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史記用什麼形式來反映歷史

史記用什麼形式來反映歷史

發布時間:2022-05-01 05:38:44

㈠ 史記有什麼形式

按照體例分為四種
紀傳體:紀傳體史書創始於西漢司馬遷的《史記》,它以人物傳記為中心,用「本紀」敘述帝王;用「世家」記敘王侯封國和特殊人物;用「表」統系年代、世系及人物;用「書」或「志」記載典章制度;用「列傳」記人物、民族及外國。歷代修正史都以此為典範。又如《漢書》。有個別的正史沒有書或者志,比如《三國志》
編年體:編年體史書按年、月、日順序編寫,以年月為經,以事實為緯,如《左傳》、《資治通鑒》等都屬於這一類。
紀事本末體:創始於南宋袁樞的《通鑒紀事本末》。這種體裁的特點是以歷史事件為綱,重要史事分別列目,獨立成篇,各篇又按年、月、日順序編寫。現有九部紀事本末體的古籍。
國別體:國別體史書創始於《國語》。國別體史書是一部分國記事的歷史散文。分載多國歷史。如《戰國策》、《三國志》都屬於這一類。
按時間和空間分為以下幾種
通史:連貫地記敘各個時代的史實的史書稱為通史,如西漢司馬遷的《史記》。因為他記載了上自傳說中的黃帝,下至漢武帝時代,歷時三千多年的史實。
斷代史:記載一朝一代歷史的史書稱為斷代史,創始於東漢班固的《漢書》。二十四史中除《史記》外,其餘都屬斷代史。
國別體:以國家為單位分別記敘的歷史。如《戰國策》。

㈡ 史記的作者是誰,用什麼形式來反映歷史

史記的作者是司馬遷,用人物寫傳的方式來反映歷史。

㈢ 《史記》用為人物寫傳的形式來反映歷史,成攻地寫了眾多有血有肉、性格鮮明的人物《史記》被魯迅先生稱為「

《史記》用為人物寫傳的形式來反映歷史,成功地描寫了眾多有血有肉、性格鮮明的人物。如,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偉大詩人屈原,西楚霸王項羽。《史記》被魯迅先生稱為「史家之絕唱 無韻之離騷」。

㈣ 史記 用什麼形式來反映歷史

史紀屬記傳體通史。
紀傳體:通過記敘人物活動反映歷史事件。
通史:不間斷地記敘自古及今的歷史事件

㈤ 《史記》用()的形式來反映歷史,成功描寫了眾多有血有肉,性格鮮明的人物.如()()()等

《史記》用(紀傳體)的形式來反映歷史,成功描寫了眾多有血有肉,性格鮮明的人物.如(李廣)(項羽)(陳勝)等

㈥ 史書的幾種記錄形式史書有寫作形式主要分

史書分為編年體、紀傳體、紀事本末體;根據編排的年代跨度長短的情況,又分為通史和斷代史;也有以國家為單位來分別記敘歷史的,稱國別體。

1.編年體:
以年代為線索編排有關歷史事件。編年體史書以時間為中心,按年、月、日順序記述史事。因為它以時間為經,以史事為緯,比較容易反映出同一時期各個歷史事件的聯系。如:《春秋》,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相傳為孔子依據魯國史官所編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訂而成的;《左傳》,我國第一部較為完備的編年體史書,原名《左氏春秋》,相傳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為解釋孔子的《春秋》而作,名為《春秋左氏傳》,簡稱《春秋》;《資治通鑒》,是我國編年體通史的傑作,北宋司馬光(1019—1086)主編,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五代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記載了1362年的歷史,花了19年的時間編寫成的。
《漢紀》是記述西漢歷史的史書,體例為編年體,三十卷,作者是東漢時期的荀悅。荀悅(公元148年~公元209年),字仲豫,漢獻帝時做過侍講,後來任秘書監、侍中。著作有《申鑒》等。漢獻帝覺得班固的《漢書》難懂,於是讓荀悅根據《左傳》編年紀事的體例寫《漢紀》供他參閱。《漢紀》共約十八萬字,不足《漢書》的四分之一。時間起於漢元年(前206年),止於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由於荀悅寫此書的目的是為了讓漢獻帝了解《漢書》,所以主要是在對《漢書》進行刪節的基礎上完成的,內容和《漢書》基本相同,區別不大。
荀悅《漢紀》的地位,主要體現在促進了《春秋》和《左傳》所用的編年體形式的成熟化。通過他的努力,編年體逐漸完善起來,成為和紀傳體並重的兩種基本史書體裁。書中常用「荀悅曰」的形式發表有見地的史論,行文流暢,成就很高,受到後人贊揚。現在,常見的版本是《四部叢刊》本。
(所以,現在更為流行的說法應該是《漢紀》是第一部編年體斷代史。
《資治通鑒》是第一部編年體通史。)

