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青石寨的歷史有多久

青石寨的歷史有多久

發布時間:2022-01-24 22:36:16

『壹』 蓬溪縣的歷史

  1. 中國革命老區蓬溪縣享有「梓東鄒魯」的美譽,現為四川省遂寧市下轄縣,地處四川盆地中部偏東,周邊與船山區、射洪縣、大英、武勝、南充、西充以及重慶市的潼南區、合川區等八縣市區毗鄰接壤。幅員面積1251平方公里。全縣轄31鄉鎮。

  2. 蓬溪縣是中國共產黨在四川省建立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府所在地,是漢代道家嚴君平隱居之地,明代宰相席書,清代宰相張鵬翮、大詩人張問陶,開國少將李泛山故里。旅遊景點有赤城湖唐興書院、高峰山、中國紅海、白塔禪院、曠繼勛公園、寶梵寺、常樂寺、高洞廟等。

  3. 蓬溪縣夏、商、周為蜀國地,秦為蜀郡地。漢屬益州廣漢郡(郡治今射洪縣沱牌鎮通泉壩)轄,西晉惠帝永寧元年(301),分廣漢郡置德陽郡(郡治今遂寧斗城),今縣境為德陽郡德陽縣地。東晉穆帝永和三年(347),桓溫平蜀,德陽郡更名遂寧郡,轄地未變。孝武帝時,分廣漢縣置德陽縣。劉宋明帝泰始五年(469),遂寧郡分為東、西遂寧郡,今縣境隸屬東遂寧郡。蕭梁時期(502—534)德陽縣更名為小溪縣,今縣境隸屬新州東遂寧郡的晉興、小溪縣地。
    西魏恭帝二年(555),分東遂寧郡置懷化郡,改晉興縣為始興縣,小溪縣為方義縣。縣境屬合州懷化郡的始興縣和合州東寧遂郡的方義縣屬地。
    北周孝閔帝元年(557)於東遂寧郡置遂州,改東遂寧郡為石山郡,遂州、石山郡、方義縣治所設遂寧市城區,縣境為遂州石山郡的方義縣和懷化郡的始興縣轄地。
    隋開皇三年(583),撤郡留州,以州轄縣、懷化郡、石山郡被省。開皇十八年(598),始興縣更名為青石縣,縣境為遂州青石、方義縣地,煬帝大業三年(607),改州為郡、以郡統縣,遂州改遂寧郡,轄縣未變。唐高祖武德元年(618),行州統縣制,遂寧郡更為遂州,太宗貞觀元年,國分十道,以益州地置劍南道。

    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割方義縣北境置唐興縣,縣治蓬川(今鳴鳳鎮翔鳳),縣境為唐興、青石縣地,武後長壽二年(693)唐興縣更名為武豐縣,中宗神龍元年(705),武豐縣復名唐興縣。景龍二年(708)析唐興縣北部地區置唐安縣,縣治設赤城鎮茶店子。玄宗開元元年,廢唐安縣,遷唐興縣治於唐安縣治所。唐天保元年(742),改唐興縣為蓬溪縣。縣名因治所臨「蓬溪河」得名。遂州更名為遂寧郡。蓬溪縣隸屬劍南道遂寧郡。五代和北宋初年,四川先後為前蜀(907—924),後唐(925—933)和後蜀(934—965)所據,縣境建置如唐末。
    北宋乾德三年(965)滅蜀後,改劍南道為西川路,宋咸平四年(1001)原四川地區劃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縣屬梓州路。神宗熙寧元年(1073),省青石縣(今潼南)入蓬溪縣。翌年(1074),青石縣又復置。徽宗政和五年(1115),遂州更名為遂寧府。南宋端平三年(1236),蒙軍入川,遂寧府遷蓬溪縣蓬溪寨。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長江縣並入蓬溪縣。縣境隸屬四川行中書省潼川府遂寧州。
    明洪武九年(1376),降遂寧州為遂寧縣,蓬溪改屬潼川州。次年,蓬溪縣並入遂寧縣。洪武十三年(1380),蓬溪縣復置,並將青石縣涪江左岸地區劃歸蓬溪縣。清順治十年(),遂寧縣並入蓬溪縣。順治十七年(1660),遂寧縣復置。
    清雍正八年(1730),建置調整,蓬溪隸屬四川布政使潼川府。
    嘉慶七年(1802),全川設5道,蓬溪隸屬川北道潼川府至清末。
    民國二年(1913),四川劃為7道,蓬溪縣仍屬川北道。民國3年,四川由7道改為5道,蓬溪屬嘉陵道。民國24年,四川劃為18個行政督察區,蓬溪隸屬於駐遂寧的第十二行政督察區。
    1949年12月10日蓬溪解放,1950年1月5日,縣人民政府成立,隸屬於川北行署遂寧分區專員公署。1952年9月,川東、川西、川北、川南四個行署合並為四川省,遂寧分區改為遂寧專區,蓬溪隸屬遂寧專區。1958年,遂寧專區撤銷,蓬溪縣劃歸綿陽專區。1968年9月,綿陽專區更名為綿陽地區。
    1985年5月,遂寧市成立,蓬溪縣隸屬遂寧市。1997年12月28日,蓬溪縣老三區十一個鄉鎮(含紅江鎮三個村)劃出成立大英縣。

