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重慶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是什麼

重慶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5-01 01:50:33

㈠ 重慶還會不會發生地震

不會的。

重慶不具備發生大地震的條件 。

從歷史上來看 重慶最大地震不超過7級

1,郭衛英說,重慶地區歷史上有記載的最大地震是1856年的黔江小南海6.25級地震。建國以後,重慶發生過的最大的地震是1989年的渝北統景(當時叫江北縣)5.2、5.4級地震。這次地震共造成3人死亡、傷60多人,造成房屋倒塌305間,嚴重危房17853間。

2,從地質構造來看重慶位於華南板塊較穩定。

3,重慶地區在地質構造上屬於華南板塊的西部,在中國大陸,華南板塊屬於相對穩定的地塊,其地震頻度和強度都比其他地區要低一些。

4,從斷裂帶來看 重慶有斷裂帶但屬中小規模
重慶境內也有斷裂帶,如華鎣山斷裂帶、長壽-遵義斷裂帶、七曜山-金佛山斷裂帶、方斗山斷裂帶等。然而,從全國范圍來看,重慶境內的都屬於中小規模的斷裂帶,不具備發生7級以上大地震的條件。

㈡ 重慶會地震嗎

不少市民都有這樣的疑問:重慶地震的可能性有多大?帶著這個問題,我們昨天專訪了市地震局監測預報中心副研究員郭衛英,她告訴我們,重慶不具備發生大地震的條件,大家不必擔心。
重慶不具備發生大地震的條件
從歷史上來看 重慶最大地震不超過7級
郭衛英說,重慶地區歷史上有記載的最大地震是1856年的黔江小南海6.25級地震。建國以後,重慶發生過的最大的地震是1989年的渝北統景(當時叫江北縣)5.2、5.4級地震。這次地震共造成3人死亡、傷60多人,造成房屋倒塌305間,嚴重危房17853間。
從地質構造來看 重慶位於華南板塊較穩定
郭衛英表示,重慶地區在地質構造上屬於華南板塊的西部,在中國大陸,華南板塊屬於相對穩定的地塊,其地震頻度和強度都比其他地區要低一些。
郭衛英說,地震的類型很多,如構造型地震、火山地震、水庫地震、礦山地震、爆破型地震等。地球上約90%的地震都屬於構造型地震,即沿大型活動斷裂帶發生的 地震。一般而言,斷裂帶的規模越大,活動速率越高,其未來地震的震級也就越大。比如,在我國大陸西部地區的阿爾金斷裂帶、喜馬拉雅山斷裂帶、西昆侖斷裂 帶、以及龍門山斷裂帶等,均有條件發生7級以上大地震。所以,我國的新疆、西藏、雲南、四川、青海等西部省份的地震活動水平遠遠高於中東部地區。
從斷裂帶來看 重慶有斷裂帶但屬中小規模
重慶境內也有斷裂帶,如華鎣山斷裂帶、長壽-遵義斷裂帶、七曜山-金佛山斷裂帶、方斗山斷裂帶等。然而,從全國范圍來看,重慶境內的都屬於中小規模的斷裂帶,不具備發生7級以上大地震的條件。
斷裂帶
指有主斷層面及其兩側破碎岩塊以及若干次級斷層或破裂面組成的地帶。在靠近主斷層面附近發育有構造岩,以主斷層面附近為軸線向兩側擴散。
龍門山斷裂帶位於華南板塊和青藏板塊交界處,斷裂帶規模大,活動頻繁,大地震就比較多
宜賓位於四川盆地東部,歷史上原震區沒有發生過6級以上的地震
專家說重慶境內的斷裂帶都屬於中小規模,不具備發生7級以上大地震的條件
現階段准確預測不可能
地震能預測嗎?蘆山地震後,這個問題又在微博引起了熱議。
現階段我們目前公認的預報水平,是在特定的地區,對於某些特定類型的地震,可以作出一定程度的臨震預報。郭衛英說,比如最為成功的一次預報是對1975年的 遼寧海城7.3級地震的預報。但這個「成功」背後,也包含了一些偶然因素。海城7.3級地震前幾天,當地陸續發生了幾次4級多有感地震,已引起當地老百姓 的警惕。因此當時的地震工作者提出大膽預報,並在當地政府(革委會)的大力支持下,及時採取了防震措施,避免了大量的人員傷亡。
「那種告訴你『幾月幾日在某地』甚至具體到『幾點在某某縣』會發生地震的消息,肯定是地震謠言,目前任何一個國家都達不到這種預測精度。」郭衛英說,地震預報 是一個復雜的學科,它綜合了地球動力學、地質學、地球物理學、地球化學、電磁學、統計概率學以及計算機等多個學科的知識。同時,因為地球本身具有「不可入 性」,也就是說,你無法給地球挖一道坑,看看地下幾十公里內即將發生的地震是怎樣產生發展的。加上大地震是小概率事件,樣本量也有限,以目前人類對地震科 學的研究水平,想准確預報地震還很困難。
郭衛英同時表示,我國1966年河北邢台地震 之後才逐漸開展地震預報研究。目前地震前兆監測台站的分布密度也還遠不如美國、日本等經濟發達國家,目前還處在經驗積累階段。同時,我國是世界上唯一設置 地震局機構的國家,把地震前兆監測和地震預報作為常規職責的國家。因此,現有的預報科研水平與社會需求之間存在很大的矛盾。
政府和人民賦予了地震局預測預報地震的神聖職責,但這實際上是一個「目前很難圓滿完成的任務」。科學的發展和進步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地震預報事業就如同對癌症的治療,不能因為現在沒效果就放棄一切努力!我們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小知識:基底斷裂帶
指切穿花崗質岩層基底,到達玄武岩層頂面的穿層斷裂。基底斷裂主要特徵為花崗岩、花崗閃長岩、流紋岩呈帶狀或串珠狀分布。