2.紀傳體:
通過記敘人物活動,反映歷史事件。紀傳體史書的突出特點是以大量人物傳記為中心內容,是記言、記事的進一步結合。從體裁的形式上看,紀傳體是本紀、世家、列傳、書志、表的綜合。本紀,基本上是編年體,兼述帝王本人事跡。世家,主要是記載諸侯和貴族的歷史。列傳,是各方面代表人物的傳記。書志,是關於典章制度和有關自然、社會各方面的歷史。表,是用來表示錯綜復雜的社會情況和無法一一寫入列傳的眾多人物。優秀的紀傳體史書把這些體裁配合起來,在一部史書里形成一個相輔相成的整體。它既有多種體裁的混合,又有自己特殊的規格。如《史記》、《漢書》等,西漢史學家司馬遷首創紀傳體史書之後,我國古代的「二十五史」都是這種體例。《史記》,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敘了上自傳說中的黃帝,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共約3000年的歷史。共計130篇,包括本紀12篇,表10篇,書8篇,世家30篇,列傳70篇,共約52萬余字,由西漢司馬遷著。

3.紀事本末體:
以事件為主線,將有關專題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創者是南宋的袁樞,他的《通鑒紀事本末》就採用這種體例。紀事本末體,既不同於編年體之以紀年為主,也不同於紀傳體之以傳人為主,而是以記事為主,把歷史上的大事,詳其首尾,集中表述其過程。無論是編年體還是紀傳體,在記事方面都存在著明顯的不足。
編輯本段
4.國別體:
以國家為單位,分別記敘歷史事件。《國語》是中國第一部國別體史記,又稱國記,是一部分國記事的歷史散文,起自西周穆王,訖於戰國初年的魯悼公,分載周、魯、齊、晉、鄭、楚、吳、越等八國的歷史。它最初的記錄者可能是各國的史官,在春秋戰國之際由晉國的史官編纂成書。《國語》的記事比《春秋》詳細生動的多,也保存了許多珍貴的史料。《戰國策》是一部戰國時期的史料匯編。西漢後期的劉向校理群書,加以整理,去其重復,得33篇,按國別分為東周、西周、秦、齊、楚、趙、魏、韓、宋、衛、中山12國策,定名為《戰國策》。晉陳壽《三國志》記載了魏、蜀、吳三國的歷史。

5.通史:
主要特點是不間斷地記敘自古及今的歷史事件。如《史記》、《資治通鑒》。

6.斷代史:
主要特點是只記錄某一時期或某一朝代的歷史。如《漢書》。《漢書》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分為12篇紀、8篇表、10篇志、70篇傳,共100篇,80來萬字。記事上起漢高祖元年,下至王莽地皇4年,共229年歷史。從《史記》到《明史》的二十四史,除了《史記》以外,均為斷代史。
以上的六種體例是按不同的標准分的。實際上,同一史書按不同標准可同時歸入不同的體例。如《三國志》,就既是紀傳體史書,又是國別體史書,同時還屬斷代史。