『貳』 三門塘的歷史

三門塘坐落於沅江上游之清水江畔,由三門塘、三門溪、烏岩溪和喇賴寨等4個自然寨構成一個行政村。全村共有353戶,1556人,全是侗族。村民分屬19姓,以王、劉、吳3姓居我。村民相傳,先人在此安家,已有500多年歷史。
三門塘村不但歷史悠久,文化積淀厚重,而且民族風淳樸。那裡的村民團結互助,親如一家。尤其是好客禮賓,那份待客的深深情誼,濃得劃不開抹不掉。三門塘村口的幾道攔門酒,把侗家待客的熱情,盛滿在酒盅里,讓客人未飲先醉;幾種用料不同的侗家油茶,讓遠道而來的客人既解渴又充飢;自製腌肉、腌血,香味四溢,讓早已償遍南北餚饈、山珍海味的客人稱贊不已;身著民族盛裝的婦女們熱情洋溢的勸酒歌,唱得客人如醉如痴;送別時,歌場響砌清水江兩岸,客人走了好遠,還有裊裊江風送來難舍貴客,熱情歡迎的歌聲。
到了三門塘,可訪古探奇,考察清水江木材交易的興衰歷史,又可觀賞侗族人民的建築文化,還可以領略當地的民族風情。在游覽中不但能飽覽青山綠水和田園風光,又可作客農家,享受民間舒適恬靜的農村生活。
走進三門塘村,村旁到處是保護得極好的古樹,其中有銀杏、水杉、櫸木、香樟、細綢木等珍稀樹種,而且每棵樹都編上號,用小木板寫上樹名,掛在樹上。那些樟樹、楓香等樹,高大挺拔,蔭蔽一隅,向沿江上下的遊人展示了這個村寨的悠久歷史。
還有那豎立於寨門口的整齊、保存完好的古碑,分別記載該寨村民從明朝到清朝幾百年來集資修建義渡義船、架橋修路的經過,體現當地民眾自古以來熱心公益的精神風貌。村中通往各處的路都是由大石板鋪成,或用清水江的鵝卵石鑲嵌成花階路,十分整潔。村中南下江邊汲水浣洗的兩條路,都是石板鋪就,很方便寨中民眾行走。路口這塊視履考祥碑,記載修路的過程,在村後的山邊,有三口水井,是村中婦女自發集資修建的,各口井邊一塊石碑記載了修井人和損錢婦女的姓名和錢幣數量,說明村中婦女也和男人一樣熱心公益事業。
這里的兩座石拱橋和兩座石板橋,都是400年前修建的,現今仍堅固牢實,供人行走。幾十幢高大巍峨的封火磚房,牆脊高聳,裝飾不同圖案,顯得雄偉、美觀。每幢磚房內都有一口太平缸,缸體用五塊大青石板嵌成。正面的石板雕刻各種精美的圖案,有雙龍戲珠、丹鳳朝陽、百鳥鳴春、魚躍龍門等,鐫刻細膩傳神,是難得的藝術珍品。
村中有兩座造型別致的家祠。這是太原祠,為王姓家祠。建於1908年,佔地300平方米,外牆用青磚砌成,白灰勾縫,十分堅牢。白粉刷的牆體上,用水墨畫繪制各種花卉圖案,大門上方,六棵白菜造型的泥塑浮雕,栩栩如生,分外矚目。牆柱上,塑有巨龍纏繞圖案,用江西景德鎮的瓷器鑲作龍鱗,在陽光下熠熠發光。門楣上方兩側,有各式人物造型浮雕和繪畫。相隔百米是劉氏家祠,造型更為獨特。劉氏家祠佔地250平方米,始建於清乾隆初年,民國中期重新修葺。高立聳起的山牆,牆脊錯落起伏。正面、側面牆上,布滿人物、花草、禽獸等各式泥塑和水墨畫,不但有龍、鳳、麒麟及各種花草魚蟲,還有歷史人物,不論是畫是塑,均惟妙惟肖,逼真傳神。大門上方,雕塑一隻展翅飛翔的鷹,兩根高聳的牆柱,對稱地塑有44個拉丁字母。一面彩塑時鍾,把時間定格在早上九時十二分這個充滿晨曦的時刻。正面的窗戶,為西洋建築。大門及院內,均為中國傳統建築。高達8米的牆體,使人很遠就看到它的雄姿。這是清水江上下絕無僅有的一座集中、西建築風格為一體的建築,至今保存較好,列為文物保護單位。
兩氏家祠,可謂我國建築上的瑰寶。這些封火牆內的木柱,柱上戳有木商的商號印記,數不勝數,這說明當年清水江木材交易中,生意十分紅火。當年三門塘是有名的外三江,為木材交易重要碼頭,興隆的木材交易自然給三門塘帶來繁榮。看到這些留下來的石碑、石板、磚房,彷彿是在向人們述說那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走過村中修建於清代的兩處石板走廊和兩欄桿,便來到了村落的三聖宮。三聖宮體現了當年木商雲集、生意興隆的縮影。三聖宮修於明代,當地百姓早就利用它作為義學的學館。宮門門框是青石枋柱,高4米多,巍然屹立在清水江邊。宮門有一塊高4.2米,寬1.5米的大石碑,正、反兩面鐫刻密密麻麻的文字,記述修建三聖宮及倡修義學的過程。在當時沒有機械牽引的年代,人們用什麼方法,將這些重達數十噸的龐然大物搬運到此並豎立起來,可以見到遒勁的書法,精緻的鐫刻。人們把石碑上的文字、上乘書法、傳神鵰刻稱為清江三絕,流傳到湖南沿邊幾縣,清代到民國時期,不少文人慕名前來三門塘觀賞這三絕,留下不少佳話。

