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陽新縣歷史有多久

陽新縣歷史有多久

發布時間:2022-01-18 08:59:23

A. 請教湖北省黃石市陽新縣的歷史沿革

【縣情簡介】 陽新縣位於鄂東南,長江中游南岸,土地面積2780平方公里,轄16個鎮、1個經濟開發區、3個國營農場.悠久的歷史,優越的區位,豐富的資源,優良的環境,使陽新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荊楚大地。現隸屬於湖北省第二大城市---黃石市 歷史悠久,人傑地靈。自西漢時期建縣,已歷經22個世紀。在這塊古老文明的紅色土地上,生活和戰斗過彭德懷、王震、何長工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誕生了王平、彭方復、梅盛偉等20多位共和國將軍,20萬英雄兒女前仆後繼,是全國聞名的「烈士縣」。培養和造就了全國十佳公務員王賢田,全國十佳中青年優秀教師、十屆全國人大代錶王月娥等先進模範人物。 區位優越,交通便利。陽新是湖北省的東大門,東臨長江,西接京廣,南及京九,北靠武黃,縣城距武漢市120公里,黃石市60公里,江西省-九江市120公里,境內有2條國道(106、316)、4條省道,武九鐵路橫貫東西,長江水道貫穿全境,江河航運四季通暢。 資源豐富,物產富饒。陽新土地肥沃,農副產品十分豐富,素有「百湖之縣」,「魚米之鄉」之美 [陽新縣仙島湖] 陽新縣仙島湖 稱,是全國著名的薴麻之鄉、全省林業和水產大縣。陽新礦藏種類多,儲量大,是全國有名的富礦縣。現已探明的礦藏有40多種,是全國八大產銅基地、全國百家重點採煤縣之一。 山川秀麗,景色迷人。有省級生態旅遊風景區---王英仙島湖,有全省最大的陵園---湘鄂贛邊區鄂東南革命烈士陵園,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港革命舊址,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45%,是旅遊觀光和居住生活的理想場所。 政策優惠,環境優良。堅持誠信為本、環境立縣的原則,努力打造軟環境比東部更軟、硬環境比西部更優的後發優勢,贏得了投資者的青睞。東風集團、華新集團、鴻駿集團、勁牌集團等國內外知名企業紛紛落戶陽新,投資創業。 經濟發展,社會進步。2005年,全縣完成國內生產總值71.4億元,財政收入3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275元。工業初步形成了鋁業、水泥、金銅、紡織、煤炭等五大支柱產業,農業形成了水產、林果、蔬菜、薴麻、畜牧、旅遊等六大特色經濟板塊。 「普九」、「初保」全面達標,廣播電視、固定電話實現了「村村通」。 [編輯本段] 【歷史沿革】 陽新縣歷史悠久,是全國有數的古縣之一,陶唐時為荊揚之域,虞、夏、商屬荊州,西周為鄂王轄地,春秋歸楚,秦屬南郡。公元前201年(漢高祖六年)分南郡始置下雉縣,屬江夏郡。漢、三國、晉、梁、陳、隋、唐,歷名下雉、閏光、陽新、奉新、安昌、永興、富川。宋、元、明、清先後稱興國軍、路、府、州。1912年廢州設縣,1914年定名陽新縣,沿用至今。1949年5月1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解放陽新,建立人民政權,隸屬大冶專區。1952年6月改屬黃岡專區。1965年7月起改屬咸寧地區。1997年1月1日起劃歸黃石市管轄至今。 [編輯本段] 【行政區劃】 陽新縣現轄16個鎮、1個開發區、4個農場,即富池鎮、黃顙口鎮、韋源口鎮、太子鎮、大王鎮、陶港鎮、白沙鎮、浮屠鎮、三溪鎮、王英鎮、龍港鎮、洋港鎮、排市鎮、木港鎮、楓林鎮、興國鎮,金海煤炭開發區,、軍墾農場(率洲管理區)、綜合農場(管理區)、半壁山農場(管理區)、荊頭山農場(管理區),全縣共有312個村民委員會,3267個村民小組。 [編輯本段] 【地理區位】 陽新縣位於長江中游南岸,幕阜山脈北麓,湖北省東南部,處東經114°43'~115°30′;北緯29°30′~30°09′;最高海拔862.7米,最低海拔8.7米,東西橫距76.5公里,南北縱距71.5公里。縣境東北與蘄春縣、武穴市隔江相望,東南緊鄰江西省瑞昌市,西南接通山縣和江西省武寧縣,西北連咸寧市、大冶市。屬鄂東南低山丘陵區,處幕阜山向長江沖積平原過渡地帶,中小湖泊較多,被譽為「百湖之縣」。屬北亞熱帶氣候區,年均氣溫16.8℃,極端最高氣溫 41.4℃(1966年8月10日),極端最低氣溫—14.9℃(1969年2月1日),無霜期263天。年均日照時數1897.1時,日照率44%。年均降雨量1389.6mm。

