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讀《歷史是什麼玩意兒》有感,1000字作文
讀《歷史是什麼玩意兒》有感
自從袁騰飛走紅以後,有一種閱讀《歷史是什麼玩意兒》的沖動。欣欣然購了此書,一氣讀完了它。
首先這是一本與眾不同的歷史書。這本書敘事大膽潑辣,詼諧幽默、百無禁忌,改變了以往歷史書嚴肅、說教、乾巴刻板的面目,集知識性與趣味性於一身,正史野史,科技文化,經濟政治,人文地理,包羅萬象。其歷史知識之豐富,幾乎涵蓋了所有朝代。每一個細節都能信手拈來,足見作者功力之深厚。據說,作者每天必看歷史書,幾十年如一日,因為他這種心靜如水的治學態度,所以能寫出這樣通俗而豐厚的作品。以往一捧起歷史書就會索然無味,實在不能像看小說那麼投入,而這本書我是帶著愉悅輕松的心情很快就讀完的。雖然有人說該書「廣度達到960萬平方公里,深度卻只有1厘米」,但他提供了區別於官方的另一種歷史敘述的可能性。看後引發了我對歷史的極大興趣,趁勢瀏覽了《圖說天下》、《全球通史》,對歷史知識了解個大概。正如作者本人所說,作為一名優秀的中學歷史教師,最重要的不是要求學生記住很多歷史知識,而是引導他們對歷史產生興趣,從而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歷史。他自己的任務只是普及歷史知識,並且讓這種普及變得有趣。他的作品確實達到了這種目的。
其次其大膽的言論讓我瞠目結舌。袁騰飛表示,他酷愛讀史書,在學習歷史中獲得樂趣。同時,他在讀書過程中非常注意思考,所以敢於提出新的、令人震驚的觀點。現摘錄幾段:
「這個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王朝,276年裡有121年皇帝不上朝,上朝也不幹好事。你看那朱元璋就不幹好事,一個典型的暴君。他即帝位,就是中國歷史上出身最寒酸的皇帝。劉邦在前朝好歹還是街道居委會治保主任,還是奧運會志願者,領一幫老太太還能幹這個干那個呢。你說朱元璋他是個什麼東西?乞丐,要飯的,皇覺寺出家為僧,讓他化緣。」
「七次下西洋,600萬兩銀子花出去,鄭和整個是一個散財童子。」
「漢人的服裝是最笨拙的,寬袍大袖,那個大袖子能鑽進一個人去,穿上那個衣服一上街,勤勞的清潔工都得下崗。」
「秦始皇一開始還是很勤政的,他每天早起洗臉刷牙之後看600斤奏章。別怕,當時奏章是寫在竹簡上,要是看紙的,600斤能看死他。他讓在寢宮里擱一個秤,每天秤約600斤,不看完不休息,累得手都翻不動竹簡了,拿綢布條掛到脖子上吊著翻,太累了!」
「中國歷史上的皇帝,多半嬪妃一大票。其中數量最多的,一千多個,沒有名字只有編號,今天從零零一睡到零零七,明天從二百三睡到二百五。……」
對秦始皇、洪秀全包括現代人物都有非正統評價,顛覆了以往的普通的歷史觀。對於開國之君,袁騰飛不但敢說,而且有理有據,旁徵博引,自成一家。當初你看的時候會覺得有戲說的成分,等你醒悟過來又幡然覺著:他教會你的卻並不是形式化的概念、史實,而是重新審視既定事實的勇氣與智慧。袁說:「教師的責任應是讓學生學會思考,而不是灌輸所謂真相。不容批判的真相,比謊言更可怕。」
評說歷史要公正,不能挾雜個人的情緒,但他讀出了自己的見解。這也正反映了國家文化之繁榮,言論之自由。我們身處的時代是多元的時代,需要的是包容的胸襟,以及更多的聲音,需要我們亮出自己的觀點。袁騰飛至少告訴我們,歷史除了課本還有另一種解讀的視角,告訴我們不能一成不變地思考問題,告訴我們權威也是可以被挑戰的。
再者,袁騰飛的存在與走紅是時代的巨大進步。人民網強國論壇曾經發了一篇帖子:《袁騰飛的存在顯示了社會的進步》,從社會視角評價袁騰飛事件:「講壇依舊開壇,說明了不僅言論自由,學術也是自由的,遺憾的是我們很多人不珍惜這一難得的平台,在上面信馬由韁,而社會也容忍,說明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並不是說說而已。」文章最後說,「袁騰飛還活著,就意味著我們這個時代的進步
