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羽的戰力到底有多強
關羽作為三國時代最著名的人物之一,歷來為人稱道。
但同時,近代還有一種觀點喧囂塵上,認為關羽是個被《三國演義》誇大的人物,認為歷史上的關羽本事不過一般,脾氣更是古怪,因此,他們認為關羽其實名不副實,是個水貨。
對於歷史上的關羽的真實能力,筆者曾有數篇文章進行了論述,有興趣者可以自行參閱。
其實,歷史上的關羽不僅軍事能力優秀,而且頗有謀略,早在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之前,他就已經將整個北方攪得天翻地覆了。
一般認為關羽強大主要是武力,畢竟他曾上演單騎沖陣斬殺顏良的絕技。同時,關羽統兵能力也不弱,劉曄就說:「蜀,小國耳,名將唯羽。」
但是,今天我們要說的不是關羽的武力和他的統帥能力,而是關羽的謀略水平。
說關羽的謀略,除了烽火台之外,似乎沒有多少出彩的地方。關羽身為武將,雖然號稱智勇雙全,但在智謀水平上遠不及他在武力上的體現。
對於這一點,我想恐怕是大家「印象流」了,歷史上關羽的謀略水平也是頂級的。
早在關羽鎮守荊州期間,他就開始著手修築江陵城、建造烽火台預警系統、訓練水軍。
除此以外,關羽還和荊州本地人搞好關系,以至於東吳偷襲荊州後,各地忠於關羽的地方武裝拒絕吳軍接管,呂蒙和陸遜經過好長時間的鎮壓才將荊州徹底收復。
呂蒙就曾對孫權說:「(關)羽素勇猛,既難為攻,且已據荊州,恩信大行。」
那麼我們說關羽在水淹七軍威震華夏之前就攪動北方是怎麼回事呢?
這就是鮮為人知,關羽利用策反的辦法,在曹魏內部發動政變!
建安二十三年,吉平等人在曹操統治中心許昌發動政變,殺死曹操心腹王必,釀成許昌大火,一時間震動朝野。而這次著名的叛亂,就與關羽有密切聯系。
對於這件事《三輔決錄注》記載的很明白:欲挾天子以攻魏,南援劉備。時關羽強盛,而王在鄴,留必典兵督許中事。
除了建安二十三年的許昌政變,建安二十四年發生在鄴城的魏諷叛亂也與關羽有千絲萬縷的關系。
建安二十四年九月,魏諷在魏國首都鄴城聯絡一群黨羽,發動了政變。雖然政變很快被撲滅,但因這件事受牽連的人卻大有人在,比如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的倆兒子就是因此被殺,導致王家一門絕後,還有張綉的兒子張泉也死於這個案子。
那麼這個案子與關羽有什麼牽連呢?
答案就是,參與魏諷政變的人多為荊州籍人士!
再聯系呂蒙所說的「(關羽)已據荊州,恩信大行」,我們幾乎可以斷定,魏諷謀反案一定聯絡了關羽為外應。
魏諷謀反案在九月發生,就在一個月前,關羽水淹於禁七軍,威震華夏,這不可能是巧合!
建安二十四年,曹操考慮遷都避開關羽鋒芒,除了關羽巨大軍事壓力,還有就是關羽對北方不斷滲透和策反的結果。
《三國志@關羽傳》稱:梁、郟、陸渾群盜或遙受(關)羽印號,為之支黨,羽威震華夏。
從整個戰局來看,關羽號稱名將堪稱實至名歸!
但遺憾的是,關羽孤軍北伐,沒有得到有力的策應和援助,東吳此時忽然背後捅刀,而糜芳、傅士仁又不戰而降,終於導致關羽的形勢急轉直下。
從關羽威震華夏到敗亡,前後不過四個月!
