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學家如何看五胡亂華

歷史學家如何看五胡亂華

發布時間:2022-04-29 14:59:25

① 歷史上的"五胡亂華"是什麼意思

五胡亂華是人類發展歷史上最黑暗的一頁之一,「五胡」所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的游牧部落。五胡亂華時期由於胡人的殘暴統治,漢族避難從黃河流域大規模進入長江流域,在長江下游江南建立東晉,史稱衣冠南渡,進一步增進了南方的百越、三苗族裔與中原漢族的文化和經濟聯系。五胡亂華同時這也是中國第一次亡國亡種危機。五胡亂華時代,更是中國人的千年惡夢。
五胡亂華,指在西晉時期塞外眾多游牧民族趁西晉八王之亂,國力衰弱之際,陸續建立的非漢族政權,形成與漢人政權對峙的時期。
「五胡」: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的游牧部落。百餘年間,北方各族及漢人在華北地區建立數十個強弱不等、大小各異的國家,其中存在時間較長和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有五胡十六國。
西晉「八王之亂」,胡人趁亂反晉。西晉滅亡後,晉朝宗室在長江中下游淮南、江南建立東晉政權。由於胡人在北方的殘暴統治,北方人民從黃河流域避亂一定規模的遷到長江流域,史稱衣冠南渡,使經濟政治中心初步向南方轉移,淮河淮南流域成了南北交戰的主戰場,從此逐步進入了南北朝時期。人民為躲避胡人殘暴統治和屠殺,紛紛南遷。這一時期一共有六次南遷高潮,累計遷入過百萬,東晉因而設置了許多僑郡僑縣以安置南遷人民。
五胡亂華的時間一般從西晉滅亡(316年)開始算起,一直到鮮卑北魏統一北方(439年)。有的學者也稱之為「永嘉之亂」、「神州陸沉」等。這一時期,歷史學家普遍認為是漢民族的一場災難,幾近亡國滅種。 隋文帝楊堅統一並建立隋朝,方使中國結束了300年的動亂和分治。

② 介紹一下五胡亂華八王之亂

五胡亂華,指在西晉時期塞外眾多游牧民族趁西晉八王之亂,國力衰弱之際,陸續建立數個非漢族政權,形成與南方漢人政權對峙的時期。「五胡」主要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大部落,但事實上五胡是西晉末各亂華胡人的代表,數目遠非五個。
百餘年間,北方各族及漢人在華北地區建立的國家達數十個,強弱不等、大小各異,其中存在時間較長和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有五胡十六國。後北方被前秦統一,中國呈現出前南北朝特徵。
西晉「八王之亂」,胡人趁亂反晉。西晉滅亡後,出於避亂,晉朝皇室和北方黃河流域廣大居民進入安定的長江流域,史稱衣冠南渡。南渡導致了經濟重心南移。[1]
五胡亂華的時間一般從西晉滅亡(316年)開始算起,一直到鮮卑北魏統一北方(439年)。有的學者也稱之為「永嘉之亂」、「中原陸沉」、「中原淪陷」等。這一時期,歷史學家普遍認為是漢民族的一場災難。581年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589年滅陳朝,方使中國結束了300年的動亂和分治。
東晉建立時,中原已淪喪於胡人之手。中原漢族在祖逖、桓溫等名將的帶領下絕地反擊,終因寡不敵眾而失敗。遷居南方的愛國將士每每以北伐中原、收復失土為己任。東晉與五胡的戰爭,十六國之間的廝殺,使得這一時期戰亂連連。河淮地區為南北交戰的主戰場。

八王之亂是發生於中國西晉時期的一場皇族為爭奪中央政權而引發的內亂,因皇後賈南風干政弄權所引發。這次動亂共歷時十六年,分為前後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元康元年(291年)三月到六月,持續三個月;第二階段,從元康九年(299年)到光熙元年(306年),歷時七年。其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八王。西晉皇族中參與這場動亂的王不止八個,但八王為主要參與者,且《晉書》將八王匯為一列傳,故史稱這次動亂為「八王之亂」。