B. 湖北陽新在古代叫什麼地名,從唐帶說起。謝謝! !!

叫什麼呢?古代的名字 安徽:以安慶、徽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屬江南相當於現在湖南、湖北兩省及河南、貴州、廣東、廣西部分地區)、豫(相當現在

C. 陽新歷史上最大的官

陽新俊傑輩出,晉有孟嘉,宋有王質、吳則禮,元有武將張文忠,該地域文化的盛期主要出現在明清,明有「後七子」之一吳國倫、貴州按察使成務、四川按察使潘師道、浙江巡撫御史劉之待;清初的柯抱沖、中憲大夫盧高、富川書院掌教洪秉鈞、榜眼秦定三、台州知府潘觀藻,太平天國狀元劉繼盛、太平天國驍將孫從鶴、抗俄御日主將江自康、翰林院編修陳光亨、教育家萬斛泉、外交功臣李蘅石、武昌首義英雄蕭鍾英等。民國有辛亥革命元勛曹亞伯、上海抗日救亡領袖劉湛恩,國民黨元老石瑛、駐芬蘭公使朱紹陽、漢劇大師朱洪壽,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我黨我軍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傑出的政治工作者王平將軍、更有為共產主義事業獻身的一代英豪羅偉、曹大駿、柯松濤、曹壯父、黃家高、成子英、曹玉珍、蕭作舟、羅冠國、黃驊、張召紅等。

D. 陽新縣簡介

你好!

中文名稱: 陽新縣
行政區類別: 縣級
所屬地區: 黃石市
下轄地區: 木港鎮、楓林鎮、興國鎮等
面積: 40057.74
人口: 984550
氣候條件: 北亞熱帶氣候區
著名景點: 七峰山,仙島湖,後山

陽新縣位於鄂東南,長江中游南岸,土地面積2780平方公里,轄16個鎮、1個經濟開發區、3個國營農場。悠久的歷史,優越的區位,豐富的資源,優良的環境,使陽新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荊楚大地。現隸屬於湖北省第二大城市---黃石市

縣情簡介

陽新縣
歷史悠久,人傑地靈。自西漢時期建縣,已歷經22個世紀。在這塊古老文明的紅色土地上,生活和戰斗過彭德懷、王震、何長工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誕生了王平、賀俊偵 彭方復、梅盛偉等20多位共和國將軍,20萬英雄兒女前仆後繼,是全國聞名的「烈士縣」。培養和造就了全國十佳公務員王賢田,全國十佳中青年優秀教師、十屆全國人民代錶王月娥等先進模範人物。
區位優越,交通便利。陽新是湖北省的東大門,東臨長江,西接京廣,南及京九,北靠武黃,縣城距武漢市120公里,黃石市60公里,江西省-九江市120公里,境內有2條國道(106、316)、4條省道,武九鐵路橫貫東西,長江水道貫穿全境,江河航運四季通暢。
資源豐富,物產富饒。陽新土地肥沃,農副產品十分豐富,素有「百湖之縣」,「魚米之鄉」之美 稱, 仙島湖生態旅遊風景區是全國著名的薴麻之鄉、全省林業和水產大縣。陽新礦藏種類多,儲量大,是全國有名的富礦縣。現已探明的礦藏有40多種,是全國八大產銅基地、全國百家重點採煤縣之一。
山川秀麗,景色迷人。有省級生態旅遊風景區---仙島湖,有全省最大的陵園---湘鄂贛邊區鄂東南革命烈士陵園,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港革命舊址,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45%,是旅遊觀光和居住生活的理想場所。
政策優惠,環境優良。堅持誠信為本、環境立縣的原則,努力打造軟環境比東部更軟、硬環境比西部更優的後發優勢,贏得了投資者的青睞。東風集團、華新集團、鴻駿集團、勁牌集團等國內外知名企業紛紛落戶陽新,投資創業。
經濟發展,社會進步。2005年,全縣完成國內生產總值71.4億元,財政收入3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275元。工業初步形成了鋁業、水泥、金銅、紡織、煤炭等五大支柱產業,農業形成了水產、林果、蔬菜、薴麻、畜牧、旅遊等六大特色經濟板塊。「普九」、「初保」全面達標,廣播電視、固定電話實現了「村村通」。
編輯本段
歷史沿革

