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上名人之子是如何坑爹的

歷史上名人之子是如何坑爹的

發布時間:2022-04-28 02:20:51

A. 那些名人的後代現如今都是什麼樣子的生活

冰心孫子罵冰心遭諷:名人後代只見資本不見文化

據報道,著名女作家冰心和其丈夫吳文藻在京的紀念碑,被人用紅漆題上「教子無方,枉為人表」八個大字。字是冰心的孫子吳山寫的,據說吳山的父母離婚官司打了6年,財產分割不均,現在母親重病父親都不曾看望,迫於無奈,吳山在奶奶冰心的紀念碑上寫字,試圖引起社會關注。

「罵冰心求關注」,吳山的目的達到了,此事經媒體報道後,「冰心孫子毀其墓碑」迅速登上網路熱搜詞榜。吳山為什麼要這么做呢?據說,導火線是對父母離婚時的房產分割不滿意,雙方無法達成共識,兩次對簿公堂,法院兩次都判其母敗訴。吳山說:「按正常比例分,他應該給我媽兩套房,500萬元。但他一分不給,房子還要拿走。」

清官難斷家務事。一家人因為財產分割鬧上法庭,在判決之後又鬧上媒體,把家庭糾紛推到輿論中心領受大眾的審評,真是悲劇。其言行之中透露出來的父子決裂,以及晚輩對長輩的不恭,更令人不勝唏噓。觀其八個大漆字,盡是街邊小廣告式的刷牆體,與吳文藻先生那學者氣十足的書法形同霄壤,不由得令人惋惜,一個書香世家的斯文凋零竟如此之速。

吳山也模糊了公私的分際,把家事鬧到公域,畢竟不得體。無論父子倆誰更有理,家族已先行失了顏面。在私域,冰心和吳文藻是他們的長輩,財產可以繼承;在公域,二老的文化創造已進入文化史,公共場所關於他們的紀念物並非吳家的私產,也因此紀念碑所屬單位北京中華文化名人雕塑紀念園打算保護現場,並到相關單位報案。

名人的後代是幸運的,先輩耀眼的榮光的確可以成為他們「少奮斗幾年」的社會資本,並通過各種方式將這社會資本兌現,此外,還有充足的財產可以繼承——這一次,很多人就驚訝於冰心原來有11套半的房子。名人的後代也是不幸的,他們的行跡往往因為跟名人沾邊更容易被輿論聚焦,從而不得不讓渡一部分隱私權,而且,除非自己很有建樹,多數人只能終生頂著「某某之子(女)」的光環,無論在經濟上還是文化上都逃不開「啃老」的命運,這樣一來,他們作為獨立個體的人格就很容易被遮蔽,甚至於「忘本」。

「罵冰心求關注」一事招致絕大部分網友的反感和諷刺表明,普通公眾也許會羨慕名人後代,但仰慕的大約只是先輩本人的文化資本。因為圍繞名人的家庭財產糾紛,從季羨林與其子季承的媒體官司到吳山罵冰心,已經不見文化,只剩資本了。

風水輪流轉,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老九看來,各種名人的後代,有的從政,有的從商,有的活躍在文化界;有的默默無聞,有的依舊是名人。所謂風水輪流轉。

下面老九與各位朋友一起分享幾位名人的後代!

1.老九心中永不可逾越的女神——王祖賢

著名的演員,王祖賢中學時憑借電影《今年的湖畔會很冷》獲得金馬獎三項提名,其他影視作品有:《倩女幽魂》、《游園驚夢》、《美麗上海》。之後,她潛心學佛,留居加國至今。其曾祖父王仁峰,則是追隨孫中山先生的革命者。

2.香港第一美女——關之琳

演員,有「香港第一美女」之稱,出演過《黃飛鴻》《冒險王》等諸多影視作品。爺爺關麟征是黃埔軍校繼蔣介石後的第二任校長,在國民黨中官至陸軍總司令。「九一八事變」後,關麟征領導官兵參加過長城抗戰、台兒庄戰役。