「八王之亂」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嚴重的皇族內亂之一,當時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的破壞,導致了西晉亡國以及近三百年的動亂,使之後的中國進入五胡十六國(五胡亂華)時期

③ 歷史上的"五胡亂華"是怎樣的

五胡亂華是中國南北朝時期北方多個少數民族大規模南下而造成與漢族政權對峙的時期。又稱永嘉之亂或五胡十六國。 五胡是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少數民族。 【五胡亂華的起因】 漢朝以來,就有胡人不斷向中原內地遷徙,逐漸盤踞中國北部地區,勢力不斷壯大。到西晉時期,胡人已入居關中及涇、渭二水流域,對晉都洛陽形成包圍之勢。在晉惠帝時期的八王之亂以後,晉室分裂,國力空虛,民生凋敝,長期以來受到壓迫的胡人趁機起兵作亂,整個中原地區開始了中國歷史上罕見的長達130多年的分裂割據、互相混戰的動盪時期。 【造成的影響】 永嘉之亂以後,中國北方長期陷於戰亂,晉室政權流亡南方,建立了東晉。原先在中原地區的知識分子、農民、手工業者、商賈等也紛紛逃亡到南方,他們極大地促進了當地的經濟和文化發掌,使江南地區日漸富庶和繁華,最終取代中原而成為全國的重心。遷到南方的中原部族與當地的人民和百越各族相融合,形成了一種飽含江南特質的新興文化;而在北方取得了政權的胡族,在文化上被逐漸漢化,胡族和漢族的隔閡逐漸消融。這一時期,是華夏各民族大融合的時期,作為在中原具有絕對文化統治地位的漢族同樣吸取了其他各民族的文化精髓,為隋唐時期的高度繁榮,注入了文化基因。 【胡人的暴行】 入塞胡族中,羯、白匈奴、丁零、鐵弗、盧水胡、鮮卑、九大石胡等部落主體都是金發碧眼的白種人,這些來自蠻荒之域的野蠻胡族還保留著原始的食人獸性,其中以羯族,白種匈奴,鮮卑族三族最為凶惡。 公元304年,慕容鮮卑大掠中原,搶劫了無數財富,還擄掠了數萬名漢族少女。回師途中一路上大肆姦淫,同時把這些漢族少女充作軍糧,宰殺烹食。走到河北易水時,吃得只剩下八千名少女了,慕容鮮卑一時吃不掉,又不想放掉,於是將八千名少女全部淹死,易水為之斷流。 史書記載羯族軍隊行軍作戰從不攜帶糧草,專門擄掠漢族女子作為軍糧,羯族稱之為「雙腳羊」,意思是用兩只腳走路像綿羊一樣驅趕的性奴隸和牲畜,夜間供士兵姦淫,白天則宰殺烹食。 在羯族建立的羯趙政權統治下,曾經建立了雄秦盛漢的漢民族已經到了滅族的邊緣。 到冉閔滅羯趙的時候,中原漢人大概只剩下400萬(西晉人口2000萬),冉閔解放鄴都後一次解救被擄掠的漢族女子就達二十萬。 這些漢族女子是被羯族人當作「雙腳羊」來飼養的家畜,隨時隨地被姦淫,也可能隨時隨地被宰殺烹食。有五萬多少女這時雖被解放,但也無家可歸,被冉閔收留。後來冉閔被慕容鮮卑擊敗,鄴城被占。這五萬名少女又全部落入食人惡魔慕容鮮卑的手中。慕容鮮卑姦淫污辱,又把這五萬名剛剛脫離羯族魔爪的可憐少女充作軍糧。一個冬天就吃了個干凈。鄴城城外這五萬名少女的碎骨殘骸堆成了小山。 由於北方與南方長期隔絕,胡人受漢文化影響相對較小,北方文化經濟文明發展緩慢,一般處於未開化的愚昧狀態,這些吃人記載的大部分是真實的。後來的很多關於飢荒和叛軍流民吃人的記載正是由此而來。
記得採納啊

