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馬恩是如何揭示無產階級歷史使命

馬恩是如何揭示無產階級歷史使命

發布時間:2022-04-28 04:57:24

㈠ 馬恩主義的思想核心是什麼主要內容是什麼

馬克思主義是關於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全人類徹底解放的學說。它由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大部分組成,是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繼承和吸收人類關於自然科學、思維科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的基礎上於19世紀40年代創立的,並在實踐中不斷地豐富、發展和完善的無產階級的思想體系。其中的核心思想就是「無產階級專政」。

最主要的就是兩點:唯物辯證法,辯證唯物主義

㈡ 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無產階級是歷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

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無產階級是歷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建立自己的統治,進而建設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這一思想首先在法國實現。

法國的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一次偉大嘗試。它的實踐,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學說。它的經驗和教訓是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寶貴財富。公社戰士在同強大敵人戰斗時表現出來的英勇不屈、視死如歸的精神將永垂史冊。

《共產黨宣言》主要內容:
(1)闡明了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資本主義必將被共產主義所取代。
(2)明確指出階級斗爭在階級社會中推動歷史發展的重要作用。
(3)揭示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無產階級專政。
(4)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共產黨宣言》發表意義:
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無產階級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社會主義運動蓬勃發展。

㈢ 什麼是馬恩創立科學社會主義的歷史條件,創立標志,兩大發現及其意義

1、歷史條件

社會階級基礎:歐洲無產階級已經出現

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理論前提:英國古典經濟學、德國古典哲學等學說的誕生。

社會經濟條件:工業革命使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也日益激化,經濟危機經常發生。

2、創立標志

無產階級已經由自在階級開始向自為階級轉變。英國憲章運動、法國里昂工人起義和德國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標志著無產階級已經作為獨立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台。是資本主義矛盾激化和工人運動發展的產物。以《共產黨宣言》的問世為標志 。

3、兩大發現

剩餘價值理論與辯證唯物主義歷史觀

4、意義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使社會主義從空想變成了科學,開辟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發展的新的前程;它給了國際無產階級無比銳利的思想武器,推動了工人運動的發展,使國際工人運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3)馬恩是如何揭示無產階級歷史使命擴展閱讀:

理論與宗教

馬克思主義信仰是個宗教信仰嗎?不是,它是科學的信仰,它的基礎是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它本身就是人類認識社會和改造社會的科學,而共產主義運動本身就是認識和改造社會的科學實踐體現。

資本主義時代資產階級通過階級斗爭消滅了封建貴族,其思想武器即自然科學取代護佑封建貴族統治的封建神學,而共產主義時代則同樣要通過階級斗爭消滅資產階級,消滅社會神學,讓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科學真正鞏固陣地。

信奉馬克思主義即信奉認識和改造人類社會的科學,而反對馬克思主義的形形色色的社會思潮要麼是基於唯心主義的非科學,即迷信,要麼是機械唯物主義的不徹底的社會認識。

它們要麼是仰仗神靈,要麼是盲從人性,資產階級依靠主觀唯心主義的人性論來維護意識形態的統治,一切其無法解釋的問題都歸咎人性問題,這與封建貴族將一切不能解決的問題歸咎於神靈一樣,只是在愚民。

這些思潮仰仗資產階級的統治而存在。他們即便能看到社會的問題,也毫無改造社會的辦法。無產階級則要依靠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指導來實現社會革命,以此社會科學為指導來建設共產主義。

由此一切唯心的迷妄都不復存在,人們由此才真正能夠正確地認識人類社會本身。馬克思主義不是宗教,但卻能夠取代宗教。正如科學取代迷信一樣,宗教的迷信終究是要消亡的,而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的信仰終究是要隨著共產主義的建立而普遍建立的。