3.黎姿及其祖父——"香港電影之父"黎民偉。

黎姿,1971生於香港,祖父是黎民偉,奶奶是香港第一代電影明星林楚楚。在南京中山陵正門上孫中山親筆題著的「天下為公」四個大字只為褒獎一個人,就是在北伐時拍攝紀錄片《國民革命軍海陸空大戰》的黎姿祖父"香港電影之父"黎民偉。

4.張飛後人——張苞、張紹

長子張苞,早逝,小說中在諸葛亮二出祁山時,因追敗兵不慎掉入山澗而亡。

次子張紹,張苞死後,張紹襲爵。蜀亡後,與劉禪共赴洛陽,受封為侯。

長女,嫁於劉禪為妻,先為妃,後立後,號敬哀皇後。

次女,其姐死後也嫁給劉禪為妻,立為皇後,蜀滅後,隨劉禪到洛陽。

張苞之子張遵,魏蜀綿竹決戰時與諸葛瞻一同戰死。

5.趙雲後人——趙統、趙廣

趙雲長子趙統,趙雲死後趙統襲其爵位,官至蜀漢虎賁中郎督,加行領軍。史書中也只有官職記錄,並無戰績記載。

趙雲次子趙廣,曹魏五路大軍伐蜀時,隨同姜維與魏軍戰於疆川口,戰敗後趙廣掩護姜維撤退時不幸戰死。

6.黃忠後人——黃敘,無後代存世

老將黃忠只有一個兒子,黃敘,可惜英年早逝,也沒留下後人,黃忠也至此無後。

諸葛亮作為三國時代最著名的人物,他的後代命運又會如何呢?眾所周知,諸葛亮長子諸葛瞻、長孫諸葛尚皆戰死綿竹。而諸葛瞻的次子諸葛京在成都隨劉禪投降,後遷徙北方,做了?縣縣令,後任江州刺史。晉朝皇帝曾明詔褒獎諸葛家族。

三國中東吳孫權的後代記載較為模糊,東吳末代皇帝孫皓投降晉朝後,也被遷徙到洛陽,不久病死。孫氏子孫在永嘉之亂中也被胡人屠戮殆盡,所剩無幾。後來有明確記載的有孫皓之子孫充,他被吳興人、錢?2?2劫持,立其為吳王,實則是傀儡,不久,錢?2?2殺孫充。三國中還有幾個名人如呂布、關羽、馬超、姜維、周瑜、陸遜等人,他們的後代結局又如何呢?

俗話說得好:大樹底下好乘涼。身為名人之後,很多人還是享有了優厚的社會資源,得到他人的殷切關愛,擁有獨特的成長和生活環境,甚至是享有某種社會特權。

其人生起點、社會地位、上升空間等等,往往都會高於普通人,讓自己在個人成長和事業發展中,得到各方面的關照,從而在人生事業上有了很好的發展。

不過老九認為,命運難測,誰主沉浮!在歷史的大浪潮中,風水輪流轉,英雄不問出處。

聽老九談歷史,講點不一樣的風花雪月、趣事奇聞,盪氣豪情。關注歷史段老九,不斷與你暢享歷史情懷,做你的歷史情報局。

我說一個名人的後代就是民國代理大總統馮國璋。他的後代大家可能也都知道,就是馮鞏,馮國璋是馮鞏的曾祖父。現在說來,馮鞏的出身還是不錯嘀。

還有王力宏的外曾祖父,也是一名將領。就是許鳳藻。他在清朝宣統元年,參加了晉京考試,成績為一等,於是被授職做了五品銜把總,(即協軍校)。從此開始了軍事生涯。

名人的後代有的混的好,有的混的差,不盡相同。

對於狄仁傑的了解,大多數年輕人是始於電視劇《神探狄仁傑》一類的影視作品,而生活閱歷稍廣些的讀者,則是通過荷蘭漢學家高羅佩的小說《大唐狄仁傑斷案傳奇》。

其實,現實中的狄仁傑並沒了文學與影視中的神奇,他只是生活於李世民與武則天時代的一位著名政治家,為李家和武氏政權都付出了心血、而被後世人們所尊崇的一代賢臣。更令人想不到的是,他竟也生了個坑爹的兒子,以後他的身後受人詬病,還連帶著生祠被砸。

