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考歷史考幾本書
必修1、必修2、必修3、選修六本:選修1——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選修2——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選修3——20世紀的戰急與和平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選修5——探索歷史的奧秘選修6——世界文化遺產薈萃在繁重的學業中,歷史是一門讓人倍感艱辛的科目,光是其背誦的內容就多之又多。這里就給大家說說學習歷史的注意事項。
工具原料歷史課本充足的學習時間
方法/步驟分步閱讀
1
/6
歷史是以時間為線索進行的。所以首先,我們要梳理一遍各個重大歷史事件的時間,以時間為軸,將各個歷史事件排列下去。
2
/6
其次,我們要在記下時間的基礎上,盡量記下各個歷史事件的其他基礎資料,如地點和相關人物。
3
/6
接著,我們就要選取其中重要和有高頻考點的歷史事件,記下它們的主要內容和最後的結果。
4
/6
隨後,我們要了解其中歷史事件的背景和發生的原因。而這些背景和原因,大多來自於時間軸上前一個事件。
5
/6
然後,我們要熟練地將最重大的歷史事件的意義(或影響、或作用)記下來。這些意義(或影響、或作用)大部分是對於時間軸上下一個時間有推動或鋪墊的作用。
6
/6
最後,我們要把這些整合成歷史的一個專有記憶思路。這樣就能在做題時用整個思路快速定位到要考的事件。
注意事項
要利用時間軸記憶
要形成記憶思路學習歷史有階段性
等你上了高三你會發現,高三的歷史學習和高一高二很不同,它是一個高度概括和整合,反復鞏固的過程,這就要求你在高一高二有很扎實的基礎和"歷史基本功"。
我的觀點是高一、高二階段,不必苛求知識的深度,但要注重追求知識的廣度。你會發現語文水平的高低和課外知識的豐富程度對歷史學習有很大的影響,所以我建議 ,你多讀一些課外歷史書籍,注重古文能力和語感的培養,建立自己的一套歷史觀和世界觀。這些東西對你的影響可能不會馬上體現在分數上,但上了高三以後你會發 現它們太重要了。
2.抓住課堂
要說實在的東西,課堂是很實在的。
我們文科和理科不同,很多聰明的理科生不聽課是可以照樣考好的,但是一個歷史生如果不聽課他一定什麼成績都別想拿到。 聽課也有聽課的方法,我認為課前預習是很重要的,你可以在預習的過程中把你理解的這一課的知識框架和系統大致構建出來,充分去領會書上每一個部分、每一個框題是為了說明什麼;然後在聽課的過程中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在原有的基礎上調整你的思路和框架,形成一份完整的聽課筆記,課後再和參考書上的知識重點、知識 框架進行對比補充,拓展自己的思路。
僅供參考
『貳』 高考歷史考什麼
錯!!!!!!
本人今年高考,文科,平時成績620-650,尤其文宗最好,因看不行學校老師講課那弱智勁現在家自己復習。
歷史:1.把握知識主幹,就像大樹的樹干,學哲學的都知道把握事物的內在聯系,把歷史從事情發展的順序來看問題,高中階段的歷史是考察學生對問題的分析能力,不是背書就行的,在分析問題時注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就是說一件事要放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分析,原因,結果,影響。從主幹知識引申出很多細節,就想樹的樹枝了,抓住他們。要集中主要力量解決主要矛盾,其次要統籌兼顧,恰當把握次要矛盾,這在歷史學習中很適用。
2.理性與感性結合,在分析某個問題時,當感性材料不夠充分時,就要自己去想了,去猜,你決的如果你是當時的當事人,你會怎麼做。
3.注意運用哲學的理論與實踐想結合的原理,看課本,做題要結合起來。
4.正確把握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啊!這很重要。別顧此失彼了~
5.注意幾件大事:1.古代史,朝代變更的循序,原因。(古代史是圍繞「中央集權的專制統治」這個關鍵詞開始的~)
2.中國近現代史:鴉片戰爭,侵華戰爭,抗日戰爭,(與世界反法西斯的聯系等),解放戰爭(重慶談判),11屆3中全會,社會主義是在探索中前進的(大包干,小土群,大躍進,原因,影響)
3.世界近代歷史:文藝復興,新航路,工業革命,1戰,2戰,社會主義建立,世界格局,(多元化發展)
哥們,其他的就不說了,有不懂的繼續問我,很願意交你這個朋友。
文宗超有意思勒~
還有 別死記硬背了啊,理解!分析!考試不考背的內容的!