陽新縣歷史悠久,是全國有數的古縣之一,陶唐時為荊揚之域,虞、夏、商屬荊州,西周為鄂王轄地,春秋歸楚,秦屬南郡。公元前201年(漢高祖六年)分南郡始置下雉縣,屬江夏郡。漢、三國、晉、梁、陳、隋、唐,歷名下雉、閏光、陽新、奉新、安昌、永興、富川。宋、元、明、清先後稱興國軍、路、府、州。 陽新縣地圖1912年廢州設縣,1914年定名陽新縣,沿用至今。1949年5月1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解放陽新,建立人民政權,隸屬大冶專區。1952年6月改屬黃岡專區。1965年7月起改屬咸寧地區。1997年1月1日起劃歸黃石市管轄至今。
編輯本段
行政區劃

陽新縣現轄16個鎮、1個開發區、4個農場,即富池鎮、黃顙口鎮、韋源口鎮、太子鎮、大王鎮、陶港鎮、白沙鎮、浮屠鎮、三溪鎮、王英鎮、龍港鎮、洋港鎮、排市鎮、木港鎮、楓林鎮、興國鎮,金海煤炭開發區,、軍墾農場(率洲管理區)、綜合農場(管理區)、半壁山農場(管理區)、荊頭山農場(管理區),全縣共有312個村民委員會,3267個村民小組。
編輯本段
地理區位

陽新縣位於長江中游南岸,幕阜山脈北麓,湖北省東南部,處東經114°43'~115°30′;北緯29°30′~30°09′;最高海拔862.7米,最低海拔8.7米,東西橫距76.5公里,南北縱距71.5公里。縣境東北與蘄春縣、武穴市隔江相望,東南緊鄰江西省瑞昌市,西南接通山縣和江西省武寧縣,西北連咸寧市、大冶市。屬鄂東南低山丘陵區,處幕阜山向長江沖積平原過渡地帶,中小湖泊較多,被譽為「百湖之縣」。屬北亞熱帶氣候區,年均氣溫16.8℃,極端最高氣溫41.4℃(1966年8月10日),極端最低氣溫—14.9℃(1969年2月1日),無霜期263天。年均日照時數1897.1時,日照率44%。年均降雨量1389.6mm。
編輯本段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全縣國土面積2782.8平方公里,佔全省國土總面積的1.50%,其中耕地面積58984.61公頃 陽新縣地圖,佔21.2%;園地面積7165.32公頃,佔2.6%;林地面積86228.43公頃,佔31.0%;牧地面積44.83公頃,佔0.02%;草場(荒草地)面積51440.79公頃,佔18.5%;水面(含河流、湖泊、水庫、坑塘)面積34355.21公頃,佔12.3%;其它土地面積40057.74公頃,佔14.38%。全縣已開發利用的土地200287.61公頃,土地利用率為72.0%。
礦產資源
陽新地處長江中游多金屬成礦帶鄂東南成礦東端,富藏金、銀、銅、鋅等金屬礦藏,煤炭、石灰石、大理石、膨潤土等外生礦儲量亦豐,具有礦種多、分布廣、儲量大等特點。現已探明的礦產有35種,其中金屬礦19種,非金屬礦產16種,礦產地112處。全縣金、銅、煤炭等礦產資源儲量位居全省前列,其中金探明儲量8萬余公斤,居全國第3位;銅探明儲量130餘萬噸,佔全省已探明儲量的35%,是全國八大銅生產基地之一;煤探明儲量8140萬噸,是全國百個重點產煤縣之一。
水利資源
陽新縣總集水面積6771.4平方公里,其中客水3983.4平方公里。境內獨自流入長江水系6條,以富水為主,其次韋源湖、海口湖、菖湖、袁廣湖、上巢湖。按5公里以上河流統計,全縣大小河港365條,河道總長度985.5公里。有大小湖泊250處,總面積349.32平方公里。萬畝以上湖泊有網湖、朱婆湖、寶塔湖、十里湖、牧羊湖、北煞湖、葵賽湖、賽橋湖、海口湖等。有大中小型水庫145座,總庫容24.7億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庫有富水水庫、王英水庫2座,中型水庫有蔡賢水庫、青山水庫、羅北口水庫3座。
動物資源
獸類有華南金錢豹、狼、豺、水獺、豪豬、草兔、野豬、黃麂、獐、黃鼬、刺猥等30餘種;鳥類有斑鳩、貓頭鷹、鷺、竹雞、啄木鳥等90餘種。魚類有鰱魚、鯉魚、鯽魚、鱖魚、鱔魚、青魚、草魚、烏鱧、黃顙.油餐等80餘種;軟體動物有釘螺、馬氏珠母貝、無齒蚌等13種;節肢動物有蝦、蟹、蜜蜂、蜈蚣、蠍等67種,爬行動物有龜鱉等10餘種,其他110餘種。
林業資源
全縣林業用地面積124千公頃,占國土面積44.8%,森林覆蓋率為43%,全縣林木活立木蓄積量197.5萬立方米,其中森林蓄積量190.6萬立方米。全縣年木材採伐量6500立方米,楠竹採伐量200萬根。年產油茶籽2500噸,油桐籽200噸,茶葉250噸,棕片130噸,竹筍130噸。年產各類水果7200噸,其中柑桔6450噸,板栗500噸。
編輯本段
社會事業

