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5-01 03:15:37

⑴ 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勢力--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政府。

第二,辛亥革命使人民獲得了一些自由和民主的權利,在政治和思想上獲得了一些解放,使民主共和的觀念開始深入人心。

第三,辛亥革命也為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國內紛紛成立了很多實業集團,使資本主義工商業有了較快的發展,工人階級的隊伍也隨之壯大起來了。

第四,辛亥革命雖然成功地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但卻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可以說辛亥革命成功了,也失敗了。

但辛亥革命同時也證明了,在帝國主義時代,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國走西方資產階級共和國的路子是行不通的。

辛亥革命的社會影響

辛亥革命對中國社會的影響並不如想像中那麼大,辛亥革命雖然被稱作中國的資產階級革命,但當時中國缺乏一個強大的資產階級,參與革命者也並非以資產階級為主,而革命的成果也未直接促進資產階級的進一步發展。

在傳統社會的改變上,辛亥革命只打倒了社會頂層的權貴,但中國傳統地方社會居領導地位的各省士紳及官僚,大多在辛亥革命大風浪中,隨機轉投向了革命而獲得了地位和利益,反而更加鞏固了他們的地位。

辛亥革命並沒有像西方資產階級革命那樣,重新構建社會結構。參加辛亥革命的大多數人是軍人、舊式官僚、各地士紳,這些人在辛亥革命後仍然掌握權力。

雖然其主要領袖孫中山出身平民知識分子,但中國貧窮的平民階層沒有參加辛亥革命,因此辛亥革命後生存條件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未給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根本利益。

⑵ 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請簡要回答)

1、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帝制(或君主專制政體)。

2、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

3、民主共和意識深入人心。

4、打擊了帝國主義勢力。

5、為資產階級發展客觀創造了條件。

6、是當時亞洲民族解放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2)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是什麼擴展閱讀、

資產階級革命或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很難說有完全徹底的。所謂徹底,只能說是基本徹底。自沉階級革命成功的結果足以資本主義制度代替封建制度,即以新的剝削制度代替舊的剝削制度,而剝削制度的更替,並不需要新舊完全徹底決裂,他們可以在很多方面妥協、融合、並存。

辛亥革命作為中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雖然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務,其成就遠遜於西歐、北美的資產階級革命,但在徹底鏟除封建帝制這一點上,遠勝於包括法國在內的歐洲各國。辛亥革命一聲炮響,不僅趕跑了清朝皇帝,還是中國綿延兩千餘年的封建帝制從此永絕。

從民元到民六,其間雖經袁世凱帝制自為、張勛復辟,但只不過是兩場短暫的鬧劇,並沒有使民國中斷,更沒有像法蘭西那樣出現兩次帝國、三次共和國的波折。所以說,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



⑶ 簡述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

1、辛亥革命給封建專制制度以致命的一擊。它推翻了統治中國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推動了歷史的前進。

辛亥革命使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權利,從此,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在以後的歷史進程中,無論誰想做皇帝,無論誰想復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對下迅速垮台。

2、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辛亥革命以後,帝國主義不得不一再更換他們的在華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夠控制全局的統治工具,再也無力在中國建立比較穩定的統治秩序。

3、辛亥革命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民國建立以後,國內實業集團紛紛成立,開工廠、設銀行成為風氣。民族資本主義的經濟力量在短短的幾年內就有了顯著的增長,無產階級隊伍也迅速壯大起來。

4、辛亥革命對近代亞洲各國被壓迫民族的解放運動,產生了比較廣泛的影響,特別是對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國的反對殖民主義的斗爭起了推動作用。這一時期,亞洲出現了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潮。

(3)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是什麼擴展閱讀

辛亥革命,是指發生於中國農歷辛亥年(清宣統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建立共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

狹義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農歷八月十九)夜武昌起義爆發,至1912年元旦孫中山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前後這一段時間中國所發生的革命事件。廣義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紀末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統治在中國出現的連場革命運動。

1911年夏天,湘、鄂、粵、川等省爆發保路運動,運動在四川省尤其激烈。9月25日,榮縣獨立,成為全中國第一個脫離清王朝的政權。把保路運動推向高潮。10月10日晚,新軍工程第八營的革命黨人打響了武昌起義的第一槍。