『叄』 高考歷史主要考什麼
主要是考你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你的基礎知識是否牢固,是否會融會貫通,是否會根據材料理解回答相關問題。
『肆』 高考歷史主考哪些
命題指導思想
2008年江蘇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歷史科(江蘇卷)的命題將以高中歷史課程標准和高考考試大綱為指導,以考試說明為依據,實現對學科主幹知識、學科能力和思想素養相統一的考核目標,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觀指導下運用歷史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考查內容的選擇,以課程標準的模塊「學習要點」為依據,結合教學實際和學術標准,實現原則性與靈活性的統一。考查內容的呈現,不拘泥於不同版本教科書的具體表述,重視「新材料」、「新情景」的創設與運用,鼓勵考生獨立思考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符合考試目標,使考試保持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區分度和適當的難度,並在試卷結構和命題方式上體現出穩中求變、穩中出新的原則。
二、考試內容及要求
參照教育部頒發的《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准(實驗)》、《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歷史科)考試大綱》(課程標准實驗版)以及江蘇省《普通高中課程標准教學要求》,結合本省的實際情況確定考試內容與要求。
(一)考核目標與要求
1.獲取和解讀信息
•理解試題提供的圖文材料和考試要求。
•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獲取有效信息。
•對有效信息進行完整、准確、合理的解讀。
2.調動和運用知識
•辨別歷史事物和歷史解釋。
•理解歷史事實,分析歷史結論。
•說明和證明歷史現象和歷史觀點。
3.描述和闡釋事物
•客觀敘述歷史事物。
•准確描述和解釋歷史事物的特徵。
•認識歷史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並做出正確闡釋。
4.論證和探討問題
•運用判斷、比較、歸納的方法論證歷史問題。
•使用批判、借鑒、引用的方式評論歷史觀點。
•獨立地對歷史問題和歷史觀點提出不同看法。
(二)考試范圍
考試范圍涉及《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准(實驗)》所規定的必修和選修內容。其中,歷史(Ⅰ)、歷史(Ⅱ)和歷史(Ⅲ)三個必修模塊為必考內容;「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外歷史人物評說」、「探索歷史的奧秘」以及「世界文化遺產薈萃」四個選修模塊為選考內容。為減輕考生的復習負擔,「必考內容」與「選考內容」在「考試大綱」以及本省「教學要求」的基礎上進行了適當的調整。
必考內容
古代部分
1.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1)西周時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宗法制、西周時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2)秦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皇帝制度、秦朝的中央機構、郡縣制、中央集權制度的影響。
(3)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漢初郡國並行制、唐朝三省六部制、元朝的行省制度、漢到元政治制度的特點。
(4)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
明朝廢丞相設內閣、清朝軍機處的設置、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
2.古代中國的經濟
(1)農業
從刀耕火種到鐵犁牛耕、土地私有制的確立、小農經濟的含義、古代中國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
(2)手工業
官營手工業;紡織、冶金和制瓷方面手工業生產的主要成就;古代中國手工業發展的特徵。
(3)商業
「市」的形成與發展、主要的商業城市與著名的商幫、古代中國商業發展的特點。
(4)主要經濟政策
重農抑商政策、海禁政策。
3.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1)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
百家爭鳴;孔子、孟子和荀子與儒家思想的形成。
(2)漢代儒學成為正統思想
董仲舒的儒學主張、漢朝儒學成為正統思想。
(3)宋明理學
程朱理學、王陽明的心學。
(4)明清之際的儒學
李贄、黃宗羲、顧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張。
4.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
(1)科技成就
四大發明及其對世界文明發展的貢獻。
(2)漢字與書畫
漢字的起源和演變、中國書畫。
(3)文學成就
詩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和明清小說的成就;中國古代不同時期的文學特色。
(4)京劇
京劇產生與發展的歷程。
5.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
(1)古希臘的民主政治
希臘地理環境與城邦制度對希臘文明的影響、伯里克利時代民主政治的主要內容、雅典民主政治對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意義。
(2)羅馬法
羅馬法的內容與作用。
(3)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古希臘智者學派和蘇格拉底關於人的價值的闡述。
『伍』 高考歷史知識點有哪些
猿輔導 唐浩 高三歷史一輪復習 2020暑假班(高清視頻)網路網盤
鏈接: https://pan..com/s/1iAG4KZDQ7fXiWYMUp3bRJw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
『陸』 高考的歷史選擇題應該怎麼做
引言:每一學科在做題的時候都是有屬於自己的技巧的。當學生掌握一定的技巧和一定的知識容量,就可以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了。有的學生對高考的歷史選擇題比較犯難,這個時候應該怎麼去選擇答案呢?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去尋找方法吧。
所以當實在不知道該選哪一個,或者這個知識點是你的盲區,就可以通過排除法,用你知道的知識去排除不知道的知識。還要懂得運用觀點,用一些正確的觀點去分析題目。所以這個時候也注重平常的積累,當你的知識達到一定的積累,對一些題目都比較熟悉,這樣就比較好做了。
『柒』 歷史高考必考知識點有哪些
一、中國古代早期政治制度
(1)分封制又稱封邦建國,同姓親族是分封的主體,通過分封周王確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通過層層分封,西周形成了貴族統治階級內部的森嚴等級「天子一諸侯一卿大夫一士」。
二、百家爭鳴和漢代儒學
(1)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是繼承了孔子的「仁」,並將其發展為系統的「仁政」思想。孟子的「仁政」貫穿著民本思想。
(2)老子認為世界萬物的本源是「道",強調一切要順應自然,提倡清靜無為、知足寡慾;提出「無為而治」的政治主張。老子哲學思想的精華是其樸素的辯證法思想。
三、中國古代科技和文學藝術
(1)科技:以四大發明為代表的中國古代發明和發現,對周邊國家乃至世界文明的發展進程.都產生過巨大影響。
(2)古代書畫:古代中國書畫一體,其藝術獨具東方神韻,在世界藝術寶庫中佔有重要一席.並對周邊國家產生重大影響。
四、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
(1)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中國共產黨誕生,使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國共合作促成國民革命高潮到來。
(2)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創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是中國共產黨建立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五、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
(1)建國初期三大外交方針是「另起爐灶」「一邊倒」「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
(2)「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標志著新中國外交政策的成熟,成為解決國與國之間問題的基本准則。
『捌』 近年歷史高考主要考查哪些歷史素養
高考主要考察學生的歷史素養就是,認識歷史發展進程中的重大歷史問題,如重要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現象和歷史發展的基本脈絡,揭示歷史發展規律及其相互聯系。
經濟、宗教、文化和政治的變化,影響到社會以及人們生活的學習,科學地認識社會、國家、民族以及世界的發展變化,從而建立起對歷史發展的整體認識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