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黃海的油氣開采歷史有多久
一、主要歷程
1961年,中國科學院青島海洋研究所在南黃海進行了地震反射定點測量的初步探索。
1962年,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利用「五一」型地震儀在南黃海開展地震調查。
1964年,地質部海洋地質研究所第五物探大隊在南黃海進行了地震初查工作。
1967年,地質部第一海洋地質調查大隊在南黃海淺灘水域開展試驗。
1968—1970年,地質部第一海洋地質調查大隊進行地震概查。
1969年,地質部海洋地質研究所第五物探大隊提交了《南黃海物探成果報告》。
1971年,中國地質科學院在南部坳陷開展連片普查。
1973—1974年,完成重點區域的地球物理普查,找到構造以提供預探井位。
1974年,海洋地質調查局利用我國自行設計製造的「勘探一號」雙體鑽探船,在南黃海南七凹陷首次鑽探了黃海一井,從此揭開了南黃海油氣勘探的序幕。
1975年,國家計委地質局航空物探大隊對黃海進行了航磁測量,基本圈定了南、北黃海盆地的分布范圍。
1977—1979年,地震勘探工作先後完成南北兩個坳陷的連片普查和有利構造的半詳查,陸續鑽預探井4口,查明了構造及含油遠景區。
1961—1979年,自營普查勘探階段,1979年後為對外合作勘探階段。
1979年4月,中國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公司與法國埃爾夫—阿奎坦、道達爾石油公司簽訂了《聯合在南黃海北部海域開展地震普查工作的協議》,埃爾夫是北部海區的作業者,另有33家外國石油公司為參與者。
1979年6月,與英國石油公司簽訂了以評價含油氣前景為目的的《南黃海南部海域開展地震普查工作的協議》,英國石油公司是南部海區的作業者,另有31家外國石油公司為參與者。
1979年12月,石油工業部成立「海洋油氣資源評價委員會」,負責與外國石油公司的作業者和參與者同步平行作業。
協議規定:作業者必須向中國石油公司提交所得的原始記錄磁帶、階段性解釋成果和最後解釋報告。作業者及其他參與者承擔相應工程的全部費用並有權分享地震數據資料。
1980年,英國石油公司在南黃海南五凹陷鑽探了無錫202121井,鑽及阜寧組四段未見油氣顯示。
1979—1982年,區域普查階段,9口探井的資料成果,進一步確認南黃海西部海區的隆起具備形成油氣藏的條件。
1982年,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正式成立,對南黃海海區進行招標。
1983年7月29日,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南黃海石油公司在上海成立。
1984年,英國石油公司又在南黃海23/06合同區塊(南一凹陷)鑽常州62121A井,試獲原油2145噸,這是南黃海第一口出油井。至今在南黃海的探井共計22口,其中油氣顯示最好的是英國克拉夫石油公司在南黃海北坳10/36區塊鑽探的諸城12221井,鑽遇晚白堊世泰州組,有強烈熒光顯示及裂隙滲出,表示中生界為主要烴源岩;後又鑽一口井,未獲得成功,1986年終止合同。
1983年10月,與英國克拉夫公司簽訂區塊合同,1987年鑽探井2口,其中諸城1-2-1井見到少量輕質原油滲出,1988年終止合同。
1983年12月,與雪佛龍德士古石油公司簽訂區塊合同,到1985年鑽3口探井,其中有一口有明顯氣測顯示,因無商業價值,1986年終止合同。
北黃海:1966年,地質部第五物探大隊最早涉足北黃海盆地;1975年,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院應用海磁測量,弄清了地質情況;1977年,石油工業部海洋石油勘探指揮部進行數字地震勘探,通過重、磁、地三項物探資料查明了地質構造情況,但未進行鑽探找油。