② 正史上真實的關羽有多厲害
關羽的武力不用質疑,絕對是一等一的,關羽的忠心也不用質疑,絕對是一等一的。
關羽作為劉備最信任的人,他是作為劉備的後備力量或者說是後手存在的。劉備會將自己的底牌全交給關羽,當然這是在得到巴蜀之前。比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劉備帶著諸葛亮跑的時候,妻兒都散了,但是自己的部隊卻是讓關羽帶著。
今戰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
這句話是諸葛亮對孫權說的。
不過他的忠和勇感動了世人,所以後世之人將其封為武聖。這真是人死神不滅啊!
被後世稱為關公。當然關公與史實上的關羽還是有一些差別,並不是同一個人。不知道有沒有人能明白我這句話的意思。
正如孔子與大成至聖先師也不是同一個人的道理是一樣的。
③ 在真實歷史中,關羽的實力到底有多強
袁紹的大將顏良在白馬對戰劉延,曹操派張遼和關羽作先鋒迎擊顏良。關羽遠遠望見顏良的麾蓋和旗幟,就快馬加鞭,直取顏良,在萬軍之中打敗了顏良,並帶著顏良的頭顱而回。袁紹的將士們沒有任何人能夠抵擋,於是解除了白馬之圍。曹操上表朝廷,漢獻帝封關羽為漢壽亭侯。《三國志》對關羽對戰顏良是這樣寫的:
這些情節跟《三國演義》基本一致。但是沒有過五關斬六將的記敘。在關羽千里迢迢回歸劉備的事件中,老羅濃彩重墨地杜撰了關羽精彩故事,又使關羽的形象高大了三分。老羅想像活躍,對關羽忽而矮化,忽而高捧,是不是為了使小說更加生動活潑而易於傳頌?關羽打敗顏良,解白馬之圍很厲害了。
④ 歷史上關羽的戰鬥力有多強,為什麼會被後人譽為「武聖」
在東漢末年,皇帝對整個朝廷不管不顧,百姓生活在水火之中,朝廷腐敗使人們苦不堪言,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之下,人們連日子都過不去了,只能夠起義,為美好的未來而努力,自古以來就是亂世出英雄,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之下涌現出了許多能力突出的人,比如關羽就是其中之一,關羽可以算得上是三國時期著名的將軍之一的。他的戰鬥力十分的強,甚至被後代的人稱為武聖。
第二個是關羽臨陣對敵的能力特別強。在水淹七軍的故事之中,關羽也是出盡了風頭,他的戰鬥力自然是不可小視的,他是一個有勇有謀的人,被稱為武聖也是很正常的。他的一生都是忠心耿耿的,震撼人世間的。
⑤ 歷史上的關羽武功怎樣
舉個例子,關羽最輝煌最牛掰的戰績是1合陣斬華雄,殺顏良誅文丑,過五關闖六將,水淹七軍。最為人詬病的是20合沒能拿下紀靈 (張飛不10合挑於馬下),還有對朱然3合戰平 (而趙雲卻能1合挑於馬下);捧關派只注意前面那兩個戰例,而貶關派則總拿後兩個戰例來說事兒。 關羽的優勢在於赤兔和青龍,殺敵多出奇制勝。但從一流高手對關羽的評價可知一二。「萬人敵,為世虎臣」(陳壽)溫恢傳:「......關羽驍銳......」
劉曄傳:「......勇冠三軍......」
郭嘉傳:「......萬人之敵......」
程昱傳:「......萬人敵......」
先主傳注引傅子:「徵士傅干曰:「......勇而有義,皆萬人之敵......」」
陸遜傳:「蒙曰:「......羽素勇猛......」」
呂蒙傳:「......關羽實熊虎......」
周瑜傳:「......熊虎之將......」
總之,關羽最大的遺憾是沒和同時期其他頂尖武將進行單挑,讓人無法比較。就我個人而言,他的綜合實力在第三名左右。