狄仁傑早年考中明經科,出任汴州判佐,後在閻立本的推薦下,擔任並州都督府法曹。

後來,狄仁傑升任大理丞,他剛正廉明,執法不阿,一年之內判決了大量的積壓案件,涉及一萬七千人,卻無一人冤訴,一時名聲大振。

看,狄仁傑不是無能之輩吧,它雖然不是什麼神探,但絕對是個神判。用現代語言來表述,他不屬於從事刑偵破案的公安系統,而是從事審判工作的法院系統——狄仁傑是個公正廉明的大法官。

其實,古代官員是復合型人才,破案、判案只是其工作的一個方面,他們的大部分精力還是用在治理地方。

狄仁傑(630-700年)生於唐貞觀四年(630年),卒於武則天久視元年(700年),唐代並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字懷英。武則天時期宰相,傑出的封建政治家。應試明經科(唐代科舉制度中科目之一),從而步入仕途。從政後,經歷了唐高宗與武則天兩個時代。初任並州都督府法曹,轉大理丞,改任侍御史,歷任寧州、豫州刺史、地官侍郎等職。狄仁傑為官,如老子所言"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為了拯救無辜,敢於拂逆君主之意,始終保持體恤百姓、不畏權勢的本色,始終是居廟堂之上,以民為憂,後人稱之為"唐室砥柱"。

696年),契丹作亂,攻陷冀州(今河北臨漳),一時間河北震動。為了穩定局勢,武則天起用遭誣被貶的狄仁傑為魏州(今河北大名)刺史。狄仁傑到職後,改變了前任刺史盡趨百姓入城,繕修守具的作法,讓百姓返田耕作。契丹人聽聞後,退兵而去。狄仁傑任魏州任上,因為勤政愛民,政績卓著,在他調離後,當地的老百姓為他建立了生祠,歲歲祭拜。

就是這樣一位人人敬仰的賢能之士,在他死後不久,老百姓卻將為他建的生祠而砸毀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呢?

原來,這一切都源他生了個坑爹的兒子狄景暉。

新舊唐書的狄仁傑傳中,都提到了狄仁傑有一個兒子叫做狄景暉,這個人官聲很不好。《舊唐書·狄仁傑傳》中說:「其子景暉為魏州司功參軍,頗貪暴,為人所惡,乃毀仁傑之祠。」《新唐書·狄仁傑傳》中說:「景暉,官魏州司功參軍,貪暴為虐,民苦之,因共毀其父生祠,不復奉。至元和中,田弘正鎮魏博,始奏葺之,血食不絕」。

狄景暉曾經官至魏州司功參軍,官不算大,卻作威作福,又貪婪又暴虐,激起了民憤。狄仁傑曾經做過魏州的地方官,當時沒想到他的兒子如此惡劣,當地人實在忍無可忍,一氣之下砸毀了狄公的生祠,連帶著人們對狄公曾經的敬仰盪然無存。

看來,子女教育,有時比治國還難。

當然,狄仁傑的生祠雖然被魏州百姓在激憤之下搗毀,但善良的魏州百姓在情緒宣洩之後,對狄仁傑並未忘記。開元年間,狄仁傑的生祠得以重修,此後又因安史之亂受到破壞,但在元和年間再次修建,其碑至今留存,成為珍貴的歷史文物。

坑爹之事,古已有之,如今更甚,這是個不得不引人思考的大問題。

比如,清代趙翼就在《廿二史札記》中特意辟條「名父之子多敗德」,列舉了包括狄景暉在內眾多名人之後「坑爹」的典型。

關於這個問題,元芳,你怎麼看?