大規模勘探後,多家外國公司仍然進行技術交流,表示有意聯合進行深入地質研究和勘探工作,幾年間也進行了多次小規模合作,但油氣反應不理想,南黃海盆地大規模勘探工作暫告一段落。
南黃海石油公司繼而成為東海石油公司的前身。
二、潛力分析
2003年地質專家在我國黃海海域首次發現具有較好生儲油氣條件的海相地層,從而有可能結束黃海在我國四大海域中唯一沒有取得油氣的歷史。
海洋石油的形成主要具備兩個因素:具有良好生油條件的沉積盆地與良好儲油條件的背斜型構造。中國地質調查局的專家們在黃海海域發現了10個沉積盆地,並在一些沉積盆地中發現了背斜型構造,這表明我國黃海海域具有良好的找油前景。根據2003年調查結果初步估算,黃海海域的油氣資源量約有27.9億噸。黃海海域北起鴨綠江口,南至長江口北岸,總面積約40萬平方千米,鄰接江蘇、山東兩省,沿海面積約25萬平方千米,水深一般小於6米。就地質條件來講,是一個有利的含油氣的遠景區。但20世紀60年代末開始的首輪普查評價和80年代以後的對外合作區塊勘探兩個階段的工作,均未獲得重大油氣發現。在2001年中國石油商務網報道,我國黃海油氣地質調查取得突破性進展。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在黃海實施地震勘探及剖面調查,在南黃海北部凹陷區發現了有利於油氣聚集的構造。
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對黃海海域油氣資產進行遠景評價,取得重大突破。調查分析和綜合評價顯示,南黃海油氣資源量為20億~28億噸,是目前我國在海上進行公益性、戰略性油氣資源評價的有利海區。
據了解,黃海是我國近海迄今尚未找到油氣田的唯一海域。對黃海開展新一輪的油氣資源調查已被列為我國國土資源重大調查項目。
2006年中國和朝鮮已經同意在兩國邊境之間的黃海水域聯合進行油氣資源開發,中朝雙方進一步就共同開發做出具體安排。
總部設在華盛頓的國際政策研究中心2007年12月份發表的一份報告中稱,處在中國和朝鮮之間的黃海水域可能蘊藏有豐富的油氣資源。報告中援引美國《海洋地理學報》(Marine Geology Letters)中的一篇文章說,朝鮮地質勘探人員在黃海地區發現了豐富的油氣儲藏,據稱儲量高達30億噸。
2. 山西煤炭的開采歷史
關於最早發現煤炭的時間,明朝人陸深曾提出女媧氏「煉石補天」的傳說與煤炭的發現有聯系,顧炎武也贊同此說。這是從神話傳說作出的推斷,當然無法證實,但人類在最初發現和使用火的過程中,對煤炭有所認識也不是不可能的。「譬如大同煤田侏羅紀煤層最早在第四紀早更新世,即距今約二百萬年前就開始自燃,僅在雁崖三號和11號煤層古火區就已燒掉了大約2000萬噸煤,燃燒特徵十分明顯。」我們古老的祖先很可能從煤炭的自燃中得到一些啟示。至於山西地區煤炭的最早記載,見於春秋末戰國初的《山海經》,其《北山經》雲:「孟門之山,其上多蒼玉,多金,其下多黃玉,多涅石。」「賁門之山,其上多蒼玉,其下多黃堊,多涅石。」這「涅石」就是古代對煤炭的稱呼,而「孟門之山」,據考為今河東煤田南部的吉縣山區,「賁門之山」為泛指太行山地區。由這則記載可以得知,早在春秋戰國之際,人們對山西地區的煤炭就有了了解,而其最初發現的年代還要比見於記載的時間早得多。
煤炭發現之後,首先用於生活方面,《北史·王劭傳》記載,王劭在作晉陽縣令時,曾說「今溫酒及炙肉用石炭火」;日本僧人圓仁法師於唐開成五年( 804年)前往長安途中,也看到了太原附近普遍用煤燒飯的情形,「出城西行三四里,到石山名為晉山,遍地有石炭,近遠諸州人,盡求而燃,料理飯食,極有火勢。」此外,煤還被用作治療一種瘡的葯物,有的地方還用煤來寫字、作畫,故又稱煤為「石墨」。
