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什麼是社會歷史觀

什麼是社會歷史觀

發布時間:2022-05-01 09:05:08

1. 什麼是歷史觀 歷史觀有哪幾種

歷史觀又稱「社會歷史觀」。人們對社會歷史的根本觀點、總的看法,是世界觀的組成部分。世界觀與歷史觀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歷史觀的基本問題是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這是哲學基本問題在社會歷史領域的延伸。由於對歷史觀基本問題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兩種根本對立的歷史觀:唯物主義歷史觀和唯心主義歷史觀。

2. 社會歷史觀的解釋

社會歷史觀 conception of society and history 是關於人類社會的起源、本質和發展規律等一般問題的觀點和理論體系,是人類對本身相互交往活動的條件、過程和結果的反思。

3. 什麼是社會史觀

社會史觀,就是社會歷史觀,可以理解為對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的根本看法或基本觀點。


關系問題基本反映了社會史觀,就是社會歷史發展中什麼關系基本描述了這個社會在歷史中的特點並且構成了這個社會的基礎。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社會發展歸根到底是由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兩對矛盾運動推動,其中生產力起著決定作用。

所以人們在社會中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兩對關系核心地反映了社會的基本狀況。而人們之間交往的各種關系則是全面的反映。

4. 歷史觀是什麼

歷史觀又稱「社會歷史觀」。人們對社會歷史的根本觀點、總的看法,是世界觀的組成部分。世界觀與歷史觀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歷史觀的基本問題是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這是哲學基本問題在社會歷史領域的延伸。由於對歷史觀基本問題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兩種根本對立的歷史觀:唯物主義歷史觀和唯心主義歷史觀。
唯物主義歷史觀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唯一科學的歷史觀。唯物主義歷史觀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又能動地反作用於社會存在;指出社會歷史是客觀的合乎規律的辯證發展過程,社會基本矛盾是一切社會發展的動力,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初源泉;在階級社會,階級斗爭是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人民群眾是推動歷史發展的主要力量。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創立打破了唯心主義在社會歷史領域中一統天下的局面,是歷史觀的偉大變革。
唯心主義歷史觀認為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否認物質生產對社會發展的決定作用,把個人的思想觀念、理性或「絕對精神」、「神」說成是歷史
發展的動力,認為少數英雄人物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歷史發展的決定性力量。
(4)什麼是社會歷史觀擴展閱讀
在資本主義社會化大生產發展起來以前,手工勞動的生產規模狹小,人們基本上處於自給自足的封閉隔絕狀態;交通和通訊的不發達,使得民族、地區和國家之間的交往只能局限於很小的范圍。
社會的這種發展水平,一方面使得社會本身發展緩慢,內在的深層的東西不能充分展開和暴露,另一方面也限制了人們的眼界,使人們看不到社會歷史過程的共同性、重復性,從而無法發現社會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只能用想像的聯系去取代社會歷史本身的客觀的聯系。
在階級社會中,廣大勞動人民被剝奪了享受精神文化活動的權利,只能去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不可能產生系統的屬於他們自己的歷史觀,更不可能產生出唯物主義的歷史觀。
在階級社會中,統治階級都是掌握、壟斷著精神生產的特權,但只佔人口極少數的剝削階級,為了維護本階級的既得利益,必然要貶低廣大物質財富創造者的作用而誇大少數英雄人物的作用,貶低勞動者創造的物質的力量而誇大統治者控制的精神的力量,不可能正確面對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建立唯物史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歷史觀

5. 社會歷史觀簡單的意思是什麼

1.社會歷史觀是人們對社會歷史的根本觀點、總的看法,是世界觀的組成部分。社會運動和自然運動都是有著同樣的規律,但社會歷史是由有意識的人都活動構成,自然歷史則是盲目,自發的力量!
2.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是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問題,是哲學基本問題在社會歷史領域的延伸(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基礎)。
3.社會歷史觀分唯物的歷史觀,唯心的歷史觀。
4.我認為最為簡單的理解就是社會歷史觀是一個世界觀,讓我們認識人類社會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所出現的歷史現象及其出現的原因!

