痰,亂扔東西都會破毀我們身邊好不容易保護下來的文物古跡。因此,提高全民意識是關鍵。

『陸』 如何保護中國文化遺產

老的華夏文明孕育出多姿多彩的歷史文化。中國任何一處的文化古跡,都是炎黃子孫們的共同財富。保護文化古跡,已成為眾多有識之士的共同心聲,也需要全社會為之珍惜與愛護。
然而,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建設浪潮席捲神州,各地的文化古跡頻頻告危,許多有保護價值的古建築等歷史文化遺存,蒙受了相當嚴重的破壞;同時,還有許多文化古跡年久失修,破敗不堪。人們在享受著現代文明之餘,忽然發現與歷史的傳承、文明的銜接、人文的傳統漸行漸遠,環境變得那麼陌生,若有所失。
世界文化遺產:長城
那麼,如何更加有效地保護文化古跡,構建和諧社會呢?筆者認為,首先,要轉變保護文化古跡觀念,樹立全新理念。在一些人的眼中,這些歷史的陳跡早已不能滿足新時代的要求,投入大量資金豈不是「讓死人壓活人」嗎?更有一些地方官員片面強調經濟利益,將推倒多少舊建築,建立多少新建築作為自己的政績。在保護文化古跡過程中,要堅決摒棄這種落後觀念,形成保護文化古跡要用心去疼的新理念。樹立文化古跡是我們祖先留下的歷史創造,是中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實為無價之寶。文化古跡是每個人的財富,每個人都應成為保護文化古跡的使者。
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
其次,完善保護文化古跡的立法,加大執法力度。雖然我國有《文物保護法》,但對於文化古跡的保護只提出了較寬泛的要求,應該進一步完善和修訂的具體法律條文,建立和完善各項保護文化古跡的制度。要求各級政府部門每年呈報文化古跡保護狀況年度報告;將保護文化古跡的政績列入政府主要領導的考核內容;對破壞文化古跡的責任人進行追究、處罰,對於嚴重違法破壞文化古跡者,必須追究有關領導人和當事人的法律責任。
世界文化遺產:黃山
再者,要加大保護文化古跡的宣傳力度,形成保護文化古跡的新氛圍。文化古跡濃縮了歷史文化的精華,它們是一個時代、一個民族文化的象徵,記載著先人的智慧、勞動、情感和創造精神,是最具說服力的歷史文化見證和化石。各媒體和社會輿論要大力倡導保護文化古跡的作用和意義,提出保護文化古跡與發展經濟並不對立,相反它們是和諧的統一體,在社會上形成保護文化古跡的良好氛圍。
文化古跡是研究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瑰寶。保護文化古跡並不是經濟發展的障礙,而是構成社會現代化的重要特徵。我們應樹立昔日文明與當代成就融為一體的可持續發展觀念,使古跡保護與經濟建設齊頭並進,構建和諧社會。

『柒』 怎樣保護世界文化遺產

1、深入挖掘中國世界文化遺產的厚重的人文精神和豐富的文化內涵,不斷提高中國世界文化遺產管理的質量和水平。

文化遺產之所以珍貴,是因為它們無一不在訴說著我們民族的偉大和文明的燦爛,體現著我們的民族精神和意志。對中國人民來說,這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對當代中國社會來說,是一種重要的精神力量,是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的思想、文化支撐。世界文化遺產地和博物館一樣,都是利用文化遺產對廣大人民群眾進行思想、文化、歷史、藝術和科學知識等方面教育的重要場所。保護好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充分發揮其教化作用,為提高民族素質和構建和諧社會的現實服務,這是我們文化遺產工作的根本使命和職責。我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大多具有十分厚重而富於表現力的物質文化資源和非物質文化資源。總起來看,世界文化遺產地的宣傳、展示和服務也是比較好的。但是如果以「世界一流的遺產,世界一流的保護、管理和服務」作為標准來衡量,差距顯而易見。現在一些世界文化遺產地的宣傳、展示,往往缺乏歷史的深度和科學的嚴謹,缺乏生動的細節和藝術的表現;或是為招攬遊客而隨意編造,形同兒戲,表面上的熱鬧有餘而對遺產人文精神和文化內涵的揭示、說明不足,或是見物不見人,或是見人而不見其精神,或是人、物兩不見。既不能感動人,也不能愉悅人,教育人也就無從談起。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思想認識上的誤區和對宣傳展示工作的忽視最為主要。一些同志不明白,如果我們只注重了對物質文化遺產物質層面的保護而忽視了對其精神層面的研究、整理、分析、評介、展示、宣揚;如果我們只能讓人看到遺產的表面和外部形態而不能使人了解其內在的精神實質和珍貴價值,那就不僅僅是我們工作的失職和不力,而且還會影響到我國文化遺產在現實社會的意義和價值,影響到我們民族文化的傳承,影響到我們當代文明與文化的建設。我們必須嚴肅地看待這個問題,正確對待尊重歷史和服務現實的關系,正確處理加強保護與合理利用的關系,既堅定不移地擔當悠久歷史的守護者,又努力成為新文化的建設者。