教育
2011年,陽新縣擁有普通高中6所(陽新一中、陽新高中、實驗中學、英才高級中學、藍天中學、興國高中),在校學生12477人,入學率56%,教師583人,其中高級職稱130人,中級職稱253人,教師學歷達標率71%;初中學校40所,2002年秋學生總數51744人,入學率93.6%,教師2226人,其中高級職稱74人,中級職稱1200人,教師學歷達標率80%;小學420所,在校學生145648 陽新縣第一中學人,適齡兒童入學率99.6%,教師3853人,其中高級職稱7人,中級職稱2183人,教師學歷達標率86%;幼兒園25個,在園幼兒3572人,幼兒入園率65%;中等職業教育學校1所,教師54人,開辦專業10個;成人教育建立了以縣技術教育中心為龍頭,鄉鎮成校為骨幹,村級成校為基礎的成人教育體系,7000餘人通過自修和函授學習取得了新學歷。1996年被授予「全國掃盲先進縣」稱號,1998年提前兩年實現「普九」達標,2002年「512」工程通過省級驗收。
文化
全縣共有文化團體28個,其中鄉鎮15個。地方劇種為陽新採茶戲,屬省重點扶持保留劇種,已累計演出5000餘場,獲獎劇目有《闖王殺親》、《樓台會》、《張無奈拾印》、《回娘家》、《三姑出宮》、《山中一片雲》、《庫島紅燭》等,其中《回娘家》一劇曾在中央和省電視台播放,《庫島紅燭》獲省內多次大獎。專業從事文藝創作人員23人,先後創辦《富河》、《富川詩詞》、《半壁》、《鄉音》、《緣分》等報刊,自1971年以來,專業創作文藝作品1362篇(幅),獲獎作品347件。現有圖書館(室)20個,文獻資料總儲量5.6萬冊,縣圖書館被文化部列為「二級圖書館」。新華書店1個,發行網點8個,2002年發行圖書300餘萬冊。
衛生
全縣現有醫療衛生機構24個,其中縣直醫療衛生單位8個,鎮衛生院16個(包括13個鎮血防站,下設11個地方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3396人,其中高級職稱84人、中級職稱744;病床964張;擁有CT、彩色B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800元以上器械設備近700台(件)。社會辦醫療機構43個,其中農場(管理區)職工醫院4個,廠(礦、學校)職工醫院(醫務室)9個,個體診所30個,從業人員共320人。村衛生室459個,其中集體辦370個,鄉村醫生662人,衛生員123人。基本形成了以初級衛生保健為基礎、不同層次、布局合理、功能比較完備的醫療衛生服務網路,衛生技術力量配套,具備開展醫療衛生服務的基本技術和基本條件。20多年來,共推廣適宜新技術200多項,2003年病床平均利用率48%,比1981年提高11%;50%的急診病例得到院前急救服務,比1981年提高30%。1996年全縣實施初級衛生保健,到1999年初保達標時,有61.8%的村建立和恢復合作醫療制度,其中合醫合葯達到23.8%。
體育
現有體育機構1個,即縣業余體校。全縣擁有各種體育設施288個,其中籃球場218個(包括看台燈光籃球場1個),排球場37個,門球場13個,小運動場14個。開展的競技體育項目主要有籃球、排球、乒乓球、田徑、武術、游泳、棋類等。自1971年以來,共獲地市級以上獎牌1146枚。群眾體育活動十分活躍,從1999年開始中考一律加試體育;年舉辦各類體育比賽10多次,2003年第一次承辦了全省老年門球賽;有數千名群眾長年堅持鍛煉。1998年實驗小學和實驗中學被省體委授予"傳統體育項目學校",1995年富池鎮被評為湖北省"體育先進鄉鎮",2002、2003年縣老年體協被評為"全國先進老年體協"。
科技
現有國營科研機構7個,民營科研機構2個,廠辦科研機構12個,科技推廣服務站92個,學術團體31個;各類科技人員19523人(高級426人,中級574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4人(國務院2人,省政府2人)。至2003年末,全縣共獲各類科技成果獎315項,其中國家級5項、省部級36項、地市廳級67項、縣級209項,曾被國家科委列為全國首批391個重點科技聯系縣之一。絹絲麗蚌生物學及其增殖技術、陽新長江干堤防滲技術、「華薴4號」第一批新技術、新項目的研究開發和推廣應用有力地推動了陽新的經濟增長。
人口
截止2009年12月底,陽新縣總人口100萬人,其中農業人口805554人,非農業人口178996;男性511852人,女性472416人;縣城關地區常住人口139260人; 縣城流動人口33168人,農村外出經商務工149112人;鄉村勞動力29.03萬人,其中男勞動力17.17萬人,女勞動力11.86萬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53人;平均壽命71歲,老年人口比例為4.24%。
編輯本段
地方特產