B. 我國古代歷史上有哪些名人是被自己的豬隊友坑死的

都說"不怕神一般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現在無論是拿起手機玩游戲,還是摸起紙牌鬥地主,我們都怕遇到讓人不省心的搭檔。現在我們常抱怨玩游戲遇到"小學生",致使自己好好的一局游戲以失敗告終。

而若還有機會,不少古人也會按捺不住,吐槽一下自己當初的"豬隊友"。


而氣死了自己的好隊友范增,項羽自己其實也沒逃過豬隊友的摧殘。他的伯父項伯,和他簡直"一脈相承",在害死自己人的路上也走得頗遠。

C. 歷史上幾個最坑爹的人物是誰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流行起了坑爹一詞。能坑爹的當然就是做兒女的,兒女惹下的禍,就讓當爹的來背負,這就叫坑爹。其實坑爹的事情不僅在現在生活中很常見,在古時候也有很多人坑爹。

李景隆,明朝開國將領李文忠之子,但絲毫沒有繼承其父的驍勇善戰、智勇雙全,而是自負妄為。

李景隆承襲了其父的爵位,卻絲毫沒有繼承其父李文忠的軍事才能,絲毫不了解兵法,掌兵卻不會用兵,帶軍卻不會打仗,屢敗屢戰,最終敗於朱棣靖難之戰,南京陷落。

嚴世蕃老爹是大名鼎鼎的嚴嵩,自以為很聰明能幹,小看徐階,最後嚴黨被被徐階扳倒,嚴嵩在乞討中死去。嚴世蕃坑爹坑得夠慘。

狄仁傑的兒子叫狄景暉,這個年輕人是典型的敗家玩意兒,他老爹為了栽培他,特意將他送到了魏州去鍛煉磨礪,但是,這個當兒子的狄景暉,卻完全沒有體會父親的苦心,走了另一條路,他到處給他爹製造麻煩,專挑那些危害當地百姓的事情來做。到了最後,魏州的百姓完全沒跟你狄仁傑客氣,好好的一座生祠,當地的百姓為了泄憤,直接眾人齊上將它給砸了。

長平之戰之後,有人向趙王進諫,請滅趙括三族,幸虧趙母有先見之明,在趙括出征前向趙王請求過,趙奢一族才免於災禍,只是可惜了,因為一場戰斗坑了40萬趙軍,更坑了整個照顧,長平戰役之後,最有實力與秦國一較高下的趙國,從此一蹶不振,38年之後趙國滅亡,這都是血的歷史呀。所以趙括不僅是坑爹,他還坑了國家。

D. 諸葛亮和司馬懿都是歷史上的名人,為什麼後人差距這么大

諸葛亮為君王盡心盡力,司馬懿為子孫曹魏架空。作為後世帝王自然會樹立諸葛武侯為世人榜樣,而司馬懿與曹操則被認為是竊國大盜,為後世(帝王)所不容,作為反面人物被人所不齒!

諸葛亮一家忠臣,司馬懿一家奸臣,這就是最大的差距,後人總愛忠臣,特別是杜甫,杜甫直接視諸葛亮為偶像。諸葛亮之子也是為蜀國戰死。




中國歷史上漢族最慘的一個朝代就是晉,之前三國北方任何一個諸侯都能吊打游牧民族,春秋戰國,秦漢時期漢民族的脊樑就是五胡亂華的被打斷,唐初和明初稍微挺起來一下,唐末和明末又斷了,清朝就不說了!第一就是三國演義中的蜀漢正統,對現代人的影響!第二就是司馬懿多是守,且經常被諸葛亮diss!第三就是司馬懿家族後世建立的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晉朝給百姓帶來的無數災難和晉朝在中國歷史長河中除了民族大融合以外就再無建樹的朝代!