6. 什麼是現代史觀、社會史觀、歷史史觀、全球史觀、文明史觀

現代史觀、社會史觀、歷史史觀、全球史觀、文明史觀,在對人類歷史的認識角度有所不同,因此概念上也有一定差異。
(一)現代史觀。現代史觀是用歷史唯物主義闡釋人類發展進程和規律的根本觀點,其認為人類歷史是實現由傳統的農業社會向近代工業社會轉變的歷史,包括由此產生的政治、經濟、思想等歷史。
(二) 社會史觀。社會史觀指對社會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即辯證和唯物地看待社會。社會史觀認為人類歷史不僅僅是政治、經濟、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歷史,更是與平民百姓、芸芸眾生息息相關的小事件的歷史,包括衣食住行、風俗習慣等。
(三) 歷史史觀。歷史史觀是人們對社會歷史的根本觀點、總的看法,是世界觀的組成部分。歷史史觀主要是研究「社會」和「人」這個兩個核心的要素,基本問題是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這是哲學基本問題在社會歷史領域的延伸。由於對歷史觀基本問題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兩種根本對立的歷史觀,即唯物主義歷史觀和唯心主義歷史觀。唯物主義歷史觀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又能動地反作用於社會存在;指出社會歷史是客觀的合乎規律的辯證發展過程,社會基本矛盾是一切社會發展的動力,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初源泉;在階級社會,階級斗爭是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人民群眾是推動歷史發展的主要力量。
(四)全球史觀。全球史觀是將人類社會的歷史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的一種歷史觀,又稱為整體史觀。它從世界歷史的整體發展和統一性方面考查歷史,認為人類歷史的發展過程是從分散向整體發展轉變的過程,這一轉變開始於新航路的開辟。也就是說,世界各個地區、各種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發展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狀態,逐漸融合成密切聯系的全球統一體,這種全球一體化進程是歷史發展的客觀主導趨勢。全球史觀要求從全球整體的大視角去研究世界歷史。其從全面探討世界歷史各個時期的時代特徵、發展主流和總體趨勢,不同文明之間的相互關聯和滲透,認為世界形成為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實現了人類社會從分散發展到整體發展的轉變。
(五)文明史觀。文明史觀通常被稱為文明史研究範式,是研究歷史的一種理論模式。最初產生於啟蒙運動時期。文明史觀認為,一部人類社會發展史,從本質上說就是人類文明演進的歷史。人類文明的發展及其人類自身的文明化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人類創造、積累文明的過程及其所獲得的成果是歷史的基本內容。而文明是指人類社會的進步狀態,包括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個方面,它是在一定社會生產方式的基礎上產生,並隨著社會的進步不斷發展的。在人類文明史上,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都曾產生過與之相適應的文明,而從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轉變的過程,就是現代化的過程。

7. 什麼是社會歷史觀的問題它是劃分什麼的標准!

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 關系問題之所以是社會歷史觀的 基本問題,這是因為:第一,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是劃分歷史唯物主義和歷史唯心主義的唯一標准,是兩種歷史觀對立和斗爭的焦點,凡是認為社會存在是第一性的,社會意識是第二性的,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就是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凡是主張社會意識是第一性的,社會存在是第二性的,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的就是歷史唯心主義的觀點。劃分歷史唯物主義和歷史唯心主義,只能以此為標准,沒有第二個標准,那種企圖超越它們之上的第三種獨立的歷史觀是不存在的。第二,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是解決歷史觀其它問題的前提和基礎。研究任何歷史問題,不管是明確的還是不明確的,都毫無例外地首先必須對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作出一定的回答,並以這個回答作為出發點去解決其他社會歷史問題。如果堅持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就必然承認社會發展是自然歷史過程,社會有其內在的客觀規律,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等等。反之,如果認為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就必然要從主觀意志或「客觀精神」方面去尋找社會發展的原因,否認社會發展規律的客觀性。第三,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也是社會實踐中的重大問題。人們的社會實踐就是處理社會與自然之間、社會各種關系之間的矛盾,使歷史主體的主觀能動性與歷史客體的客觀規律性實現具體的現實的統一,使歷史主體與客體的相互作用能夠得以進行並實現人的目的。在這里最根本的就是處理社會存在

8. 社會歷史觀在歷史認識中起什麼作用

社會歷史觀就是對社會歷史的一種認識和觀點,正確的社會歷史觀在歷史的認識當中起著促進作用。比如堅持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在歷史當中就會重視人民群眾的作用以人為本。