『叄』 寨頭村的大事記

早在禹貢時期屬荊州地界,西南裔,春秋屬楚,秦屬黔中郡,漢屬武陵郡,唐以其地置播敘二州,分十洞,隸江竣節度使,後周時節度使、周行逢卒,敘州刺史鍾存志,武陽土酋揚正岩據十洞,偽稱微城二州刺史,五代屬楚,置誠州,太平興國二年,酋長楊通蘊歸款內,附遺弟楊通寶來貢,故以楊通寶為誠州刺史,誠州即黎靖也。
元朝元世祖十六年1279年(己卯年),吳氏侗族三兄弟人家,天柱遠口族人,雄公後代,逃荒來到此地,距今730年。這里當時是一片高低不平的山坡地帶,都是古老的原始森林,各種樹木如人抱,古樹參天(現今千年樹尚存),進入山中不見天,到處都是一片林海,鳥語花香的境界,他們攜帶家小到此地,開墾荒地,砍樹伐木,建立家園,成為寨頭的開基始祖。
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寨頭村屬古州八萬軍民總管府,宗英至治二年(1322年),寨頭村屬於宣慰司的古州八萬洞,曹滴洞司。
自洪武五年1371年,這里發展人家近30戶,人口已是150餘人,耕地以農為主,種植水稻、小米、高粱、玉米、紅薯等,養殖業以養魚、養牛、養豬、雞、鴨、鵝之類等。
開基始祖原來住地,地名叫宰領(侗名),此地位置較小,在日常生活中,族人放養牛在現在的大寨住地,原是森林覆蓋地,也是放牧的好地方,那時放牧都是放夜牛,日夜都放,結果母生來的牛犢都是雙胞胎,這樣族人又遷一部分人到大寨來住,後陸續搬遷完到此地(地點:務堂、得堂、墊己上、領務悶居住),這時族人在寨子下面的薩領上坎(現會場後面)建立簡易的社稷壇為紀念民族英雄薩瑪而設,具體時間,因文化大革命中期受破壞,無從查考。
時隔不久,因人口逐年增多,在日常生活中,在放養鴨子,待鴨子找吃到小寨住地(當時無人),地盤也開闊,視野較寬,像龍頭轉首朝上,呈回龍轉首形,放養的鴨子,生下的蛋都有兩個蛋黃,故一個蛋孵出兩個小鴨子來,發展養殖業較好,結果又遷部分人家到現在的小寨居住。因地形象是龍頭轉朝上,始改地名為宰頭(侗名)寨子的頭頭的意思。這時居住的人家已發展到40戶,人口達200多。那時的婚姻都是從30里外的地方接親,有民歌唱道「三十天路婦女家,擔去的豬肉都生芽(生蟲),兜去糯米飯,爛成了酒糟粑。」很不方便,因此,族老議事決定派人到榕江車江一帶請來楊姓的人家來居住,便於結親。楊家來後,給他們劃地盤、劃山林。以殺領(現在大會堂)破開為界給楊家住。這樣,從原來的單姓獨居變成吳楊兩姓居住。從此二姓結為親家,和睦相處,相依為命,共建家園。
洪武十八年(1385年),五開衛建立後,在縣境設的十五所的五陽所,其所住地在寨頭地點見井門(侗名)。是年,吳家重新組建另一個社稷壇,此壇底部安有略長圓形的青石,中凹、約一尺寬左右,凹處朝上,裡面裝有一個全身都是銀子的鉚成的一個美女盛裝,頭戴銀花銀帽,身穿銀衣銀裙,極為美麗,名「薩瑪」(古民族女英雄),上面蓋有一塊青石拓成圓形中間凹朝下蓋,石厚15公分,最上面蓋有凈土,土堆周圍壘有河石,高約二米,凈土上栽有一蔸常青樹(千年矮),周圍一走道,道寬一米,再外砌有八角形的青磚,坐東朝西,狀如龍樓鳳閣、皇家寶殿,壇角飛跳,非常壯觀,壇外兩米右邊,還建有一棟薩瑪樓,便於大年初一至初三日祭薩之用,高約1.5丈,一保頂三層,美麗非凡,後因文化大革命時期破壞,現存一塊圓石在大會堂門前地角。
永樂十一年(1413年),寨頭村隸屬曹滴洞司。同年小寒也建立一個社稷壇,也因文革時期被破壞。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古州司地設三郎司、三郎司又設三郎土舍,寨頭村屬三郎司轄地。
乾隆十九年,大寨吳楊兩姓寨老和全體眾族,共同修建己上至高年(侗地名)的路面,路經己炭的主要必經要道,這次修路的化首因刊碑淺加上年代久遠而看不清,難以記載,於乾隆二十年正月十四日竣工立碑,並安石橋兩長約一丈,厚20公分以上(碑址立正噸國又名迎龍橋)。
乾隆二十年,壬戌年(1756年),也是寨頭村歷史鼎盛時期,那時人家居住已發展到120戶,人口已是600餘人,因居住較集中,種田路程較遠,往南要到岩洞村地界名孖干嘴(侗名),當時是男耕女織的那種分工方式,養育的兒女,都由婦女管教,形成「崽大不知爸,只知道有媽」,因為男的清早天未亮就得到二十里外去耕作,管理農田、養牛種地,直至兒女10歲上都認識不了父親,很傷腦筋,為此,族老又決定,分一部分子女到蠶洞、己炭的宰擺、宰歸、漢寨等處居住,這樣撥去的人家近二十戶,100餘人。
乾隆廿六年,歲次辛巳年(1761年),寨頭村的主要族老:以吳千角、吳廷用、吳廷璧、吳廷相、吳文貞、吳文漢等為頭的化首,組建建橋領導小組,群眾自願捐銀的原則,此橋建在大寨寨腳,名為回龍橋,於乾隆廿七年元月竣工,有刊碑為證。此橋原來下面跨度都用直徑30公分以上的杉圓木為枕木,共有十幾根,上面蓋有木結構瓦橋、寶頂三個,橋寬一丈,跨度六丈多,橋上的枋板畫有各種圖案,民族風情,龍鳳呈祥等圖案,栩栩如生,因年長月久,圓木腐爛,加上文化大革命受破壞,於1992年重新擴建至今。
乾隆三十年左右,約1764年小寨部分人戶,共33戶人家,組建從小寨至領己烏(侗地名),全長約5公里,直至陽你(地名),路面並鋪有石板梯坎,其它路面鋪有花街路面,這是以楊通順、楊通和、吳文禮、吳廷鳳、吳廷舉等為頭人修建的。
乾隆年間,寨頭村曾經出一名翰林進士,在長沙為官,當時是為紀念故土,該翰林豎兩根石柱為紀念桿,並留一件御賜龍袍在家作留念,2000年其後人將之出售到貴州省博物館,現尚存在省管。
道光十六年,丙申年,1836年,吳家首富吳成銘、吳成德,兩兄弟發起要與楊家首富楊明著、楊明德兩兄弟比賽搞磨墳,看誰家搞的磨墳大,美觀大方、耗資巨。結果,楊家搞的磨墳(現在地名己報,原老祖三公開創地的後山,墳高兩米,寬約一丈方圓,墳門頂如城門寶蓋,刻有如門樓的圖形,門口寬60公分,高80公分,極為壯觀,帽碑上刊有兩副橫聯,上幅為「佳城」兩字,下幅為「懿範流芳」四字,兩邊各有兩幅對聯,外聯為「鳳舞龍飛鍾地脈,山環水繞毓坤貞」;內聯是「金壺終日月克昌後裔,玉鳳砌合山川永秀,大啟人文」。碑內刊有:原命生於乾隆年間,歿於嘉慶廿年六月初五日午時。中刊有:清故恩妣楊母楊太君之墓。孝男:楊明著、楊明德,孫男:發祥、發科、發魁、發林、發詩、發盛同立。道光十六年丙申年清明節款旦。
吳家首富吳成德母墳,也是如此壯觀,高和寬都和己報一樣,從右往左看碑上,刊有如下書目:原命生於乾隆廿三年戊寅年(1758年)八月吉日吉時,享年七十四歲。中間刊有:皇清上壽吳母吳太君之墓。歿於道光辛卯年十二月六日卯時(道光11年1831年)。孝男:吳成德,孫:紹文、紹元,曾孫本清、本貞,道光十六年歲字丙申清明節款旦。石碑刊有兩副對聯,橫聯因帽碑落在地下面朝土,待後再查考,兩邊對聯「會赴蟠桃福壽齊,箕裘克紹冠新基,護龍環抱貞龍秀,鳳誥時頌紫綬衣」「月燦金壺圖開景泰欣看日,自是貽謀名後齊衣冠禮樂奏簫詔,文山朝對仰碑高,地脈鍾靈象鳳飛」的詩句。
吳氏另有吳成德墓,地名是井尚(侗名),刊書為「生於乾隆54年六月初九日巳時生(己酉年1789年),孝男:吳紹文,吳紹元,孫:吳本河、吳本清、本湖、本海。中刊有:故恩考吳公諱成德之墓。歿於道光二十九年八月十一日丑時(己丑年1849年)。咸豐二年清明節立(壬子年1852年)。碑對聯兩副:「沙明開景運,水秀鼎英才」,「地脈培光德,英靈啟後坤」的詩句。橫聯兩副「龍盤虎踞」,另一副為「長發其祥」,規模之大,讓人佩服。以上的名墓至今算來,非耗資萬元以上是難以辦到的。吳成德墓略次於楊明著、楊明德母墳和吳成德母墳,其實吳楊兩家還有各次於成德墓的磨墳,由於篇幅問題,不再贅述。
清嘉慶十四年(1809年),以吳千角、吳廷用(成德父),吳廷璧、吳廷相、吳文貞、吳文漢等寨老組成建造3口水井的領導班子,以群眾自願捐銀方式,開拓水井三口,一口在井悶(侗名),在大寨上沖內,己上右沖中,此水井四周都是青石板鑲成長方形,石板厚10公分,四角為四根石柱,下是四方形,上端是圓椎形,石板每塊重約800公斤以上,四周地坪都鑲有青石板,板上刻有橫格防滑用;另一口叫迫宰井,在回龍橋對面的山沖下,也全部是青石板鑲成四方井,井寬2米見方,石板鑲的面高1.5米(四周一樣),石板厚10公分,每塊重量上千斤,四周地坪均為橫格條條,石板鋪在地坪上,外面寬一丈五尺見方,上蓋有木瓦房蓋面,以防風雨滲透井內,也可為躲雨、日曬之用;第三口井,在現三組曬壩下坎,因當時小孩落井死亡,故今荒廢填埋。
墊井悶井:清嘉慶乙亥年(1815年)合寨眾等同修此井,井高兩米以上,四周長寬都是1.5米,井門刊有一塊青石如門式上圓下平的井門,石塊厚10公分,重約千斤以上,1965年搞曬谷坪,取去一塊好的,現存一塊破的,後用水泥補上,現還保存原貌,井上刻有一幅對聯:「滾滾源泉增發達,滔滔水德錫禎祥。」橫聯是:「永應一方」,右邊刊有嘉慶乙亥年黃鍾朔,左邊刊有合寨眾等同修字樣。同年小寨還建一口頓悶井。原井開在現公路下坎,1985年改遷水井在頓悶中而建,以民族小學、楊光輝、吳國用、楊秀禮為主要帶頭人而擴建,並建立一個井亭,有刊碑為證。
道光十二年(1838年),黎平府轄古州、古州蠻夷長官司轄區境有寨頭,三郎司轄區境寨頭。
道光十七年,丁酉年(1837年),楊家首富楊明著、楊明德提倡:搞磚木結構房(過去名印子屋) ,吳家首富吳成銘、吳成德也積極響應,當年興工,先樹起木房子,後砌磚。結果楊家的搞成一棟5間兩邊有雙枋的磚木結構房,四合天井,樣式非常好看,六幾年因縣搞黎平國營飯店(原侗都飯店),發動群眾擔磚到黎平去,磚瓦全部撤銷殆盡,現只剩地基可見。
吳家吳成銘、吳成德兩兄弟也著手組建磚木結構樓房,只為楊家動工上前且只搞一棟,吳氏兩兄弟准備搞兩棟,便把地基整理好,鑲好天井地板(現吳國用屋地基),木房也樹立好,豎起了一棟五間二披廈二層高的房架,正待燒磚就砌,恰遇太平興國滇軍第一次入境,將全寨子搶劫一空,造印子屋之事就此擱下,最終不了了之。