㈢ 重慶歷史上有發生過地震嗎

重慶歷史上有發生過地震,具體地震介紹如下:

1、1989年7月20日,重慶市榮昌縣發生3.4級地震。

2、1989年9月9日,重慶市江北縣發生4.2~4.3級地震。

3、1989年11月20日在重慶市江北縣發生5.2級和5.4級地震。

4、1997年8月13日,重慶市榮昌縣境內發生5.2級地震,受災范圍涉及5個鄉鎮,受災人口約3萬,造成4人重傷,29人輕傷。

5、1999年8月17日重慶市榮昌縣境內發生5.0級,當地有明顯震感。

6、2001年6月23日重慶市榮昌縣境內發生4.9級,當地有明顯震感。

7、2008年5月30日重慶市榮昌縣境內發生3.5級,當地有明顯震感。

8、2009年7月6日,重慶市榮昌縣發生3.2級地震,震源深度17千米。

9、2010年1月31日5時36分,四川省遂寧市與重慶市潼南縣交界發生5.0級地震,震源深度約10千米。

10、2010年2月22日21點32分,在榮昌縣、四川省內江市隆昌縣交界處發生4.2級地震。

11、2010年8月8日8日21時27分,重慶市璧山縣與江津區交界處發生3.3級地震,震源深度21千米。

12、2010年11月05日20點44分,榮昌縣安撫鎮和廣順鎮交界處,發生3.1級地震,震源深度為6千米。隨後,22點9分,同一地方又發生3.0級地震,震源深度為7千米。

13、2012年12月28日18點21分,重慶市萬盛經開區發生3.0級地震,震源深度為10千米。

14、2012年07月16日22點35分,重慶市涪陵區境內發生3.2級地震,震源深度6千米。

15、2013年7月18日22時07分,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發生4.5級地震,震源深度7千米。

16、2013年7月25日3時35分,重慶市永川區發生3.4級地震,震源深度3千米。

17、2013年12月27日22點31分,重慶市巫山縣境內發生3.7級地震,震源深度4千米。

18、2014年1月16日20時43分,重慶市巫溪縣發生3.0級地震,震源深度7千米。

19、2014年2月23日16時58分,重慶市榮昌縣發生3.7級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

20、2015年4月25日14時23分,重慶市綦江區發生3.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21、2016年12月27日8時17分,重慶市榮昌區發生4.8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22、2017年11月23日17時43分,重慶市武隆區發生5.0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23、2018年01月05日19時28分,重慶北碚區發生3.1級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

㈣ 重慶歷史上地震最大震級是多少

重慶歷史上最大的地震是:發生在清咸豐六年五月壬子(1856年6月10日)的黔江小南海地震。從史料記載推算,地震震級約8級,震中區域為黔江後壩鄉與湖北咸豐大路壩鄉之間(今黔江區小南海鎮與咸豐大路壩鎮之間)。

同治四年《咸豐縣志》載

「咸豐六年五月,地大震,大路壩山崩,由梅家彎、板橋溪,抵蛇盤寨三十餘里成湖,壓斃村民以數百計,李姓最多。」

(4)重慶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是什麼擴展閱讀:

地震時,最基本的現象是地面的連續振動,主要特徵是明顯的晃動。

極震區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動之前,有時首先感到上下跳動。因為地震波從地內向地面傳來,縱波首先到達。

接著產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動,是造成地震災害的主要原因。1960年智利大地震時,最大的晃動持續了3分鍾。地震造成的災害首先是破壞房屋和建築物,如1976年中國河北唐山地震中,70%~80%的建築物倒塌,人員傷亡慘重。

㈤ 滿眼望過去全是山的重慶,歷史上發生過的最大的地震是哪一次

從重慶的地質構造條件來看,一般也不具備發生像汶川地震那樣規模的地震來。可重慶位於華鎣山斷裂帶,歷史上也在這條斷裂帶發生過幾次比較大地震,在這里為大家盤點一下。有史記載的重慶最大地震是清咸豐六年五月壬子,黔江小南海地震,6震級大概在6.25—6.3級。縣志記載如下:咸豐六年五月壬子,地大震,後壩鄉山崩,後壩許家彎溪口有山矗立,倏中斷如截,響若雷霆,地中石亦迸出,橫飛旁擊,壓斃居民數十家,溪口遂被堙塞。可見當時地震影響極大。

㈥ 重慶有史以來最大的地震是不是黔江小南海地震

截至2019年,重慶有史以來最大的地震就是黔江小南海地震。

此次地震震級達6.25——6.3級,烈度約8度,是重慶市內發生最大地震。

清咸豐六年五月壬子(1856年6月10日),發生在黔江交界之大路壩、後壩一帶。北至四川巫山,東南達湖南吉首,西南抵四川南川,最大半徑230公里,有感面積超過12萬平方公里。

地震山崩10餘里,15里內民戶皆為齏粉,壓民居300餘家。大山中斷如截,下陷上躍,連山推出數里外,平地湧出小阜十餘。河為山石所壅,水乃逆行,淹沒20餘里,由許家灣、板橋溪抵蛇盤溪一帶皆成湖(即小南海)。

(6)重慶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是什麼擴展閱讀:

一、產生危害

1、地震烈度八度區

分布於咸豐縣大路壩至蛇盤溪一線,在此區內,地面震動強烈,滑坡、山崩、地裂極為普遍,地面變形顯著,人畜傷亡慘重。地震時箭子嶺西段山體被劈裂並產生左旋錯動,導致大規模滑體堵截近東西流向的老窖溪而形成"地震湖",現名小南海。

若轎頂山山麓的滑塌體和被水淹沒的堆石加以計算,則其總體積應以倍增。如此巨大的滑崩,在中外地震史上尚屬罕見。

2、地震烈度七度區

北抵咸豐活龍坪以北,南到黔江縣城以南,東達茅壩、燕朝,西至毛壩子。在此區內,地面震動仍然相當強烈。距震中18公里的黔江,"室宇晃搖,勢欲傾倒,屋瓦皆飛,池波涌立,民驚號走出,仆地不能起立。"在活龍坪一帶,大規模的山崩和滑坡計有九處。

3、地震烈度六度區

地面震動強烈,人普遍站立不穩,田裡水振盪,器皿中的水盪出,少數建築物損壞,局部產生崖崩,地下水位有明顯變化。

尖山土司皇城遺址(建於明萬曆辛亥年,即公元1611年),其石坊,皇墳等占建築物均系長石石英砂岩巨塊構成,地震時,上部構件與立柱及柱體兩側的裝飾物都出現位錯,銜接部位被拉開,最大3-5厘米。

二、成因

小南海地處鄂黔台褶帶,地層發育較齊全。元古界震旦系是本區出露最古老的地層,厚度小於464米;下古生界寒武系、奧陶系、志留系分布廣泛,沉積厚度4255米,與震旦系為假整合接觸:上古生界假整合於下志留統之上,發育較差,缺失早、中泥盆世和石炭紀沉積,厚度827米。

由此顯示,自震旦系以來,地殼振盪頻繁,約有4次抬升成陸,並遭受剝蝕,幾度被夷為平地。最後一次於早二疊世末,公園所在地區全面抬升成陸,結束海相沉積歷史,燕山運動褶皺成山,形成一系列山脈和山間盆地。

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地殼抬升更加強烈,地表受到剝蝕,第四系分布零星,厚度不大,成角度不整合覆蓋於不同時代的老地層之上。此時形成一系列規模較大的正斷層,表明區內在早期構造的背景上發生了應力的釋放作用,從而形成了今天的地震地貌。

㈦ 歷史重慶最強的地震是幾級

別的地方不說了,說下重慶四川那的.