錢學森先生仙逝前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因為我們的社會不太允許自由思想,我們的社會正在扼殺傑出的人才。
歷史學家程巢父對袁騰飛的言論十分欣賞,他指出,「這個是還原歷史,首先這一位袁騰飛老師是一個有良知和正義感的人,應該向袁騰飛老師致敬。」
「以史為鑒 可以知興替」,通過這本書,我對歷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它也告訴我們要藉助前人的得失給社會以正確評價,給自己正確定位。例如書中說「流氓出身的像劉邦、朱元璋、李自成、洪秀全,這要是擱明朝這些人就全被幹掉了。朱元璋是賊王八出身嘛,是中國歷史上最寒酸的皇帝。這種賊王八蛋一當政,必然是採用暴政。你看世界歷史上,希特勒、墨索里尼都是賊王八出身。有哪一個出身高貴,受過良好教育,上台之後搞民主的。沒有,是吧,沒聽說過,准都是這么一幫,之前寒酸,我可有了今天,我折騰死你們,包括現在那些貪官污吏都是,十四歲之前沒穿過鞋,窮怕了,一有權就亂來。」
由此給我們啟示:權力是把雙刃劍,現今的當政者、有權者要正確使用權利,握好手中這把雙刃劍,不要讓它傷人又傷己。
❷ 《歷史是個什麼玩意》
1. 記載和解釋作為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
2. 沿革,來歷
3. 過去而不能改變的事情,而且具有一定的價值
4.於事件的載體
歷史,或簡稱史,指對人類社會過去的事件和行動,以及對這些事件行為有系統的記錄、詮釋和研究。歷史可提供今人理解過去,作為未來行事的參考依據,與倫理、哲學和藝術同屬人類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歷史的第二個含義,即對過去事件的記錄和研究,又稱為「歷史學」,或簡稱「史學」。隸屬於歷史學或與其密切相關的學科有年代學、編纂學、家譜學、古文字學、計量歷史學、考古學、社會學和新聞學等,參見歷史學。記錄和研究歷史的人稱為歷史學家,簡稱「史學家」,中國古代稱為史官。記錄歷史的書籍稱為史書,如《史記》《漢書》等,粗分為「官修」與「民載」兩類。 廣義上,「歷史」可以指過去發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類社會發生聯系。在哲學上,這種含義下的歷史稱為歷史本體,例如宇宙歷史、地球歷史、鳥類歷史等等。而狹義的歷史則必須以文字記錄為基礎,即文字出現之後的歷史才算歷史,在此之前的歷史被稱為史前史。與人類社會相關的歷史,又可以稱為人類史或社會史,而脫離人類社會的過去事件稱為自然史。一般來說,歷史學僅僅研究前者,即社會史。
「歷史」的含義在中文中最早僅用「史」一字代表。甲骨文中「史」字與「事」相似,指事件。許慎《說文解字》說:「史,記事者也;從又持中,中,正也。」便指出「史」的本意即記事者,也就是「史官」。由此引申,則代表被史官被紀錄的事,換句話說,即所有被文字紀錄的過去事情。「歷史」一詞出現較晚,《三國志·吳書·吳主傳》注引《吳書》,吳主孫權「博覽書傳歷史,藉采奇異」。「史」前加「歷」字是指經歷、歷法,也就是人類經歷的一段時間。在事件中加入時間的概念,「歷史」一詞就具有了當今的含義。也有人認為「歷」乃近代日本學者為翻譯英文「history」而附加之輔助義,其意味著人類所經歷過的事情,在意義上其概括范圍遠較「史」字為之大。 在西方,多數語言的「歷史」一詞源出自希臘語「historia」,原義為「調查、探究」,出自「歷史之父」古希臘作家希羅多德的《歷史》(Historia)一書。
❸ 歷史是什麼玩意
歷史,或簡稱史,指對人類社會過去的事件和行動,以及對這些事件行為有系統的記錄、詮釋和研究。歷史可提供今人理解過去,作為未來行事的參考依據,與倫理、哲學和藝術同屬人類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歷史的第二個含義,即對過去事件的記錄和研究,又稱為「歷史學」,或簡稱「史學」。隸屬於歷史學或與其密切相關的學科有年代學、編纂學、家譜學、古文字學、計量歷史學、考古學、社會學和新聞學等,參見歷史學。記錄和研究歷史的人稱為歷史學家,簡稱「史學家」,中國古代稱為史官。記錄歷史的書籍稱為史書,如《史記》《漢書》等,粗分為「官修」與「民載」兩類。