春魚,原產於牛湖,因肉嫩味美,營養豐富,產量少而顯珍貴,歷史上為皇宮貢品。
薴麻,始種於宋朝,是享譽海內的「內山麻」故鄉,纖維支數在1800支以上,現年種植面積4331公頃,年產5517噸。
茶葉,始於宋朝,楓林的「坡山鳳髓」、龍港的「金竹雲霧」、排市的「八珍茶」古今聞名,現種植面積809公頃,年產量243噸。
把竹,又稱粉綠竹、烏蹄竹,因常以20斤一把計量而得名,全縣現有把竹7330公頃,年產量1萬噸。
松脂
「富川」牌系列植物油,「富川」牌系列植物油是湖北省名牌產品,暢銷全國,並出口泰國、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榮獲1994年全國億萬群眾最喜愛的家用產品食品類「最佳消費品獎」、「湖北省消費者滿意金杯獎」,1996年被國內貿易部推薦為名牌產品,同年榮獲第二屆中國國際食品博覽會「國際名牌食品」稱號。
陽新豚陽新番鴨鄂東南特產,主產於陽新,介乎鵝鴨之間,味甘溫,滋補佳品,現年產量100萬只。
太子豆腐,產於陽新縣太子鎮 ,鮮嫩可口,風味獨特,享有「荊堤一絕之美譽」,古時為宮庭貢品。
湖蒿,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無公害優質特色蔬菜,去葉取其莖桿,或涼拌,或炒肉絲,或炒臘肉,便可製成餐桌上的優質菜餚,其性清涼,香味濃郁,營養豐富,常食用之,可明目開胃,增加食慾,強身健體。
柑桔,明代開始種植,尤以龍港的「龍潭桔」、海口「玉桔」為佳,現種植面積近4萬畝,年產量可達8028噸。
陽新印子粑 陽新印子粑
這里的印子粑,具有千餘年的歷史,遠近聞名。
陽新的印子粑,每年製作兩次。一次在春節前,一次在二月花朝後。臘月二十四開始過小年,家家戶戶洗米出舂碓,用篩籮篩粉,用粑印做印子粑。粑分兩種,一種是高梁粑,紅色,代表日子越過越紅火;一種是白粑,蒸熟後在粑中點紅,代表豐收、喜慶和聖潔。過春節時,當地人便蒸粑、煮粑待客,或送親友作禮品。印子粑也有綠色的,表示期望來年風調雨順,禾苗蔥壯。陽新人最隆重的是第二次製作印子粑,時間是農歷2月18日到3月3日。印子粑的製作特別講究,要一白二清三酥。以秈米為主,兌進適量的糯米,用碓舂成粉,加入清甜的山泉水揉和,用粑印印成粑,放入蒸籠蒸熟。如果堆粑山,則要趁熱堆,冷卻後不易堆成。
粑印用木製,每個粑印有1-3個空模,形狀一般只有小茶杯口大。粑印里刻有反向的如馬、牛、羊、雞、龍、犬以及鳥雀、花、草等各種動植物圖案,形象生動,栩栩如生。堆成的粑山,晶瑩透亮,造型美觀,堪稱優秀的民間藝術品。
住在山外的親友能得到陽新親朋好友饋贈的印子粑,都要高興地評論和贊美一陣子。隨著改革開放,陽新旅居港、澳、台及國外的親友回家鄉過春節或碰上花朝後做印子粑,除大飽口福外,有的還要帶點回去給親人嘗嘗,共享鄉情。
陽新的印子粑深受人們喜愛和稱贊,不僅因其形狀如銀元,印有福祿壽喜等各種圖案,而且因其粘而不膩,香而柔軟,既可蒸食,又可烤食,還可和葷湯煮食。更重要的還是它有著千年的歷史和傳說。
今日陽新 陽新縣位於鄂東南的黃石市內,長江中游南岸,國土面積2780平方公里,轄16個鎮、1個經濟開發區、3個國營農場.悠久的歷史,優越的區位,豐富的資源,優良的環境,使陽新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荊楚大地。 歷史悠久,人傑地靈。自西漢時期建縣,已歷經22個世紀。在這塊古老文明的紅色土地上,生活和戰斗過彭德懷、王震、何長工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誕生了王平、彭方復、梅盛偉等20多位共和國將軍,20萬英雄兒女前仆後繼,是全國聞名的「烈士縣"。培養和造就了全國十佳公務員王賢田,全國十佳中青年優秀教師、十屆全國人大代錶王月娥等先進模範人物。
現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鐧懼害鍦板浘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最新數據為准。