煤炭具有熱力高和燃燒時間長的特點,比木炭更適應於金屬冶煉,隨著冶鐵業的發展,煤便被用於冶鐵了。1958年在河南省鞏縣鐵生溝漢代冶鐵遺址中,曾發現了煤渣、煤塊和用煤末摻和粘土、石英砂製成的煤餅,證明當時已使用煤炭制鐵。聯系漢代桓寬的《鹽鐵論》中「鹽、冶之處大概皆依山川近鐵炭」的記載,推測富有鐵煤礦藏的三晉地區在漢代也已經將煤炭運用於冶鐵業中了。由於使用煤炭作燃料,三晉地區的冶銅、冶鐵業發展很快,唐朝時太原的銅鏡、並州的刀剪,都是馳名全國的精品,每年都要上貢朝廷。宋代時,以無煙煤作燃料和還原劑的方爐治潤煉鐵法在三晉地區得到廣泛運用,更促進了冶鐵業的發展,故有「河東鐵、炭最盛」(《宋史·食貨志》)的說法。隨著採煤業的迅速發展,煤炭的利潤也更為可觀,宋王朝遂對煤炭實行官賣制度,在產煤地區設官,掌管煤炭開采和銷售,向採煤窯戶和賣煤商人課稅。由於課稅重,「煤利至微,窯戶至苦」,一些地方官員也代窯戶請求減除煤稅,如慶歷五年(1045年)陳堯佐任河東路轉運使(駐太原府)時,就曾上疏朝廷雲:「河東路以地寒民貧,仰石炭為生,奏除其稅。」(《宋史·陳堯佐傳》)然而,向煤炭業課稅的做法一直延續下來,元、明、清政府都把煤炭課稅視為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山西地區則以煤炭蘊藏豐富、開采量大,而在其中佔有重要地位。
山西人民長期以來開採煤炭,用之於生活之中,用之於冶鐵、冶銅、燒石灰、燒磚、制陶、釀酒等手工業生產,還從煤中提煉黑礬、硫磺,逐漸地對烏黑的煤炭產生了感情,產生了「旺火」的習俗,「上元之夕,家家燒炭,至夜煉(燃)之達旦,火焰焰然,光氣上屬,天為之赤」(光緒《平定州志》),這種風俗也叫「塔火」、「棒槌火」,有些地方一直到現在仍舊保留著。在家、金時期,還有一種用煤炭殉葬的習俗,這在洪洞縣場堆村金代墓葬遺址和稷山縣南宋末期墓葬遺址中都有發現。
山西地區鹽、鐵、煤礦藏的開采,不僅給古代人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滿足了生活的需求,促進了生產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而且是封建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並被運用到邊防和軍隊的建設中去,因而提高了山西地區在歷史上的地位。在社會主義的今天,這些豐富的礦藏又繼續為把山西建設成為能源重化工基地,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3. 硨磲的歷史由來,你知道多少
硨磲在我國古代已被視為一種寶物,中國使用硨磲有悠久的歷史,在一些歷史文獻中經常可以發現提及硨磲的文字。三國時魏文帝曹丕《車渠椀賦序》就提到:「車渠,玉屬也,多纖理縟文。生於西國,其俗寶也。」
4. 硨磲是怎樣形成的要多長時間
海底最大的貝類 硨磲是分布於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一類大型海產雙殼類。世界上報道的只有6種,都生活在熱帶海域的珊瑚礁環境中。我國的台灣海南、西沙群島及其他南海島嶼也有這類動物分布。它們的貝殼大而厚,殼面很粗糙,具有隆起的放射肋紋和肋間溝,有的種類肋上長有粗大的鱗片。 在海里生活的硨磲,當潮水漲滿把它淹沒時,便張開貝殼,伸出肥厚的外套膜邊緣進行活動。它們的外套膜極為絢麗多彩,不僅有孔雀藍、粉紅、翠綠、棕紅等鮮艷的顏色,而且還常有各色的花紋。 硨磲也和其他雙殼類一樣,也是靠通過流經體內的海水把食物帶進來的。但硨磲不光靠這種方式攝食,它們還有在自己的組織里種植食物的本領。它們同一種單細胞藻類——蟲黃藻共生,並以這種藻類作補充食物,特殊情況下,蟲黃藻也可以成為硨磲的主要食物。 硨磲和蟲黃藻有共生關系,這種關系對彼此都有利。蟲黃藻可以借硨磲外套膜提供的方便條件,如空間、光線和代謝產物中的磷、氮和二氧化碳,充分進行繁殖;硨磲則可以利用蟲黃藻作食物。硨磲之所以長得如此巨大,就是因為它可以從兩方面獲得食物的緣故。硨磲是雙殼類中最大的種類,最大的殼長可達1.8米,重量可達500公斤。 我國最南端的南沙群島的珊瑚礁中,就生長著這么一種貝類中的龐然大物。它的貝殼大且肥厚,殼緣彎曲,狀如荷葉邊,殼面具有隆起的放射肋,殼頂部的前方有一個小孔,這是足絲的出處。