廣義上,「歷史」可以指過去發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類社會發生聯系。在哲學上,這種含義下的歷史稱為歷史本體,例如宇宙歷史、地球歷史、鳥類歷史等等。而狹義的歷史則必須以文字記錄為基礎,即文字出現之後的歷史才算歷史,在此之前的歷史被稱為史前史。與人類社會相關的歷史,又可以稱為人類史或社會史,而脫離人類社會的過去事件稱為自然史。一般來說,歷史學僅僅研究前者,即社會史。
❹ 請問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這本書對高中生有幫助么
這本書可以在有空的時候增長一些歷史知識的,化枯燥為有趣,還是不錯的! 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不少人問過這話,但初見書名,還是有些詫然。作者正是百家講壇《兩宋風雲》的主講袁騰飛。 這本書好處多端,略表其三。 意 「你看那廝長的那模樣,哪有一點帝王福相啊。那臉跟個鞋拔子似的,又像瓦刀,滿臉麻子……你給他畫成這樣,他宰了你。你美化他,把他畫得跟秦始皇漢武帝似的是吧,他也宰了你。」大約沒有哪本說史的書能出現這種文字,說的還是一朝開國之君,然而袁騰飛不但說,而且旁徵博引,條理分明。 除了痛斥朱元璋之外,他不屑於反清復明而有理有據地贊揚了滿州的諸位明君,他把懦弱無能的大宋朝總結成「最可愛的王朝」,他把勇猛聞於世的斯巴達300勇士說成「300個人打仗放在咱們周朝相當於是連長乾的事兒。」種種跡象表面,普遍的歷史觀念在《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這本書里休想輕易扎穩馬步,你總能在讀這些顛覆性論斷的時候發覺從前對歷史的認識如此概念化,它們被袁騰飛風卷殘雲地描述成另外一番風景。等你醒悟過來又幡然覺著,他教會你的卻並不是形式化的顛覆,而是重新審視既定事實的勇氣同智慧。 情 面對歷史,多半人選擇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謹慎態度,他們很客觀,如一尊庄嚴鈍重的石佛。偏有另一些人,不能說他不學術,也不能說他沒道理,但從他們口中噴涌而出的歷史事件總像沸騰的熔岩,那種蓮花錦綉的情景須臾便能俘獲你的心情。 其實歷史書最初的面貌本就是痛快愉悅的,像《史記》,像《三國志》,總能把學術集結和情感噴薄搭配到渾然卓犖,如何兩千多年後的歷史書卻成了這副寡淡模樣?袁騰飛不信,他就是另一些人之一,他直斥寺廟里的亂收費,直斥明朝皇帝是一個賽著一個的混蛋。此君感情滾燙,一口京片子生脆而兇猛,砍瓜切菜痛下針砭,如同老北京的豆汁,初入口毀人朵頤,細回味悠長綿然。文采節律即便不能復刻司馬氏,情感的風骨倒是私淑得徹底。 趣 據網友說袁騰飛真正的對手是郭德綱。 這話不準確,但也不扯淡,「七次下西洋,600萬兩銀子花出去,鄭和整個是一個散財童子」、「漢人的服裝是最笨拙的,寬袍大袖,那個大袖子能鑽進一個人去,穿上那個衣服一上街,勤勞的清潔工都得下崗。」從這些通篇通篇充滿智慧的包袱可見,袁騰飛說史真有點兒相聲樣,學和唱談不上,說和逗不含糊,讓一本說歷史的書變得飽滿鮮艷,像含著滿口的跳跳糖一樣充滿驚喜。有多少人願意等地鐵的時候或者蹲馬桶的時候抽一本笑話書來翻幾頁放鬆心情,快樂之時如能兼顧汲取隱遁在幽默之後的信息量和知識點,更加難得。看起來他是明確想告訴我們歷史是個有趣的玩意兒。 衡量一部作品,意、情、趣三者只佔其一就是好書,三者全占的,確實沒什麼理由無視了。有句話叫「鳥隨鸞鳳飛騰遠,人伴賢良品自高。」袁騰飛能不能飛騰遠沒關系,但他的名字估計會和詩句一樣要被人們念叨得越來越頻繁。
❺ 歷史是什麼玩意管用嗎
這個怎麼說呢~