E. 陽新的來歷是什麼

陽新縣位於鄂東南,長江中游南岸,土地面積2780平方公里,轄16個鎮、1個經濟開發區、3個國營農場.悠久的歷史,優越的區位,豐富的資源,優良的環境,使陽新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荊楚大地。現隸屬於湖北省第二大城市---黃石市 陽新縣詳細介紹請見: http://ke..com/view/48856.htm
麻煩採納,謝謝!

F. 陽新縣名的由來

陽新地名在漢朝時就有了,以前是個小地方,到宋到清時,叫興國。後來在1914年的時候,民國時,正式改名為陽新。

G. 陽新縣在戰國時期屬於哪個國家

陽新縣在戰國時期屬於楚國。
陽新縣,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隸屬黃石市。地處長江中游南岸,幕阜山脈北麓。境內國土面積2780平方千米。轄16個鎮,3個開發區(陽新工業園、黃石新港物流工業園、金海開發區),4個管理區,總人口105.94萬(2014年)。縣政府駐地興國鎮。
陽新歷史悠久,區位優越,資源豐富,環境優越。歷名下雉、永興、興國、富川等,素有「百湖之縣」、「魚米之鄉」之美稱,是中國著名的薴麻之鄉,也是湖北省林業和水產大縣。

H. 湖北省陽新縣有多少個鄉鎮

截至2019年,陽新縣轄16個鎮、6個區。

1、16個鎮:興國鎮、富池鎮、黃顙口鎮、韋源口鎮、陶港鎮、白沙鎮、浮屠鎮、三溪鎮、王英鎮、龍港鎮、洋港鎮、排市鎮、木港鎮、楓林鎮、太子鎮、大王鎮。

2、6個區:陽新經濟開發區、城東新區(綜合管理區)、率洲管理區、半壁山管理區、荊頭山管理區、金海開發區。

陽新縣,隸屬黃石市,為武漢城市圈重要組成部分,位於湖北省東南部,地處長江中游南岸,幕阜山脈北麓,南與江西接壤,素有「荊楚門戶」之稱。

(8)陽新縣歷史有多久擴展閱讀:

陽新縣歷史悠久,是文明古縣,革命老區。陶唐時為荊揚之域,虞、夏、商屬荊州,西周為鄂王轄地,春秋歸楚,秦屬南郡。

公元前201年(漢高祖六年)分南郡始置下雉縣,屬江夏郡。漢、三國、晉、梁、陳、隋、唐,歷名下雉、閏光、陽新、奉新、安昌、永興、富川。

宋、元、明、清先後稱興國軍、路、府、州。1912廢州設縣,1914年定名陽新縣,沿用至今。1949年5月1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解放陽新,建立人民政權,隸屬大冶專區。

1952年6月改屬黃岡專區。1965年7月起改屬咸寧地區。1997年1月1日起劃歸黃石市管轄至今。

I. 陽新縣的介紹

陽新縣,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隸屬黃石市。地處長江中游南岸,幕阜山脈北麓。境內國土面積2780平方千米。轄16個鎮,3個開發區(陽新工業園、黃石新港物流工業園、金海開發區),4個管理區,總人口105.94萬(2014年)。縣政府駐地興國鎮。陽新歷史悠久,區位優越,資源豐富,環境優越。歷名下雉、永興、興國、富川等,素有「百湖之縣」、「魚米之鄉」之美稱,是中國著名的薴麻之鄉,也是湖北省林業和水產大縣。境內有省級生態旅遊風景區——仙島湖、七峰山,有湖北省最大的烈士陵園——湘鄂贛邊區鄂東南革命烈士陵園,有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港革命舊址。

J. 黃石多少年的歷史大冶呢黃石能跟大冶比嗎

黃石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新設立的工業城市,是在原大冶縣石黃鎮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大冶縣在建縣前是永興縣(今陽新縣)和武昌縣的一部分。

黃石市地在唐虞之世屬三苗;夏商屬荊州之域;周夷王七(公元前187)年,楚熊渠攻揚越後,市地淪為荊楚之鄂侯領地;秦隸江夏郡。漢高祖六(前201)年,分南郡始置下雉縣,隸屬江夏郡;三國時孫權遷都於鄂(今鄂州),改鄂為武昌,魏黃初二(221)年,孫權析下雉縣置陽新縣,市地在武昌、陽新縣境內。唐哀帝天佑二(905)年,吳國武昌軍節度使秦裴,在永興縣境內置青山場院;宋乾德五(967)年,南唐主李煜升青山場院為縣,劃武昌縣三個鄉與之合並,取「大興爐冶」之意,定名大冶縣,黃石市地從此隸屬大冶縣。

黃石市沿江集鎮道士洑成鎮最早,其他依次是黃石港、湋源口、磁湖、石灰窯。1948年,大冶縣將石灰窯、黃石港兩鎮合並成立石黃鎮。1949年5月15日,石黃鎮獲得解放,後經中原臨時人民政府批准,將石黃鎮和鐵麓、申五、長樂和下章鄉從大冶縣劃出,設置石灰窯工礦特區辦事處,直屬中原臨時人民政府領導。同年10月,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湖北省石黃工礦特區人民政府,屬大冶專署領導。1950年8月21日,經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准,將石黃工礦特區升為省轄市,定名「黃石市」。「黃石」一名,系由「黃石山」、「黃石港」等山、港演變而來(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記有「江之右岸有黃石山,水逕其北。"1959年1月大冶縣從黃岡地區劃出,歸黃石市管轄,同年12月撤銷大冶縣建制,並入黃石市。1962年6月1日恢復大冶縣建制,隸屬黃石市。1994年2月18日,大冶撤縣建市,定名「大冶市」,仍屬黃石市。1996年12月17日,陽新縣從咸寧地區劃出歸黃石市管轄。

其實按上面的說法本來是黃市屬於大冶的,可是現在相反了,我想可能是因為黃石有了是嗎華新水泥場啊,美爾雅西服啊一類的之後,發展的比大冶好,地理條件也比大冶好的原因吧,現在大冶不是開始反攻了嘛,就憑黃石些個貪官,黃石的經濟現在是日益衰落,以後發展成什麼樣還不知道呢!

閱讀全文

與陽新縣歷史有多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