E. 慘遭刺殺的三國名人們,其中一位是如何機智化解的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刺殺是獨屬於小說或影視作品的產物,其實在真實歷史上,刺殺不僅存在,而且出現的頻率不低。例如,漢末三國時期,就有七起非常著名的刺殺事件,也就是說,當時有七位名人,遭遇過刺殺。不過,在面對刺殺的時候,有人機智化解,有人以德服人,最終逃過一劫;有些人卻因為太過自負,或者成為替死鬼,未能倖免遇難。這些人分別是誰?這又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一、宦官張讓



費禕是諸葛亮的接班人之一,也是蜀漢後期最重要的頂樑柱之一,有他在的時候,姜維都沒有出頭的機會。這樣一個人,對於蜀漢而言的重要意義,自不必多說,因此在很多人看來,「十六年歲首大會,魏降人郭循在坐。禕歡飲沈醉,為循手刃所害」,好像在情理之中。不過,如果我們細讀史料,就會發現,費禕僅是一個替死鬼而已。

《三國志》注引《魏氏春秋》記載,郭循死忠於曹魏,不想成為蜀臣,只不過遭到了姜維的俘虜,無力逃脫。他在蜀的時候,一直想方設法刺殺劉禪,可是劉禪身邊的防衛太過嚴密,讓他無法得手,於是退而求其次,刺殺了容易接近的費禕。

F. 被稱作是臭名昭著實力坑爹的李天一,他究竟是如何坑爹的

坑爹,這個火遍網路的年度熱詞,被時代賦予了貶義中帶有一絲諷刺的內涵屬性,它往往特指生活糜爛的富二代或者權二代這一群體。而作為著名歌唱家李雙江和夢鴿共同的兒子,李雙江無疑是這一群體的典型代表。

與其說李天一坑爹,我更偏向於兩父子互坑。李雙江注重名譽且寵溺過度的家庭教育造成了李天一的不健康人格,長大後李天一帶著他的驕縱性格走上了那條坑爹之路。

G. 歷史上坑爹的人物有哪些

坑爹,顧名思義就是把自己的親爹給坑了。這一詞是近些年才興起的,但事實上歷史坑爹的人並不在少數。古代人對自己孩子的期望值很高,特別是手握重權的大官和一些皇帝,然而,坑爹的人卻層出不窮。被我們熟知的就是劉備的兒子劉禪了,他寵信黃皓,因此使得蜀漢衰弱最終滅亡。那麼,除了他之外,歷史上還有哪些坑爹的人物呢?

  1. 趙括

袁世凱是我們都熟悉的一個歷史人物,可能很多人對他的兒子不是很熟悉,但實際上他的兒子袁克定也是一個很有故事的人。他是袁世凱眾多孩子中的長子,身形瀟灑,學識淵博。袁世凱對他很看重,早年間基本都帶著這個兒子南征北戰,因此袁克定口音也具有很多地方的影子。但不幸的是,有一次袁克定騎馬不小心摔下馬然後就瘸了腿,袁世凱很心痛於是把袁克定送到德國治療,在德國時,袁克定被威廉二世說服想讓自己的父親回國搞帝制,因此,准確來說 袁世凱恢復帝制在一定程度上和袁克定的建議不無關系。但恢復帝制是一個極其愚蠢的做法,所以 袁克定也算是坑爹的一把好手了。

H. 有哪些偉大歷史名人的後代是傻的(比如李白、劉備)

澄清:劉備的兒子不是傻,只是廢物而已.就是那種完全無能力的人.與傻人的唯一區別是,可以正常的同人溝通.僅僅只有這個區別了.
歷史上名人的後代不存在傻瓜,只存在廢物這種級別

I. 歷史上劣跡斑斑的三位名人,人品差得一塌糊塗,為何卻輕松騙過很多人

在生活中,人們往往會存在這樣的誤區,那就是有才華的人,同樣會具備高尚的品質,如果你真的是這么認為,恐怕就要大失所望了,在歷史上,就有三個家喻戶曉的名人,明明才華橫溢,卻劣跡斑斑,人品卻差得一塌糊塗,輕松騙過了很多人,誤以為他們是德高望重的學者。

第一個便是改良造紙術的蔡倫,他因此而名垂青史,實際上,蔡倫在入宮之後,無依無靠的他為了向上攀爬從而投靠了竇皇後,成為皇後的馬前卒,蔡倫為此一路高升,成為能夠出入皇宮,傳遞詔令的宦官。