漢陽、漢口的革命黨人分別於10月11日夜、10月12日攻佔漢陽和漢口。起義軍掌控武漢三鎮後,湖北軍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改國號為中華民國。武昌起義勝利後短短兩個月內,湖南、廣東等十五個省紛紛宣布脫離清政府宣布獨立 。

1912年2月12日,清朝發布退位詔書。至此,2132年的帝制歷史告終結。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比較完全意義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

辛亥革命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體,結束君主專制制度。傳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響力推動了中國社會變革。

⑷ 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有什麼歷史意義

(1)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2)推翻清朝統治,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
(3)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4)對近代亞洲各國的民族解放運動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雖然辛亥革命是偉大的、劃時代的,共和思想由此深入人心,中國由此進入了近代,但是,辛亥革命在根本意義上並未成功,因為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也沒有改變人民無權和貧困的狀態。

⑸ 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是什麼從積極意義和消極意義兩方面說明

積極意義:①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②沉重打擊帝國主義勢力。③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推動民族資本主義發展。④結束了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統治。⑤客觀上打擊了帝國主義侵略勢力,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消極意義:①反封建不徹底。②辛亥革命存在狹隘的民族主義,它推翻的是滿族人統治的君主專制,而不是封建主義制度。③未能深入發動群眾,未明確提出反帝要求。

(5)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是什麼擴展閱讀

辛亥革命,是指發生於中國農歷辛亥年(清宣統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建立共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狹義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農歷八月十九)夜武昌起義爆發,至1912年元旦孫中山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前後這一段時間中國所發生的革命事件。

廣義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紀末(一般從1894年興中會成立開始,但也有學者認為從1905年中國同盟會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統治在中國出現的連場革命運動。

1911年夏天,湘、鄂、粵、川等省爆發保路運動,運動在四川省尤其激烈。9月25日,榮縣獨立,成為全中國第一個脫離清王朝的政權。把保路運動推向高潮。10月10日晚,新軍工程第八營的革命黨人打響了武昌起義的第一槍。

漢陽、漢口的革命黨人分別於10月11日夜、10月12日攻佔漢陽和漢口。起義軍掌控武漢三鎮後,湖北軍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改國號為中華民國。武昌起義勝利後短短兩個月內,湖南、廣東等十五個省紛紛宣布脫離清政府宣布獨立 。1912年2月12日,清朝發布退位詔書。至此,2132年的帝制歷史告終結。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比較完全意義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辛亥革命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體,結束君主專制制度。傳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響力推動了中國社會變革。

⑹ 歷史:請簡要概括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辛亥革命的發生為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提供了便利。辛亥革命促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主體出現。辛亥革命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帶來了革命經驗。辛亥革命,是一場以推翻清朝專制且建立民主共和團體的革命,范圍輻射到了全國,影響很深遠,在我國歷史上發揮了非常重大的作用。它發生在中國的農歷辛亥年份,即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從狹義的角度來分析,辛亥革命具體是指從1911年十月十日武昌起義的爆發,到1912年的元旦孫文擔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這段時間所發生的革命性事件。從廣義的角度來分析,辛亥革命是指在十九世紀末期,在辛亥年間所成功的推翻掉清庭統治的全國性的革命活動。辛亥革命在我國的歷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意義重大。新的思想,提供著新的思路;新的思路,給人們帶來了新的方向。辛亥革命作為一次思想解放的革命,還體現為它的與時俱進性,跟隨時代的潮流與步伐。它的這種特性為當時處在逆境中的中國人民提供了一個新的社會目標方向,呈現了一份科學思想理論武器,這場革命深刻的影響了我國近現代社會的發展,成為我國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一個轉折點。 來源:《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線》

⑺ 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勢力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政府。

2、辛亥革命是人民獲得了一些自由和民主的權利,在政治和思想上獲得了一些解放,使民主共和的觀念開始深入人心。

3、辛亥革命也為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國內紛紛成立了很多實業集團,使資本主義工商業有了較快的發展,工人階級的隊伍也隨之壯大起來了。

4、辛亥革命雖然成功的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但卻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可以說辛亥革命成功了,也失敗了。

但辛亥革命同時也證明了,在帝國主義時代,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國走西方資產階級共和國的路子是行不通的。