道光十八年,寨頭村大興水利建設,攔河灌溉水田。修百旦攔河壩,百旦水溝,溝長約一公里,灌溉面積當時是二百餘畝,溝寬二尺,埂寬一尺半,都是青石板鑲兩邊溝,花勞動力上萬數以上,至此,農業年年豐收,引水引進寨中,既是牲畜飲水,又是人用水,也是灌溉良田的主幹水渠;後來陸續興修孖得水溝,至坪安青寨地界,長度也達一公里,灌溉面積近五十畝,糧食漁業也有更大的發展。
道光廿年(1840年),寨頭村開場交易,以農歷「一、六」為場期。
道光廿四年(1845年),務堂(侗話,即上堂)吳現章、吳現祥兩兄弟,曾鄉試中過舉人,兄弟吳現祥因此狂妄自大,自以為寨中無人能管他,而挖公地(寨上的公共地盤)造水塘,在地基中挖出一個圓紅石,狀如蛋,重約5斤,有人用鋤頭將之打破,裡面竟跳出18個白青蛙,是年,務堂得堂竟有18位青年男子死去,從那以後,務堂得堂的人丁逐年衰退,發展不快。
咸豐元年(1851年),寨頭大寨鼓樓建立,高三丈九尺左右,五層樓,其中一保頂,是普通侗寨鼓樓式,中間四根大杉為主柱,柱直徑都超過40公分以上,長三丈直至樓上,四周還配有邊柱12根,古樓四周杉木枋交錯接進中柱中,不用一釘一鉚,現今尚存,古樓建築距今己是154年之久,柱的原體尚保存完好。1992年重新擴建加兩層,變七層,比原古樓高約一丈,都是群眾集資擴建。
清同治十一年,壬申年(1872年)寨頭組建萬年台,坐北朝南,壬山丙向,戲台台上凹,凹處呈八卦形照頂,台約一丈五見方,兩邊雙方走道,寬約八尺,長約六丈,作群眾看戲之用,台上彎板鑲邊,台的四角飛翹,極為美麗,按當時,寨頭村戲台屬天甫一絕,也是黎平西路獨一無二的戲台,也因文革時期受破壞全部無存,實時,也改建一個現在的戲台,並難以恢復原貌。
1880年,吳氏組建吳氏宗祠,宗祠三間兩披廈木房,前院子天井砌磚,木房柱子都是上等杉圓木,直徑30公分的主柱,祠中刊有樟木老祖像三座,狀似威嚴勇武。也因文化大革命時期受破壞,現還存一塊橫匾,原地址在三組倉庫地。
光緒十年(1885年),小寨古樓建立,不久因寨上失火被燒,於1890年重新建造,樓高三丈,三層一寶頂,保頂下鑲有彎板,再下橫格窗。後因文化大革命時期被破壞,割去上面一節,成個四方棚樣,於1988年重新擴建至今。
民國元年,1912年,區境劃為四個聯保,即信義保、興安保(器寨)、西靖保,明義保(票寨)。寨頭隸屬西靖保,開始聯保駐地寨頭小寨,後遷茅貢,民國二五年(1926年)黎平縣下設六區,茅貢區錄屬六區,區駐地增沖,區下設保董,寨頭村屬六區管轄。
民國十年,1921年,吳國珍養有一頭上好的耕牛,時年茅貢村的打牛,掛榜(無敵)三年之久,無牛能敵,名為「雙抱桿」,本寨的吳文吉會看打牛,他看好茅貢的打牛後,又斷言吳國珍的的疫牛能打敗茅貢的牛,並一定要寨上的兩個寨老牽此牛才能打勝,結果牽牛出圈,直沖寨門,飛奔亞己打牛場(寨頭一鬥牛場名),入場後,此牛竟直像箭一般一直往茅貢的打牛沖去,「嘣」的一聲悶響,只見茅貢的牛當場倒地,氣絕身亡——原來是頸部被碰斷了三節骨。在場的從江縣苗族眾等前來看打牛的,並准備趁此機會物色最好的打牛買回平樓牛場對打,一見此景,執意要買此牛回去,並由主家開價, 千塊大洋也不還價,一次性成。
次年,民國十一年,1922年,吳國珍、吳祖興二人為化首組建己上至高安沖(侗地名)的路,大寨中至己上坡頂的這一段陡坡都是用青石板鋪成的千磴坎,平路就鋪花街路,長達3公里,耗資數百萬文銀,捐款最多的是吳國珍三十七千八百文,還有一名因碑破損看不清也花幾十千文,吳明魁二千零八文,吳國恩一千四百八拾文,吳祖興、吳國明各捐1380文,楊正隆1350,楊正華1000文,楊正剛810文,吳培林480文(當時只14歲)等60餘戶捐銀,於民國十二年(1923年2月2日)竣工,此事至今有高安沖的功德碑為證。
1924年其年受大水災,洪水泛濫整個寨頭大壩,沖垮許多房屋,良田被沖毀無數。
1925年,滇軍第二次過境,經過寨頭等地,往黎平方向去,歷時十三晝夜,所到之處,搶劫財物,欺辱民女,人民深受蹂躪。
1926年,境內大旱,糧食歉收,次年寨頭村內因缺糧,死亡人數幾百人,還有一些死絕戶,人口因此大量減少,在當時的150戶人家,僅存七、八十戶人家。
1927年,農田重新恢復,糧食大豐收。但由於上一年鬧飢荒,民不聊生,民族隔閡嚴重,互相搶劫,當時六董的組織人馬到三董(寨頭村天甫鄉一帶)搶劫,各種糧食、金銀被搶劫一空。
1927年,兩寨族老議事,各自建立護寨城牆,牆高7尺,牆上都栽有刺和地吊,一是防止外界侵入本寨,二是防止牲畜糟蹋莊稼,大寨牆周長約1.3公里,有東西南北四個寨門,分布在四個方向,現僅存北門保持原貌,東門和南門基還存,其它都在文革時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在當時,還設有放哨樓卡,銀盤坡等預防應敵設居點。
小寨也一樣,牆高與大一樣,周長約1公里,也分為東南西北四個大門,現已全部被破壞。
1928年,以楊通海為主要發起人,組建飛山廟,裡面刊有三個菩薩,畫有一個大麒麟,活靈活現,樣式威武壯觀,也是因文化大革命時期破壞,原來還立有三塊碑,現尚保存。是年下雪40餘天,河溪凍結。
1931年,茅洞開始設區,為黎平縣第八區,轄12鄉,寨頭駐地設天甫鄉,鄉下轄17寨:寨頭、八朵、寨母、流芳、高近、己炭、蠶洞、青寨、壩寨、連洞、蒲洞、路團、錦團、乜洞、外構、內構、額洞17寨。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區駐地復遷茅貢,將12鄉1鎮調為4個聯保,計118寨,天甫聯七保21寨,駐地仍在寨頭。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四月,全縣廢除8個區,設兩個督察區公署,茅貢鄉隸屬銅關督察區公署,原屬地劃為3個鄉23個保,茅貢鄉轄7保,寨頭村屬5保(包括寨俄、寨南)。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十一月,黎平縣政府令,將茅洞更名茅貢,寨頭村改屬茅貢區管轄。銅關督察公署原屬地劃為3個鄉,23個保,3個鄉為賴洞鄉、茅貢鄉、器寨鄉。民國23年器寨鄉遷路團,改稱路團鄉。茅貢鄉轄7保,一保茅貢、高近;二保地捫;三保臘洞、登岑、羅大、羅伍;四保流芳、寨母,五保寨頭、寨俄、寨南(保駐地寨頭),六保青寨、連洞;七保己炭、蠶洞、額洞。
1950年12月26日,茅貢區解放,廢除民國建制,建立區、鄉人民政府,茅貢劃為黎平縣第四區,下設三個鄉,即茅貢鄉、路團鄉、愛眾鄉,寨頭村屬路團鄉。
1952年,經省政府批准,縣政府同意,寨頭村組建全省第一所民族小學,牌子是「貴州省黎平寨頭民族小學」。1958年開始設初中班,1959年7月正式批准設代帽初級中學。1960年8月撤銷,文化大革命中期取消民族小學,於1982年恢復民族小學,1983年上級撥款30萬元准備擴建。
1953年8月,茅貢區由三個鄉調為12個小鄉,即:茅貢,錦團、路團、寨頭、地捫、己炭、器寨、愛眾、高寅、貢寨、大榕和九潮鄉。其中寨頭鄉設在寨頭見井悶,地點楊通輝田路邊。
1956年,茅貢區由12個小鄉合並為7個鄉,即錦團、路團合並一個鄉,駐地路團。愛眾一個鄉,住愛眾。大榕、九潮一個鄉,駐九潮。寨頭為一個鄉,駐寨頭。器寨為一個鄉,住器寨;茅貢、地捫、己炭並為一個鄉,駐地茅貢;順寨、高寅、貢寨為一個鄉,住地順寨;同年全區建立35個高級社,寨頭村轄紅星社、紅旗社(青寨)、翠華社(連洞)3個社。
1957年將村更名為社(即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8年元月下旬,復置茅貢區,同時恢復7個鄉,9月份又撒區並社,將區內39個高級社合並為兩個人民公社。即乘風人民公社(包括九潮、愛眾、順寨鄉境的高級社,駐地九潮)和破浪公社(包括茅貢、寨頭、壩寨、器寨鄉境的高級社,駐地茅貢),11月5日又將兩個社並為一個社,即一區一社,稱為乘風人民公社,駐地茅貢,同年恢復茅貢區,將7個鄉改為7個生產管理工區:即順寨、愛眾、九潮、茅貢、寨頭、路團和器寨工區。寨頭工區轄寨頭、青寨、寨南、寨母、流黃、高近、己炭、蠶洞、額洞。
1959年4月,路團鄉的蒲洞劃歸德鳳區,同年將乘風人民公社更名為茅貢人民公社,還將7個生產管理區(即順寨、愛眾、九潮、茅貢、寨頭和器寨工區、下設35個大隊,其中:寨頭工區轄寨頭(包括青寨、寨頭、宰南、寨母、流芳)、己炭、蠶洞、額洞四個大隊。
1961年8月,路團工區駐地從路團遷入壩寨、同年將7個工區合並為4個公社,即:茅貢、九潮、壩寨、順寨公社,寨頭工區屬壩寨公社管轄。
1962年6月撤銷茅貢區。1963年1月又設茅貢區,增設寨頭、器寨、愛眾三個公社。寨頭公社轄寨頭、寨母、寨南、流黃、高近、己炭、蠶洞、登岑、羅大九個大隊。
1967年,區、社均改稱革命委員會。
1968年11月,全縣撤區並社,茅貢區並為3個公社,即茅貢、壩寨、順寨公社(順寨公社後遷九潮)。
1970年恢復茅貢區和7個公社,同年建立公社和衛生院。
1980年區革委會改為區公所,公社革命委員會改為公社管理委員會。
1982年寨頭公社改造木房為磚木結構樓房,1984年竣工,此磚木結構房,七間三層樓房中間寬5米,其餘間4米,深10.5米,是全縣各鄉設計較理想的鄉政府樓房,右邊還有一披邊廈作灶房、保管室等。
1984年公社管理委員會改稱鄉人民政府,生產大隊稱為村民委員會,小隊為村民小組。
1992年又撤區並鄉,茅貢區改為三個鄉,即九潮鄉、茅貢鄉、壩寨鄉,村按原建制不變,生產隊改稱村民小組至今。寨頭村隸屬茅貢鄉。