④ 關於五胡亂華,你了解多少

五胡亂華,指在西晉時期塞外眾多游牧民族趁西晉八王之亂,國力衰弱之際,陸續建立數個非漢族政權,形成與南方漢人政權對峙的時期。「五胡」主要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大部落,但事實上五胡是西晉末各亂華胡人的代表,數目遠非五個。


五胡亂華是由氐族及匈奴族揭開序幕。公元304年冬天,氐族領袖李雄占成都,自稱「成都王」,史稱成漢。匈奴貴族劉淵起兵於離石,史稱前趙,是五胡建國的開始。

百餘年間,北方各族及漢人在華北地區建立的國家達數十個,強弱不等、大小各異,其中存在時間較長和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有五胡十六國。後北方被前秦統一,中國呈現出前南北朝特徵。

西晉「八王之亂」,胡人趁亂反晉。西晉滅亡後,出於避亂,晉朝皇室和北方黃河流域廣大居民進入安定的長江流域,史稱衣冠南渡。南渡導致了經濟重心南移。

五胡亂華的時間一般從西晉滅亡(316年)開始算起,一直到鮮卑北魏統一北方(439年)。有的學者也稱之為「永嘉之亂」、「中原陸沉」、「中原淪陷」等。這一時期,歷史學家普遍認為是漢民族的一場災難。581年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589年滅陳朝,方使中國結束了300年的動亂和分治。

⑤ 五胡亂華究竟有多亂,有怎樣相關的歷史記載

五胡亂華是歷史上的一場大劫難。到底有多亂?這么說吧,如果某人不幸穿越到了那個時期,並且在北方,是漢人,那麼建議她或他趕緊自殺,那才是最好的結局。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以現代人的思維,承受不了那個時代的殘酷。為什麼關於那段歷史的記載很少?因為太過混亂,也太過慘烈。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司馬家包括司馬懿都難辭其咎,篡奪曹氏江山不算什麼,篡過來不好好管理,造成無數百姓深重的苦難就是大罪了。沒那本事,好好當個臣子不行嗎?

司馬懿還以為自家是名門望族,門第高貴,看不起曹操,可看看司馬家這些王爺,都是些什麼鬼!全是些有野心沒能耐的傢伙!

⑥ 歷史上「五胡亂華」如此兇殘,是誰結束了五胡亂華你怎麼看呢

中原漢地沒有強有力的領導人導致五胡亂華差點覆滅漢文化,
轉折點出在冉閔發布殺胡令上,此令一出漢地受壓迫的人挖坑、設套、打埋伏殺死了很多胡人,就連當時長的像胡人的漢民都有被殺的。