㈣ 馬克思主義是怎樣揭示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對立性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三大組成部分
馬克思在分析具體問題的時候無不是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為基石.同樣,在論述「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這一重大歷史問題時,馬克思,恩格斯同樣堅持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方法,准確的揭示了資產階級必然滅亡,無產階級必將勝利這一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
首先,《共產黨宣言》的第一部分對資本主義的歷史地位有肯定方面的評價.例如,「資產階級在歷史上曾經起過非常革命的作用.」「資本主義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建立,對生產力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它繼承了以往社會所創造的所有生產力.資本主義是社會化大生產,生產社會化是從資本主義登上歷史舞台開始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使原來分散的小規模個體生產轉變為有分工和協作聯系起來的機器大工業.這一變革推翻了幾百年來的工匠手藝,是社會生產關系發生了劇烈的變革,使生產過程越來越具有社會性.資本主義戰勝了封建主義,建立起了新的,更適合社會發展的制度,從而極大的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
然而,更為重要的是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從封建社會的滅亡中產生出來的現代資產階級社會並沒有消滅階級對立.它只是用新的階級、新的壓迫條件、新的斗爭形勢代替了舊的」.
那麼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論述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呢?
一、從社會關繫上看:馬克思鮮明的指出了資產階級的種種丑惡本質:「它使人和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系,除了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就再也沒有任何別的聯系了.它把人的尊嚴變成了交換價值,用一種沒有良心的貿易自由代替了無數特許的和無力掙得的自由.總而言之,它是用公開的、無恥的、直接的、露骨的剝削取代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蓋著的剝削.」
在家庭關繫上,「資產階級撕下了罩在家庭關繫上的溫情脈脈的面紗,把這種關系變成了純粹的金錢關系」.
由此可見,在資產階級社會里,一切社會關系都是以金錢為紐帶,毫無人性,這樣的社會又怎能持久發展下去?
二、從生產關繫上看:馬克思指出,「由於生產的不斷變革,一切社會狀況不停地動盪,永遠的不安定和變動,這就是資產階級時代不同於過去一切時代的地方」,正是因為社會的飛速發展,導致資產階級「除非對生產工具,從而對生產關系,從而對全部社會關系不斷地進行革命,否則就不能生存下去」.
資產階級創造出了巨大的生產力,同時也消滅著生產資料、財產、和人口分散的狀態,導致政治的集中.從資產階級幾百年的發展情況來看,不斷爆發的經濟危機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內部深藏的矛盾危機,「社會所擁有的生產力已經不能在促進資產階級文明和資產階級所有制關系的發展;相反,生產力以強大到這種關系所不能適應的地步,它已經受到這種關系的阻礙,就使整個資產階級社會陷入混亂,就使資產階級所有制的存在受到威脅」.
三、從無產階級隊伍的發展來看:隨著資產階級即資本的發展,無產階級即現代工人階級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發展.「由於推廣機器和分工,無產者的勞動已經失去了任何獨立的性質」,現代工業的發展,使得無論是男工還是女工,童工都只是勞動工具,花在工人身上的費用,幾乎只限於維持工人生活和延續工人後代所必需的生活資料,正是因為工人階級的生活狀況已經差到極點,所以工人階級的反抗也與日俱增.從最初的單個工人的反抗,到後來成階級的反抗,不僅僅攻擊資產階級的生產關系,而且攻擊工具本身.隨著工業的發展,無產階級不僅人數增加了,而且結合成為更大的集體,成立反對資產者的同盟,聯合起來保衛自己的利益.在階級斗爭接近決戰的時候,甚至連統治階級中的一小部分人脫離統治階級而成為革命階級,即一部分已經提高到從理論上認識整個歷史運動的這一水平的一部分資產階級思想家,轉到無產階級方面來了.
無產階級本身就是大工業的產物,無產者沒有財產,無產者只有廢除自己的現有的佔有方式,從而廢除全部現存的佔有方式,才能取得社會生產力.正如馬克思所言:「無產階級,現今社會的最下層,如果不炸毀官方社會的整個上層,就不能抬起頭來,挺起胸來.」
至今的一切社會都是建立在壓迫階級和被壓迫階級的對立之上的,但是,為了有可能壓迫一個階級,就必須保證這個階級至少有能夠勉強維持它的奴隸般的生存的條件.然而,現代工人卻相反,隨著工業的進步而降到本階級的生存條件以下.所以,資產階級不能再統治下去了,因為「它不得不讓自己的奴隸落到不能養活自己反而要他來養活的地步」.
資產階級生存的根本條件,是財富在私人手裡的積累是資本的形成和增值;資本的條件是僱傭勞動,僱傭勞動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競爭之上的,資產階級無力抵抗工業進步,使工人通過結社而達到革命聯合替代了他們由於競爭而造成的分散狀態.所以,隨著大工業的發展,資產階級私人佔有生產資料與社會化大生產之間的矛盾將與日俱增,最終導致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