在它發育期間,膠質的足絲從孔中伸出來,牢固地附著在礁岩上,因而成體不易隨意移動。有的種類不以足絲固定,而多是背緣著地或在珊瑚礁上穿洞穴居生長。在西沙群島,最大的硨磲貝殼1.25米長,兩個貝殼張開寬達1米,貝肉75公斤,整個貝殼重達220公斤。本世紀初,在菲律賓海岸發現一枚長1米,重131.5公斤的巨型硨磲現陳列在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內,據說是外國人發現的最大的一個硨磲,與西沙群島發現的硨磲,可說是相形見絀了。其實,硨磲的殼最長可達2米多,重量可超250公斤,簡直是個天然的浴盆。它還是海洋世界中的壽星,壽命可超百歲,據估測,一般殼長1米的個體就已成長百年了,它榮稱「貝類之王」是當之無愧的。 硨磲的殼外面通常呈白色或淺黃色,裡面白色,外套膜緣呈黃、綠、青、紫等色彩,十分漂亮,是不可多得的裝飾品。硨磲的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取其肉得有妙法:穿上潛水衣,帶著鏨子等工具潛入水中,趁硨磲張開貝殼時,將鏨子插入割下貝肉。硨磲的肥大閉殼肌加工曬成干品是上等海珍品,值得大書一筆的是,它具有較高的醫療價值。
5. 中國汞礦開采利用歷史簡述
汞的主要礦物辰砂(HgS),在中國古代稱丹砂、硃砂或A砂。宋代以後,因主要產銷市場在湖南辰州(現名為沅陵),才又名辰砂。據考古資料,在仰韶文化層和龍山文化層里,均發現「凃朱」(砂)遺物,因此,中國利用汞的歷史,可以追朔至5000年前。從殷開始,丹砂被用作顏料;春秋戰國以後,又在煉丹術和醫葯方面得到了廣泛應用,並開始用以提煉汞。東漢時,魏伯陽所著的《周易參同契》一書便描述了汞的物性和與硫的關系,書中寫道:「河上奼女(指辰砂),靈而最神,得火則飛(指辰砂分解),不見埃塵(指無殘渣),……將欲制之,黃芽(指硫)為根」。在東晉時,在煉丹家葛洪所著的《抱撲子內篇》20卷中,更進一步總結了硫化汞可逆反應的特性,說「丹砂燒之成水銀,積變又還成丹砂」。從梁末陶弘景(公元456—536)所著的《神農本草集注》和《名醫別錄》、唐初頒行的《新修本草》以至宋代《圖經本草》對丹砂的特徵、產地、產狀等均有所記述。由此可見,我國對汞的開采利用,比國外利用汞礦最早的希臘人和羅馬人還要早一千多年。近代中國汞礦的大量開發利用和勘查研究工作,則始於新中國建立後的50年代。經過近幾十年的開發和勘查研究,已使中國成為世界上主要汞礦生產國之一。
6. 中國煤礦開采歷史
中國式世界上煤炭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煤炭探明總儲量在9000億噸以上,居世界第三;已知含煤面積55萬多平方千米,而且煤種齊全。
我國利用煤炭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是世界上發現和利用煤炭最早的國家之一。遠在公元前500年左右的春秋戰國時期,煤已成為一種重要產品,稱為石涅或涅石。魏晉時期稱煤炭為石墨,唐宋時期為石炭,明朝始稱煤炭。公元前一世紀,煤已經用於冶鐵和煉銅。17世紀中葉,明末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一書,系統的記載了我國古代煤炭的開采技術,包括地質、開拓、採煤、支護、通風、提升以及瓦斯排放等技術,說明當時的採煤業已發展到一定的規模了。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國的煤炭開采技術始終停留在手工作業生產的水平上,1949年全國煤炭年產量只有32.40Mt。
建國以來,黨和政府十分重視煤炭工業的發展,建設了大批新礦井,原煤產量飛速增長,1996年原煤產量已達13.3億噸,居世界首位。在原煤產量中,國有重點煤炭和地方煤礦產量分別約佔40%和60%。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煤炭工業發展取得了更為顯著的效果,採煤、掘進、運輸等生產環節的機械化和生產集中化程度迅速提高,平均單產工效增長較快,創造了許多新的記錄。