⑦ 歷史上的"五胡亂華"是怎樣的

「五胡」:主要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大部落,但事實上五胡是西晉末各亂華胡人的代表,數目遠非五個。指在西晉時期塞外眾多游牧民族趁西晉八王之亂,國力衰弱之際,陸續建立的非漢族政權,形成與漢人政權對峙的時期。一般從西晉滅亡(316年)開始算起,一直到鮮卑北魏統一北方(439年)。其中《晉書?食貨志》有文:西晉的「八王之亂」使西晉初年並不十分發達的經濟,受到更為嚴重的破壞,與此同時,關東地區又爆發了罕見的蝗災和瘟疫,史載「至於永嘉,喪亂彌甚。雍州以東,人多飢乏,更相鬻賣,奔迸流移,不可勝數。幽、並、司、冀、秦、雍六州大蝗,草木及牛馬毛皆盡。又大疾疫,兼以飢饉」,「流屍滿河,白骨蔽野」。
這個時候可以說,屍骨遍野,民不聊生。到西晉時期,胡人已經遍布北方各地,關中地區尤其眾多。當時人江統在其著名的《徙戎論》中驚呼,「關中之人百餘萬口,率其多少,戎狄居半。」五胡亂華之前,北方遷入中原的胡人已高達數百萬,很多地方超過了當地漢人人口。五胡亂華是由氐族及匈奴族揭開序幕。304年冬天,氐族領袖李雄占成都,自稱「成都王」,史稱成漢;匈奴貴族劉淵起兵於離石,史稱漢趙,是五胡建國的開始。先先後後這些民族一共建立了十幾個政權。據記載鮮卑乘機大掠中原,搶劫了無數財富,還擄掠了數萬名漢族少女。回師途中一路上大肆姦淫,同時把這些漢族少女充作軍糧,宰殺烹食。走到河北易水時,吃得只剩下八千名少女了。王浚發現後,要鮮卑留下這八千名少女。鮮卑一時吃不掉,又不想放掉。於是將八千名少女全部淹死於易水。易水為之斷流。
南遷的人超過了半數。留在北方的人命運很悲慘。匈奴、羯等族軍隊所到之處,屠城掠地千里。燒殺淫掠,《晉書》記錄當時永嘉喪亂,中原士族十不存一。《晉陽秋》殘本所稱的「胡皇」石勒一次就屠殺百姓數十萬,諸晉史中也有大量屠殺記錄,屠殺在數個州開展,石勒公然明定胡人劫掠漢族士人免罰,胡人有所需,可以任意索取一般漢人的東西。同時又禁止漢人稱游牧民族作胡人,而稱「國人」,違者斬。
石勒其侄石虎更加殘暴,使五十萬人造甲,十七萬人造船,死亡超過三分之二;奪漢女五萬入後宮肆意變態凌殺污辱之行,其間由於負婦義夫的反抗,死者不計其數;從長安——到洛陽——再到鄴城,成漢的使者見到沿途樹上掛滿上吊自殺的人,城牆上掛滿漢人人頭,屍骨則被做成「屍觀」,恐嚇世人,數萬反抗將士的屍體被棄之荒野喂獸;總之這個時期,漢人被大量殘殺,婦女被侮辱殘殺,北方漢人銳減至六七百萬,造成赤地千里的景象。
五胡亂華的後期,除漢族和鮮卑族仍保持其勢力與明顯的民族認同外,匈奴、羯(匈奴中的白奴)、羌、氐戰敗後或被大量屠殺,鮮卑族拓拔部最終獲取勝利,建立北魏之後逐漸統治華北地區。就是現在《錦綉未央》中的大魏。後來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並統一全國,中國結束了278年(311年永嘉之亂-589年隋滅陳)的動亂和分治。那麼五胡的結局又是什麼呢?匈奴漢朝南北匈奴分裂時,北匈奴可能遷往了歐洲,建立了匈奴汗國,從而導致了日耳曼民族的大遷移,間接的滅亡了西羅馬帝國。隋唐以後,不再有記載。羯後趙被冉魏滅亡後,羯族作為俘虜幾乎屠殺殆盡,僅剩下一萬餘人投降了東晉。鮮卑鮮卑族建立政權後,部落大都解體,人民多轉向定居農業生產,隨著封建化進程的加深,同各民族的融合加快。到了隋唐時期,鮮卑作為民族實體和政權實體融入到其他民族中,逐漸消亡。但是鮮卑消失的主因是人口枯竭,當年鮮卑族的漢化政策總體而言並不是特別成功,一些鮮卑族先是漢化後來又胡化。經歷後來的歷史進程,到隋朝時期,鮮卑族作為一個民族最終消失。吉林大學古DNA實驗室的研究,證實現代錫伯族很可能是拓跋鮮卑後裔。羌、氐原本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幾支,在唐初年間被松贊干布統一建立了吐蕃王國,消失在歷史中;另外南遷的一部分在雲貴高原形成六詔,最終統一為南詔。南詔滅亡後分裂為各個民族;其餘的繼續南遷,與緬甸當時的各族共同書寫了緬甸歷史。

⑧ 五胡亂華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在晉惠帝時期的八王之亂以後,晉室分裂,國力空虛,民生凋敝,晉朝的軍事力量迅速衰退,再加上當時晉朝統治者對於統治區胡人的剝削。