㈤ 《共產黨宣言》中馬恩是如何評價資產階級在歷史上的革命作用

資產階級的這種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伴隨著相應的政治上進展。它在封建主統治下是被壓迫的等級,在公社裡是武裝的和自治的團體,在一些地方組成獨立的城市共和國,在另一些地方組成君主國中的納稅的第三等級;後來,在工場手工業時期,它是等級制君主國或專制君主國中同貴族抗衡的勢力,而且是大君主國的主要基礎;最後,從大工業和世界市場建立的時候起,它在現代的代議制國家裡奪得了獨占的政治統治。現代的國家政權不過是管理整個資產階級的共同事務的委員會罷了。
資產階級在歷史上曾經起過非常革命的作用。
資產階級在它已經取得了統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園詩般的關系都破壞了。它無情地斬斷了把人們束縛於天然尊長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羈絆,它使人和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系,除了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就再也沒有任何別的聯系了。它把宗教虔誠、騎士熱忱、小市民傷感這些情感的神聖發作,淹沒在利己主義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嚴變成了交換價值,用一種沒有良心的貿易自由代替了無數特許的和自力掙得的自由。總而言之,它用公開的、無恥的、直接的、露骨的剝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蓋著的剝削。
資產階級抹去了一切向來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職業的神聖光環。它把醫生、律師、教士、詩人和學者變成了它出錢招雇的僱傭勞動者。
資產階級撕下了罩在家庭關繫上的溫情脈脈的面紗,把這種關系變成了純粹的金錢關系。
資產階級揭示了,在中世紀深受反動派稱許的那種人力的野蠻使用,是以極端怠惰作為相應補充的。它第一個證明了,人的活動能夠取得什麼樣的成就。它創造了完全不同於埃及金字塔、羅馬水道和哥特式教堂的奇跡;它完成了完全不同於民族大遷徙和十字軍東征的遠征。
資產階級除非對生產工具,從而對生產關系,從而對全部社會關系不斷地進行革命,否則就不能生存下去。反之,原封不動地保持舊的生產方式,卻是過去的一切工業階級生存的首要條件。生產的不斷變革,一切社會狀況不停的動盪,永遠的不安定和變動,這就是資產階級時代不同於過去一切時代的地方。一切固定的僵化的關系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素被尊崇的觀念和見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關系等不到固定下來就陳舊了。一切等級的和固定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一切神聖的東西都被褻瀆了。人們終於不得不用冷靜的眼光來看他們的生活地位、他們的相互關系。
不斷擴大產品銷路的需要,驅使資產階級奔走於全球各地。它必須到處落戶,到處開發,到處建立聯系。
資產階級,由於開拓了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使反動派大為惋惜的是,資產階級挖掉了工業腳下的民族基礎。古老的民族工業被消滅了,並且每天都還在被消滅。它們被新的工業排擠掉了,新的工業的建立已經成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關的問題;這些工業所加工的,已經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來自極其遙遠的地區的原料;它們的產品不僅供本國消費,而且同時供世界各地消費。舊的、靠本國產品來滿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極其遙遠的國家和地帶的產品來滿足的需要所代替了。過去那種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給自足和閉關自守狀態,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來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賴所代替了。物質的生產是如此,精神的生產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產品成了公共的財產。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為不可能,於是由許多種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學形成了一種世界的文學。
資產階級,由於一切生產工具的迅速改進,由於交通的極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蠻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來了。它的商品的低廉價格,是它用來摧毀一切萬里長城、征服野蠻人最頑強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們不想滅亡的話----採用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它迫使它們在自己那裡推行所謂文明,即變成資產者。一句話,它按照自己的面貌為自己創造出一個世界。
資產階級使農村屈服於城市的統治。它創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農村人口大大增加起來,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脫離了農村生活的愚昧狀態。正象它使農村從屬於城市一樣,它使未開化和半開化的國家從屬於文明的國家,使農民的民族從屬於資產階級的民族,使東方從屬於西方。
資產階級日甚一日地消滅生產資料、財產和人口的分散狀態。它使人口密集起來,使生產資料集中起來,使財產聚集在少數人的手裡。由此必然產生的結果就是政治的集中。各自獨立的、幾乎只有同盟關系的、各有不同利益、不同法律、不同政府、不同關稅的各個地區,現在已經結合為一個擁有統一的政府、統一的法律、統一的民族階級利益和統一的關稅的統一的民族。