⑥ 正史上關羽真實的武力水平到底怎麼樣
關羽是孔子之後唯一一個成為聖人的,後世尊為「武聖」。世界上有30多個國家建有關公廟3萬余座,被幫派、典當業、算命業、香燭業多個行業尊為祖師爺。關羽的職業是軍人,軍人道路是他走向神壇的真正道路。拋開各種演義神化因素,作為軍人,關羽的武力很強是毫無疑問的。第一,《三國志》中與張飛同為萬人敵,並且「飛亞於羽」。三國猛將如雲,獲此評價的也沒幾個,其實際武力排名可能比演義更靠前。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冷兵器時代,猛將的作用非常關鍵,劉備以少量兵力與曹操尚可一戰,帶甲十餘萬的劉表卻不堪一擊,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猛將。
正史上關羽真實的武力水平到底怎麼樣
正史上關羽真實的武力水平到底怎麼樣
第二、斬顏良。其時顏良與東郡太守劉延交兵,關羽是去幫助的。顏良作為全軍統帥,武力應當不差,並且帶的兵遠遠超越關羽、還有防衛部隊,處於優勢位置,應當想不到關羽會主動出擊。但是關羽看見顏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這一段寫的十分實在精彩,可見關羽之勇。第三,帶兵才能很強。劉備作戰,凡遇分兵,一定自個帶一路、關羽帶一路。曹操南征荊州,劉備新野兵敗,即是靠關羽的水軍才再度興起。並且,關羽是北方來的將領,能把水軍帶好,這在其時是很可貴的。要知道,曹營從北方帶來如此多的名將,卻無人能統帥水軍。
正史上關羽真實的武力水平到底怎麼樣
第四,威震華夏。關羽丟掉荊州固然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也與劉備集團的輕敵是分不開。當時諸將中,以關羽的能力,是最合適的鎮守大將。而且關羽把荊州兵帶的很強盛,丟荊州之前,曹魏的南陽郡一帶出現了一些反政府武裝,投降關羽;曹魏的宛城太守侯音、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都投降關羽。於禁是五子良將之首,被關羽水淹七軍俘虜。曹操漢中新敗,徐晃所帶的救援部隊是曹操能派出的唯一機動部隊,形勢極其危險,欲遷都避險也是順理成章的。
正史上關羽真實的武力水平到底怎麼樣
第五,根據演義,關羽武力的欠缺可能就是弓馬不夠嫻熟。一生被別人射中好幾次,卻從未開弓射別人。這可能與經歷有關,關羽、張飛是半路從軍,沒有經過系統化的軍事訓練,靠的是一身蠻力與敢拼敢打,張飛力氣小些、武力值就弱些。五子良將基本都是專業軍人出身,力氣不大綜合武力卻也不弱。
⑦ 關羽的戰鬥力如何
關羽,字雲長。外表威猛,天生神力。因在家鄉殺了惡霸四處逃亡,後跟隨劉備四處征戰,戰功卓越,殺文丑、斬顏良,水淹七軍、圍攻曹仁。可是關羽在巔峰時期仍有有喊話要活捉他,如夏侯惇、楊嶺等人。雖然最後被呂蒙偷襲荊州,敗走麥城,死於呂蒙之手。但是關二爺真可以說是三國第一武將(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這種大手筆就他做到了,呂布只是演義把他神話了)。
至於武功,二爺乃是華夏第一個被稱為武聖的人。南陳大將蕭摩柯因為在戰場上能單槍匹馬沖殺,因而被稱為「關張再世」,足以說明二爺的勇武那不是蓋的。尤其是「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這段堪稱一絕(自古有幾個武將敢單槍匹馬沖進敵陣斬殺敵將的)。單憑這幾點,足以說明,關羽的勇武,三國第一!