1996年國有重點煤礦有72個綜合機械化採煤隊年產量超過1.00Mt,工作面平均數目達240.14個,平均年產77.1萬t,平均回採工效 26.14t/工,綜采比重佔47.18%。兗州南屯綜采隊年產達3.50Mt。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全國共329個普采工作面,平均年產24.7萬t,其中有40個單體液壓支架普采隊,年產超過40萬t ;普采面平均回採工效7.62t/工,產量比重佔23.35%,峰峰(現冀中能源)萬年礦普采隊創年產80萬t的記錄。全國煤礦炮采工作面有4個隊年產超過35萬t,開灤礦區一炮采隊曾創年產50萬t的高產記錄。
7. 硨磲可以開采嗎
硨磲不可以開采
硨磲是軟體動物門、雙殼綱的海洋動物。共有1科2屬9種,是海洋中最大的雙殼貝類,被稱為「貝王」,最大體長可達1米以上,重量達到300千克以上。殼質厚重,殼緣如齒,兩殼大小相當,內殼潔白光潤,白皙如玉。全部種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1996年 ver 3.1。中國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名錄里也將庫氏硨磲貝列為一級國家保護海洋生物。
8. 中國南海油氣開采歷史有多久
我國對南海中南部的油氣資源調查始於1987年,到2002年完成地震測線86714.92千米,重力測線65360.56千米,磁力測線70134.94千米,航空磁測112058.52千米。中國科學院和國家海洋局也多次進行綜合考察。目前,曾母盆地、北康盆地和萬安盆地是我國勘探研究程度相對較高的盆地,而西北巴拉望和汶萊—沙巴盆地幾乎是我國油氣勘查的空白區。中建南、南薇西、筆架南、南沙海槽、安渡北、南薇東、九章和永暑這些盆地的國內外勘探開發程度都非常低,目前尚無鑽井(表18-2)。
圖18-1亞太地區原油產量變化圖
1981—2002年,越南更是從南沙海域的油田中開采了1億噸石油、15億多立方米的天然氣,獲利250億美元,南海南部石油已成為越南國民經濟的第一大支柱產業。對中國而言,在南沙海域的開發則完全是空白。有能源分析家認為,從表面上看,這是對「擱置爭議,共同開發」戰略的貫徹走樣,而從實質上看,則是對海洋利用缺乏一個長期戰略規劃。
2002年11月,中國與東盟各國外長及外長代表在金邊簽署了《南海南部各方行為宣言》,2005年3月14日,中國海油、菲律賓國家石油公司、越南國家石油和天然氣公司共同簽署了為期3年的《在南中國海協議區三方聯合海洋地震工作協定》。按照協定,3家公司將在一個總面積為14.3萬平方千米的協議區內研究評估石油資源狀況。一名能源觀察家認為:該協議的簽署,對啟動南海南部的規模勘探開發是一個好消息,但是,這僅僅是勘探方面的合作。勘探到開發還有幾年的時間,到時怎麼開發怎麼分配,還需要進行艱苦的談判,這需要各參與國的領導人具有更開明的政治態度。「這不是企業所能決定的事情。」企業不能決定的范圍還包括:與海洋有關的能源戰略規劃問題,政治問題、經濟問題、外交問題、軍事問題、海權問題、國家安全、法理問題等。這些問題涉及的政府部門很多,包括國家海洋局、農業部、海關、國家安全部門、國防、商務部、外交部、交通部等以及中國海油、中國石油兩大公司。如果要在這些部門與海洋開發之間建立起一種協調機制,不是不能,但缺一個海上的「大管家」。如果這個「大管家」建立起來,可以預想的邏輯是:國家能源戰略、南海南部油氣開發、企業利益、相鄰的國際關系等諸多問題就可以在大框架內建立起一種通盤系統的協調運作機制。
2010年和2011年,南海問題被許多國家復雜化,甚至在與其不相關的場合談南海問題,表面的關心隱藏著油氣資源及運輸通道的儲多利益。
9. 中國黃金的發展歷史