『肆』 關於大同的歷史

大同,在大禹劃分九州的時代,是屬於古冀州的,靠近九州的邊界,離北方游牧民族非常近。是華夏族與北狄的交接地帶。等到商朝的時候,商朝開國君主在今天大同南部地區,分封了一個國家,叫代國,他跟商朝王室一樣,姓子。

代國的歷史從商朝初年一直到戰國初期,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代國以北就完全是游牧民族的領地,史書記載,這些部落有東胡、林胡、婁煩等幾個不同的民族。等到戰國時期,戰國七雄之一的趙國滅亡了代國,其領土就跟這些游牧名族接壤,經常受到他們的侵擾。

不久,趙國就建立了強大的騎兵部隊,憑借這支部隊,趙國軍隊將東胡,林胡,婁煩這個幾個民族從大同地區驅逐了出去,並在山西北部、內蒙古南部,建立了三個郡,雲中郡、雁門郡和代郡,並建立了大同歷史上第一座城市——平城。後來,趙武靈王的墓也建在了大同下面的靈丘縣。

西漢初年,剛剛建立漢朝的漢高祖劉邦在大同白登山,被匈奴冒頓單於四十萬騎兵,圍困了七天七夜。據說,最後靠陳平獻美人計而逃脫。從此,一直到漢武帝時期,七十多年,漢朝和匈奴一直是以和親政策為主。

等到漢武帝時期,大同是邊關重地,飛將軍李廣也長期在大同一代同匈奴作戰。

大同,在大禹劃分九州的時代,是屬於古冀州的,靠近九州的邊界,離北方游牧民族非常近。是華夏族與北狄的交接地帶。等到商朝的時候,商朝開國君主在今天大同南部地區,分封了一個國家,叫代國,他跟商朝王室一樣,姓子。

代國的歷史從商朝初年一直到戰國初期,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代國以北就完全是游牧民族的領地,史書記載,這些部落有東胡、林胡、婁煩等幾個不同的民族。

正是由於大同是山西北部難得的一塊平原,而且又緊靠游牧民族所佔據的蒙古高原,是他們進入中原地區的門戶。所以歷史上,這里一直是中原民族和游牧民族爭奪的焦點。

等到三國時期,這里重新被游牧民族烏桓和鮮卑佔領,平城逐漸成為廢墟。等到南北朝時期,蒙古高原上的鮮卑族逐漸強大起來了。他們建立了北魏王朝,他們在漢代遺址之上,重新修建了平城。公元398年,北魏帝國正式遷都平城,大同開始了他作都城的歷史。

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一段重要的事情,是北方游牧民族和漢族大融合的一段時期,也是佛教、道教、儒家文化大融合的一段時期。大同作為北魏帝國的首都,見證了一段歷史。

在遼代,大同作為這里的地名被正式確定下來,一直到現在。看來,游牧民族對大同世界,也是非常的嚮往。

明代,大同終於又回歸漢民族政權的統治之下。但也意味著,他又成為邊塞之地,殺戮的戰場。更重要的是,自明成祖遷都北京之後,這里成為保衛北京最重要的軍事重症,將會承擔更多的沖擊。

1453年,蒙古大軍入侵大同,皇帝明英宗帥50萬大軍御駕親征,如同漢高祖一樣,又被包圍了。但這一次,他沒有劉邦那樣幸運能夠逃脫,而是全軍覆沒,成為中國歷史上最悲慘的俘虜皇帝之一。