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機器的採用,化學在工業和農業中的應用,輪船的行駛,鐵路的通行,電報的使用,整個整個大陸的開墾,河川的通航,彷彿用法術從地下呼喚出來的大量人口,----過去哪一個世紀料想到在社會勞動里蘊藏有這樣的生產力呢?
由此可見,資產階級賴以形成的生產資料和交換手段,是在封建社會里造成的。在這些生產資料和交換手段發展的一定階段上,封建社會的生產和交換在其中進行的關系,封建的農業和工場手工業組織,一句話,封建的所有制關系,就不再適應已經發展的生產力了。這種關系已經在阻礙生產而不是促進生產了。它變成了束縛生產的桎梏。它必須被炸毀,而且已經被炸毀了。
起而代之的是自由競爭以及與自由競爭相適應的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資產階級的經濟統治和政治統治。
現在,我們眼前又進行著類似的運動。資產階級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資產階級的所有制關系,這個曾經彷彿用法術創造了如此龐大的生產資料和交換手段的現代資產階級社會,現在像一個魔法師一樣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術呼喚出來的魔鬼了。幾十年來的工業和商業的歷史,只不過是現代生產力反抗現代生產關系、反抗作為資產階級及其統治的存在條件的所有制關系的歷史。只要指出在周期性的重復中越來越危及整個資產階級社會生存的商業危機就夠了。在商業危機期間,總是不僅有很大一部分製成的產品被毀滅掉,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已經造成的生產力被毀滅掉。在危機期間,發生一種在過去一切時代看來都好像是荒唐現象的社會瘟疫,即生產過剩的瘟疫。社會突然發現自己回到了一時的野蠻狀態;彷彿是一次飢荒、一場普遍的毀滅性戰爭,使社會失去了全部生活資料;彷彿是工業和商業全被毀滅了,----這是什麼緣故呢?因為社會上文明過度,生活資料太多,工業和商業太發達。社會所擁有的生產力已經不能再促進資產階級文明和資產階級所有制關系的發展;相反,生產力已經強大到這種關系所不能適應的地步,它已經受到這種關系的阻礙;而它一著手克服這種障礙,就使整個資產階級社會陷入混亂,就使資產階級所有制的存在受到威脅。資產階級的關系已經太狹窄了,再容納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財富了。——資產階級用什麼辦法來克服這種危機呢?一方面不得不消滅大量生產力,另一方面奪取新的市場,更加徹底地利用舊的市場。這究竟是怎樣的一種辦法呢?這不過是資產階級准備更全面更猛烈的危機的辦法,不過是使防止危機的手段越來越少的辦法。
資產階級用來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現在卻對准資產階級自己了。
但是,資產階級不僅鍛造了置自身於死地的武器;它還產生了將要運用這種武器的人----現代的工人,即無產者。
隨著資產階級即資本的發展,無產階級即現代工人階級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發展;現代的工人只有當他們找到工作的時候才能生存,而且只有當他們的勞動增殖資本的時候才能找到工作。這些不得不把自己零星出賣的工人,像其他任何貨物一樣,也是一種商品,所以他們同樣地受到競爭的一切變化、市場的一切波動的影響。
由於機器的推廣和分工,無產者的勞動已經失去了任何獨立的性質,因而對工人也失去了任何吸引力。工人變成了機器的單純的附屬品,要求他做的只是極其簡單、極其單調和極容易學會的操作。因此,花在工人身上的費用,幾乎只限於維持工人生活和延續工人後代所必需的生活資料。但是,商品的價格,從而勞動的價格,是同它的生產費用相等的。因此,勞動越使人感到厭惡,工資也就越減少。不僅如此,機器越推廣,分工越細致,勞動量也就越增加,這或者是由於工作時間的延長,或者是由於在一定時間內所要求的勞動的增加,機器運轉的加速,等等。
現代工業已經把家長式的師傅的小作坊變成了工業資本家的大工廠。擠在工廠里的工人群眾就象士兵一樣被組織起來。他們是產業軍的普通士兵,受著各級軍士和軍官的層層監視。他們不僅是資產階級的、資產階級國家的奴隸,並且每日每時都受機器、受監工、首先是受各個經營工廠的資產者本人的奴役。這種專制制度越是公開地把營利宣布為自己的最終目的,它就越是可鄙、可恨和可惡。
手的操作所要求的技巧和氣力越少,換句話說,現代工業越發達,男工也就越受到女工和童工的排擠。對工人階級來說,性別和年齡的差別再沒有什麼社會意義了。他們都只是勞動工具,不過因為年齡和性別的不同而需要不同的費用罷了。
當廠主對工人的剝削告一段落,工人領到了用現錢支付的工資的時候,馬上就有資產階級中的另一部分人----房東、小店主、當鋪老闆等等向他們撲來。
以前的中間等級的下層,即小工業家、小商人和小食利者,手工業者和農民----所有這些階級都降落到無產階級的隊伍里來了,有的是因為他們的小資本不足以經營大工業,經不起較大資本家的競爭;有的是因為他們的手藝已經被新的生產方法弄得不值錢了。無產階級的隊伍就是這樣從居民的所有階級中得到補充的。
無產階級經歷了各個不同的發展階段。它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是和它的存在同時開始的。
最初是單個的工人,然後是某一工廠的工人,然後是某一地方的某一勞動部門的工人,同直接剝削他們的單個資產者作斗爭。他們不僅僅攻擊資產階級的生產關系,而且攻擊生產工具本身;他們毀壞那些來競爭的外國商品,搗毀機器,燒毀工廠,力圖恢復已經失去的中世紀工人的地位。
在這個階段上,工人們還是分散在全國各地並為競爭所分裂的群眾。工人的大規模集結,還不是他們自己聯合的結果,而是資產階級聯合的結果,當時資產階級為了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必須而且暫時還能夠把整個無產階級發動起來。因此,在這個階段上,無產者不是同自己的敵人作斗爭,而是同自己的敵人的敵人作斗爭,即同專制君主制的殘余、地主、非工業資產階級和小資產者作斗爭。因此,整個歷史運動都集中在資產階級手裡;在這種條件下取得的每一個勝利都是資產階級的勝利。
但是,隨著工業的發展,無產階級不僅人數增加了,而且它結合成更大的集體,它的力量日益增長,它越來越感覺到自己的力量。機器使勞動的差別越來越小,使工資幾乎到處都降到同樣低的水平,因而無產階級內部的利益和生活狀況也越來越趨於一致。資產者彼此間日益加劇的競爭以及由此引起的商業危機,使工人的工資越來越不穩定;機器的日益迅速的和繼續不斷的改良,使工人的整個生活地位越來越沒有保障;單個工人和單個資產者之間的沖突越來越具有兩個階級的沖突的性質。工人開始成立反對資產者的同盟;他們聯合起來保衛自己的工資。他們甚至建立了經常性的團體,以便為可能發生的反抗准備食品。有些地方,斗爭爆發為起義。