從五千年的中國歷史來看,中國一直是一個黃金貧乏的國家。雖然與世界其他民族一樣,黃金在我國歷史上也是財富的計量單位和擁有財富象徵,黃金在人類社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但事實上由於中國黃金總量上的缺乏,使得黃金很難成為財富流通中介的主角。在中國近代歷史上承擔流通貨幣功能主角的是白銀。中國「貧金」的現實一直延續到21世紀的今天。而產生「中國貧金」現象的原因有以下幾點原因:
(1)歷史原因:
據考古發現,在漢代以前中國社會商品流通領域中並不缺乏黃金,整個社會中黃金流通總量也並不缺乏,這可以從漢代以前的墓葬考古中發現了大量的黃金飾物可見一斑,從各種歷史文獻中也可以看到當時黃金的重要地位。據當時的歷史文獻記載,皇帝對有功的大臣戰將等往往就動輒賞賜幾百斤的黃金。
但在漢朝以後中國社會中的黃金總量就突然減少了,對於中國歷史上的黃金總量的突然減少直到現在還是一個謎,還需要中國考古學界來繼續研究破解這個謎團。其中有一個說法,從漢代以後,中國朝代更替頻繁,農民起義層出不窮,各種戰爭一直綿延不斷,而當時的黃金事實上是儲備在中國社會的王公貴族和地主階層里,這些王公貴族和地主階層恰恰是各種戰爭與農民革命的掠奪對象,為了保存這些財富,這些王公貴族和地主階層必然要藏匿類似黃金這樣的高價值財富。社會動盪各種綿延不斷的戰爭過程中這些王公貴族和地主階層中的很大一部分被革命浪潮所消滅,這些被藏匿的黃金財富就成了無主的、消失了的財富。由於從漢朝以來,各種戰爭革命頻繁爆發延續了幾百年時間,大量的諸如黃金這樣的高價值財富就被埋在了華夏大地的各個角落中,「一人藏匿百人難尋」,大量黃金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消失了的財富。也許這真是中國「貧金」的一個歷史解釋。
(2)近現代的戰亂因素:
除了上面的歷史疑案外,在近代中國歷史上的諸多事件,進一步造成了中國大陸上貧金的現實。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遭受西方列強的近100年的鴉片貿易巧取和武裝搶奪與盤剝,大量的白銀和黃金被當作鴉片貨款和戰爭賠款流出中國,進一步造成了中國黃金與白銀等貴金屬硬通貨的嚴重匱乏。自此以後中國境內的連年內戰和日本侵略中國,更是造成了我國黃金與白銀的大量外流,一部分黃金與白銀用作了軍械物資的購買,另一部分被大量達官顯貴外逃攜帶出國。至今中國民間依然有這樣的國際黃金疑案未了結。
(3)國民黨內戰時期的「金圓券」事件
抗戰勝利後,國共內戰時期國民黨政府炮製的「金圓券」事件就是另一個有代表性的黃金外流事件。國民黨政府財政連年出現巨額赤字,為了彌補赤字,就大量發行法幣,法幣猛增,物價隨之飛漲。為了挽救經濟崩潰,1948年8月19日,國民黨政府實行所謂的「幣制改革」和「限價政策」。其中國民黨政府頒發的《金圓券發行辦法》規定金圓券每元含黃金0.22217克,發行額以20億為限。按1金圓券摺合法幣300萬元的比率收兌法幣。同時規定黃金1兩等於金圓券200元。白銀1兩等於金圓券3元。美元1元等於金圓券4元。
當時國民黨政府使用高壓和誘騙等手段強制推行這個法令,命令國統區的人民必須在1948年9月30日前將所持黃金和白銀全部兌換成金圓券,過期不交者,一律強制沒收。不到兩個月,就從人民手中榨取金銀外幣總值達2億美元。
1948年10月初,由上海開始的搶購風潮波及國民黨統治區各大城市,物價更進一步飛漲。11月10日,國民黨政府被迫宣布取消限價政策。12日又公布《修正金圓券發行辦法》法令,規定1金圓券的含金量減為0.044434克。公開宣布金圓券貶價4/5,撤銷金圓券發行20億元的限額。之後金圓券無限量發行,至1949年5月,金圓券發行額為六十七萬多億元,金圓券也像法幣一樣成為廢紙。