1911年,清朝的統治已經走到了最後時刻,同年夏天,湘、鄂、粵等省相繼爆發聲勢浩大的保路運動,9月25日,榮縣宣布脫離清廷統治而獨立。

榮縣也就此成為了清末全國首個正式脫離清廷統治的地區。這件事也把本就轟轟烈烈的保路運動推向了更高潮。1911年10月10日,著名的武昌起義爆發。

革命黨人迅速攻佔了漢陽、漢口等地,武漢三大重鎮全部拿下後,湖北軍政府正式成立,黎元洪改國號為中華民國。武昌起義徹底點燃了全國的反清號角,兩個月不到。

就有十五個省份宣布脫離清政府統治。此時的清廷已經亂成了一鍋粥,皇帝尚幼無力執政,而皇太後也無力統領朝局,於是他們便商議與南方的革命黨人進行和談。

此時清廷僅只能控制直隸、河南、甘肅等五省,勢力嚴重消弱,早已沒有了與革命黨人叫板的資格。1912年1月1日,經眾人推戴,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但此時全國形勢依舊不明朗,包括薑桂題在內的十五名清朝大將宣布誓死反對中華民國,他們將各親王大臣在國外存額全部取出供給軍隊,表示要守衛大清。

這時候,辛亥革命中無比重要的一個人物袁世凱發揮了他的作用,他在養心殿的東暖閣向隆裕太後詳細述說了他國反皇權革命成功後皇室所遭受的瘋狂屠殺。

他表示若皇帝願意自己退位即可避免屠殺。1月20日,南京臨時政府向清廷提交了清帝退位的優待條件,孫中山表示為了共和,一切皆可讓,盡管戴澤、溥偉等親王仍舊竭力反對退位。

但此時民國政府明確表示若退位滿族仍可享受國家優待,終於在1912年2月2日,清廷召開了歷史上最後一次御前會議,會議宣布清帝正式退位,以待革命黨人對皇室的優待。

1912年2月12日清朝歷史上最後一次朝見儀式在養心殿舉行,直到此時仍有人想要阻止宣統帝退位,隆裕太後最後力排眾議在遜位詔書上蓋印,存在了176年的清帝國就此退出了歷史舞台。

辛亥革命取得階段性勝利,盡管後來袁世凱等人竊取辛亥革命勝利果實,但並不能否定這場偉大運動為中國帶來的改變。

⑻ 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包括哪些方面

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的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1、首先,辛亥革命給封建專制制度以致命的一擊。它推翻了統治中國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推動了歷史的前進。辛亥革命使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權利,從此,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在以後的歷史進程中,無論誰想做皇帝,無論誰想復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對下迅速垮台。

2、其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辛亥革命以後,帝國主義不得不一再更換他們的在華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夠控制全局的統治工具,再也無力在中國建立比較穩定的統治秩序。

3、辛亥革命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民國建立以後,國內實業集團紛紛成立,開工廠、設銀行成為風氣。民族資本主義的經濟力量在短短的幾年內就有了顯著的增長,無產階級隊伍也迅速壯大起來。

4、辛亥革命對近代亞洲各國被壓迫民族的解放運動,產生了比較廣泛的影響,特別是對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國的反對殖民主義的斗爭起了推動作用。這一時期,亞洲出現了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潮。

5、資產階級革命或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很難說有完全徹底的。所謂徹底,只能說是基本徹底。自沉階級革命成功的結果足以資本主義制度代替封建制度,即以新的剝削制度代替舊的剝削制度,而剝削制度的更替,並不需要新舊完全徹底決裂,他們可以在很多方面妥協、融合、並存。許多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至今尚保存君主制和貴族頭銜,此即革命不徹底的明顯例子。

6、辛亥革命作為中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雖然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務,其成就遠遜於西歐、北美的資產階級革命,但在徹底鏟除封建帝制這一點上,遠勝於包括法國在內的歐洲各國。辛亥革命一聲炮響,不僅趕跑了清朝皇帝,還是中國綿延兩千餘年的封建帝制從此永絕。

7、從民元到民六,其間雖經袁世凱帝制自為、張勛復辟,但只不過是兩場短暫的鬧劇,並沒有使民國中斷,更沒有像法蘭西那樣出現兩次帝國、三次共和國的波折。所以說,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

⑼ 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背景等

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和背景如下:

一、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1、辛亥革命給封建專制制度以致命的一擊。它推翻了統治中國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推動了歷史的前進。辛亥革命使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權利,從此,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在以後的歷史進程中,無論誰想做皇帝,無論誰想復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對下迅速垮台。