學案體
學案體是比較晚出的一種較完備的學術史體裁。明清之際,黃宗羲撰《明儒學案》,列學案十九目,敘明代學者二百餘人。這部書以學派為綱,論述了學者們的生平和學術成就,成為我國第一部有系統理論
的學術史著作。黃宗羲又撰《宋元學案》,未能成書,其子黃百家和全祖望完成了這個工作。這兩部書是學案體史書中的傑作,體現了古代學術史的較高發展形式。
典制體
典制體史書,分門別類,記述歷代的典章制度。它是紀傳體史書中書志的發展,從紀傳體中分離出來,成為獨立的體裁。我國第一部有影響的典制史是唐代杜佑的《通典》。全書二百卷,分食貨、選舉、職官、禮、樂、兵刑、州郡、邊防等八門,每門之下又分若乾子目,綜合各代,貫通古今。

㈦ 《史記》用()的形式來反映歷史,成功描寫了眾多有血有肉,性格鮮明的人物。如()()()等

《史記》用(紀傳體)的形式來反映歷史,成功描寫了眾多有血有肉,性格鮮明的人物。如(李廣)(項羽)(陳勝)等

㈧ 史記是以什麼形式來反映歷史的

史記》採用為人物寫傳的形式來反映歷史,因此.它既是一部有價值的歷史著作,又是一部傑出的(紀傳體 ) 著作,被魯迅稱為:「史家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作者是(漢(西漢) )代司馬遷.

㈨ 《史記》一書是通過什麼來總結中國古代歷史的反映了什麼

它是先秦兩漢時期成就最高、影響最大、通過人物描寫來較全面而深刻地總結中國古代歷史、反映中國古代社會面貌的偉大歷史巨著。全書130篇,包括本紀12篇、表10篇、書8篇、世家30篇、列傳70篇,共526500字。