胡人趁機起兵,侵擾中原,於是中原大亂,在百餘年間先後由胡人及漢人建立數十個強弱不等、大小各異的政權,史稱「五胡亂華」。

(8)歷史學家如何看五胡亂華擴展閱讀

五胡亂華破壞了中原的政權和經濟架構,也使北方游牧民族與中原漢族產生文化經濟交往。由於漢族避難從黃河流域大規模進入長江流域,在長江下游江南建立東晉,史稱衣冠南渡,進一步增進了南方的百越、三苗族裔與中原漢族的文化和經濟聯系。

一般認為五胡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胡亂華的時間一般從西晉滅亡開始算起,一直延續到鮮卑魏建立。對五胡亂華的歷史作用,以及影響歷來有爭議。

它是晉朝歷史上重要的現象,有的學者也稱之為「永嘉之亂」、「中原陸沉」、「神州陸沉」、「中原淪陷」等名稱。這一時期,歷史學家普遍認為是大漢民族的一場災難,幾近亡種滅族。

⑨ 漢朝時期的「五胡亂華」,慘絕人寰到什麼程度

歷史上的五胡亂華是發生在西晉時期,漢朝的五胡亂華指的是董卓、公孫瓚、李傕等人在中原大地上倒行逆施,所做的那些慘絕人寰的事情,就像是五胡亂華提前上演一樣。

每逢亂世,都會有一些類似於五胡亂華的人間悲劇,只是規模大小有所差異。每次戰亂遭殃的都是老百姓,他們何其無辜,只想安心種田養活家人,卻要受池魚之殃。

⑩ 懂歷史的大家聊聊晉朝八王之亂跟五胡亂華是怎麼回事

八王之亂

八王之亂是發生於中國西晉時期的一場皇族為爭奪中央政權而引發的內亂。這次動亂共歷時十六年,分為前後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元康元年(291年)三月到六月,持續三個月;第二階段,從元康九年(299年)到光熙元年(306年),歷時七年。其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八王。西晉皇族中參與這場動亂的王不止八個,但八王為主要參與者,且《晉書》將八王匯為一列傳,故史稱這次動亂為「八王之亂」。

「八王之亂」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嚴重的皇族內亂之一,當時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的破壞,導致了西晉亡國以及近三百年的動亂,使之後的中國進入五胡十六國時期。

五胡亂華

五胡亂華指在西晉時期塞外眾多游牧民族趁西晉八王之亂,國力衰弱之際,陸續建立的非漢族政權,形成與南方漢人政權對峙的時期。

「五胡」主要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大部落,但事實上五胡是西晉末各亂華胡人的代表,數目遠非五個。百餘年間,北方各族及漢人在華北地區建立數十個強弱不等、大小各異的國家,其中存在時間較長和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有五胡十六國。

西晉「八王之亂」,胡人趁亂反晉。西晉滅亡後,晉朝宗室在長江中下游淮南、江南建立東晉政權。由於胡人在北方的殘暴統治,北方漢人從黃河流域大規模避亂進入安定的長江流域,史稱衣冠南渡,使經濟政治中心初步向南方轉移,淮河淮南流域成了南北交戰的主戰場,從此逐步進入了南北朝時期。中原人民為躲避胡人殘暴統治和屠殺,紛紛南遷。這一時期一共有六次南遷高潮,累計遷入過百萬,東晉因而設置了許多僑郡僑縣以安置北方人民。

五胡亂華的時間一般從西晉滅亡(316年)開始算起,一直到鮮卑北魏統一北方(439年)。有的學者也稱之為「永嘉之亂」、「中原陸沉」、「中原淪陷」等。這一時期,歷史學家普遍認為是漢民族的一場災難。隋文帝楊堅統一並建立隋朝,方使中國結束了300年的動亂和分治。

東晉建立時,中原已淪喪於胡人之手。中原漢族在祖逖、桓溫等名將的帶領下絕地反擊,終因寡不敵眾而失敗。遷居南方的愛國將士每每以北伐中原、收復失土為己任。東晉與五胡的戰爭,十六國之間的廝殺,使得這一時期戰亂連連。

與歷史學家如何看五胡亂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