⑧ 正史上真實的關羽有多厲害呢
演義和歷史總是有一定差別的,在演義傳說中,張飛是一個又黑又壯又丑的彪形大漢,但在現實歷史中,他卻是一個長相英俊、氣質儒雅的將領。
還有清朝的大貪官和珅,他在很多演義中呈現出來的形象就是一個滑稽猥瑣的矮子,但現實歷史中的他,卻也是一個高大英俊、有能力的人物。
而關羽和他們不同,雖然現實歷史中的關羽和演義中的關羽也有著一定區別,但區別卻並不是特別大,在很多方面,三國演義中的關羽和現實歷史中的關羽還是比較貼切的。
面對著曹操的優待,關羽顯得非常的感動,但是他對他大哥劉備的忠義卻使得他壓下了心中這份感動、打消了留下來的念頭。
不過關羽還是非常懂得知恩圖報的,於是在曹操派遣他出戰袁紹的軍隊時,他就使出了自己渾身解數為曹操打了一仗。
在那場戰斗中,關羽率領著大軍殺向了袁紹軍隊,與很多人想像中的不同,關羽並沒有留在陣後操控軍隊,而是跟著軍隊沖到了前面,直接就憑借著自己武勇無匹的氣勢把袁紹軍隊的主將顏良給斬落馬下,取走了他的頭顱。
⑨ 關羽在三國時期的真實武力排名怎麼樣第一是誰
在三國時期,誰的力量最大?今天,要講的是公眾認可度最高的武力值排行榜。
毫無疑問,呂布在三國時期的所有將領中排名第一。在三國演義,呂布在虎牢關戰三英,先是和張飛打了幾百回合,然後關羽和劉備聯合起來打了幾十回合,然後呂布揚長而去。因此,呂布力值無可匹敵。此外,呂布在轅門射戟事件在正史和演義中大體一致,可以證明呂布射箭技術也是一流的,所以被稱為“飛將”也就不足為奇了。因此,呂布第一名副其實。
一定有很多小夥伴一直在等待關羽的出現,關羽真正的武力值是第六(典韋排名第五)。這里有些人可能不同意,認為關二爺不是第二就是第三。斬顏良殺文丑,暖酒殺華雄, 長沙收黃忠等。但我們應該知道,這些陰謀大多是三國演義為了突出關羽'武聖'的地位而捏造的。根據官方記錄,顏良被斬首時,顏良根本不想與關羽開戰,正要站出來問話時,他被關羽砍死了。文丑被許攸的計劃殺死了,而華雄被孫堅殺死了人們普遍認為,關羽真正的"殺手鐧"是他的刀法。
⑩ 歷史上的關羽到底有多厲害呢
歷史上真實的關羽,是漢末時期第一流的猛將。
現代人了解關羽,第一信息來源通常是三國演義及相關產品。而在三國演義體系中,關羽被稱為“武將之首”。所以在隨後接觸三國志正史,或者接觸一些網上二手、三手文章時,發現原來演義中給關羽虛構了那麼多故事時,不由自主地想通過貶損正史上的關羽,嘲笑演義的荒謬,來展現自己“不光知道演義”的牛逼之處。
然而實際上,正史上的關羽本來也是很厲害的,因為他的厲害之處,才能在隨後的兩晉、南北朝、宋元一路被民間傳說和文人墨客不斷渲染。之所以演義羅貫中最後在三國演義中將關羽塑造成神,主要原因並非羅貫中和關羽是山西老鄉(畢竟張遼也是),而是羅貫中迎合了之前早已存在的“關羽是神”的民間輿論和士林輿論而已。
歷史上對關羽的評價一直都很高,絕不是三國演義的獨創。從南北朝開始,關羽張飛就被作為猛將的代名詞。唐朝的武廟72賢中,三國時代除諸葛亮是十哲外,其餘有鄧艾、張遼、張飛、關羽、呂蒙、周瑜、陸抗、陸遜、杜預 、羊祜、王浚。宋朝陸游有詩“顏良文丑知何益,關羽張飛死可傷”,並且認為顏良文醜比關羽張飛來說就像毫芒比泰山一樣。關羽在宋元封王,明清封帝。明太祖朱元璋更將關羽提升為武廟之首。
因此,如果要在三國時代選一員最具有代表性的武將,的的確確關羽是最有資格的,雖然他從學術意義上根本不是三國人——關羽建安二十四年末(220年初)被殺。在他死後大半年,曹丕才篡漢自立,東漢才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