這些用「金圓券」兌換來的黃金、白銀,以及國民黨政府中央銀行歷年的黃金、白銀儲備等,在1949年由軍艦押送至台灣。1949年1月10日,大公子蔣經國拿出一封蔣介石的「手諭」,上面明令俞鴻鈞盡快將全部庫存的黃金、白銀和美鈔運往台灣。當時,國民黨經過所謂的「幣制改革」,發行金圓券,強行將民間的幾乎所有黃金和美元收歸國庫。關於這筆款的數目,說法不一。國民黨的文人陳孝威說是「黃金50萬兩」;也有的說是美金8000萬元,黃金92.4萬余兩,銀元3000萬元;而李宗仁的秘書梁升俊說南京失守時,「國庫尚有黃金280萬兩,美鈔5000餘萬元,經合署的棉花紗布出售總值不下美元1500萬元,還有價值巨大的有價證券」。總之,在當時這是一筆相當可觀的數字,在蔣介石的直接指揮下,這筆巨額財富用海軍軍艦全部搶運到台灣。
(4)當代中國仍然「黃金匱乏」
1949年中國共產黨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是在這樣一個幾乎「無金」的中國大陸上開始經濟建設和金融體系建設。中國政府只能從新生產黃金中獲得增加,而沒有歷史存留的積累。在1949年建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我國在黃金問題上一直是嚴格管制階段,黃金開采企業必須將所生產出來的黃金交售給中國人民銀行,而後由中國人民銀行將黃金配售給用金單位。那時新生產出來的黃金主要用於我國緊急國際支付和國家儲備。到1982年社會大眾才重新開始有權力擁有黃金,擁有黃金的渠道還只是通過商場可以購買到黃金首飾而已。
綜上所述,中國大陸當前的「黃金匱乏」的歷史原因就非常清楚了,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和地域大國里,從1949年到1982年我們國家整個社會存在一個「黃金斷層」,這個「黃金斷層」持續時間長達30年,整整影響了兩代人。在兩代人的時間里,中國人民與黃金無緣,只是很樸素的知道黃金很值錢,黃金很貴重,但無法接觸到黃金,缺乏對黃金的各種知識的了解與認識,對於黃金的重要作用和金融功能了解甚少。這個黃金斷層實際上導致了整個社會對黃金的普遍性無知和漠視。
(5)中國央行黃金儲備
截止2005年12月底,中國中央銀行公布的黃金儲備為1929萬盎司,摺合約為600噸。(實際情況可能要超過1000噸以上)
按150元/克的市場價格計算,600噸黃金的價值約為900億人民幣。按580美元/盎司的價格計算,1929萬盎司黃金價值約111.88億美元。截止2005年12月,中國的外匯儲備約8000億美元,黃金儲備約占外匯儲備1.3%左右
(6)中國黃金生產狀況與礦藏儲備
2003年我國的黃金產量名列世界第三,黃金年產量約180噸,摺合到當時的黃金價格約為200億人民幣,而且最近6年來的產量波動不大。
以2004年1-5月份的我國黃金生產情況來分析,全國5月份生產黃金(成品金)16.837噸。1-5月累計完成79.065噸。與去年同期相比,黃金產量增加7.341噸,同比增長10.24%。2004年1-5月,黃金礦山企業礦產金(成品金+含量金)累計完成64.263噸,比去年同期增長10.80%;冶煉企業(有色、黃金冶煉企業)累計完成成品金32.680噸,比去年同期增長9.22%。
2004年我國黃金產量達到212.348噸,與上年同比增長5.86%。產金量較大的省有山東、河南、福建、陝西、遼寧、河北等省,山東仍為我國最大產金省,全年產金64.509噸,佔全國產量的30.38%。
2005年,中國黃金行業總體經濟運行情況良好。中國黃金協會的《全國黃金統計月報》顯示,2005年全國黃金產量達224.050噸,中國黃金產業的「十五」規劃,要求在2006年達到約240噸的黃金年產量,可見,我國要迅速大幅提高黃金產量的空間已經不大。
中國國內的黃金探明儲量為4000至5000噸,約佔世界探明儲量的10%,以現有開采速度還可維持22至28年。
(7)民間儲金量較低黃金投資意識匱乏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政府對黃金產業一直實行嚴格管制,黃金生產企業須將開采和冶煉的黃金,全部售給中國人民銀行,再由中國人民銀行經過審批環節配售給各用金單位。