㈩ 史記用為人物寫傳的形式來反映歷史,成功地描寫了誰等有血有肉性格鮮明的人物

列表卷數篇名【本紀】史記卷一五帝本紀第一史記卷二夏本紀第二史記卷三殷本紀第三史記卷四周本紀第四史記卷五秦本紀第五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第七(雖非皇帝,司馬遷以「在權不在位」的理由編入)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第八史記卷九呂太後本紀第九(不列名義上的天子漢惠帝本紀,以呂太後有實際統率,理由與項羽同。)史記卷十孝文本紀第十史記卷十一孝景本紀第十一史記卷十二孝武本紀第十二(原篇名為《今上本紀》,原文己闕,褚少孫據《封禪書》補並改篇名。)三皇本紀(司馬貞補,有些版本收錄此篇。)【表】史記卷十三三代世表第一史記卷十四十二諸侯年表第二史記卷十五六國年表第三史記卷十六秦楚之際月表第四史記卷十七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第五史記卷十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史記卷十九惠景閑侯者年表第七史記卷二十建元以來侯者年表第八史記卷二十一建元已來王子侯者年表第九史記卷二十二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第十【書】史記卷二十三禮書第一(已殘,僅存篇首「太史公曰」以下的引言,取荀子的《禮論》及《議兵》來代替正文)史記卷二十四樂書第二(已殘,僅存篇首「太史公曰」以下的引言,取《禮記》《樂記》代替正文)史記卷二十五律書第三史記卷二十六歷書第四史記卷二十七天官書第五史記卷二十八封禪書第六史記卷二十九河渠書第七史記卷三十平準書第八【世家】史記卷三十一吳太伯世家第一史記卷三十二齊太公世家第二史記卷三十三魯周公世家第三史記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第四史記卷三十五管蔡世家第五史記卷三十六陳杞世家第六史記卷三十七衛康叔世家第七史記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史記卷三十九晉世家第九史記卷四十楚世家第十史記卷四十一越王勾踐世家第十一史記卷四十二鄭世家第十二史記卷四十三趙世家第十三史記卷四十四魏世家第十四史記卷四十五韓世家第十五史記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史記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史記卷四十陳涉世家第十八史記卷四十九外戚世家第十九史記卷五十楚元王世家第二十史記卷五十一荊燕世家第二十一史記卷五十二齊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史記卷五十三蕭相國世家第二十三史記卷五十四曹相國世家第二十四史記卷五十五留侯世家第二十五史記卷五十六陳丞相世家第二十六史記卷五十七絳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史記卷五十八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史記卷五十九五宗世家第二十九史記卷六十三王世家第三十【列傳】史記卷六十一伯夷列傳第一史記卷六十二管晏列傳第二史記卷六十三老子韓非列傳第三史記卷六十四司馬穰苴列傳第四史記卷六十五孫子吳起列傳第五史記卷六十六伍子胥列傳第六史記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傳第七史記卷六十八商君列傳第八史記卷六十九蘇秦列傳第九史記卷七十張儀列傳第十史記卷七十一樗里子甘茂列傳第十一史記卷七十二穰侯列傳第十二史記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傳第十三史記卷七十四孟子荀卿列傳第十四史記卷七十五孟嘗君列傳第十五史記卷七十六平原君虞卿列傳第十六史記卷七十七魏公子列傳第十七史記卷七十八春申君列傳第十八史記卷七十九范睢蔡澤列傳第十九史記卷八十樂毅列傳第二十史記卷八十一廉頗藺相如列傳第二十一史記卷八十二田單列傳第二十二史記卷八十三魯仲連鄒陽列傳第二十三史記卷八十四屈原賈生列傳第二十四史記卷八十五呂不韋列傳第二十五史記卷八十六刺客列傳第二十六史記卷八十七李斯列傳第二十七史記卷八十八蒙恬列傳第二十八史記卷八十九張耳陳余列傳第二十九史記卷九十魏豹彭越列傳第三十史記卷九十一黥布列傳第三十一史記卷九十二淮陰侯列傳第三十二史記卷九十三韓信盧綰列傳第三十三史記卷九十四田儋列傳第三十四史記卷九十五樊酈滕灌列傳第三十五史記卷九十六張丞相列傳第三十六史記卷九十七酈生陸賈列傳第三十七史記卷九十八傅靳蒯成列傳第三十八史記卷九十九劉敬叔孫通列傳第三十九史記卷一百季布欒布列傳第四十史記卷一百一袁盎晁錯列傳第四十一史記卷一百二張釋之馮唐列傳第四十二史記卷一百三萬石張叔列傳第四十三史記卷一百四田叔列傳第四十四史記卷一百五扁鵲倉公列傳第四十五史記卷一百六吳王濞列傳第四十六史記卷一百七魏其武安侯列傳第四十七史記卷一百八韓長孺列傳第四十八史記卷一百九李將軍列傳第四十九史記卷一百十匈奴列傳第五十史記卷一百十一衛將軍驃騎列傳第五十一史記卷一百十二平津侯主父列傳第五十二史記卷一百十三南越列傳第五十三史記卷一百十四東越列傳第五十四史記卷一百十五朝鮮列傳第五十五史記卷一百十六西南夷列傳第五十六史記卷一百十七司馬相如列傳第五十七史記卷一百十八淮南衡山列傳第五十八史記卷一百十九循吏列傳第五十九史記卷一百二十汲鄭列傳第六十史記卷一百二十一儒林列傳第六十一史記卷一百二十二酷吏列傳第六十二史記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傳第六十三史記卷一百二十四游俠列傳第六十四史記卷一百二十五佞幸列傳第六十五史記卷一百二十六滑稽列傳第六十六史記卷一百二十七日者列傳第六十七(未闡述諸侯國之俗,僅記司馬季主之事)史記卷一百二十八龜策列傳第六十八史記卷一百二十九貨殖列傳第六十九史記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閱讀全文

與史記用什麼形式來反映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