㈥ 馬恩關於社會基本矛盾及其運動規律的學說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1、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

兩對基本矛盾包含著3個要素,即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它們之間相互聯結、相互制約、相互作用著。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反作用於生產力;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反作用於經濟基礎。

2、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類社會發展動力是一個體系。

馬克思在1895年寫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說:「人們在自己生活的社會生產中發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的關系,即同他們的物質生產力的一定發展階段相結合的生產關系。

3、馬恩這里明確提出了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馬恩指出:「將近四十年來,我們都非常重視階級斗爭,認為這是歷史的直接動力(重點號引者加),特別是重視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的階級斗爭,認為它是現代社會變革的巨大杠桿;所以我們決不能和那些想把這個階級斗爭從運動中勾銷的人們一道走」。

4、人類社會發展動力的系統理論。

馬恩創建了人類社會發展動力的系統理論,極大地豐富和推進了歷史唯物論。由於歷史的局限,馬恩不可能把這一理論運用於社會主義社會,揭示社會主義的發展動力理論體系。

5、社會基本矛盾的性質,是由占統治地位的生產資料所有制性質所決定。

馬恩運用這些理論研究了資本主義社會,把社會發展動力理論又深化了一步。社會基本矛盾的性質,是由占統治地位的生產資料所有制性質所決定。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的社會基本矛盾其矛盾性質是對抗性的,靠社會制度自身是不能解決的。