明代,大同對北京太重要了,所以這里留下了堅固的城牆。城牆的夯土是如此的結實,以至於建國後一直沒有拆除完畢。當城牆磚被後人漸漸拿去建房子之後,就剩下黃黃的土牆了。

這種狀況持續了好多年,曾經讓大同的市容大受影響。近年來,大同重新維修了城牆,加添城牆磚,重修城樓,讓大同城牆的雄姿重現於世。

(4)青石寨的歷史有多久擴展閱讀

大同在歷史上一直是中國北方的中心城市,素有「三代京華,兩朝重鎮」之稱。大同自古為軍事重鎮和戰略重地,是兵家必爭之地。曾發生上千次大小戰事。大同境東北的采涼山是漢代劉邦與匈奴奮戰七晝夜的戰場;金沙灘(今屬朔州界)是楊家將血浴沙場的故址。

大同是民族融合的大平台,在促進中華民族大融合上功績卓著;是都城建設的里程碑,北魏平城的城市建設獨具特色;是改革創新的大舞台,北魏平城時代的重大政治、文化改革,影響深遠,蔭及盛唐;是佛教中國化的先行者,佛教的政治化、本土化是從平城時代開始的;

是古都藝術的新模式,無論是北魏時代的雲岡石窟,還是遼金時代的華嚴寺、善化寺等,均堪稱曠世精品,開創了大同模式;大同還是軍事防禦的大前沿。大同是在中國歷史上地位顯著的古都、藝都、佛都、軍都、融合之都、改革之都。

『伍』 河南永誠的歷史有多久,永城有哪些好玩的

永城市是河南省最東部的城市,位於河南、山東、江蘇、安徽四省結合部,被稱為「豫東門戶」、「豫東明珠」。「永城」意為「永遠之城」,隸屬於河南省直管,面積2068平方公里,人口150.6萬人。永城是漢高祖劉邦斬蛇起義之地,隱王陳勝埋骨之地。隋大業六年(公元610年)置永城縣,1996年撤縣設市,2011年被確定為河南省直管市試點城市,2014年1月1日起實行由省全面直管。永城是河南省加快城鎮化重點市、對外開放重點市。

永城境內旅遊資源豐富,氣候宜人,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33處。2009年12月25日,在北京中央電視台梅地亞中心舉行的第二屆中國國際旅遊文化建設與推廣大會上,永城市被授予「中國國際旅遊文化目的地」和「中國最受歡迎的旅遊文化名城」稱號。
明代著名詩人李先芳游永城途中寫到:三月輕風麥浪生,黃河岸上晚波平;村原處處垂楊柳,一路青青到永城。
宋代翰林宋玉留下了《過永城》的詩篇:行盡江南數十程,故園風物倍關情;棗花零亂槐陰合,一路清香過永城。
4.1 芒碭山漢文化旅遊區 (AAAA)
永城自古以來就是「春風拂楊柳,秋禾遍地金」的旅遊勝地。在眾多的景區點中,當首推芒碭山漢文化旅遊區。芒碭山漢文化旅遊區位於永城市芒山鎮,是豫東邊陲一座新興的漢文化旅遊勝地。2002年被納入河南省「三點一線」的黃金旅遊帶,2012被列為河南十大旅遊集聚區。2006年9月,景區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2009年被列入河南省文明旅遊風景區。被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授於「中國國際最具發展潛力的旅遊景區」。[10]

芒碭山文物旅遊區文化內函厚重,人文景觀遍布,不同時代的文物古跡幾乎涵蓋了中國歷史演變的全過程。這里有春秋時期孔子周遊列國在此避雨曬書的夫子崖,有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農民起義領袖陳勝之墓和郭沫若手書碑文;有三國猛將張飛在此築寨伐魏的張飛寨,有水滸英雄李袞、項充、樊瑞聚義的三聖殿、更有漢高祖劉邦在此斬蛇起義後成就大漢四百年帝業留下的眾多遺跡,如高祖廟、劉邦斬蛇處、紫氣岩等,更有甚著為紀念高祖劉邦斬蛇起義而立的石碑夜晚用燈光直射即可看到高祖的靈光幻影,被譽為「天下奇觀」,大漢雄風為亞洲最大歷史人物雕像,站在漢高祖肩上可俯瞰方圓80里風光,還有令人嘆為觀止的是21座西漢梁國王陵墓群,數量之多,規模之大、價值之高、分布之集中,可謂世界罕見,全國獨一無二。其中柿園漢墓中出土的「四神雲氣圖」被中外專家、學者贊譽為「敦煌前之敦煌」,西漢梁孝王劉武之妻李王後陵以其龐大的規模及非凡的價值,被譽為「天下石室第一陵」。金縷玉衣的出土更是震驚全國。2006年9月,被評為國家級「AAAA」級景區。芒碭山漢文化景區現對外開放的共四大景區:保安山王陵景區、漢興源景區、夫子山景區、陳勝王陵景區。
4.2 淮海戰役陳官莊烈士陵園
淮海戰役陳官莊烈士陵園位於永城市東北25公里陳官莊村南,311國道北側,為紀念淮海戰役第三階段陳官莊地區殲滅戰中犧牲的烈士而建。該陵園1974年奠基,1978年建成,佔地約200畝,坐北向南,正中為花崗岩烈士紀念碑,高25米,上刻周恩來手書「淮海英雄永垂千古」八個大字。碑前為廣場,碑後有烈士陳列館和殲滅戰紀念館分列兩側,北部樹蔭下有烈士公墓和單人墓,墓周有周恩來、朱德、鄧小平、劉伯承、陳毅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題詞。

1996年,烈士陵園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1999年,被河南省民政廳命名為文明服務窗口示範單位;2005年,被河南省民政廳、國家民政部定為紅色旅遊單位;2009年,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4.3 崇法寺塔
崇法寺塔,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永城市老城區崇法寺內。「寶塔盤雲」古為永城八景之一。寺建於唐代,塔建於宋紹聖二年(1095)。今寺已廢,存9層磚塔,高34.6米,樓閣式八角形,塔底座邊長3米。1~4層嵌有深綠色琉璃雕磚,構圖為一佛三菩薩。原塔1938年遭日軍炮擊。1985年重修。
崇法寺塔為八角樓閣式9層磚塔,高34.6米,底層直徑7.7米。塔體為椎柱形,每層檐下均有仰蓮相托。仰望塔身,如九朵蓮花開放。塔每層均有東南西北四門。八角皆有石龍頭,龍頭系鐵鈴,隨風而鏗鏘齊鳴,悅耳動聽。
塔底層有地宮。內有棺床,石匣。塔底北門有青石走道直至塔頂。內壁鑲有深綠色琉璃佛像磚651塊,構圖為一佛兩菩薩。
它是我國古代轉塔建築藝術的代表之作。
2006年05月25日,崇法寺塔作為宋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崇法寺塔位於永城市老城東北隅的烈士陵園內,為崇法寺舊址,塔因此得名。
4.4 造律台
造律台位於永城市城西25公里酇城鎮,有一橢圓形高台,形如龜背,高約7米,底部南北長54米,寬34米,文化層堆積厚度為8~9米。上層為商代遺存,下層為河南龍山文化遺存。因當年西漢丞相蕭何在這座高台上為劉邦建立漢朝撰制律條,人們便稱此高台為 " 造律台 " 。