1982年,在國內恢復出售黃金飾品,以中國人民銀行開始發行熊貓金幣為標志,中國開放金銀市場邁出第一步,1999年11月,中國放開白銀市場,封閉了半個世紀的白銀自由交易開禁,上海華通有色金屬現貨中心批發市場成為我國唯一的白銀現貨交易市場。白銀的放開視為黃金市場開放的「預演」。2001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戴相龍宣布取消黃金「統購統配」的計劃管理體制,在上海組建黃金交易所。同年6月,中央銀行啟動黃金價格周報價制度,根據國際市場價格變動兌國內金價進行調整。隨後足金飾品、金精礦、金塊礦和金銀產品價格全部放開。
2002年10月30日以上海黃金交易所正式開業為標志,中國黃金市場走向全面開放,黃金投資逐步走進社會大眾,黃金投資在中國迎來了全新開端。
目前,中國國內的黃金總存量約為4000-5000噸。這包括中央銀行的黃金儲備和民間大眾擁有的黃金製品。
中國國內的黃金需求一直是以首飾性消費需求為主,每年中國市場銷售的黃金絕大部分都成為了黃金飾品,工業、醫療、科研等行業占消費需求的比重較小,而黃金的金融投資需求目前還只是剛剛起步,所佔的比重更是小的可憐。中國民眾對黃金的理解和認識更多停留在首飾品的認識上,對黃金的金融投資功能知之甚少,黃金金融投資的參與度極低。
是種種歷史原因和金融體制的原因,造成中國大陸人均黃金製品只有3.5克左右的現狀。目前,中國大陸人均黃金年消費量只有0.2克,消費數量集中在黃金飾品上,與港、台地區和西方國家的水平差距懸殊(阿聯酋人均年消費黃金最多,達30克),離印度人均約1克的水平也有很大距離。預計今後幾年中國的黃金消費將從以往每年200噸左右增加到400噸至500噸,這對國際黃金市場的價格將會產生非常重大的影響。綜觀中國國內現狀,國家缺乏長遠的黃金儲備規劃,普通民眾對黃金的投資意識、保值增值應對金融危機、通貨膨脹的功能遠未了解。但目前國內大眾投資黃金的意識正在被喚醒,從投資需求來看,中國黃金市場在徹底開放之後,將令世界再度吃驚,中國民眾在黃金金融市場上的投資能力不可低估。
10. 開採石油有多少年的歷史了,由那個國家先開采出來的,
地球上的石油到底還能供人類用多久?這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有專家認為地球上的石油僅夠三四十年,有專家則認為可使用一二百年。 1998年6月7日,美國《洛杉磯時報》發表題為《即將來臨的石油危機——真正的危機》的文章認為,今後10年左右,世界石油供應似乎是充足的。在今後20年左右的時間,全球石油產量可能開始持續下降。雖然市場力量和石油生產技術的改進可能使石油供應繼續保持到21世紀,但是石油危機的到來可能比一般人的設想早得多。 美國托萊多大學地質學教授克雷格·哈特菲爾德指出:「自1979年以來,全世界已燒掉的石油比到那一年為止人類整個燒油史中燒掉的石油還多。」 這位教授認為,自從石油時代開始以來,全世界已燒掉約8000億桶石油。據估計,約有1萬億桶到1.6萬億桶石油埋藏在可以廉價開採的地層中。 按目前世界石油消耗速度看,1.6萬億桶石油大約60年就會消耗光。而且世界石油消耗速度並未停滯,而是在逐年增加。目前全球每天消耗石油量已達7100萬桶,幾乎每年增加2%。以每年這個增加數字計算,到2010年,全世界將消耗掉從經濟到技術上都容易開採的全部石油的一半。 盡管地質勘探技術有了驚人的進步,但所探明的新的石油儲量明顯減少,因為現有石油消費量同新勘探到的石油量的比例是4∶1。在不久的將來,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最終都會面臨石油危機。 在本世紀內,世界主要靠豐富的低價石油推動了經濟車輪的前進,如果石油枯竭那麼世界經濟將面臨嚴峻挑戰。《中東報》認為,到1997年底,開採石油已達8070億桶,其中一半是在石油動盪的70年代開採的。根據一些保守的估計,石油儲量不會超過8300億桶。還有一些報告指出,世界石油總儲量約達9950億桶。目前,世界每年消費石油240億桶,而新勘探出的石油越來越少,每年只有50億桶。中東地區以外的石油儲量正在下降。石油資源是有限的。