從歷史上看,四川是中國地震發生較為頻繁的地區之一。我查了一下資料,有明確文字記載、震級在七級或超過七級以上的地震有過10多次——

唐憲宗元和九年三月丙辰(公元814年4月6日),發生在四川西昌一帶;
南宋寧宗嘉定九年二月辛亥(公元1216年3月24日),發生在四川馬湖一帶;
明嘉靖十五年二月二十八日(公元1536年3月29日),發生在四川西昌北;
清雍正三年六月二十三日(公元1725年8月1日),發生在四川康定一帶;
清乾隆五十一年五月戊申(公元 1786年6月1日),四川康定再次發生大地震,不過,震中南移;
清乾隆五十一年五月十五日(公元1786年6月10日),發生在四川瀘定一帶;
清嘉慶二十一年十月二十日(公元 1816年12月8日),發生在四川爐霍一帶;
清道光三十年八月初七(公元1850年9月12日)。發生在四川西昌、普格間,被砸死的有20652人;
清同治九年三月十一日(公元1870年4月11日),發生在四川巴塘一帶;
清光緒十九年七月十八日(公元1893年8月29日),發生在四川道孚乾寧一帶;
清光緒三十年七月二十日(1904年8月30日),發生在四川道孚一帶;

每次大地震都造成了巨大的災難。其中在清道光三十年八月初七發生在四川西昌、普格間的那場地震最厲害,砸死了20652人,外來人口還未算在內。實際上,四川地震死人最多的到底是哪次並無法肯定,由於過去統計上的困難,史上記載的文字多很模糊,如「十分壓死七八分」、「死傷不計其數」、「眾多人畜死亡,損失驚人」、「壓死人民無算」

其實四川這種山區多的地方肯定就是多發地震的,山是怎麼形成的?不就是板塊的相互積壓形成的嘛,劇烈的相對運動就是地震,平原就沒什麼地震的,從地形上就可以判斷.

㈧ 重慶市最大的一次地震是哪一次

截至目前,重慶市近現代地震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是黔江小南海地震。

咸豐年間,黔江地震發生在黔江交界之大路壩、後壩一帶。北至四川巫山,東南達湖南吉首,西南抵四川南川,最大半徑230公里,有感面積超過12萬平方公里。

對黔江地震的評價:

1、此次地震震級達6.25——6.3級,烈度約8度,是重慶市內發生最大地震。

2、這次地震死傷千餘人,是重慶近現代地震史上損失最慘重的一次大地震

3、小南海當時發生的這場地震,簡直可以用天崩地裂來形容。

(8)重慶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是什麼擴展閱讀:

當時作為一個大災難的小南海地震,至今保留兩大地震遺址:

其一是地震崩滑體、崩積物形成的一道長1170米,高67.5米,底部寬1040米的天然大壩。大壩上滾石密布,巨石林立,形態猙獰,最大的滾石超萬噸;

二是天然大壩堵塞板夾溪、白鶴溪、白礬溪、清溪溝、肖溪溝等五條溪流形成了長5公里,最寬處1公里,湖面積2.87平方公里,積雨面積150平方公里的小南海天然湖泊。因地震遺址保存完好,規模宏大,所以具有極高的科學考察價值和旅遊價值。

㈨ 重慶最大的地震

重慶歷史上最大的地震是:發生在清咸豐六年五月壬子(1856年6月10日)的黔江小南海地震。從史料記載推算,地震震級約8級,震中區域為黔江後壩鄉與湖北咸豐大路壩鄉之間(今黔江區小南海鎮與咸豐大路壩鎮之間)。
清《黔江縣志》載
「清咸豐六年(公元1856年)五月壬子(1856年6月10日),地大震,後壩鄉山崩。先數日,日光暗淡,地所蒸郁異常,是日彌甚。辰巳間,忽大聲如雷震,屋宇晃搖,勢欲傾倒,屋瓦皆飛,池波涌立,民驚號走出,仆地不能起立。後許家,溪口遂被堵塞。厥後盛夏雨水,溪漲不通,瀦為大澤,延袤20餘里,適浸寺址,四面汪洋,宛如金礁,澤名小瀛海,土人訛為小南海」。

同治四年《咸豐縣志》載
「咸豐六年五月,地大震,大路壩山崩,由梅家彎、板橋溪,抵蛇盤寨三十餘里成湖,壓斃村民以數百計,李姓最多。」

閱讀全文

與重慶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