朵拉因為畢加索的花心以及和其他的女友的爭吵,常日以來情緒陷入崩潰,整天流淚,然而畢加索不但不去安慰她,反而以她作為靈感來源畫出了自己最經典的作品之一:《哭泣的朵拉》,畢加索讓一些女人愛得發狂,很多人卻並不知道他的感情史。

J. 歷史上名人的英名如何被兒子敗壞

龔自珍啊

龔自珍是名人,龔自珍的兒子,應該也算得上是個名人,因為圓明園是他引領英法聯軍去燒的。

龔自珍
龔自珍,又名定庵,是清代文學史上的一個亮點。他是一位有思想,有才華的愛國詩人,在他的詩篇中,往往表現出強烈的憂國憂民意識。但他的兒子,不但不愛國,而且賣國,當時就被人視為漢奸。後人讀近代史,知道這個名父之子的行徑,無不以敗類視之。
萬園之園的圓明園化為灰燼,固然是英法帝國主義的罪惡。但龔自珍之子為向導,為高參,為狗頭軍師,出這惡主意,壞點子,是不能饒恕的。歷史的這一頁,就永遠留下這個丑類的名字,遺臭萬年。
如果龔自珍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冬烘先生,也許人們不至於株及。然而,他是詩壇翹楚,他是文學精英,這樣,他就不得不吃他兒子的「瓜絡兒」,看你生出來的這個禍國殃民的狗東西。幸而他兒子干這事的時候,他已死去。如果活著,別人指著他的鼻子這樣損他,他也只能沒脾氣。
正如清人趙翼所言,「名父之子多敗德」。這雖然不是必然規律,但名父不幸而有逆子,而不能辭其咎,也就不能怪罪他人的苛責。所以,如今談到這位詩人,就不能不令人想起他的不肖子,只要談火燒圓明園,就不能不說引領英法聯軍燒毀一代名園的龔半倫。龔自珍當然不用為這個喪心病狂的漢奸負任何責任,但他的這個混賬兒子,給他一世聲名抹了黑,卻是事實。這一點,不僅是名父,即使非名父,也是應該引以為鑒的。
定庵子孝拱,……晚號半倫。半倫者,言其無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而尚愛一妾,故曰半倫雲。……半倫幼好學,天資絕人。……又性冷僻,寡言語,儔人廣眾中一坐即去,顧好為狹邪游。中年益寥落,至以賣書為活。旅居滬上,與粵人曾寄圃稔。是時英使威妥瑪方立招賢館於上海,……威與之語,大悅之。旅滬西人由是呼半倫為龔先生而不名,……月致萬金為修脯。庚申之役,英以師船入都,焚圓明園。半倫實同往,單騎先入,取金玉重器以歸。(《清朝野史大觀》卷十)
凡是提到火燒圓明園,就會涉及這個敗類,而只要談到此人,無不從龔自珍開始寫起。兒女作惡,父母受譴,清人趙翼《廿二史札記》卷二十,在一則《名父之子多敗德》的讀史心得中,舉了很多發生在唐朝的例子。
房玄齡和杜如晦,都是唐代的名臣,治國有方,政聲卓著,為人所欽敬。而房玄齡的兒子房遺愛,杜如晦的兒子杜荷,最後是以謀反的罪名被殺了頭。狄仁傑在武則天執政時,以堅持正義,抗拒邪惡著稱於世。可他的兒子狄景暉為魏州地方官員,很不爭氣,貪婪搜括,酷暴無比。被欺壓的老百姓,對他恨之入骨,遷怒於狄仁傑,將其生祠也給砸了。

房玄齡
宋璟也是一代名相,無人不知他正直磊落的名聲。但他的兒子宋渾等行為不檢,放盪無行,成為社會渣滓,為人所不齒。李泌,在唐朝,歷仕四帝,謹慎自愛,剛正不阿,稱得上是高風亮節的賢相。可他的兒子李繁,卻墮落為奸相裴延齡的一個內應外合的死黨。陸贄彈劾這個無恥的佞臣,讓李繁起草奏書,然後,陸贄親筆改定。這小子將全文默記在心,然後偷著先去報告裴延齡,使其得以先下手為強。還未等陸贄將參奏之書送呈御鑒之前,裴延齡就誣告陸贄要發動兵變的消息,使得德宗皇帝火冒三丈,差點要砍了這位直臣的腦袋。