為此,我們一定要進一步解放思想,用創新的思維去開拓局面。要看到當前工作中的差距,更要看到我們的巨大潛力,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用於對文化遺產的研究、宣傳、展示之上,為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提供更為優質和周到的服務。總之,要善於運用我們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為建設當今適應時代需要的和諧文化添磚加瓦。

2、遵守世界文化遺產管理的國際准則,履行作為成員國的義務和承諾,同時積極探索、總結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遺產保護、管理、利用工作的規律、標准、措施和辦法,為豐富和推進全球的世界遺產事業做出我們的貢獻。

世界遺產是全人類的事業,圍繞著世界遺產保護而形成的一些理念、觀點、技術甚至規章和傳統,是全世界文化遺產工作者智慧的結晶,不僅具有較為完善的體系和較強的先進性,同時也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和普遍的指導意義。中國的世界遺產不能脫離國際准則的規范和指導。我們每一處世界文化遺產地的保護、管理和利用工作,都必須要放在國際准則之下考量,必須經受得住國際社會的檢驗,必須符合國際規則的要求。同時,我們要虛心學習、借鑒世界其他國家在遺產保護、管理、利用方面的經驗、技術和方法,不斷提高我們的管理水平和保護水平。所有世界文化遺產單位都應該成為在我國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具有樣板和示範作用的首善之區。

眾所周知,世界遺產事業的最初設計和提出,主要是在總結西方文化遺產保護管理實踐的基礎上完成的,它的發展與完善也曾經主要由西方國家所主導、所推動。但是隨著世界遺產事業在全球的推廣,情況在逐漸發生變化。今天的世界遺產事業已經是一個具有全球性的、開放的、與時俱進的綜合系統。有關世界遺產的基本理念、觀點、技術等等,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們產生於豐富的實踐之中,又需要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自然環境、不同技術傳統和不同遺產類型的應用過程中不斷被檢驗、被證明、被修正、被豐富,從而衍生和變化出新的、更具有時代氣息和地域特點的,更有針對性也更符合實際的新內容。我們中國是世界遺產大國,我們在尊重國際通行的規則、標準的同時,也應該尊重我們自己的歷史和實踐。我們的經驗包括兩個部分,一是適合中國國情的做法,已被實踐證明是正確的,雖不符合某些國際標准,也不應輕易拋棄而照搬國外一套;二是我們有些做法具有普遍意義的,應該積極向國際社會介紹。例如,2004年,我們在第2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通過了旨在呼籲國際社會和世界各國更加重視青年人在世界遺產保護中的作用,加強針對青年人的世界遺產保護教育的《蘇州宣言》;今年夏天,安陽殷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之後,現任世界遺產委員會主席對此給與高度評價,認為殷墟這類重要歷史和考古遺址的列入,突破了陳規,豐富了世界文化遺產的多樣性。

我們要善於發現並把握世界遺產事業發展的規律,隨著我國世界文化遺產事業的穩步發展,力爭在世界遺產的基礎理論和技術手段方面,在管理模式和經營方式方面,都能夠有所創新、有所貢獻。當前,可以從對我國世界遺產工作實踐和經驗教訓的回顧、總結入手,探討關於世界文化遺產的基礎理論、觀念和專業技術研究的問題,逐步形成具有世界水平和中國特色的世界遺產學科。在這個方面,我希望國家文物局發揮更加積極主動的作用。

『捌』 怎樣保護文化古跡

1、在闡述立法的基本原則後,從管理體系設置、民事責任、公眾參與制度和私人所有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制度以及配套的資金保障制度、程序化管理制度等方面就文物古跡保護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了一些建議。

2、在保護文化古跡過程中,要堅決摒棄這種落後觀念,形成保護文化古跡要用心去疼的新理念。樹立文化古跡是我們祖先留下的歷史創造,是中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實為無價之寶。文化古跡是每個人的財富,每個人都應成為保護文化古跡的使者。

3、在明確文物古跡保護的主體、對象、任務、目的及意義等內容的基礎上,以環境價值觀與可持續發展環境倫理觀為內容論述了文物古跡法律保護的理論基礎。

然後,考察國際與國外文化遺產保護法律制度,並從立法模式、管理機構、保護主體等方面進行比較、總結。

(8)如何保護歷史文化資源擴展閱讀:

文物保護單位為中國大陸對確定納入保護對象的「不可移動文物」的統稱,並對文物保護單位本體及周圍一定范圍實施重點保護的區域。

文物保護單位根據其級別分別由國務院、省級政府、市/縣級政府劃定保護范圍,設立文物保護標志及說明,建立記錄檔案,並區別情況分別設置專門機構或者專人負責管理。

文物古跡都是國家保護物件。大多文物價值連城,有個別國家一級文物、那都是無價之寶。愛護、保護國家文物,人人有責!