2、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辛亥革命以後,帝國主義不得不一再更換他們的在華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夠控制全局的統治工具,再也無力在中國建立比較穩定的統治秩序。

3、辛亥革命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民國建立以後,國內實業集團紛紛成立,開工廠、設銀行成為風氣。民族資本主義的經濟力量在短短的幾年內就有了顯著的增長,無產階級隊伍也迅速壯大起來。

4、辛亥革命對近代亞洲各國被壓迫民族的解放運動,產生了比較廣泛的影響,特別是對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國的反對殖民主義的斗爭起了推動作用。這一時期,亞洲出現了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潮。

二、辛亥革命的背景:

一、民族危機加深,社會矛盾激化

甲午一役,中國敗北,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為了挽救民族危亡,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資產階級改良派發起了戊戌變法,但只持續了103天便失敗了,緊接著是義和團的反帝愛國運動和八國聯軍的侵華,其結果是1901年9月《辛丑條約》的簽訂。

由於《辛丑條約》的簽訂,清政府要償還巨額的賠款,便大肆增加苛捐雜稅,地方官員又中飽私囊,使得民怨沸騰,民不聊生,各地人民抗捐抗稅抗租斗爭不斷,更促使人民群眾不斷起來反抗,社會矛盾和階級矛盾不斷激化。

二、清末「新政」破產,「皇族內閣」的產生使得立憲派完全失望

為了鎮壓人民的反抗,延續自身的反動統治,清政府在清末實行了「新政」,推行了一些改革措施,尤其是鼓勵留學,廢除科舉考試的措施,客觀上使一些青年知識分子留學海外,為資產階級思想的傳入提供了條件。

在政治制度上清政府宣布「預備仿行憲政」,1908年頒布了《欽定憲法大綱》制定了效仿日本君主立憲方案,但又規定了9年的預備立憲期限,而在被迫成立的責任內閣里,13名大臣里9名是滿族,其中7名是皇族,這樣的「皇族內閣」使立憲派非常失望,開始轉向革命。

三、階級基礎和骨幹力量壯大

從洋務運動開始產生新型的資本主義經濟,到甲午戰爭以後,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進入了第一個發展高潮時期,甲午戰爭後幾年,特別是到新政時期的幾年,除了官辦的一些企業進一步發展以外,民辦的、商辦的這些企業也有比較大的發展。資產階級的氛圍慢慢成長起來了,不光是資產階級的人數有了比較大的增加,而且資產階級,商人形成了自己的組織,有組織以後,它就會謀取自己的利益,有組織的採取行動,清政府的立憲遲遲不推行,使這部分有一定經濟力量,也有一定知識程度的新興階層被排除在參政的隊伍之外。所以,他們成了一個要求政治改革的重要力量。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等一批資產階級團體建立,後在孫中山的領導下建立了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同盟會,使得革命具備了階級基礎。同時戊戌維新運動及20世紀初清政府興學堂,派遣的留學生也為資產階級革命派提供了骨幹力量。

四、思想基礎:資產階級革命思想的廣泛傳播和孫中山提出的三民主義

甲午戰爭以後,有更多的中國人出去留學,特別是到日本留學,很多人學習軍事,就成了新軍的主要源頭,好多新軍的將領都是從日本留學回來的。還有一些出去學政治學、法學、工商管理等等各種各樣的東西,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都有學的,特別一個明顯的改變就是1895年前後的改變,1895年以前的留學主要是學自然科學,1895年以後留學學社會科學的越來越多的,對西方的社會、對西方的政治了解得更多了,他們的思想當中要求改革中國政治制度的呼聲越來越高,慾望越來越強,使這部分人成了辛亥革命時期的思想開放的領先者。

當時的資產階段革命派做了大量宣傳工作,如孫中山寫了《中國革命的真解決》,提出只有推翻清朝政府的統治,才能真正解決中國問題,並將同盟會的綱領概括為「三民主義」,章炳麟寫《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反對康有為的保皇觀點,歌頌革命為「啟迪民智,除舊布新」的良葯,強調中國人民完全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鄒容寫了《革命軍》,闡述了在中國進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和正義性,號召人民推翻清朝統治,建立「中華共和國」。陳天華寫了《警世鍾》《猛回頭》,號召人民奮起革命,推翻清政府這個「洋人的朝廷」,這都促進了資產階級革命思想的傳播,為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礎。

閱讀全文

與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