宋璟
所以,趙翼嘆息:「此皆名父之子,而敗德墜其家聲,不可解也。」
還是在唐代,那個上官儀,更是遺憾不盡。他是被武則天殺死的,想不到他的孫女上官婉兒,卻成為武則天作惡的左膀右臂。據《新唐書》記載:「初,武後得志,遂牽制帝,專威福,帝不能堪。又引道士行厭勝,中人王伏勝發之。帝因大怒,將廢為庶人,召儀與議,儀曰:『皇後專恣,海內失望,宜廢之以順人心。』帝使草詔。左右奔告後,後自申訴,帝乃悔,及恐後怨恚,乃曰:『上官儀教我。』後由是深惡儀。」
這個怕老婆的皇帝,也夠德行的,一推六二五,自己躲清凈去了。
武則天可不是善碴,老公可以饒恕,背後出主意的傢伙,絕不放過。不久,她就使人出手告密上官,借這個碴口,大開殺戒,凡上官家的男人,都殺無赦,凡上官家的女人,都沒入宮里做奴婢。刀架在脖子上時的上官儀,想不到那時在襁褓中的上官婉兒,後來長大成人,忘了國恨家仇,先附武後作惡,後助韋後為逆,成為徹頭徹尾的敗類。
掉了腦袋的上官儀,死不瞑目。同樣,不幸暴卒的龔自珍,更恨的未必是那鴆死他的情敵,而是他那無可救葯的人渣兒子,借帝國主義之手,將圓明園夷為平地。圓明園毀於他早就預言過的來者不善的「英夷」,即使在九泉之下,龔自珍那熱血沸騰的志士之心,也無法平靜得下來。
他曾著文指出:「近惟英夷,實乃巨詐,拒之則叩關,狎之則蠹國。」可見,他對帝國主義侵略者,對於英國這個殖民主義大國的野心,看得最為清晰。當年林則徐到廣東禁煙,他不但賦詩壯行,鼓舞士氣,還出謀畫策,多所建言。他哪裡想到,他的兒子偏偏當了英國殖民主義者頭子巴夏禮的謀主。
謀主的說法,出自章炳麟的《檢論》。但也有人說,他在上海,也已經沒落到無以為生的狀態,靠洋人每月數百大洋,吃花酒,逛窯子。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後,「所以焚掠圓明園者,因有龔半倫為引導。半倫名橙,自珍子,為人好大言,放盪不羈,窘於京師,輾轉至上海,為英領事紀室。及英兵北犯,龔為向導曰:
『清之精華在圓明園。』及京師陷,故英法兵直趨圓明園」(據《圓明園殘毀考》)。
引狼入室,還沆瀣作惡,這恐怕是中國有漢奸以來最為十惡不赦的一個了。
咸豐十年八月癸亥之諭里,有這樣一段話,也足以佐證龔半倫為敵前驅的罪不可逭:「該夷去國萬里,原為流通貨物而來,全由刁惡漢奸,百端唆使,以致如此決裂。」逃到熱河承德的奕詝,在詔諭里出現「漢奸唆使」之詞,當有所指,絕不是普通老百姓,而是有頭有臉之輩,自然是沖著龔自珍這樣有大名聲的人而言,若他地下有知,將何以堪?
名父之子多敗德,敗到龔半倫這種程度者,是很鮮見的。但名人之子多不肖,卻是常見。所以,大樹底下好乘涼的現代少爺們,以先人的名聲,作為生財有道的本錢;以前代的光榮,化作討價還價的資源;以上輩的功勛,充當無惡不作的庇護;以家族的榮譽,干出為非作歹勾當者,不也時常可見於報紙屏幕,而使人想起《三字經》里「養不教,父之過」那句話嗎?
因此,龔自珍及其子的這段故事,也許有一些值得深思的地方。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名人之子是如何坑爹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