1936年,國民黨河南省古跡研究會考古人員曾來造律台進行發掘。這里文化遺物頗為豐富,其中有石斧、骨箭頭、骨錐等等。1963年6月,河南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 名優特產編輯本段
5.1 特色小吃
永城三寶(薛湖牛肉水煎包、永城豆粥、潵湯)、永城胡辣湯、芒山鹵羊頭、龍崗燒雞、酇城糟魚、任湖狗肉等。
永城飲食文化集南北之風味,融東西之特色,飲食習慣與豫皖蘇魯相似,但又有自己的特色,芒山鹵羊頭、龍崗燒雞、酇城糟魚、任湖狗肉等聲名遠播,尤其是"薛湖牛肉水煎包、永城豆粥、永城潵湯"深受當地群眾喜愛。
5.2 永城特產
「三辣(辣椒、大蒜、大蔥)一甜(棗干)」、高庄穌梨、芒山大杏、裴橋西瓜、李寨苔干、皇溝御酒等。

永城辣椒以色艷、肉厚、油多、味美、飄湯等特點揚名海內外,永城豐庄棗干以獨特的風味、晶透的體態,在明清時期成為宮廷貢品,被譽為「貢干」,利用傳統工藝和高科技手段相結合製成的棗干,更具保健、養身之功效,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高庄及十八里酥梨個大、核小、含糖量高,暢銷全國。永城大蒜以獨特工藝製成的大蒜油,風靡國際市場。裴橋西瓜以籽少、沙瓤、皮薄等優點占據蘇魯豫皖的廣大市場,李寨苔干清香可口,成為東南亞人餐桌上的佳餚。永城白酒「皇溝」商標已經成為「中國馳名商標」。

『陸』 滑石寨高達幾千米

滑石寨,位於重慶市梁平區金帶鎮滑石村3組,相距西南地區禪宗祖庭梁平雙桂堂不到3公里。古寨位於一座拔地而起的紡錘形孤峰山頂,山四周皆是陡峭的懸崖峭壁,上山只有從絕壁上開鑿而成的一條石階小路。由於地勢極其險要,古寨至今依然完好地保存著古碉樓、寨門、石廳等遺跡;被譽為「石頭上的古寨」。
2015年,滑石古寨成功創建國家3A級旅遊風景區[1]。
2017年6月14日,梁平區滑石古寨風景區正式被重慶市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評為國家4A級旅遊風景區。
中文名稱
滑石寨
地理位置
重慶市梁平縣金帶鎮滑石村
氣候類型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佔地面積
6000平方米停車場,400平方米的專用遊客中心
景點級別
國家AAAA級景區
滑石寨[2] 位於金帶鎮滑石村3組,是平壩上突兀拔起的一座高260多米的孤峰。孤峰呈紡錘形,四周皆是懸崖峭壁,峰頂平地有6000平方米左右。峰西是一堵傾斜約75度、近10萬平方米的完整石壁,石壁上鑿有一條寬不盈尺的之字形石階,它是通達寨上的惟一路徑。從山下到寨上要走1個多小時路程,其中要經過2000多級在石壁上開鑿的石階,山腰到山頂分別有兩道寨門把守。記者在現場看到,山腰一道寨門門楣上清晰刻寫著「未雨,嘉慶二年十月立」字樣。登上寨頂,數十間木質結構的房瓦痕跡依稀可見,青石砌的寨門和寨堡仍保存完好,四道牆體上都開有射擊孔。整個寨堡耗石約1萬多方,工程浩大,令人稱奇。
古軍寨修建原因成謎
滑石寨是一座有著200多年歷史的軍事古寨,估計修建於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初的嘉慶年間。其修建的原因,目前估計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是當時川東北白蓮教起義軍在梁平縣(史稱梁山縣)活動達7年之久,數萬義軍曾數度攻佔梁平縣大部,時任清朝梁山知縣方積亦為防範白蓮教,在縣內險要地勢修建了217座寨堡,在寨堡里駐軍據守,滑石寨可能是其中一個。
另一種說法認為是當地豪強地主修建的私家城堡。因為從軍事角度看,滑石寨所處的位置並不險要,孤峰一座,並沒占據險要道路和關隘,算不上扼守要害的軍事要塞。但不管什麼原因,在歷經200多年後,梁平縣境內其餘古寨皆已牆垣無存,唯滑石寨大部分保存至今。滑石寨因除惟一一條石階路可以上山外,其餘地方或是整塊傾斜的石壁上長滿了滑潤的青苔,或是荊棘雜草叢生根本無路,讓人無法上寨,才倖免人為破壞。
百步梯
百步梯是一條在絕壁上開鑿成的石階路,只有通過它方可登上滑石寨。

『柒』 歷史問題!

諸葛亮:
三顧茅廬:史料的記載是「凡三往,乃見」
火燒博望:那是劉備乾的。「先主設伏兵,一旦自燒屯偽遁,敦等追之,為伏兵所破。」
火燒新野:純屬虛構。
舌戰群儒:純屬虛構。
智激周瑜:還是虛構。
草船借箭:那是發生在孫權身上。
借東風:絕對不可能,魯迅形容《三國演義》是「狀諸葛多智近似妖」。
三氣周瑜:別說諸葛亮從未氣過周瑜,就算氣過,恐怕也氣不死。
七擒孟獲:這非常不可信。諸葛一生唯謹慎,哪裡會干出這樣冒險的事。
六齣祁山:諸葛亮北伐只有五次,出祁山僅兩次。

關羽:
桃園結義:虛構的,當時的社會不興結拜。
溫酒斬華雄:那是孫堅乾的。
三英戰呂布:依然是虛構的。
斬車胄:那是劉備乾的。
關公約三事:關羽是無條件投降的。
斬顏良誅文丑:斬顏良是真,文丑是曹操殺的。
千里走單騎:也是虛構的。
華容道門:沒有的事。
單刀赴會:事實上是參加會議的人每人只允許帶一把短刀,並非關老爺扛著青龍刀去赴會。
水淹七軍:那是天災造就了關羽的輝煌。
刮骨療毒:事件是真的,但絕對和華佗沒有任何關系。華佗死於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豈能在十一年後復活。

『捌』 雲和縣有什麼歷史淵源

明景泰三年(1452),分麗水縣之浮雲、元和鄉之半建縣,取名雲和縣。

雲和縣始建於明景泰三年(公元 1452年),由原麗水縣浮雲鄉和元和鄉的各一半合建而成。明嘉靖元年(1522年),開始在東仁坊和西成坊附近設置東西2個關門,東門稱「賓煬」(亦名仰京),西門稱「阜民」(亦名通福)並建樓各3間。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在兩個關門的舊址上建築了城門,並左右環以牆墉。乾隆四十年(1775年)、嘉慶十三年(1808年)兩度重修再建,增設了南北迎薰和拱辰兩個城門,改稱東門,「賓煬 」為青陽門,西門「阜民」為阜安門,各城門上均設置了樓閣,城門間用磚塊,卵石構築了矮牆。至此,雲和古城框架基本形成。此後雖經道光、咸豐、光緒年間的幾次修葺,古城的面貌、規模仍無多大改觀,而後城門和大部分城牆也未完好保存下來。到解放前夕,雲和城區面積僅為0.56平方公里,只有一條長不足1000米,寬10米用石砌成的浮雲街道(今解放街)。大部分居民沿街道兩側聚居,房屋低矮破舊,商店稀疏,公共設施簡陋。

民國十四年(1925年)國民黨雲和縣臨時黨部成立。十六年(1927年)5月解散。同月20日,國民黨雲和縣獨立區黨部成立。十七年(1928年),改稱雲和縣黨務指導委員會。十九年(1930年),復稱雲和縣獨立區黨部。民國三十年(1941年)6月至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10月抗日戰爭期間曾為浙江省臨時省會所在地。

新中國成立後改稱城關鎮、雲和鎮)均為縣治所在地。1958年,雲和並入麗水縣。1962年,劃出原雲和、景寧兩縣復建雲和縣。1984年,雲和縣又分為雲和、景寧兩縣。 2001年11月16日,同意雲和縣撤銷沙溪鄉擴大雲和鎮行政區域:撤銷沙溪鄉建制,並入雲和鎮。雲和鎮轄36村、10居,駐中山路376號(原址)。

