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的主體是什麼

歷史的主體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5-01 17:47:41

① 近代中國以來的歷史主體和歷史主線是什麼,以及兩者之間的關系

主線就是救亡圖存
先是鴉片戰爭時期,滿清政府對於外國侵略的抵抗,是為了保持國家的獨立
後來的洋務運動,是地主階級求強求富
戊戌變法是改良的資產階級的救亡圖存,
辛亥革命則是推翻滿清政府,也是為了拯救民族
以後也是一樣,不管走的什麼道路,最終的目的就是獲得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

② 為什麼說「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

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③ 結合閱讀過的史論著作,談談如何理解歷史主體性問題

近代社會的兩大主題反侵略 是中華民族(包括共產黨、國民黨、農民、封建統治者等)和外來侵略者(包括帝國主義、部分資本主義、殖民主義等)的民族矛盾,這構成了中國近代的「半殖民地社會」。 反封建求民主 是中國人民(包括農民、工人、手工業者、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等的革命階級)和封建主義或勢力(包括地主階級和官僚資產階級等)的階級矛盾,這構成了中國近代的「半封建社會」。 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是中國近代的主要矛盾,通過斗爭,將民族矛盾化為民族獨立,將階級矛盾化為人民當家做主。由此形成了新中國。近代史的主題:中國人名在謀求民族獨立的過程中,不斷深入的學習西方,發展資本主義,推進中國社會的近代化過程.現代史的主題: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

④ 什麼是歷史的主體歷史的客體又是什麼呢

從總體上說,歷史的主體就是人,而不是之神(如宗教)或絕對精神(黑格爾)或理念(柏拉圖).進一步具體地說,歷史的主體或者說歷史的創造者不是所有的人,也不是個人,而是群體,更確切地說,是人民群眾.

歷史的客體,就是歷史主體活動的創造物和改造對象,主要是各種社會關系、制度、思想體系等等,當然也應該包括人自身,換言之,歷史主體在一定條件下也成為客體.

⑤ 為什麼說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

1、人民群眾是推動歷史發展的絕大多數社會成員的總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一個重要范疇。從質上說人民群眾是指一切對社會歷史發展起推動作用的人們,從量上說是指社會人口中的絕大多數。

2、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從而推動了社會的全面進步。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在社會變革中起主體作用。

(5)歷史的主體是什麼擴展閱讀:

恩格斯曾經說過:「歷史活動是群眾的事業。決定歷史發展的是『行動著的群眾』。」人民群眾是一個歷史范疇,人民群眾從質上看是指一切對社會歷史發展起推動作用的人們,從量上看是指社會人口中的絕大多數。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人民群眾有著不同的內容,包含著不同的階級、階層和集團。人民群眾最穩定的主體部分始終是從事物質資料生產的勞動群眾及其知識分子。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人民群眾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⑥ 什麼才是歷史的主體

(l)人民群眾作為歷史唯物主義的一個重要范疇,是指推動歷史發展的絕大多數社會成員的總和。
(2)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在歷史發展中起推動作用
(3)歷史唯物主義關於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是歷史創造者的觀點又稱群眾史觀。它同歷史唯心主義的英雄史觀是兩種根本對立的歷史觀。

⑦ 社會歷史的主體是什麼

社會歷史的主體是人

人是社會歷史發展的主體,社會歷史是由人的實踐活動構成的,人創造歷史的活動受客觀社會條件的制約。從總體上說,歷史的主體就是人,而不是之神或絕對精神或理念。進一步具體地說,歷史的主體或者說歷史的創造者不是所有的人,也不是個人,而是群體,更確切地說,是人民群眾。歷史的客體,就是歷史主體活動的創造物和改造對象,主要是各種社會關系、制度、思想體系等等,當然也應該包括人自身,換言之,歷史主體在一定條件下也成為客體。

(7)歷史的主體是什麼擴展閱讀:

社會歷史的發展不是單純的直線的前進過程,而是一個曲折的前進過程,有時還會伴隨著局部的倒退。由於動物生存發展的地理環境不同、各種具體的社會條件不同,各個民族、部落、部族和國家的發展速度和發展水平也必然存在著差異,以至在同一時期內不同的民族、部落、部族和國家分別處於不同的歷史階段。

但社會發展的總趨勢則是朝著同一的根本方向前進著的(見社會進步),不管地球上不同民族、不同部落、不同部族、不同國家處於怎樣不同的歷史階段,將來都會進入社會的高級階段──共產主義社會。蜜蜂和螞蟻已經進入共產主義階段。

⑧ 為什麼說歷史是人民創造的

第一,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
人民群眾供給全世界以衣食等等社會物質生活資料,創造了人類的物質文明。
第二,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
人民群眾不僅以其實踐活動為創造精神財富提供取之不盡的源泉,而且以其千
百萬創造者的偉大的力量和智慧,為人類社會提供不可勝計的精神財富的成品。
第三,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人類社會經歷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的演變,
都必須通過人民群眾自覺的革命斗爭,勞動人民是革命斗爭的主力軍。
總之,歷史活動是群眾的事業,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

⑨ 為什麼說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

(l)人民群眾作為歷史唯物主義的一個重要范疇,是指推動歷史發展的絕大多數社會成員的總和。
(2)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在歷史發展中起推動作用。這主要表現在:
第一,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任何時候,作為生產力主體的勞動者都是人民群眾的主要成分。他們不僅創造了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物質資料,而且積累生產經驗、改進生產技術和工具、開發勞動對象,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從而也推動了生產方式乃至整個社會的發展。
第二,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
一方面,人民群眾通過為直接創造精神財富的科學家、藝術家、思想家們提供物質條件和經驗材料間接地參與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
另一方面,人民群眾也直接參與了某些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
瓦特發明蒸氣機、愛迪生發明電燈、
第三,人民群眾是實現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在同一社會形態的量變時期,人民群眾通過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推動社會進步,在社會形態更替的質變時期,人民群眾則是打碎舊的生產關系與上層建築,實現社會革命變革的主力軍。
(3)歷史唯物主義關於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是歷史創造者的觀點又稱群眾史觀。它同歷史唯心主義的英雄史觀是兩種根本對立的歷史觀。

⑩ 社會歷史主體和客體及其辯證關系

1.主體是處在一定社會條件下的具有社會性的人,是從事改造世界活動的實踐著的人.認識的客體即認識的對象,不是指全部的客觀實在,而是指進入實踐活動和認識活動、同主體發生聯系的那一部分客觀事物和認識對象.
2.主體與客體的辯證關系:主體受制於客體,客體制約著主體的活動范圍、方式、性質等等,決定了主體的認識內容和范圍;主體又能動地改造客體,使客體向主體轉化,使之滿足人們的目的和要求.認識中的反映與信息、選擇、重構的關系.

閱讀全文

與歷史的主體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