『玖』 怎樣才能更好地保護文化遺產

祖國的文化遺產可謂各具特色,各領風騷,每一處都是中華文化和秀美風光的集大成者。文化遺產的保護具有延續性、長期性和全民性,是經久的積累,是悠久的傳統,是綿長的守護。下面,就個人的感觸,從以下方面來闡述身邊的文化遺產保護

國家:

1、最好的辦法是加強法制及執行力度,對於破壞和侵佔文物及文化遺產,以及工作不利者嚴懲不貸。
2、在進行開發拆遷文化遺產區域時,盡最大能力保護好文物的完整性。
3、對全民進行歷史教育,實地觀察體驗了解,讓民眾親身感受一下文化遺址的重要,明確一點那就是歷史文化遺產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有多麼重要。欲亡其國先亡其史,可見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性,他可以加強人的民族自豪感,也可以以史為鑒加強人的民族緊迫感。我國有五千年的歷史文化遺產這是我們值得驕傲的,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驕傲。但是我們也有百年的屈辱史,為此我們的祖輩付出了血的代價,我們每一個中華兒女都應該記住那血的教訓----落後就要挨打,他時刻鞭策著每個中華兒女的心田,讓我們更努力的去奮斗,不讓那屈辱的歷史重演。

個人:

一、從思想上認識文化遺產的意義
文化遺產具有連接古今、傳承文化、融會歷史的意義。因此,文化遺產不僅是一地之寶、一省之名、一國之盛,更是全世界的遺產,全人類的瑰寶。所以,首先應該從思想上引導國民認識文化遺產的重要意義,懂得文化遺產對於自己、家族、國家、民族、世界甚至子孫後代的獨特價值。從而,對文化遺產的重要性有一個整體的把握,有所關心、愛護和尊重。
二、從意識上了解文化遺產的價值
在旅途中,有時我會發現這種現象:有的遊客大肆採摘樹葉花草等作為紀念品,有的商販以當地稀有的動物、植物、礦產為紀念品,甚至到了"掠奪性"販賣的地步。比如:峨眉山的枯葉蝶是名貴物種,然而有的工藝品一件就用掉幾十隻蝴蝶。畢竟,不是所有東西都是自家的,以一己之力也不可能全部攬下。在此,需要打破有些遊客狹隘的"家天下"價值觀。另外,並不是非要在景區留下痕跡就代表著你"到此一游",旅遊的紀念途徑有很多種。比如:在風景名勝地留影,購買旅特色紀念品、當地特產、明信片、畫冊,收藏車票、門票等。
三、多途徑學習文化遺產的知識
如果國民具有更多關於文化遺產的知識,對於合理保護文化遺產同樣具有積極意義。這里提倡的多途徑,即可以從書本上學習,閱讀眾多旅遊、地理、文物保護、遺產介紹的書籍;可以從課堂上學習,通過語文、歷史、地理、政治等,補充有關文化遺產的常識和故事;可以從傳統媒體上學習,通過電視專題報道、新聞,VCD、DVD記錄片,報紙專刊、旅遊專版等了解新的故事;可以通過網路媒體,如旅遊網站、旅遊日記、BBS討論區、博客日記等進行搜集和記錄;當然,最直觀的還是親身體會文化遺產的魅力,身臨其境,會有更多的收獲。
四、多角度體會文化遺產的美麗
文化遺產是一國精華的濃縮,無論物質遺產還是非物質遺產,從一定意義上,都具有可視的效果,有的可以通過聽覺、嗅覺、味覺等傳播。比方說,當地的傳統小吃,文化遺產旅遊勝地的鳥語花香、氣象萬千,某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聲、色、光、電等。多角度體會文化遺產,帶來的感觸是全方位的,也是"立體式"的,能夠使你更加深刻地認識遺產諸多美麗的界面。
五、從做法上審視自己
中國傳統的儒家文化中,"君子獨善其身"、"一日三省吾身"等都有很多的闡述。現在,從價值觀層面,我們也要不斷審視自己,反思自己的思想、態度和言行。在審慎的同時,也可以力所能及地幫助他人,制止一些不文明的行為和現象,共同維護良好地旅遊秩序和保護模式。
六、從行為上約束自己
以個人觀點,從行為上約束自己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首先,從中國的傳統文化、道德層面,要強調"慎獨",避免一個人時,因為無人在場,而採取一些不理智、不道德、不健康的行為。其次,從現代心理視角,當在某處景點、文化遺產出現大量不文明行為時,如果不及時制止和根除,往往會產生"從眾效應"。即後來的遊客,會因為眾多前者或當事者的行為不受懲罰,而加入到非為的行列。這是由於違紀者人數眾多,從而相對減少單個個體的責任--所謂"法不責眾"。最後,從法律層面,要加大宣傳和執法力度,通過強制力量,及時約束遊客的違法行為。