周恩來視察紀念碑

周恩來視察紀念碑坐落在雲和小順村石塘電站水庫的正屏山上。1939年4月2日下午,周恩來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副部長的身份,來到小順「浙鐵」總廠視察,並向全廠職工作了近兩個小時的抗日救國演講,使千餘工人深受鼓舞。中共雲和縣委、縣人民政府於1989年8月在此建碑。碑正面刻有「周恩來視察紀念碑」七個大字,背面刻有周恩來視察時的記錄。

摩崖碑刻

噴雪:在城東3公里處睦田村獅山。五代後周顯德五年(958),獅山普仁寺僧鑿岩為井,井長1米,寬1.4米,深0.3米,清泉從石縫中流出為乳白色,故名「獅乳泉」。井額上摩崖陰刻宋蘇拭題「噴雪」二字。

百無禁忌碑:在黃源鄉黃家舍村,明代采礦煉銀遺址出土。碑高90厘米,寬85厘米,楷書、豎刻陰文,其石刻首為:「普庵菩薩在此百無禁忌,欽差內官阮料在於黃家舍銀坑采辦「,落款為」銀官局」,並有天順二年(1458)款。此碑現豎立在黃家含村石橋頭。

望翠峰石碑:在城東睦田村獅山,青石質,碑高0.8米,寬0.4米,厚0.11米,刻楷書「望翠峰」,背面刻「登雲梯」三字,直徑21~23厘米,小字「辛丑夏之吉」。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 僧來和尚題。

古代遺跡

沙溪古井:在沙溪村西。井深12米,直徑1.2米,早年被填沒,近年重挖。今留青石井圈,高0.7 米,直徑1.3米,有牡丹葉花圖案,陰刻楷書「政和七年(1117年)」款。

農民起義軍遺址:在小順鄉續莫圩東側。地勢險要,山上有大石洞可藏兵,另有演兵場和關口,是明景泰元年(1450)王景參農民起義軍根據地,今殘存寨址和土銑彈痕。

白馬山古銀礦址:在沙鋪鄉田坑村南白馬山上。有摩崖陰刻楷書,字徑28厘米見方,三行豎寫,中間為 「張祖師位」,左右兩行為「棲耕童子」「采礦郎君」。白馬銀礦為明代楊廣三所開采,有8處洞址,洞中有洞,洞內有井,洞寬窄不等,可左右轉,從規模看,開采時間較長。

橫山周村青瓷窯址:在赤石鄉橫山周村東40米的半山坡上。燒造年代為元至明約400餘年。窯址保存尚好,坐東朝西,窯床長約60餘米,堆積范圍約400平方米。產品以圓唇斜腹,圈足碗為主,胎質灰白,灰黃釉,內壁為刻劃花及蓖紋,內底印有牡丹花,具有元代晚期和明代風格。窯 具有薄圈、匣缽、高腳墊等。

黃源古礦址:在黃源鄉黃家舍南上灣山上。有東北朝向、西南朝向古礦洞16處,能編號的有1~9號洞,最高洞口高2.5米,寬1.6米。有的洞中有侗,有的左右有分洞。為明代銀礦址。

太平軍活動舊址:在崇頭鎮棧雲橋旁。清成豐八年(1858)五月,太平軍於此大敗清軍,打死官兵19人。

吳姓大屋長廊:在朱村鄉金山下村,清代建築。總面積2560平方米,面寬80米,進深32米,共有10個天井,3個石大門,564根柱,3並連,每幢3進2天井,東西廂房。1進5架梁結構,翼角起翹,硬山頂,陰陽瓦合鋪,2進7架結構,3進結構與2進同。

魏蘭故居:位於雲和鎮新民路51~52號。光復會領導人之一、辛亥革命志士魏蘭故居,52號門額上有「大夫第」3字,1進為天井兩廡,八進為花園,3進通解放街,有店面三間;51號為魏蘭書房,門額上有「植桂書屋」4字。面積共1200平方米。

王一卿墓:明萬曆十二年(1584),王一卿謝政旋里,解甲歸田。故後,建墓於龍泉溪畔石浦村尤頭飛鳳山上,原在一級平台上建有三開間石牌坊(已被破壞),約180平方米;今保存二級平台石馬、石羊和墓碑,約80平方米;三級平台為供祭奠用的石桌、石凳,約36平方米:第四級為鵝卵石砌墓,保留尚好。

『玖』 古老的黨家村有什麼歷史傳承故事呢

從國道邊到黨家村有兩公里,我謝絕了拉客的司機,決定走過去,因為路上有我最喜歡的北方農村冬日的蒼涼。阡陌縱橫的田地上,秋玉米早就收割完了,連秸稈也沒能逃過火舌的洗禮,翻過的土地上還看得到黑褐色的草木灰。有的地塊已經種上了冬小麥,葉子精神抖擻地立著,綠油油地充盈著來年的豐收希望。行道樹則呈現出一派屬於冬天的蕭索味道,掉光了樹葉的枝條孤零零地伸向天空,好像一排大掃帚,把雲彩掃得一於二凈,只留下幽深純粹的藍天。太陽已經西斜了,我的影子拉得長長的像是根狐苦伶們的鉛筆,在路面上劃過,卻一個字也寫不出來。


順著路走上高大的土塬,腳下出現一個葫蘆狀的長溝谷,古老的黨家村靜卧其中。俯瞰黨家村,幾乎是一水兒的青磚牆、灰瓦頂四合院,房挨房,檐接檐,布局嚴謹、錯落有致,構成了氣勢宏大的村落建築群。一大片坡屋建築中間,夾雜了幾處平屋頂,無一例外地晾曬著金燦燦的糧食,給冬季的畫面增添了些許色彩,在四合院的襯托下,高聳的文峰塔和“看家樓”如鶴立雞群,平整的田地和如煙的樹木圍繞在村莊外圍,村中炊煙裊裊升起,更覺古樸凝重,猶如來到了遺世獨立的桃源仙境。


這片仙境般的建築已經歷了近七百年的風風雨雨。元至順二年(1331年),黨家祖先定居於此,以種田為生,明弘治年間黨家的外甥賈姓遷居黨家村,至今村中黨、賈兩姓仍占絕大多數。

兩姓共同經商,逐漸發達,富甲一方,韓城曾經被稱為陝西的“小北京”,而黨家村因農商並重經濟發達則又被稱為“小韓城”。嘉慶、道光、咸豐三朝是黨家村的黃金時代,號稱“日進白銀千兩”,修建四合院也進入了持續百年的全盛期,還一並築起了祠堂、廟宇、文星閣等配套建築。為御匪患,咸豐初年村民又集資築起土賽泌陽堡及寨堡中幾十座四合院,村寨合一的格局得以形成。


如今開發旅遊已有多年,黨家村人堅持著自己的節奏和生活方式,他們就像接待自家親戚一樣接待著遠方的客人,不會為了迎合遊客的需求而大興土木。客人來了請進家門,歇一歇腳,喝幾口茶,到了飯口兒就發出邀請:“跟額們一起吃飯唄,額們這里也木有生猛海鮮,婆姨們做的麵食好吃得很哩,住宿和吃飯的價錢村上都規定好了的,不會亂收錢的。”高高的土塬把功名利祿都擋在了村外,一切似乎都是百年前的樣子,正是因為有了知足常樂、淡定閑適的黨家村人,黨家村才愈發顯得珍貴迷人。

閱讀全文

與青石寨的歷史有多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21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8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3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2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6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8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76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8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66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0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3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6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8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0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29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18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2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0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0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