㈦ 《共產黨宣言》中談談馬恩提出了哪些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及意義

《宣言》的基本思想是唯物史觀,著重闡述了科學社會主義的以下基本原理 :
第一,關於階級斗爭和「兩個不可避免」的原理。自原始公社制度解體以來,以往的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資產階級用來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現在卻對准資產階級自己了;不僅如此,資產階級社會還產生了將要運用這種武器的人——現代的工人即無產者。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的階級斗爭,成了現代資產階級社會的主色調,斗爭的最終結果必然是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
第二,關於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只有無產階級領導受壓迫的勞苦群眾才能推翻資本主義制度和建立新的社會;無產階級實現自己的歷史使命、獲得解放的根本道路是社會革命—
—用暴力推翻全部現存的社會制度,如果不這樣,它就不能抬起頭來,挺起胸來;無產階級的社會革命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運動。

第三,關於無產階級專政的思想。無產階級革命的目的是奪取政權,使無產階級上升為統治階級,爭得民主;其後的主要任務是利用自己的政治統治,一步一步地奪取資產階級的全部資本,把一切生產工具集中在國家手裡,並盡可能快地發展生產力;用暴力消滅舊的生產關系,廢除私有制,從而消滅階級對立和階級本身存在的條件。
第四,關於無產階級政黨的學說。無產階級政黨是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和改造社會的必要條件;領導無產階級專政國家的執政黨——共產黨,是無產階級的先鋒隊,代表著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始終代表整個工人運動的利益;共產黨人是最低綱領和最高綱領的統一者:在為工人階級的最近目的和利益而斗爭的同時代表運動的未來;黨的最終目標是消滅階級對立和階級差別,建立起一個嶄新的社會制度。
第五,關於未來新社會的構想。我們建立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和價值追求到底是什麼? 對此《, 宣言》作出了十分精闢而又簡要的回答:「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裡,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由此可見,實現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宣言》的核心思想,是馬克思恩格斯的理論探索和在實踐上為之奮斗終生的主題,體現了社會主義的最高目標和終極價值,是社會主義的首要原則。正
是這一理想目標所蘊含的強大動力激勵著人們不斷為社會主義奮斗,使人們在社會主義遭遇每一次腥風血雨之後,總能見到更加絢麗的彩虹。
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里闡述的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 是反映社會發展規律的、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遍真理。我們必須堅持這些基本原則, 並結合我國的具體國情創造性地運用這些原則。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就是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理論成果, 是對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寶庫的豐富和發展, 而不是像某些人歪曲的那樣, 是否定科學社會主義的民主社會主義思想的產物。對於這一原則問題, 我們應該旗幟鮮明, 不能有絲毫含糊。

㈧ 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集中論述了什麼

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集中論述了:資產階級,由於開拓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成為世界性的。各民族的精神產品成為公共的財產。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為不可能,由許多種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學形成一種世界的文學。

《宣言》第一次闡述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指出共產主義運動已成為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

構成《宣言》核心的基本原理是:每一歷史時代主要的生產方式與交換方式及必然由此產生的社會結構,是該時代政治的和精神的歷史所賴以確立的基礎,並且只有從這一基礎出發,歷史才能得到說明。

(8)馬恩是如何揭示無產階級歷史使命擴展閱讀

《共產黨宣言》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分析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分析階級和階級斗爭,特別是資本主義社會階級斗爭的產生、發展過程,論證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客觀規律,作為資本主義掘墓人的無產階級肩負的世界歷史使命。

《共產黨宣言》公開宣布必須用革命的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建立無產階級的「政治統治」,表述以無產階級專政代替資產階級專政的思想。

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把家庭關系置於資本主義的關系中加以考察,指出資本主義把家庭關系變成金錢關系,在這種關系中,婦女處於單純生產工具的地位。因此,婦女解放,其婦女自身的解放而言,是使婦女不再處於單純生產工具的地位,與男人享受平等的社會權利,成為全面而自由發展的人。要做到這一點,須消滅私有制。