七、在立法上不斷完善
目前,國家已經陸續出台《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關於加強和改善世界遺產保護管理工作的意見》等。但是,許多遊客對於自身的行為是否違法,依然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有的甚至在被法律處罰之後,仍然感覺模糊,甚至不以為然。另外,法律條文對於個別破壞者,懲罰相對寬松,使得極個別不法分子有空可鑽,有機可乘。因此,這就需要國家相關部門,通過各種渠道發布信息,讓大家了解法律的條款,知道自己所作所為的後果和相應法律代價。
八、在執法上嚴格要求
在執法上,某些執法部門存在得過且過的狀態,有的執法單位採取某一時段的突擊檢查方式。但是,法律在於長期的監督和控制,並非一時之查。因此,對於執法要做到一貫嚴格,不能徇情枉法,也不可因為對犯法者的憐憫和同情而放寬限制。
九、給與遊客更多便利
許多景區在便利上做了很多,但還有部分遺產景區做得不夠。以丟垃圾為例,根據測算,一個常人手持垃圾尋找合適丟棄地點的正常忍受距離是50-200米,如果在范圍內沒有出現垃圾桶,許多本來有環保意識的遊客也會因為沒有找到合適的垃圾筒而隨地丟棄。因此,在給與遊客方便上,應該注意宣傳和引導,特別對於景區內的垃圾桶、洗手間等物體,有明顯的標識。當然,有的文化遺產地為了景區的和諧,把垃圾桶、洗手間做成樹木狀、石頭狀等,更要在景區介紹中,通過字體、圖畫標識物,透過導游、工作人員來給與遊客正確的引導。
十、倡導旅遊增加人性
旅遊不只是團隊性質的"上車睡覺,下車撒尿,景點一到,忙著拍照",結果"去了哪裡,全不知道"。古語道:"讀萬卷山,行萬里路。"旅遊是學習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過程,也是"體驗式"的重要方式,它會帶給當事人更多的記憶和更多的體會。因此,在旅遊過程中,增加人性化的要素,顯得尤為迫切。比如:旅遊團隊游覽的時間安排;高峰時期人流的疏導;長假黃金周旅遊高峰期的計劃和控制;對於遊客安全因素的引導和教育;加強對文化遺產的申報、保護、宣傳和管理;妥善監管遺產景區內的飲食衛生、住宿安全、購物質量等。讓遊客的心情在文化遺產中得到放鬆,讓遊客的知識在文化遺產中得到拓展,讓遊客的感情在文化遺產中得到升華,讓遊客的心靈在文化遺產中得到凈化。
綜上所述,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我們每個人的一小步,就是整個社會的一大步。就讓我們從以上的幾個方面做起,逐步完善,從身邊保護文化遺產,共同守護我們可愛的家園!

『拾』 ①究竟應該怎樣對待文化遺產

傳統文化遺產既然是祖先留下的東西,就必然受到過去時代的局限,有好有差。

1、用歷史的眼光去看待文化遺產認識到他的歷史繼承性。認識到其歷史的重大戰略意義,正是他的社會價值。

2、辯證的看待文化遺產,既要吸取其合理的價值與優點又要剔出其缺點,用批判性的眼光去對待文化遺產。

3、保護本民族的文化,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中華文化對促進人類文明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是我們責無旁貸的歷史重任。

4、弘揚民族文化並不意味著毫不加批判,全盤吸收。傳統文化只有融合新時代精神,並且吸收其他文化的優點,才能保持生命力,才能放射出更加絢麗的光彩。因此對於傳統文化我們因該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5、對待祖先的遺產,要有熱情,也要有冷靜,冷熱結合。學習中要分出清與濁,弄清對與錯,這樣才能真正懂得什麼該繼承,什麼該舍棄。比如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都有偉大的思想成就,也有消極過時的主張。

讀諸子百家,就要學會分辨,全盤接受和一概否定都不對,同樣,對文學、藝術、民俗等,也是既要看到精彩的一面,也要思考、承認其不足。一味贊揚或是貶低,都不可取。

閱讀全文

與如何保護歷史文化資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3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