9. 什麼是歷史觀 歷史觀的內容與分類

歷史觀又稱「社會歷史觀」。人們對社會歷史的根本觀點、總的看法,是世界觀的組成部分。世界觀與歷史觀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歷史觀的基本問題是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這是哲學基本問題在社會歷史領域的延伸。由於對歷史觀基本問題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兩種根本對立的歷史觀:唯物主義歷史觀和唯心主義歷史觀。

歷史觀主要是研究「社會」和「人」這個兩個核心的要素。地理環境,人口以及生產方式構成社會運動的基礎物質要素,這些要素的有機統一就構成人類社會構成的基本生活條件。

歷史觀的分類

階級史觀(革命史觀)

又稱階級斗爭史觀,從階級的視角去研究歷史,研究各個歷史階層中不同主導的階級和各個階級的發展狀況對所在歷史時期的影響;主要觀點是各個階級為了適應自身發展對原有統治階級開展了革命,開創了新的歷史時期;

文明史觀

文明史觀認為,人類社會的歷史就是人類文明演進的歷史。文明史觀的基本特徵是:以生產力的發展為標准,把人類歷史劃分為農業文明時代和工業文明時代;重視至今仍有重大影響的文明成果,從現實追溯歷史,從歷史聯系現實,說明人類歷史是如何傳承的,注重歷史與現實的結合;以文明類型為研究的基本單位,承認文明的多元性。

唯物史觀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綜合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生產關系對生產力,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有巨大的反作用。當上層建築及其生產關系束縛生產力的發展成為生產力發展的桎梏,那時社會革命就到來了,隨著經濟基礎的變更,全部龐大的上層建築也或慢或快的發生變革。在階級社會里,人類社會這一基本矛盾表現為階級矛盾.

全球史觀(整體史觀)

全球史觀的基本特徵是:將整個人類歷史看做一個整體來研究。其研究的對象不僅包括歐洲,也包括廣大亞非拉地區。斯塔夫里阿諾斯在他的名著《全球通史》中對全球史觀做了如下描述: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歷史;關注的是全人類,而不僅僅是歐洲人或是非歐洲人。此外,全球史並不等於國別史或地區史的簡單相加,而是重在揭示不同地區和國家歷史的相互聯系和影響。

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世界史時,重點考慮世界是如何從孤立走向一體的;重點理解新航路的開辟、殖民擴張、工業革命、世界市場、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全球化等問題。同時,在學習中國史時,把它放在整個世界歷史的大背景、大視野下進行考察;

(近)現代化史觀

人類社會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變過程就是(近)現代化。現代化史觀重點考察的就是這一發展演變的過程。(近)現代化史觀的基本特徵是:認為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變過程包括經濟上的工業化、城市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文化上的理性化、科學化、大眾化和通俗化,以及社會生活上的平等化和世俗化;(近)現代化的類型可以分為原發型和傳導型,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英法美是原發型、資本主義的(近)現代化,日本是傳導型、資本主義的(近)現代化,而中國則是傳導型、社會主義的(近)現代化;

英雄史觀

強調個人英雄對歷史的突出和不可或缺的作用,不過往往會犯(課本上的)唯心主義錯誤,片面的強調個人對歷史的絕對性作用;

正統史觀

這種史觀主要處於君主專制的歷史時期,君主為了維持自身統治,而倡導「正統」一說,即自身身為君主的合法性和確定性。主要表現在君主神化(如:出生有異象或教皇授冕)或者賢明化(即早期賢王名臣的後裔),以及「五行更替說」;

社會史觀

即從各個歷史時期發展的不同社會狀況和社會變化來研究歷史的發展,主要表明社會變化對歷史的影響和預兆。相比其他各種史觀,該史觀更加註重底層民眾的社會生活狀況,以研究社會風土人情為主。

個人歷史觀

就是個人把歷史熟讀後,有新的體驗,新的啟發,來指導自己的行動。——言語理解。

10. 1.什麼叫做世界觀和社會會歷史觀,以及它們各自所包含的基本內容

世界觀:世界觀人們對世界的總的根本的看法。由於人們的社會地位不同,觀察問題的角度不同,形成不同的世界觀。也叫宇宙觀。哲學是其理論表現形式。世界觀的基本問題是精神和物質、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根據對這兩者關系的不同回答,劃分為兩種根本對立的世界觀基本類型,即唯心主義世界觀和唯物主義世界觀。

社會歷史觀:社會歷史觀是關於人類社會的起源、本質和發展規律等一般問題的觀點和理論體系,是人類對本身相互交往活動的條件、過程和結果的反思。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社會歷史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