《宣言》還指出無產階級在奪取政權後,必須在大力發展生產力的基礎上,逐步進行社會改造,進而達到消滅階級對立和階級本身的存在條件。

當生產資料私有制和階級消滅以後,國家消亡。到那個時候,代替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社會的,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裡,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即進入共產主義社會。

㈨ 世界無產階級作為一隻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台的標志性事件是

標志性事件是:歐洲三大工人運動的發生。

19世紀三四十年代,工人運動已從經濟斗爭發展到獨立的政治斗爭。法國里昂工人的兩次武裝起義,具有鮮明的政治性質;英國的憲章運動,則是世界上第一次具有全國規模的政治性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德意志西里西亞工人起義,從一開始就做到了法國和英國工人在運動結束時才做到的事情,即意識到無產階級的本質。

在此以前,工人階級有時也參加政治斗爭,但在那些斗爭中無產階級只是追隨資產階級去反對自己敵人的敵人,即在資產階級的領導下進行反封建斗爭。現在,工人階級是為了自己的政治權利和經濟利益去進行獨立的斗爭,並把矛頭指向資本主義剝削制度。這標志著無產階級已經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台。

(9)馬恩是如何揭示無產階級歷史使命擴展閱讀

三大工人運動的意義:

標志著現代無產階級已經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台,開始顯示出無產階級的偉大歷史作用。在三大工人運動中,無產階級提出了自己獨立的政治經濟要求,沖擊著資本主義制度,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由此進入一個新階段。

三大工人運動的教訓:

這三次大規模的工人運動雖都遭到鎮壓,但它有深刻的教訓:沒有革命理論的指導,無產階級就不可能取得革命的勝利。因此,創立建立在科學基礎上的革命理論,就成為時代迫切的需要。

三大工人運動的歷史影響:

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成為馬恩思想誕生的標志。

①第一次較為完整系統地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指出階級斗爭推動歷史的發展;

②闡明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肯定共產主義最終將取代資本主義;

③揭示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無產階級政權,建設共產主義。馬恩思想影響無產階級進行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社會主義運動更加彭勃地發展起來。

㈩ 三大工人運動是什麼分別標志著什麼

三大工人運動,即法國里昂絲織工人的兩次起義;英國憲章運動;德國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

三大工人運動的意義

里昂工人起義 (Lyon,Worker's Uprisings in) 1831年和1834年法國里昂工人反對資本主義剝削壓迫的兩次武裝起義。推動了法國工人運動的發展。 是法國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台的重要標志之一。

英國的憲章運動是「世界上第一次廣泛的、真正群眾性的、政治性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憲章運動標志著英國無產階級開始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台,揭開了同資產階級爭奪政治權力的斗爭的序幕。

德國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這次織工起義事件表明無產階級已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台。

三大工人運動的教訓

這三次大規模的工人運動雖都遭到鎮壓,但它有深刻的教訓:沒有革命理論的指導,無產階級就不可能取得革命的勝利。因此,創立建立在科學基礎上的革命理論,就成為時代迫切的需要。

拓展資料:

三大工人運動歷史影響

馬恩思想誕生

社會經濟前提:工業革命推動資本主義迅速發展,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日益暴露,出現了資本主義經濟危機(1825年,世界第一次經濟危機首先在英國)

階級基礎:工人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法國里昂工人起義、英國憲章運動和德意志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

三大思想來源:德國的古典哲學、英國的古典政治經濟學、英法的空想社會主義;

主觀條件: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實踐和理論研究

自從有僱傭勞動者以來--這就是說,早在近代資本主義形成很久以前--就有僱主和工人之間的階級斗爭的例子。這並不是那些「提倡階級斗爭」的人進行顛覆活動所造成的。相反,先有階級斗爭的實踐,然後才產生階級斗爭的學說。

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成為馬恩思想誕生的標志。

①第一次較為完整系統地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指出階級斗爭推動歷史的發展;

②闡明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肯定共產主義最終將取代資本主義;

③揭示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無產階級政權,建設共產主義。

馬恩思想影響

無產階級進行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社會主義運動更加彭勃地發展起來。


參考鏈接:網路:歐洲三大工人運動


閱讀全文

與馬恩是如何揭示無產階級歷史使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