袁騰飛的東西是通俗化的歷史,有點像入門讀物,靠語言和內容吸引讀者,主要工作是銷售和普及歷史基礎知識。
《中國大歷史》和《中國人史綱》這些就是專業一些的東西,裡面是純粹的歷史,研究人員或者中級歷史愛好者使用,主要目的就是還原歷史,或者表達自己的史觀。
如果樓主喜歡歷史一段時間了,可以主要看看後兩部書,閑暇時間看看《玩意》也不錯,語言詼諧,思想不深刻,很輕松的閱讀體驗。
個人觀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❻ 歷史是什麼玩意3
這記錄人們過去的一些歷史,以及人們的一些文化習慣
❼ 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音
歷史,簡稱史,一般指人類社會歷史,它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多數時候也是對當下時代的映射。如果僅僅只是總結和映射,那麼,歷史作為一個存在,就應該消失。
歷史的問題在於不斷發現真的過去,在於用材料說話,讓人如何在現實中可能成為可以討論的問題。歷史是延伸的。歷史是文化的傳承,積累和擴展,是人類文明的軌跡。
❽ 歷史是什麼玩意兒簡介
歷史就是過去發生的事情,以史為鑒可以明是非!
❾ 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1
歷史:漢語詞語,含義有三:
1.記載和解釋作為一系列人類進程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
2.沿革,來歷。
3.過去的事實。
歷史,簡稱史,一般指人類社會歷史,它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多數時候也是對當下時代的映射。如果僅僅只是總結和映射,那麼,歷史作為一個存在,就應該消失。歷史的問題在於不斷發現真的過去,在於用材料說話,讓人如何在現實中可能成為可以討論的問題。歷史是延伸的。歷史是文化的傳承,積累和擴展,是人類文明的軌跡。
客觀世界運動發展的過程,可分為自然史和人類社會史兩方面。
人類歷史在社會的演變過程稱之為「歷史」。一般指一段時間間隔發生過的事物。
歷史學:與歷史的概念相對應,歷史學也有廣義與狹義之分。
廣義上,「歷史」可以指過去發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類社會發生聯系。在哲學上,這種含義下的歷史稱為歷史本體,例如宇宙歷史、地球歷史、鳥類歷史等等。
自然史。
一般來說,歷史學僅僅研究前者,即社會史。
值得注意的是,歷史隨時產生,是人們在過去自由活動的如實記錄。它存在的意義是,讓人們總結過去,充實未來的生活,以史為鑒,借古論今。
引證解釋
1.過去事實的記載
《三國志·吳志·吳主傳》「納魯肅於凡品,是其聰也……屈身於陛下,是其略也」 裴松之 注引《吳書》:「﹝ 吳王 ﹞志存經略,雖有餘閑,博覽書傳歷史,藉采奇異,不效諸生尋章摘句而已。」
2.指已過去的事實
毛澤東《農業合作化的一場辯論和當前的階級斗爭》:「我們的目的就是要使資本主義絕種,要使它……變成歷史的東西。」
3.經歷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回:「這便是野雞道台的歷史了。」
清 黃人《序》:「其文乃雄奇變化,隨其一生之歷史而自為風氣。」
老舍《駱駝祥子》二一:「 夏太太 大概不會留著個知道她的歷史的僕人。」
4.指自然界和社會的發展進程
金一《文學觀》:「從古帝王之業,真能赤手開創而無所憑藉者,歷史上,多不過三四人。」
毛澤東《中國人民大團結萬歲》:「 中國 的歷史,從此開辟了一個新時代。」
菡子《源遠流長》:「歷史在發展著,豐富著。」
5.指歷史學科
魯迅《書信集·致曹聚仁》:「 中國 學問,待從新整理者甚多,即如歷史,就該另編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